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教案)

创设情景:寂静的春天会发生吗?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看书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看书
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
指导学生分析讨论
知识回顾
感悟与收获
达标检测:瞭望角
进一步探究
布置作业
课后记:通过事例让学生分析生态平衡中动物的重要作用,这里可以复习一下有关食物链的知识。明确生态平衡的概念。
检测:
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 )
A.生物平衡 B. 生物稳定
C.生态平衡 D. 生态稳定
2.在生态系统中,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这些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
3.在生活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中的是( )
A.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4.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的。植物通过那种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动物通过那种作用把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都不是
5.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的关系
A.绝对独立 B.相对独立 C.互不相干 D.相互适应,相互依存
6.下列那项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不能。因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当某种动物数量增多时,以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会增多,从而限制了这种动物的数量。此外,动物因生存所需的空间和食物有限,其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例如,野兔数量增加,会使以野兔为食的狼的数量增加,而狼的数量增加又反过来限制了野兔的数量增加;野兔还要与牛羊争夺生存的空间和牧草,所以野兔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
八年级生物考试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考试重点知识点第一章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饶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言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引言动物是指生命界中属于动物界的独立个体。
动物与其他生物的不同点在于其具有神经、肌肉和运动器官,能够自主行动和感知外界环境。
在自然界中,动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动物维持生态平衡1. 食物链的维持动物在食物链中担任着各种角色,它们通过捕食或者被捕食的方式来维持生态平衡。
低级生物作为食物被高级生物捕食后,高级生物的数量就会增长,而低级生物数量则会减少。
反之,如果高级生物数量过多,它们的食物来源就会减少,从而导致它们的数量减少。
因此,动物在自然界中维持着食物链的平衡。
2. 食草动物的作用大量的食草动物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某些植物的数量,避免植物过度繁殖和形成一定生态压力。
例如,牛羊在草原上的放牧就能够防止某些草种的过度繁殖。
3. 消化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动物的消化系统对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黑色的熊在食用樟树果实时,其中的种子会被熊吃掉后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帮助种子传播。
三、动物作为生物圈的一部分在生物圈中,动物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动物通过不断地摄取、利用其它生物以及生产有机物的过程,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
1. 动物的祖先对石油形成的贡献石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中的大部分有机物质来自昆虫、浮游动物和其它动物的遗体。
这些遗体在地下被埋藏了数百万年,通过压力和高温转化成了石油。
2. 动物对环境的影响大量的动物群集可以制造出浓郁的气味,并对环境产生影响。
例如,河马排泄出来的废物会进入水体中,产生大量的氮,并促进细菌和藻类的增殖。
四、动物对人类的意义动物不仅对自然界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影响。
1. 动物是粮食的重要来源人类一直依靠动物作为食物来源,例如牛、猪、鸡、鱼等。
特别是在营养方面,动物制品对人体非常重要。
2. 动物对人类的娱乐作用动物还对人类的娱乐生活产生着影响。
例如,狗和猫是人类最喜欢的宠物,它们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初中生物优秀教案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优秀教案《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对动物作用进行归纳,正与前两册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一脉相承。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间接阻碍着人类的生活,并为第六单元中熟悉爱惜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课关于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熟悉具有中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确信如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稳,增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忙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2能力目标:辩证地熟悉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自己慢慢树立生态学观点,树立环保意识,培育学生爱惜动物的情感,成立可持续进展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成立: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稳、增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育学生爱惜动物,爱惜动物情感是重点。
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熟悉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是难点。
四、教学方式1本节课贯穿资料分析和讨论,要紧运用启发式谈话发,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熟悉到理性熟悉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腕,以图片引导和帮忙学生通过观看、试探、分析综合等一系列认知活动,慢慢熟悉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冲破难点。
生态平稳和物质循环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温习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知识的基础上,联系资料分析,使学生明白得动物在吃与被吃的关系中,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从一种生物流向另一种生物,有利于明白得物质循环的概念。
