自然组生物

合集下载

生物必修一自身前后对照

生物必修一自身前后对照

生物必修一自身前后对照
空白对照:
对照组为自然状态下不作处理的对象组,实验组为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自身对照: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组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组为实验组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如“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探究温度的影响。

相互对照:
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要用热水、正常温度的水、冰水三个实验组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相互对照,以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即给对象施加某种实验处理,虽不是检验假设需要的,但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的对照。

条件对照:
例如,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方案中,饲喂甲状腺激素的为实验组。

饲喂甲状腺抑制剂的是条件对照组;不饲喂药剂的是空白对照组。

生物物种分类

生物物种分类

生物物种分类
生物物种分类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研究的是如何将生物种类进行分类和命名。

生物物种是指具有相同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可以在自然界中自由繁殖的一组生物个体。

生物物种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生命的多样性,方便科学家们对不同生物的研究和交流,并且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物资源。

传统的生物物种分类主要是基于生物的形态和结构,通过比较生物的形态特征来判断它们的亲缘关系。

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如分子生物学、生物地理学等领域的进步,生物物种分类已经向更为细致和精确的方向发展。

现在科学家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研究生物的DNA序列,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

生物物种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系统可以分为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拉丁文二名法,即通过给每个生物种类一个拉丁文的属名和种名来进行分类。

例如,人类的学名为Homo sapiens,其中Homo是属名,sapiens是种名。

除此之外,还有层次分类法、进化分类法和系统发育分类法等不同的分类方式,它们各有特点和应用范围。

总的来说,生物物种分类是生物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了解生物多样性、探究生物的进化和分类关系、保护和管理生物资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 1 -。

初中生物学七上第一章(观察周边环境生物、生物特征)教师用试卷

初中生物学七上第一章(观察周边环境生物、生物特征)教师用试卷

初中生物学七上第一章(观察周边环境生物、生物特征)教师用试卷一、选择题1.某同学在校园内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后记录如下:①植株高大;②叶针形;③有球花和球果,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该植物与下列哪种生物同属一类()A.向日葵B.葫芦藓C.银杏D.肾蕨【答案】C【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的归类2.生物有许多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生石花B.木马病毒C.煮熟的种子D.珊瑚礁【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归类【解析】【解答】A、生石花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A正确。

B、木马病毒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错误。

C、煮熟的种子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错误。

D、珊瑚礁不具有生物的特征,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李敏和蕾蕾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把水稻、虾、河蚌归为一类,把蚂蚁、鬼针草、蚱蜢归为另一类。

他们的分类依据是()A.生物的数量B.生物的生活环境C.生物的用途D.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归类【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水稻、虾、河蚌等生物都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生物;而蚂蚁、鬼针草、蚱蜢等生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属于陆生生物。

可见,他们是按照生活环境进行分类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也不相同: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可以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4.水稻和玉米是粮食作物,玫瑰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这样分类的依据是()A.用途B.形态结构C.生活环境D.生物数量【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归类【解析】【解答】A、水稻和玉米是粮食作物,玫瑰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这是根据生物用途进行分类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生物学名词解释

生物学名词解释

生物学名词解释1. 组织(Tissue):由相同类型、特定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结构,比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2. 器官(Organ):组织的结合形式,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组成,具有独立的功能,比如心脏、肺等。

3. 系统(System):多个相互合作的器官组合而成的功能单位,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4. 基因(Gene):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DNA分子编码。

5. 突变(Mutation):基因发生的变异,可以是某个基因座上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或整个基因的结构发生变化。

6. 有丝分裂(Mitosis):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通过产生两个基因组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7. 减数分裂(Meiosis):生殖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通过两轮分裂,产生具有半数染色体数目的四个非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8. 显性遗传(Dominant inheritance):指一个个体只需要拥有一个显性基因就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9. 隐性遗传(Recessive inheritance):指一个个体需要拥有两个隐性基因才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10.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理论,指环境选择有利于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从而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

11. 进化(Evolution):在物种几代繁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累积和改变。

12. 基因型(Genotype):个体基因的全部信息,通常用字母代表不同的等位基因。

13. 表型(Phenotype):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结果,指个体的形态、生理特征。

14.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指基因的永久遗传性改变,可能由于DNA序列突变引起。

