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讲 基本概念
概率论讲义_带作业

例 已知某类产品的次品率为0. 2 ,现从一大批这类产品中随机抽查2 0 件. 问恰好 有 件次品的概率是多少?
3) 泊松分布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样本空间
样本点
事件
事件的概率
练习 1. 抛一枚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事件表示“出现偶数点”
2. 对目标进行射击,击中后便停止射击,观察射击的次数;事件表示“射击次数不超 过5 次”
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事件语言
集合语言
样本空间
事件
的对立事件
事件 或者
分布律:如果记离散型随机变量 所有可能的取值为
值的概率,即事件
的概率为
, 取各个可能
上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的分布律. 分布律也可以直观的表示成下列表格:
根据概率的性质,分布律中的 应该满足下列条件: 1. 2. 例 某系统有两台机器独立运转. 设第一台与第二台机器发生故障的概率分别是 0. 1 ,0. 2. 以 表示系统中发生故障的机器数,求 的分布律.
随机变量的例子
掷一枚色子,用 记点数;
掷三枚色子,用 记点数之和;
掷一枚硬币,记
为“出现正面”,
为“出现反面”;
变量的取值是随机的,依赖于随机试验的结果
用随机变量来表示事件
设 为一个实数集合,则用
表示一个事件 ,即
例如,某射手射击某个目标,击中计1 分,未中计0 分,则计分 表示一个随机
变量,且“击中”这个事件可以表示为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Hale Waihona Puke 第六讲 随机变量 离散随机变量
概率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的引入, 使概率论的研究由个别的 随机事件扩大为随机变量所表征的随机现象的研究.
2013年广东物理一轮【第一章第一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2.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
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 有动,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 )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解析: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不动,说明甲、乙两车速度 相同,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说明甲车在向西 运动,故选D. 答案:D
(
)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 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的说法是错误的 C.如果选择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都对
D.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就
可能都对
[思路点拨] 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即使是观察同一物体 的运动,观察的结果也可能不同,本题中,甲、乙、丙 三人的说法均未指明所选参考系.
(2)一般情况下,
位移的大小 小于 路程
动轨迹 的长度
关
四、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的 位移 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Δs (2)定义式: v = Δt .
(3)方向:跟物体 位移 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在 某位置 或 某时刻的速度. (2)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 快慢.
②通常以 地面 作为参考系.
2.坐标系
(1)定义: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 位置变化 ,需
要在参考系上建立的坐标系. (2)常见坐标系:直线坐标系、平面 坐标系和三维坐标 系等.
二、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质量 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 模型.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
第一讲--物理学的概念范畴

2024/7/17
13
⑸大学物理学概念体系的尝试2——“粒子与波”的角度
第三篇 振动与波
第9章 振动——机械振动与电磁振荡 第10章 波动——机械波与电磁波 第11章 光的波动性(干涉、衍射和偏振)
第四篇 物质的波粒二象性
第12章 光的二象性 第13章 物质波——量子力学基础 第14章 原子及原子核物理学
(r , t)
Ae i
(
pr
Et
)
●将该波函数对时间求导,得
t
i
E (1)
●将波函数求空间x的偏导数,得
2 Apx2 e i ( pxx py y pz zEt ) px2
x2
2
2
同理可得
2 y 2
p
2 y
2
2 z 2
p
2 z
2
三式相加得
2 x2
2 y 2
2 z 2
2
p2
2
(2)
超统一理论,超对称理论 实物粒子场与 相互作用场
两种量子场的统一 5
⑷实物与场的描述:量子场论关于场和实物粒子的特性
① 一切微观粒子(实物粒子和媒介粒子 )都对应其量子场(实物 粒子场和媒介粒子场)
② 实物粒子场(电子场……)—— 没有经典场概念与其对应量; ③ 相互作用场(电磁场、引力场……)——有经典场概念与其对
大学物理专题讲座
第一讲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
2024/7/17
1
第一讲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
一、物理学的概念范畴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实物与场(粒子与场)
1、总范畴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的绝对性、运动描述的相对性、
各种低级运动形式的特殊性
近世代数第一章

第一讲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掌握集合元素、子集、真子集。
