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养殖技术
高效养白鹅要过四道关

高效养白鹅要过四道关皖西白鹅具有生长快、耐粗饲、觅食力强、肉质好和羽毛品质优良等特点,并以绒毛的绒朵大而著称。
成年公鹅体重5.5~6.5千克,母鹅5~6千克,在一般粗放饲养条件下,60日龄仔鹅体重3~3.5千克,每只成年鹅可产羽毛(不包括大翎)150~200克,其中纯绒40~60克。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耿照玉提醒广大养殖户,成功养殖皖西白鹅要过“四道关”。
一、掌握合适温、湿度,过育雏关0~3周龄的鹅称为雏鹅,刚出壳的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弱,体温调节能力差,怕湿、怕冷、怕热,难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1、保温和脱温一般采用网上育雏,根据当地能源和设备条件可选择煤炉、电保姆伞及地上烟道等方式供温。
雏鹅第1周所需温度为26~28℃,第2周为22~25℃,第3周为18~21℃,第4周为16℃。
雏鹅对环境温度变化很敏感,过寒引起消化不良,过热引起“出汗”绒毛脱落,因而,要注意育雏温度的调节。
同时,要注意适时脱温,雏鹅一般在3周龄时可以完全脱温,冬季约在4周龄脱温。
在脱温的最初几天,若气温突然下降和在夜间,也要适当保温和逐渐过渡;2、防潮湿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危害很大,育雏时垫料过于潮湿,雏鹅容易受凉,导致伤风感冒和下痢。
因而,应勤换垫料,一般每天更换1次,垫料需在日光下晒干后方可使用,并加强通风,保持舍内干燥。
3、分群和隔离在雏鹅饲养过程中,按体质强弱或定期按大小进行分群饲养,每群以100~500羽为宜。
此外,在日常管理中一旦发现体质瘦弱、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粪便异常者,要及时剔出隔离,加强饲养,并对病雏鹅进行治疗。
圈养时,舍内以每小群25羽为宜,每平方米饲养4~6羽仔鹅。
洗浴能促进鹅体代谢,待仔鹅习惯放牧后选择无风的晴天把仔鹅放于近水的地方,任其自行下水洗澡。
适应后,每天将鹅赶入水中2~3次,洗浴后让其在水边梳羽至羽毛干燥后方可赶入舍内。
二、及时补精料,过生长关鹅的日粮主要是青绿饲料,如菊苣、黑麦草、苦荬菜等,近年来有关试验及饲养经验证明,在原有的饲草基础上适当改善饲料配合能使雏鹅生长更快。
生态鹅养殖技术介绍

生态鹅养殖技术介绍所谓的生态鹅养殖技术是指根据鹅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鹅与其他生物能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生态鹅养殖有利于养殖过程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生态境,从而保证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鹅养殖的模式种类一般生态养鹅模式种类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可以根据特征大致为大家分3类介绍:1.鹅放牧与种养结合模式。
主要通过林木、果林、作物等植物种植与鹅养殖结合,从而有效解决并利用鹅排泄物,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药物残留,保持林果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以生产优质果品和无公害鹅产品。
2.鹅-鱼立体养殖模式。
通过在鱼塘边建鹅场,利用鱼塘的水平作为鹅的活动水面,鹅粪便排入鱼池肥水,培养浮游生物,为鱼提供饵料,塘泥作农作物肥料,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生生态养殖系统。
3.沼气利用模式。
鹅粪便以及其他有机物在沼气池中通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产生的沼气、沼液、沼渣等再生资源,利用其沼液、沼渣有的用于养殖鱼、蚯蚓、用蚯蚓作动物饲料,沼液、沼渣还用于种植业。
