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2章3节 (NXPowerLite)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公共建筑原理PPT课件

分的装饰大样) 各工种相应配套的施工图 建筑、结构及设备说明书:结构及设备的计算书、工程预算
38
一、认识建筑设计
5、建筑设计的特点:
创作性、综合性、双重性、过程性、 社会性
6、建筑设计的方法:
先功能后形式、现形式后功能
7、建筑设计的过程:
从简到详、从浅到深、从粗到细、循序渐进
任务分析 方案构思 方案完善
间得当、结构合理、经济有效、安全可靠等
46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二)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合理安排各部空间,使分区明确有联系方便 1、空间的主与次 2、空间的“动”与“静” 3、空间联系的“内”与“外”
47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三)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 功能组织的重要方面
1、人流组织方式
(1)平面组织方式 (2)立体组织方式
52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2、群体组合类型及特点
(1)分散式布局组合 (2)中心式布局组合
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
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人们心理、视觉的要 求,还应起到改善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53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 (一)建筑形体构图原理: 1、以简单几何形状求统一` 2、主从与重点 3、对比与微差 4、对位与呼应 5、韵律与节奏 6、均衡与稳定 7、比例与尺度
候条件
日照、主导风向,确定房屋朝向、间距 风速是高层建筑、电视塔设计中考虑结构布置、建筑
体型的因素 雨雪量多少对屋顶形式和构造有影响 风向玫瑰图
41
一、认识建筑设计
D 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对建筑物的平面组合、结构布置和建筑体型有明显
影响(错层,特殊结构构造措施) E 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基本模数:M0=100毫米 扩大模数:3 M0、6 M0、12 M0、30 M0 分模数:1/2 M0、1/5 M0、1/10 M0
38
一、认识建筑设计
5、建筑设计的特点:
创作性、综合性、双重性、过程性、 社会性
6、建筑设计的方法:
先功能后形式、现形式后功能
7、建筑设计的过程:
从简到详、从浅到深、从粗到细、循序渐进
任务分析 方案构思 方案完善
间得当、结构合理、经济有效、安全可靠等
46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二)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合理安排各部空间,使分区明确有联系方便 1、空间的主与次 2、空间的“动”与“静” 3、空间联系的“内”与“外”
47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三)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 功能组织的重要方面
1、人流组织方式
(1)平面组织方式 (2)立体组织方式
52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2、群体组合类型及特点
(1)分散式布局组合 (2)中心式布局组合
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
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人们心理、视觉的要 求,还应起到改善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53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 (一)建筑形体构图原理: 1、以简单几何形状求统一` 2、主从与重点 3、对比与微差 4、对位与呼应 5、韵律与节奏 6、均衡与稳定 7、比例与尺度
候条件
日照、主导风向,确定房屋朝向、间距 风速是高层建筑、电视塔设计中考虑结构布置、建筑
体型的因素 雨雪量多少对屋顶形式和构造有影响 风向玫瑰图
41
一、认识建筑设计
D 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对建筑物的平面组合、结构布置和建筑体型有明显
影响(错层,特殊结构构造措施) E 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基本模数:M0=100毫米 扩大模数:3 M0、6 M0、12 M0、30 M0 分模数:1/2 M0、1/5 M0、1/10 M0
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NXPowerLite)PPT课件

1.0
四星级及以下旅馆,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等 文化设施