集合的交、并、积概念;掌握映射的定义及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象,原象的定义;理解映射的相同的定义;掌握代数运算的应用;掌握代数运算的一般结合运算,理解几个元素作代数运算的特点;理解代数运算的结合律;掌握并能应用分配律与结合律的综合应用; 教学重点:映射的定义及象与原象的定义,映射相同的定义;代数运算的应用,对代数运算的理解;代数运算的结合律;对定理的理解与证明; 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包含);映射定义,应用该定义应注意几点;代数运算符号与映射合成运算符号的区别;结合律的推广及满足结合律的代数运算的定义;两种分配律与⊕的结合律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与讲授式结合教学措施:教学课件、黑板板书与口授教学法。
教学过程:§1 集合定义:若干个(有限或无限多个)固定事物的全体叫做一个集合(简称集)。
集合中的每个事物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简称元)。
定义:一个没有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且∅是任一集合的子集。
(1)集合的要素:确定性、相异性、无序性。
(2)集合表示:习惯上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习惯上用小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记为A a A a ∉∈否则记为,。
表示集合通常有三种方法: 1、枚举法(列举法): 例:A ={1,2,3,4},B ={1,2,3,…,100}。
2、描述法:{})(,)(x p x p x A =—元素x 具有的性质。
例:{}41≤≤∈=a Z a a A 且。
显然例6中的A 就是例5的A 。
3、绘图法:用文氏图(Diagram Venn )可形象地表现出集合的特征及集合之间的关系。
(3)集合的蕴含(包含)定义:若集B 中每个元素都属于集A ,则称B 是A 的子集,记为A B ⊂,否则说B 不是A 的子集,记为A B ⊄. 定义:设A B ⊂,且存在B a A a ∉∈但,那么称B 是A 的真子集,否则称B 不是A 的真子集。
第一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

西 C 南 第一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知识要点1.运动学的基本概念(1)质点、位移和时间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只是无关因素或是次要因素时,就可把物体看成一个“点”,它不同于数学点,它仍具有原来物体的其它物理性质,如质量,因此称它为质点。
位移 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位移,位移是矢量。
路程 是物体实际运动路径,是标量。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两个时刻的间隔 例1、如左图质点由A 运动到B 再运动到C ,求:(1)位移,并作出位移的图示,(2)路程。
解(1)s=10km,方向北偏东530(2)路程14km练习:质点作如右图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求:(1)从A 到B 的位移和路程,(2)从A 到C 的位移和路程,(3)从A 到A 的位移和路程,(4)走7/4 圈的位移和路程,并画出位移的图示。
解(1)s=√2R,AB 与AC 夹角450;路程ΠR/2;(2)s=2R,方向A 到C,路程πR (3)s=0 路程2πR (4)s=√2R, AD 与AC 成450角.路程7πR/2(2)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经过的位移s 与所用时间t 之比,叫做这一位移或这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公式 tx v ∆∆= 方向 为物体运动方向,也为位移变化Δx 的方向。
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它是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时刻(或任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
例2、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
已知子弹直径为8mm ,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约为500 m/s ,请你估算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为多少?解:从照片上量得子弹直径约为2mm ,长约8mm ,按比例关系可知子弹实际长度约为32mm ,由照片在曝光的时间内子弹的位移约为5倍子弹长度,所以在曝光的时间内子弹的实际位移约为160mm ;)(102.310516.042s v s t -⨯=⨯==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我们就把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简称匀速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的直线运动,因此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过程控制技术-第一章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1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分类 1.1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分类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分类 自动控制是在人工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下面先通过一个示例, 将人工控制与过程 控制进行对比分析,看过程控制系统是由哪些 部分组成的。
1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通过上述示由被控对象、 测量变送器、控制器、 控制阀四个基本环节 所组成。
2.基本要求 2.基本要求 (1)弄清楚组成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掌握描述控 制系统的原理图和方块图及其专用术语。 (2)掌握闭环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尤其是负反馈在过程控制中的作用。学会用负反 馈原理构成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 馈原理构成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 (3)了解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的差别及各自的特点。 (4)弄清楚定值控制系统与随动控制系统的区别, 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的区别。 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的区别。 (5)理解控制系统过渡过程(或时间响应)的概念。
