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训练
17.4.3学做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

点A(-1,m),AB⊥x轴于点B,△AOB的面积为2.若直线 y=ax+b经过点A,并且经过反比例函数 点C(n,一2). ⑴求直线y=ax+b的解析式; ⑵设直线y=ax+b与x轴交于点M,求AM 的长.
y k x
的图象上另一
5、如图,点D双曲线上,AD垂直x轴,垂足为A,点C在
AD上,CB平行于x轴交曲线于点B,直线AB与y轴交于
(C)S1 = S 2 S1 与S 2 的大小关系 (D ) 不能确定.
回顾与思考
k 6、已知反比例函数 y (k是不为0的常数) 的图 x
象在第二、四象限,那么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 (C)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
1、如图,函数
k y x
与
y kx k
在同一坐
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B )
A .
B .
C .
D .
2、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M、N两点.
y
k y x
M (2,m)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
O
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N (1, 4) (3)求S∆MON
回顾与思考
4、甲乙两地相距100km,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把汽车到达乙地所用的时间y(h)表示为汽车的平均速度
x(km/h)的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C )
5. 如图,记 Rt COD 和 Rt AOB 的面积分别为 s1 和s2
,则 s1与s2的关系是( C ).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型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型:专题1 1、.(2010 济宁)如图,正比例函数12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 y x =(0)k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 点,过A 点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已知OAM ∆的面积为1.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B 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点B 与点A 不重合),且B 点的横坐标为1,在x 轴上求一点P ,使PA PB +最小.2.(2011 聊城)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交反比例函数42(0)my x x-=>的图象于点A 、B ,交x 轴于点C .(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点A 的坐标是(2,-4),且BC AB = 13,求m 的值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xA(第1题)3、.(2010年枣庄市)如图,一次函数y =a 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 k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与x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D ,已知OA =10,点B 的坐标为(m ,-2),t a n ∠AOC = 13.(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在y 轴上存在一点P ,使△PDC 与△CDO 相似,求P 点的坐标.4、(2011•临沂)如图,一次函数y=kx+b 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较于A (2,3),B (﹣3,n )两点.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所给条件,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x+b >的解集; (3)过点B 作BC⊥x 轴,垂足为C ,求S △ABC .5、(2011•泰安)如图,一次函数y=k 1x+b 的图象经过A (0,﹣2),B (1,0)两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M ,若△OBM 的面积为2.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M⊥MP?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7. (德州市2010年)●探究 (1) 在图1中,已知线段AB ,CD ,其中点分别为E ,F . ①若A (-1,0), B (3,0),则E 点坐标为__________; ②若C (-2,2), D (-2,-1),则F 点坐标为__________;(2)在图2中,已知线段AB 的端点坐标为A (a ,b ) ,B (c ,d ), 求出图中AB 中点D 的坐标(用含a ,b ,c ,d 的 代数式表示),并给出求解过程. ●归纳 无论线段AB 处于直角坐标系中的哪个位置, 当其端点坐标为A (a ,b ),B (c ,d ), AB 中点为D (x ,y ) 时, x =_________,y =___________.(不必证明) ●运用 在图2中,一次函数2-=x y 与反比例函数xy 3=的图象交点为A ,B . y y =x3 B①求出交点A,B的坐标;②若以A,O,B,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利用上面的结论求出顶点P的坐标.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型:专题1答案:1、(2010 济宁.)解:(1)设A点的坐标为(a,b),则kba=.∴ab k=.∵112ab=,∴112k=.∴2k=.∴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yx=. ··································································3分(2) 由212yxy x⎧=⎪⎪⎨⎪=⎪⎩得2,1.xy=⎧⎨=⎩∴A为(2,1). ·················································4分设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C,则C点的坐标为(2,1-).令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mx n =+.∵B 为(1,2)∴2,12.m n m n =+⎧⎨-=+⎩∴3,5.m n =-⎧⎨=⎩∴BC 的解析式为35y x =-+. ········································································ 6分 当0y =时,53x =.∴P 点为(53,0). ····················································· 7分2、(2011 聊城24.) 解:(1)因为反比例函数42(0)my x x-=>的图象在第四象限, 所以420m -<,解得2m >. (2)因为点A(2,4-)在函数42my x-=图象上, 所以4242m--=,解得6m =. 过点A 、B 分别作AM ⊥OC 于点M ,BN ⊥OC 于点N , 所以∠BNC=∠AMC=90°. 又因为∠BCN=∠ACM ,所以△BCN ∽△ACM ,所以BN BCAM AC=. 因为14BC AB =,所-以14BC AC =,即14BN AM =. 因为AM=4,所以BN=1所以点B 的纵坐标是1-因为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1y =-时,8x =. 所以点B 的坐标是(8.1-因为一次函数y kx b =+B(8,1-).∴2481k b k b +=-⎧⎨+=-⎩,解得125k b ⎧=-⎪⎨⎪=-⎩所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152y x =--. 3、(2010年枣庄市)(1)过点A 作AE ⊥x 轴,垂足为E .221tan 3310101 3.AOE OE AE OA OE AE AE OE ∠=∴==+=∴==,.,, ∴点A 的坐标为(3,1).………………………2分A 点在双曲线上,13k∴=,3k =.∴双曲线的解析式为3y x=. ………………………………………………………3分 (2)点(2)B m -,在双曲线3y x=上,3322m m ∴-==-,.∴点B 的坐标为322⎛⎫-- ⎪⎝⎭,. ………………………………………………………4分231332 1.2a b a a b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13y x =-. …………………………………………………7分(3)C D ,两点在直线213y x =-上,C D ∴,的坐标分别是30(01)2C D ⎛⎫- ⎪⎝⎭,,,. ∴312OC OD ==,,DC =过点C 作CP AB ⊥,垂足为点C .PDC CDO △∽△,2PD DC DC PD DC OD OD ∴===,又1314OP DP OD =-=-=P ∴点坐标为904⎛⎫⎪⎝⎭,. 分4、(2011•临沂)考点分析:(1)由一次函数y=kx+b 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较于A (2,3),B (﹣3,n )两点,首先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则可求得B 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观察即可求得答案;(3)因为以BC 为底,则BC 边上的高为3+2=5,所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1)∵点A (2,3)在y=的图象上, ∴m=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n==﹣2,∵A(2,3),B(﹣3,﹣2)两点在y=kx+b上,∴,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3<x<0或x>2;(3)以BC为底,则BC边上的高为3+2=5,∴S△ABC=×2×5=5.点评: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注意待定系数法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5、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题

y A
D B O
x C
(2005年中考· 湖州)两个反比例函数 y x , y ,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1,P2,P3,…,
P2005在反比例函数y=
6 x
3
6
图象上,它们的横坐标分别是
x1,x2,x3,…,x2005,• 坐标分别1,3,5,…,共2005 纵 年连续奇数,过点P1,P2,P3,…,P2005分别作y轴
A D -2 B O C x
6、 直线y=-x与反比例函数y=-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B,过点A作AC 垂直于y轴于点C,求S△ABC.
