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柱配筋计算表(excel公式)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计算图表excel简化版

混凝土结构计算图表excel简化版
数据输入
混凝土强度等级 (N/mm2) 底筋排数 钢筋等级 梁宽 (mm) 梁高 (mm) 钢筋数量 钢筋规格 (mm)
数据输出
混凝土抗压强度 (N/mm2) 保护层厚 (mm) 钢筋抗拉强度 (N/mm2) 钢筋弹性模量 (N/mm2) 相对极限受压区高度 极限配筋面积 (mm2) 底筋面积 (mm2) 0 0 0 200000 0.8 #DIV/0! 0
1.2 1.17 -
ξb
=
1 + f y /(E s ε cu )
β1
As = bh0ξb f c / f y
M 1 = f c bh 0 ξ b (1 − 0 . 5ξ b )
2
制表公式: [M ] = f
y
As (h0 −
f
y
As
c
2 bf
)
配三排钢筋 h-95 h-90 Nhomakorabea650 700~800 1.1 1.18 1.09 1.16
结论
抵抗矩 (kNm) 是否超筋 #DIV/0! #DIV/0! 极限弯矩M1 (kNm) 配筋率 (%) 0.00 #DIV/0!
输入底筋面积 (mm2) 重新计算抵抗矩 (kNm) #DIV/0!
表1 梁截面有效高度h0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C30,C35,C40 配一排钢筋 h-40 h-35 表2 修改钢筋排数时的系数 梁高h 一排改二排 二排改三排 - 400 450 500 1.14 - - 550 1.13 - 600 1.11 配二排钢筋 h-65 h-60 配三排钢筋 h-95 h-90
850~1000 1050~1300 >1300 1.07 1.11 1.06 1.08 1.04 1.06

梁、柱最小配筋面积(㎜2)fy

梁、柱最小配筋面积(㎜2)fy

梁最小配筋率f y=210N/㎜2C20 C25 C30 C35 C40a s=35㎜a s=35㎜a s=35㎜a s=35㎜a s=35㎜ρmin=0.2357% ρmin=0.2722% ρmin=0.3064% ρmin=0.3364% ρmin=0.3664% 双排筋a s=60㎜ρ=As/b*h0梁最小配筋率f y=300N/㎜2C20 C25 C30 C35 C40a s=35㎜a s=35㎜a s=35㎜a s=35㎜a s=35㎜ρmin=0.2% ρmin=0.2% ρmin=0.2145% ρmin=0.2355% ρmin=0.2565% 双排筋a s=60㎜ρ=As/b*h0梁最小配箍率(%)ρ=As/b*h0混凝土标号HPB235(Q235) f yv=210N/㎜2 HRB335 f yv=300N/㎜2一般梁三四级框架梁受弯剪扭梁一般梁三四级框架梁受弯剪扭梁0.24*f t/ f yv 0.26*f t/ f yv0.28*f t/ f yv0.24*f t/ f yv 0.26*f t/ f yv0.28*f t/ f yvC200.126 0.1363 0.147 0.088 0.0955 0.103C250.1452 0.1573 0.170 0.102 0.110 0.119C300.1635 0.1771 0.191 0.1145 0.124 0.1336C350.180 0.195 0.210 0.126 0.136 0.147C400.196 0.212 0.228 0.137 0.148 0.160柱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柱类型抗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框架中边柱 1.0 0.8 0.7 0.6框架角柱 1.2 1.0 0.9 0.8非框架柱0.6柱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0.2% 当柱主筋配筋率>3%时柱筋直径≥8㎜柱箍筋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率(%)抗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0.8 0.6 0.4 0.4ρv≥λv f c/f yv柱筋非加密区配箍率不小于加密区的一半,箍筋间距对一二级抗震等级≤10d, 箍筋间距对三四级抗震等级≤15d,d为柱中主筋直径较小者框架梁的纵向钢筋配筋率除了上述要求外,还有一些要求,具体归纳如下:(1)非抗震设计时,当不考虑受压钢筋时,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应不超过下表的数值(%):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PB235 2.81 3.48 4.18 4.88 5.58 6.20 6.75HRB335 1.76 2.18 2.62 3.06 3.50 3.89 4.23HRB400 1.38 1.71 2.06 2.40 2.75 3.05 3.32(2)有地震组合时,当不考虑受压钢筋时,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应不超过下表的数值(%):a)抗震等级为一级时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PB235 1.14 1.42 1.70 1.99 2.27 2.50 2.50HRB335 0.80 0.99 1.19 1.39 1.59 1.77 1.92HRB400 0.67 0.83 0.99 1.16 1.33 1.47 1.60b)抗震等级为二、三级时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PB235 1.60 1.98 2.38 2.50 2.50 2.50 2.50HRB335 1.12 1.39 1.67 1.95 2.23 2.47 2.50HRB400 0.93 1.16 1.39 1.62 1.86 2.06 2.25(3)非地震设计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如下表: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PB235 0.24 0.27 0.31 0.34 0.37 0.39 0.41HRB335 0.20 0.20 0.21 0.24 0.26 0.27 0.28HRB400 0.20 0.20 0.20 0.20 0.21 0.23 0.24(4)抗震设计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如下表:a)抗震等级为一级时支座处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RB335 0.40 0.40 0.40 0.42 0.46 0.48 0.50HRB400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0.42b)抗震等级为一级时跨中处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RB335 0.30 0.30 0.31 0.34 0.37 0.39 0.41HRB400 0.30 0.30 0.30 0.30 0.31 0.33 0.34c)抗震等级为二级时支座处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RB335 0.30 0.30 0.31 0.34 0.37 0.39 0.41HRB400 0.30 0.30 0.30 0.30 0.31 0.33 0.34d)抗震等级为二级时跨中处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RB335 0.25 0.25 0.26 0.29 0.31 0.33 0.35HRB400 0.25 0.25 0.25 0.25 0.26 0.28 0.29e)抗震等级为三、四级时支座处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PB235 0.29 0.33 0.37 0.41 0.45 0.47 0.50HRB335 0.25 0.25 0.26 0.29 0.31 0.33 0.35HRB400 0.25 0.25 0.25 0.25 0.26 0.28 0.29f)抗震等级为三、四级时跨中处钢筋种类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HPB235 0.24 0.27 0.31 0.34 0.37 0.39 0.41HRB335 0.20 0.20 0.21 0.24 0.26 0.27 0.28HRB400 0.20 0.20 0.20 0.20 0.21 0.23 0.24我觉得这样算欠妥当。

