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白鹅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浅析四川白鹅科学养殖技术

浅析四川白鹅科学养殖技术

浅析四川白鹅科学养殖技术摘要:近年来,四川白鹅养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鹅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肉、羽及副产品,同时也是腌制、卤制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养殖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为促进四川白鹅产业的发展,本文从四川白鹅的养殖管理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探析,为养殖同行提供参考和帮助,达到提升养殖户对于四川白鹅养殖技术水平,实现助农增收和提高经济效益。

1.四川白鹅的特征四川白鹅主产于四川省宜宾、乐山、温江、永川等地区,体型中等,头颈较粗,额部有一半圆形的肉瘤;母鹅头型清秀,颈细长,肉瘤不明显,全身羽毛洁白美丽,喙、胫、蹼橘黄色,成年公鹅体重为 4.4~5 kg,母鹅为 4.3~4.9 kg,一般情况下150日龄左右体重达3.5~4.5 kg时适宜于出栏。

四川白鹅属中型绒肉兼用鹅种,有生长快、产蛋量高、适应性强、肉质及产绒性能好等特点;其抗病力强、适应广、成本低、绿色、营养,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位列我国白鹅保护品种之首;从鹅的主要经济用途看,鹅的品种分羽绒用型、蛋用型、肉用型、肥肝用型。

2.场地的选择养殖场应有一定面积的放养区域,放养区域的面积与鹅舍面积之比至少在8∶1 以上。

放养区域干湿分明,不能积水,鹅舍铺设高床,使鹅休息和产蛋时不接触到粪便,降低鹅舍湿度,若湿度过高,种鹅的羽毛易发黄、打湿,会导致病害频繁;场地周围最好有池塘、水田的地方,方便白鹅洗浴,保持毛衣干净整洁雪白。

3.科学生态养殖3.1幼苗的选择(1)准备幼雏室在进雏鹅前1周,对墙壁、地面及空间进行清洗、涂刷、喷洒消毒,并对育雏室进行熏蒸消毒,消毒完毕 24 h 后打开门窗换气。

(2)选择健康幼苗选择雏鹅来源要清楚,最好是来自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鹅场。

一般情况选择早春孵出的雏鹅,温度气候适宜,生长发育快,体质健壮,生活力强,开产早,生产性能好。

最佳从2~3年龄的母鹅所产种蛋孵化出的雏鹅中选择适时壳,体质健壮,绒毛光洁且长短稀密适度,体形大小适中、均匀,腹部柔软无钉脐,脐带收缩良好,绒毛、喙、胫的颜色光亮健康,叫声洪亮的雏鹅。

白鹅养殖技术

白鹅养殖技术

白鹅养殖技术白鹅是一种传统的农业养殖动物,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在白鹅养殖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是保证鹅群健康生长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本文将以白鹅养殖技术为主题,介绍白鹅养殖的关键技术要点。

一、选种技术白鹅的选种对于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在选种时应选择身体结构健壮、毛色洁白、脚掌强健、嘴巴鲜红、眼睛明亮的优良品种。

此外,还要注意选取生长快、肉质细嫩、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家系。

二、饲养管理技术1. 圈舍建设饲养白鹅需要建设适宜的圈舍。

圈舍应选择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离水源和饲料库房近,便于管理。

圈舍的规模和设计要根据养殖规模而定,确保鹅群有足够的生活空间。

2. 饲料管理白鹅的饲料主要以玉米、豆饼、鱼粉和矿物质添加剂等为主。

合理的饲料搭配和定量投喂是确保鹅群健康生长的关键。

饲料要保持新鲜,避免霉变。

同时,要注意鹅群的饮水管理,保证鹅群的饮水清洁、新鲜。

3. 疫病防治白鹅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等。

为了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要做好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定期对鹅群进行体检,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

在圈舍内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杜绝病菌滋生。

三、生长管理技术1. 科学喂养白鹅的喂养要遵循“断奶、断粗、断青、断精、断瘦、断肥”的原则。

从幼鹅期到成年期,鹅群的饲养要根据其生长阶段的不同,合理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保证鹅群的营养需求。

2. 疾病监测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对鹅群进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鹅只,防止疾病扩散。

同时,要注意环境卫生,避免饲养环境成为病菌滋生的温床。

3. 生长调控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目标,可以采取适当的生长调控措施,如限制饲料摄入量、调整日粮配方等,以控制鹅群的生长速度和体重,达到理想的出栏效果。

