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案例大赛比赛案例

合集下载

mba案例大赛比赛案例

mba案例大赛比赛案例

mba案例大赛比赛案例MBA案例大赛比赛案例:智能制造企业的战略转型一、案例背景本案例讲述了一家智能制造企业——智成科技,如何通过战略转型实现持续增长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智成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研发和应用的创新型企业,成立于2008年。

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食品、医药等行业的自动化生产线。

二、问题描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智成科技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竞争对手的涌现使得市场份额争夺变得更加激烈。

其次,客户对个性化定制的需求越来越高,智成科技需要提高产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最后,公司的研发成本不断上升,但产品毛利率却逐渐下降,需要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三、战略分析针对以上问题,智成科技决定进行战略分析。

通过SWOT分析,公司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在于拥有核心技术、丰富经验和优质客户群体,劣势在于产品定制化能力不足、市场拓展不够。

外部机会在于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以及行业技术进步,威胁则在于市场竞争加剧、客户要求提高以及成本压力上升。

基于以上分析,智成科技确定了以下战略方向:1.提高产品定制化能力。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2.拓展市场领域。

扩大销售渠道,加强品牌推广,提高市场占有率。

3.降低成本。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4.寻求合作伙伴。

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市场和技术,提高整体竞争力。

四、实施措施为落实以上战略方向,智成科技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1.提高产品定制化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同时,建立完善的客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反馈,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

2.拓展市场领域:扩大销售渠道,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和行业会议,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

同时,加强品牌推广,提高公司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降低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复旦大学第一名 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复旦大学第一名PPT学习教案

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复旦大学第一名 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复旦大学第一名PPT学习教案
➢ 版本升级 ➢ 定期的市场活动
解决方 案
试用阶段
➢ 免费发放 ➢ 限期体验 ➢ 专家讲解 ➢ 免费培训
第14页/共19页
解决方案
品牌确立和锁定阶段
➢ 利用现有市场份额,制造行业标准。 ➢ 利用互连互通性,提高进入壁垒。 ➢ 战略联盟。 ➢ 个性化服务。 ➢ 产品线延伸。
第15页/共19页
解决方案
➢ 开展组织变革,营造企业文化。 ➢ 建立跨职能部门的领导团队。 ➢ 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第16页/共19页


➢ 决策层树立营销和产品并重的 观念。
➢ 战略:确立行业标准,牢牢锁 定客户。
➢ 战术:第一步:筹备现金;
第二步:新品上市营销
活动;
第17页/共19页
第三步:后续跟进,锁
Q& A
第18页/共19页
问题分析 信息经济时代最成功的产品
第8页/共19页
问题分析 加州图形公司制定战略之启示
➢ 产品特点 ➢ 市场环境
第9页/共19页
战略制 定
➢ 放弃唯产品论,营销和产品并 重。
➢ 为下一代产品精心准备旨在 确立行业标准的行动。
第10页/共19页
战术安 排
第一步:筹备现金
➢ 包装一款VM 1.0简装版本,低价销售。 优点: 1、快速有效的增加公司的现金流; 2、争夺潜在客户,为下一步行动打下伏笔;
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复旦大学第一名 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复旦大学第一名
会计学
1
➢ 案例陈述 ➢ 问题分析 ➢ 战略制定 ➢ 战术安排 ➢ 结论 ➢Q&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概述
第1页/共19页
案例陈述

MBA金融管理的实战案例

MBA金融管理的实战案例

MBA金融管理的实战案例引言:MBA金融管理是一门与商业和金融领域相关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能够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做出明智的金融决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实际应用MBA金融管理知识的实战案例,以展示该学科对于金融行业的重要性以及对组织的战略决策的价值。

案例一:企业资本结构优化背景:一家制造业公司正在寻求改进其资本结构,以降低成本并提高财务稳定性。

该公司的业务模式面临着需求波动和季节性变化。

管理层决定借助MBA金融管理的工具来制定并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解决方案:首先,管理层对公司的资金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们确定了公司的长期资本需求,并考虑了不同的融资方式,如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通过使用财务模型和风险分析工具,他们能够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并进行优化。

结果:通过优化资本结构,该公司成功降低了融资成本,并提高了财务稳定性。

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需求波动和季节性变化。

此外,公司还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并在扩大业务和投资新项目时拥有更多的资金来源。

