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卫生管理实施细则
办公室、生活区、食堂等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行政后勤管理制度为规范项目部行政后勤管理,根据《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DBJ01—72-2003),特制定本制度.一、管理职责1、项目部建立行政后勤保证体系,明确管理责任,对行政后勤工作统一管理。
2、项目部综合办公室负责行政后勤具体管理工作.负责制定管理制度,统一规划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设置。
负责对行政后勤工作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建立管理资料.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职工(劳务队)意识,对各级管理人员、劳务队负责人、分包单位负责人进行行政后勤管理应知应会的考核。
4、项目部其他管理部门围绕行政后勤管理相关工作,认真落实责任,主动做好工作。
5、项目部所属各分部、分包工程单位应在项目部的统一管理下,认真做好主管范围内的行政后勤工作.6、项目部主动接受政府主管部门、集团公司、公司的监督、检查管理。
二、办公区管理为树立企业形象,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如下规定:1、办公区应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设。
确保其符合消防保卫、环保、环卫等各项要求。
2、办公区要达到三通一平(上水、雨水、污水通、电通、路通、院内要平整)。
3、办公室内做到干净整洁,门窗完好,墙壁无灰尘,各种办公用具整齐干净,四壁、顶棚、灯具无尘土、蛛网,地面干净、无痰迹和烟头纸屑、无杂物堆积,无蚊蝇、无鼠迹。
办公室内不能存放与办公无关的物品.每天上班前要对办公室进行清洁卫生,门窗玻璃、灯具每周清洁一次,做到光亮、整洁.4、办公区域内要划分卫生责任区,布局应合理,文件资料宜归类存放,各种标牌应保持完整、清晰、清洁。
5、办公区域要做到“六无”,即:无人畜粪便、无垃圾污物、无砖头瓦砾、无纸屑果皮、无坑洼污水、无杂草丛生。
6、办公室卫生一天打扫一次,办公区室外卫生每周至少清扫一次,垃圾桶要每天清洁一次,办公人员应自觉维护办公区域内的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做到无灰尘、烟头、痰迹,保持清洁卫生.并采用撒水清扫,减少扬灰。
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建立责任区为了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文明施工作风,增进职工身体健康。
把施工区和生活区分成若干片,分片包干,建立责任区,施工现场严禁大、小便,发现随地大小便要严格处理。
对各卫生包干区有专人负责,使文明施工保护经常化。
施工现场落手清工作制度现场落手清工作是搞好项目现场场容场貌的基础,也是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为节约原材料,充分利用材料,特制定以下制度:1、施工现场必须做到边施工边清理落地灰、钢筋、砖块、木料、扣件等及时清理回收利用,清理出不能利用的建筑垃圾倒在指定地点。
2、楼层、道路、建筑四周要求做到无散落的砼、砂浆、碎砖等杂物,建筑垃圾集中归堆,凡能利用的应做到就层地破碎利用。
3、班组使用的手推翻斗车、工具、设备周转材料、大模板等用后及时冲洗、铲清,按规定存放并上油,注意保管。
在脚手架上操作的施工班组,必须在操作完毕后及时清除脚手架上的垃圾,在清除垃圾时,不能影响其它班组区域的落手清工作。
4、落手清工作最根本的要求是“工完料尽场地清”。
5、每天班组长下班前先检查一次,然后报相应对口的管理人员检查,如果不符合要求不听从有关人员的指挥,处以材料价5倍的经济处罚。
木工班落手清管理制度1、配置木模必须做到长料不短用,九夹板、竹胶板等不准任意锯断。
2、配制模板区域和锯、刨车四周应做到当日清,木屑、短废料清扫干净归到放置点,不乱倒乱放。
3、模板安装应做分项完毕后及时把所剩余木料、钢模零件等全部整理干净,送到规定堆放点,不留尾巴。
4、高空拆模不准把拆下的模板从高处往下抛掷。
拆下的模板必须及时整理干净放归运到规定堆放点,分类堆放整齐。
配模前应上好模板油。
5、U型卡、扣件等收拾清理,不留尾,不散失(装修工程标准)。
6、堵门、窗框脚头,应及时把锯下的砖屑等清扫干净。
7、钢木门窗安装按层次完毕后,应及时把剩余的五金配件整理好,不散失。
8、钢木门窗应把刨的刨花屑及废料在下班前逐间清扫干净,归放在规定处,不乱倒、散失。
建筑工程生活区文明卫生安全管理制度(4篇)

建筑工程生活区文明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为了营造良好的建筑工程生活区环境,保障居住人员的生活安全和健康,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建筑工程生活区文明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建筑工程生活区的文明卫生安全管理,提高居住人员的生活质量,保障其生活安全和健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工程的生活区,包括临时生活区和永久生活区。
第二章环境卫生管理第三条生活区环境清洁工程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建筑工程生活区进行环境清洁,保持生活区内道路、公共场所、绿化带等的清洁整洁。
第四条垃圾处理工程施工单位应建立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对生活区内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确保垃圾不堆积、不散落。
垃圾处理设施应设置在合适的位置,保证居民方便使用。
第五条环境污染防控工程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防止生活区内的环境污染,如临时储存和处理化学物品、油污水、粉尘等。