四、销售和营销技术白鹅的销售和营销是养殖过程中的最后一步,也是决定养殖效益的关键。

要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如农贸市场、超市、餐饮企业等,并与买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川白鹅养殖技术

四川白鹅养殖技术

四川白鹅养殖技术四川白鹅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品种,位列白鹅保护品种之首,具有生长快、产蛋量高、适应性强、肉质及产绒性能好等特点。

近年来四川省南溪县大力发展白鹅养殖产业,2009年实现年出栏商品鹅450万只,存栏种鹅8.5万只,随着白鹅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白鹅养殖技术相对滞后这一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规模化所带来的养殖环境卫生和疾病控制难度加大、抗生素用量增多、出栏率降低、肉质风味下降等问题。

鉴于此,笔者所在的南溪县四川白鹅育种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主要从控制养殖环境卫生、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减少或杜绝抗生素使用等方面着手,以提高鹅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减少发病率、提高成活率、增加饲料利用率、保障畜产品安全、增加养殖收益。

现将取得的主要经验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1日龄和7日龄分别注射小鹅瘟抗体1 mL,14日龄和21日龄分别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1 mL。

2 饲养环境控制2.1 选址场址地势要高燥,地形要开阔,地面要平坦。

要避风向阳,采取南北朝向,南北向偏东或偏西10~30°为宜,保持圈舍纵线轴线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呈30~60°。

水源要充足,水质良好,便于防护,便于取用,并易于进行水的净化和消毒。

交通发达,但不得靠近交通要道。

2.2 圈舍建设以便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方便清扫消毒和粪污排放为原则。

主体建筑:圈舍主高4 m,侧高3 m,长15 m,宽5 m,2 m以上设窗户,上盖石棉瓦或彩钢瓦。

窗户:前多后少,前窗高0.8 m,窗宽1.0 m;后窗的位置应同前窗错开,即在两个前窗的中央位置,高度0.6 m,宽0.8 m。

墙:砖墙,表面用水泥硬化。

地面:水泥地面,圈舍中央留一米人行道,两侧地面倾斜度为3~5度,南北墙留排污口或排污沟。

网床:人行道两侧铺网床,长15 m,宽2 m,网床离地面0.7 m,用单砖平铺立柱支撑,砖柱间距2 m左右。

四川白鹅种鹅饲养管理

四川白鹅种鹅饲养管理
要在 三指 以上 , 且腹褶 要 明显 。
公 鹅 要选 择 呈椭 圆 形 , 腰 身短 、 颈 粗大 , 头 上 的瘤 突 出 明显 , 脚粗短而有力的, 其 阴茎 长 应
在5 e m 以上 , 且位 置 适 中 , 有攻 击 性 的公 鹅作 种 较 好。
2 公母 合理搭 配

喂青 料过 少 , 而 精料 过 多 , 粪 便过 粗 , 易松 散 或不 成形 , 则 表 明青料 过 多 , 精料 过 少。一般鹅 粪 以成 条状 、 粗 大 为好 。喂料 时青 料和精 料 拌在 一 起喂 。 3 . 4 饲喂 及嬉 水 种 鹅 料槽充 足 的情 况 下 , 饲料
4 . 1 种 鹅 开 产前 注 射 禽 流感 疫 苗 、小 鹅 瘟 疫 苗
状, 耻 骨 间 隙一 指 以上 , 公母 比例 1 : 3 : 第 二 次 选 择在 1 1 0 — 1 2 0 d , 公鹅体重应在 4 以上 , 阴 茎 长在2 e m 以上 , 母鹅体 重在3 . 5 k g以上 , 肛 门外 翻, 菊花状 明显 , 公 母 比例 1 : 3 . 5 ; 第 三 次 选 择 在 1 4 0 ~ 1 5 0 d左右 , 公鹅 体 重应 在 4 . 2 以上 , 母 鹅 体 重在 3 . 8 k g以上 , 公鹅 阴茎长 至 少 4 . 5 e m, 且头 瘤 突 出 明显 , 母 鹅 腹 褶 应 明显 , 耻 骨 间距 三 指 以 上, 公母 比例 1 : 4 。经 过三 次 选择 , 四川 白鹅 公母
产 后鹅 喂食 量减 少并 维持 在 一定 量 ( 大概 2 0 0 g
左右 ) 。
只 种 补 给精 料 1 0 0 ~ 1 5 0 g , 1 5 0 d以上 每 天补 精