五、学习方式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去发觉知识,慢慢培育自助学习的适应和能力,体验知识取得的进程,体会同窗见合作的魅力,尝到探讨性学习的乐趣。
同事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三个作用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三个作用
动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三个作用:
1. 维持生态平衡: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
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动物处于不同的营养级,它们的捕食和被捕食关系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一些动物还扮演着控制害虫和病媒的角色,对农业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促进物质循环:动物参与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过程。
它们通过捕食、排泄和分解等活动,将营养物质在不同生物之间传递和转化。
例如,食草动物摄食植物,将植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的能量和组织,而食肉动物则依赖于食草动物获取营养。
动物的排泄物和尸体也为土壤提供了养分,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的肥沃。
3. 影响生物多样性:动物的存在和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在迁徙、繁殖和觅食过程中,促进了基因交流和物种分布的扩散。
一些动物还通过筑巢、挖洞等行为改变了环境,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此外,动物的灭绝或减少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连锁反应,可能导致其他生物的种群变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综上所述,动物在自然界中具有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和影响生物多样性等重要作用。
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聚焦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生本课堂自主预习知识点一:维持生态平衡1、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不能。
因为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2、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的增长?不能。
请举例以兔为食的野狼也会增加,但狼反过来限制野兔的数量;野兔还要与牛羊争夺牧草。
3、什么叫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_所占比例_总维持在相对稳定_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知识点二:促进物质循环1、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2、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被植物利用。
3、动物排除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被生产者利用。
知识点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1、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2、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繁殖后代;动物还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合作探究1、羊草是我国北方草原的重要牧草。
过度放牧会使草原退化,那适度的放牧对羊草的生长有好处吗?适度放牧对牧草的生长有好处。
动物啃食某些植物后,会促进植物的分蘖生长,动物排出的粪便也可用做植物生长的肥料。
2、根据生态平衡的原理,在城市绿化中只种草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吗?为什么?应怎样做?不能,因为只栽培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应该既种草有种树,因为树具有为鸟儿提供栖息环境、吸尘、放痒、吸收有毒气体等好处。
名师点拨典型例题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中的生产者是。
消费者中,草食性动物是,肉食性动物是。
2、此图中含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3、此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和,其渠道是。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的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的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的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点:①维持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食物网中的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着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2.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人们利用转基因羊生产含有药物的奶,这叫做乳房生物反应器。
利用乳房生物反应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模仿生物的某些特点发明创造出特殊的仪器设备,这叫做仿生,如:萤火虫与冷光,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
八年级生物的知识点细菌和真菌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观察菌落菌落的大小/菌落的形态/真菌的菌落区别细菌和菌落的颜色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3.归纳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有机物二、细菌1.细菌的发现17世纪后叶,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细菌19世纪中叶,巴斯德研究细菌,说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德大小:个体微小,高倍镜或电镜下可见形态:单细胞,有球菌、杆菌、螺旋菌2.细菌形态和结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构成,无成形的细胞核;鞭毛、荚膜、芽孢营养方式:没有叶绿体,异养型,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方式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遇到不良环境,可形成休眠体芽孢,速度很快。
三、真菌多细胞个体:蘑菇:食用或者药用1.各种各样的真菌霉菌:青霉和曲霉的观察比较单细胞个体:酵母菌:酿酒、做面包等2.主要特征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3.真菌的繁殖孢子繁殖四、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认识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和类型细菌的种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由一个细胞构成,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荚膜、鞭毛,没有叶绿体。