15. 表达型(Expression):指基因在表型上产生的效应。

16. 基因组(Genome):一个个体的全部基因信息,包括DNA分子中的全部基因。

17. 纯合子(Homozygote):染色体上的两个等位基因相同。

生物的分类:组织自然界的方式

生物的分类:组织自然界的方式

生物的分类:组织自然界的方式‘生物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组织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分类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分类系统”。

分类系统根据生物的共同特征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这些类别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通过这种分类系统,生物可以按照它们的形态、生理特征、遗传关系和生态习性进行分类。

界(Kingdom):生物界是生物分类的最高类别,也是最广泛的分类单位。

当前最常用的五界分类制度包括动物界(Animalia)、植物界(Plantae)、真菌界(Fungi)、原生生物界(Protista)和细菌界(Monera)。

门(Phylum):门是界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用于进一步划分生物。

例如,动物门下包括脊索动物门(Chordat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等。

纲(Class):纲是门下的分类单位,根据生物的特征和形态特点对其进行划分。

例如,脊索动物门下的哺乳纲(Mammalia)、鱼纲(Pisces)等。

目(Order):目是纲下的分类单位,用于进一步细分不同的生物群体。

例如,哺乳纲下的食肉目(Carnivora)、青蛙目(Anura)等。

科(Family):科是目下的分类单位,用于划分具有共同特征的相关生物。

例如,食肉目下的猫科(Felidae)、犬科(Canidae)等。

属(Genus):属是科下的分类单位,用于划分具有相似特征或近亲关系的生物。

例如,猫科下的豹属(Panthera)和狮属(Panthera)等。

种(Species):种是分类系统中最小的单位,也是分类中最具体的层级。

种是指具有共同基因组和能够自由繁殖的生物个体。

例如,豹属下的亚洲豹(Panthera pardus)和非洲豹(Panthera pardus)等。

通过这样的分类系统,生物可以被组织和归类,方便科学家和研究者进行研究、交流和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分类系统是一个动态的体系,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新的研究结果,分类系统可能会发生调整和更新。

生物的基因组选配

生物的基因组选配

生物的基因组选配基因组选配是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通过对父母个体基因组的选择,以达到优化后代遗传性状的目的。

在自然界中,基因组选配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之一,也是人类育种和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

一、基因组选配的原理基因组选配的原理基于基因的遗传规律,即父母基因组的相互组合会产生种种可能性的组合,进而决定了后代的遗传特性。

在进行基因组选配时,首先要了解个体的遗传背景和性状表现,通过对基因组中所携带的位点进行分析,确定某些位点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然后,根据所需的遗传特性,选择具有理想基因型的父母进行交配,以期望后代能够继承这些理想基因,从而达到优化遗传性状的目的。

二、基因组选配的意义1. 提高物种抗逆性:基因组选配可以选取适应环境变化的个体,加强物种的抗逆性,提高生存能力。

2. 优化经济性状:通过基因组选配,可以选择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如作物中提高产量、品质等。

3. 避免遗传疾病:基因组选配可以识别并避免一些遗传疾病的传递,降低患病风险,提高后代的健康水平。

4. 推动进化进程:基因组选配在自然界中推动了物种的进化进程,帮助物种适应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因组选配的实践应用1. 农作物育种:基因组选配在农作物的育种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对不同种质资源的基因组分析和比较,选择具有良好性状表现的亲本进行杂交,从而获得更优秀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 家禽家畜选育:基因组选配在家禽家畜选育中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对组织样本的DNA提取和测序,结合有关性状数据的统计分析,选择家禽家畜的亲本进行选配,以获得更好的品种。

3. 人类遗传疾病诊断与咨询:基因组选配技术可以帮助人类诊断和咨询遗传疾病。

通过对遗传疾病倾向的基因型分析,结合家族史和个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遗传咨询和指导,减少遗传疾病的传递风险。

四、基因组选配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基因组选配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

一方面,合理使用基因组选配技术可以改善人类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滥用或不当使用这一技术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严重影响,如人权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自然分类系统的名词解释

自然分类系统的名词解释

自然分类系统的名词解释自然分类系统是生物学中一种将生物按照其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分类的系统。

它基于生物体的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组并建立分类单元。

这种分类系统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揭示出生物进化的规律并为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演化提供了基础。

1. 分类基本原则自然分类系统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它基于亲缘关系分类,也即生物体之间的遗传亲缘关系。

其次,它根据生物体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包括形态特征、生理特征以及分子特征等。

