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作者:————————————————————————————————日期:2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1.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涂尔干_。

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出版的___《教育社会学概论》___一书。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__实证研究范式___和__人文研究范式__两类。

3.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_教师群体__和_学生群体__的结合体。

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_价值观的认同__、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__个体的社会化_。

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6、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其中约束力最小的是教育习俗。

7在西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8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

9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师生关系和评价手段中,评价手段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

10学生的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11三分类说把课堂结构分为三类即: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2根据教育制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教育功能可以区分出教育制度的导向功能和传递功能。

1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实证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两类。

1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1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18.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主要有规范性研究和证验性研究的区别。

19.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结合体。

20.在教育社会学中,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指家庭,而群体的高级形式是集体。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1、根据教育制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教育功能可以区分出教育制度的导向功能和传递功能2、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主要有规范性研究和证验性研究的区别。

4..我国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功能主要有大教育功能文明辐射功能和辅助经济发展功能。

5.教育对人口自然变动的影响表现在对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影响。

6..青年文化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7.教育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包括选题、计划、实施和总结四个阶段。

8.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结合体。

9.在教育社会学中,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指家庭,而群体的高级形式是集体。

10.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实证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两类。

11.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理想四种成分。

名词解释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包括:1、入学机会均等,或入学不受歧视。

2、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3.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4.不只是在获得知识方面的机会均等,更主要的是使人在获得本领方面的机会均等5.不仅涉及学校教育、还涉及校外教育、成人教育、回归教育等形式中的机会均等;6.在国际范围内,主要指富国和穷国之间在教育资源分布、教育设施发展、学业成功率和学业证书价值上的均等。

前排中间效应即坐在教室前排和中间的学生,与坐在后边与两边的学生相比,往往具有更高的学习动机,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更高,学习成绩更好,更能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对班级的态度也更为积极。

社会控制是指通过社会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

既指整个社会或社会中的群体、组织对其成员行为的指导、约束或制裁,也指社会互动中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和相互批评。

自考教育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教育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教育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制度B. 教育过程C.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D. 教育结果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的功能?A. 社会化B. 选择与分配C. 政治宣传D. 文化传递答案:C3. 教育的“隐性课程”指的是什么?A. 学校正式课程之外的教学内容B. 学生在课堂之外学到的知识C. 学校文化和价值观D. 教师的非正式教学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4. 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促进经济发展B. 提高人口素质C. 维护社会稳定D. 增加就业机会答案:ABC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教育成就?A. 家庭背景B. 个人能力C. 社会政策D. 学校资源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简述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答案解析: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教育可以作为社会分层的一个机制,通过教育机会的分配和教育成就的差异,影响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同时,社会分层也会影响教育机会的获取,如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往往能够为子女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此外,教育还可能通过培养特定的技能和知识,加强或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

7. 描述教育对社会化过程的作用。

答案解析:教育是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个体成长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教育通过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帮助个体学习如何在社会中适当地行动。

教育还涉及传授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个体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成为社会的有用成员。

此外,教育还有助于培养个体的批判性思维,促进个体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8. 论述现代社会中教育不平等的表现及其可能的解决策略。

答案解析:教育不平等在现代社会中表现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教育机会的不公以及教育结果的差异。

解决教育不平等的策略包括但不限于:提高教育投入,确保基础教育的普及和质量;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政策,如对弱势群体的扶持;改革教育制度,消除制度性障碍;以及通过立法保障教育公平,如禁止基于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的歧视。

教育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社会现象C.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D. 教育制度答案:C2. 教育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A. 杜威B. 斯宾塞C. 赫尔巴特D. 埃米尔·涂尔干答案:D3.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

A. 调查研究B. 实验研究C. 历史研究D. 文学创作答案:D4.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中,教育具有()的功能。

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教育的平等性原则主要体现在()。

A. 教育机会均等B. 教育资源均等C. 教育结果均等D. 教育过程均等答案:A6.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主要是指()。

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人格D. 促进就业答案:C7. 教育的筛选功能主要是指()。

