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文化旅游资源适度开发——从文化生态建设的角度探讨
对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与理解。

对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与理解引言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魅力云南”的美誉。
云南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而闻名,吸引着众多游客。
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如何保护和传承云南丰富的民俗风情,成为了云南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展开探讨,以增加人们对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与理解。
1.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背景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56个民族。
这使得云南具备了非常丰富的民俗风情。
例如,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腿独具的乐舞、彝族的火把节等,都是各具特色的云南民俗文化。
这些民俗文化形成了云南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客。
2.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云南作为一个旅游热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推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云南的民俗文化代表了云南独特的特色,是云南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最后,通过开发和传承云南的民俗文化,可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3.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尽管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云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保护这些资源同样重要且紧迫。
首先,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精神财富,保护它们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维护。
其次,过度开发可能会导致资源遭受破坏,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
最后,民俗文化的保护有助于延续和传承这些文化,使之能够流传下去,不被遗失。
4.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策略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任务,需要有系统性的策略来进行。
首先,相关部门应积极加强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立法和管理。
其次,需要加强对开发商和旅行社的监管,确保其在开发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并采取可持续的开发手段。
同时,应加强对民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确保其传统技艺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
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

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生态保护问题备受关注。
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紧密联系。
生态保护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延续。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并探讨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1. 自然环境与文化景观自然环境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自然资源,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例如,我国的黄山、九寨沟等风景名胜区集美景于一身,同时又为千百年来的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舞台。
因此,保护自然环境不仅是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也是保护文化传承的基础。
2. 生态保护与传统知识传统知识是生态保护的重要资源。
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生态保护经验,其中包括了独特的生态管理方式和环境伦理观念。
通过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自然资源,为生态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传统知识的传承也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共享。
3. 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有益于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通过体验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使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环境价值和文化内涵。
同时,生态旅游还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因此,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可持续发展。
4. 生态伦理与文化认同生态伦理是一种尊重自然环境、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
而文化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对于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和维护。
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可以通过强调生态伦理和文化认同来推动。
如果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将生态保护与文化认同相结合,就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传承文化,并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
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传承传统知识,我们不仅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也能够传承和发展悠久的文化遗产。
旅游业中的文化资源利用研究

旅游业中的文化资源利用研究导言:文化资源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能够具有重要文化、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古遗址、传统村落、文物标志等。
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利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策略。
一、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价值1.保护和传承文化: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是旅游业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旅游的方式,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化的本质和内涵,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例如,世界遗产的旅游项目可以保护和传承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而文化旅游还可以促进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和民众的艺术鉴赏能力。
2.旅游收入的增加:文化旅游业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
旅游者通常会购买纪念品、进食和住宿等消费,从而促进当地居民和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文化旅游直接创造的经济价值是别的旅游形式的几倍。
3.人文交流与增进国际友谊:文化旅游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增进国际之间的友谊。