此外,自然分类系统还在考虑分类单元的稳定性和可比性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2. 分类等级自然分类系统按照分类的层次划分了不同的等级。

最基本的等级是物种(species)。

物种是指能够繁殖、后代具有相似遗传信息的生物体群。

多个物种组成了属(genus),多个属组成了科(family),多个科组成了目(order),多个目组成了纲(class),多个纲组成了门(phylum),多个门组成了界(kingdom),最后不同界组成了生物的三个域:真核生物域、细菌域和古菌域。

3. 分类单元的命名自然分类系统中的分类单元都有独特的名称,在学名中使用拉丁文来描述。

生物学家通常根据分类单元的特征或者纪念某位科学家给它们起名字。

例如,人类的分类单元为: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哺乳纲(Mammalia),灵长目(Primates),真猿科(Hominidae),人属(Homo),智人种(Sapiens)。

而按照拉丁文的命名习惯,这些名称分别对应为:Animlia, Chordata, Mammalia, Primates, Hominidae, Homo, Homo sapiens。

4. 系统发展与挑战自然分类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生物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

因此,分类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和修订。

生物组活动策划书3篇

生物组活动策划书3篇

生物组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生物组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探索生命奥秘,感受自然之美二、活动目的1. 增加同学们对生物科学的了解和兴趣。

2. 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同学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地点]五、参与人员生物组全体成员六、活动安排1. 前期准备(1)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2)准备活动所需的器材和设备,如显微镜、实验试剂、标本等。

(3)宣传活动,吸引同学们的参与,报名人数达到[具体人数]。

(4)分组并确定每组的负责人,进行活动前的培训。

2. 活动流程(1)第一站:知识讲座邀请生物领域的专家或老师进行讲座,介绍生物科学的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激发同学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2)第二站:实验室探秘同学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生物标本等,亲身体验生物实验的乐趣和过程。

(3)第三站:户外探索组织同学们到户外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自然生态,采集植物标本,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第四站:成果展示与交流同学们将自己的实验成果和观察记录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将活动照片和资料整理成册,作为纪念和资料保存。

七、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2. 爱护实验器材和设备,如有损坏或丢失需照价赔偿。

3. 注意保护环境,不随意破坏自然生态。

4. 听从负责人的安排,不得擅自离队。

5. 如遇特殊情况,活动时间和内容可能会有所调整,请关注通知。

八、活动预算1. 讲座费用:[X]元2. 实验器材和试剂费用:[X]元3. 标本采集和制作费用:[X]元4. 户外场地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九、其他事项1. 活动当天提供饮用水和点心。

2. 如有需要,可以联系学校车辆接送。

3. 活动结束后,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彰和奖励。

篇二《生物组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探索生命奥秘,创造美好未来二、活动目的1. 增加同学们对生物科学的了解和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類組介紹
一類組(社會組) :文、法、商類 二類組(自然組) :理工類 三類組(自然組+生物) :醫學類 ※數理班(自然組) :理工類
課程介紹--高二
必修科目
自然領域必 修4選1
選修科目
科 目 二 年
國 文
英 文

數 學
民 與 社

歷 史

地 理
樂 / 美

國 防 通 識
健 康體 護育 理
3
13
2
35
課程介紹--高三
必修科目
選修科目
三 年
科 目
國 文
英 文
美 術 / 藝 術 生 活
生 活 科 技
家 政
體 育
綜 合 活 動
數 學
公 民 與 社 會
歷 史
地 理
物 理
化 學
生 物
語 文 表 達 應 用
英 文 作 文
物 理 習 作
化 學 習 作
國 防 通 識
合 計
級 一類組 4 4 2 1 1 2 2 5 3 3 3
高三: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 (※無社會學科)
課程介紹 – 三類組
高二: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 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加修生物,減少國、英選修科目; 需修讀社會學科。)
高三: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 (※加修生物,減少國、英、物、化選修科目 無社會學科。)
綜 合 活 動
物化 理學
生 物
地 球 與 環 境
論 孟 選 讀
英數 語學 聽 講作
物 理 ( 選 )
化生 學物 (( 選選 ))
生 命 教 育
合 計
一類組 4 4 4 2 2 2 2 1 1 2 2
2
222