案例二:风险管理和金融衍生品的使用背景:一个国际化的制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经营。

由于其业务规模巨大,公司同时面临着各种市场风险,如汇率波动和原材料价格上涨。

管理层希望通过应用MBA金融管理的知识来降低这些风险,并合理使用金融衍生品。

解决方案:为了应对汇率风险,管理层制定了一个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他们使用金融衍生品(如远期合约和期权)来锁定汇率,并保护公司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

此外,为了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他们还使用了商品期货合约。

结果:通过采用风险管理策略和金融衍生品,该公司成功降低了外汇风险和原材料价格风险。

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并提高了盈利能力。

此外,他们还提高了公司的财务灵活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案例三:投资组合管理背景:一家投资公司希望通过MBA金融管理的知识来改进其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管理能力,以提高客户的回报率和降低风险。

解决方案:该公司的投资团队运用MBA金融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对不同投资标的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

第二届深圳大学刘国真MBA企业案例大赛(2012)

第二届深圳大学刘国真MBA企业案例大赛(2012)

第二届深圳大学刘国真MBA企业案例大赛(2012)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是全世界MBA教育的主流教法,通过对实际企业的案例分析,有助于MBA学员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提升对管理实践问题的分析、提炼和解决能力。

深圳大学MBA企业案例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旨在为深大MBA学员提供一个案例撰写、案例分析的竞赛和交流平台。

大赛以商业实战案例为比赛项目,旨在突破常规教学案例暗含为理论教学服务的设计,全方位展示、比拼参赛队伍在真实情景中如何思辨问题、提出对策。

我们的大赛具有两个鲜明特征:(1)案例本身出自学员之手。

其他案例大赛的案例几乎都来自业已发表的企业案例,由于参赛学员对案例背景不够熟悉,难于获得更深层次的案例信息,影响了参赛学员对案例的分析效果。

本大赛的一个重要不同在于,案例本身是以学员身边熟悉的企业为背景,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采集,借助指导教师的悉心、专业指导,由学员自己亲手撰写形成。

其优势有二:①学员对案例背景了解深刻,因此能够分析深入,可以把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发挥得淋漓尽致;②案例撰写过程有着专业教师点拨和指导。

届时案例中心将为参赛队伍组织两场有针对性的培训会,一是案例撰写,二是案例分析与现场答辩。

另外,每个参赛队伍均有教师提供案例撰写和分析方面的专业指导。

因此,案例大赛本身也是学员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写作能力的过程。

(2)案例大赛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案例大赛与学员的海外学习行动对接,是海外学习行动的延续、拓展和升华,海外学习行动报告中的企业案例可直接作为案例大赛的案例来源;“启下”:案例大赛与学员的毕业论文对接,是毕业论文的“演练场”,经过案例大赛“锤炼”的案例,将可能直接作为毕业论文的素材,也可能向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或有关期刊投递,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一、比赛内容比赛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员撰写的案例,二是学员针对所撰写的案例进行现场案例分析和答辩。

MBA案例大赛比赛案例

MBA案例大赛比赛案例

大家为什么离我而去?——房地产公司老板的困惑摘要本案例描述了滨城腾飞房地产开发公司在20XX全国房地产市场高度升温的背景下,在三个楼盘的建造和销售过程中遇到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现有人才又纷纷跳槽的人才危机困境。

公司老总邹强白手起家、刻苦勤奋,一直期望自己的企业能做强做大,但是眼前大好商机中的人才告急现状却使他备受煎熬、束手无策。

由于房地产行业是典型的项目驱动式行业,具有开工淡季和旺季交替以与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的特点,所以如何基于这些特点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提高人才资源优势不仅是行业特色的难题,尤其成为步入成长期的中小房地产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因此,创业者邹强和他的企业正面临着如何超越自我、转变用人观念以与变革管理模式的巨大挑战。

0 引言邹强是滨城腾飞房地产公司的创始人,目前担任董事长兼总裁。

自20XX公司转型进入房地产行业以来,他兢兢业业,刻苦勤奋,事必躬亲,极具敬业精神,以至于这些年他根本没有什么时间留给自己,更谈不上休闲度假了。

他的目标很简单,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公司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老总邹强自认为运气很好,在20XX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他的公司是少数幸免于难的房地产企业。

