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诗歌中常用的写作手法

合集下载

诗歌中常用的写作手法(最新整理)

诗歌中常用的写作手法(最新整理)

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特征及分类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与记叙有关的还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注意“移位即变换角度”)。

(1)正侧面描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如“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杨柳的娇美形态。

又如“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显出来。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常见的描写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立足点的变化,有移步换景、定点换景、换点定景等;角度的变化,有俯视、仰视,远景、近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2)动静结合。

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有动态的描写,也有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以丹青妙笔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苍青的松树上,落下斑驳的月影,清澈的泉水在青白的石头上潺潺流过,发出悦耳的响声。

这两句诗写景状物由高到低,动静结合,诗句所描写的景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山中景物等。

流连忘返的心情。

(3)白描。

白描就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画面。

(4)细节描写。

塑造人物形象,多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明、生动。

诗歌表达手法

诗歌表达手法

诗歌表达手法
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形式,通过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意境深刻的表达方式,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诗歌表达手法:
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2. 拟人:用人类的行为和特征来形容非人类的事物,让读者感受到事物的人性和情感。

3. 比拟:用类似的语言来形容不同的事物,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4. 对仗:词语或句子在结构和意义上对称,让读者感受到语言的优美和韵律。

5. 押韵:诗歌中的每句话都应有一定的韵律,以便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感受。

6. 隐喻: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另一个词语,从而让读者领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7. 对比: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8. 反复:在同一首诗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以加深读者对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理解。

这些表达手法可以综合运用,使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古诗 写作手法

古诗 写作手法

古诗写作手法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优美的辞藻、深刻的寓意和精湛的写作手法而著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写作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文学手法,它在古诗词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2. 拟人:拟人是指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和行为。

这种手法可以让作品更具有情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3. 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夸大、扩大,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夸张可以使情感更加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4. 用典:用典是指在诗歌中引用古代典籍、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等。

用典可以增加作品的文化底蕴,使其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例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 双关:双关是指一句词句同时具有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

这种手法可以增加作品的含蓄之美,使读者在品味词句时获得更多乐趣。

例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6.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指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所传达的情感。

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7. 寓情于景:寓情于景是与借景抒情相反的一种手法,指将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这些写作手法在古诗词中常常结合使用,共同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寓意。

通过对这些手法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古诗词之美,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诗歌常见艺术手法

诗歌常见艺术手法

诗歌常见艺术手法诗歌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文学形式,常常运用各种手法来表达情感、传达思想。

以下是一些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1. 比喻与隐喻:-比喻:通过陈述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增强表达的形象感。

例如,“他是夜空中的明星”中,“明星”就是对“他”的比喻。

-隐喻:通过暗示或间接的方式传达意义,使诗歌更富有深意。

例如,“风筝般的自由”中,“风筝”可以是对自由的隐喻。

2. 象征:-通过某个事物或符号代表更深层次的含义,使诗歌更具有寓意性。

例如,“白鸽”常常象征和平,“玫瑰”可能象征爱情。

3. 排比:-通过重复相同的语法结构或句型,加强表达的力度和韵律感。

例如,“我爱你,如江水爱岸边;我思念你,如夜空思星辰。

”4. 对仗:-通过语言的对称安排,使诗歌更加平衡和和谐。

常见的有平起平收、仄起仄收等对仗形式。

5. 押韵:-诗歌中常常使用押韵来增强音乐感和韵律感。

可以是完全押韵、交叉押韵等形式。

6. 重复:-通过重复某个词语、短语或句子,突出主题或情感。

例如,“春风吹又生,春水映花红”中,“春”字的重复。

7. 暗示:-通过留白或不直接表达,引导读者去思考和感悟,使诗歌更具有张力和深度。

8.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人的特征和行为,增加形象的生动性。

例如,“大地在微笑,花儿在歌唱”。

9. 意象:-通过生动而具体的描写,使读者产生直观的感觉和形象。

意象的运用对于诗歌的表达力至关重要。

10. 措辞的巧妙选择:-选用具有音乐感和韵律感的词语,通过丰富的词汇来营造诗歌的氛围和情感。

诗歌的写作手法有哪些

诗歌的写作手法有哪些

诗歌的写作手法有哪些诗歌的写作手法有哪些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的写作手法有哪些,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二、表达技巧:(一)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第2讲-十种诗歌写作手法(一)

第2讲-十种诗歌写作手法(一)