6
变式: 直线y=kx与反比例函数y=-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B,过点A作AC 垂直于y轴于点C,求S△ABC.
6
7.如图所示,已知直线y1=x+m与x轴、
的平行线,与y=
3 x
的图象
交点依次是Q1(x1,y1), Q2(x2,y2),Q3(x3,y3), …,Q2005(x2005,y2005), 则y2005= 2004.5 .
感悟与收获
这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5、 如图, 已知一次函数y
kx b(k 0)的图象与x轴, m x (m 0)
y轴分别交于A, B两点, 且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交于点C, 过点C作CD垂直于x
轴, 垂足为D.
若OA OB OD 1.
(1)求点A, B,D的坐标; (2)求一次函数和反
y C B A O D x
反比例函数与一 次函数的综合题
1、一次函数y=2x-5的图象与反比 y k ( k 0 ) 的图象交于第四 例函数 x 象限的一点P(a,-3a),则这个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为 .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

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1.如图,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为4.(1)求k的值;(2)根据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直接写出B点坐标;(3)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2.正比例函数y=kx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已知点A的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3.(1)写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求B点的坐标;(3)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都过点(1,a).(1)确定a的值以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的另一个交点坐标.4.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0,1)和点B(a,﹣3a)(a>0),且点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a的值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5.如图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A的横坐标为4.(1)求k值;(2)求它们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3)利用图象直接写出:当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y1>y2.6.已知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1,﹣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及它们图象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7.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M、N两点.(1)根据图中条件求出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8.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k2x+b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A(2,n),B(﹣1,﹣2).(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关系式;(2)利用图象直接写出当x在什么范围时,y1>y2.9.如图,正比例函数y1=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1,2).(1)分别求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请你观察图象,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你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已知反比例函数y=﹣和一次函数y=kx﹣2都经过点A(m,﹣3).(1)求m的值和一次函数的关系式.(2)若点M(a,y1)和N(a+2,y2)都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试通过计算或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比较y1与y2的大小.11.如图,函数y=3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A(1,m),点B(n,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n的值;(3)若P是y轴上一点,且满足△POB的面积为6,求P点的坐标.12.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1),一次函数y2=kx+b(k≠0)的图象经过点C(0,3)与点A,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另一点B.(1)分别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点B的坐标.(3)根据图象写出使y1>y2的x的取值范围.13.直线y1=2x﹣7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P(m,﹣3).(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试判断点Q是否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14.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1,a)、B(﹣2,1)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15.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1)根据图象,分别写出点A、B的坐标;(2)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求出线段AB的长度.16.如图,已知A(n,2),B(2,﹣4)是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x取何值时,y1<y2?17.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一次函数y=x+1与的交点,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8.如图,一次函数y=kx+2与x轴交于点A(﹣4,0),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B(2,a).(1)分别求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作BC⊥x轴,垂足为C,求S△ABC.19.如图,一次函数y1=kx+b与反比例函数.(m、k≠0)图象交于A(﹣4,2),B(2,n)两点.(1)求m、n的值及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当x取非零的实数时,试比较一次函数值与反比例函数值的大小.20.一次函数y1=kx+b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A(﹣1,4)、B(﹣4,n),(1)求n的值;(2)连接OA、OB,求△OAB的面积;(3)利用图象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21.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m,4)和点B(﹣4,﹣2).(1)求一次函数y=ax+b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22.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1)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3)你能求出图中△AOB的面积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写出求解过程.23.如图,直线y=kx+2k(k≠0)与x轴交于点B,与双曲线y=交于点A、C,其中点A在第一象限,点C在第三象限.(1)求点B的坐标;(2)若,求点A的坐标.24.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P(﹣3,m),Q(2,﹣3).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5.已知正比例函数y=k1x(k1≠0)的图象经过A(2,﹣4)、B(m,2)两点.(1)求m的值;(2)如果点B在反比例函数(k2≠0)的图象上,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6.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y=﹣3x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和B两点,如果有一个交点A的横坐标为2.(1)求k的值;(2)求A,B两点的坐标;(3)当_________时,.27.