生态鹅养殖的鹅舍要求不论采取哪种养殖模式,群均需要有固定的鹅舍供鹅休息和集中采食。
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般说来,一个完整的平养鹅舍应包括鹅舍、陆上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3个部分。
规模养鹅场这三个部分面积的比例一般为1∶2∶2。
肉用仔鹅舍和填肥肝鹅舍可不设陆上和水上运动场。
鹅舍宽度通常为8~10米,长度视需要而定,一般不超过100米,内部分隔多采用矮墙或低网。
一般分为育雏舍、青年鹅舍、种鹅舍和肉用仔鹅舍4类。
4类鹅舍的要求各有差异,但最基本的要求是遮荫防晒、挡风避雨和保暖。
生态鹅养殖技术之种草养鹅鹅是食草动物,纯粹采取放牧不现实,为了达到四季都能均衡供应高质量的青饲料,必须种植牧草。
首先在草种选择上,要注意一年生与多年生牧草相结合,暖地型牧草和寒地型牧草相结合,牧草与叶菜根茎类饲料相结合,选用高产优质的草种;其次,在种植方式上单种与混种相结合,间种与套复种相结合,以发挥土地的最大利用率;再次,在青饲料来源上,应以栽培牧草与天然野地野草、树叶、水生饲料及农副产物利用等相结合。
鹅的饲养技术经验

精心整理鹅的饲养技术如何选择良种鹅从鹅的主要经济用途看,鹅的品种分羽绒用型、蛋用型、肉用型、肥肝用型。
为灰色羽绒,其羽绒比白色羽绒价低20%-30%。
加之该鹅繁殖性能较低,如不生产肥肝,作为毛肉兼用并不适宜大面积推广。
鹅养殖技术要点一、概述三、饲养雏鹅七要点1、刚刚孵化出来的四季鹅雏鹅绝大多数表现为重量适中,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立,叫声宏亮,毛色光亮,活泼,眼睛明亮有神且灵活。
孵化发育不良者表现为重量较轻或过重,脐部收缩不良,卵黄吸收欠佳,呈现大肚脐或钉脐并带有血污,叫声尖而低,毛干燥,眼睛无神。
这些小鹅难以饲养,应予淘汰。
2、控制好温度.初出壳的雏鹅绒毛稀少,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必须控制好温度。
冬春育雏温度一般控制在28℃~30℃,1周后每天下降1℃。
温度下降至16℃时可常温饲养。
7、重视防疫工作.冬春应特别重视防疫工作。
小鹅瘟及鹅的混合感染普遍发生,因此四季鹅的饲养也应注意严格防疫。
其比较可靠的防疫方法是:种鹅在产蛋前1个月左右,按规定剂量胸部皮下注射。
种鹅用小鹅瘟疫苗,同时,颈部皮下注射鹅用免疫增强剂“鹅得克”3毫升。
这样可预防种鹅将小鹅瘟、弓形虫等病原菌经种蛋垂直传播给雏鹅。
小鹅出雏后3日龄内,立即按规定剂量胸部皮下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0.5ml;雏鹅5日龄,颈部皮下注射“鹅得克”0.5毫升;10日龄,胸部皮下注射150倍稀释的的雏鹅用鹅瘟疫苗。
同时,颈部皮下注射“鹅得克”1毫升。
注意,小鹅瘟疫苗与“鹅得克”不能混对使用,一定要分部位注射。
7天后注射禽流感鹅副粘病毒二联疫苗,经过上述方法防疫后,可基本保证鹅至出栏的健康。
有条件的还可注射一次禽出败菌苗,预防禽出败,此外还要防治小鹅大肠杆菌病等,饲养期间做好消毒工作。
四、青年鹅的牧养4周龄至肥育前的四季鹅,食量大,耐粗饲,应以放牧为主,但要注意以下几点:1.防中暑雨淋。
夏天放牧应早晚多放,中午在树阴下休息,或者赶回鹅棚,不可在烈日曝晒下长久放牧;同时要多放水,防止中暑。
浙东白鹅(舟山)饲养技术规范- XXX

DB3309 舟山市地方标准DB3309/T 14-2010代替 DB3309/T 14.1-2003,DB3309/T 14.2-2003,DB3309/T 14.3-2003 ,DB3309/T 14.4-2003 浙东白鹅(舟山)饲养技术规范2010-07-01发布 2010-07-01实施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代替DB3309/T 14.1-2003《浙东白鹅(舟山)饲养技术规范第一部分:种鹅》、DB3309/T 14.2-2003《浙东白鹅(舟山)饲养技术规范第二部分:雏鹅》、DB3309/T 14.3-2003《浙东白鹅(舟山)饲养技术规范第三部分:肉鹅》和DB3309/T 14.4-2003《浙东白鹅(舟山)饲养技术规范第四部分:疾病防治》。