0.7
(车位16/81号00文m2 ) 0.6 0.6 0.34 0.2 0.7
0.7
(车原位技/1术00规m定2 ) 0.34 0.5
停车位配建(第十二条 )
分区分级控制
● 特大城市执行本标准; ● 大城市不得低于标准的80%; ● 中等城市不得低于标准的70%; ● 小城市不得低于标准的60%; ● 除区县(自治县)政府所在地之外的建制镇参照执行。
1倍:0<层高≤5.1米 2倍:5.1米<层高≤7.3米 3倍:7.3米<层高≤9.5米 ……
对于层高的限制
四、建筑公共部分的门厅、大堂、中庭等有特殊功能需要的建筑通高部分按照一层 计算计容建筑面积。
五、居住建筑底层架空部分净高大于或者等于3.6米,且仅用于绿化、公共休闲活 动空间、公共通道等非经营性用途的,其面积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但计入项目的建筑 面积。
飘窗的计算
符合下列条件的飘窗,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一)突出外墙面; (二)窗台板与室内地坪高差大于0.45米; (三)窗台板外边线至建筑外墙面距离小于或者 等于0.8米。 不符合以上条件的,或者设置在外墙、楼面结构 层投影面以内的飘窗,按照窗台板投影面积计入计容 建筑面积。
花池的计算
(一)建筑计算高度小于或者等于24米的住宅建筑在外墙外或者阳台外设置花池时, 花池底板高于室内地坪或者阳台地坪0.6米的,花池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花池底板距室 内地坪或者阳台地坪小于0.6米的,或者在阳台结构底板内设置花池的,花池按照阳台规 定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二)建筑计算高度大于24米的住宅建筑在外墙外或者阳台外设置的花池,按照第六 条的阳台规定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四星级及以下旅馆,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等 文化设施
0.7
(车位16/81号00文m2 ) 0.6 0.6 0.34 0.2 0.7
0.7
(车原位技/1术00规m定2 ) 0.34 0.5
停车位配建(第十二条 )
分区分级控制
● 特大城市执行本标准; ● 大城市不得低于标准的80%; ● 中等城市不得低于标准的70%; ● 小城市不得低于标准的60%; ● 除区县(自治县)政府所在地之外的建制镇参照执行。
1倍:0<层高≤5.1米 2倍:5.1米<层高≤7.3米 3倍:7.3米<层高≤9.5米 ……
对于层高的限制
四、建筑公共部分的门厅、大堂、中庭等有特殊功能需要的建筑通高部分按照一层 计算计容建筑面积。
五、居住建筑底层架空部分净高大于或者等于3.6米,且仅用于绿化、公共休闲活 动空间、公共通道等非经营性用途的,其面积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但计入项目的建筑 面积。
飘窗的计算
符合下列条件的飘窗,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一)突出外墙面; (二)窗台板与室内地坪高差大于0.45米; (三)窗台板外边线至建筑外墙面距离小于或者 等于0.8米。 不符合以上条件的,或者设置在外墙、楼面结构 层投影面以内的飘窗,按照窗台板投影面积计入计容 建筑面积。
花池的计算
(一)建筑计算高度小于或者等于24米的住宅建筑在外墙外或者阳台外设置花池时, 花池底板高于室内地坪或者阳台地坪0.6米的,花池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花池底板距室 内地坪或者阳台地坪小于0.6米的,或者在阳台结构底板内设置花池的,花池按照阳台规 定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二)建筑计算高度大于24米的住宅建筑在外墙外或者阳台外设置的花池,按照第六 条的阳台规定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培训资料 (NXPowerLite)

基本概念
清晰度:人眼在电视图像的垂直或水平 方向所能看到的像素数,是人对图像是 否清晰的主观感觉。 分辨率:又叫解像度、解析度。表示显 示设备将图像分解为像素的能力,常用 像素点数表示。 最高支持:是对电路进行描述,说明机 器的性能和水平可以支持的模式。
基本概念
行频:行扫描频率。是图像水平方向每 秒重复的次数。当场频固定,行频越高, 扫描线越多。 场频:图像垂直方向每秒重复的次数。 帧频:每帧图像刷新的频率。 逐行扫描 帧频=场频 隔行扫描 帧频=场频÷2
75Hz护眼扫描:通过变频系统能够,将 普通电视信号每秒播出的图像幅数提高 50%(场频由50Hz提高到75Hz)远离 人眼临界闪烁频率,虽为隔行扫描模式, 却能使图像如“画”一般稳定。
高端机型销售及摆放注意事项
PDP
陈列要求 突出产品轻薄的特点 接PDVD,展示高清 图像 接电脑,展示高显示 分辨率 播放高质电影,展示 16:9观赏效果
动态数码聚焦电路——边角同样清晰
普通电视随着图像亮度、角度不同以及 瞬间的变化,容易产生聚焦不均匀,画 面边角不清,影响收看画质。TCL王牌 采用动态数码聚焦电路,均匀性大大提 高,使画面边缘与中心同样清晰。
超级单芯片
它使目前彩电机芯的超级换代产品、最 高形态。它将彩电的CPU和解码两片IC 高度集成为一片IC,因此具有非常高的 可靠性,抗干扰性,而且图像清晰透亮, 色彩鲜艳逼真。
彩电的接口
S端子(S-Video) VGA:(640×480)模拟RGB接口,接电脑信号 SVGA:(800×600) XGA: (1024×768) UXGA: (1600×1200) DVI:数字RGB接口,连接高质电脑信号 Y/Cb/Cr:DVD分量输入接口 Y/Pb/Pr:PDVD分量输入接口/HDTV输入接口
