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绪论
生态学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其各自内涵是什么?答:生态学:研究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环境生态学:①定义: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②目的:运用生态学理论,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你认为引种、外来物种入侵对人类、生态环境会带来什么影响?答:破坏生态平衡,作为新型病毒的传播媒介,经济影响,对人类的健康影响, 具体的如破坏农作物,排挤本地生物,成为优势种,传播或直接致病。
入侵的生物可能会成为优势物种而迅速繁殖,进而侵占当地物种的生态位,造成本地物种的灭绝,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光强与植物光合作用率的关系如何?什么是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答:植物对光强的适应性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是达到一定强度后光和效率不会再增加,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和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下降。
此点称之为光饱和点。
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数量相等时的光强,此点称为光补偿点。
3、阐述水、土壤的生态作用。
答:(1)水因子的生态作用:○1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2水是良好溶剂,生物体所有代谢活动的介质;○3水有较大的比容,为生物创造稳定的体温和环温。
(2)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1为陆生植物提供基底,为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场所;○2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热、肥、矿物质、气-土壤肥力;○3构成土壤生物作用,土壤中生物包括各种菌类、蚯蚓、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对土壤有机物分解转化、元素循环有重要作用,改变土壤物化性质,影响生物生长;○4生态系统的许多很重要的生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
4、有效积温法则的内容、意义?答: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的发育过程,而且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因此可用公式表示: K = N•(T-T0)。
环境生态学绪论ppt课件

2023/12/30
26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 这一时期是生态学理论形成、生物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 量描述、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形成几个著名 的生态学派(四大学派)。
➢ 北欧学派:由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的R. Sernauder创建。以注重群落分析为特点。
➢ 法瑞学派:代表人为J. Braun-Blanquet. 把植物群落生态 学称为“植物社会学”,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类型, 建立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常被称为植被区系学派。 1953年后,与北欧学派合流,被称为西欧学派或大陆学派 。
生态学是研究决定有机体的分布与多度的相互作用的科学-加拿大克雷 伯斯(Krebs,1972,1978,1985)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美国-奥德姆(Odum, E., 1959,1971)(生态学基础—Fundamentals of Ecology,1971)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马世骏 )
➢ 英美学派:代表人为F.E.Clements 和A.G.Transley,以研 究植物群落演替和创建顶极群落著名。
202➢3/12/前30 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和优势种,重视植被生态、植2被7
现代生态学时期
➢ 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囊 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到整个生物圈。
➢ 景观生态学: 研究景观结构及其过程 (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processes) 的科学。
生物圈(biosphere)和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
➢ 生物圈: 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 它包括岩圈(lithosphere)的上层、全部水圈 (hydrosphere)和大气圈(atmosphere)的下层。
环境生态学绪论

节育运动是马尔萨斯所倡导的运动的继续。
(3)资源短缺
土地资源,农用耕地日减。如中国人口增加1400万/a, 耕地减少500万亩。
水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日趋紧张,污染和浪费严重。
本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 扩大,全球淡水用量飞快增长。从1900-1975年,世 界农业量增加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加了20倍,并且 近几十年来,用水量正以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 加,淡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不是 神话。 1977年,联合国警告全世界:“水不久将成 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 是水”。
环境生态学绪论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六章 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七章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八章 环境污染的生态防治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第九章 生态评价与生态管理
第五章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第十章 生态监测与生态管理
生物资源:森林被毁、生物种类日减,生物多样性锐减。
因此,生态学的任务不仅仅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 栖息场所之间相互关系,更加关注生物包括人类生 存环境以及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探讨。例如太阳 能、核能的开发利用。
纤维素类能源草本植物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质 资源之一,欧洲和美国把它作为首选的生物质能源植 物。
生物环境
非生物环境
当前人类面临三大难题(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 短缺),对生态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环境污染
从登上月球后拍摄的照片看,地球上已无处不被污 染: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农药和放射 形物质污染。
生态学考试重点