如图,已知A(﹣4,2)、B(n,﹣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列函数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m、n的值;(2)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3)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28.如图,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B,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CD⊥x轴于点D,求四边形OBCD的面积.29.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2+b的图象交于A、B两点,A(2,n),B(﹣l,﹣2).(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关系式;(2)试证明线段AB分别与x轴、y轴分成三等分;(3)利用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二、四象限内的A、B两点,点B的坐标为(6,n).线段OA=5,E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且sin∠AOE=,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参考答案:1.(1)由x=4,得y=2;则k=xy=4×2=8;(2)∵A,B两点是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点A(4,2),∴B(﹣4,﹣2);(3)由图象可得在两个交点的左边,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x<﹣4或0<x<42.(1)∵正比例函数y=kx 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过点A(1,3),则k=3,∴正比例函数是y=3x ,反比例函数是.(2)∵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点B的坐标是(﹣1,﹣3).(3)∵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原点,所以令x=1,则y=3,图象过(1,3),描出此点即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应在每一个双曲线上描出3各点,即可画出函数图象.3.(1)由题意得,2+1=a,解得,a=3,(1分)由题意得,,解得,k=3.(2分)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3分)(2)由题意得,,(4分)解得,,∴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4.∵点B(a,﹣3a)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3a,解得a=1,a=﹣1(舍去),∴点B的坐标为(1,﹣3),∵一次函数y=kx+b图象经过点A(0,1),B(1,﹣3),∴,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4x+1.5.(1)将A的横坐标4代入y1=x,得y1=×4=2,由题意可得A点坐标为(4,2),由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k=2×4=8.(5分)(2)将两个函数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得:,解得,.所以A(4,2),B(﹣4,﹣2).所以B点坐标为B(﹣4,﹣2).(3分)(3)由于A点横坐标4,B点横坐标为﹣4,由图可知:当x>4或﹣4<x<0时,y1>y2.6.由已知得,(2分)解得.(4分)∴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5分)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6分)由,解得x=﹣1或.(7分)当时,y=2.∴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m=6,a=﹣6即N(﹣1,﹣6)且,解得∴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解析式分别为y=.y=2x﹣4.(2)由图象可知,当﹣1<x<0或x>3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8.(1)∵双曲线过点(﹣1,﹣2),∴k1=﹣1×(﹣2)=2.∵双曲线y1=,过点(2,n),∴n=1.由直线y2=k2x+b过点A,B 得,解得.∴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为y1=,一次函数关系式为y2=x﹣1.(2)当x<﹣1或0<x<2时,y1>y2.9.(1)解:∵y1=k1x过点A(1,2),∴k1=2.(2分)∴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1=2x.(3分)∵反比例函数过点A(1,2),∴k2=2.(5分)∴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6分)(2)﹣1<x<0或x>1.(8分)(3)∵点A的坐标为(1,2),∴OA=,当OA为腰时,OA=OP2=,P2点坐标为(0,4),当AP1=OA=,可知P1坐标为(0,),当OA=OP3=时,可得P3坐标为(0,﹣)由图可知,P1(0,),P2(0,﹣),P3(0,4),当OA为底时,OP4==,故P1(0,),P2(0,﹣),P3(0,4),P4(0,).10.(1)∵反比例函数y=﹣经过点A(m,﹣3).∴﹣3m=﹣6,∴m=2;∵一次函数y=kx﹣2经过点A(m,﹣3).∴2k﹣2=﹣3,∴k=﹣,∴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x﹣2.(2)当a>0时,则a<a+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四象限内是增函数,∴y1<y2;当﹣2<a<0时,则a+2>0,由图象知y1>y2;当a<﹣2时,则a<a+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二象限内是增函数,∴y1<y211.(1)∵函数y=3x的图象过点A(1,m),∴m=3,∴A(1,3);∵点A(1,3)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k=1×3=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点B(n,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3)依题意得PO•3=6∴OP=4,∴P点坐标为(0,4)或(0,﹣4).12.(1)∵点A(﹣2,1)在反比例函数y1=mx的图象上,∴1=m﹣2,即m=﹣2,又A(﹣2,1),C(0,3)在一次函数y2=kx+b图象上,∴即k=1,b=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解析式分别为:y=与y=x+3;(2)由得x+3=﹣,即x2+3x+2=0,∴x=﹣2或x=﹣1,∴点B的坐标为(﹣1,2).(3)当x<﹣2或﹣1<x<0时,反比例函数在一次函数图象的上方,即y1>y2…13.(1)把(m,﹣3)分别代入和y1=2x﹣7,得,解得m=2,k=﹣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把点Q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中,即=﹣=.故点Q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14.(1)把B(﹣2,1)代入得:m=﹣2×1=﹣2,∴y=﹣,把A(1,a)代入得:a=﹣2,∴A(1,﹣2),把A(1,﹣2),B(﹣2,1)代入得:,解得:k=﹣1,b=﹣1,∴y=﹣x﹣1,答: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分别是y=﹣,y=﹣x﹣1.(2)令y=0,则0=﹣x﹣1,∴x=﹣1,∴C(﹣1,0),∴OC=1,∴S△AOB=S△AOC+S△BOC =×1×2+×1×1=1.5 15.(1)A点坐标为(﹣6,﹣2),B点坐标为(4,3);(2)把B(4,3)代入y=得m=3×4=12,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3)分别过点A、点B作y轴、x轴的垂线,两线交于点C,即AC⊥BC,如图,则点C的坐标为C(4,﹣2),在Rt△ACB中,AC=10,BC=5,∵AB2=BC2+AC2,∴AB==5.16.(1)∵B(2,﹣4)在函数y2=的图象上,∴m=﹣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点A(n,2)在函数y2=﹣的图象上∴n=﹣4∴A(﹣4,2)∵y1=kx+b经过A(﹣4,2),B(2,﹣4),∴,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1=﹣x﹣2(2)由交点坐标和图象可知,当﹣4<x<0或x>2取何值时,y1<y217.把y=x+1代入得:x+1=x+,解得:x=1,把x=1代入y=x+1得:y=2,把(1,2)代入y=得:k=2,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18.(1)将A(﹣4,0)代入y=kx+2得:﹣4k+2=0,即k=0.5,∴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0.5x+2,将B(2,a)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a=1+2=3,即B (2,3),将B(2,3)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m=2×3=6,则反比例解析式为y=;(2)∵OC=2,OA=4,∴AC=OC+OA=2+4=6,∵BC=3,∴S△ABC =AC•BC=919.(1)∵A(﹣4,2)在上,∴m=﹣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B(2,n )在上,∴n=﹣4.