四川白鹅饲养与管理方法

四川白鹅饲养与管理方法

四川白鹅饲养与管理方法四川白鹅属中型鹅种,具有生长快、产蛋量高、适应性强,肉质及产绒性能好等特点。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四川白鹅饲养与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四川白鹅饲养方法雏鹅培育注意若母鹅未注射小鹅瘟疫苗,则应在48小时内注射小鹅瘟血清。

运输由于四川白鹅无就巢性,一般实行人工孵化。

在孵化房购买的雏鹅,为了提高成活率,必须加强运输管理。

既要注意保温又要注意通风,防止发生拥挤、发汗,影响以后生长。

一般运输时间,应控制在出壳后的8~12小时内,最好不超过36小时。

超过36小时,则应喂饮水,但不能喂料,可以在饮水中加入抗应激的药物。

一般小规模的农户是自温育雏。

规模饲养必须修建育雏室,进行人工保温。

育雏室的建造要求保温性能良好,干燥,卫生,通风。

升温方式采取烟道升温,小鹅共育,育雏温度一周28~32℃,以后每周可逐步降温4~5℃,直至常温。

饲养密度饲养密度每平方米为0~7日龄15~20只,8~14日龄10~15只,15~21日龄10只,22~28日龄6只。

调整密度时应注意按强弱分群饲养。

湿度与饮水相对湿度为60~65%,育雏室应保持清洁干燥。

雏鹅出壳后,可以利用自身的卵黄维持90小时左右,但卵黄吸收须要水分,若不能供给饮水易发生"干爪",饮水器具用浅水槽,不能打湿雏鹅绒毛,冬天最好用温水,夏天用凉水,可以在饮水中添加消毒药或抗应激药。

开食雏鹅必须先饮水,后开食,至于何时间开食最为适宜,应观察雏鹅情况。

若出现啄食,时间在12~24小时内,应考虑开食。

开食料,一般用专用自配混合料(代谢能11.72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8%,钙1.2%,磷0.8%,食盐0.3%)与切成丝状的青绿饲料拌匀饲喂。

饲喂次数1周龄内,一般每天喂料6~9次,约3小时喂料1次;第2周内,每天喂料5~6次,其中夜里喂2次,在冬季或初春采取人工育雏,应及时保温。

至于育雏保温时间长短,据不同季节而定。

冬天一般在10日龄内保温,夏季偏短。

四川白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川白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川白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四川白鹅是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养殖品种,本文介绍了四川白鹅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内容包括选址、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希望能给想要养殖四川白鹅的农户提供一些指导。

正文:四川白鹅是我国的传统畜禽资源之一,以其丰满、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养殖四川白鹅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禽肉的需求,还可以起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四川白鹅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养殖场选址养殖场的选址对于养殖四川白鹅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选取离村庄或市区较近,并且交通便利的地方作为养殖场。

同时,要确保场地平整,无积水,并且有充足的阳光照射。

此外,周边环境要清洁卫生,远离工业污染。

二、树立正确的饲养理念养殖四川白鹅要树立正确的饲养理念,坚持科学养殖。

首先,要合理制定饲养计划,掌握饲料的比例和养殖密度,并且做到精细化管理。

其次,保证清洁卫生的饮水环境,定时更换水源,避免引起消化道疾病。

同时,要注意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蛋白质、矿物质的供给。

此外,还需定期进行鸭舍的消毒,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三、合理调控温度四川白鹅适应性强,但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因此需要合理调控饲养环境的温度。

在初始阶段,由于四川白鹅的耐寒能力相对较弱,鸭舍温度要控制在25-30摄氏度,避免出现气候过冷或过热的情况。

在饲养成长期,鸭舍温度可控制在20-25摄氏度。

同时,还要确保鸭舍通风良好,保持空气的流动和新鲜。

四、注意疫病防治在养殖四川白鹅过程中,要加强疫病防治工作。

首先,要做好饲料的无菌处理,预防饲料污染导致感染性疾病传播。

其次,要对鸭舍定期进行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减少疫病的发生。

如果发现鹅群中有异常情况,如食欲不振、活动减少等,应迅速隔离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五、科学捕捉与销售当四川白鹅达到出售的标准体重时,可以开始进行捕捉和销售。