对于产生污染的施工过程,应及时清理和处理,确保不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六条消防安全工程施工单位应负责生活区的消防安全管理,设置合适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居民应配合消防演习和培训,掌握逃生和灭火知识。
第七条电气安全工程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居民不得私拉乱接电线,使用电器时应注意用电安全。
第八条交通安全工程施工单位应设立交通管理措施,保证生活区内交通秩序良好。
居民应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第四章文明行为管理第九条禁止吸烟生活区内禁止吸烟,公共场所应设置禁烟标志,并进行宣传教育。
工程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工人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十条文明用餐工程施工单位应设立临时餐饮设施,保证食品安全。
居民应文明用餐,不乱扔垃圾,遵守餐厅秩序。
第十一条禁止乱倒污水生活区内禁止随意倒污水,工程施工单位应设立污水收集设施,并进行定期处理。
第五章监督与处罚第十二条监督管理监管部门应定期对建筑工程生活区的文明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监督整改。
办公、生活区卫生管理制度(4篇)

办公、生活区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创造一个整洁、卫生、舒适的办公、生活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制定本办公、生活区卫生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1. 公司负责设立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卫生管理制度,监督卫生管理工作的执行。
2. 卫生管理委员会成员由行政部门负责人、生活服务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门负责人及员工代表组成。
3. 卫生管理委员会成员应当履行相应的职责,监督卫生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卫生管理中的问题。
三、办公区卫生管理1. 办公区每天定期进行清扫,确保地面、墙面、天花板的清洁。
2. 办公桌、椅子、文件柜等办公设备每周定期清洁,擦拭干净。
3. 定期清理办公室卫生间,确保卫生间设备的清洁卫生。
4. 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办公区空气的清新。
5. 办公区禁止乱丢垃圾,设有分类垃圾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6. 办公区定期开展员工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卫生能力。
7. 办公区禁止在办公室吸烟,设立专门的吸烟区。
8. 办公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严禁在办公室食用油炸食物和腥味食品。
9. 办公区定期检查灭火器、疏散通道等消防设施的完好情况,并做好相应的维修和更换。
四、生活区卫生管理1. 生活区每天定期进行清扫,确保地面、墙面、天花板的清洁。
2. 宿舍床铺、床单、被褥等床上用品每周定期清洗,确保干净卫生。
3. 定期清理生活区公共区域,如走廊、楼梯、门口等地方。
4. 定期进行生活区的消毒工作,确保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
5. 生活区禁止乱丢垃圾,设有分类垃圾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6. 生活区定期开展员工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卫生能力。
7. 生活区禁止在宿舍内吸烟,设立专门的吸烟区。
8. 生活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严禁在宿舍内食用油炸食物和腥味食品。
9. 生活区定期检查灭火器、疏散通道等消防设施的完好情况,并做好相应的维修和更换。
五、制度执行和效果评估1. 卫生管理委员会成员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施工区、生活区卫生管理制度

施工区、生活区卫生管理制度
1. 施工现场卫生管理:
在施工现场设置垃圾箱,并定期清理垃圾;
确保施工现场干净整洁,减少尘土、杂物等的堆积;
定期对施工区域进行卫生消毒,防止病菌传播;
保持施工现场通风良好,及时清理排水通道。
2. 生活区卫生管理:
生活区和施工区划分明确,保持相对独立;
生活区内设置垃圾分类桶,并定期清理垃圾;
定期对生活区进行清洁和消毒,包括公共区域、宿舍、厨房等;
做好卫生设施的维护,保持洗手间的清洁,定期清洗水池、马桶等设备。
3. 个人卫生管理:
要求工作人员保持个人卫生,每日清洗身体,勤换洗衣物;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并使用正确;
强调手卫生,经常洗手,避免病菌传播;
健康筛查,定期检查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4. 健康宣教:
开展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
向工作人员普及疾病预防知识,传达卫生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提供卫生知识培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卫生管理能力培养。
