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说课教案
氯气的教案

氯气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3.理解氯气的应用领域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氯气的沸点为-34.6℃,熔点为-101℃。
2. 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反应。
例如,氯气能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3. 氯气的制备方法氯气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电解食盐水。
具体步骤如下:1.将食盐水倒入电解槽中;2.通电,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氯气;3.将氯气收集起来。
4. 氯气的实验操作技能制备氯气的实验操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时要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氯气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2.操作时要注意通风,避免氯气浓度过高;3.操作时要小心,避免电解槽短路或漏电。
5. 氯气的应用领域氯气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制造氯化物、漂白剂、消毒剂等。
此外,氯气还可以用于水处理、制氯酸等。
6. 氯气的安全注意事项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时要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氯气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2.操作时要注意通风,避免氯气浓度过高;3.操作时要小心,避免电解槽短路或漏电;4.操作时要遵守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演示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的方式介绍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然后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展示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最后通过讨论的方式深入探讨氯气的应用领域和安全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知识掌握和实验操作技能。
知识掌握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对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技能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在制备氯气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测验、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评价。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4.2.1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课时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学习目标1.了解氯元素的存在,能从氯原子结构特点理解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
(学习重点)2.了解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认识燃烧现象的本质。
学习过程【合作交流1】1.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氯气是色的体,有毒,有刺激性气味。
(2)密度比空气。
(3)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体积的氯气,所以Cl2溶于水。
(4)氯气熔点-101 ℃,沸点-34.6 ℃,所以氯气是易的气体。
注意:人吸入少量氯气,会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氯气会中毒致死。
所以,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
2.氯的结构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存在,主要以形式存在于海水和陆地的盐矿中。
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易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故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很强的性。
3.化学性质【实验探究1】(1)Cl2与金属的反应观看有关氯气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实验,填写下表。
【合作交流2】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价铁,铁与氯气反应生成二价铁还是三价铁?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探究2】(2)Cl2与非金属的反应Cl2与H2反应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合作交流3】(3)结合课本P83第二个“思考与交流”,思考燃烧是否一定要有O2参加?燃烧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实验探究3】Cl2与水的反应:常温下,溶于水中的部分氯气....会与水反应。
(1)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为、;(2)氯水的颜色与气味:。
(3)次氯酸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4)分析氯水的成分,有几种分子,几种离子?。
(5)从成分上分析,新制氯水与久制氯水的区别在哪儿?。
【合作交流4】次氯酸(HClO)的性质:(1)弱酸性:很弱的酸,酸性比弱。
(2)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强氧化性:能,具有作用。
【实验探究4】氯水能使石蕊溶液先变红(或使pH试纸先变红),很快又褪色,请思考:是什么物质使变红的试剂又褪色呢(什么物质具有漂白性)?是氯气吗?怎样验证?(观看课本P84“实验44”和“实验45”后分析结论。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说课稿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说课稿知识无处不在,化学无处不在。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下面由我为大家进行《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的说课,首先为大家展示的是我的板书设计。
下面我将从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关键及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反思等几个部分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是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内容,是继《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向学生介绍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学好这一课,不仅可以扩充学生已有的知识含量,也为后面必修2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不仅重视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它在组织材料上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接下来我们看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氯气的有关内容,因此,根据课改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三维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概念,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以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重点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在过程与方法上,让学生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来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及本质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的意识,也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学习本节课时应抓住氯气性质这一关键,重点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且使学生明确氯气与水的反应是本节课的难点。
使学生能够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明确难点,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教材明确后,接下来向大家介绍的是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旨在告诫教育工作者应实施有效的启发式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说课稿.doc