NK陈列(NXPowerLite)PPT课件

关的鞋类或装备来完整引导台 五.注重不同种类的货品之间的毗
邻关系;确保顺畅的过渡和整 体的平衡; 六.有趣的叠装—凸显有趣的细节 七.保持陈列完整、整洁;
3
系列不清晰
系列不清晰: 一.耐克公司陈列原则中,第一限制为清
晰的系列划分; 二.板墙和模特陈列中,均不能混淆系列 三.A、B类店铺 --- 每个系列所分子系
1
橱窗细节
橱窗细节: 一.模特:勿挡住POP的主要人
物和主要图像; 二.鞋托:从左到右
从低到高 (部分手法按照市场活动指引陈列) 三.服装:1.运动—视觉冲击
2.休闲—趣味性
2
引导台不规范
引导台陈列: 一.花时间考虑引导台整体方案和效果; 二.设置虚拟的网格框架,以豆腐块的形
式摆放货品; 三.引导台满足低容量、中容量、高容量 四.注重搭配陈列:添加与系列相
容量区规整: 一.服装尺寸:
1.正挂:产品从前到后的顺序 XS – XXL; 2.侧挂:产品从左到右的顺序 XS -- XXL; 3.叠装:产品从左到右的顺序 XS – XXL; 二.SKU管理: 1.遵循SKU管理守则,取平均数陈列服装 2.统一卖场一个SKU抽版的数量;
13
鞋墙陈列
鞋墙陈列: 一.鞋墙分陈列区、冲击区、容量区
正确
17
仓库管理
仓库管理: 一.地面保持干净; 二.货架/鞋盒/服装包装袋放置整洁干净; 三.仓库门保持关闭; 四.多余模特和陈列使用道具放置恰当位
置,摆放整齐; 五.货品同一SKU按照XS—XXL排序摆放;
18
店铺卫生
店铺卫生: 一.天花/ 墙壁/ 地板/ 地角线/ 等保持干净; 二.服装板墙/板墙内侧/门楣/道具保持干净; 三.货品出样/ 收银台/ 镜子保持干净;
邻关系;确保顺畅的过渡和整 体的平衡; 六.有趣的叠装—凸显有趣的细节 七.保持陈列完整、整洁;
3
系列不清晰
系列不清晰: 一.耐克公司陈列原则中,第一限制为清
晰的系列划分; 二.板墙和模特陈列中,均不能混淆系列 三.A、B类店铺 --- 每个系列所分子系
1
橱窗细节
橱窗细节: 一.模特:勿挡住POP的主要人
物和主要图像; 二.鞋托:从左到右
从低到高 (部分手法按照市场活动指引陈列) 三.服装:1.运动—视觉冲击
2.休闲—趣味性
2
引导台不规范
引导台陈列: 一.花时间考虑引导台整体方案和效果; 二.设置虚拟的网格框架,以豆腐块的形
式摆放货品; 三.引导台满足低容量、中容量、高容量 四.注重搭配陈列:添加与系列相
容量区规整: 一.服装尺寸:
1.正挂:产品从前到后的顺序 XS – XXL; 2.侧挂:产品从左到右的顺序 XS -- XXL; 3.叠装:产品从左到右的顺序 XS – XXL; 二.SKU管理: 1.遵循SKU管理守则,取平均数陈列服装 2.统一卖场一个SKU抽版的数量;
13
鞋墙陈列
鞋墙陈列: 一.鞋墙分陈列区、冲击区、容量区
正确
17
仓库管理
仓库管理: 一.地面保持干净; 二.货架/鞋盒/服装包装袋放置整洁干净; 三.仓库门保持关闭; 四.多余模特和陈列使用道具放置恰当位
置,摆放整齐; 五.货品同一SKU按照XS—XXL排序摆放;
18
店铺卫生
店铺卫生: 一.天花/ 墙壁/ 地板/ 地角线/ 等保持干净; 二.服装板墙/板墙内侧/门楣/道具保持干净; 三.货品出样/ 收银台/ 镜子保持干净;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概述(ppt 56页)

第一节 空间组成 主要使用空间 次要使用空间 交通联系部分
2021/7/10
一、水平交通的组织
1、类型 单一交通联系功能
如:旅馆、办公等建筑的走道 主要为交通功能兼做其他功能
如:医院门诊部、中小学的走 道 复合功能 如:展廊
2021/7/10
一、水平交通的组织
2、尺度
主要根据功能需要、规范规定及空间 感受确定 宽度 根据人流性质确定,一般大于1500; 长度 根据建筑性质、耐火等级、设计规范 以及视觉感受等确定 通则:内走道不超过20米时至少一端 采光口,超过20米时应两端有采光口, 超过40米时应增加中间采光口,否则应 采用人工照明;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概述 (ppt 56页)
2021年7月10日星期六
概述
大纲要求:2.1 系统掌握建筑设计的各项基础理论、
公共和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掌握建筑类别等级的划分及 各阶段的设计深度要求;掌握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标准; 理解建筑与室内外环境、建筑与技术、建筑与人的行为 方式的关系。
学习目的:着重分析公共建筑中的共性问题,力求运用
三、套内各功能空间设计
3、厨房 面积不小于4-5平方米 应有直接的采光和自然通风 布置要求,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米 净宽
2021/7/10
三、套内各功能空间设计
4、卫生间 三件卫生洁具、使用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 开门 布置 洗衣机
2021/7/10
三、套内各功能空间设计
5、层高和室内净高 层高 净高 6、阳台 栏杆 7、套内走道、楼梯及储藏空间 8、门窗
第四节 高层建筑的空间组合
高层建筑建设的必然性:
城市用地与建筑密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化;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建设的可 能性;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
2021/7/10
一、水平交通的组织
1、类型 单一交通联系功能