通过旅游,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这对于推动全球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具有重要作用。
二、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利用状况分析尽管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1.行政管理不顺应: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指导。
但有时政府部门之间协调不力,行政管理出现问题,影响了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缺乏专业指导:文化旅游的开发和管理需要专业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有些地方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和机构,导致文化旅游的开发效果不佳。
3.不平衡发展:在游客资源分布上存在不平衡现象,一些知名景点过度开发,而其他地区的文化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4.资源过度开发:由于对旅游收益的垂涎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些地方对文化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导致资源的破坏和利用的不可持续。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文化保护、侵犯少数民族权益等,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文化保护问题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文化保护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度开发会对民族文化造成侵害。
特别是一些受欢迎的景区,由于游客的涌入,会使得当地文化受到冲击,原始的生活方式被破坏,民俗活动变成了表演等,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好民族文化。
对策: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民族文化。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保护。
保护好民族文化资源不受商业开发影响,同时保护好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2. 严格管理旅游开发。
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必须严格管理,不可随意开发。
对于一些重要的文化景点,可以实行限流措施,控制游客的数量,以减少对原始文化的冲击。
3. 加强宣传,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
引导游客尊重民族文化,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信仰,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让他们在游览民族文化景点时表现出礼貌和尊重。
二、少数民族权益问题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少数民族的权益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一些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往往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
一些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可能无视少数民族的意愿,侵犯其权益。
1. 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
在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时,必须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意愿,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一切以当地居民的利益为先。
2. 支持少数民族发展旅游业。
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支持当地居民自主开发旅游业,促进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增加他们的收入。
3. 加强监督和管理。
对开发商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旅游开发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侵犯少数民族的权益。
旅游业的文化旅游与旅游资源保护

旅游业的文化旅游与旅游资源保护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不仅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也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而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旅游以及旅游资源保护成为了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旅游业的文化旅游价值以及如何保护旅游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旅游的意义旅游业与文化密不可分,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文化旅游以展示当地的历史、艺术、风俗习惯等独特文化为主线,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通过文化旅游,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目的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
这种交流和体验进一步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友谊,推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化旅游资源也面临着严重的破坏与损失。
过度开发与商业化使得许多历史古迹、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遭受到了破坏。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继承和传播优秀的文化遗产,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措施1.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限制旅游业的开发与经营。
特别是对于文化古迹和自然遗产等特殊保护区域,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其得到适当的保护与维护。
2. 增加文化教育的力度:加强对游客的文化教育,提倡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
通过向游客传递正确的文化旅游理念,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环保意识,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
3. 提倡可持续旅游发展:推动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将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
通过控制游客数量,合理布局旅游线路,降低对当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文化旅游与旅游资源保护的案例分析中国的黄山是一座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为了保护黄山的原始风貌和文化遗产,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们限制了每天游客数量,加强了对游客行为的监管,严禁随意攀爬和破坏山体。
此外,他们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通过举办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向游客展示当地的独特魅力。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与保护措施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与保护措施文化多样性是指世界上各种文化形式的存在,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风俗习惯等。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促进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1.丰富人类文明:文化多样性反映了人类智慧、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多样性,使得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文化都有独特的价值观、艺术表达和生活方式,它们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形成多元社会,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