【板书】:(2)与非金属反应
H2+Cl2 2HCl
理解
【提问】:前面我们知道氯气是有毒的,但是生活中氯气是可以用来消毒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以氯气用于饮用水杀毒为例,大家思考一下,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呢?
猜想
让学生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一】A.闻氯水的气味;B.滴加AgNO3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氨
B.Cl2有毒,所以Cl-也有毒
C.Cl2和Cl-都是黄绿色
D.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CuCl2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燃烧一定伴有发光现象
B.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燃烧一定会放出热量
独立完成练习
【过渡】:我们根据它的原子结构可以推断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那么氯气能不能和金属发生反应呢?
思考,猜想,理解
培养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意识
【视频演示】:钠在氯气中燃烧
观察
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化学反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
【提问】:前面我们知道氯气具有强氧化性,那么,氯气和铁、铜反应,产物会有什么特点呢?
巩固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后作业】
1、课后阅读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历史,完成书本上的2道思考题。
2、搜集资料,谈谈生活、生产中氯气的应用。
完成作业
为下节课的教学做铺垫
六、教学反思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从“学会”到“会学”。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高一学生探索和发现的心理需求,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对实验现象的好奇心,以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学难点更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当中由于内容的紧凑性,所以应该注重把握时间,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高中化学说课教案氯气

高中化学说课教案氯气
教学内容: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目标:
1. 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了解氯气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2. 氯气的用途和环境影响。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器材:氯化铁、氢氧化钠、氯化氢、试管等;
2. 教学资料:氯气的性质、用途等相关知识;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氯气的制备和实验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形式引入氯气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实验展示:
1. 利用实验室装置演示氯气的制备过程;
2. 展示氯气与火焰反应的实验现象;
3. 展示氯气与氢气的实验现象。
三、理论学习:
1. 讲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分析氯气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3. 探讨氯气对环境的影响。
四、实验操作:
让学生进行氯气的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结果。
五、讨论反思:
与学生讨论氯气的安全使用和环保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六、练习评价:
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氯气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总结提醒: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室安全。
教学延伸:
通过查阅资料或实验进一步了解氯气的应用和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氯气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氯气化学说课教案,希望能够在教学中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
祝教学顺利!。
高中化学必修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教案-新版

⾼中化学必修⼀《活泼的黄绿⾊⽓体——氯⽓》教案-新版《富集在海⽔中的元素——氯》教学设计核⼼素养以氯⽓的发现、应⽤为主线,学习氯⽓的制备、性质和应⽤的同时,培养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对⼈类⽂明的伟⼤贡献。
教材分析“富集在海⽔中的元素——氯”位于⼈教版必修Ⅰ第四章第⼆节,这⼀节⼀般分为2个课时,内容包含氯元素的存在、氯⽓的实验室制法、氯⽓的物理化学性质、⽤途。
教材编制中已渗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的化学学科思想。
本节是在“⽆机⾮⾦属材料的主⾓—硅”的基础上,进⼀步介绍⾮⾦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
所学的离⼦反应、分类思想、原⼦结构及氧化还原理论对本节课的学习起着指导作⽤。
⽽此节学习之后,可以对学习其他⾮⾦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法起到引导作⽤。
同时通过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史话、实验等可以培养学⽣的化学学科能⼒,包括理解能⼒、推理论证能⼒、实验探究能⼒和综合分析能⼒。
学情分析从学⽣知识层⾯,学⽣在初中已学氯离⼦的检验,在上⼀章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时已经知道了铁和氯⽓的反应;从学⽣能⼒层⾯,学⽣具备⼀定的操作能⼒、观察分析问题的能⼒,有较好的思考与质疑、交流与合作的能⼒;从学⽣⼼理层⾯,处于⾼中的学⽣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索,崇尚真理的意识。
教学⽬标1.前置教学⽬标(1)认识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位置,⽤符合表征氯原⼦的结构,进⼀步确⽴内因是决定物质性质的根本原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认识氯⽓是⼀种化学性质⾮常活泼的⾮⾦属单质,知道氯离⼦检验⽅法。
(3)知道氯⽓的⽤途,形成绿⾊应⽤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课堂教学⽬标(1)通过仿真实验探究,掌握氯⽓的实验室制备⽅法。
(2)掌握氯⽓能与⽔、碱、⾦属单质和⾮⾦属单质反应的化学性质。
(3)通过数字化实验,探究氯⽔成分及次氯酸见光分解产物,认知到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
氯气教案化学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21、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总结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难点:氯气与水,氯气与NaOH溶液的反应引导发现、实验探究、合作学习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1、氯气的物理性质。
(1)黄绿色气体(2)有刺激性气味(3)比空气密度大(4)在水中溶解度小(1:2)但易溶于有机溶剂(5)易液化,沸点高(6)有毒2、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点燃)2Na+Cl2=2NaCl2Fe+3Cl2=2FeCl3Cu+Cl2=CuCl2 (2)与非金属反应(点燃)H2+Cl2=2HCl(3)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4)与碱反应Cl2+2NaOH =NaCl+H2O+NaClOCl2+2Ca(OH)2=CaCl2+H2O+Ca(ClO)2练习本补充:1、写出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一课时(引入)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两个信息——氯气中毒,氯气杀菌消毒,那么氯气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气体呢?使得它具有这种对立的特性呢?它是有利还是有害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种物质的性质来解决我们的疑问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多媒体投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一天,两军交战正酣,一方军队正在逆风向山上进攻,突然眼前呈现出黄绿色(1),随之而来的是士兵们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2)并觉得胸闷恶心,指挥官被这种情况惊呆了,吩咐士兵各自躲避,一些士兵深呼吸想减缓胸闷,但再也没有站起来,有的士兵向低洼地带(3)躲避,晕倒后再也没有醒来,有的士兵喷水但也无济于事(4)指挥官看到这种情形想与其全军覆没不如和敌人拚了,于是,命令士兵逆风进攻,怪事出现了,当士兵们冲过敌人前沿阵地时,原来的症状缓解了,精神一振,扩大战果,攻下了这个山峰,打扫战场时发现敌人的阵地前摆放着许多装着黄绿色液体的钢瓶(5),正是从这会发出的气体夺取了战友的生命(6),并发现在橄榄油附近的士兵中毒症状轻一些,经研究此物质为氯气.归纳总结,板书:1、氯气的物理性质。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教学课件