(2)当x<﹣4或0<x<2时,y1>y2;当x=﹣4或x=2时,y1=y2;当﹣4<x<0或x>2时,y1<y2.20.(1)根据题意,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过(﹣1,4),(﹣4,n),易得m=﹣4,n=1;则y1=kx+b的图象也过点(﹣1、4),(﹣4,1);代入解析式可得k=1,b=5;∴y1=x+5;(2)设直线AB交x轴于C点,由y1=x+5得,∴C(﹣5,0),∵S△AOC =×5×4=10,S△BOC =×5×1=2.5,∴S△AOB=S△AOC﹣S△BOC=10﹣2.5=7.5;(3)根据图象,两个图象只有两个交点,根据题意,找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的部分;易得当x>0或﹣4<x<﹣1时,有y1>y2,故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x>0或﹣4<x<﹣1 21.(1)∵点B(﹣4,﹣2)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k=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分)∵点A(m,4)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m=2.∵点A(2,4)和点B(﹣4,﹣2)在一次函数y=ax+b 的图象上,∴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设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C,分别作AD⊥y轴,BE⊥y轴,垂足分别为点D,E.(如图)∵一次函数y=x+2,当x=0时,y=2,∴点C的坐标为(0,2).∴S△AOB=S△AOC+S△BOC ===6(3)﹣4<x<0或x>2.阅卷说明:第(3)问两个范围各(1分)22.(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a≠0),把A(﹣2,1)代入得:k=﹣2,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把B(1,n)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n=﹣2,即B的坐标是(1,﹣2),把A(﹣2,1)和B(1,﹣2)代入y=kx+b得:,解得:k=﹣1,b=﹣1.即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1;(2)根据图象可知: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是x<﹣2或0<x<1;(3)能求出△AOB的面积,把y=0代入y=﹣x﹣1得:0=﹣x﹣1,x=﹣1,即C的坐标是(﹣1,0),OC=1,∵A(﹣2,1),B(1,﹣2),∴△AOB的面积S=S△AOC+S△BOC=×1×1+×1×|﹣2|=1.523.(1)当y=0时,则kx+2k=0,又∵k≠0∴x=﹣2,∴点B坐标为(﹣2,0);(2)设点A的坐标为(x、y),∴S△AOB =•|﹣2|•|y|=,∴y=±,∵点A在第一象限,∴y=,把y=代入y=得x=,∴点A 的坐标为(,)24.∵把P(﹣3,m)代入反比例函数y=﹣得:m=2,∴点P的坐标为(﹣3,2),设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kx+b,∴把Q和P 的坐标代入得:,解得:k=﹣1,b=﹣1.故所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x﹣125.(1)因为函数图象经过点A(2,﹣4),所以2k1=﹣4,得k1=﹣2.(2分)所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y=﹣2x.(1分)(2)根据题意,当y=2时,﹣2m=2,得m=﹣1.(1分)于是,由点B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得,解得k2=﹣2.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26.(1)把x=2代入y=﹣3x得:y=﹣6,即A的坐标是(2,﹣6),把A的坐标代入y=得:﹣6=,解得:k=﹣13;(2)解方程组得:,,即A的坐标是(2,﹣6),B的坐标是(﹣2,6);(3)当﹣2<x<0或x>2时,>﹣3x,故答案为:﹣2<x<0或x>227.(1)把A(﹣4,2)代入y=得:m=﹣8,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把B(n,﹣4)代入得:n=2,即B(2,﹣4),即m=﹣8,n=2;(2)把A、B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得:解得:k=﹣1,b=﹣2,即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2;(3)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是x>2或﹣4<x<028.解方程组得或,∴C点坐标为(1,4),∵CD⊥x轴,∴D点坐标为(1,0)对y=x+3,令x=0,y=3,∴B点坐标为(0,3),∴四边形OBCD的面积=(OB+CD)•OD=(3+4)×1=29.1)解:把B(﹣1,﹣2)分别代入反比例函数∴k1=﹣1×(﹣2)=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把A(2,n)代入上式,得n=1,∴A点坐标为(2,1),把A(2,1)和B(﹣l,﹣2)分别代入一次函数y=k2x+b 得,2k2+b=1,﹣k2+b=﹣2,解得k2=1,b=﹣1,∴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x﹣1;(2)证明:过A作AE⊥x轴于E,BF⊥y轴与F,AB 与坐标轴相交于C、D,如图,对于y=x﹣1,令x=0,y=﹣1;令y=0,x=1,∴C(1,0),D(0,﹣1),AC===,CD===,BD===,∴AC=CD=BD,∴线段AB分别与x轴、y轴分成三等分;(3)解:x<﹣1或0<x<230.过点A作AC⊥x轴于点C.∵sin∠AOE=,OA=5,∴AC=OA•sin∠AOE=4,由勾股定理得:CO==3,∴A(﹣3,4),把A(﹣3,4)代入到中得m=﹣1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6n=﹣12,∴n=﹣2,∴B(6,﹣2),∴有,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训练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训练例1:已知一次函数y=(3-k)x-2k2+18.(1)k为时,它的图象经过原点;(2)k为时,它的图象经过点(0,-2);(3)k为时,它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x;(4)k为时,它的图象垂直于直线y=2x+1;(5)k为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图象经过M(0,2),N(1,3)两点.例2:已知一次函数y kx b(l) 求k、b的值;=+的图象与x轴和y轴的交点坐标(2) 求一次函数y kx b=+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3) 求一次函数y kx b例3:一家小型放映厅的盈利额y元同售票数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保险部门规定:超过150人时,要缴纳公安消防保险费50元,据图回答:(1)当0<x≤150时,y与x的关系式。
(2)当150<x≤200时,y与x的关系式。
(3)当售票数x为时,不赔不赚;当售票数x为时,赔本;若获得最大利润200元x为。
基础巩固小训练:一、选择题1、一次函数y=(m-2)x+(3-2m )的图像经过点(-1,-4),则m 的值为( ).A .-3B .3C .1D .-12、若一次函数y=(2-m )x+m 的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3、一次函数y=kx+b 满足x=0时y=-1;x=1时,y=1,则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A .y=2x+1B .y=-2x+1C .y=2x-1D .y=-2x-14、如图,线段AB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A .y=-32x+2B .y=-23x-2C .y=-23x+2(0≤x ≤3)D .y=-23x+2(0<x<3) 5、已知函数y=x-3,若当x=a 时,y=5;当x=b 时,y=3,a 和b 的大小关系是( )A .a>bB .a=bC .a<bD .不能确定6、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像大致是( )。
中考数学复习《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真题练习(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真题练习(含答案)(2016·青海西宁·2分)如图,一次函数y=x+m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与x轴交于点C,点A的坐标为(2,1).(1)求m及k的值;(2)求点C的坐标,并结合图象写出不等式组0<x+m≤的解集.【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1)把点A坐标代入一次函数y=x+m与反比例函数y=,分别求得m及k的值;(2)令直线解析式的函数值为0,即可得出x的值,从而得出点C坐标,根据图象即可得出不等式组0<x+m≤的解集.【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点A(2,1)在函数y=x+m的图象上,∴2+m=1即m=﹣1,∵A(2,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k=2;(2)∵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令y=0,得x=1,∴点C的坐标是(1,0),由图象可知不等式组0<x+m≤的解集为1<x≤2.m(m≠0)(2016·贵州安顺·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交于C点,点A的坐标为(n,6),点C的坐标为(﹣2,0),且tan∠ACO=2.