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柱截面配筋计算(弯矩最大情况)
柱截面设计

14框架柱截面设计14.1 框架柱设计条件各层柱均选用C35,f c =16.7N/mm 2,f t =1.57N/mm 2,柱主筋选用HRB400,f y = f’y =360N/mm 2,箍筋选用HPB300,f y = f’y =270N/mm 2。
各层柱截面尺寸都为400mm ×400mm , 混凝土临界相对受压区高度:ξb =β11+f yE s εcu=0.81+3602.06×105×0.0033=0.518本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 ),高度<24m ,按规范,抗震等级取为四级。
查抗震规范得,柱的轴压比应小于轴压比限值[0.90]。
本设计不考虑地震作用,且柱轴压比皆小于限值[0.90]。
14.2 框架柱正截面设计计算说明:①偏心受压构件不需要考虑附加弯矩影响(P-δ效应,挠曲二阶效应)的条件: •9.021≤M M ; •设计轴压比不大于0.9;•长细比满足:)/(1234/21M M i l c -≤式中:21M M 、——分别为已考虑侧移影响的偏心受压构件两端截面按结构弹性分析确定 的对同一主轴的组合弯矩设计值,绝对值较大的为2M ,绝对值较小端 为1M ,当构件按单曲率弯曲时,21/M M 取正值,否则取负值;l c——构件的计算长度,近似取偏心受压构件相应主轴方向上下支撑点之间 的距离;i ——偏心方向的截面回转半径。
②偏心受压构件,考虑轴向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二阶效应后控制截面弯矩设计值计,应按下列公式计算:2M C M ns m η= 21/3.07.0M M C m +=c c a ns hl h e N M ςη202)(/)/(130011++=N A f c c /5.0=ς式中:m C ——构件端截面偏心调节系数,当小于0.7时取0.7;ns η——弯矩增大系数;N ——弯矩设计值2M 相应的轴向压力设计值;c ς——截面曲率修正系数,当计算值大于1.0时取1.0;a e ——附加偏心距,取20mm 和h /30两者中的较大值;h ——截面高度;0h ——截面有效高度; A ——构件截面面积;当ns m C η小于1.0时取1.0。
大工16秋《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满分答案(2)

⼤⼯16秋《钢筋混凝⼟结构课程设计》-满分答案(2)⽹络教育学院《钢筋混凝⼟结构课程设计》题⽬:仓库⼚房单向板设计学习中⼼:专业:年级:学号:学⽣:指导教师:1 基本情况本章需简单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房的尺⼨,板的布置情况等等内容。
1、⼯程概况仓库⼚房,设计使⽤年限为50年,住宅⼩区采⽤砖混结构,楼盖要求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墙厚370mm ,柱为钢筋混凝⼟柱,截⾯尺⼨为400400mm mm ?。
2、设计资料(1)楼板平⾯尺⼨为19.833m m ?,如下图所⽰:图2.1 楼板平⾯图(2)楼盖做法详图及荷载图2.2 楼盖做法详图楼⾯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7kN/m 2楼⾯⾯层⽤20mm 厚⽔泥砂浆抹⾯,γ=20kN/m 3, 板底及梁⽤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底,γ=17kN /m 3 楼盖⾃重即为钢筋混凝⼟容重,γ=25KN /m 3④恒载分项系数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业⼚房楼盖楼⾯活荷载标准值⼤于4kN/m 2)⑤材料选⽤混凝⼟:C25钢筋:梁中受⼒纵筋采⽤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HPB235级。
2 单向板结构设计2.1 板的设计本节内容是根据已知的荷载条件对板进⾏配筋设计,按塑性理论进⾏计算。
2.1.1 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80mm 现浇钢筋混凝⼟板 0.08×25=2 kN/m 220mm 厚⽔泥砂浆抹⾯ 0.02×20=0.4 kN/m 2 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底 0.02×17=0.34 kN/m 2 ⼩计 2.74 kN/m 2楼⾯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7 kN/m 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业⼚房楼盖楼⾯活荷载标准值⼤于4kN/m 2,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荷载总计算值:①q=G γk g +?Q γk q =1.2×2.74+0.7×1.3×7=9.658kN/m 2②q=G γk g +Q γk q =1.2×2.74+1.3×7=12.388kN/m 2由于②>①,所以取②q=12.388kN/m 2,近似取q=12kN/m 22.1.2 计算简图次梁截⾯为200mm ×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不⼩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为120mm 。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0 引言配筋率是'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最核心的概念, 配筋率与其它参数紧密关联, 为了加强学习效果, 这个笔记简要总结了配筋率的定义与计算逻辑.1 截面配筋率截面配筋率是指所配置的钢筋截面面积与规定的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比值(化为百分数表达)。