以上是施工区和生活区卫生管理制度的一些要点,可以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具体的细化和补充。
施工方应与相关部门合作,确保卫
生规定得到有效执行和监督。
环境卫生措施

环境卫生措施2.3办公、生活区环卫卫生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为保障工程建设期间办公、生活区环境的卫生与安全,制定了以下卫生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1)每日进行垃圾清理,保持办公、生活区环境整洁;2)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3)建立垃圾分类制度,进行垃圾分类处理;4)建立环保意识教育制度,加强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
三、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3.1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为保障施工现场环境的卫生与安全,建立了以下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1)设立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负责环境保护管理工作;2)设立环境保护监测部门,负责施工现场环境监测工作;3)设立环境保护技术部门,负责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作。
3.2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主要负责人岗位责任制为保障施工现场环境的卫生与安全,制定了以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主要负责人岗位责任制:1)专职环境保护副经理负责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和管理;2)环境保护执行人负责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
3.3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和实施细则为保障施工现场环境的卫生与安全,制定了以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和实施细则:1)建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强环保意识教育;2)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3)采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环境污染。
四、施工中不扰民措施为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制定了以下施工中不扰民措施:1)遵守施工时间规定,不在夜间施工;2)采用隔音设备,减少噪音污染;3)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确保交通畅通。
以上是本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规定,我们将严格执行,确保工程建设期间的环境卫生和安全。
3)定期检查办公区和生活区的环卫和卫生工作,及时改进发现的问题。
负责划分生活区卫生责任区和管理“门前三包”。
4)加强食堂、厕所和宿舍的卫生管理,监督办理卫生许可证和餐饮人员健康证,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和培训。
5)加强夏季防暑降温,预防食物中毒和煤气中毒。
6)负责收集、整理和归档内部资料。
办公、生活区卫生管理制度(6篇)

办公、生活区卫生管理制度为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改善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应设置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设施等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所用建筑材料应符合环保、消防要求。
二、办公、生活区应设密闭式垃圾容器,并与城市环卫部门联系,按环卫部门规定处理。
三、办公室内布局应合理,文件资料宜归类存放,并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四、宿舍应按公司《现场文明施工、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规定设置,必须设置可开启式窗户,严禁使用通铺,严禁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宿舍。
五、宿舍内应设置生活用品专柜、垃圾桶,室外设晾衣架。
宿舍卫生应执行公司《宿舍管理规定》六、食堂应设置在远离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的地方。
七、食堂外应设置密闭式泔水桶,并每天派人及时清理。
八、施工现场厕所,门窗应齐全,应设专人负责清扫、消毒、化粪池应及时清掏。
九、应设专职或兼职保洁员,负责卫生清扫和保洁。
十、办公区和生活区应采取灭鼠、蚊、蝇、蟑螂等措施,并应定期投放和喷洒药物。
办公区域卫生管理制度为了营造舒适优美的办公环境,保持办公场所的整齐洁净,同时树立公司良好的视觉形象,推进日常工作规范化秩序化,经研究特制定本制度。
一、区域划分1)公共区域。
包括别墅门口台阶、一楼大厅、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每天由行政人员进行清扫。
2)个人区域。
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按值日表每天自行清扫。
3)总经理办公室卫生由行政人员每天负责清扫。
