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2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2.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2.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2.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2.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学习比例和比例尺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但是,由于比的概念比较抽象,部分学生可能对它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在逻辑关系,能够在不带括号的情况下正确运用比的基本性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讲授法,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深化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如比较两辆汽车的速度,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和深化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4.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比的基本性质的关键点。

可以设计如下:比的基本性质: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为大家教授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

我们将学习比的性质,包括比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变化规律,以及比值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性质进行比的计算和化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难点是理解比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同时也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些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入比的概念,让同学们了解比的意义。

2. 讲解:接着,我会详细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变化规律,以及比值的概念。

我会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这些性质。

3. 练习:在讲解完比的性质后,我会让同学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比的基本性质时,我会利用板书,清晰地展示比的性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2. 小明有20块巧克力,他要把这些巧克力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会得到多少块巧克力?答案:1. 2/3 : 4/5 = 10/12 : 12/15 = 25/362. 20 / 4 = 5,所以每个朋友会得到5块巧克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比的性质的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

同时,我也会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的性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细节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介绍,我特别强调了比的性质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这是因为在小学数学中,比的性质是基础也是重要的部分,它不仅涉及到比的概念,还与除法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我详细地解释了比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变化规律,希望通过这些讲解,让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

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

比、除法、分数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不同点: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除法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分数是表示一 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比和除法的关系:比可以转化为除法除法可以转化为比
比和分数的关系:比可以转化为分数分数可以转化为比
比的பைடு நூலகம்用
第四章
生活中的比
比例尺:地图、图纸等中的比例尺如1:1000 价格比:商品价格与价值的比较如10元/斤 时间比:时间与效率的比较如1小时/1000字 速度比:速度与距离的比较如100公里/小时
比值:两个数相除的 结果如3:4
比号:表示两个数之 间的比例关系如3:4
比值形式:用分数表 示比值如3/4
比值形式:用小数表 示比值如0.75
比值形式:用百分数 表示比值如75%
比值形式:用比例形 式表示比值如 3:4=3/4=0.75=75%
比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变化规律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利用比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比的基本性质:两个比值相等的比 它们的比值一定相等
应用实例:例如已知两个比值相等 的比求它们的比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解题技巧: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将复 杂的比值转化为简单的比值
注意事项: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比 的基本性质的应用避免出现错误
解题技巧和方法总结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两个数的比等于这两个数的积除以这两个数的商 掌握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变形、 求解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将复杂的比式转化为简单的比式便于求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88页的比的基本性质。

学生需要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 教学重点: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如果小明每天步行速度为4千米/小时,小红每天步行速度为3千米/小时,那么小明和小红一起步行1小时后,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 讲解比的概念: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我将进一步讲解比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比的意义。

比是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的一种数学工具。

3.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将会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 例题讲解:我将出示一些典型的例题,如“已知比值为6:4,求前项和后项分别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8页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掌握程度。

6. 小组合作: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如何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一家电器店销售电视和洗衣机,电视的售价是洗衣机的1.5倍,如果洗衣机售价为2000元,那么电视的售价是多少?”六、板书设计1. 比的概念。

2. 比的基本性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

4.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1. 教材第88页练习题。

2. 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一家水果店销售苹果和香蕉,苹果的价格是香蕉的2倍,如果香蕉的价格为10元/斤,那么苹果的价格是多少?”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会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掌握程度,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2.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2.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2.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学生对比的概念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对比的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深入探究。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学习单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跑500米,用了4分钟,小华跑500米,用了3分钟,他们谁跑得快?”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比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比的基本性质的定义,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来解释和演示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有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活动,如填写学习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等,让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巩固。

4.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巩固,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5.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运用,如“已知一个数的2/3是6,求这个数。

”等,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意义、比的类型、比的基本运算等。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比的概念,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数学知识,对于比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比的类型和基本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意义、比的类型、比的基本运算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难点:对比的类型和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学卡片、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场地和教具,如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小明和小华比赛跑步,小明跑了600米,小华跑了400米,他们两个人的速度比是多少?”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板书,呈现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比的定义、比的类型、比的基本运算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例如:完成一些相关的填空题、选择题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例如:“一家工厂生产了200个产品,其中有120个是合格的,求合格产品的比例是多少?”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应用场景,拓展学生的思维。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第2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第2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为己任。

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的第二课时,我将带领学生们探索“比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75页例1、第76页的“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二”的第1~3题。

通过这些内容,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1.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2.培养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时,比值为何不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以及教材等教具。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练习本、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6:3,让学生们观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2后的结果,引出比的基本性质。

2.讲解示范:以PPT和黑板辅助,详细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课堂练习:让学生们独立完成教材第76页的“做一做”,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

4.巩固练习:让学生们练习“练习十二”的第1~3题,巩固比的基本性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比的基本性质的定义和示例,以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时,比值不变的规律。

七、作业设计1.判断题: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是否会改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拓展延伸。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课件(28张ppt)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课件(28张ppt)