A. 选拔人才B. 培养人才C. 淘汰人才D. 教育评价答案:A8. 教育的传递功能主要是指()。

A. 传递文化B. 传递知识C. 传递技能D. 传递信息答案:A9. 教育的创新功能主要是指()。

A. 创新知识B. 创新技术C. 创新文化D. 创新制度答案:C10. 教育的整合功能主要是指()。

A. 整合社会资源B. 整合社会关系C. 整合社会文化D. 整合社会制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B.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C. 教育与社会问题的关系D. 教育与社会政策的关系答案:ABCD12.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定量研究B. 定性研究C. 比较研究D. 实验研究答案:ABCD13.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

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 整合功能答案:ABCD14. 教育的筛选功能体现在()。

A. 选拔人才B. 培养人才C. 淘汰人才D. 教育评价答案:ACD15. 教育的传递功能体现在()。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1.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涂尔干_。

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出版的___《教育社会学概论》___一书。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__实证研究范式___和__人文研究范式__两类。

3.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_教师群体__和_学生群体__的结合体。

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_价值观的认同__、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__个体的社会化_。

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6、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其中约束力最小的是教育习俗。

7在西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8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

9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师生关系和评价手段中,评价手段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

10学生的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11三分类说把课堂结构分为三类即: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2根据教育制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教育功能可以区分出教育制度的导向功能和传递功能。

1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实证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两类。

1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1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18.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主要有规范性研究和证验性研究的区别。

19.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结合体。

20.在教育社会学中,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指家庭,而群体的高级形式是集体。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答案题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答: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旨在探讨教育系统对社会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社会因素对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的影响。

题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实践、学校组织与管理、教师与学生关系、教育不平等、社会背景与学业成绩等。

题三:请论述家庭背景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

答:家庭背景对教育机会不平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文化资本和家庭教育期望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教育机会。

在家庭经济较差的情况下,家庭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导致学生的学业表现不佳。

此外,家庭文化资本的不平等也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例如,家庭中读书的风气、接触的文化资源等都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

因此,教育政策应该关注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支持,以减少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影响。

题四:请探讨教育制度对社会流动的影响。

答:教育制度对社会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教育机会的分配和学历的认可,教育制度可以促进或阻碍个体的社会流动。

如果教育机会在分配中不公平,某些社会群体可能会失去获取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限制其社会流动的可能性。

此外,教育制度对不同学历的认可也会影响个体的社会地位。

在一些社会中,高等教育学历被广泛认可,具有高学历的人更容易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和社会地位,而在其他社会中,职业技术教育或其他非学术教育形式可能更受重视。

因此,教育制度应该确保公平的教育机会和学历的认可,以促进社会流动。

题五:请分析教育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教育与社会变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教育可以被视为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教育可以为社会变革提供人力资源和知识技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适应性的人才。

教育也可以通过传递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对社会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社会变革也会对教育产生影响。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

下列哪项是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B. 学生的心理发展C. 教育的经济效益评估D.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2. 下面哪种社会取向的理论更强调社会结构对教育的影响?A. 功能主义理论B.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C. 创新理论D. 社会批判理论3.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是教育不平等问题。

下列哪种因素可能导致教育不平等?A. 家庭背景B. 学生个体能力C. 学校质量D. 教师素质4. 下面哪个理论更强调学校作为社会化机构的功能?A. 社会学习理论B. 自我实现理论C. 学校文化理论D. 运动参与理论5. 教育社会学研究重点关注教育的社会目标、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意义等问题。

下列哪个观点与教育深度相联系?A. 教育的社会功能B. 教育的经济效益C. 教育的职业培养D. 教育的知识传授答案:1. A 2. A 3. A 4. C 5. A二、简答题1. 什么是教育社会学?简要介绍其研究内容和意义。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的社会目标、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意义等问题。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不平等、教育与社会变迁等。