这个定义其实有些模糊不清, 直接使用计算参数定义更清晰一些, 即配筋率是纵向受拉钢筋总截面面积As与正截面的有效面积b×h0的比值. 其中b是截面宽度, h0是截面的有效高度, 用ρ表示。
2 最小配筋率他条件均相同(包括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级与截面尺寸)而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的梁将发生不同的破坏形态,破坏形态不同的梁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也不同,通常是超筋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最大,适筋梁次之,少筋梁最小,但超筋梁与少筋梁的破坏均属于脆性破坏类型,不允许采用,而适筋梁具有较好的延性,提倡使用。
当配筋率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弯矩等于受拉区钢筋屈服时的弯矩时,裂缝一旦出现,钢筋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
最小配筋率是少筋梁与适筋梁的界限。
当梁的配筋率由逐渐减小,梁的工作特性也从钢筋混凝土结构逐渐向素混凝土结构过渡,所以,可按采用最小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梁在破坏时,正截面承载力等于同样截面尺寸、同样材料的素混凝土梁正截面开裂弯矩标准值的原则确定。
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规范要求最小配筋率不得小于0.2%, 如下表所示。
最小配筋率取0.2%和按钢筋抗拉强度及抗压强度计算的最大值, 为防止出现少筋梁状况, 计算的截面配筋率必须大于最小配筋率.3 最大配筋率当配筋率增大到使钢筋屈服弯矩约等于梁破坏时的弯矩时,受拉钢筋屈服与压区混凝土压碎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破坏称为平衡破坏或界限破坏,相应的配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
4 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实际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的梁称为少筋梁;大于最小配筋率且小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称为适筋梁;大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称为超筋梁。
柱配筋计算

柱配筋计算柱正截面单向偏心受力承载力计算书1 已知条件柱截面宽度b=600mm,截面高度h=600mm,纵向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距离as=35mm,弯矩平面内计算长度l0x=4000mm,弯矩平面外计算长度l0y=4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钢筋强度设计值fy=360MPa,非抗震设计,截面设计压力N=500kN,设计弯矩M=300kN·m,截面下部受拉,计算配筋面积。
2 配筋计算构件截面特性计算A=360000mm2,Ix=10800000000.0mm4, Iy=10800000000.0mm4ix=173.2mm, iy=173.2mm 查混凝土规范表4.1.4可知fc=14.3MPa由混凝土规范6.2.6条可知α1=1.00β1=0.80由混凝土规范公式(6.2.1-5)可知混凝土极限压应变εcu=0.0033由混凝土规范表4.2.5可得钢筋弹性模量Es=200000MPa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18截面面积A=bh=600×600=360000mm2截面有效高度h0=h-as=600-35=565mm根据混凝土规范表6.2.15可得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φ=1.000轴心受压全截面钢筋面积A's=0.00mm2根据混凝土规范6.2.3条,判断是否需要考虑轴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附加弯矩N/(fcA)=500000/(14.3×360000)=0.10 ≤0.9M1/M2=0.00/300=0.00 ≤0.9lc/i=4000/173.2=23.1 ≤34-12(M1/M2)=34-12×(0/300)=34不需要考虑轴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附加弯矩影响偏心距e0=300000000/500000=600mm根据混凝土规范6.2.5条可知附加偏心距ea=20mm初始偏心距ei=e0+ea=600+20=620mm 轴向压力作用点至远离压力一侧钢筋的距离e=ei+0.5h-as=620+0.5×600-35=885mm假定截面为大偏心受压,则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N/(α1fcbh0)=500000/(1.0×14.3×600×565)=0.103ξ<ξb,截面为大偏心受压。
水电站主厂房排架柱配筋计算

水电站主厂房排架柱配筋计算
纵筋配筋计算
纵筋是承受柱子受力的主要筋材料,其计算包括根据荷载计算柱截面尺寸、计算柱截面抗弯能力、确定柱受拉区域纵筋的面积等步骤。
1.根据荷载计算柱截面尺寸
根据设计荷载和采用的地震烈度等级,计算柱截面尺寸,通常需要满足柱的受力平衡条件和满足柱的抗压强度条件。