第四部分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 6:7=(6×0):(7×0)=0
× 1:2=(1+2):(2+2)=0.75
比的前项和后项 不能乘0.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 时乘或者除以非0 的数.
学以致用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2:16 =(32÷16): (16÷16)=2:1
48:40 =(48÷8): (40÷8)=6:5
D. 不变
学以致用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如果较短部分与
较长部分长度之比等于较长部分与整体长度
c
之比,我们把这个比称为黄金比(约为
0.618︰1)。当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长度的
比大致符合黄金比时,常常会给人以一种优
美的视觉感受,所以,设计许多物品时都含
有黄金比这一因素。
c
问题:1. 你听说过“黄金比”吗? 2. 出示图片欣赏,介绍黄金比。
探索与发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 数比。
18:27 4:9 3:15 4.5:9 5:6 7:11
哪些是整数比?哪些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的? 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而且又互质,这样的比就叫 最简单整数比。
探索与发现
“神州”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 宽10cm,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这两面联合国 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分别是多少?
化简小数比时:先将前项和后项化成整数比, 然后再进行化简。
探索与发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69
=(
61×18)︰( 92×18) =3:4
0.75:2=(0.75×100)︰(2×100)=75:200=3:8
小结:当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不是整数时, 怎样把它化成最简单整数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的基本性质 (二)
复习
• 一、化简整数比的步骤
(1)写成分数比 (2)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后项同时除以相同的 数(0除外) ,直到前、后项互质为止. (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但结果仍要写成两数比 的形式)
• 二、求比值与化简比的不同点
求比值与化简比的不同点:
求比值
前项除以后项
化简比
化成前、后项互 质的最简整数比 运用比的基本性质
课堂小节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化简比?
作业:基础训练P3[6]—[12]
; / 宁波网站设计
twc91tvu
灵的小沙弥,更是时时处处细心地照料着耿老爹。每当耿老爹叫他“小直子”的时候,他就高高兴兴地答应!问他哥哥和姐姐 哪里去了,他就想方设法地搪塞过去,并且尽量地说一些笑话什么的逗耿老爹开心。如此,耿老爹真就把小沙弥当成自己的小 儿子耿直了,一天到晚不愿意让小沙弥离开半步。95第四十七回 瓷都深巷好房东|(兄妹三人到瓷都,既失爹爹又少银;廉价 租房先栖身,所幸深巷好房东。)三天之后的下午,太阳落山之前,耿正兄妹三人真得走到了景德镇。想起来父子们前年在汉 口镇上首次落脚创业,以及去年汉口镇上遭遇洪灾之后被迫过江在白幺爹家暂住时,兄妹三人还都是在爹爹羽翼呵护之下的幼 雏呢!然而四天前的碧山溃坝,使他们猝不及防地一瞬间痛失了爹爹。眼下,兄妹三人疲惫地走在陌生的景德镇街道上,迎着 来来往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他们只能“打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咽”,强忍着眼泪向前走哇!此时的耿正心里很明白,他们永远 也不再可能得到爹爹的呵护和教诲了。作为兄长的他,必须接替爹爹的责任,带着十五岁的妹妹和年仅十岁的弟弟走好今后的 路了黄昏时分,兄妹三人临时入住了一家临街的小客栈。在小客栈里吃了简单的晚饭后,耿正找掌柜的打听当地的房屋租赁手 续和价格。掌柜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爽快人,直言对耿正说:“那要看你们是想租赁什么样的房子了。临街的好房子有的是, 但房租不便宜。如果想要省钱的话,可以去前面那一大片儿居民区里看一看。那里巷子深,而且都是一个一个的平房小院儿, 你们可以租赁一个院子,也可以租一间或者几间房子,和主人家同院儿居住。依我看哪,你们如果不是想着临街做生意的话, 在深巷子里租房子还是挺划算的呢!”耿正听到掌柜的如此爽快有理的分析后,感激地说:“多谢您的一番好意!我们并没有 本钱做生意的,只是想找个栖身之所也就是了。那就听您的,我们明儿个就去那一片儿居民区看一看吧!”掌柜的摆摆手,豪 爽地说:“谢个啥啊,一句话的事儿。”随后,掌柜的又大致说了说那一片儿的房价,看耿正要起身告辞了,还不忘记叮嘱一 句:“越往巷子里边走,租金的价格就越低!你要尽量与房主讨价还价噢!”耿正再次谢过掌柜的以后,就返回客房和弟弟妹 妹歇息了。为了省钱,他们只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号通铺客房。通铺不太宽敞,刚能挤得下兄妹三人。耿直累了,躺在哥哥姐 姐的中间很快就睡着了,而睡在两边的耿正和耿英却有好一会儿都无法入睡。听到妹妹那努力压抑着的抽泣声,耿正的鼻子也 在一阵阵地发酸,但他咬牙忍着不让自己的眼泪流下来。一会儿,耿英的抽泣声小了一些,耿正这才对她说:“英子啊,听哥 的话,不要太伤心了。哭是没有用的,咱们得向前看,往前走
(1)5:7=5x:7x (2)3:4=(3+2):(4+2)
x

x

1 1 (3)0.5: =(0.5+1):( +1) 2 2
谁最精确?
巩固练习
选择题
1.1千米∶20千米=( A ) (A)1∶20 (B)1000∶20 (C)5∶1 2 .某班今天请病假2人,事假1人,出勤48人。缺勤人数与 全班人数的比是( B ) (A)1:16 (B)1:17 (C)1:24 (D)1:25 2.从甲地到乙地,甲要行3小时,乙要行2小时半。甲、乙 C 速度 两人的时间的最简整数比是( ) 1 1 (A)3:2.5 (B)5:6 (C)6:5 (D) 3 : 2.5 3.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 二人的工效比是( B ) (A)20∶21 (B)21∶20 (C)7∶10
方法
前项÷后项
结果
是一个数
是一个比
例1、化简下列个比
(1)0.35:1.5
7 7 (2) : 3 4
只含小数或分数的比的化简的方法:
(1)“转化”为整数比化简 (2)用求比值的方法的方法
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第6页“试一试”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2、3题
活眼金睛
1、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成立,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