教育社会学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并促进教育的公平与效益。

2. 请简要介绍教育不平等问题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教育不平等问题指的是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在社会中的分配不均衡现象。

家庭背景、学生个体能力、学校质量和教师素质等因素可能导致教育不平等。

家庭背景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家庭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

学生个体能力则影响着他们对学习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成绩。

学校质量和教师素质对学生的教育成果具有重要影响,高质量的学校和优秀的教师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

教育社会学测试题及答案

教育社会学测试题及答案

教育社会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教育制度B. 教育政策C. 教育实践D. 教育理论答案:A2. 教育社会学的奠基人是谁?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威D. 斯宾塞答案:B3. 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无关B. 正相关C. 负相关D. 无规律答案:B4. 教育公平的实现主要依靠什么?A. 法律B. 政策C. 经济D. 文化答案:B5.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知识传授B. 技能培养C. 价值观塑造D. 所有选项答案:D6. 教育的社会选择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职业选择B. 社会地位C. 社会角色D. 所有选项答案:D7.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是什么?A. 无关B. 单向影响C. 双向互动D. 单向影响答案:C8.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实证研究B. 理论分析C. 案例研究D. 所有选项答案:D9.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 解释教育现象B. 解决教育问题C. 促进教育改革D. 所有选项答案:D10.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A. 教育制度B. 教育过程C. 教育结果D. 所有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教育制度、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以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2.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答案: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包括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符号互动论、结构功能主义等。

3.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答案: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经济发展也为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

4. 教育与社会化的关系是什么?答案:教育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教育,个体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从而成为社会的一员。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作者:————————————————————————————————日期:2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1.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涂尔干_。

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出版的___《教育社会学概论》___一书。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__实证研究范式___和__人文研究范式__两类。

3.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_教师群体__和_学生群体__的结合体。

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_价值观的认同__、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__个体的社会化_。

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6、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其中约束力最小的是教育习俗。

7在西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8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

9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师生关系和评价手段中,评价手段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

10学生的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11三分类说把课堂结构分为三类即: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2根据教育制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教育功能可以区分出教育制度的导向功能和传递功能。

1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实证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两类。

1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1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18.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主要有规范性研究和证验性研究的区别。

19.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结合体。

20.在教育社会学中,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指家庭,而群体的高级形式是集体。

21.我国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功能主要有大教育功能文明辐射功能和辅助经济发展功能。

22.教育对人口自然变动的影响表现在对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影响。

23.青年文化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24.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理想四种成分。

25.教育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包括选题、计划、实施和总结_四个阶段。

26.教师的教育自由权包括教科书选用权、课程实施计划制订权、教学形式与方法运用权和评价手段使用权。

27.在西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28在教育社会学史上,(涂尔干)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29.1949年布(鲁克弗)发表《教育社会学定义问题》一文,可以看成是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30.1922年(陶孟)和出版的《社会与教育》是我国教育社会学形成标志31.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具体方法论)。

32.在教育社会学中依据研究方法为基本特征,可以分为(实证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

33、教育社会学研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来收集资料。

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现场法、隐蔽法、人种学研究)四大类。

一、名词解释1.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2.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

3.自致角色: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与自致地位相适应的角色。

4.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5.学生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学生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6.同辈集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

7.失范行为:凡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和冲突的行为就是失范行为。

包括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几种。

8.前排中间效应:坐在教室前排和中间的学生与坐在后排和两边的学生相比,往往具有更高的学习动机,各方面表现更好,更能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同。

10.显性知识:以学科课程类别以及具体课程内容等法定知识或法定文化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育知识。