内分布型。 三种类型①均匀型②随机型③成群型 成因:(1)均匀分布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另一原因是分泌有毒物质于土 壤中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的生长(2)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因为只有在 环境的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的情况下或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 时才易产生随机分布(3)成群分布是最长见的内分布型a.环境资源分布 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b.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 心。c.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17.简述生物繁殖方式的生态学意义。1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方式。2生态学意义:①在现有环境压力下的扩展性;②对多变环境的 适应;③繁殖速度;④繁殖潜力;⑤在自然选择条件下的进化速度。3 比较而言,无性繁殖在现有环境扩展性、繁殖速度、繁殖潜力方面优于 有性繁殖,但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却较差。 18.简述动植物扩散的生物学及生态学意义。 答:扩散是指生物体 或繁殖体从一个生境转移到另一个生境的过程。动物扩散的生物学和生 态学意义如下:①可以使种群内和种群间的个体得以交换,防止长期近 亲繁殖而产生的不良后果;②可以补充或维持在正常分布区以外的暂时 性分布区域的种群数量;③扩大种群的颁布区。对于动物来说,扩散可 能带来遭到天敌侵袭、存活和繁殖成功率降低等诸多风险,但也可能降 低暴露给捕食者了染上疾病的机会,增加遇到资源和配偶的机会。并由 于杂种优势而产生更多的合适后代的机会。 19.理解繁殖价值、亲本投资、繁殖成本的含义。繁殖价值:是指在相 同时间内特定年龄个体相对于新生个体的潜在繁殖贡献。亲本投资:有 机体在生产子代以及抚育和管护时所消耗的能量、时间和资源量。繁殖 成本:有机体在繁殖后代时对能量或资源的所有消费。 20.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 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而将生活于同一环境中的所有不 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 生物的种间关系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有9种相互作用类型:偏利作 用、原始作用、互利共生、中性作用、竞争(直接干涉型)、竞争(资 源利用型)、偏害作用、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可概括分为两大类,即 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 21.生物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有哪两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答:生物 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 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1)最后产量恒值法则 :特征:在一定范围 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 样的。(2) --3/2自疏法则 :特征:如果播种密度进一步提高和随着高 密度播种下植株的继续生长,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
环境生态学导论

第一章绪论1、生态圈:包括地球上一切有生命的机体和维持他们生存的各种系统,即生态圈是生物圈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统一体,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的总和。
生态圈包括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两大部分。
生态圈中,有生命的部分共同构成生命系统,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空间称作生物圈。
生态圈中的生命支持系统是指地球上生命系统生存所需要的某些必要的条件,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
2、环境生态学定义:是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3、关于生态学发展的三本书《增长的极限》《人类环境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4、生态学的定义是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5、环境科学:从广义上说是研究人类周围大气、土地、水、能源、矿物资源、生物和辐射等各种环境因素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这些环境要素影响的科学。
从狭义上将讲它是研究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保护和改进环境质量的科学。
6、全球性环境问题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种的性状可分两类:基因型与表型。
(前者是种的遗传本质,即生物性状表现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因素;后者是与环境结合后实际表现出的性状。
)2、什么叫生物的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
这种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过程即为协同进化。
3、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哪几个方面、各方面定义: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类群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一般包括四个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①遗传多样性:又称为基因多样性,指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

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一章绪论P28思考题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
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
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P16)答: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5、举例说明你所熟悉的某个环境问题,并从生态学的视野阐述其危害作用过程、基本特征及你所思考的解决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生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解决对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考虑第二章生物与环境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维持平衡4、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①光强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光照强度与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质量的增加关系密切;光还能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生态学 第一章 绪论

1855年,Al. de Candolle将积温引入植物生态学, 为现代积温理论打下了基础;
15
1866年, Haeckel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提出了 生态学定义。
16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
20世纪50-60年代,是传统生态学向现代生态学过渡 时期,并出现了一些新的中心, 如:
德国的H. Ellenberg对生态幅度与生理幅度以及生态 种组的研究;
Würzburg大学 O.L. Lange对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 英国北威尔士大学 J.L.Harper对植物种群的研究; 法国 Toulouse植被制图中心(以H. Gaussen为代表); 美国康乃尔大学植被分析研究 (以 R. H. Whittaker为代表)等。
14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至19世纪末)
1792年, 德国植物学家C. L. Willdenow在《草学基 础》一书中详细讨论了气候、水分与高山深谷对植物分 布的影响;
1798年,T.Malthus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发表, 促进了达尔文“生存斗争”及“物种形成”理论的形成, 并促进了“人口统计学”及“种群生态学”的发展。
9
根据研究性质划分
理论生态学: 理论生态学涉及生态学进程、生态 关系的数学推理及生态学建模。 应用生态学: 是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有关部门。
10
11
应用于各类农业资源的管理,产生了农业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家畜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等;
应用于城市建设,形成了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 应用于环境保护与受损资源的恢复,形成了保育生物学、 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生态工程学 (Engineering Ecology); 应用于人类社会,产生了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 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等。
生态学绪论重点知识汇总

