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上册期末精选(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合集下载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2022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2022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2022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1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aCO 3 CaO + CO2↑B. Na2CO3 + 2HCl 2NaCl + CO2↑+ H2OC. 2Cu + O 2 2CuOD. Fe2O3 + 3H2SO4 Fe2(SO4)3 + 3H2O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铜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氧气得到电子,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

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判断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铜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B. BaSO4难溶于水,但BaSO4属于强电解质C. 液态HCl不能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D. 氯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氯气是电解质【答案】B【解析】【详解】A. 铜为单质,则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B. BaSO4难溶于水,其熔融状态时能导电,且为化合物,则BaSO4属于强电解质,B正确;C. 液态HCl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则HCl是电解质,C错误;D. 氯气为单质,则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答案为B。

3.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SO2的摩尔质量是64gB. 1 molSO2中所含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C. 1 molSO2的质量是64g/molD. 常温常压下,1 molSO2的体积为22.4 L【答案】B【解析】【详解】A、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mol,SO2的摩尔质量是64g/mol,故A错误;B、依据n=mM=ANN计算,64gSO2物质的量=6464/gg mol=1mol,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故B正确;C、质量单位为g,1molSO2的质量是64g,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1molSO2的体积不是22.4L,故D错误;故选B。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汪清六中高一化学期末考试题 总分:100分时量:90分钟班级: 姓名: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Na:23 C:1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 置换反应有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 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 在强酸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Fe 3\ K\ Cl\ N0:iB 、Ag\ Na\ NOs 、Cl -C 、Zn 2\ A 广、SO 产、CTD 、Ba 2\ NH 4\ Cl\ HCOJ3. 下列离子方程式屮错误的是A 、碳酸镁与 H2SO4反应:MgCO 3 + 2If = Mg 2++ HhO + CO2 tB 、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 Cr= AgCl IC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 6 H + =2Fe :1+ +3H 21D 、澄清石灰水与盐酸的反应:『+ OH = H2O儿粒沸石B. 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C. 冷水从冷凝管上口入,下口出D.收集蒸僧水时,应弃去开始憾出的部分液体5. 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C-C02B. C0L C0C. CuO-^Cu D ・ H 2SO4-BaSO t 4.在制蒸饰水的实验中,下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蒸傳烧瓶中盛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 c. A. 玛瑙 B.光导纤维太阳能电池板 D. 水晶6.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A.乳浊液氏溶液 C.胶体 D.悬浊液7.下列溶液屮的CL浓度与50 mL 1 mol・L_1 MgCh溶液中的浓度相等的是A. 150 mL 1 mol ・ L_1 NaCl 溶液 B・ 75 mL 2 mol ・ L"1 CaCl2溶液C.150 mL 2 mol ・ L_l KC1 溶液D・ 75 mL 1 mol ・ L_l AlCla溶液(1)请写出F—Os与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②为 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FeCh与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7分) ?李复亨,字仲修,荣州河津人。

年十八,登进士第。

调临晋主簿。

护送官马入府,宿逆旅,有盗杀马,复亨曰:“不利而杀之,必有仇者。

”尽索逆旅商人过客。

同邑人橐中盛佩刀,谓之曰:“刀蔑马血,火煅之则刃青。

”其人款服,果有仇。

以提刑荐迁南和令。

盗割民家牛耳,复亨尽召里中人至。

使牛家牵牛遍过之,至一人前,牛忽惊跃,诘之,乃引伏。

?兴定三年,上言:“近日兴师伐宋,恐宋人乘虚掩袭南鄙,故籍边郡民为军。

今大军已还,乞罢遣归本业。

”从之。

是岁七月,置京东、京西、京南三路行三司,掌劝农催租、军须科差及盐铁酒榷等事,复亨摄西路,治中京。

复亨奏:“民间销毁农具以供军器,臣窃以为未便。

汝州鲁山、宝丰,邓州南阳皆产铁,募工置冶,可以获利,且不厉民。

”九月,以劝农有劳,迁兵部尚书。

? ?四年七月,河南雨水害稼,复亨为宣慰使,循行郡县,凡官吏贪污不治者,得废罢推治。

复亨奏乞禁宣慰司官吏与州府司县行总管府及管军官会饮。

又奏曰:“诏书令臣,民间差发可免者免之。

民养驿马,此役最甚,使者求索百端,皆出养马之家,人多逃窜,职此之由。

可依旧设回马官,使者食料皆官给之,岁终会计,均赋于民。

”又奏:“河南闲田多,可招河东、河北移民耕种。

被灾及沿边郡县租税全免,内地半之,以救涂炭之民,资蓄积之用。

”诏有司议行焉。

还奏:“南阳禾麦虽伤,土性宜稻,今因久雨,乃更滋茂;田凡五百余顷,亩可收五石,都得二十五万余石,可增直籴稻给唐、邓军食。

如以臣言为然,乞付有司计之。

”制可。

复亨奏:“河渡不通,陕西盐价踊贵,乞以粟互易足兵食。

”诏户部从长规措。

? (节选自《金史·李复亨传》,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刀蔑马血,火煅之则刃青蔑:涂染。