(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点B的坐标.解:(1)过点A作AD⊥x轴,垂足为D由A(n,6),C(﹣2,0)可得,OD=n,AD=6,CO=2∵tan∠ACO=2∴=2,即=2∴n=1∴A(1,6)将A(1,6)代入反比例函数,得m=1×6=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将A(1,6),C(﹣2,0)代入一次函数y=kx+b,可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4(2)由可得,解得x1=1,x2=﹣3∵当x=﹣3时,y=﹣2∴点B坐标为(﹣3,﹣2)(2016·四川泸州)如图,一次函数y=kx+b(k<0)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B 两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相交于点C,已知点A(4,1)(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OB(O是坐标原点),若△BOC的面积为3,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1)∵点A(4,1)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m=4×1=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点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设点B的坐标为(n,).将y=kx+b代入y=中,得:kx+b=,整理得:kx2+bx﹣4=0,∴4n=﹣,即nk=﹣1①.令y=kx+b中x=0,则y=b,即点C的坐标为(0,b),∴S△B O C=bn=3,∴bn=6②.∵点A(4,1)在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上,∴1=4k+b③.联立①②③成方程组,即,解得:,∴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3.4.(2016·四川南充)如图,直线y=x+2与双曲线相交于点A(m,3),与x轴交于点C.(1)求双曲线解析式;(2)点P在x轴上,如果△ACP的面积为3,求点P的坐标.【分析】(1)把A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求出m的值,确定出A坐标,即可确定出双曲线解析式;(2)设P(x,0),表示出PC的长,高为A纵坐标,根据三角形ACP面积求出x的值,确定出P坐标即可.【解答】解:(1)把A(m,3)代入直线解析式得:3=m+2,即m=2,∴A(2,3),把A坐标代入y=,得k=6,则双曲线解析式为y=;(2)对于直线y=x+2,令y=0,得到x=﹣4,即C(﹣4,0),设P(x,0),可得PC=|x+4|,∵△ACP面积为3,∴|x+4|3=3,即|x+4|=2,解得:x=﹣2或x=﹣6,则P坐标为(﹣2,0)或(﹣6,0).【点评】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涉及的知识有: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5.(2016·四川攀枝花)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ABO的边AB垂直与x轴,垂足为点B,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O的中点C,且与AB相交于点D,OB=4,AD=3,(1)求反比例函数y=的解析式;(2)求cos∠OAB的值;(3)求经过C、D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1)设点D的坐标为(4,m)(m>0),则点A的坐标为(4,3+m),由点A的坐标表示出点C的坐标,根据C、D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结合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k、m的二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2)由m的值,可找出点A的坐标,由此即可得出线段OB、AB的长度,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3)由m的值,可找出点C、D的坐标,设出过点C、D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b,由点C、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设点D的坐标为(4,m)(m>0),则点A的坐标为(4,3+m),∵点C为线段AO的中点,∴点C的坐标为(2,).∵点C、点D均在反比例函数y=的函数图象上,∴,解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m=1,∴点A的坐标为(4,4),∴OB=4,AB=4.在Rt△ABO中,OB=4,AB=4,∠ABO=90°,∴OA==4,cos∠OAB===.(3))∵m=1,∴点C的坐标为(2,2),点D的坐标为(4,1).设经过点C、D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b,则有,解得:.∴经过C、D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3.(2016·重庆市A卷·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的图形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第二、四象限内的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过点A作AH⊥y轴,垂足为H,OH=3,tan∠AOH=,点B的坐标为(m,﹣2).(1)求△AHO的周长;(2)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1)由OH=3,tan∠AOH=,得AH=4.即A(﹣4,3).由勾股定理,得AO==5,△AHO的周长=AO+AH+OH=3+4+5=12;(2)将A点坐标代入y=(k≠0),得k=﹣4×3=﹣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当y=﹣2时,﹣2=,解得x=6,即B(6,﹣2).将A、B点坐标代入y=ax+b,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016·山东省菏泽市·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y=与直线y=﹣2x+2交于点A(﹣1,a).(1)求a,m的值;(2)求该双曲线与直线y=﹣2x+2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解:(1)∵点A的坐标是(﹣1,a),在直线y=﹣2x+2上,∴a=﹣2×(﹣1)+2=4,∴点A的坐标是(﹣1,4),代入反比例函数y=,∴m=﹣4.(2)解方程组解得:或,∴该双曲线与直线y =﹣2x +2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为(2,﹣2).(2016·山东省东营市·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x 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A ,与反比例函数y =x m 的图象在第二象限交于点C ,CE ⊥x 轴,垂足为点E ,tan ∠ABO =12,OB =4,OE =2.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D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四象限上的点,过点D 作DF ⊥y 轴,垂足为点F ,连接OD 、BF ,如果S △BAF =4S △DFO ,求点D 的坐标.(l )∵OB =4,OE =2,∴BE =OB +OE =6. ∵CE ⊥x 轴,∴∠CEB =90°.在Rt △BEC 中,∵tan ∠ABO =12,∴CE BE =12.即CE 6=12,解得CE =3. 结合图象可知C 点的坐标为(一2,3),将C (―2,3)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3=m-2.解得m =-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6x .(2)解:方法一:∵点D 是y =-6x 的图象上的点,且DF ⊥y 轴, ∴S △DFO =12×|-6|=3.∴S △BAF =4S △DFO =4×3=12.∴12AF •OB =12.∴12×AF ×4=12.∴AF =6.∴EF =AF -OA =6-2=4. ∴点D 的纵坐标为-4.把y =-4代入y =-6x ,得 -4=-6x .∴x =32. ∴D (32,一4).方法二:设点D 的坐标为(a ,b ).∵S △BAF =4S △DFO ,∴12AF •OB =4×12OF •FD .∴(AO +OF ) OB =4OF •FD . ∴[2+(-b )]×4=-4ab .∴8-4b =-4ab .又∵点D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b =-6a .∴ab =-6.∴8-4b =24.解得:b =-4. 把b =-4代ab =-6中,解得:a =32. ∴D (32,一4).(2016·四川宜宾)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x >0)的图象交于A(2,﹣1),B (,n )两点,直线y =2与y 轴交于点C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BC 的面积.解:(1)把A (2,﹣1)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1=,即m =﹣2,∴反比例解析式为y =﹣,把B (,n )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n =﹣4,即B (,﹣4),把A 与B 坐标代入y =kx +b 中得:,解得:k =2,b =﹣5,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2x ﹣5; (2)∵A (2,﹣1),B (,﹣4),直线AB 解析式为y =2x ﹣5,∴AB ==,原点(0,0)到直线y =2x ﹣5的距离d ==,则S △A B C =AB •d =.