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二课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课件

信息技术 是指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 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 分配信息的相 关技术。
信息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
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
一、通信技术及其开展
1835 世界上第一部电报机 〔美国 莫尔斯〕
世界上第一部 ——送话机 〔美国 贝尔〕
1987年全国第一个 用户就 在广州产生,他就是现任广东 中海集团董事长的徐峰。
二、微电子技术及其开展
三、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开展
1946.2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ENIAC〕的诞生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开展方向
1、多媒体化 2、网络化 3、智能化 4、巨型化〔天河一号〕 5、微型化〔口袋电脑〕
探究活动: 1、未来的 是什么样子的 2、未来的计算机是怎样的
1.2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4. 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根据反思结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参加培训、研讨会等活动,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
在教学反思与改进的基础上,我将制定改进措施并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我也将注重与家长、同事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 清晰、准确地讲解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 新兴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
- 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成果、挑战与未来展望
② 词、句:
- “信息技术,改变生活”
- “摩尔定律,引领硬件革新”
- “新兴技术,开启未来之门”
- “我国信息技术,砥砺前行”
③ 艺术性与趣味性:
- 使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知识,增强视觉冲击力。
- 设计信息科技发展时间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信息技术演变过程。
1.2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1.2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本节教学内容依据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从古代通信方式演变至现代互联网的诞生,梳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电子教案

用教学软件给每位学生发一份第一单元测试的试卷。
生对各个特征进行解释,即说出自己的看法
学科
信息
技术
年级
高一
授课时间
课题
1.2.2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及趋势
课型
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了解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并例出每个阶段的重要标志②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能根据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具备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展望信息技术的未来,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5次革命的标志
2.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5次重大发展历程,若将继续发展下去,即第六次革命将会有什么趋势.特点?
观看“未来家居生活”视频,体验未来的家居生活,总结出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学电子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智能化、人性化、集成化、网络化、虚拟化、数字化、个性化……
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课
与学生共同回忆信息、信息技术的定义、特征及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定义、内容等。二、教授新课1.信息技 Nhomakorabea发展历程
通过观看“信息技术发展历程视频”,让学生说出
1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几次重大发展历程
2各个阶段的标志?
3个发展阶段相对前一发展阶段有什么突破,即产生的原因.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教案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教学目标:1、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并展望未来,体会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2、培养信息意识,激发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发展的历程与趋势教学方法:结合教材,使学生对信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一课程的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通过提问来展开,运用实例来帮助理解信息、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提问复习: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模式?2、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小结。
上节课,我们调查了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运用,本节课我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二、明确学习任务信息技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趋势。
找一个感兴趣的方向,发挥想象力,预测未来10年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自主研学,思考下列问题:(1)信息技术当下发展状态是怎样的?(2)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其发展有什么特点?然后请同学们在互相讨论的基础上归纳问题要点或提纲。
四、活动过程(一)了解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1、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14-15,理解归纳信息技术的定义,弄清信息技术包括哪些方面,从而认识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
2、然后请学生发言,教师简述讲解,指导归纳小结。
①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展,②大数据的应用更加重要,③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蓬勃发展,④线上协同工作和虚拟企业应运而生,⑤地理信息的使用受到更多的关注,⑥数字化设备向智能化、便携化的方向发展。
(二)探究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16-17,理解归纳信息技术的定义,弄清信息技术包括哪些方面,从而认识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2、然后请学生发言,教师简述讲解,指导归纳小结。
①第一阶段:语言的使用,②第二阶段:文字的创造与使用,③第三阶段: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④第四阶段: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⑤第五阶段: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探讨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初步引进与发展(1980-1990年代)1980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
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部决定将信息技术引入学校教育。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通过选修课的形式进入中学课程体系,并逐渐在一些高校开设自己的信息技术专业。
这一时期,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编程基础。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面普及与拓展(1990-2000年代)进入1990年代,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计算机的普及率大幅提高,信息技术对于社会的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逐渐融入各个学科,信息技术课程开始普及到小学和初中阶段,成为一门必修科目。
此外,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也开始丰富起来,不再局限于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而是逐步涉及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管理等更加专业的领域。
三、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化与变革(2000年代至今)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课程进一步深化与变革。
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趋势,我国教育部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定为培养“信息素养”,即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围绕信息技术的应用展开,包括信息搜索与评估、信息的加工与分析、信息的表达与共享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此外,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也发生了变革。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通过项目制、合作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信息技术课程将呈现以下趋势:1. 强调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课程将更多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体系。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第2课 信息技术概述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通信传输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发展, 光纤传输已普遍应用。
2.综合集成
3.互联网向物联网发展
以行业应用为基础,综合 领域应用模型(算法)、 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海 量存储、信息安全、依托 移动互联的集成化信息技 术的综合应用是目前的发 展趋势。
梳理总结:
1、信息技术的概念 2、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4、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谢谢
5.生物信息网络
受新一轮生物科学革命的影响,信息技术开始向生物信息网络等发展, 人们可以利用生物信息网络实现以脑电波为媒介的信息共享。
6.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试、听、触觉 一体化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可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语言的使用
1
文字的使用
2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 发明和应用
3
电报、电话、电视等的 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
发明和应用
术的应用
4
5
什么是智能家居?
