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文言字词
高二年级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

高二年级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导语】已经进入高二上学期的同学们,在我们顺利度过高中的适应期,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逐渐形成了自我学习模式,初步拟定人生计划后,要将自我的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应将自己的学业做到一个高度的时候了。
作者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年级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二年级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篇一北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流连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北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傍晚、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战国·荀况《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坚持不懈,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1、《蜀道难》年代:唐作者: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2、《秋兴八首》其一年代:唐作者: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年代:唐作者: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4、《登高》年代:唐作者: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琵琶行白居易〔唐代〕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高二上学期必背文言文古诗词

高二上学期必背文言文古诗词1.高二上学期必背文言文古诗词《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过华清宫》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高二上学期必背文言文古诗词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高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

高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本店铺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助你金榜题名!1.高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4、固:固不在战矣(当然)5、举:举以予人(拿)6、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7、判: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8、固:至于*,理固宜然(本来)9、得:此言得之(对)10、迁:终继五国迁灭(改变)11、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12、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13、以、为、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作为,招致)14、再:后秦击赵者再(两次)15、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16、诚: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17、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18、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19、为、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被)20、苟、从: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如果,跟随)2.高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一词多义1.固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2.因①因遗策(沿袭,动词)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3.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4.制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_,动词)③履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5.兵①……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兵器,名词)6.策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7.致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8.之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9.及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10.北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11.度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12.遗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13.爱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高二上语文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

高二上语文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离骚》(节选)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高二人教版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高二人教版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离骚》(节选)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滕王阁序》(节选)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赤壁赋》(节选)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出师表》(节选)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滕王高阁临江渚》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念奴娇·赤壁怀古》(节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高二文言词语积累

64、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6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66、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败郎中。 67、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68、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69、追亡逐北 70、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与? 71、比得软脚病。 72、侯生摄敝衣冠。 73、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 74、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75、策扶老以流憩。 76、振长策而御宇内 77、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78、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79、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80、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81、迨诸父异爨。 82、日啖荔枝三百颗。 83、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84、相如虽驽,而独畏廉将军哉? 85、士类益以此多之。
1、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6、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7、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 8、思厥先祖父。 9、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 10、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11、质明,避哨竹林中。 12、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13、陶靖节躬丁晋乱 。 14、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 15、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16、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 17、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18、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42、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4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44、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高二上册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