? ? ?B.其人款服,果有仇款:顺从,服罪。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名师精编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名师精编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汪清六中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H—1 C—12 O—16 S—32 Cl—35.5Na—23 Mg—24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2.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物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B.常温下,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C.在25℃、1.01×105 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D.燃烧热随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3.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氨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4. 下列反应中是放热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对于ΔH>0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下也能发生6.已知反应A+3B ===2C+D 在一分钟内A 的物质的量浓度由2mol/L 降为1mol/L ,C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 .v(A)=1mol/(L ·s)B .v(B)=3 mol/(L ·s)C .v(B)=4mol/(L ·s)D .v(C)=2mol/(L ·s)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焓变是指1 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放出的能量B.反应放热时,ΔH >0;反应吸热时,ΔH <0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8.下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 .2SO 2+O 22SO 3 ΔH = −196.6 kJ/molB .H 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吉林汪清县第六中学2023届数学高一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吉林汪清县第六中学2023届数学高一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0,
2
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
13.已知定义在 (,0) (0, )上的偶函数,当 x 0 时, f (x) x2 x ,则 f (2) ________
14.已知角 的终边经过点 P3, 4 ,则 sin 2cos 的值等于______.
15.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 函数 y (1 )x2 1 的最大值为 1 ;
【详解】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 cos
3
3
32 42 5 , sin
4
32 42
4 5

因此, sin
2 cos
4 5
2
3 5
2 5
.
故答案为: 2 . 5
15、 ④
【解析】 ① 根据指数函数 单调性可得二次函数的最值,求得 y (1)x2 1 的最小值为 1 ; ② 根据对数函数的图象
2a
1 2
f
x
1
x2
f
1 2
2 2
考点:幂函数
2、C
【解析】函数 f x
3cos2x
sin2x
2
sin
2
x
3
,将其图像向右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
f
x
2
sin
2x
2
3
∵这个图像关于直线 x 对称 6
∴ 2 k ,k Z ,即 k
3
32
42
∴当 k 0 时 取最小正值为
由两点式可得直线 A′B 的方程为
,即 2x+y-4=0.
同理,点 B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为 B′(-1,-6),
由两点式可得直线 AB′的方程为
,即 2x-y-4=0,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2年高一上数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2年高一上数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详解】设新农村建设前的收入为M,而新农村建设后的收入为2M,
则新农村建设前种植收入为0.6M,而新农村建设后的种植收入为0.74M,所以种植收入增加了,所以A项不正确;
新农村建设前其他收入我0.04M,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为0.1M,故增加了一倍以上,所以B项正确;
新农村建设前,养殖收入为0.3M,新农村建设后为0.6M,所以增加了一倍,所以C项正确;
(1)求声压级S关于声压P的函数解析式;
(2)已知两个不同的声源产生的声压P1,P2叠加后得到的总声压 ,而一般当声压级S<45dB时人类是可以正常的学习和休息的.现窗外同时有两个声压级为40dB的声源,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请问这两个声源叠加后是否会干扰我们正常的学习?并说明理由.(参考数据:lg2≈0.3)
(2)若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1.已知函数 , .
(1)求函数 的值域;
(2)若存在实数 ,使得 在 上有解,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2.果园A占地约3000亩,拟选用果树B进行种植,在相同种植条件下,果树B每亩最多可种植40棵,种植成本 (万元)与果树数量 (百棵)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10、D
【解析】首先求出 时函数的值域,设 时, 的值域为 ,依题意可得 ,即可得到不等式组,解得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当 时 ,所以 的值域为 ,
设 时, 的值域为 ,则由 的值域为R可得 ,
∴ ,解得 ,即
故选:D
11、B
【解析】利用诱导公式求解.
【详解】解:由诱导公式得 ,
故选:B.
12、C
16.函数 = (其中 且 )的图象恒过定点 ,且点 在幂函数 的图象上,则 =______.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3届数学高一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3届数学高一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1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
15.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______.
16.若不等式 的解集为 ,则 ______, 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函数 ( )
(1)求 在区间 上的最小值 ;
【详解】(1) 为 中点, 为正三角形, .
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平面 ,
平面 .
, , .
(2)证明:连结 交 于点 ,连结 .
由四边形 为正方形知点 为 的中点,又 为 的中点, ,
平面 , 平面 , 平面 .
(3)存在点 ,当 为 中点时,平面 平面 .
证明如下:因为四边形 是正方形, 为 的中点,
A.2寸B.3寸
C.4寸D.5寸
5.在下列区间中函数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A. B.
C. D.
6.电影《长津湖》中,炮兵雷公牺牲的一幕看哭全网,他的原型是济南英雄孔庆三.因为前沿观察所距敌方阵地较远,需要派出侦察兵利用观测仪器标定目标,再经过测量和计算指挥火炮实施射击.为了提高测量和计算的精度,军事上通常使用密位制来度量角度,将一个圆周分为6000等份,每一等份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密位.已知我方迫击炮连在占领阵地后,测得敌人两地堡之间的距离是54米,两地堡到我方迫击炮阵地的距离均是1800米,则我炮兵战士在摧毁敌方一个地堡后,为了快速准确地摧毁敌方另一个地堡,需要立即将迫击炮转动的角度 ()
4、确定 符号的正负;
5、得出结论
18、(1) ;(2) .
【解析】(1)先分别求出 ,然后根据集合的并集的概念求解出 的结果;
(2)根据 得到 ,由此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出 的取值范围.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汪清六中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汉字自从成了汉语的书面符号,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从甲骨文所记录的商周编年史,毛公鼎的篆文所镌刻的嬴秦的历史,先秦诸子的论辩和散文,汉代的《史记》《说文》,直到康乾盛世所刻的九百卷、近五万首的《全唐诗》和近八万卷的包括经史子集的《四库全书》,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