(2015呼和浩特,23,7分)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点的坐标为(8,y ) ,AB ⊥x 轴于点B , sin ∠OAB = 45 ,反比例函数y = kx 的图象的一支经过AO 的中点C ,且与AB 交于点D. (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若函数y = 3x 与y = kx 的图象的另一支交于点M ,求三角形OMB 与四边形OCDB 的面积的比. 解:(1) ∵A (8,y ) 又∵AB ⊥x 轴于点B∴点B 横坐标为8,∴∠ ABO =90° 又∵点B 在x 轴上 ∴OB =8.在Rt △ABO 中, ∵sin ∠OAB = 45 =OAOB∴OA =8×54 =10 ∴.∴A (8,6)又∵C 点为OA 的中点,O 点为坐标原点∴C (4,3)又∵C (4,3)在函数y = kx 上 ∴3=4k,即k =1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x12.(2)法一:将四边形切成两个三角形,算△OCB 的面积和△BCD 的面积,再求和先求直线y = 3x 与y =x 12的交点M 的坐标,列如下方程组∴M (2,6)或M (-2,-6)又∵M 为函数y = 3x 与函数y =x 12在第三象限的交点 ∴M (-2,-6).∴S △OMB = 12·OB·|-6| = 12×8×6 =24∵S 四边形OCDB = S △OBC +S △BCD =12+12·DB ·4又∵D 在双曲线上,且D 点横坐标为8∴D (8,32),即BD =32∴S 四边形OCDB =12+3=15∴S △OMB S 四边形OCDB = 85 .法二:算出△ABO 的面积,再减去△ACD 的面积先求直线y = 3x 与y =x12的交点M 的坐标,列如下方程组∴M (2,6)或M (-2,-6)又∵M 为函数y = 3x 与函数y =x12在第三象限的交点∴M (-2,-6).∴S △OMB = 12·OB·|-6| = 12×8×6 =24又 ∵D 在双曲线上,且D 点横坐标为8∴D (8,32),即AD =AB -BD =6-32=29 ∴S △ACD = 12·AD·|8-4|=12×29×4=9 又∵S △ABO = 12·OB·AB = 12×8×6 =24 ∴S 四边形OCDB = S △ABO -S △ACD =24-9=15∴S △OMB S 四边形OCDB = 85 .(2015•四川广安,第20题6分)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 =(k ≠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C ,如果点B 的坐标为(0,2),OA =OB ,B 是线段AC 的中点. (1)求点A 的坐标及一次函数解析式.(2)求点C 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1)∵OA =OB ,点B 的坐标为(0,2),∴点A (﹣2,0),点A 、B 在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上,∴,解得k =1,b =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2)∵B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C 的坐标为(2,4),又∵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k ≠0)的图象上,∴k =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015•四川泸州,第23题8分)如图,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经过点C (3,0),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1)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反比例函数m y x=的图象与该一次函数的 图象交于二、四象限内的A 、B 两点,且AC =2BC ,求m 的值。
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综合练习题

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综合练习题————————————————————————————————作者:————————————————————————————————日期:ﻩ1.已知直线1y k x =(10k ≠)和双曲线2k y x=(20k ≠)的一个交点是(2-,5),求它们的另一个交点坐标.2.直线()0y ax a =>与双曲线3y x=交于()()1122A x y B x y ,、,两点,则122143x y x y -= .3.已知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交点到x 轴的距离是3,到y 轴的距离是4,求它们的解析式.4.若一次函数3y x b =+和反比例函数3b y x-=的图像有两个交点,当b =______时,有一个交点的纵坐标为6.5.如图,直线43y x =与双曲线()0k y x x =>交于点A .将直线43y x =向右平移92个单位后,与双曲线()0k y x x =>交于点B ,与x 轴交于点C ,若2AOBC=,则k =_________. CABOyx6.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0k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且与反比例函数my x=(0m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C 点,CD 垂直于x 轴,垂足为D .若1OA OB OD ===, (1)点A 、B 、D 的坐标;(2) 求一此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xyOC B A D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 中,直线y x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直线l .直线l 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像的一个交点为()3A a ,,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x =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l .直线l 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2A a ,,则k 的值等于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x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的到直线l .直线l 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3A a ,,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0.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 =(0k <)的图像经过点A (3-,m ),过点A 作AB ⊥x 轴于点B ,且AOB ∆的面积为3.(1)求k 和m 的值.(2)若一次函数1y ax =+的图象经过点A ,并且与x 轴相交于点C ,求:AO AC 的值.CBAxy O11.如图,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 mx b =+的图像交于()13A ,,()1B n -,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 根据图像回答:当x 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O ABxy12.如图7,已知一次函数1y x m =+(m 为常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ky x =(k 为常数,0k ≠)的图象相交于点()13A ,.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及其图象的另一交点B 的坐标; (2) 观察图象,写出使函数值12y y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13O ABxy13.如图,已知()()424A B n --,,,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此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 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OABxyOA (-2,1)B (1,n )xy14.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像交于A 、B 两点. (1)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 根据图像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取值范围.15.如图,已知()()424A n B --,,,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C 的坐标及AOB ∆的面积;(3)求方程0mkx b x+-=的解(请直接写出答案); (3) 求不等式0mkx b x+-=的解集(请直接写出答案). O ABxy16.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P (3-,m ),Q (2,3-). (1) 求这两个函数的函数关系式;(2)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如图)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大致图象;(3)x 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x 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17.