本标准与DB3309/T 14-2003相比,除按GB/T 1.1-2009规定进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或替换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成年种鹅体重、蛋重、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利用年限的数值。
——增加繁殖性能测算方法、检疫标准,增加饲养管理要求、用药要求中部分条文.——主要传染病诊断与治疗增加病理变化的剖解变化(见附录B)。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舟山市定海区农林局提出。
本标准由舟山市农林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舟山市定海区农林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海军、郑飞、董世意、魏晓坚、林超群、王军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09/T 14.1-2003《浙东白鹅(舟山)饲养技术规范第一部分:种鹅》、DB3309/T 14.2-2003《浙东白鹅(舟山)饲养技术规范第二部分:雏鹅》、DB3309/T 14.3-2003《浙东白鹅(舟山)饲养技术规范第三部分:肉鹅》和DB3309/T 14.4-2003《浙东白鹅(舟山)饲养技术规范第四部分:疾病防治》。
Ⅰ浙东白鹅(舟山)饲养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浙东白鹅(舟山)的定义、种鹅的特征特性、雏鹅和种鹅的选择要求、白鹅的饲养管理要点及种蛋孵化、浙东白鹅的疾病防治和用药注意事项,以及商品鹅的外貌特征、分级、评定方法,和白鹅的检疫、包装和运输要求。
幼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从小白鹅到肥美鹅,幼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幼鹅的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场所选择:幼鹅需要干燥、通风、光照和保温的环境,一般选择远离污染源、阳光充足、风力适中的场所。
2. 饲料配方:幼鹅早期应以鸡蛋清、玉米面等为主食,同时适量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随着幼鹅的生长,饲料应逐渐转为以小麦邦、豆粕、玉米等为主要成分的配方饲料。
3. 定量饲喂:幼鹅每次饲喂应控制在幼鹅体重的3%-5%,避免因过度饮食导致肠胃负担过重。
每日饲喂次数应保持在3-4次之间。
4. 清洁保健:幼鹅场所及饮水、饲料器具均需定期清洗消毒,以防传染病的发生。
每天应定时给幼鹅换水,保证干净、清新的饮水。
通过良好的养殖方式,加上适当的护理,幼鹅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体形健壮,同时丰富的肉质口感也是餐桌上的佳品。
织金白鹅饲养技术

内容 . 以期 为养 殖 户提供 技 术参 考 。 关键 词 织金 白鹅 ; 养场 地 ; 饲 育雏 ; 饲喂 管理 中图分 类 号 S 3 文 献标 识 码 B 85 文 章 编号 1 0 — 7 9 2 1 ) 7 0 1一 1 0 7 5 3 (0 2 0 — 3 0 O
织 金 白鹅 是 织 金 县 多年 选 育保 留 下来 的一个 地 方 优 良
一
步提 高 织金 白鹅 的养 殖 效 益 。 对 多年 积 累 的 养殖 经 验 现
进行 总 结 , 期 为织 金 白鹅 养殖 户提 供 参考 。 以
1 饲 养场 地 与雏 鹅 选择 鹅场应选在河流 、 山溪 、 水塘 、 泊 的附 近 。 时 , 选 湖 同 要
第 1 2周 以保温 为主 , 风 可 在每 天 中 午进 行 , 次持 ~ 通 每 续 3 n 从 第 3周起 每 天 逐渐 增 加 通 风换 气 的时 间 。 0mi, 逐渐
喂食 , 投料 时用 切 碎 的青 饲料 拌 上 雏鹅 料进 行 饲 喂 。 雏 期 育
全 天 采 用 自 由饮 水 、 时 喂 料 的方 法 。 l 2周定 时 饲 喂 5 定 第 ~ 次, 以后 每 天可 改为 4次 直 至转栏 。
33 通 风 换 气 及 清 粪 .