柱配筋计算

柱配筋计算

柱的总配筋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ρ= A(s)/ A。

在这里,括号实际上是一个角标记,与下面相同。

其中(a)是拉伸或压缩区域中纵向钢筋的截面积;
增强比是影响构件的机械特性的参数。

配筋率的控制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方式,而不会出现过度配筋破坏和较少的配筋破坏。

增强比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控制最小配筋比率是为了防止较少配筋的失效,这是脆性失效,应在设计中避免。

剪跨比不好的原因及设计中应采取的措施如下
(1)通常,力矩M和剪力V存在于框架的柱端。

根据柱的剪切跨度比λ= m /`VH_ O'来确定该柱为长柱,短柱还是非常短的柱_ O`是平行于弯矩M的柱截面的有效高度。

λ> 2 (当列弯曲点位于列高'h_ O'中间为'H'_ o` /`h_时称为长列; 1.5 <λ≤2称为短列;λ≤1.5称为极短列。

(2)在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外框架框架和内芯管结构中,由于设备地板的设置,地板高度低和立柱大,在某些项目中难以避免短柱部分。

普通三层框bai架(无抗震层高3-3.2米)可以每4-5个平du方设一个zhi柱截面为400*350,4Ф22+4Ф20 Ф10◎200/100的框架柱。

顶层柱可变为dao300*300跨度5米的框架梁(梁上无梁上柱及重力墙的较重结构)截面为400*300,5Ф22 n2Ф16 Ф10◎200/100的框架梁
连续梁为350*300 5Ф20 n2Ф12 Ф10◎200/100
连续梁与框架梁的间距为2.5米
板为8cm的双向配筋板Ф12
注:以上为估计值,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及连带责任。

史上最强的配筋计算公式

史上最强的配筋计算公式

配筋(计算规则)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柱子为轴心受压构件!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ρ=A(s)/bh (0)。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下同。

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b 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 )。

最小配筋率是根据构件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M (u)与使混凝土构件受拉区正好开裂的弯矩M(cr)相等的原则确定。

最小配筋率取0.2%和0.45f(t)/f(y)二者中的较大值!最大配筋率ρ (max )=ξ(b)f(c)/f(y),结构设计的时候要满足最大配筋率的要求,当构件配筋超过最大配筋率时塑性变小,不利于抗震。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钢筋的截面积与所设计的砼结构面的有效面积的比值,称之为配筋率。

在钢筋砼结构中,钢筋的总截面积与所设计的砼结构面的有效高度与宽度的积的比值,称之为配筋率,根据配筋率的大小,其结构分为超筋、适筋、少筋截面。

钢筋面积/构件截面面积(全面积or 全面积-受压翼缘面积)梁的配筋率是梁的受压和受拉钢筋的总截面积除以梁的有效截面点到砼上面的距离。

合力点:是梁宽乘有效高度,有效高度指梁下部筋为一排筋时用高减35,下部筋为两排筋时减601、“柱外侧纵筋配筋率”为:柱外侧纵筋(包括两根角筋)的截面积,除以整个柱的截面积所得到的比率。