如:旅馆、办公等建筑的走道 主要为交通功能兼做其他功能
如:医院门诊部、中小学的走 道 复合功能 如:展廊
2021/7/10
一、水平交通的组织
2、尺度
主要根据功能需要、规范规定及空间 感受确定 宽度 根据人流性质确定,一般大于1500; 长度 根据建筑性质、耐火等级、设计规范 以及视觉感受等确定 通则:内走道不超过20米时至少一端 采光口,超过20米时应两端有采光口, 超过40米时应增加中间采光口,否则应 采用人工照明;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概述 (ppt 56页)
2021年7月10日星期六
概述
大纲要求:2.1 系统掌握建筑设计的各项基础理论、
公共和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掌握建筑类别等级的划分及 各阶段的设计深度要求;掌握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标准; 理解建筑与室内外环境、建筑与技术、建筑与人的行为 方式的关系。
学习目的:着重分析公共建筑中的共性问题,力求运用
三、套内各功能空间设计
3、厨房 面积不小于4-5平方米 应有直接的采光和自然通风 布置要求,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米 净宽
2021/7/10
三、套内各功能空间设计
4、卫生间 三件卫生洁具、使用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 开门 布置 洗衣机
2021/7/10
三、套内各功能空间设计
5、层高和室内净高 层高 净高 6、阳台 栏杆 7、套内走道、楼梯及储藏空间 8、门窗
第四节 高层建筑的空间组合
高层建筑建设的必然性:
城市用地与建筑密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化;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建设的可 能性;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
DSA成像技术(NXPowerLite)PPT课件

式,方法和速度、图像的存取,处理与显示,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 能的定性定量分析,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
.
3
AdvantxLCV/DLX
.
4
.
5
Advantx-LCV/DLX整机图
.
6
.
7
手术室为 无菌操作
C臂摄像管 及影像监 视器
.
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可移动的手术床
DSA成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学教研室 赵英红
.
1
概论
DSA的产生与发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80年代出现 的一项医学影像新技术,是电子计算机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新的 检查方法。
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了X线,几周后有人就在尸体上进行了手的动脉血管 造影的实验研究
矩阵中被分割的小单元
.
称为像素。
35
INNOVA4100兼容机
.
36
DSA系统框图
.
37
平板探测器的发展简史
•2000年由美国GE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了平板探 测器。推出了人们期待已久的The Innova2000全数字化心血管显影系统。 •此后,Revolution TM固态数字化探测器又 相继推出了2100-3100-4100兼容机。
.
16
球管的冷却曲线
.
17
水冷机
.
18
DSA球管
.
19
栅控:球管内栅控,保证波形
传统脉冲透视
mA
栅控透视
起辉 成像脉冲 余辉 Time
.
成像脉冲
消除软射线的起晖、余晖20 效应
.
3
AdvantxLCV/DLX
.
4
.
5
Advantx-LCV/DLX整机图
.
6
.
7
手术室为 无菌操作
C臂摄像管 及影像监 视器
.
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可移动的手术床
DSA成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学教研室 赵英红
.
1
概论
DSA的产生与发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80年代出现 的一项医学影像新技术,是电子计算机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新的 检查方法。
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了X线,几周后有人就在尸体上进行了手的动脉血管 造影的实验研究
矩阵中被分割的小单元
.
称为像素。
35
INNOVA4100兼容机
.
36
DSA系统框图
.
37
平板探测器的发展简史
•2000年由美国GE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了平板探 测器。推出了人们期待已久的The Innova2000全数字化心血管显影系统。 •此后,Revolution TM固态数字化探测器又 相继推出了2100-3100-4100兼容机。
.
16
球管的冷却曲线
.
17
水冷机
.
18
DSA球管
.