白鹅ppt课件模板

在雕塑、陶瓷等工艺品中,白鹅 也是常见的创作主题,以其优美 、流畅的线条展现出独特的艺术
魅力。
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白鹅的形象 也有所体现,如装置艺术、行为 艺术等都有以白鹅为主题的作品
。
05 白鹅的养殖技术
白鹅的养殖前景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追 求,白鹅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
,市场需求逐年增长。
栖息地丧失
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开发导致白鹅 的栖息地被大量破坏,影响了其生存 和繁衍。
白鹅的保护措施
01
02
03
04
立法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禁非法 捕捉和贩卖白鹅,加大对违法
行为的处罚力度。
建立自然保护区
在白鹅的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 区,保护其生态环境,促进种
群恢复。
科学研究
开展白鹅的生态学、繁殖和饲 养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为其保
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公众宣传教育
加强公众对白鹅保护的宣传教 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白鹅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生态旅游
利用白鹅的观赏价值, 开展生态旅游项目,让 人们近距离接触和了解
白鹅。
科学研究价值
白鹅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重要地位,对科学研究
具有重要价值。
文化价值
白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具有象征意义,如忠诚 、纯洁等,可以开发文
物种之一。
02 白鹅的生活习性
白鹅的食性
杂食性
白鹅的食物来源广泛,包括水生 植物、藻类、昆虫、小鱼等,它 们会根据食物的可获得性和季节
变化调整食谱。
食量较大
白鹅的食欲旺盛,每天需要消耗大 量的食物来维持其生长和能量需求 。
觅食行为
白鹅通常在水边觅食,它们会在水 中游弋、潜水或涉水寻找食物。
鹅的养殖方法

鹅的养殖方法鹅是我国传统的家禽之一,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青睐。
鹅的养殖方法也相对简单,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养殖技巧,就能够保证鹅的健康成长和高产高质。
一、选种选择优良品种是鹅的养殖的关键,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鹅品种有白鹅、灰鹅、斑鹅等。
其中,白鹅是鹅种中最为常见的品种,具有生长快、肉质好、耐饥耐寒等特点。
灰鹅适应性强,能适应各种环境,但生长速度较慢,肉质较为柴硬。
斑鹅则是以其漂亮的羽毛和肉质鲜美而受到青睐,但其生长速度较慢,不适合商业养殖。
二、饲料鹅的饲料以玉米、豆粕、鱼粉等为主要原料,其中玉米的比例应占到总饲料的50%以上。
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可以提高鹅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
同时,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使用变质或污染的饲料。
三、饮水鹅对水的需求量较大,每只鹅每天需要饮水1-2升。
饮水器应该定期清洗消毒,保持饮水器内的水质清洁卫生。
同时,鹅的饮水应该及时补充,避免水源不足导致鹅的脱水和生长受阻。
四、环境鹅的生长环境应该保持干燥、通风、卫生。
鹅舍应该定期清理,避免积存过多的粪便和杂物。
鹅舍内应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潮湿和过度干燥。
同时,鹅舍内应该保持充足的光照和空气流通,避免鹅之间的相互踩踏和感染疾病。