第2讲十种诗歌写作手法(一)——想象力、比喻、夸张、排比/并列、反复诗歌手法一:想象力诗歌手法二:比喻诗歌手法三:夸张诗歌手法四:排比/并列诗歌手法五:反复诗歌手法一:想象力“诗,给一切以性格,给一切以生命!”这是艾青在《诗论》一文中予诗的精、气、神所描述的。

在儿童诗中,最常用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段,就是拟人法,即给予自己所描绘的无生命、无感情的对象予以生命和感情。

通过拟人,诗人可以用充沛的想象力,让万事万物都鲜活生动起来,仿佛创造了一个童话乐园。

乐园里,太阳可以吐火,星星可以眨眼,清风是温柔的,花儿是含情脉脉的……一切都是那么有趣与生机勃勃。

小学生诗歌季优秀作品欣赏:芝麻一些芝麻趁主人不注意溜出去转悠一不小心掉进了作文本里成了一个个可爱的逗号又一批芝麻跳出了主人家向上爬呀爬成了乌云家族的一份子诗歌手法二:比喻比喻也是常见的童诗诗歌手法,写作文的时候也常用。

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经过想象结合在一起。

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让别人更了解自己所说的话,所写的意思。

我们说,儿童诗中最美妙的阅读快感就是小朋友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而比喻正是想象力的结晶。

在孩子们的眼中,无事不可比喻,这种比喻往往超越了成人的视角,显得如羚羊挂角,灵妙得让人叹为观止。

例如:波浪是大海的叹息;雨点是雨姐姐给小鸟煮的汤圆;食道是滑梯,让食物快乐地玩;下雨了,街上撑起的雨伞,是一朵朵彩色的蘑菇……小学生诗歌季优秀作品欣赏:我把嘴巴拉上了拉链每晚临睡前,我像小鸟一样叽喳,常常睡不好觉。

昨晚,我把嘴巴拉上了拉链,睡了一个像火车一样长的香香觉。

诗歌手法三:夸张所谓夸张,就是将很小的事物描写得很大,或者是将很大的事物描写得很小,或者是把美的事物写得更美,丑的事物表现得更丑。

夸张的手法,就像一个哈哈镜,折射出孩子眼中变形的世界。

这样的变形显然与真实的世界形象并不相符,但充满了童真、童趣,让人在阅读时忍俊不禁,甚至引人深思。

诗歌常见的写作手法

诗歌常见的写作手法

1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你就感 受最深的一点作出分析。
解析1:a虚实结合。b前两句写弥漫山巅的云气直入 枕中,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 让人觉得如临万壑深渊。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 写,c却给了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 术境界之中。
解析2:a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b塑造 出一种豪壮、崇高之美。c为了领略那银山般浪涛的 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的气势,索性打开窗 子放长江入室,以涤荡心胸。
《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 于人的高贵志向。
《画菊》表现了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 气节。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 不是某种物品。
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 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4、用典 用典有用典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 意绪等等和愿望,属于借古抒怀(讽今)。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 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写“寒灯”有何作用? A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思归不得的孤寂凄凉之情。
B“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氛围的凄凉清冷和诗人心境的凄凉, 使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情切动人。
巩固练习1 1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 ①甘露:寺名,在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②银山:江中巨浪。

(完整word版)诗歌鉴赏中常见的写作手法

(完整word版)诗歌鉴赏中常见的写作手法

一、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二、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三、常见的抒情手法(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例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朝雨”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具体又可以分为下面四种。

以乐景衬哀情: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以乐景衬乐情: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以哀景衬乐情: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以哀景衬哀情: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情景交融: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

例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区别:借景抒情:在这种抒情方式中,景物是描写的实体,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景物来寄寓思想感情。

读者只有品味、咀嚼、挖掘特定景物的内蕴时,才会感悟出诗人寄托在此景此物背后所蕴涵的情思。

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将诗人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涂染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的神情。

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特征及分类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与记叙有关的还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注意“移位即变换角度”)。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
言对人物、事件、
环境所作的具体
描绘和刻画。


见的描写角度
有:形、声、色、
态、味。

“形”“色”是
视觉角度;
“声”是听觉角
度;“态”分为
动态和静态;
“味”是触觉角
度。

立足点的变
化,有移步换景、
定点换景、换点
定景等;角度的
变化,有俯视、
仰视,远景、近
景,视觉、听觉、
(1)正侧面描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
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
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如“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
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
谁?”(白居易《杨柳枝词》)第一、二句运用正面
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杨柳的娇美形态。

又如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
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第二句侧面描写战
况,一方面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
另一方面是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
张状态突显出来。

(2)动静结合。

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有动态的描写,
也有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
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
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以丹青妙笔
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皎洁的月光
静静地洒在苍青的松树上,落下斑驳的月影,清
澈的泉水在青白的石头上潺潺流过,发出悦耳的
响声。