捕捉时要注意不要伤害鹅只,减少损耗。

销售时要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

四川白鹅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

四川白鹅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

四川白鹅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摘要介绍了四川白鹅的特性,养殖的场址、鹅舍及设施设备,以及饲养管理技术。

关键词四川白鹅饲养管理技术文献标识码 B近年来,遵义市先后从四川乐山、宜宾、永川和达县等地引进四川白鹅进行养殖,并建立了多个种鹅基地。

目前四川白鹅成为该市养鹅业的主要品种,为使该市养鹅业健康持续发展,笔者将该品种的特性及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四川白鹅的特性四川白鹅具有生长快、产蛋量高、体重大、繁殖力强、产绒量高等特点。

初生重为71.1g,90日龄重为3518.9g(仔鹅上市日龄)。

成年公鹅平均体重为4.3~5kg,母鹅为4.31~4.90kg。

其产蛋量高,在遵义市适应性较好,略高于原产地,年产蛋量高于90枚。

公鹅性成熟期180d左右,母鹅开产日龄200~240d。

2场址、鹅舍及设施设备2.1场址鹅场场址的选择,不但关系到经济效益的高低,而且是成败的关键。

必须在养鹅之前作好周密计划,选择最合适的地点建场。

场址应达到草源丰富、牧地开阔、濒临水面、地势高燥、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要求。

2.2鹅舍可分为育雏舍、肉鹅舍、肥育舍、种鹅舍,它们的具体建筑要求和条件也不相同。

由于21日龄前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育雏舍要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要求舍内干燥、空气流通但不漏风;肉鹅舍可利用各种旧民房稍作改建而成,在40日龄后可以半露宿饲养,气温转暖后,搭个凉棚即可饲养;肥育舍一般分平养肥育舍和高床肥育舍2种,要求环境安静,舍内光线暗淡,通风良好;种鹅舍要求防寒隔热性能优良,光线充足;孵化舍要求环境安静,冬暖夏凉,空气流通。

2.3育维设备主要有保温设备、喂料器、饮水器、软竹围、围栏、产蛋巢或产蛋箱、孵蛋巢(筐)、运输笼等。

3雏鹅的饲养管理3.1雏鹅的选择雏鹅(<4周龄)的选择要求“一明二看三摸四试”。

“一明”即明情况,指详细了解雏鹅来源地的种鹅饲养管理、疫病流行、种鹅免疫情况等多方面的情况;“二看”即观察雏鹅的外形和精神状态,个头大,绒毛粗长、有光泽,脐部收缩良好,无血斑、水肿和脐带炎,无自痢、无畸者为健雏;“三摸”即用手握雏鹅,感觉雏鹅身体有弹性,挣扎有力,脊骨壮,腹部柔软大小适中的是健雏,与此相反为弱雏;“四试”即用手臂将雏筐中的雏鹅搏倒,立刻站起来的为强雏,迟迟站不起来者为弱雏。

白鹅养殖技术

白鹅养殖技术

白鹅养殖技术白鹅是我国常见的家禽之一,其肉质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白鹅养殖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白鹅养殖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饲养环境的搭建白鹅对饲养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首先,鹅舍的温度要控制在15℃至2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鹅的生长和繁殖。

其次,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在50%至70%之间为宜。

最后,要保证鹅舍的通风良好,及时排除污浊空气,保持空气新鲜。

二、合理的饲料配方白鹅的饲料配方要合理,以满足其生长和繁殖的营养需求。

一般来说,白鹅的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和精饲料两部分。

粗饲料主要是青饲料和饲草,可以增加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精饲料则是以谷物、豆饼、鱼粉等为主要成分,提供蛋白质和能量。

在饲料配方中,还要根据鹅的生长阶段和用途的不同进行调整,以确保饲料的全面营养。

三、科学的饲养管理白鹅的饲养管理对于养殖效益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保持鹅舍的清洁卫生,防止疾病的发生。

其次,要合理安排饲料的供给量和饲喂时间,避免过度饲喂或不足饲喂。

另外,要加强鹅的运动和活动,增加其体力和食欲。

最后,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提高鹅的免疫力。

四、繁殖技术的应用白鹅的繁殖技术是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首先,要选择优质的种鹅,确保种鹅的健康和良好遗传品质。