19
栅控:球管内栅控,保证波形
传统脉冲透视
mA
栅控透视
起辉 成像脉冲 余辉 Time
.
成像脉冲
消除软射线的起晖、余晖20 效应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2)幻灯片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2)幻灯 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课程介绍〔 Course Introduction)
课程介绍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 总论(2课时)
课程性质
2. 建筑的空间构成(4课时)
学时分配
3.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4课时)
教学方式
4. 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4课时)
参考书目
5. 建筑与环境(2课时)
课程介绍
教学内容 课程性质 学时分配 教学方式 参考书目
2.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原理类系列课程之一, 也是主干理论课之一原。原理类系列课程包括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一)、(二)、居住建筑 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等。
3.《建筑空间的形态·结构·涵义·组合》,刘永德,天津科学 技术出版社。
4.《建筑设计手法》,沈福煦,同济大学出版社。
5.《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赫曼·赫兹伯格,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6.《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赫曼·赫兹伯格,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体验》,[丹麦]S·E·拉斯姆森,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3.学时分配:共计16学时
4.教学方式:
•以课堂多媒体教学为主; •布置一个大的课外作业作为考核依据。
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介绍
教学内容 课程性质 学时分配 教学方式 参考书目
5.参考书目:
1.《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托伯特·哈姆林(美),邹德侬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课程介绍〔 Course Introduction)
课程介绍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 总论(2课时)
课程性质
2. 建筑的空间构成(4课时)
学时分配
3.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4课时)
教学方式
4. 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4课时)
参考书目
5. 建筑与环境(2课时)
课程介绍
教学内容 课程性质 学时分配 教学方式 参考书目
2.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原理类系列课程之一, 也是主干理论课之一原。原理类系列课程包括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一)、(二)、居住建筑 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等。
3.《建筑空间的形态·结构·涵义·组合》,刘永德,天津科学 技术出版社。
4.《建筑设计手法》,沈福煦,同济大学出版社。
5.《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赫曼·赫兹伯格,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6.《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赫曼·赫兹伯格,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体验》,[丹麦]S·E·拉斯姆森,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3.学时分配:共计16学时
4.教学方式:
•以课堂多媒体教学为主; •布置一个大的课外作业作为考核依据。
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介绍
教学内容 课程性质 学时分配 教学方式 参考书目
5.参考书目:
1.《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托伯特·哈姆林(美),邹德侬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pt 37页)

(d)在超过8层的高层公共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了。 往往因电梯部数多,可考虑成组地排列于电梯厅内,一般每组电梯 不超过8部为宜,并应与电梯厅的空间处理相适应。
(e)因电梯本身不需要采光,所以电梯间的位置可以比较灵活。其 位置重要依据交通联系是否便捷来确定的,通常可布置在建筑的中 心地带。当然也可露明装设,形成装饰性强的景观电梯。
3.交通枢纽空间:
考虑到人流的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渡以及与通道、楼梯等空 间的衔接等,需要设置门厅、过厅等空间形式,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 过渡的作用。
公共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部分,是整个建筑的人流出入汇集的场所,也 是建筑空间处理的重点。
公共建筑门厅出入口部分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
2.垂直交通:
位置与数量依功能需要和消防要求而定,应靠近交通枢纽。布置均匀 并有主次,与使用人流数量相适应。
类型:
(1)楼梯: ——直跑楼梯:具有方向单一和贯通空间的特点;
——双跑楼梯:
——三跑楼梯:
——其它类型楼梯:旋转楼梯、剪刀楼梯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基于防火疏散的要求,至少需设置两部楼梯, 根据布局的需要布置在担负人流大致相当的部位上。设置一部楼梯的 要求详见规范。
(2)自动扶梯: ——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中,往往因为人多而集中的特点,常选择具备