2.计算柱截面抗弯能力
柱截面的抗弯能力是指柱子在承受弯曲力矩时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需要根据弯矩和轴压力计算截面的抵抗力矩和抵抗轴力能力,以确定柱截面尺寸。
3.确定柱受拉区域纵筋的面积
柱受拉区域纵筋的面积一般根据柱截面的抗拉平衡条件确定。
可以根据受压区域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和钢筋的强度来确定柱受拉区域的配筋。
箍筋配筋计算
箍筋主要用于控制柱的破坏模式和延缓破坏发展的速度。
其计算包括根据截面尺寸计算箍筋的尺寸、计算箍筋的间距和箍筋的配筋率等步骤。
1.根据截面尺寸计算箍筋的尺寸
箍筋一般以钢筋直径和箍筋间距来表示,根据柱的尺寸、荷载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计算箍筋的尺寸。
2.计算箍筋的间距
箍筋的间距需要满足柱的抗震要求和抗弯套筋要求,一般通过试算和校核来确定箍筋的数量和间距。
3.确定箍筋的配筋率
柱的箍筋配筋率一般不低于0.8%,并根据柱的尺寸、荷载和混凝土强度来计算箍筋的配筋率。
以上是水电站主厂房排架柱配筋计算的一般步骤和计算原理,具体的计算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遵循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以保证柱子的安全和可靠性。
同时,在进行配筋计算时还需要考虑柱筋与立柱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单层单跨厂房计算书(排版好,内容全)

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课程设计计算书根据布置要求,确定结构布置图如下图:图1一.结构选型跨度取为L=24 m(L k=24-1.5=22.5 m),轨顶标高为(10.8+2.6+0.22)=13.62m取为13.7m,吊车为中级工作级别,软钩桥式吊车30/5T、10T两台吊车的工业厂房。
1.屋面板{04G410(一)}选用标准图集中的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板重(包括灌缝在内)标准值为1.4 kN/m2 2.屋架{04G415(三)}7. 吊车轨道联结{04G325}轨道及零件中为1 kN/m2轨道及垫层构造高度为200mm。
按A4级工作级别,Q=30T,L k=22.5m,根据吊车规格参数计算最大轮压设计值:P d=1.05×1.4×1.15×P k =1.05×1.4×1.15×290=490.25kN选用:轨道联结DGL-11,490.25kN <510 kN 满足要求。
墙厚度240mm,砖强度等级≥MU10,砂浆强度等级≥M5。
柱距为6m时窗宽3600mm,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1.0。
(1).纵墙(柱距为6m)选用:JL-3(有门、有窗);(2).山墙选用:JL-24(有窗)。
二.排架柱截面尺寸确定、基础埋深确定1.排架柱截面尺寸确定材料选用:C30混凝土,f c=14.3 N.mm2 ,f tk=2.01 N.mm2 ,f t=1.43 N.mm2;钢筋:受力筋为HRB400,f y=360 N.mm2 ,Es=2.0×105 N.mm2;箍筋为HRB235,f y=210 N.mm2①.尺寸的确定轨顶标高:取10.8m;轨顶标志标高:10.8+2.734+0.22=13.75m,则取为13.8m;牛腿标高=10.8-1.2-0.19=9.41m,取为9600mm;轨顶构造标高=9.6+1.2+0.19=10.99m;柱顶标高=10.99+2.14=13.13m(取为13.8mm);上柱高度H0=13.8-9.6=4.2m;下柱高度H L=9.6-(-0.9)=10.5m;柱计算高度H=4.2+10.5=14.7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保护层厚40mm。
柱钢筋计算示例

根数 24 根数 24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3、下层柱钢筋根数比上层多
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 1、c/hb≤1/6情况(绑扎搭接)
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 2、c/hb>1/6情况(绑扎搭接)
➢1、上层柱钢筋根数比下层多
多出 三 钢筋 层
方法 公式
纵筋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1.2LaE 3600+750+48*22+1.2*34*22=6303.6=6304
根数 2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9、箍筋长度计算
➢ 4号筋长度1=(h-保护层*2+2d)+1.9d*2+max(10d,75mm)*2 (勾住主筋) ➢ 4号筋长度2=(h-保护层*2+4d)+1.9d*2+max(10d,75mm)*2 (勾住主筋和箍筋)
10、箍筋根数计算
➢基础层
➢-1层 (11G101-1P58)
10、箍筋根数计算
➢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
上柱钢筋 直径大于
柱时
三层 一二层
方法 公式 方法 公式
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梁高+2层梁下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3600+750+48*28+700+750+48*28=8488
(整理)柱的配筋计算