1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当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即 静态时,扰动作用为零,设定值不变,系统中 控制器的输出和控制阀的输出都暂不改变,这 时被控变量汽包水位也就不变。一旦设定值有 了改变或扰动作用于系统,系统平衡被破坏, 被控变量开始偏离设定值,此时控制器、控制 阀将相应动作,改变操纵变量给水量的大小, 使被控变量汽包水位回到设定值,恢复平衡状 态。
1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系统的静态, 更需要了解系统的动态。当过程控制系统在动 态阶段中,被控变量是不断变化的,这一随时 间变化的过程称为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或 时间响应。即一个过程控制系统在外作用下从 原有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稳定状态的过程, 称为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材料力学

第一讲第一章材料力学基本知识§1.1 基本概念:理论力学------研究物体(刚体)受力和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材料力学------研究构件(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内力、变形、以及破坏或失效一般规律的科学,为合理设计构件提供有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1 构件的承载能力为保证构件正常工作,构件应具有足够的能力负担所承受的载荷。
因此,构件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强度要求:即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应具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
在规定的载荷作用下构件当然不应破坏,包括断裂和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
例如,冲床曲轴不可折断;建筑物的梁和板不应发生较大塑性变形。
强度要求就是指构件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不发生意外断裂或显著塑性变形。
2、刚度要求:即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应具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在载荷作用下,构件即使有足够的强度,但若变形过大,仍不能正常工作。
例如,机床主轴的变形过大,将影响加工精度;齿轮轴变形过大将造成齿轮和轴承的不均匀磨损,引起噪音。
刚度要求就是指构件在规定的事业条件下不发生较大的变形。
3、稳定性要求:即构件在外力作用下能保持原有直线平衡状态的能力。
承受压力作用的细长杆,如千斤顶的螺杆、内燃机的挺杆等应始终维持原有的直线平衡状态,保证不被压弯。
稳定性要求就是指构件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不产生丧失稳定性破坏。
如果构件的横截面尺寸不足或形状不合理,或材料选用不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将不能保证工程结构或机械的安全工作。
相反,如果不恰当的加大构件横截面尺寸或选用高强材料,这虽满足了上述要求,却使用了更多的材料和增加了成本,造成浪费。
我们可以作出以下结论:材料力学是研究各类构件(主要是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学科,它提供了有关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使我们能合理地确定构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以达到安全与经济的设计要求。
在工程实际问题中,一般来说,构件都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即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但对具体的构件又有所侧重。
C#基础

目录第一章基础概念1第一讲C#基本概念第二讲熟悉VS窗口界面和简单编程第三讲变量第四讲值连符连接符占位符第五讲变量交换第六讲转义字符和算术运算符第七讲数据类型的转换第八讲复合运算符第九讲第六种数据类型—bool第十讲逻辑运算符第二章分支结构第十一讲If第十二讲If-else第十三讲If-else-if第十四讲switch-case第三章循环结构第十五讲While第十六讲do-while第十七讲调试第十八讲for第十九讲break、contimue跳转语句第四章基础概念2第二十讲常量/枚举第二十一讲结构第二十二讲数组第二十三讲冒泡排序第五章方法第二十四讲方法第二十五讲参数第二十六讲返回值第二十七讲方法重载第二十八讲三个高级参数第二十九讲方法的综合练习第一章顺序结构第一讲基本概念1、概念:.net与C#1) .net/dotnet :一般指.net Framwork框架,一种平台,一种技术。
2) C#(sharp):一种编程语言,可以开发基于.net平台的应用。
3) (*)java即使一种技术,又是一种语言。
2、.net都能干什么1) 开发桌面应用程序Winform(在桌面上不用输入网址就可打开的程序,比如QQ就是Winform)2) Internet应用程序(比如网站就是)3) 手机开发比如微软给诺基亚开发的WP7系统3、两种模式C/S 客户机(Client)/服务器模式(Server)B/S 浏览器(Browser)/服务器模式(Server)4、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集成开发环境)写程序的一款应用软件。
Visual Studio (简称VS,开发C#所用的一款软件)微软开发的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集,目前最新版本2010版本。
用于开发桌面应用程序、ASP应用程序、XML、Web Service.移动应用程序。
5、msdn微软软件的说明书,单独购买,是一个一visual studio和windows平台为核心整合的开发虚拟社区,包括技术文档、在线电子教程、网络虚拟实验室、微软产品下载等一系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
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