中国作为古典文献的大国,其文献数量或质量都无愧为上乘.汉字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它的生命力来自它的内部结构。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体,在形音义之中,表意是它的主体功能。

隶变之后字形稳定少变,占汉字大多数的形声字,表意的形旁相对明确,表音能力较差。

稳定的形、义使它超越了标音能力的缺陷,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还能“由文知义”。

于是,隔代的人可以共享书面阅读,异地的人可以借助文字沟通.不同的民族虽有各自的语言,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都被大家尊为共同的文化载体。

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切韵》系韵书作为标准音,通过科举取士普及全国,形成了“文读"的字音类别,使古今南北的字音差异保持着多多少少的对应,使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满族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正是处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四库全书》和《红楼梦》所标志的文言和白话也登上了顶峰。

这就是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多民族共同创造统一文化的最好见证.统一的文字不但维系着统一的书面语和统一的民族文化,也使我们这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汉字在它的青春时期,不但勤勤恳恳地为中华民族服务,还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先是直接学汉字,读四书五经,公元720年成书的《古事记》就是用文言文写的,750年创造了汉字笔画式的表音文字-—假名,用汉字和假名拼音来书写日语.二战期间,曾有人提出要废除汉字,因为汉字已经用“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废除不成,后来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规定了1945个汉字作为“当用汉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上册期末精选(提升篇)(Word 版 含解析)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 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5 m/s,则在这1 s 内该物体( ) A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3m/s B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9m/s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3m/s 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1m/s 2【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取v 1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 1=4m/s ,若v 2 =5m/s ,速度的变化为v 2-v 1=1m/s ,即速度变化大小为1m/s ,加速度为1m/s 2,加速度大小为1 m/s 2,若v 2 =-5m/s ,速度的变化为v 2-v 1 =-9m/s ,即速度变化大小就为9m/s 了,加速度为-9m/s 2,加速度大小为9m/s 2.所以选BD .2.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为“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的定义式为0s v v A s-=,其中0v 和s v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0A 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0A <表示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0t v v a 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不变,则a 也不变B .若>0A 且保持不变,则a 逐渐变大C .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2s v v +D .若A 不变,【答案】BC 【解析】 【详解】AB .若A 不变,有两种情况一是:A >0,在这种情况下,相等位移内速度增加量相等,通过相等位移所用时间越来越短,由0v v a t-=可知,a 越来越大;第二种情况A <0,相等位移内速度减少量相等,平均速度越来越小,所以相等位移内用的时间越来越多,由v v a t-=知a 越来越小,故A 错误,B 正确; CD .因为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所以中间位置处位移为2s,速度变化量为 02s v v -所以此位置的速度为00022s s v v v v v -++=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BC 。