A、弱酸性 酸性:H2CO3 >HClO
B、不稳定性
光照
2HClO
2HCl+O2↑
C、强氧化性 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 D、 漂白性 消毒,做漂白剂。
思考:
1、液氯与氯水的区别? 2、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
液氯
氯水
分 纯净物 类
成 分
只有Cl2
性 有氧化性,无 质 酸性和漂白性
混合物
新制
久置
分子:Cl2 ,HClO,H2O 分子:H2O,
光照
H2+Cl2
2HCl H2+Cl2
2HCl
点燃 2P + 3Cl2(少量)
2PCl3 (液态)
2P + 5Cl2(过量) 点燃 2PCl5 (固态)
思
考 通过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你
与
交
对燃烧、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
流 什么新的认识?
燃烧: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的条件: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燃烧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 掌握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化学性质。
3. 认识氯水的组成和性质。
4. 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5. 认识卤素,了解其相似点及递变性。
6.掌握结构 决定 性质 决定
方法
体现
体现
用途的思维
海洋是包括NaCl在内的巨大的资源宝库 若将海 水中的 盐结晶 后平铺 于陆地 上,可 使陆地 平均升 高150m
根据上述材料,推测氯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黄绿色
看
可溶于水(1:2)
测
物理性质
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说课教案
作者:王海霞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950 更新时间:2006-12-8
一、说课内容
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二节: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二、说课板块
教材、学生、设计、教师
三、说课辅助设备
多媒体辅助设备
四、说课思路
重点分析学生和教学设计,简单陈述教材和教师。
因为教材和教师只能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而学生本身特点和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五、说课流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新课程高中化学必须(一)第四单元第二节安排氯气,这是在继金属与
非金属硅之后又一典型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起到了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2、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氯气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从课堂中学习到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元素与化合物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实验带来的快乐;学会欣赏化学的奇妙变化的魅力;
体会师生共同探究的和谐与快乐。
3、教学重难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学习元素与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二)说学生
1、学生的个性:高一的学生处于个性张扬,但缺少理性的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
要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终生受用的方法。
2、学法指导:
课前:分发分层次的学案(学案: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低层面);2、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层面);3、自己总结学习元素与化合物的一般方法(高层面))
课堂:采取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分层教学、建构学生自己的mind map 课后:指导学生采用不定时不定比的复习策略进行复习。
(三)说设计
1、板书设计:清新俊朗、主次分明
2、教学设计:重情境、重过程、重合作、重探究、重分层、重自主、重方法
3
、教学设计详细过程(整个课堂要在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整体设计思路:
(四)说老师
做为一名老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蔼可亲和幽默的语言,得体的教态。
由于本人相貌丑陋,所以更注重动态形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