2.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在该框架结构设计中,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使用对称配筋的方式,钢筋采用HRB335级, = f 'y =300N/2mm ,采用C3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c=14.3N/2mm ,轴心抗压强度 =1.43 N/,2mm .箍筋一律采用HPB235级钢筋,偏心受压的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取成0.80。
按规范规定当e0/h0>0.55时,计算时应考虑裂缝验算,对于本设计的框架结构,经过计算可知无须做裂缝验算,可以将验算过程忽略。
(1) 首先进行框架柱柱子轴压比的验算,为方便起见将其制作成表格如下: 各框架柱轴压比的验算表(2) 接下来验算框架柱的剪跨比λ,为简便起见将其整理成表格形式如下:(附加说明,在工程上应尽可能避免短柱的出现,即,保证λ 2.0)框架柱剪跨比验算表(3)框架柱的正截面配筋设计将计算过程及结果整理成下面的表格。
(附加说明:经过计算知本设计的各层框架柱的受压情况都是大偏心受压。
框架柱在大偏心受压情况下的计算过程:10c Nf bh ξα=()()2100'''00.5c s s ysNe f bh h A A fhaαξξ--==-如果经过计算得到'02x h a ξ=<,须取'2x a =,然后再按下面的公式设计和计算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0()s s y Ne A A f h a ==- 。
) 首层1柱的正截面配筋设计、计算表(附注:上表中一般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1.25H,底层柱的计算长度1.0H。
e0:截面重心偏心矩,ea:附加偏心距,初始偏心矩:ei=e0+ea。
曲率修正系数ζ1=0.5fcA/N或1.0,长细比影响系数ζ2=1.15-0.01L/h或1.0。
η=1+212)/(/14001ξξ⨯⨯⨯hlhei:界限受压区高度,:实际受压区高度,当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否则为小偏心受压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2 80.8 245 47.5 103 65.2 107 77.9 119 87.3 130 96 140 104 149 111 148 125 122 234 147 216 -492 -275 -210 -212 -264 -222 -262 -225 -266 -230 -271 -220 -273 -238 -274 -243 -280 -255 -241 -347 -206 -191
5016.78 0.02 大偏压 105.13428 105.1 0.31 -539.8 5016.78 0.02 大偏压 121.24803 121.2 0.31 -603.2 5016.78 0.02 大偏压 137.44076 137.4 0.33 -642.6 6689.04 0.02 大偏压 115.58057 115.6 4.54 7473.4 6689.04 0.02 大偏压 127.25118 127.3 0.33 -804.6
11.41237 13.08495 7.7909 6.710984 6.632331 6.539124 6.478114 6.4297 5.258943 6.561754 0.312653 8.704226 3.52475 5.320634 5.106199 5.035603 5.669845 4.950004 4.769207 1
0.48 -307.8
6689.04 0.02 大偏压 86.611374 86.61 0.47 -372.9 6689.04 0.02 大偏压 104.32464 104.3 0.46 -447.5 6689.04 0.02 大偏压 122.03791 122 0.45 -517.4
6689.04 0.02 大偏压 139.69194 139.7 0.45 -582.6 6689.04 0.02 大偏压 157.40521 157.4 0.44 -652.4 6689.04 0.02 大偏压 175.41469 175.4 0.43 -743.8 6689.04 0.02 大偏压 193.24645 193.2 0.43 -777.6 5016.78 0.02 大偏压 17.740916 11.8 1.27 -269 5016.78 0.02 大偏压 33.815166 5016.78 0.02 大偏压 47.361769 5016.78 0.02 大偏压 62.464455 70 70 70 70 2.58 -68.46 -0.2 -751.3 0.83 -152.1 0.05 -604.5
柱正截面配筋计算(弯矩最大情况)
柱号 柱截面 柱顶 11 柱底 柱顶 10 柱底 柱顶 9 柱底 柱顶 8 柱底 柱顶 7 柱底 柱顶 J柱 6 柱底 柱顶 5 柱底 柱顶 4 柱底 柱顶 3 柱底 柱顶 2 柱底 柱顶 1 柱底 柱顶 11 柱底 柱顶 10 柱底 柱顶 9 柱底 柱顶 8 柱底 柱顶 7 柱底 柱顶 K柱 6 柱底 柱顶 5 柱底 柱顶 4 柱底 柱顶 3 柱底 柱顶 2 柱底 柱顶 1 柱底 M 328 194 162 158 195 163 197 167 201 173 207 176 210 181 211 187 216 196 210 246 156 178 -125 -48 -35 -34 -64 -49 -71 -63 -83 -72 -94 -81 -104 -90 -113 -97 -101 -112 #### -136 -125 -211 N 14.5 72.8 136 204 256 308 376 428 496 550 616 667 736 787 855 907 974 1025 1090 1141 1216 1277 49.4 101 255 307 459 511 604 716 870 922 1074 1126 1279 1331 