2.增进人类理解和互信: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有助于增进人类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通过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人们能够建立更加包容和和谐的社会关系,减少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3.振兴经济发展:文化多样性对于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产业和创意,例如文化艺术、旅游和手工艺等。
充分利用文化多样性资源,可以推动创新、创业,带动经济增长,提升地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4.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文化多样性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各类文化共存而不相互排斥,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存在,有助于减少社会冲突和分裂,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措施1.加强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和社会机构可加强对不同文化的介绍和了解,培养公民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2.制定保护政策:各国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护和传承本国的文化遗产。
这包括保护语言、习俗、传统技艺等关键元素,鼓励人们从小学习和传承本国文化。
3.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不同国家可以共同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展览和节日等,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4.利用科技手段:利用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多样性。
数字化技术可以用于记录和保存濒临消失的语言、传统音乐和文化遗产,确保它们得以传承和传播。
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

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与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而世界上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
因此,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要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更是人类共同的文明遗产。
因此,各国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比如,通过举办文化展览和文化节,展示各个民族的传统技艺和艺术形式;在教育体系中加入相关课程,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各民族的文化组织和机构开展相关活动等。
只有将传统文化传承好,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其次,要支持文化交流与合作。
文化多样性需要各个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了解和学习他人的文化,才能增进友谊,减少误解。
国际间可以通过文化节、艺术展等形式加强交流,也可以通过文化交流项目的资助与支持,让各个国家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借鉴。
同时,要鼓励各个文化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文化活动,进行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发展。
通过这样的合作,文化多样性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传播。
此外,要倡导文化包容与尊重。
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这是世界的丰富之处。
然而,在文化差异面前,我们需要学会尊重与包容。
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教育,让人们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偏见和歧视。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也要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少数族裔的文化权益,防止他们的文化被边缘化和遗忘。
最后,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也需要强大的文化产业支撑。
各国应该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在文化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方面下功夫。
同时,也要鼓励创意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和平台。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推动文化多样性的传播与交流。
综上所述,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和独特的生活方式的总称。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多样性愈发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措施。
一、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首先,文化多样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这使得世界充满了色彩和魅力。
比如,中国的春节、西班牙的斗牛、印度的印度教节日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让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其次,文化多样性促进了社会和谐与互动。
在一个多文化的社会中,人们能够学习到不同文化的观念、价值和习俗,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尊重。
多样性的存在有助于消除偏见和歧视,促进不同社群之间的和平与谅解。
尊重和欣赏多元文化的社会更加包容和谐。
再次,文化多样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不同的文化带来了不同的商业机会和旅游资源。
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和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
同时,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也带动了跨国经济合作的发展。
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文化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通过法律和政策保护文化遗产。
这包括建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来管理和保护文化遗产,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政府还应投资于文化教育和艺术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其次,应加强文化教育和意识培养。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学校和社区应该加强对多元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包容。
此外,倡导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也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加强文化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跨国合作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与友谊。
最后,社会大众应积极参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行动。
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要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文化。