二、制度内容(一)公共区域卫生要求:1)保持地面干净整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
3)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4)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卫生管理实施细则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卫生管理实施细则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卫生管理实施细则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卫生管理实施细则1范围为规范和加强公司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卫生标准化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和污染,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和环境卫生,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规定了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卫生标准化管理的职责、管理内容及要求。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项目经理部和分包单位。
2职责分公司、项目部和各分包商应制定和完善现场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建立管理网络,明确办公区和生活区卫生的具体管理责任人,加强日常检查和评估,确保良好的环境卫生。
3办公区卫生管理3.1办公设施必须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
3.2办公设施布置,应当符合规范性结构的要求,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垃圾和污水。
3.3办公室内做到干净整洁,门窗完好,墙壁无灰尘,各种办公用具整齐干净,四壁、顶棚、灯具无尘土、蛛网,地面干净、无痰迹和烟头纸屑、无杂物堆积,无蚊蝇、无鼠迹。
办公室内不能存放与办公无关的物品。
每天上班前要对办公室进行清洁卫生,门窗玻璃、灯具每周清洁一次,做到光亮、整洁。
3.4办公区域内各种标牌应保持完整、清晰、清洁。
3.5办公区域应为“六不”和“六清洁”。
也就是说,没有牲畜粪便,没有垃圾,没有砖块和瓦砾,没有纸屑,没有果皮,没有坑洼污水和杂草;清洁墙根、电线杆、树篱根、花池、广告牌和下水道出口。
3.6办公室卫生一天打扫一次,办公区室外卫生每周至少清扫一次,并采用撒水清扫,减少扬灰。
3.7走廊、楼梯、栏杆、走廊、痰盂和垃圾桶每天清洁一次,确保无灰尘、烟头和痰渍,保持清洁卫生。
3.8设置符合卫生标准的卫生间,并落实专人保洁,做到清洁卫生。
每天至少打扫一次,做到干净、整洁,无溢水、无污物、无异味。
3.9办公区必须统一规划,设置垃圾箱,集中分类堆放,及时清运。
定期清洁并喷洒消毒剂,防止蚊蝇滋生。
3.10大量植树、种草,改善环境,减少土壤裸露和尘土飞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卫生管理实施细则
1 范围
为了规范和加强公司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卫生标准化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污染,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环境卫生,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规定了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卫生标准化管理的职责、管理内容及要求。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项目经理部和分包单位。
2 职责
分公司、项目部和各分包单位制定和完善现场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度,建立管理网络,明确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卫生具体管理责任人,加强日常的检查和评定,确保环境卫生良好。
3 办公区卫生管理
3.1办公设施必须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并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
3.2办公设施布置,应当符合规范性结构的要求,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垃圾和污水。
3.3 办公室内做到干净整洁,门窗完好,墙壁无灰尘,各种办公用具整齐干净,四壁、顶棚、灯具无尘土、蛛网,地面干净、无痰迹和烟头纸屑、无杂物堆积,无蚊蝇、无鼠迹。
办公室内不能存放与办公无关的物品。
每天上班前要对办公室进行清洁卫生,门窗玻璃、灯具每周清洁一次,做到光亮、整洁。
3.4 办公区域内各种标牌应保持完整、清晰、清洁。
3.5 办公区域要做到“六无”、“六净”。
即无人畜粪便、无垃圾污物、无砖头瓦砾、无纸屑果皮、无坑洼污水、无杂草丛生;墙根净、电杆净、绿篱树根净、花池净、宣传栏下净、下水道口净。
3.6 办公室卫生一天打扫一次,办公区室外卫生每周至少清扫一次,并采用撒水清扫,减少扬灰。
3.7走廊、楼梯、栏杆、楼道、痰盂、垃圾桶要每天清洁一次,做到无灰尘、烟头、痰迹,保持清洁卫生。
3.8设置符合卫生标准的卫生间,并落实专人保洁,做到清洁卫生。
每天至少打扫一次,做到干净、整洁,无溢水、无污物、无异味。
3.9办公区域必须统一规划设置垃圾箱,并做到集中分类堆放,及时清运。
做到定期清理,并进行喷药消毒,防止蚊蝇滋生。
3.10 大量植树、种草,改善环境,减少土壤裸露和尘土飞扬。
4 生活区卫生管理