1 35
二類組 4 4 4 2 2 2 2 1 1 2 2 3
111
3
35
三類組 4 4 4 2 2 2 2 1 1 2 2
化學
高一基礎化學、高二必修科目化學、高三選修科目化學
生物
高一基礎生物、高二必修科目生物、高三選修科目生物
升學管道
學科能力測驗
大學甄選、科技院校申請
指定科目考科
登記分發
高二分組編班依據
性向選組:檢核表、分組調查表 數理班轉班及普通班編(轉)班成績 自然科選修科目
普通班編(轉)班成績計算方式
高二選組編班期程
學生依性向選擇類組(5/24~6/4) 公告學生高一升高二類組選擇一覽表(6/9) 公告數理班轉班及普通班編(轉)班成績 (6/14) 申請轉入數理實驗班(6/14~6/16) 依學生選擇類組編成一、二、三類組 各類組依學生選課及編班成績編班 公告高一升高二編班名單(6/20前)
公民與社會。
50% *學科競試──全部採計(均不加權)。
數理班轉班成績計算方式
數理班編班成績= 國文1+英文1.5+數學2+(基礎)物理1.5 +(基礎)化學1.5+(基礎地科) +(基礎生物)
(上列各科成績為前項期中考加權成績與學科 競試不加權原始成績,各佔50%計算後之成績)
數理班之轉入
2.自然課程科目選課人數未達25人,將不予開課。
課程介紹 -- 一類組
高二:國文、英文、數學、 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物理、化學、生物、地球與環境四選一
高三:國文、英文、數學、 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課程介紹 -- 二類組
高二: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 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需修讀社會學科)
轉組
高一下類組調查作業時,請同學務必慎重選擇就讀類 組。高二編班名單公布後,則不再調動班級名單。
若學生因性向不合,可於高二上升高二下及高二下升 高三上時,於規定時間內檢具相關科目成績向註册組 提出轉組申請(社會組申請轉入自然組者需通過數理基 礎能力測驗);註冊組將依其類組編班成績,召開編班 協調會議編入適當之班級。
(各科比例相當)
高一 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基礎地科 ※高二 物理、化學、生物、地球與環境
(答對一定題數即滿分)
指定科目考試
考試科目


國文
高一必修科目國文、高二必修科目國文、高三必修科目國文
英文
高一必修科目英文、高二必修科目英文、高三必修科目英文
數學甲
高一必修科目數學、高二必修科目數學、高三選修科目數學(I)、 選修科目數學(II)
項 採計成績 目 類別

各次期中考 成績

各次學科競 試成績
比 重
採計科目
*期中考──(依教育部公布之課程標準每週授課
時數加權)
高一:國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基礎物理
50%
、基礎生物、基礎化學、基礎地科。 高二自然組: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
生物(第三類組採計)。
高二社會組:國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
感謝聆聽
22
1 35
二類組 4 4 2 1 1 2 2 6
44
1 1 1 1 1 35
三類組 4 4 2 1 1 2 2 6
444
1 35
高二自然領域課程選課
依課程標準:自然領域(物理、化學、生物、 地球與環境)四科需選一科為必修課程。
高二社會組開放學生自由選擇修課志願序。
1.本校師資以化學較為充裕,請先優先選擇化學 或生物。
數理班課程以二類組規劃。 數理班轉班成績名次排名於60名內者,可申請
轉入數理實驗班,經數理實驗班課程發展委員 會審核通過後,得轉入數理實驗班。 數理班轉班成績排名於於60名外之學生,經該 班數理科任教教師具名推薦,得送數理實驗班 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核同意後,得轉入數理實驗 班。 申請轉入數理實驗班者,必須配合該班加深、 加廣之課程,否則不宜轉入。
※若選讀三類組學生未達開班人數,將與二類組合併開 班,生物課程以跑班方式上課。
升學考試
學科能力測驗:每年1月底 指定科目考科:每年7月1、2、3日
學科能力測驗
考科 國文 英文 數學 社會
自然
測驗範圍
高一 國文、高二 國文
高一 英文、高二 英文
高一 數學、高二 數學 高一 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高二 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數學乙 高一必修科目數學、高二必修科目數學、高三選修科目數學(I)
歷史
高一必修科目歷史、高二必修科目歷史、高三選修科目歷史
地理
高一必修科目地理、高二必修科目地理、高三選修科目地理
公民與社會
高一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高二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 高三選修科目公民與社會
物理
高一基礎物理、高二必修科目物理、高三選修科目物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