他认为这样的好运将会一直伴随着他。

20XX开春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商品房销售形势大好,而他正好有一个占地34万平方米的绿水湾项目开工在建,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卖点突出。

然而,本想大干一场的他却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接连1)本案例由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李明斐、MBA学员穆健与硕士生李艳言撰写。

由于企业XX的要求,案受挫,使本该踌躇满志的他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

1 腾飞公司发展历程20XX邹强开始进军房地产市场,把之前不足70人的装饰装修公司变成了滨城腾飞房地产开发。

这一年正是中国第二轮房地产开发狂潮的开始。

邹强在这一年仅仅开发了3万平方米的祥和园和祥顺园小区。

由于当时没有行业经验而且施工资质有限,所以对房屋销售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mba经典案例1000例

mba经典案例1000例

mba经典案例1000例英文回答:MBA classic case studies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business education. These case studies provide real-life examples of various business challenges and how they were addressed by companies. By analyzing these cases, MBA students can develop their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gain insights into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business strategies.One classic case study that I found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is the case of Apple Inc. and its turnaroun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Steve Jobs. When Jobs returned to Apple in 1997, the company was on the verge of bankruptcy. However, through his visionary leadership and innovative product designs, Jobs transformed Apple into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companies in the world.In this case study, I learned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a clear vision and strong leadership in drivingorganizational success. Jobs had a clear vision of creating user-friendly and aesthetically pleasing products, and he was able to rally the employees around this vision. He also made bold decisions, such as discontinuing certain product lines and focusing on a few key products, which helped streamline the company's operations and drive profitability.Another classic case study that stands out to me is the Volkswagen emissions scandal. This case study highlightsthe importance of ethical decision-making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unethical behavior. Volkswagen deliberately installed software in its diesel vehicles to manipulate emissions tests, which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loss of trust and reputation for the company.In this case, I learned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ethical standards and the potential long-term damage that can be caused by unethical behavior. It serves as a reminder that businesses must prioritize integrity and transparency in their operations to build trust with stakeholders.中文回答:MBA经典案例研究是商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案例分析大赛案例-宜信案例-宜农贷公益理财新型公益模式的创新-20121020

案例分析大赛案例-宜信案例-宜农贷公益理财新型公益模式的创新-20121020

刘丽娟 田野 陈海兰 叶平 2012-10-20宜农贷公益理财——新型公益模式的创新 2012年8月,美国纽约曼哈顿。

十位来自中国的孩子第一次来到联合国大楼,第一次站在久负盛名的安全理事会的大厅内。

这里是联合国青年大会的年会现场,来自世界各地千余名杰出的青年一同坐在这里,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

这十位由联合国青年大会中方组委会推荐的中国青年,针对联合国八大千年发展目标中的第一项“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提出了“宜农贷—小额信贷”的解决方案, 因为其在过去的一年中在扶贫事业中的突出贡献,受到联合国青年大会组委会的关注与赞誉, 今天他们受邀在这里,向来自全球的数千名青年代表展现了中国在扶贫助农方面的进展,以及中国青年在扶贫道路上的努力,用实际行动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这十位青年分别来自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不同的家庭,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来自于宜农贷公益理财客户的家庭。

过去的四个月,对于这些仍在求学的孩子们来说,是人生一次非常重要的人生转折,他们不仅仅第一次参与了志愿者活动,更是到了成为了代表,走进了联合国现场。

宜农贷公益理财的客户夏妈妈回忆说,4月份从朋友听到这个宜农贷公益理财选拔公益青年志愿者的消息,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参加了公司组织的选拔活动。

后来的几个月里夏同学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志愿者培训、参与志愿服务、现场英文面试评比、下乡调研访谈、撰写报告、小组汇报等环节,既开阔了孩子视野,又锻炼了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第一次接触到了社会公益活动。

本案例由宜信·2012(第八届)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组委会案例部根据对宜信公司的访谈、公司提供的资料以及部分其他公开资料编写完成。

本案例仅供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使用,作者无意说明企业成败及其管理措施的对错。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拥有本案例的版权,未经书面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复制、传播、使用本案例。

Copyright © 201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益理财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更多客户开始积极关注公益理财,希望既可以帮助农村妇女,又可以获得更多的参与评比机会。