五、疾病预防鹅的养殖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常见的鹅病有禽流感、鹅疮、鹅肺炎等。
预防鹅病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鹅舍的卫生和环境的清洁,避免饲料和饮水的污染。
同时,定期对鹅进行疫苗注射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六、销售鹅的销售可以选择直接销售或者通过中介进行销售。
直接销售需要自己开设销售渠道,如市场、超市、餐厅等。
通过中介销售,则需要和相关的销售商或者批发商建立联系,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方式。
总之,鹅的养殖方法相对简单,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方法,就能够保证鹅的健康成长和高产高质。
同时,需要注意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和疾病预防等方面,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鹅属于食草水禽类动物,食道宽大,肠胃消化力强,耗粮少,以青绿饲料为主,精饲料为副,食草产肉率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养鹅设备简单,投资少;种草养鹅及放养或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鹅方式,适合农户散养和规模饲养。
规模养场旁边应有河流、池圹、沟溪等水源,水流稳缓,水深1米左右,供鵝水上活动。
鹅的饲养一般分为雏鹅、中鹅及育肥鹅阶段,若留作种用的加种鹅阶段。
雏鹅饲养是养鹅生产的关键。
一、雏鹅饲养雏鹅一般是指从出壳到28日龄之间的小鹅。
雏鹅的特点:生长发育快;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不强;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对外界温度的变化适应力很弱;抗病力差。
所以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将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中鹅和种鹅的生产性能。
(一)育雏1、自温育雏。
在养鹅数量较少的农户普遍用此方法育雏,用稻草编成箩筐,内铺垫草等保暖物,将雏鹅放在筐内利用自身散发出的热量来保持育雏温度。
在室温15℃以上时,白天可将1-5日龄的雏鹅放在30厘米高直径1米左右的铺有柔软垫草的小栏内,每栏养20-30只,晚上放回草筐内。
若室温低于15℃,除每日定时喂饲外,白天、晚上均放在草筐内。
5日龄以后,视气温情况逐渐缩短雏鹅在筐内的时间。
2、育雏室地面育雏。
规模饲养常用此方法育雏。
在进雏鹅前2-3天,对育雏室进行消毒;饲料盆、饮水器等用具先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垫草应在阳光下曝晒1-2天。
装置供暖设施,进雏前1天试温并给温,以保证达到所需温度。
(二)饲养管理1、保温防湿。
育雏室温度第一周28-26℃,第二周26-24℃,第三周24-21℃,第四周21-18℃,此后可脱温。
掌握温度原则:小群略高,大群略低;弱雏略高,强雏略低;夜间略高,白天略低。
相对湿度处在60-70%之间。
2、密度与分群。
饲养密度(中型鹅)每平米饲养:1周龄10-15只,2周龄8- 10只,3周龄6-8只,4-6周龄4只,7周龄以后3只。
根据雏鹅的大小、强弱进行分群饲养,一般每群80-100只,对弱群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整齐度。
3周龄后可并群饲养,每群300-400只。
3、光照时间与强度。
1周龄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5瓦灯泡,灯泡高度离地面2米;2周龄18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3瓦灯泡;3周龄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2瓦灯泡;4周龄起自然光照,为便于管理夜间可弱光照明(每平方米0.3瓦灯泡)。
4、开饮与开食。
雏鹅出壳24小时后(或见三分之二雏鹅欲吃食时),先开饮后开食。