连续不断乘载人流的自动扶梯,借以组织人流疏散问题,如百货大 楼、地铁站、铁路旅客站、航空港等。 ——自动扶梯可以单独布置成上行或下行的,也可以布置成上下行并列 的。 ——一般自动扶梯的坡度为30o,单股人流使用的自动扶梯,多采用 810mm的宽度,每小时运送人数约为5000~6000人左右,运行的垂直 方向升高速度为28~38m/min。 ——优点: --具备连续快速疏散大量人流的优越性。 --不需要在建筑顶部安设机房和在底层考虑缓冲坑等,比电梯占用 空间少。 --发生故障时可做一般楼梯使用。 ——但自动扶梯行程速度缓慢,对于年老体弱及携带大件物品者也不够 方便。所以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在安装自动扶梯的同时,仍需考虑 装设电梯或一般性楼梯,作为辅助性的垂直交通工具。
(e)因电梯本身不需要采光,所以电梯间的位置可以比较灵活。其 位置重要依据交通联系是否便捷来确定的,通常可布置在建筑的中 心地带。当然也可露明装设,形成装饰性强的景观电梯。
3.交通枢纽空间:
考虑到人流的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渡以及与通道、楼梯等空 间的衔接等,需要设置门厅、过厅等空间形式,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 过渡的作用。
公共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部分,是整个建筑的人流出入汇集的场所,也 是建筑空间处理的重点。
公共建筑门厅出入口部分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
2.垂直交通:
位置与数量依功能需要和消防要求而定,应靠近交通枢纽。布置均匀 并有主次,与使用人流数量相适应。
类型:
(1)楼梯: ——直跑楼梯:具有方向单一和贯通空间的特点;
——双跑楼梯:
——三跑楼梯:
——其它类型楼梯:旋转楼梯、剪刀楼梯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基于防火疏散的要求,至少需设置两部楼梯, 根据布局的需要布置在担负人流大致相当的部位上。设置一部楼梯的 要求详见规范。
(2)自动扶梯: ——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中,往往因为人多而集中的特点,常选择具备
连续不断乘载人流的自动扶梯,借以组织人流疏散问题,如百货大 楼、地铁站、铁路旅客站、航空港等。 ——自动扶梯可以单独布置成上行或下行的,也可以布置成上下行并列 的。 ——一般自动扶梯的坡度为30o,单股人流使用的自动扶梯,多采用 810mm的宽度,每小时运送人数约为5000~6000人左右,运行的垂直 方向升高速度为28~38m/min。 ——优点: --具备连续快速疏散大量人流的优越性。 --不需要在建筑顶部安设机房和在底层考虑缓冲坑等,比电梯占用 空间少。 --发生故障时可做一般楼梯使用。 ——但自动扶梯行程速度缓慢,对于年老体弱及携带大件物品者也不够 方便。所以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在安装自动扶梯的同时,仍需考虑 装设电梯或一般性楼梯,作为辅助性的垂直交通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不同性质的流线应明确分开,避免相互干扰 首先要做到:使主要活动人流线不与内部工作人流线
或服务供应线相交叉; 其次,主要活动人流线中,有时还要将不同对象的流
线适当的分开; 此外,在集中人流的情况下,一般应将进入人流线与
外出人流线分开。不出现交叉、聚集、“瓶子口”的现象。
10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11
8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例如:设计一个图书馆应该以“读者人流路线”作为设 计的“主导线”,把各个阅览室及为之服务的有关空间有机 地组织起来;
设计一个博物馆应该以“观众参观路线”作为组合空间 的主导线,把各种陈列室连贯而又灵活地组织起来;
设计体育馆、影剧院这些人流量既大而又集中的建筑, 更应该以“观众进、出场”路线作为设计的“主导线“;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13
在车站建筑设 计中,人流路线的 组织一般要符合进 站和出站的使用程 序。进站旅客流线 就应符合问讯—售 票—寄行李—候 车—检票等活动程 序。出口路线就要 使出站后能方便地 到行李提取处或小 件寄存处,并且能 尽快地通到市内公 共汽车站。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14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6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2.内部工作流线:
即内部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交通线,在某些大型建筑物中 还包括摄影、记者、电视等工作人员流线。
3.辅助供应交通流线:
如食堂中的厨房工作人员服务流线及食物供应线,车站中 行包流线,医院建筑中食品、器械、药物等服务供应线;商店 中货物运送线,图书馆中书籍的运送线等等。
7
公共建筑物中交通流线组织,尤其是那些使用频繁,容 有大量人流的医院、影剧院 、体育馆、展览馆等建筑物中 特别显得重要。交通流线组织的合理与否一般是评鉴平面布 局好坏的重要标准。它直接影响到布局的形式。下面着重介 绍一下交通流线的类型、流线组织的要求及组织方式
3
(一)、交通流线的类型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对于某些有多种使用人流的建筑,如火车站,它有一般 旅客人流,又有贵宾等其它人流,显然应该以广大旅客进、 出站的人流为”主要人流“,并以它为设计的“主导线”。
正因为“人的活动路线”是设计的主导线,因此,交通 流线的组织就直接影响到建筑空间的布局。
9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在明确“主导线”的基本原则后,一般在平面空间布局 时,交通流线的组织应具体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15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这种流线组织的灵活性直接影响到建筑布局及出 入口的设置。
以展览建筑为例,各个陈列室相套布置,参观路线很连 贯,但是没有一点灵活性。一但调整某一陈列室的布置,全 馆就不能开放。若采用一个交通枢纽,把几个陈列室连接起 来,参观路线既连贯也具有灵活性,可中断开放任一个陈列 室而不影响其他部分的开放。此外,也可增加出入口,如北 京美术馆,除设主要入口外,两侧还入了二个辅助入口,除 了全馆统一安排陈列外,三个部分都能独立的开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第三节 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与疏散
一 人流的组织
公共建筑因使用性质不同存在着不同的人流特点
组织方式可以归纳为和立体两种方式.