2011(第七届)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雅昌的商业模式案例分析PPT

2011(第七届)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雅昌的商业模式案例分析PPT

服务员工 服务客户
服务未来
9
主要收入来源及利润保护机制
艺术市场
艺术爱好者的
艺术交易 (画廊、拍卖)
服务员工 服务客户
服务未来
10
“吉祥谷指数”的作用
成分指数
针对丌同画种
分类指数
针对丌同画派 个人作品成交价格指数 针对个人 每月发布一次
服务员工 服务客户 服务未来
AAMI
“吉祥谷”艺术市场指数
晴雨表
互劢平台
三大驱劢力量 吉祥谷 艺术网
互劢平台
吉 祥 谷 印 刷
艺术家 学术界
垂直整合
个人艺术品 拍卖艺术品
高端企业画册
生成艺术品 数字文件
艺术品 数据库
互劢平台
吉祥谷 艺术馆
产业链
文化界 艺术机构 收藏机构
原始商业模式
服务员工 服务客户 服务未来 8
主要收入来源及利润保护机制
传统
印刷
目标客户群确立为艺术家、文博机构、出版机构和拍卖机
3
整合公司内部贩 销、物流流程、 匹配人力信息系 统管控。 以构建“服务客 户”的业务、管 理生态平台。
4
立足药品配送原有 批发模式,幵贩医 药公司、自主办医。 探寻不健康产业关 联的新兴利润增长 点。(如保健、药 妆、母婴等)
服务员工 服务客户
服务未来
18
Thank
you

服务员工 服务客户 服务未来
服务理念:客户想到的我们要想到做到;客户想丌到的我 们也要想到做到;丌仅让客户满意,而丏让客户感劢
服务员工 服务客户
服务未来
3
案例陈述
核心业务:高端艺术品印刷,同时根据企业的战略和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BA案例大赛比赛案例大家为什么离我而去?——房地产公司老板的困惑摘要本案例描述了滨城腾飞房地产开发公司在2009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高度升温的背景下,在三个楼盘的建造和销售过程中遇到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现有人才又纷纷跳槽的人才危机困境。

公司老总邹强白手起家、刻苦勤奋,一直期望自己的企业能做强做大,但是眼前大好商机中的人才告急现状却使他备受煎熬、束手无策。

由于房地产行业是典型的项目驱动式行业,具有开工淡季和旺季交替以及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的特点,所以如何基于这些特点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提高人才资源优势不仅是行业特色的难题,尤其成为步入成长期的中小房地产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因此,创业者邹强和他的企业正面临着如何超越自我、转变用人观念以及变革管理模式的巨大挑战。

0 引言邹强是滨城腾飞房地产公司的创始人,目前担任董事长兼总裁。

自2002年公司转型进入房地产行业以来,他兢兢业业,刻苦勤奋,事必躬亲,极具敬业精神,以至于这些年他根本没有什么时间留给自己,更谈不上休闲度假了。

他的目标很简单,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公司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老总邹强自认为运气很好,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他的公司是少数幸免于难的房地产企业。

他认为这样的好运将会一直伴随着他。

2009年开春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商品房销售形势大好,而他正好有一个占地34万平方米的绿水湾项目开工在建,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卖点突出。

然而,本想大干一场的他却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接连1)本案例由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李明斐、MBA学员穆健及硕士生李艳言撰写。

由于企业保密的要求,案受挫,使本该踌躇满志的他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

1 腾飞公司发展历程2002年邹强开始进军房地产市场,把之前不足70人的装饰装修公司变成了滨城腾飞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这一年正是中国第二轮房地产开发狂潮的开始。

邹强在这一年仅仅开发了3万平方米的祥和园和祥顺园小区。

由于当时没有行业经验而且施工资质有限,所以对房屋销售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然而,老百姓迫切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以及通过购买不动产来保值升值的狂热心态,使得他的这两个没有太多知名度而且营销包装非常稚嫩的楼盘得以顺利销售。

当时售楼处人满为患,几个家庭同时争抢一套房子的现象屡见不鲜。

短时间内所有房源售罄,这大大出乎邹强的意料,使他对进军房地产信心倍增。

品尝着第一桶金所带来的快乐,2003年邹强决定整合所有资源,主力强势进入房地产市场。

随之他拿下了一个近40万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社区——新天地小区项目。

顷刻间腾飞房地产成为滨海市为数不多的具有开发大型项目实力的开发商之一。

该项目工程分为五期,直到2005年才全部竣工。

其楼盘设计美观独特、楼间距充足;绿化面积较大,还不惜重金采用德国普罗名特公司设计的纯净水人户方案提高了业主的饮水质量,同时还在小区南门与政府联手建立了亲民公园,为小区增色不少。