3.如图为一质点运动的v t -图像,则该质点在ls 末时的速度为A .1m/sB .1.5m/sC .2m/sD .3m/s【答案】C 【解析】 【分析】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找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由图可知,2v t =,所以该质点在ls 末时的速度为2m/s ,故C 正确. 故选C .4.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着甲、乙两列火车,某时刻火车正 好交汇,甲车上一乘客从一侧车窗看到田野上树木向北运动,从另一侧窗口看到乙车也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得慢,则( )A .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B .甲车向南,乙车没动停在了铁轨上C .甲、乙两车同时向北运动,乙比甲快D .甲乙两车同时向南运动,但乙车比甲车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甲车上的乘客看到田野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甲车向南运动,而看到乙车也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的慢说明乙车向南运动,因为如果乙车相对地面静止,则乙车和树木相对甲车向北运动的速度相同,故乙车不可能静止;如果乙车相对于地面向北运动,则相对于甲车的速度大于树木相对于甲车的速度,也与题意矛盾,故也不可能.所以乙车只能相对于地面向南运动,但如果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甲车上的乘客应该看到乙车向南运动,也与题意矛盾,故乙车只能向南运动且比甲车慢,故D 正确。

故选D。

5.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答案】B【解析】A、由图知,0.2-0.5小时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为零,故A错误;B、s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甲的斜率大,则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故B正确;C、物体的位移等于s的变化量.则知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故C错误;D、0-0.6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所以0.8小时内,甲的路程比乙的大,故D错误.点睛:该题考查了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和应用,要掌握: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6.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C【解析】物体下落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力,速度与直升机的速度相同;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

因此,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且相对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

所以选择C选项。

7.如图所示,两位同学从滑道最高端的同一位置先后滑下,到达低端的同一位置,对于整个下滑过程,两同学的()A.位移一定相同B.时间一定相同C.末速度一定相同D.平均速度一定相同【答案】A【解析】下滑过程中的始末位置相同,即位移相同,由于两者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所以导致运动情况不同,即运动时间,以及到达末端的速度不一定相同,A正确BC错误;位移大小相同,而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所以两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相同,D错误.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可将运动员看做质点B.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运动员看成质点,否则的话就没有人的动作可言了,A 错误;B.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B错误;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描述轻舟相对于“万重山”在运动,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C正确;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D错误。

【点睛】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注意区分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不同。

考查对参考系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判断能力。

9.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人们看到太阳上的黑点实际上是金星,由此可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故A错误;B、观测“金星凌日”时,如果将太阳看成质点,无法看到“金星凌日”现象,故B错误;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和终点重合,位移为零,故C错误;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故D正确.10.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D.尽管空间站匀速转动,所以加速度为零【答案】B【解析】【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变化快一定是加速度大,速度变化慢一定是加速度小;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系;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

本题考查加速度的性质,明确判断加速度的大小依据是:①速度变化快慢②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大小。

【详解】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受到向上的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火箭有向上的加速度,选项A错误;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选项B 正确;C .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速度很大,但可能匀速行驶,所以加速度不一定很大,选项C 错误;D .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为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刻变化,速度变化量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选项D 错误。

故选B 。

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设该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 ,位移为x ,其21x t 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 .t =0时,物体的速度为abC .0~b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2ab 2D .0~b 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2b 时间内物体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D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2012x v t a t =+加得 02112x v a t t =+加即21x t 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所以由图象可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b 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2b 时间内物体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 错误,D 正确; B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0221av k ab b=== 选项B 错误; C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1-2a a =加解得-2a a =加将t =b 代入2012x v t a t =+加得 ()2220112222x v t a t ab b a b ab =+=⨯+⨯-⨯=加选项C 错误。

故选D 。

12.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与运动时间t 的关系图象。

若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0时,乙物体一定在甲物体前面B .t =1s 时,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C .t =2s 时,乙物体速度大小为1m/sD .t =3s 时,甲物体速度大小为3m/s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对于甲物体有012x v a t v t ==+甲甲甲 由题图知21/2s 1m a =甲 00v =甲则22m/s a =甲对于乙物体有012x v a t v t ==+乙乙乙2/2m s 11a =-乙 04m/s v =乙故22m/s a =乙由于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两物体恰不相碰,则乙物体在后,甲物体在前,故A 错误; B .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即422t t -=解得1s t =故B 正确;C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当2s t =时,乙物体的速度大小42m/s 0v t =-=乙()故C 错误;D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当3s t =时,甲物体的速度大小26v t m/s ==甲故D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