人们应该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加深自己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力, 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如: 开发方式的不科学导致环 境 污 染;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资 源 产 权 不 明 晰 带 来 利 益 分 配 不 均; 传统文化的稳定性、 完整性、 延续性受到强势文化冲击, 文化 同化、 涵化和消失; 文化产品庸俗化、 商品化、 价值 退 化; 稀缺 文化资源过 度 开 发, 使资源丧失或品位下降等
[$] 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 。人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文化
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众多, 民族文化 旅游资源多样且 异 质 性 强。西 部 既 是 我 国 开 展 自 然 生 态 旅 游 的 地 区, 也 是 文 化 生 态 旅 游 的 重 要 区 域, 近年来已成为新 兴的旅游热点地区。随着旅游特别是生态旅游的发展, 在从 众效应的 影 响 下, 出 现 了 生 态 旅 游 的 泛 化 现 象。 主 要 表 现 在: “靠 拢” ; ! 认为所有 的 以 自 然 为 旅 游 都 应 向 生 态 旅 游 " 认 为 生 态 旅 游 仅 包 括 自 然 旅 游, 不 包 含 文 化 旅 游; #认为生 态旅游即可持 续 旅 游 等
遭到破坏, 人类的文化生态就会遭到威胁。现在的文化危机 不 是 器 物 和 制 度 层 面 上 的, 而是价值观念方面的缺失和失 落。文化生态建设 的 目 的 在 于 维 持 文 化 物 种 和 文 化 样 式 的 多样性, 实现文 化 生 态 的 总 体 平 衡。正 如 自 然 界 一 样, 单一 的物种无法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单一的文化物种也不适合 人类社会的发展生存。在日益趋同和现代化的现实世界中, 就 像 人 类 需 要 多 样 性 生 物、 洁 净 的 水 源 和 清 新 的 空 气 一 样, 人类对拥有丰富多 彩 的 精 神 世 界 和 文 化 生 活 的 需 求 日 益 增
[!]
的分布和民族人口的分布相吻合。布莱恩・阿切尔认为: “如 果旅游被引入独特且脆弱的环境和社会, 旅游的经济效益必 然会被其负面和先 前 未 被 评 估 的 环 境 后 果 与 社 会 后 果 所 抵
[(] 。文化生态脆弱区与自然生态脆弱区的重叠给西部的 消”
。旅 游 给 当 地 经 济 带 来 了 生 机 和
["]
生态保护提出了双重任务。 D D #C 对文化生态建设和文化生态旅游的理解 对文化生 态 建一 样,
。 “"%%" 中
文化生态体系也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在系统内部, 是 由不同层次的系 统 要 素 按 一 定 的 规 律 组 成 的 有 机 整 体。结 构内部要 素 相 互 制 约、 保 持 动 态 平 衡。 例 如 饮 食、 服 饰、 居 住、 语言、 信仰、 习 俗、 观 念 等 就 构 成 了 类 型 多 样、 稳 定 有 序、 互动共生的整 体。生 态 观 是 一 种 整 体 观、 协 调 观, 也是一种 运动的发展观。我 们 追 求 的 文 化 生 态 系 统 平 衡 是 一 种 相 对 的、 整体的平衡, 即 不 同 时 代、 不 同 地 域、 不同民族以及不同 文化形态之间的 相 对 平 衡。文 化 形 态 的 多 样 化 是 文 化 生 态 系统生命力和活 力 的 表 现。不 同 形 态 的 文 化 作 为 文 化 物 种 链上必要的一环, 各有自己的位置, 彼此关联, 保持着文化生
安徽农业科学, ( )) : Q273>;? 2C +>078 +E38 # @<8 # "%%, , *( ",%% - ",%" , ",!(
责任编辑
孙红忠
责任校对
李菲菲
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文化旅游资源适度开发
— — —从文化生态建设的角度探讨 " 文 红 !, ,唐德彪 "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 湖南长沙 $!%%%% ; 湖南怀化 $!&%%%) " # 怀化学院,
[*] 交接地带的 区 域” 。文 化 生 态 脆 弱 区 在 空 间 上, 是被主流
文化包围的孤岛; 在时间上, 是某种文化进化的分支; 在文化 表 征 上, 表 现 出 一 定 的 异 质 性 和 脆 弱 性, 很容易被主流文化 融合抵消。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 %.OPQ%"*) ; 湖南省社科联项 "%%.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目 (%$%*%(") 。 文红 (!)., - ) , 女, 湖南怀化人, 在读博士, 副教授, 从事旅游 资源开发及旅游文化研究。 万方数据 "%%.M!"M"(
C C #C
问题的提出 旅游开发凸显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 性 我国是一
我国西部地区是一个引人关注的地方, 全国 ,&R 的少数 (州) 盟、 自治县 (旗) 分布在这个 民族和 &,R 的少数民族自治 地区, 包括西北、 西南和内蒙、 广西、 湖北恩施、 湖南湘西的 !" 个省 (市区) 和 " 个地区。在 (. 个少数民族中, 大部分居住在 西部地区。我国的民族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 这里既是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和生态环境脆弱区, 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和
摘要 旅游开发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日显重要。文化生态旅 游 是 生 态 旅 游 的 重 要 方 面。民 族 文 化 生 态 旅 游 开 发 是 对 一 定 区 域 的 民族特色的文化景观适度开发。将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到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开 发 中 来, 在 提 出 文 化 生 态 旅 游 开 发 原 则 的 基 础 上, 强调从文化生态建设的角度进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旅游; 文化多样性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中图分类号 ’()" #* %) - %",%% - %* !"#$%&$’#( #) *’+%",’$- #) ./$’#(/0 120$2"% /(3 $4% 5#3%"/$% 6780#’$/$’#( #) 120$2"% 9#2"’,: ;%,#2"&% <6. =#(> %$ /0 ( /01 ’2314536 /273849 :141;3<0 =1>513, =1>53;? @2750 A>8B134856 2C ’2314536 ;>D /1<0>2?2E6 , =0;>E40;, F7>;> $!%%%%) ?@,$"/&$ /01 G3251<582> 2C <7?573;? B;38156 2C >;582>;?85814 41194 8><31;48>E?6 89G235;>5 H850 501 5273849 1IG?285;582> # /01 1?191>5 2C <7?5731 84 2>1 2C 501 89G235;>5 ;4G1<54 2C 1<2?2E8<;? 5273849 # /2 1IG?285 501 1<2?2E8<;? 5273849 314273<1 C329 501 >;582>;? <7?5731 84 52 D1B1?2G 92D13;51?6 501 <7?573;? J;<KE327>D 4291 464519;58< 501236 ;>D ;GG32;<0 31?;58B1 52 501 1<2?2E6 H;4 ;GG?81D 8> 501 1IG?285;M H850 >;582>;? D8458>E78408>E C1;57314 H8508> ;> ;31; # L> 5084 G;G13 , 582> 2C >;582>;? <7?5731 5273849, ;898>E 52 1IG?285 4745;8>;J?6 501 5273849 314273<1 2C >;582>;? <7?5731 C329 501 G134G1<58B1 2C 1<2?2E8<;? <7?573;? <2>4537<582> ;>D 8> 501 G38><8G?1 2C 501 4745;8>8>E D1B1?2G91>5 2C 1<2?2E8<;? <7?5731 8> 501 1IG?23;582> 2C 5273849 314273<1 # A%- B#"3, N;582>;? <7?5731; =7?5731; =7?5731 1<2M5273849; =7?573;? B;38156
[.] 。如 果 文 化 种 类 减 少, 不 断 灭 绝, 文化环境 态的相对平 衡
国生态旅游论坛” 一致通过 《关 于 中 国 生 态 旅 游 发 展 的 倡 议 书》 , 特别提出, 所 有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富 集 和 生 态 脆 弱 的 地 区, 都 必 须 注 意 保 护 生 态 完 整 性, 同 时, 还必须提高对人文生态 的认识, 将抢救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与抢救和保护文化生态 资源放到同等高度来对待。可见, 生态旅游的内涵已远远超 过了 “到自然旅游区旅游” 这样简单的内容。 C #D 文化生态脆弱区与自然生态脆弱区的重 叠 连玉銮认 为: “ 文化生态脆弱区是相对于自然生态脆弱区提出的概念, 指抗干扰和生态恢复能力较弱的地区, 或者处于不同文化圈
’) 卷 $ 期
文 红等
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文化旅游资源适度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