水温以25℃左右,饮水可用0.05%高锰酸钾水或5-10%葡萄糖水等,也可用清洁饮用水。
开食在开饮后半小时进行,可用半生半熟的米饭(用冷开水洗去粘性)加切细的嫩青绿饲料,撒在塑料布上或小料槽内,引诱雏鹅自由采食。
5、舍饲。
日喂次数:1-2日龄喂6-8次,3-10日龄喂8次,11-20日龄喂6次,其中夜间各喂2次,20日龄以后喂4次,其中夜间喂一次。
饲料配比:10日龄前精饲料与青饲料比例为1∶2-4,先喂精饲料后喂青饲料;10日龄后精青比为1∶4-6,青料精料可混合喂。
精料可用小鸡料,自配料应添加矿物质补充磷钙。
6、放牧与放水。
春季雏鹅在1周龄后就可以放牧和放水,冬季要2周龄左右。
第一次放牧和放水要选择晴朗天气,先放牧后放水,放牧时间不超过1小时,放水时间不超过10分钟,放水后要待羽毛干后才可赶入鹅舍。
随着日龄时增大,逐渐延长放牧和放水时间。
3周龄后,天气晴暖,可整天放牧。
为满足营养需要,应适当补饲精料。
二、中鹅(青年鹅)饲养30-70日龄为中鹅,俗称仔鹅,公母分群饲养。
作肉用仔鹅应充分饲养、自由采食。
若作种鹅饲养则要适当控制生长,在70日龄前后进行后备种鹅预选。
30-60日龄的中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及消化能力都増强了,可采取以放牧为主,放牧初期,天热时上午早放早归,下午晚放晚归。
天冷时则上午迟放迟归,下午早放早归,随年龄增长慢慢延长放牧时间,此时鹅的消化吸收能力很强,为保证其生长的营养需要,晚上要补喂饲料,夜料在临睡前喂给,以吃饱为度。
到60日龄时采取舍饲短期肥育,以达到改善肉质,增加肥度,提高产肉率。
自由采食,日喂三次,夜间一次,用配合饲料与青绿饲料混喂,育肥后期改为先喂精饲料后喂青绿饲料。
要限制鹅的活动,保持安静,减少刺激,让其尽量多休息,使体内脂肪迅速沉淀。
为保持鵝体清洁,可隔天放水20分钟。
同时,要强弱分群,照顾弱群。
育肥15天左右可出栏上市。
规模养鹅一般都采用全舍饲饲养,即关棚饲养。
应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养,日粮中代谢能11.7兆焦/千克,?蛋白质18%,粗纤维6%,钙1.2%,磷 0.8%。
全舍饲鹅生长速度较快,但饲养成本较高。
在50日龄时转为育肥期饲养,育肥前期饲料配比为青料20%,精料50%,粗料(糠麸)30%;育肥后期饲料配比为青料10%,精料80%,粗料(糠麸)10%。
育肥2周即可上市。
三、种鹅饲养留作种用的鹅应经过3次选择,第一次选择28日龄进行,.第二次选择在70-80日龄进行,第三次选择在150-180日龄进行。
把体型大、生长发育良好、符合品种特征的鹅留作种用。
选留公母比例为大型鹅种1∶3-4,中型鹅种1∶4-5,小型鹅种l∶6 -7。
(一)育成鹅饲养70-80日龄至开产前为种鹅的育成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对种鹅进行限制饲养,以达到适时的性成熟为目的。
饲养管理分为生长阶段、控料阶段和恢复饲养阶段。
1、生长阶段。
指80-120日龄这一时期,中鹅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不宜过早进行控制饲养,应逐渐减少喂饲的次数,并逐步降低日粮的营养水平,逐步过渡到控制饲养阶段。
2、控制饲养阶段。
从120日龄开始至开产前50-60天结束。
控制饲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实行定量饲喂,日平均饲料用量一般比生长阶段减少50-60%;二是降低日粮的营养水平,饲料中可添加较多的填充粗料(如米糠、曲酒糟、啤酒糟等)。
但要根据鹅的体质,灵活掌握饲料配比和喂料量,能维持鹅的正常体质。
控料要有过渡期,逐步减少喂量,或逐渐降低饲料营养水平。
要注意观察鹅群动态,对弱小鹅要单独饲喂和护理。
搞好鹅场的清洁卫生,及时换铺垫草,保持舍内干燥。
3、恢复饲养阶段。
控制饲养的种鹅在开产前50-60天进入恢复饲养阶段(种鵝开产一般220日龄左右),应逐步提高补饲日粮的营养水平,并增加喂料量和饲喂次数。
日粮蛋白质水平控制在15-17%为宜。
经20天左右的饲养,种鹅的体重可恢复到限制饲养前的水平。
这阶段种鹅开始陆续换羽,为了使种鹅换羽整齐和缩短换羽的时间,可在种鹅体重恢复后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即人工拔除主翼羽和副主翼羽。
拔羽后应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增加喂料量。
公鹅的拔羽期可比母鹅早 2周左右进行,使鹅能整齐一致地进入产蛋期。