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 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 t→0时的平均速度, 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 [名师点睛]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
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
[知识必会] 比较 速度 描述物体运动 物理 快慢和方向的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描述物体速度
项目
变化快慢和方 改变的物理量, 意义 物理量,是状 向的物理量, 是过程量 态量 是状态量
描述物体速度
比较 项目 定义 式 单位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Δv a= Δt = vt-v0 Δt m/s2
x v= t
5.如图 1-1-2 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 r =20 cm 的圆周自 A 点出发,沿圆周顺 1 时针运动 2 s, 正好运动 圆周到达 B 点, 4 则其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 方向为 ________。 图 1-1-2
解析: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r 2 v = t = 10 m/s,方向由 A 点指向 B 点。
若其中一运动员以另一运动员为参考系,
则他自己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当他
图1-1-1
俯视大地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他的参考系是
________。
解析: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要保持该造型不变,以
另一运动员为参考系,他是相对静止的。当他俯视大地时, 看到大地迎面而来,是以他自己为参考系的。 答案:静止 自己
回扣二
质点、位移和路程
2.下列情况中物体可当做质点来处理的是
(
)
A.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 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 B.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木箱一个侧面的中心处 用水平推力推它,考虑木箱在地面上滑动的距
离时
C.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 D.研究“神舟”七号飞船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
Δv=vt-v0
m/s
m/s
比较 项目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决定 因素
Δv 由 vt 与 v0 a 不是由 v、t、 v 的 大 小 进 行 矢 量 运 Δv 来决定的, 由 v0、a、 算,由 Δv=at t 决定 F 而是由m来决 知 Δv 由 a 与 t 定 决定
比较 项目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术又向前跨进一步。如图1-1-3所示是 它们的对接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 确的是 ( )
图1-1-3
A.对接过程中,“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都 可视为质点 B.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 舟八号”在做匀速运动
C.对接成功后,“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就
静止在太空中 D.对接成功后,研究它们的运行周期时,可以视 为质点
与Δv的方向一致,
与位移x同向, 方向 即物体运动的 方向 位移与时间的 比值
由Δv=vt-v0
由F的方向决定,
或a的方向决定 而与v0、vt方向无 关 Δv=vt-v0 速度改变量与所 用时间的比值
大小
[名师点睛] (1)加速度有瞬时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 对于匀变速运动而 言, 瞬时加速度等于平均加速度; 而对于非匀变速运动, 瞬时加速度不等于平均加速度。 Δv F (2)a=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的决定式是 a=m, Δt 即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 F 和物体的质量 m 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
答案:(1)50 m/s 竖直向下 (2)10 m/s2
[知识必会] 1.质点 (1)科学抽象:
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
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物体 进行的简化,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真正的质点 是不存在的。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 的影响可以忽略。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解析:如果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
因素,可忽略不计,该物体就可看做质点。选项A中箱子
的转动,选项C中花样滑冰运动员,有着不可忽略的旋转 等动作,身体各部分运动情况完全不同,所以不能看做质 点。若把飞船当做质点,则无法研究其飞行姿态,故不能 当做质点,故A、C、D均错。B项中一个点可以代表箱子的
答案:7
5
回扣三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4.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
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 段位移)无关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
应关系。
[典例必研]
[例2]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
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 m,它的速 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 m/s,该质点在t=0到t= 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分别为