4.1 职工宿舍门窗齐全、牢固、无破损,室内无乱接电线、无禁用电器。
宿舍内应安置标准床铺,每间标准房间就寝人员不得超过八人。
4.2室内卫生要实行“九统一”:即铺面平整、被子枕头摆放统一,衣帽等物品挂放统一,
鞋子放在床下要摆放整齐统一,桌柜上面摆放物品要统一,小凳、脸盆、牙具、毛巾等放置要统一。
床单、被褥干净,室内物品、墙壁无乱贴乱画,顶棚无蛛网,灯具和悬挂物无灰尘,玻璃明亮,地面干净、无痰迹和废纸等脏物,室内通风良好、无异味、无蚊蝇、无鼠迹。
4.3人人做到“六不”: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赃物,不乱画乱挂,不乱堆乱放,不乱扔烟头、纸屑、果皮(核)和造成白色污染的一次性餐具、塑料等废弃物,不乱倒有毒物品,不损坏花草树木。
4.4 卫生间、浴池要有专人进行管理和保洁,保持设施完好,保持清洁,无异味、无蝇蛆,无乱涂乱画、乱扔乱倒现象,有防蝇和照明设备。
要每天至少打扫一次,做到干净、整洁,无异味,要定期消毒。
4.5 浴池应保持通风并每天打扫一次。
做到排水通畅、无漏水、跑水现象。
地面应做防滑处理,防止人员摔倒。
4.6 生活区统一规划设置垃圾箱,分类堆放,做到定期清理,并进行喷药消毒,防止蚊蝇滋生。
5 食堂卫生管理
5.1 食堂的设置应当远离厕所、垃圾场(箱)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
5.2 各项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应按项目部门管理职责的要求,统一悬挂上墙,其标准样式亦按部门管理职责规定执行。
5.3 炊事人员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五四’制度》。
工作人员必须有健康证方可上岗,有乙肝等传染性疾病必须调离工作岗位。
上班人员在上班时间,必须穿戴白色的工作服、工作帽。
5.4 炊具设备卫生
5.4.1盛放生、熟、荤、素食品的用具要严格分开,摆放整齐,加工生、熟食品的菜墩、刀具要有明确标志;餐具使用前要经常消毒,保持用具整洁、干净,做到清洁卫生、专人负责。
5.4.2 食堂所用的操作台、货物架、各类粥、汤桶、淘米、洗碗盆等要保持清洁无灰尘、无油污;洗菜池、筐等要无泥沙、无脏垢、无异味。
5.4.3盛装食品所用盆、盘等餐具和生产加工部门的加工用具要生熟分开,各种盛具均保持干净、清洁,不得直接落地。
5.4.4冰箱、冰柜、冷库要按类存放、生熟分开,有明确标志,保持清洁无异味,箱、柜、库内物品要摆放整齐有序,发现有腐烂、变质、超期储存的食品要及时处理。
5.4.5 饭厅要做到饭前、饭后将地面清扫一次,操作间要清扫冲洗一次,保持地面清洁、无果批、纸屑、烟头、痰迹。
水池清洁无杂物、排水管道通常,门窗玻璃每周擦一次,做到墙壁、门窗、玻璃、灯具干净。
5.5 环境卫生
5.5.1保持食堂内环境整洁,有"三防"措施,室内无苍蝇、无蟑螂、无鼠迹。
5.5.2食堂室内外卫生要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到人,明确任务。
5.5.3要坚持做到:墙壁、屋顶经常清扫无黑垢、油污、蛛网;门窗干净明亮;纱窗完好,无灰尘油垢,电扇、炊具、售食窗口要清洁明亮。
5.5.4厨房操作间卫生要求责任到人,做到每餐操作完毕要及时擦亮灶台、用具、加工设备,清扫地面,保持沟道畅通,无杂物、无积水,并设有防鼠设施。
5.5.5食堂要坚持每周大扫除一次,做到地面、瓷砖、用具见本色。
5.6个人卫生
5.6.1炊管人员要保持身体健康,有健康证。
搞好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洗工作服。
5.6.2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穿戴整齐干净的工作衣、帽、围裙,操作和出售食品时不准戴戒指,不准涂指甲油、口红。
5.6.3在食堂操作间、卖饭间、库房、餐厅内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做到开饭前洗手,不准穿工作服大、小便,便后要洗手。
5.6.4严禁穿裤头、背心拖鞋上班,严禁打赤膊操作。
5.7 采购人员采购各种食品时,注意把好食品的质量关,要保证食品的新鲜,不变霉、不变质,以防事物中毒。
5.8 各种蔬菜等食品必须清洗干净,先洗后切,防止食物营养成分流失,餐具每天必须进行高温灭菌消毒。
5.9 厨房工作人员必须适当维持买饭买菜时的秩序,树立员工自觉排队打饭、打菜的习惯。
5.10 为了保证厨房和餐厅的卫生,各位员工大力支持厨房的工作,吃饭主动交纳饭票,饭吃多少打多少,不要浪费粮食,一旦有吃剩的饭、菜,必须倒入剩饭剩菜桶内,以保持餐厅内外的环境卫生。
5.11 要保证开水供应,无跑、冒、漏水现象,开水房地面每天清扫一次,保持卫生。
附录:卫生“五四”制度
一、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
o 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
o 保管检验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
o 加工人员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
o 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的商品。
二、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
o 生与熟隔离;
o 成品与半成品隔离;
o 食品杂物与药物隔离;
o 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三、用(食)具实行“四过关”
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蒸汽或煮沸或消毒液)。
四、环境卫生采取“四定”办法
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五、个人卫生做到“四勤”
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鞋帽;勤换洗工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