其次,要合理控制繁殖季节,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促进种鹅的繁殖行为和产蛋量。

另外,要做好卵的收集和保护工作,保证卵的完整性和孵化率。

最后,要进行科学的孵化和育雏管理,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确保雏鹅的健康成长。

五、疾病防治的重要性白鹅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白鹅疾病有感冒、肠道疾病等。

为了防治疾病,首先要加强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其次,要加强饲料的卫生管理,避免饲料变质或受到污染。

另外,要定期对鹅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白鹅养殖技术
四川白鹅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品种,位列白鹅保护品种之首,具有生长快、产蛋量高、适应性强、肉质及产绒性能好等特点。

近年来四川省南溪县大力发展白鹅养殖产业,2009年实现年出栏商品鹅450万只,存栏种鹅8.5万只,随着白鹅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白鹅养殖技术相对滞后这一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规模化所带来的养殖环境卫生和疾病控制难度加大、抗生素用量增多、出栏率降低、肉质风味下降等问题。

鉴于此,笔者所在的南溪县四川白鹅育种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主要从控制养殖环境卫生、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减少或杜绝抗生素使用等方面着手,以提高鹅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减少发病率、提高成活率、增加饲料利用率、保障畜产品安全、增加养殖收益。

现将取得的主要经验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1日龄和7日龄分别注射小鹅瘟抗体1 mL,14日龄和21日龄分别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1 mL。

2 饲养环境控制
2.1 选址场址地势要高燥,地形要开阔,地面要平坦。

要避风向阳,采取南北朝向,南北向偏东或偏西10~30°为宜,保持圈舍纵线轴线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呈30~60°。

水源要充足,水质良好,便于防护,便于取用,并易于进行水的净化和消毒。

交通发达,但不得靠近交通要道。

2.2 圈舍建设以便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方便清扫消毒和粪污排放为原则。

主体建筑:圈舍主高4 m,侧高3 m,长15 m,宽5 m,2 m以上设窗户,上盖石棉瓦或彩钢瓦。

窗户:前多后少,前窗高0.8 m,窗宽1.0 m;后窗的位置应同前窗错开,即在两个前窗的中央位置,高度0.6 m,宽0.8 m。

墙:砖墙,表面用水泥硬化。

地面:水泥地面,圈舍中央留一米人行道,两侧地面倾斜度为3~5度,南北墙留排污口或排污沟。

网床:人行道两侧铺网床,长15 m,宽2 m,网床离地面0.7 m,用单砖平铺立柱支撑,砖柱间距2 m左右。

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商品鹅的养殖过程中添加中草药的主要目的是增强鹅的抗病力,提高鹅的整体健康水平、促进鹅的食欲、降低料肉比,进而提高鹅的出栏率和屠宰率。

一般采用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组方及各成分比例如下:大蒜素(含量:25%)30 g、板蓝根60 g、神曲60 g、白术40 g、黄芪40 g、党参40 g、淫羊藿40 g、黄连20 g、当归20 g。

各日龄使用剂量为:1~15日龄0.5 g,16~30日龄0.8 g,30~50日龄1.2 g,50~70日龄1.5 g。

4 饲养管理
4.1 雏鹅的饲养
4.1.1 雏鹅的保温。

保温是提高雏鹅存活的关键措施,保温分为人工保温和自身保温,采取何种方法保温,要根据自己饲养量而定,一般小规模的农户是自温育雏。

4.1.2 雏鹅的饮水。

雏鹅出壳后,可以利用自身的卵黄维持90 h左右,但卵黄吸收须要水分,若不能供给饮水易发生“干爪”,饮水器具用浅水槽,不能
打湿雏鹅绒毛,冬天最好用温水,夏天用凉水,可以在饮水中添加消毒药或抗应激药。

4.1.3 雏鹅的开食。

雏鹅必须先饮水,后开食,至于何时开食最为适宜,应观察雏鹅情况,若出现啄食,时间在12~24 h内,应考虑开食,开食料一般用专用配合料或半生熟米,洒在浅色的塑料布或食盘上并加喂切成丝状的青绿饲料。