-人教版生物八级《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并未明确列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主题,本节内容主要强化课程标准中关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即动物通过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间接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节内容是在七上和七下学习之后,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从理性概括(生态系统的组成)到感性接触(各种各样的动物)再到理性升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过程。
动物作为生物圈的主要成员之一,为生物圈的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了解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之后,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对动物的作用进行全面地概括,可以加深学生对动物的整体认识。
1、知识内容方面,主要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促进物质循环、植物繁殖等方面的作用过程。
并无过多新的知识点,而是侧重于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乃至提高的意义,教师应把握住这一点。
2.过程方法:本节先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适时地复习有关已经学过的知识点: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生态平衡等,使学生明确动物作为消费者在维系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再具体到物质循环过程。
教师在教案过程中应注意不能就事论事,要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来认识资料分析中的事件发生的原因,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在以下方面有所收获:①通过“资料分析”训练学生准确和简洁的表达能力;②帮助学生认识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原因,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③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生态平衡的概念,并能用这种理念指导他们今后的生活,使自觉维护生态平衡变成他们今后生活中行为;④能理解为什么社会上要倡导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其原因,有社会责任感。
教材分析经过七上、七下的学习,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平衡,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具体到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生已经有了理性和概括的认识,如何转化成感性和具体的认识,并进一步提升,是本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材分析从学生熟知的话题入手,通过资料分析、表述交流,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突破难点,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能力目标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自己逐步树立生态学观点,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辩证地认识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两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杜甫笔下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妙景象,现在我们已很少看到,究其原因之一,是近几百年来人们滥捕乱杀动物,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大自然也给了人类最严厉的惩罚:土地沙漠化、洪水、黑风暴、沙尘暴等等。
(放映CAI课件)。
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所描述的现象,引起了全世界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醒了人们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那么动物在自然界中起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4~45页,回答问题。
学生甲:虽然麻雀平时多食谷类,对人类有害,但在生殖季节大量捕食农业害虫,间接地保护了庄稼,因此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麻雀,如果把麻雀都消灭了,那么农业害虫就会大量增加,对人类更为不利,所以我认为专家提出的保护麻雀的呼吁是正确的。
学生乙:对狼也不可以滥捕乱杀,因为从草→野兔→狼这条食物链可以看出,如果狼被大量消灭,那么草食动物兔的数量就会剧增,结果是牧草被大量食用,加速了草场的退化,加速了土地沙漠化,破坏了生态平衡。
学生丙:我认为不管是蛇、麻雀,还是青蛙以及其他动物,都是不能随意灭杀的,每种动物在食物链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一旦被大量灭杀,就会使这条食物链发生断链现象,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就会失控,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使人遭受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教师:每种动物不管是被杀后数量减少,还是由于食物丰富数量增多,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其他生物反过来又会影响这种生物的数量,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通过这种关系使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保持了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放映CAI课件)有人还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子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场草,牧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天然草场中,虫子数量增多后,鸟的食物也就会增多,从而鸟的数量也会增多,鸟的数量增多了,就要吃掉更多的虫子,虫子数量也就减少了。
牧草就长的好。
(学生活动)讨论、争辩、分析、强化对生态平衡概念的理解,训练学生的积极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纷纷发言发表观点。
教师:动物除了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外,它还有哪些作用呢?请大家回忆生态系统和呼吸作用的知识。
我们想想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的有机物又是怎样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的?来概括物质循环的概念。
(放映CAI课件)(放映CAI课件)的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几幅漂亮的图片(书中46页),探究动物对植物的影响?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学生:图1和图2是动物帮助植物传粉。
学生:图3和图4是动物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
学生:图5和图6是动物吸取植物的营养,所以这种动物过多时,会危害植物生长。
教师:如果没有了动物,植物的分布范围就会缩小,不利于植物的繁衍和发展。
(放映CAI课件)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教师:动物在自然界的还有哪些作用?学生:蚯蚓可以帮助疏松土壤;蟑螂可以分解粪便;蟾蜍也可消灭害虫。