A.12 m/s C.12 m/s 39 m/s 19.5 m/s B.8 m/s D.8 m/s
1.参考系和质点 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考什么 3.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应用
4.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的应用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
对本章知识的考查主要是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概 怎么考
念和规律的考查及对运动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
的考查。题型有选择、计算,也有实验,试题 难度不高,但是每年高考必考 复习本章时,要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掌
“点”。
2.参考系的四性
(1)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 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2)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 (3)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应选择同一参考系。
(4)差异性,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一般不同。
[典例必研]
[例1]
在下面研究的各个问题中,研究对象可以被
水动作,不能视为质点,A、C错;B中研究的是运动
员在万米长跑中的快慢,可忽略其身高与摆臂动作, 可看做质点,B对;研究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时 不能不考虑它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火车就不能视 为质点,D错,故选B。 [答案] B
[冲关必试] 1.2011年11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八
号”成功对接,标志着中国航空航天技
运动,可视为质点,故B项正确。
答案:B
3.在某次拦截试验中,导弹先竖直向上运动了3 km,
又沿水平方向运动了4 km,该导弹的路程为________义可得,路程为 3 km+ 4 km=7 km,位移为 32+42 km=5 km。
程的平均速度为3 m/s,则v是多少?
x 解析: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v = t 可求得 v。设总位移为 x, 前一段运动所需时间为 t1,后一段运动所需时间为 t2,则: 2 1 3x 3x 2x x t1= v ,t2= 5 ,t=t1+t2=3v+15; x x 又 v = t ,即: 2x x =3,解得:v=2.5 m/s。 3v+15 答案:2.5 m/s
解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
同,所以人从A到B的平均速度方向由A指向B,A正确,B错 误。物体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点的运 动方向,人在B点时的运动方向就沿B点的切线方向,所以 人在B点瞬时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C错误,D正确。 答案:AD
4.骑自行车的人沿直线以速度v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 接着以5 m/s的速度跑完其余三分之一的路程。若全
2 答案: 10 m/s 由 A 指向 B
回扣四
加速度
6.由a=Δv/Δt可得
A.a与Δv成正比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Δv决定 C.a与Δt成反比 D.Δv/Δt叫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
)
Δv 解析:公式 a= 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与 Δv、Δt 无 关。故选项 A、B、C 都错;Δv/Δt 叫速度的变化率, 就是加速度,选项 D 对。
答案:D
7.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
力,g取10 m/s2。5 s内物体的: (1)速度变化量大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 (2)速度的变化率大小为________。
解析:速度的变化量等于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Δv=at =gt=50 m/s,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加速度也叫速 度变化率,即速度变化率的大小等于加速度的大小。
怎么办
握各公式及推论的应用条件,理解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v-t、x-t图像,会用v-t图像求解加
速度和位移及分析追及相遇问题
第 一 章 第 一 讲 基 本 概 念
高考成功方案第1步
高考成功方案第2步
高考成功方案第3步
每课一得 每课一测
回扣一 参考系 1.图1-1-1是特技跳伞运动员在空中的
造型图。当运动员们保持该造型下落时,
①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②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 体视为质点。
③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
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
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名师点睛]
(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
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 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 点。 (2)质点并不是质量、体积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
[知识必会] 1.平均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Δx (2)定义式: v = Δt 。 (3)方向:跟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