平面组织方式:当人流活动比较简单时,
多采用平面的组织方式.例:中小规模的 展览馆
立体组织方式:功能比较复杂时,可以采
用立体的组织方式.例:规模较大的交通 建筑
3.流线组织,要有灵活性,以创造一定的灵活使 用的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情况的变化,建筑内部的使用安排经常 是要调整的 。
在展览建筑中,这种流 线的组织的灵活性尤为重要。 它既要保证参观者能有一定 的顺序参观各个陈列室,又 要使观众能自由地取舍,同 时也便于既能全馆开放,也 能局部使用的可能,不致因 某一陈列室内部调整布置而 影响全馆的开放。
(二)、交通流线组织的要求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人是建筑的主体,各种建筑物的内外部空间设计 与组合都要以人的活动路线与人的活动规律为依据, 设计要尽力满足使用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合理要 求。把“主要人流路线”作为设计与组合空间的 “主导线”。
根据这一“主导线”把各部分设计构成一连串的 丰富多彩的有机结合的空间序列。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2.流线的组织应符合使用程序,力求流线简捷明确、通 畅,不迂回,最大限度地缩短流线
对每一类公共建筑设计都是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平面布 局和房间的布置。在食堂的设计中,交通流线的组织就要根 据用膳者洗涤、存取餐具及买饭菜的使用程序,使用膳者进 到食堂后能方便地取餐具—洗手—买饭菜。
12
4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人流线按其流线的动向,都 可以分为进入人流线和 外出人流线两种。在车站建筑中就是旅客进站流线和出站流 线,在影剧院中就是进场流线和退场流线。
5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人流交通线中不同的使用对象也构成不同 的人流,这些不同的人流在设计中都要分别组织, 相互分开,避免彼此的干扰。例如车站建筑中的进 站旅客流线就包括一般旅客流线、母子旅客流线、 软席旅客流线及贵宾流线等等。一般旅客流线中通 常按其乘车方向构成不同的流线;体育建筑中公共 人流线除了一般观众流线外还包括运动员的流线, 贵宾及首长流线等。
16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17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物内部交通流线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公共人流交通线:
即建筑物主要使用者的交通流线。 公共人流交通线是公共建筑平面设计中要解决的重要问 题。虽然,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交通流线的特点有所不同,有 的是集中式的人流,在一定的时间内很快聚集和疏散大量人 流,如影剧院、体育馆、火车站等;有的是自由的流线,如 商业建筑、图书馆等;而有的则是持续连贯的流线,如展览 馆、博物馆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合理的组织大量人流进与 出的问题,并应满足各种使用程序的要求。
两种方式的综合:旅馆、影剧院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人在建筑物内部的活动,物在内部的运用,就构成建筑 的交通组织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互的联系,二是 彼此的分隔。合理的交通路线组织就是既要保证相互联系的 方便、简捷,又要保证必要的分隔,使不同的流线不相互交 叉干扰。
或服务供应线相交叉; 其次,主要活动人流线中,有时还要将不同对象的流
线适当的分开; 此外,在集中人流的情况下,一般应将进入人流线与
外出人流线分开。不出现交叉、聚集、“瓶子口”的现象。
10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11
8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例如:设计一个图书馆应该以“读者人流路线”作为设 计的“主导线”,把各个阅览室及为之服务的有关空间有机 地组织起来;
设计一个博物馆应该以“观众参观路线”作为组合空间 的主导线,把各种陈列室连贯而又灵活地组织起来;
设计体育馆、影剧院这些人流量既大而又集中的建筑, 更应该以“观众进、出场”路线作为设计的“主导线“;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13
在车站建筑设 计中,人流路线的 组织一般要符合进 站和出站的使用程 序。进站旅客流线 就应符合问讯—售 票—寄行李—候 车—检票等活动程 序。出口路线就要 使出站后能方便地 到行李提取处或小 件寄存处,并且能 尽快地通到市内公 共汽车站。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14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6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2.内部工作流线:
即内部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交通线,在某些大型建筑物中 还包括摄影、记者、电视等工作人员流线。
3.辅助供应交通流线:
如食堂中的厨房工作人员服务流线及食物供应线,车站中 行包流线,医院建筑中食品、器械、药物等服务供应线;商店 中货物运送线,图书馆中书籍的运送线等等。
7