另外,小区的周边配套如学校、超市、医院、游泳馆、公交站点等一应俱全。

由于当时具有人性化设计、周边配套齐全的精品楼盘很少,所以该项目的每一期销售都异常火爆,项目四期、五期的许多房源成为一期、二期、三期业主购置的第二套房。

该项目的大获成功奠定了腾飞公司在滨海市房地产业的地位。

2004年起邹强还成功开发了美景春天一期、二期工程,幸福家园等三个项目。

邹强的公司随之迎来了大发展时代,公司员工从2002年的70余人激增到2003年的200余人,再发展到2007年年底全球金融危机前的800余人。

邹强的知名度和经济实力也随之迅速攀升。

他先后成立了拆迁公司、型材公司、涂料厂、物业公司、汽车修配厂、汽车检测中心、农业生态园等lo余个子公司,形成了上下游自给自足的产业链和多元化经营战略,土地储备量达50余万平方米,年开发能力10余万平方米,获得AAA级信用企业资质,被评为省房地产开发企业30强。

此时公司更名为腾飞集团公司,同时也搬迁到了新建的集团总部大楼。

他感到自己一切都是顺风顺水的,所以很注重风水,新的办公大楼是经过他精心选址的风水宝地,而且办公室的摆设也非常讲究。

他这些年来的主要精力就是拿地和与政府搞好关系,因为邹强认为只要能拿到地,就什么都有了,没有地,就什么也谈不上。

2007年9月,国家开始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严厉的政策调控,坚决遏制炒房团,二套房首付款比例提高,开发用地的审批也变得极为严格,这就导致了全国性的商品房成交量下降,很多小房地产商资金链受到严重影响。

而2008年下半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到来,更使商品房成交量进一步下滑,连中国的房地产老大万科也开始了打折销售,但却收效甚微,老百姓持币观望情绪依然浓重。

恰好腾飞房地产公司自2007年开始连续在滨海市开发了两个经济适用房民生工程项目。

经济适用房的最大特点是开发成本低、资金回笼快,虽然利润跟商品房相比减少了很多,但是由于销售价格大幅低于市场,所以房源供不应求,经济适用房需要政府出面向符合条件的购房申请者摇号才能购买到。

由于这两个经适房项目全部一次性售罄,公司得以在2007年和2008年房地产的恶劣环境下勉强支撑下来。

但是他的商品房项目绿水湾一期的销售量连续三个月为零。

公司下设的型材厂、涂料厂、拆迁公司等也陷入困境,而其他产业由于在成立伊始就没有投入精力好好经营,所以在金融危机和严格的调控政策下变得摇摇欲坠。

面对这种局面,邹强决定裁员30%,他把裁员指标分摊到各个部门,要求坚决按照裁员比例执行。

裁人是一件难事,愁坏了各部门负责人。

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待在公司里工资也不高。

另外,公司对员工职业发展道路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所以那些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的人纷纷离开了公司,而能力较差的员工却留了下来。

各部门30%的裁员指标算是达到了。

可惜的是这次离开的许多员工其实都是销售、工程建设、预算决算、跑关系办手续等关键岗位的人才。

对于这一点,邹强并不很清楚,但他也不是很在乎,因为他一直认为如果拿不到地,留再多再好的人也没用,拿地、囤地才是最为关键的。

转眼进入2009年上半年,政府的一系列房地产优惠政策以及救市措施的出台,致使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房屋销量短时间内节节攀升。

邹强之前的绿水湾一期的商品房销售也瞬间变得非常紧俏。

他立即决定马上投入绿水湾二期、三期、四期的工程建设。

绿水湾项目共占地34万平方米,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工程,地处滨海市的北部地区,毗邻新火车站、体育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地铁项目,交通非常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邹强感到自己的运气真好,正值房地产迅速升温,其他地产商纷纷开始加快拿地和开发的速度,而自己却正在开发这个别人拿都拿不到的绝好地段,于是他打算把这个项目做成精品工程。