(二)产蛋鹅饲养1、产蛋前期。
开产前15天对母鵝逐只进行小鵝瘟疫苗注射(提高母原抗体)。
调整饲料营养,从开产前3周开始由育成期饲料逐渐过渡为产蛋期饲料,精料青料之比为7∶3,白天以青料为主,晚上喂精料为主。
增加光照时间,从开产前20天开始,逐渐增加每日的人工光照时间,使种鹅的光照时间(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达到14小时,开产后每周增加半小时,达到每天光照16-17小时止,以后维持到产蛋结束。
光照强度按每平方米5-6瓦灯泡(带罩)、高度离地2米计算。
为提高受精率,要及时调整好公母的配种比例,公母比例视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1∶5-10,并做好配种的各项工作。
设置足够的产蛋箱,大群放牧饲养的可在鵝棚附近塔建产蛋棚;舍饲鵝群在圈内靠墙四周放置产蛋箱(每5只鵝1个产蛋箱计算)。
2、产蛋期。
饲养管理重点是提高种鵝的产蛋量和蛋的受精率。
(1)饲喂。
由于种鹅连续产蛋的需要,消耗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特别多,因此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应增加到17-18%,有利于提高母鹅的产蛋量。
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全舍饲日喂3-4次,其中晚上喂1次,日喂精料150-200克左右,同时供给大量青料(先喂精料后喂青料)。
放牧日补饲3次,其中晚上1 次,日补喂精料120-150克左右,并加适量青料。
提供精料是否适当可根据鹅粪形状来判断。
如鵝粪粗大、松软呈条状,轻轻一拨就分成条几段,说明精料青料比例适合;若鵝粪细小结实,断面呈粒状,则青料较少,精料过多,应增加青料喂量。
否则容易导致鹅体过肥,产蛋量反而不高。
如果鵝粪色浅而不成形,排出即散开,说明补饲用量过少,营养物质跟不上,应增加补饲量。
(2)配种。
种鵝的自然交配多在水上进行,交尾时间多在早、晚,中午较少,因此要掌握好放水时间;如果早上放牧,先将种鵝赶下水中,嬉水交配,以提高受精率。
公鹅有格斗争雄的行为,要防止相互啄斗致伤而影响配种。
公鹅有择偶性,公母鹅的组配要尽早,对择偶性强的公鵝应及时隔离1个月左右,使其忘记与之固定配种的母鹅,有利于提高受精率。
人工辅助配种也可以提高受精率,但工作量很大。
采取人工授精是最好的方法,可大大减少公鵝饲养,提高养鹅效益。
(3)调教。
开产时可有意训练和调教母鹅在产蛋箱或产蛋室产蛋的习惯,以减少拾蛋麻烦和丢失鵝蛋。
母鹅的产蛋时间大多数集中在下半夜至上午10时左右,个别的鹅在下午产蛋。
因此,产蛋鹅上午10时以前不能外出放牧,在鹅舍内补饲,产蛋结束后再外出放牧,而且上午放牧的场地应尽量靠近鹅舍,以便部分母鹅回窝产蛋。
新开产鵝往往不识产蛋窝箱,如发现母鹅鸣叫不安,腹部饱满,尾羽平伸,泄殖腔膨大,行动迟缓,有觅窝的表现,应将母鹅送到产蛋窝内。
发现有鵝在舍外产蛋时,应及时将鹅和蛋一起带回鵝舍的产蛋箱内,以调教养成舍内窝箱产蛋的习惯。
(4)种蛋收存。
要勤拾蛋,钝端向下存放,蛋表面清洁(不能水洗)消毒,存放在温度10℃、相对湿度65-75%的蛋库内。
(5)控制抱窝。
我国许多鹅种在产蛋期间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抱窝性,在一个繁殖周期中,每产一窝蛋(8-12个)后,就要停蛋抱窝孵小鵝。
在人工孵化的情况下,抱窝对产蛋有较大的影响。
一旦发现母鹅有恋巢表现时,及时隔离,关在光线充足、通风凉爽的地方,只给饮水不喂料2-3天后喂一些干草粉、糠麸等粗饲料和少量精料,使其体重不过于下降,待醒抱后能迅速恢复产蛋。
也可使用醒抱灵等药物,发现母鹅抱窝时,立即服用,有较明显的醒抱效果。
3、休产期。
鹅一年的产蛋期一般为7个月左右,除品种外,气候不同,产蛋期也不一样,我国南方集中在冬、春两季产蛋,北方则集中在2-6月初。
休产期的种鹅应以放牧为主,日粮改为育成期控制阶段日粮,既降低饲养成本,又促使种鵝消耗体内脂肪,以利于换羽。
在休产期,为了缩短换羽的时间及换羽后产蛋比较整齐,可采用人工强制换羽。
其方法是改变饲养管理条件;停止人工光照;停料2-3天,只提供少量的青饲料,并保证充足的饮水,第4天开始喂给由青料加糠麸糟渣等组成的青粗饲料;第10天左右试拔主翼羽和副翼羽,如果试拔不费劲,羽根干枯,可逐根拔除,否则应隔3-5天后再拔,最后拔掉尾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