这两句诗写景状物由高到低,动静结合,
诗句所描写的景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山中景物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无菌技术:
2、褥疮:
3、脑死亡:
4、鼻饲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食物中营养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水六种。

2、补液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液体的入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瞳孔变化是许多疾病,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等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指征。

5、小量不保留灌肠常选用“1、2、3”溶液,即_______30ml、_______60ml、_______90ml。

6、对_________和_________病人观察血压具有特殊意义。

三、每题只有一项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
1、护理一般传染病患者时,应使用几层纱布口罩
A.2~4层
B.4~6层
C.6~8层
D.8~12层
E.12~14层
2、输入血制品前不需要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是
A.浓集红细胞
B.红细胞悬液
C.洗涤红细胞
D.血浆
E.全血
3、心肺复苏A、B、C中的A是指
A.胸外心脏按压
B.开放呼吸道
C.人工呼吸
D.止血
E.转运患者
4、膀胱肿瘤术后化疗灌注常用药物为
A.等渗盐水
B.0.02%呋喃西林
C.塞替派
D.3%硼酸溶液
E.庆大霉素
5、下列哪项为少尿期
A.24小时尿量少于200mL
B.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
C.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
D.24小时尿量少于300mL
E.24小时尿量少于500mL
6、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要现用现加
B.用量要准确
C.一次用量不超过14mg/kg体重
D.药液色泽变黄不宜使用
E.高血压、冠心病者慎用
7、下列哪项不是右心衰的临床表现
A.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B.肝脏肿大和压痛
C.周围型发绀
D.咳粉红色泡沫痰
E.下垂性凹陷性水肿
8、下列哪项不是鼻出血的全身原因
A.凝血机制障碍
B.高血压
C.风湿性心脏病
D.妇女月经期
E.化学物质中毒
9、引起小儿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
A.缺钙
B.晒太阳少
C.食物中蛋白质缺乏
D.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E.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
10、抗肿瘤药最常见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A.大量脱发
B.肝细胞受损
C.神经毒性作用
D.胃肠道反应
E.抑制骨髓造血
11、有下列哪项情况者暂不宜上避孕环
A.月经后3~7天 B.平产3个月后 C.剖宫产后6个月
D.人工流产后立即
E.引产后立即
12、从一种成熟组织或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同类型组织或细胞的过程称为
A.间变
B.发育不良
C.增生
D.化生
E.癌形成
13、对肝性脑病患者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但下列哪项不妥
A.水不宜摄入过多
B.不需补钾
C.限制钠盐
D.正确记录出入水量
E.根据需要测定血电解质
14、放射治疗价值不大的肿瘤为
A.恶性淋巴瘤
B.神经母细胞瘤
C.鼻咽癌
D.宫颈癌
E.脂肪肉瘤
15、乙醇拭浴时足下置热水袋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感冒
B.促进舒适并减少头部充血
C.保暖
D.防止体温过低
E.防止腹泻
16、角膜移植术前1天冲洗结膜囊的次数是
A.1次
B.3次
C.2次
D.4次
E.5次
17、下列哪项是分娩的主要力量
A.子宫收缩力
B.腹肌收缩力
C.提肛肌收缩力
D.圆韧带的收缩力
E.四肢骨骼肌收缩力
18、三腔气囊管使用注意事项中,下列哪项不妥
A.充气量要适当 B.牵引宜适度 C.经常抽吸胃内容物
D.拔管前宜服石蜡油
E.出血停止后口服少量流质
19、我国正常成年
A.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8%,女性约占体重的7.5%
B.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5%,女性约占体重的8%
C.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女性约占体重的6%
D.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9%,女性约占体重的8%
E.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8%,女性约占体重的9%
20、尿液中17-羟类固醇含量增高,提示患者有
A.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B.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C.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
D.肾上腺髓质功能低下
E.腺垂体分泌功能低下
四、每题可有多项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小肠包括
A.十二指肠
B.盲肠
C.阑尾
D.空肠
E.回肠
2、胸膝位适用于
A.直肠检查
B.纠正臀先露胎位
C.保留灌肠
D.结肠镜检
E.孕妇胎膜早破
3、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正确的是
A.准备液体,排尽空气
B.剃去局部头发,选择静脉
C.用70%乙醇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后待干
D.固定静脉两端,持针沿静脉离心方向平行刺入
E.见回血后松开调节器,等点滴通畅后固定
4、DIC患者发生出血的机制有
A.大量血小板被消耗
B.纤溶系统被抑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