2 关键岗位纷纷告急2009年开春后的一天,邹强正来到绿水湾施工现场察看工程进展。

工地上“轰隆隆”的搅拌机声,响亮的打桩声,“突突”的推土机声,一派繁忙热闹的场面。

在这美好的画面中,甚至工头呵斥工人的声音也变得如此美妙和动听。

看着二期工程马上封顶并且已经取得了预售许可证,邹总眼前不禁油然升起这样一幅画面:不久的将来就在这片热上,一幢幢高层居民楼拔地而起,房屋质量无可挑剔,小区规划舒适而且富有创意,物业员工彬彬有礼、服务周到,业主们幸福安居,绿水湾项目将在业界堪称精品工程典范……一阵手机铃声把邹强从梦幻中召回现实,主管工程的于副总带着哭丧的声音说:“邹总,我实在没有办法才给您打电话,今天我部门的一个项目经理正式提出辞职了,我已经找他谈了很多次,可是人家已经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岗位,薪酬是现在的两倍还多,所以他去意已决,我也无法挽留。

可是,工程不等人,二期工程马上封顶并且开始内装修,三期工程也正在施工的紧要关头,四期工程马上也要开工了,除了项目经理之外还需要再招聘几个土建、水暖和电气工程师才能解决燃眉之急。

”邹强说:“放心,我让人力资源部马上招人还未等拨通人力资源部长张翔的号码,又一个电话不失时机地打了进来。

邹强皱了皱眉头接通了电话,负责营销策划的孙副总说:“邹总,我有个情况跟您汇报。

什么情况?孙副总说:“二期马上就要开始销售了,但是我的销售人员还没有配齐,我部门原来的销售员只有二名,最近又招聘来了三名,一共才五名,就是有通天的本领也根本无法完成巨大的销售任务,并且楼盘如果没有良好的营销策划宣传,销售员没有受到系统的训练,要做到开门红实在太难了!而且到目前为止,销售部没有经理人选,群龙无首,我更是力不从心啊!”邹总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人力资源部会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放下电话,邹强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心想:看来人力资源部不作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问题需要开会解决。

3 一级班子人才会议第二天,邹强主持召开了公司一级班子会议,人力资源部张翔部长应邀列席,主要讨论人员的招聘录用问题。

公司重大问题一般都会经过一级班子讨论通过。

公司一级班子由董事长、总经理加五大副总组成,五大副总包括财务副总、工程副总、开发副总、成本管理副总、营销副总。

虽然人力资源部直接向总裁汇报,但是公司一直未设人力资源副总,人力资源部长只是一个部门经理,部长张翔不是一级班子成员,所以只能列席会议。

会上,张翔对近期招聘工作进行了汇报。

对于普通岗位的招聘工作,他说我们企业各个用人部门都不愿意要没有经验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来了顶不上什么用,要手把手地教他们,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资源,而且各部门反映大学生是一股极其不稳定的势力。

但是目前由于各个岗位人才缺乏,我们一直都在进行大学生的招聘工作,下一步我们应该加大对大学生的培养力度,也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大学生有归属感并看到职业发展前景。

张翔认为目前公司严重短缺的人才是四大核心业务部门关键岗位人员。

这四个业务部门是工程部、成本管理部、营销策划部和开发部。

所缺乏的人员分别是工程部的项目经理、土建工程师、水暖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成本管理部的土建、水暖、电气预算和决算员,材料部门的采购员,开发部跑各种政府关系和各种许可证如房屋预售许可证的前期手续员以及营销策划部的营销策划和销售人员。

总共缺编30人,其中工程部5人,营销策划部17人,成本管理部3人,开发部2人,财务部3人。

关键岗位人才的严重匮乏正极大地危害着目前在建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可是我们需要的人员是具有行业经验的成熟的技术、管理专业人才,不是马上从市场上招聘就能招来的。

他们眼下正是房地产市场开工旺季人才争夺战的焦点,很多房地产公司都在高薪挖人,而我们目前给出的薪酬标准不具市场竞争力,无法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相媲美。

所以挖到这部分人才的难度很大。

可惜的是,2008年年底30%的大裁员使我们公司流失了许多优秀人才。

张部长说他已经通过各种方法联系到了大裁员中离职的一批关键岗位人才,请求他们重新回到公司。

但是目前仅有一名销售人员愿意重新归队。

听到这,邹强马上说:“对于这部分管理、技术人才公司要不惜重金悬赏;对于普通职员可以采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招聘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