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E.Haeckel)提出并定义的。
3.种群生态学是以(种群)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
4.群落生态学以(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
5.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与演替。
6.全球生态学是以(生物圈)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
7.生态学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可分为分子一基因—(细胞)一(器官)—个体—(种群)一—群落一—生态系统一—景观一—生物圈。
8.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组织层次,生态学分化出了分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等。
9.生态学一般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10.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Darwin)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对生态学和进化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11.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时期)等大致4个阶段。
12.1798年,马尔萨斯(T.Malthus)发表了《人口论》,促进了人口统计学和种群生态学的发展。
13.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植物生态学研究出现了几个著名的学派有:北欧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和(前苏联学派)。
14.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五大危机是指(人口)、(环境)、(资源)、(粮食)和(全球性变化)。
15.丹麦植物学家瓦尔明的(植物分布学)和波恩大学教授辛柏的(植物地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植物生态学作为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的诞生。
16.1949年美国(Allee)和(Emerson)合著的、内容广泛的《动物生态学原理》一书的出版出版,被认为是动物生态学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17.国际生物学计划(IBP)、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环境问题的科学委员会SCOPE)、(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是生态学研究的国际化的标志。
生物与环境1.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划分,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11-4
9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世界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世界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对经济的 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 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全世界目前水土流失 面积达25亿公顷 占全球耕地、 亿公顷, 面积达 亿公顷,占全球耕地、林地和草地总面积的 29%。
2011-11-4
10
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土壤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土壤侵蚀, 土壤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土壤侵蚀,常见的土壤侵蚀除 上述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外,还有地力衰退、 上述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外,还有地力衰退、土 壤盐碱化和沼泽化等。 壤盐碱化和沼泽化等。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土壤退化已威胁到生物圈的未来,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土壤退化已威胁到生物圈的未来, 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据统计, 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据统计,全世界土地养分亏 缺的面积为29.9亿ha,占陆地总面积的 缺的面积为 亿 ,占陆地总面积的23%。中国 。 的地力衰退地很严重, 中低产水平 的地力衰退地很严重,有2/3的耕地属于中低产水平。 / 的耕地属于中低产水平。
2011-11-4
4
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形成与发展
环境问题
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 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 过程中, 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生物资 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各种负反馈效应。 源、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2011-11-4
2011-11-4
28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2.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任务
(1)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的识别; )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的识别; (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 )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 (3)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 )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 (4)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技术; )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技术; (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6)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7)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 )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
2011-11-4
12
大气污染和酸沉降
目前,空气污染和酸沉降危害难以控制。 目前,空气污染和酸沉降危害难以控制。 难以控制 一是大气污染愈演愈烈。据统计, 一是大气污染愈演愈烈。据统计,全球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1.5亿吨,其中发达国家排放量有所下降,但氮氧化物和碳 亿吨, 亿吨 其中发达国家排放量有所下降, 氢化合物的排放量有所增加。 氢化合物的排放量有所增加。 二是酸沉降加剧。废气、烟尘和粉尘污染了清洁的大气, 二是酸沉降加剧。废气、烟尘和粉尘污染了清洁的大气, 形成酸沉降。酸沉降主要有两种方式:湿沉降(酸雨、酸 形成酸沉降。酸沉降主要有两种方式:湿沉降(酸雨、 酸雾等)和干沉降(气溶胶、悬浮微粒)。目前, )。目前 雪、酸雾等)和干沉降(气溶胶、悬浮微粒)。目前,世 界上已出现三大酸沉降区 三大酸沉降区, 北美、欧洲和我国西南部, 界上已出现三大酸沉降区,即北美、欧洲和我国西南部, 并常出现超过了植物耐受极限(pH3.0~3.2)的酸沉降。 的酸沉降。 并常出现超过了植物耐受极限 ~ 的酸沉降
5
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形成与发展
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 自然力的原因。地震、火山等地球自身的变化引起的。 自然力的原因。地震、火山等地球自身的变化引起的。 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 人类的活动, 人类的活动,人为因素 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的。 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的。 环境污染:人口激增、城市化加剧、 环境污染:人口激增、城市化加剧、工农业高速发 展引起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展引起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烃化合物、臭氧 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烃化合物、 等气体