11.隐性知识:以学校生活经历以及学校文化熏陶等非正式教育影响所教给学生的知识。

12.从众行为:因群体压力的影响导致个体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

13.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

14.文化失调论: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受到破坏的现象。

15.伴生性教育问题: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教育问题16.失误性教育问题:在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由于学校教育没有及时顺应这种变化,采取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导致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17.教育制度的功能失调:当教育制度不能适应社会变迁,不能规范学校成员的行为,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时,教育制度在功能上表现出混乱和失效。

A418.过分社会化:是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一种只承认共性、抹杀个性的社会现象。

19.社会化失败:个人接受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相冲突的亚文化的过程,是对社会目标的背离。

1.教育社会现象是指学者们以一种把教育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眼光所看到的现象,从概括的意思上讲,它包括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与教育相连的社会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和社会学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社会学科,它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一种把教育和社会联系起来的眼光来研究“教育社会现象”,其学科的逻辑起点和研究目的在于教育的本质性功能,为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造条件和提供理论依据。

3.社会学中社会制度是指反映人们在某一社会生活领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一套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

4.教育制度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各种各类教育机构的体系。

5. 社会化功能是指教育制度在促进个体完成社会化成为正式社会成员方面的作用。

6. 教育需求是社会及个人对接受教育方面的需求,一般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或家庭)需求。

7. 社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整体各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平衡态;而狭义的社会结构是指构成社会的人口、职业集团、社会阶级和阶层等组成的体系和比例关系。

8. 教育结构是指社会的教育活动的各种要素根据一定比例和秩序所构成的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9. 社会流动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各阶级、阶层和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经常处于变动的状态。

10. 结构性流动是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性的质变的过程,社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社会流动出现了以群体为基本特征的现象,它主要发生在社会基本矛盾比价尖锐的历史时期。

11. 代际流动是指家族中两代人或几代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变动。

12. 赞助性流动是指依据一定的社会制度,个人在社会的帮助下获得某中地位或升迁的机会。

13. 竞争性流动是在社会公平原则下,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和能力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升迁机会。

14. 机会公平就是人们对社会给其所有成员创造相同的外部条件并对他们采取相同的原则、制度、态度、行为的一种状态和对此的评价。

15. 教育效率是指教育的投入与其产出的社会效益的比值。

16. 教育分流是指教育系统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要,有计划、按比例地把学生分成不同的教育类型分别培养,并且帮助他们分配到不同的社会岗位和社会角色。

17. 社会变迁是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的结构方面发生的变化或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18.社会变迁的机制就是社会环境的压力与社会需要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引起社会结构性变化。

19.教育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教育模式的整体转换过程,其内容包括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主体现代化、教育方法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条件现代化以及教育环境现代化等众多方面。

20. 社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共同生活的若干社会群体或人群通过某种互动连接起来的,由共同文化维系的区域性社会。

21. 教师文化是由在校教师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角色行为所构成的文化,包括规范文化和非规范文化。

22.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时空,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以校园主体意识为主要特征,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的的一种群体文化。

1.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2.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3.同辈集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

B55.过分社会化:是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一种只承认共性、抹杀个性的社会现象。

B46学生重要他人:是指对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学生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7差异交往说:由美国犯罪心理学家萨塞兰德提出。

认为人们在经历社会化过程中与谁交往决定了社会化的方向。

孩子通过与越轨群体的交往学到对越轨行为的理解、态度和技能,与这类群体交往越密切,犯罪的手段、动机和可能性越高。

8、教育规范:是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是控制和约束学校成员行为合理性的基本机制。

9、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涉及社会心理问题,包括伦理、道德、经济、文化、政治五个方面,不是教育平等的另一种表述,是指教育制度的合理性与公正性的统一。

10、教育社会学: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

11、失范行为:凡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和冲突的行为就是失范行为。

包括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几种。

12、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点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13、从众行为:因群体压力的影响,导致个体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

14、社会流动: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从某一个社会位置向另一个社会位置的变动现象。

15、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16、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教育民主化的一个基本前提。

17、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的发展在满足当前需要时,不牺牲后代利益,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8教育社会学: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