高二上册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1.高二上册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篇一荆轲刺秦王(背诵易水送别)《战国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寡人之于国也(背诵全文)《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过秦论(背诵最后三段)贾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文言实词陈情表夙:早。
见背:死的委婉说法。
见:jiàn 1. 看到:看~。
罕~。
~微知著。
~义勇为。
~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
~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
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
~下。
5. 会晤:会~。
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
~地(见解)。
~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
~教。
~谅(原谅我)。
~笑(被讥笑)。
xiàn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夺:改变。
愍:怜悯。
躬亲:亲自。
祚:福。
息:1. 呼吸时进出的气:鼻~。
喘~。
叹~。
窒~。
瞬~万变。
2. 停止,歇:休~。
歇~。
~怒。
~兵。
~事宁人。
~止。
平~。
偃旗~鼓。
3. 繁殖,滋生:休养生~。
滋~。
4. 音信:消~。
信~。
5. 儿女:子~。
6. 利钱:~率。
利~。
月~茕茕:孤单的样子。
相: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
~等。
~同。
~识。
~传。
~符。
~继。
~间。
~形见绌。
~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
~烦。
~问。
婴:缠绕。
寻:不久。
除:1. 去掉:~害。
~名。
~根。
铲~。
废~。
排~。
~暴安良。
2. 改变,变换:岁~(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
~夕。
3. 台阶:阶~。
庭~。
4. 任命官职:~拜(授官)。
~授。
~书(授官的诏令)。
猥:自谦之词。
矜:1. 怜悯,怜惜:~悯(怜悯)。
~惜。
~恤。
2. 自尊,自大,自夸:~夸。
~伐。
~恃。
骄~。
3. 庄重,拘谨:~持。
~重。
薄:báo 1. 厚度小的:~片。
~饼。
2. 冷淡,不热情:~待。
3. 味道淡:~酒。
4. 土地不肥沃:~田。
bó1. 义同(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浅薄”,“尖嘴薄舌”等。
2. 轻微,少:~礼。
~产。
~命。
~寒。
~酬。
菲~。
3. 不庄重,不厚道:~夫。
~幸(负心)。
~情。
轻~。
刻~。
4. 轻视:鄙~。
厚今~古。
5. 不充实,不坚强:~弱。
6. 迫近:~近。
~暮(傍晚)。
日~西山。
7. 古同“箔”,帘子。
更:1. 改变,更替:~正。
~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
~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
~定(改订)。
~迭(轮流更换)。
~递。
~番。
~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
~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
2. 经历:少不~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
3.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时。
~阑。
~夫。
~鼓。
~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区区:1. 小;少。
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地。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
3. 感情恳切。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听:听任,允许。
庶:1. 众多:~务。
~物。
~绩。
富~。
2. 平民,百姓:~民。
~人。
黎~。
3.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子(妾生的儿子)。
~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
~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
4. 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竭驽钝,攘除奸凶”。
~免于难。
~几(a.也许可以,表示希望;b.近似,差不多;c.旧指贤者)。
~乎可行。
项脊轩志往往而是:到处都是。
庖:厨房。
已:1. 止,罢了:学不可以~。
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
事~至此。
~往。
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妣:原指母亲,后称已经死去的母亲。
竟日:整日。
去: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
~路。
~国。
2. 距离,差别:相~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
~冬今春。
4. 除掉,减掉:~掉。
~皮。
~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
进~。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过:1. 看望。
大母过余曰。
2. 经过。
从轩前过。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凡:总共。
报任安书辞:1. 告别:告~。
~诀。
~行。
~世。
~别。
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呈。
3. 躲避,推托:不~辛苦。
~让。
~谢。
推~。
4. 解雇:~退。
5. 同“词”。
6. 优美的语言:~藻。
修~。
7. 讲话;告诉:“请~于军”。
8. 文体的一种:~赋。
陶渊明《归去来兮~》。
顾:1. 回头看,泛指看:~眄。
~名思义。
回~。
2. 照管,注意:~及。
~忌。
~虑。
~念。
~恤。
~全。
~问。
~惜。
兼~。
3. 拜访:三~茅庐。
4. 文言连词,但、但看:“兵不在多,~用之何如耳”。
5. 文言连词,反而、却:“足反居上,首~居下。
”6. 古同“雇”,酬。
固:1. 结实,牢靠:坚~。
稳~。
巩~。
凝~。
加~。
2. 坚定,不变动:~执。
~定。
~本。
3. 本,原来:~有。
~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
4. 鄙陋(见识浅少)。
请略陈固陋。
胜:1. 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利。