2、屋面框架梁(WKL )“上部纵筋配筋率”为:梁上部纵筋的总的截面积,除以梁的有效截面积所得到的比率。

配筋率excel自动计算表格

配筋率excel自动计算表格

框架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柱类型
一级
抗震等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框架中柱、边柱 1.0
0.8
0.7
0.6
框架角柱、框支 柱
1.2
1.0
0.9
0.8
注: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 H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 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数值增大0.1。
0.44


0.44
0.37
三、四 级
0.37
0.31
受压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全部纵向钢筋
0.6
钢筋强度等级
一侧纵向钢筋
0.2
注: 受压钢筋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 HRB400、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小0.1;当
混 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
本表格已经设计好所有函 数公式,只需在表格中填 入相关的数据即可自动进
行计算
受弯、偏心、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
钢筋强度等级 1
混凝土标号
C 30
45ft/fy= 0.31%
MAX(0.2,45ft/fy)= 0.31%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抗震等级
梁中位置
支座
跨中


0.54

柱的配筋计算

柱的配筋计算

2.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在该框架结构设计中,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使用对称配筋的方式,钢筋采用HRB335级,f y= f'y =300N/2mm,采用C3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c=14.3N/2mm.箍筋一律采用HPB235级钢筋,mm,轴心抗压强度f t=1.43 N/,2偏心受压的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取成0.80。

按规范规定当e0/h0>0.55时,计算时应考虑裂缝验算,对于本设计的框架结构,经过计算可知无须做裂缝验算,可以将验算过程忽略。

(1)首先进行框架柱柱子轴压比的验算,为方便起见将其制作成表格如下:各框架柱轴压比的验算表(2)接下来验算框架柱的剪跨比λ,为简便起见将其整理成表格形式如下:(附加说明,在工程上应尽可能避免短柱的出现,即,保证λ>2.0)框架柱剪跨比验算表(3)框架柱的正截面配筋设计将计算过程及结果整理成下面的表格。

(附加说明:经过计算知本设计的各层框架柱的受压情况都是大偏心受压。

框架柱在大偏心受压情况下的计算过程:10c Nf b h ξα=()()2100'''00.5c s s y s N e f b h h A A f h a αξξ--==-如果经过计算得到'02xh aξ=<,须取'2xa=,然后再按下面的公式设计和计算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0()s s y N eA A f h a ==- 。

)首层1柱的正截面配筋设计、计算表(附注:上表中一般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1.25H,底层柱的计算长度1.0H。

e0:截面重心偏心矩,ea:附加偏心距,初始偏心矩:ei=e0+ea。

曲率修正系数ζ1=0.5fcA/N或1.0,长细比影响系数ζ2=1.15-0.01L/h或1.0。

η=1+212)/(/14001ξξ⨯⨯⨯hlheiξb:界限受压区高度,ξ:实际受压区高度,当ξ≤ξb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否则为小偏心受压构件。

柱钢筋计算示例

柱钢筋计算示例
4500+4200-(4500-700)/3-750-700=5983
根数 24 根数 24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3、下层柱钢筋根数比上层多
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 1、c/hb≤1/6情况(绑扎搭接)
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 2、c/hb>1/6情况(绑扎搭接)
➢1、上层柱钢筋根数比下层多
多出 三 钢筋 层
方法 公式
纵筋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1.2LaE 3600+750+48*22+1.2*34*22=6303.6=6304
根数 2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9、箍筋长度计算
➢ 4号筋长度1=(h-保护层*2+2d)+1.9d*2+max(10d,75mm)*2 (勾住主筋) ➢ 4号筋长度2=(h-保护层*2+4d)+1.9d*2+max(10d,75mm)*2 (勾住主筋和箍筋)
10、箍筋根数计算
➢基础层
➢-1层 (11G101-1P58)
10、箍筋根数计算
➢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
上柱钢筋 直径大于
柱时
三层 一二层
方法 公式 方法 公式
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梁高+2层梁下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3600+750+48*28+700+750+48*28=8488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框架柱的配筋和尺寸要求:【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高规】6.4(1):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2):表6.3.7-1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注: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②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 ; 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寸,表中数值应增加0.1。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4):矩形柱截面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 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 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5):剪跨比宜大于2 (不形成短柱);三级轴压比限值为0.85 ,二级为0.75 ;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 一级框架短柱的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6)纵筋配置原则: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净间距不小于50。

一般取150-200。

(大于600的柱子,一侧至少配5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求,先在pkpm中改看配筋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