4.1.4 饲喂次数。

1周龄内,一般每天喂料6~9次,约3 h喂料1次;第2周内,每天喂料5~6次,其中夜里喂2次,在冬季或初春采取人工育雏,应及时保温。

至于育雏保温时间长短,据不同季节而定,冬天一般在10日龄内保温,夏季偏短,至于育雏保温时间可以观察雏鹅情况而定,一般雏鹅绒毛发白后可脱温。

4.1.5 放牧。

春季育雏4~5 d后可以短时间放牧,冬季则应在脱温后放牧,放牧与嬉水结合,有利于增强体质。

4.2 肉用仔鹅饲养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主要采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放牧的时间控制应根据季节进行调整,夏秋炎热季节应避暑,上午在10点以前收牧,下午在6点以后放牧,放牧应与嬉水结合起来,放牧后补饲精料和青绿饲料,让鹅尽量吃饱。

冬季和早春应注意防寒,一般在上午10点钟后放牧至下午5点钟,中午补饲精料和青绿饲料。

鹅到50日龄(半翅鹅时)应减少放牧时间,条件允许可以采取舍饲,即补喂牧草和配合饲料育肥,精料喂多少应根据营养水平而定,一般50~100 g为宜。

当血筒(主翼内充满血)充满,翅膀下面肌肉饱满,肌肉中的脂肪团呈板栗状时,即可出栏上市。

4.3 参考饲料配方四川白鹅饲养以青饲料为主,配方精饲料只作为补饲用,70日龄只平消耗精料5 kg。

目前还没有鹅的专用饲料,我场采用的饲料配方为:玉米70%、豆饼(粕)10%、菜籽饼8%、麦麸6.2%、鱼粉或蚕蛹1%、钙粉1%、骨粉1%、食盐0.3%、微量元素添加剂0.5%。

4.4 实例 2010年1月我场和一扩繁户同时从“南溪县四川县白鹅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各购得鹅苗1200只,我场主要采取了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加强了环境卫生控制等措施,严格按照上述饲养规程进行饲养。

扩繁户按常规饲养方法,未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

70日龄出栏时,测量各项指标,包括:出栏率、出栏平均体重、整齐度、全程药物预防费用、全程料肉比。

从测量的数据结果看,我场所饲养的商品鹅出栏率要高于扩繁户;出栏平均体重高于扩繁户,二者差异极显著,且出栏平均体重的标准差小于扩繁户,说明该场所饲养的商品鹅整齐度高于扩繁户;我场药预防费用低于扩繁户;饲养的商品鹅精饲料料肉比低于扩繁户。

由此可见我场所采取的这些四川白鹅养殖的健康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讨论
5.1 开展绿色健康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在随之而改变,从过去的吃饱到现在的吃好,畜产品安全和口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几年,南溪县四川白鹅的饲养量逐年增加,2009年共计存栏种鹅8.5万只,出栏商品肉鹅450万只,年销售额1.5亿元,白鹅养殖前景看好,白鹅产业已成为了南溪县的特色支柱产业。

为了保证白鹅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眼未来,提前谋划,推广白鹅健康养殖技术是关键,为此我场作为四川白鹅保种选育工作的国家级资源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潜心
研究四川白鹅的健康养殖技术,经过小规模推广,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使得四川白鹅的生产性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增加了养殖效益。

5.2 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功效显著,是开展绿色健康养殖不可或缺的药物
5.2.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的优势。

在现代化畜禽养殖中,饲料添加剂以其能够促进动物快速生长发育和预防疾病等特点成为养殖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药物。

但是,目前饲料添加剂多以抗生素成分为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负面问题日益突出,给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隐患。

因此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以其绿色健康和作用广泛确实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中草药是天然绿色植物,同时具有提高采食量、增加饲料利用率、加快生长速度、提高肉质品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无药物残留等特点。

并且,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中药历史悠久,研究开发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前景广阔,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必将会在今后的畜禽养殖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2.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选择与组方。

中草药的种类繁多,作用广泛,具有增加食欲、促进生长、增加免疫力、抗应激、抗菌抗病毒、提高肉质品质等功效。

应用于畜禽生产时,应根据养殖类型和养殖用途加以选择,并合理组方。

我场经过多年实践,所采用的中草药方剂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方中大蒜素、神曲、白术、当归具有增加食欲、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的功效;黄芪、党参具有抗应激的功效;板蓝根、淫羊藿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菌、抗病毒的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