已知正比例函数1y k x =1(0)k ≠与反比例函数22(0)k y k 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点A 的坐标为(21),. (1)求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 求点B 的坐标.18.已知一次函数y x m =+与反比例函数1m y x+=(1m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P (0x ,3)(1)0x 的值.(2) 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9.直线y kx =(0k >)与双曲线4y x=交于A()11x y ,,B ()22x y ,两点,求122127x y x y -的值.BA xyO20.如图,一次函数122y x =-的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P ,,为AB 上一点且PC 为AOB ∆的中位线,PC 的延长线交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于Q ,32OQC S ∆=,则k 的值和Q 点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21.已知反比例函数y=k2x和一次函数y=2x-1,其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b),(a+1,b +k )两点。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类型一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1. (2017湘潭)已知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过点A (3,1).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 若一次函数y =ax +6(a ≠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 (2017武汉)如图,直线y =2x +4与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相交于A (-3,a )和B 两点. (1)求k 的值;(2)直线y =m (m >0)与直线AB 相交于点M ,与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相交于点N .若MN =4,求m 的值.第2题图3. (2017泸州二诊)如图,已知A (-4,n ),B (2,-4)是一次函数y =kx +b 和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方程kx +b -mx =0的解.第3题图4. (2017资阳模拟)如图,已知直线y =kx 与双曲线y =4x (x >0)相交于点A (2,m ),将直线y =kx 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与y 轴相交于点B ,与双曲线交于点C ,连接AB 、AC .第4题图(1)求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 (2)求△ABC 的面积.类型二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5. 如图,已知,A (0,4),B (-3,0),C (2,0),D 为B 点关于AC 的对称点,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D 点. (1)证明四边形ABCD 为菱形; (2)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已知在y =kx 的图象(x >0)上有一点N ,y 轴正半轴上有一点M ,且四边形ABMN 是平行四边形,求M 点的坐标.第5题图6. (2017泰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OB 的斜边OA 在x轴的正半轴上,∠OBA =90°,且tan ∠AOB =12,OB =25,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点B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若△AMB 与△AOB 关于直线AB 对称,一次函数y =mx +n 的图象过点M 、A ,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第6题图类型三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几何图形综合7. 如图,双曲线y =kx (x >0)经过△OAB 的顶点A 和OB 的中点C ,AB ∥x 轴,点A 的坐标为(4,6),连接AC 交x 轴于D ,连接BD . (1)确定k 的值; (2)求直线AC 的解析式;(3)判断四边形OAB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求△OAC 的面积.第7题图8. (2017绵阳模拟)如图,直线y =-x +b 与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相交于A (1,4),B 两点,延长AO 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C ,连接OB .(1)求k 和b 的值;(2)直接写出一次函数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S △PAC =25S △AOB ?若存在,请求出点P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8题图答案1. 解:(1)将点A (3,1)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 得1=k 3, ∴k =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3x ; (2)对于一次函数y =ax +6(a ≠0),联立两解析式得⎩⎨⎧y =3x y =ax +6,消去y 得3x =ax +6,去分母得ax 2+6x -3=0 ①,∵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只有一个交点, ∴①式中Δ=62-4a ×(-3)=0, 解得a =-3≠0,∴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3x +6.2. 解:(1) ∵直线y =2x +4与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相交于A (-3,a ),∴a =2×(-3)+4=-2, ∴点A 坐标为(-3,-2), k =xy =(-3)×(-2)=6; (2) ∵M 在直线y =2x +4上, ∴设M (m -42,m ),∵N 在反比例函数y =6x 上, ∴设N (6m ,m ),∴MN =x M -x N =m -42-6m =4或MN =x N -x M =6m -m -42=4, ∵m >0,∴解得m =6+43或m =2.3. 解:(1)∵点B (2,-4)在函数y =mx 的图象上, ∴m =-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8x ; 又∵点A (-4,n )在函数y =-8x 的图象上, ∴n =2, ∴A (-4,2),∵y =kx +b 经过A (-4,2),B (2,-4)两点,∴⎩⎪⎨⎪⎧-4k +b =22k +b =-4, 解得⎩⎪⎨⎪⎧k =-1b =-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 (2)如解图,设直线AB 与x 轴交于点C ,第3题解图当y =0时,x =-2, ∴点C (-2,0),即OC =2,∴S △AOB =S △ACO +S △BCO =12×2×2+12×2×4=6; (3)方程kx +b -mx =0的解为x 1=-4,x 2=2. 4. 解:(1)∵点A (2,m )在y =4x 的图象上, ∴m =2,A 点坐标为(2,2), ∵点A 在y =kx 上, ∴k =1,∴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x -2;(2)如解图,过点A 作AD ∥y 轴交BC 于点D ,第4题解图把x =2代入y =x -2中得,y =0, ∴D (2,0), ∴AD =2,∵点C 为直线BC 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y =4x y =x -2, 解得x =1±5, ∴C (1+5,5-1),∴S △ABC =S △ABD +S △ACD =12×2×2+12×2×(1+5-2)=1+ 5. 5. (1)证明:∵A (0,4),B (-3,0),C (2,0), ∴OA =4,OB =3,OC =2, ∴AB =OA 2+OB 2=5,BC =5, ∴AB =BC ,∵D 为B 点关于AC 的对称点, ∴AB =AD ,CB =CD , ∴AB =AD =CD =CB , ∴四边形ABCD 为菱形; (2)解:∵四边形ABCD 为菱形, ∴D 点的坐标为(5,4),∵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D 点, ∴4=k 5, ∴k =20,∴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0x ; (3)解:∵四边形ABMN 是平行四边形, ∴AN ∥BM ,AN =BM ,∴AN 是BM 经过平移得到的, ∴首先BM 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 ∴N 点的横坐标为3, 代入y =20x ,得y =203, ∴M 点的纵坐标为203-4=83, ∴M 点的坐标为(0,83).6. 