2011-11-4
7
臭氧层破坏
在大气污染以前,臭氧水平分布状况变化很小。 在大气污染以前,臭氧水平分布状况变化很小。近几 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臭氧层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 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臭氧层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 同温层中臭氧浓度呈减少趋势,地球上空出现臭氧空洞, 同温层中臭氧浓度呈减少趋势,地球上空出现臭氧空洞, 且臭氧空洞还在逐年扩大
2011-11-4
8
生物多样性锐减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 动物、 动物 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括: 生物多样性包括: ⑴ 生态系统多样性 ⑵ 物种多样性 ⑶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最重要, 生态系统多样性最重要,它是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的保证
2011-11-4
27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1.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 ) 依据环境问题的特点采取适当的生态学对策, 依据环境问题的特点采取适当的生态学对策,并辅之以其 他方法来改善和恢复恶化的环境质量, 他方法来改善和恢复恶化的环境质量,是环境生态学的研 废物的处理和 的技术等。 究内容之一。包括各种废物的处理 资源化的技术等 究内容之一。包括各种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的技术等。
2011-11-4 24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1.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 ) 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人为的外界干扰后, 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人为的外界干扰后,将会产生一系列 的反应和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内在规律; 的反应和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内在规律;干扰 如何相互作用的 出现了哪 效应在系统内不同组分间是如何相互作用 效应在系统内不同组分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出现了哪 些生态效应以及如何影响到人类 以及如何影响到人类, 些生态效应以及如何影响到人类,包括各种污染物在各 类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变化规律和危害方式。 类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变化规律和危害方式。
2011-11-4
25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1.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 ) 物理学、化学和生态学方法是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常用 物理学、化学和生态学方法是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常用 的三个最基本的手段,科学的评价应该是三者的结合, 的三个最基本的手段,科学的评价应该是三者的结合, 而生态学判断所需的大量信息就是来自生态监测。 实际上, 实际上,生态监测就是利用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各组分对 干扰效应的应答来分析环境变化的效应程度和范围, 应答来分析环境变化的效应程度和范围 干扰效应的应答来分析环境变化的效应程度和范围,包 括人为干扰下的种群动态和群落演替过程。 括人为干扰下的种群动态和群落演替过程。
环境生态学
2011-11-4
1
《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 环境生态学》
绪论 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 第二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三章 景观生态学理论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 第四章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2011-11-4
2
绪
论
一、 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形成与发展
二、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三、 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
2011-11-4 6
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CO2气体和水蒸汽等,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吸 气体和水蒸汽等, 大气中的 收作用,使地球温度保持在15℃ 左右,这属“ 收作用,使地球温度保持在 ℃ 左右,这属“ 自然温 效应。人类的活动引起空气中某些成分的变化, 室”效应。人类的活动引起空气中某些成分的变化,打 破原有的平衡状态提高了地表的温度,称为“ 破原有的平衡状态提高了地表的温度,称为“温室效 应”。
16
沙 尘 暴
火 山 爆 发
2011-11-4 17
旱
灾
洪
水
2011-11-4
18
海 啸 过
后
2011-11-4
19
2011-11-4
台风麦莎袭击江苏造成12 台风麦莎袭击江苏造成12亿元经济损失 12亿元经济损失
20
2011-11-4
21
火车被吹翻(07.2.28新疆)
正确认识环境问题
环境是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库
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
环境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人类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决定因素
2011-11-4
22
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形成与发展
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环境生态学的产生, 环境生态学的产生,始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美国的卡尔逊(Carson,1962)的《寂静的春天》 的 寂静的春天》 美国的卡尔逊 一书问世,是环境生态学诞生的标志。 一书问世,是环境生态学诞生的标志。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人与生物圈”计划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人与生物圈”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 罗马俱乐部(1968)在1972年提交研究报告《增长的 罗马俱乐部 在 年提交研究报告《 年提交研究报告 极限》 阐述资源与人口的关系。 极限》 ,阐述资源与人口的关系。是环境生态学初期 阶段的主要象征。 阶段的主要象征。
2011-11-4 23
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形成与发展
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发展大会提交报告《只有一个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发展大会提交报告《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发展大会提交报告 地球》促进了环境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地球》促进了环境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福尔德曼(B.Freedman,1987)的《环境生态学》一 福尔德曼 的 环境生态学》 推动了环境生态学的发展。 书问世 ,推动了环境生态学的发展。 1987年 ,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 WCED) 向联合 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 我们共同的未来》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国提交 《 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 “循环经济”等 概念,使环境生态学发展到理论指导 循环经济” 概念, 下的实际应用阶段。 下的实际应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