合作探究 活动二:探究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任务】: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阅读教材、上网查询……
1.高速度、大容量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追求高速、大容量。在现代技术中,建设具有高速、 大容量、多媒体等基本特征的新一代高速带宽信息网络,已经成为趋势。
拓普学堂
远程教育
其他
网上预约挂号
网上诊断
智能化温室大棚
远程遥控家电
2.信息技术带来的消极影响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为我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同 时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1、信息泛滥 2、信息污染 3、信息犯罪 4、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1章___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91-1999)
1.社会背景 (3)颁发系列指导文件(P5-6) ✓ 1992年7月,教育部随即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
教育的几点意见》 ✓ 1994年10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正式下发《中小学计
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 性质、日的和内容有了比较洋细的要求。 ✓ 1996年12月,教育部又颁发《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 展纲要》(1996一2000),其中详细规定了到2000年我国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针,并对师资建 设、教育软件的研发管理、经费投入等重要问题做了规划。 ✓ 1997年10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修订稿)》,自1998年9月起在全国实行,此纲要是国家 对中小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编写计算机学科 教材和考试的主要依据。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和地区已经认识到信息化 人才是教育信息化、国家信息化的重要保障。为 此,世界各国纷纷在基础教育领域发展信息技术 教育以适应国家信息化对人才培养方面带来的新 挑战,我国也不例外。
在2000年1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会议,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会上做了题为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人大力普及信 息技术教育》的报告,会议还印发了《关于在中 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关于在中小
第一节 计算机教育阶段的计算机课程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二、计算机工具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91-1999)
一、计算机文化论视野下的计算机课程 (1982-1990)
1.社会背景 2.课程指导思想 3.课程目标 4.课程内容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案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2、通信技术的定义;
3、电子计算机技术;
4、微电子技术;
5、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6、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是教材上的第二课;是第一节课的一个延生和继续;也是为第三节课的知识点做了一个引入作用..而本课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可以操作的机会较少..所以本课引入有趣的视频资料注重教学重点的讲解;而在其他非重难的知识点上降低重视度..本课的重点是: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难点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了解了信息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信息技术的定义;
2、理解信息技术所包含的三个方面;
3、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并发言的学习习惯;找到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活动任务的完成;以及小组讨论;学生理性地表达感受以及认识知识点..
2、学生能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遇到学习方面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
一、信息的概念
二、信息处理的目的
声音、数据、文字、图片、影像等载体中所传达的意义。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便人们更有效的利用信息。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
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的 相关技术。 包括: 现代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
是在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一门综合技术,是信息技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五个): 多媒体化 网络化 智能化 巨型化 微型化
课堂练习
填空题:
图像 、 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 _____、符号、_______
声音 、情景等表示的内容。 数字、______
存储 、传递、 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的获取、______ ______ 处理 等技术。
一、通信技术及其发展
通信技术是利用通信设备对信息进行传输、
发送和接受的技术。 包括: 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
你知道哪些通信设备吗?
电报 电话 传呼机 广播 电子邮件
电视会议
……
二、微电子技术及其发展
微电子技术是研制、生产微小型电子元件
及产品的技术,它的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
集成电路是以半导体晶片为材料,采用特
殊工艺制成的微小电路或系统。
集成度:是指在一个芯片上集成了多少个
元器件。
集成电路的分类
微电子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技术。
集成电路规模 小规模集成电路
中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度(电子元件) 几十
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几千
三、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发展
电子计算机技术简称计算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