公共建筑物中交通流线组织,尤其是那些使用频繁,容 有大量人流的医院、影剧院 、体育馆、展览馆等建筑物中 特别显得重要。交通流线组织的合理与否一般是评鉴平面布 局好坏的重要标准。它直接影响到布局的形式。下面着重介 绍一下交通流线的类型、流线组织的要求及组织方式
3
(一)、交通流线的类型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对于某些有多种使用人流的建筑,如火车站,它有一般 旅客人流,又有贵宾等其它人流,显然应该以广大旅客进、 出站的人流为”主要人流“,并以它为设计的“主导线”。
正因为“人的活动路线”是设计的主导线,因此,交通 流线的组织就直接影响到建筑空间的布局。
9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在明确“主导线”的基本原则后,一般在平面空间布局 时,交通流线的组织应具体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15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这种流线组织的灵活性直接影响到建筑布局及出 入口的设置。
以展览建筑为例,各个陈列室相套布置,参观路线很连 贯,但是没有一点灵活性。一但调整某一陈列室的布置,全 馆就不能开放。若采用一个交通枢纽,把几个陈列室连接起 来,参观路线既连贯也具有灵活性,可中断开放任一个陈列 室而不影响其他部分的开放。此外,也可增加出入口,如北 京美术馆,除设主要入口外,两侧还入了二个辅助入口,除 了全馆统一安排陈列外,三个部分都能独立的开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第三节 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与疏散
一 人流的组织
公共建筑因使用性质不同存在着不同的人流特点
组织方式可以归纳为和立体两种方式.
平面组织方式:当人流活动比较简单时,
多采用平面的组织方式.例:中小规模的 展览馆
立体组织方式:功能比较复杂时,可以采
用立体的组织方式.例:规模较大的交通 建筑
3.流线组织,要有灵活性,以创造一定的灵活使 用的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情况的变化,建筑内部的使用安排经常 是要调整的 。
在展览建筑中,这种流 线的组织的灵活性尤为重要。 它既要保证参观者能有一定 的顺序参观各个陈列室,又 要使观众能自由地取舍,同 时也便于既能全馆开放,也 能局部使用的可能,不致因 某一陈列室内部调整布置而 影响全馆的开放。
(二)、交通流线组织的要求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人是建筑的主体,各种建筑物的内外部空间设计 与组合都要以人的活动路线与人的活动规律为依据, 设计要尽力满足使用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合理要 求。把“主要人流路线”作为设计与组合空间的 “主导线”。
根据这一“主导线”把各部分设计构成一连串的 丰富多彩的有机结合的空间序列。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2.流线的组织应符合使用程序,力求流线简捷明确、通 畅,不迂回,最大限度地缩短流线
对每一类公共建筑设计都是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平面布 局和房间的布置。在食堂的设计中,交通流线的组织就要根 据用膳者洗涤、存取餐具及买饭菜的使用程序,使用膳者进 到食堂后能方便地取餐具—洗手—买饭菜。
12
4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人流线按其流线的动向,都 可以分为进入人流线和 外出人流线两种。在车站建筑中就是旅客进站流线和出站流 线,在影剧院中就是进场流线和退场流线。
5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人流交通线中不同的使用对象也构成不同 的人流,这些不同的人流在设计中都要分别组织, 相互分开,避免彼此的干扰。例如车站建筑中的进 站旅客流线就包括一般旅客流线、母子旅客流线、 软席旅客流线及贵宾流线等等。一般旅客流线中通 常按其乘车方向构成不同的流线;体育建筑中公共 人流线除了一般观众流线外还包括运动员的流线, 贵宾及首长流线等。
16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17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物内部交通流线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公共人流交通线:
即建筑物主要使用者的交通流线。 公共人流交通线是公共建筑平面设计中要解决的重要问 题。虽然,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交通流线的特点有所不同,有 的是集中式的人流,在一定的时间内很快聚集和疏散大量人 流,如影剧院、体育馆、火车站等;有的是自由的流线,如 商业建筑、图书馆等;而有的则是持续连贯的流线,如展览 馆、博物馆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合理的组织大量人流进与 出的问题,并应满足各种使用程序的要求。
两种方式的综合:旅馆、影剧院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人在建筑物内部的活动,物在内部的运用,就构成建筑 的交通组织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互的联系,二是 彼此的分隔。合理的交通路线组织就是既要保证相互联系的 方便、简捷,又要保证必要的分隔,使不同的流线不相互交 叉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