)上下层纵筋的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2级。

(柱子,墙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7mm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012)(7)箍筋配置原则:①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四级不宜大于300mm柱箍筋加密范围: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l的最大值。

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短柱)以及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实际受压区高度
ξ=N/α1fcbh0
0.43
0.50
0.41
0.47
0.48
0.43
0.46
0.52
0.42
0.48
0.56
0.43
偏心性质(ξ与ξb比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
小偏心
大偏心
大偏心受压计算
ξ As=As'(mm²)
1964.00
1964.00
实际配筋率
ρ×100%
1.72
1.72
1.72
1.72
1.72
1.72
2.69
2.69
2.69
2.69
2.69
2.69
最大配筋率
ρmax×100%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最小配筋率
ρmin×100%
0.60%
0.60%
0.60%
0.60%
0.60%
1.00 1.66 275.33
1.00 1.63 278.62
1.00 1.56 287.75
1.00 2.33 242.23
1.00 2.64 235.90
1.00 1.73 269.24
1.00 2.85 231.83
1.00 2.05 251.07
系数α1(≤C50,取1.0)
1.00
1.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初始偏心矩
ei=e0+ea(mm)
75.53
64.85
86.75
65.85
66.26
69.56
78.69
33.17
26.84
60.17
23.44
42.00
曲率修正系数 ζ1=0.5fcA/N或1.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43 -15.47
0.50 -6.20
0.41 44.28
0.47 -39.93
0.48 -22.19
0.43 -78.66
0.46 69.62
0.52 -302.58
0.42 -464.38
0.48 -78.24

0.43

-325.71
ξ










0.55

小偏心受压计算
As=As'(mm²)
柱配筋表(注:仅适用于对称配筋情况,即As=As';弯矩,轴力项应全部填为正值)
截 设计弯矩
面 M(kN·m)
A柱
柱上端(Mmax) 柱上端(Nmax)
50.00
46.43
柱上端
(Nmin) 56.77
A柱
柱下端(Mmax) 柱下端(Nmax)
45.15
46.30
柱下端
(Nmin) 44.00
B柱
B柱
365.00
365.00
365.00
365.00
365.00
365.00
365.00
365.00
365.00
365.00
365.00
365.00
砼强度设计值
fc(N/mm²)
14.30
14.30
14.30
14.30
14.30
14.30
14.30
14.30
14.30
14.30
14.30
14.30
钢筋强度设计值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0.60%
1007.60
1161.70
887.99
计算长度
l0=1.0H(底层)(mm) =1.25H(其他层)(mm)
5200
5200
5200
5200
5200
5200
5200
5200
5200
5200
5200
5200
截面宽度b(mm)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柱截面
截面高度h(mm)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截面面积
A(mm²)
160000
160000
160000
160000
160000
160000
160000
160000
160000
160000
160000
160000
回转半径
i=sqrt(I/A)(mm)
115.47
1.00
1.00
1.00
0.98
1.00
长细比影响系数 ζ2=1.15-0.01l0/h或1.0
偏心矩增大系 数
η(l0/i≤17.5时,取1.0)
e=ηei+h/2-as或as'(mm)
1.00 1.58 284.59
1.00 1.68 273.91
1.00 1.51 295.81
1.00 1.67 274.91
115.47
115.47
115.47
115.47
115.47
115.47
115.47
115.47
115.47
115.47
115.47
保护层+d/2
as或as'(mm)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截面有效高度
h0=h-as或as'(mm)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系数β1(≤C50,取0.8)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界限受压区高度 ξb=β1/(1+fy/Esεcu)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200000
200000
200000
截面重心偏心矩
e0(mm)
55.53
44.85
66.75
45.85
46.26
49.56
58.69
13.17
6.84
40.17
3.44
22.00
附加偏心矩 ea=(20、l/30)max (mm)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柱上端(Mmax) 柱上端(Nmax) 柱上端(Nmin) 柱下端(Mmax) 柱下端(Nmax) 柱下端(Nmin)
56.66
14.36
6.00
40.48
4.00
19.54
设计轴力
N(kN)
900.43
1035.32
850.54
984.6
965.40
1090.06
877.78










-348.95

每侧实配钢筋
4Ф20
4Ф20
4Ф20
4Ф20
4Ф20
4Ф20
4Ф25
4Ф25
4Ф25
4Ф25
4Ф25
4Ф25
钢筋面积(mm²)
1256.00
1256.00 1256.00 1256.00
1256.00
1256.00 1964.00 1964.00
1964.00
1964.00
fy或fy'(N/mm²)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钢筋弹性模量
Es(N/mm²)
200000
200000
200000
200000
200000
200000
200000
200000
20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