解:(1)如解图,过点B 作BD ⊥OA ,垂足为点D ,设BD =a , ∵tan ∠AOB =BD OD =12, ∴OD =2BD =2a ,∵∠ODB =90°,OB =25, ∴a 2+(2a )2=(25)2, 解得a =±2(-2舍去), ∴a =2,∴BD =2,OD =4, ∴B (4,2),∵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点B , ∴k =4×2=8,∴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 =8x ;第6题解图(2)∵tan ∠AOB =12,∴AB =12OB =5,∴OA =OB 2+AB 2=(25)2+(5)2=5,∴点A 的坐标为(5,0),又∵OM =2OB ,B (4,2),∴M(8,4),把点M 、A 的坐标代入y =mx +n 中得:⎩⎪⎨⎪⎧0=5m +n 4=8m +n, 解得m =43,n =-203,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43x -203.7. 解:(1)将A (4,6)代入解析式y =k x 得:k =24;(2)∵AB ∥x 轴,B 的纵坐标是6,C 为OB 中点,∴把y =3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y =24x 得x =8,即C 点坐标为(8,3),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将A (4,6),C (8,3)代入得⎩⎪⎨⎪⎧4k +b =68k +b =3,解得⎩⎨⎧k =-34b =9,∴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34x +9;(3)四边形OABD 为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点C 的坐标为(8,3),点A 的坐标为(4,6),∴点B 的坐标为(16,6),∴AB =16-4=12,把y =0代入y =-34x +9中得:x =12,即D (12,0),∴OD =12,∴AB =OD ,又∵AB ∥OD ,∴四边形OABD 为平行四边形;(4)S ▱OABD =12×6=7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S △OAC =14S ▱OABD =18.8. 解:(1)将A (1,4)分别代入y =-x +b 和y =k x 得:4=-1+b ,4=k 1,解得:b =5,k =4;(2)x >4或x <0<1;【解法提示】联立两解析式⎩⎨⎧y =-x +5y =4x,解得⎩⎪⎨⎪⎧x 1=1y 1=4,⎩⎪⎨⎪⎧x 2=4y 2=1, ∴B 点坐标为(4,1),∴一次函数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x >4或0<x <1;第8题解图(3)存在.理由如下:如解图,过点A 作AN ⊥x 轴于点N ,过点B 作BM ⊥x 轴于点M , 由(2)知,B 点坐标为(4,1),∴S △AOB =S 四边形ANMB =12(AN +BM )×MN =12×(4+1)×3=152,∵S △P AC =25S △AOB ,∴S △P AC =25×152=3,如解图,过点A 作AE ⊥y 轴于点E ,过点C 作CD ⊥y 轴于点D ,设P (0,t ),∴S△PAC=12OP·CD+12OP·AE=12OP·(CD+AE)=12|t|×2=|t|=3,解得:t=3或-3,∴P(0,3)或(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C A B
y
x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
1.如图,已知A(n ,-2),B(1,4)是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x
m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C .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2)求△AOC 的面积; (3)求不等式kx+b-
x
m
<0的解集(直接写出答案).
2.已知:如图,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D .OB =10,tan ∠DOB =
3
1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设点A 的横坐标为m ,△ABO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 (3)当△OCD 的面积等于
2
S
时,试判断过A 、B 两点的抛物线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能否等于3.如果能,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20.(本题满分9分)(2009年)
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 = m
x
的图象经过点A (-1,3),一次函数y =kx +b 的
图象经过点A 和点C (0,4),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另一点B .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B 的坐标. 23、(本题满分9分)(2008年)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 x m =+和反比例函数1
(1)m y m x
+=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3)P a . ⑴求a 的值及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⑵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在第一象限内,使反 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
20.(本题满分8分)(2010年)
已知点P (1,2)在反比例函数y =x
k
(0≠k )的图象上.
(1)当x 2-=时,求y 的值;
(2)当1<x <4时,求y 的取值范围.
(2011年)20、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相交于点A (4,m ). (1)求m 的值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直线x=2与反比例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交于点B 、C ,求线段BC 的长.
(,3)P a
O x
y
1.若正比例函数x k y 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x
k y 2
=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的坐标为(32,3),则k 1k 2=____________.
2、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象与直线y =2x 和y =x +1的图象过同一点,则k = . 3、如图,是一次函数y=kx+b 与反比例函数y=2x 的图象,则关于x 的方程kx+b=2
x
的
解为( )
A .x l =1,x 2= 2 ;
B .x l = -2,x 2= -1 ;
C .x l =1,x 2= -2
D .x l =2,x 2= -1 4、 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相交于A 、B 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2
C .-1<x <0,或x >2
D .x <-1,或0<x <2 5、已知120k k <<,则函数1y k x =和2
k y x
=
的图象大致是( ) 6、.已知关于x 的一次函数y =-2x +m 和反比例函数x
n y 1
+=的图象都经过A (-2,1),则m =__,n =___. 7、.直线y =2x 与双曲线x
y 8
=
有一交点(2,4),则它们的另一交点为________. 8、已知y =(a -1)x a 是反比例函数,则它的图象在( ).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三、四象限
9、观察函数x
y 2
-=的图象,当x =2时,y =________;当x <2时,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当y ≥-1时,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0、.函数x
y 2
=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y =-x +1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与函数x
y 2
=
的图象的交点共有________个. 11、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x
m
y =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 (1)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 12、已知一次函数x y 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交于M 、N 两点,且52=MN .
(l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抛物线c bx ax y ++=2
经过M 、N 两点,证明:这条抛物线与x 轴一定有两个交点;
(3)设(2)中的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为A 、B (点A 在点B 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连结AC 、BC.若3tan tan =∠+∠CBA CAB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y x
O y x
O y x
O y x
O (A )
(B
(C )
(D )
A B
O
x
y 第4题
2 1 2
3 -3 -1 -2 1
3 -3
-1
-2 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