得~。
~券(指胜利的把握)。
~负。
无往不~。
2 . 超过,占优势:~似。
优~。
以少~多。
3. 优美的:~地。
~景。
~境。
~迹。
~状(胜景)。
4. 古代妇女的饰物:花~。
彩~。
5. 能承担,能承受(旧读shēng ):~任。
不~其烦。
6. 尽(旧读shēng ):不~感激。
再:1. 两次。
谨再拜。
2. 第二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
就:1. 靠近,承受。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避难~易。
2. 到,从事,开始进入:~位。
~业。
~寝。
~任。
~绪。
~医。
高~。
3.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近。
~便。
~事论事。
4. 完成。
草创未就。
曩者;从前牛马走:对自己的谦称。
勤勤恳恳:诚恳的样子。
望:1. 看,往远处看:~见。
眺~。
张~。
~尘莫及(喻远远落后)。
~风捕影。
2. 拜访:看~。
拜~。
探~。
3. 希图,盼:期~。
欲~。
喜出~外。
4.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族。
名~。
声~。
威~。
5. 向,朝着:~东走。
6.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
7. 埋怨,责备:怨~。
殆:1. 危:危~。
危乎~哉。
知足不辱,知止不~(懂得满足不贪心就不会受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到危险)。
2. 大概,几乎:伤亡~尽。
3. 古同“怠”,懈怠。
审:1. 详细,周密:~慎。
~视。
2. 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查。
~定。
~订。
~核。
~美。
~计。
~评。
~时度势。
3. 讯问案件:~理。
~判。
~讯。
公~。
4. 知道:不~近况如何?5. 一定地,果然:~如其言。
绳墨:法律。
陵迟:衰微。
去就:离去或留下,生或死。
分:fēn 1. 区划开:~开。
划~。
~野(划分的范围)。
~界。
~明。
条~缕析。
~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
~忧。
~心劳神。
3. 散,离:~裂。
~离。
~别。
~崩离析。
~门别类。
4. 辨别:区~。
~析。
5.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
春~。
秋~。
fâ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所当然。
身~。
~内。
恰如其~。
安~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
天~(天资)。
情~(情谊)。
3. 料想:“自~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子。
厥:才。
引:1. 拉,伸,招来,带领。
2. 避开,退却。
垂:1. 东西一头挂下:~杨柳。
~钓。
~直。
~线。
~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
~泪。
~髫(头发下垂,指儿童)。
~头丧气。
2.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爱。
~怜。
~询。
3. 传下去,传留后世:~范。
永~不朽。
4. 接近,快要:~危。
~老。
~成。
功败~成。
空文:文章著作。
来者:以后的人。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
~心~意。
3. 全;满:~生。
~地水。
4. 相同:~样。
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
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
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乡党:家乡,同乡之人。
俯仰:1. 应付,周旋。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要之:总之。
愤: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气~。
~悱(郁闷)。
~慨。
~怒。
~然。
悲~。
激~。
~恚。
公~。
义~填膺。
~世嫉俗。
奋:1. 鸟张开并振动翅膀:~飞。
~翅。
2. 振作,鼓劲,振动:~起。
~力。
~勇。
~不顾身。
振~。
勤~。
兴~。
3. 提起,举起:~臂。
~袂(举袖,形容奋发的样子)。
~笔疾书。
渔夫颜色:脸色。
形容:形体容貌。
故:1. 意外的事情:事~。
变~。
~障。
2. 原因:缘~。
原~。
3. 有心,存心:~意。
~杀(有意谋杀)。
明知~犯。
4.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
~人。
~乡。
~土(故乡)。
~园(故乡)。
~居。
~国(故乡,亦指祖国)。
~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
革~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
~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
亦作“固步自封”)。
5. 朋友,友情:亲~。
沾亲带~。
6. 死亡(指人):~去。
病~。
7. 所以,因此:~此。
~而。
8. 古同“顾”,反而。
举:1. 向上抬,向上托:~头。
~手。
~重。
~棋不定。
2. 动作行为:~止。
轻而易~。
3. 发起,兴办:~义。
~办。
创~。
4. 提出:~要。
~例。
5. 推选,推荐:推~。
荐~。
6. 全:~国。
~世。
~家。
7.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
~人。
一~成名。
8. 攻克:“一战而~鄢、郢”。
沐:洗头。
察察:皎洁的样子。
逍遥游志:1. 意向:~愿。
~气。
~趣(志向和兴趣)。
~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
~学。
2. 记,记在心里:~喜。
~哀。
永~不忘。
3. 记号:标~。
4. 记载的文字:杂~。
~怪(记载怪异的事)。
名: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
~氏。
~姓。
~义。
~分(fân )。
~堂。
~落孙山。
~存实亡。
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
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
4. 叫出,说出:不可~状。
5. 声誉:~誉。
~声。
~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
~噪一时。
~过其实。
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
~士。
~师。
~将。
~医。
~著。
~流。
~言。
~胜。
~剧。
7. 占有:不~一文。
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
穷:1. 缺乏财物:贫~。
~苦。
~则思变。
2. 处境恶劣:~困。
~蹙。
~窘。
~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
~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