麻雀可以消灭害虫;教师:《寂静的春天》一书描述的大量使用杀虫剂将会使人类可能将要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的世界。
请同学们阅读(书中47页《生物防治》)。
它有什么好处呢?教师:由此可知动物对我们的作用非常大,我们应怎样做呢?学生:保护动物,爱护动物。
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学生:制定法律。
学生:不仅自己保护,而且对亲朋好友宣传。
学生:向全学校同学发保护动物倡议书……教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动物是我们生物圈中的一员。
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动物、爱护动物吧!●教学反思:很多同学怀疑:如果没有植物,植物自生自灭,其遗体或残渣由微生物分解,也能完成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这样的疑惑存在,是学生对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没有全面理解。
本节课通过由易到难的过程先从学生容易接受的传播花粉和传播种子入手解决学生疑惑的.本节课的落脚点仍然是提高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意识,以及具体行为的落实,本节课最后也有适当地引导,但应该再深入一些效果会更好●巩固练习(放映CAI课件)在草原上,人们放牧的牛马是否牛肥马壮,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鹰的数量。
原因是:鹰爱吃田鼠,田鼠爱吃蜜蜂窝中的幼虫和蜜,蜜蜂是三叶草传粉时必不可少的媒介,三叶草又是牛马的主要食物。
请仔细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后回答:1.假若鹰数量较多时,___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___增多,_____________生长旺盛,牛马因食物充足而牛肥马壮。
2.假若鹰被人类大量捕杀或因其他原因大量死亡时,_____________会大量增加,_____________会大量减少,_____________就长不好,牛马会因_____________不足而瘦弱。
答案:1.田鼠蜜蜂三叶草 2.田鼠蜜蜂三叶草三叶草一、引入新课师:我们生活在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里,周围的生物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周围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使我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
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的周围没有了鸟、没有了动物,将会怎样呢?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曾于1962年出版了一本书:《寂静的春天》,书中描述了由于杀虫剂破坏生态的缘故,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
动物在生物圈中真的很重要吗?我们先来研究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1.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师: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的原因,其中生态系统中缺乏动物、细菌和真菌也是实验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动物也应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请大家分析课本p44提供的资料,并思考相应的问题。
生:(阅读、思考)师:资料阅读后,请大家思考,对人类和牲畜有害的动物就能任意捕杀吗?为什么?生:(不能,它们可能对人类和牲畜有害,但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们发生了变化,其他的生物也会发生变化,整个生态系统将会发生变化。
)师:资料2中野兔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狼数量少了)师: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什么?生:(食物链)师:在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资料2中与野兔数量增加有关的食物链怎样写?生:(草→野兔→狼)师:如果当地牧民不大规模的捕狼,野兔的数量会怎样呢?为什么?生:(应该基本不变,因为野兔的数量受到狼的限制)师:好。
我们发现了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各种生物之间可以相互制约,而使得它们的数量相对稳定,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如果生态系统中某中动物的数量发生了变化,生态平衡还能保持吗?生:(不能)师:从这些资料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生:(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种生物发生了变化,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师:我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种起着重要的作用。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师:在食物链草→野兔→狼中,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呢?生:(从草到野兔到狼)师:也就是说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从一种生物流向另一种生物。
师:那么,请大家想一想,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有机物,有机物经过一定的过程最终又会再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再返回大自然,形成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这个过程是怎样完成的呢?与动物有关吗?大家可以根据这条食物链来思考。
生:(动物吃了植物后,经过消化吸收,将有机物转变为自身物质,这些物质氧化分解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再回到自然界)师:对了。
另外,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释放CO2、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回到自然界。
这表明了动物在哪方面的作用?生:(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师:大家是否还能想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帮助传粉)师:对了。
请大家看课本图ⅴ-21。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还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地分布范围。
现在大家阅读发下去地资料。
生:(阅读)师:从资料我们知道了有些植物经动物传粉后,产量有明显的增加,而动物也获得了它们所需的花粉、花蜜。
缺少了虫媒传粉,受精结实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表明了动、植物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生:(互相依赖)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但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请大家看图ⅴ-22。
三、小结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维持着生态平衡,并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与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