1483 1535 1688 1740 1899 1951 2088 2148 M1/M2 b(m) h(m)h0(m) lc i lc/i 34-12(M 是否考虑附加弯矩 1/M2)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0.59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3.89 0.97 0.6 0.8 0.765 3.6 0.23 15.59 19.34 0.84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0.97 0.85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0.82 0.86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0.7 0.85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0.78 0.86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0.65 0.89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0.37 0.91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0.09 0.85 0.6 0.8 0.765 4.2 0.23 18.19 20.75 0.88 0.6 0.8 0.765 5.2 0.23 22.52 20.49 0.39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6.36 0.97 0.6 0.8 0.765 3.6 0.23 15.59 19.34 0.77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1.78 0.88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0.39 0.87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0.51 0.87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0.59 0.86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0.67 0.86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0.71 0.9 0.6 0.8 0.765 3.6 0.23 15.59 20.18 0.02 0.8 0.8 0.765 4.2 0.23 18.19 30.8 0.59 0.8 0.8 0.765 5.2 0.23 22.52 23.0 柱底 柱顶 9 柱底 柱顶 8 柱底 柱顶 7 柱底 柱顶 6 柱底 柱顶 5 柱底 柱顶 4 柱底 柱顶 3 柱底 柱顶 2 柱底 柱顶 1 柱底 柱顶 11 柱底 柱顶 10 柱底 柱顶 9 柱底 柱顶 8 柱底 柱顶 7 柱底 柱顶 6 柱底 柱顶 5 柱底 柱顶 4 柱底 柱顶 3 柱底 柱顶 2 柱底 柱顶 1 柱底 11
是否考虑附加弯矩 8.299482
Cm
ζ
c
η
s
Neα 1fcbx(h0-x/2) M Nb=α 1fcξ bbh e(m) 偏压类型 x(mm) 计算选用x (mm) e(m) 0 5016.78 0.02 大偏压 5.7488152 5016.78 0.02 大偏压 16.090047 5016.78 0.02 大偏压 24.296998 5016.78 0.02 大偏压 33.78357 70 70 70 70 70 70 70 4.88 -291.4 1.46 -349.3 1.02 -333.9 0.85 -285.4 0.75 -234.2 0.69 -183.4 0.65 -134
197 266 495 564 794 863 1093 1162 1393 1462 1692 1761 1991 2060 2287 2358 2588 2657 2892 2961 3181 3262 166 225 351 428 545 600 739 791 933 985 1126 1246 1320 1372 1513 1565 1766 1757 1893 1945 2096 2157
1.62 -482.7 0.1 0.26 0.29 0.3 -614.9 -514 -442 -399.3 -471.4
5016.78 0.02 大偏压 56.548183
5016.78 0.02 大偏压 72.796209 72.8
5016.78 0.02 大偏压 88.941548 88.94 0.3
6689.04 0.02 大偏压 15.781991 6689.04 0.02 大偏压 33.436019 6689.04 0.02 大偏压 51.137441 6689.04 0.02 大偏压 68.838863
70 70 70 70
1.29 -517.7 0.82 -400.1 0.5 -427.5
3.751863 0.99 24.9 1.36 219 5.378655 5.233788 5.111344 5.194699 5.058826 4.779714 4.500936 2.567538 -2.02677 0.96 3.97 1.62 277 10.76861 3.751486 0.99 16.5 2.46 -86 6.195242 4.803339 4.922439 5.001286 5.08462 5.121277 4.590114 12.61203 1.374335
5016.78 0.02 大偏压 43.404423 5016.78 0.02 大偏压 52.71722
5016.78 0.02 大偏压 62.195893
5016.78 0.02 大偏压 71.619273 71.62 0.62 -101.6 5016.78 0.02 大偏压 80.963665 80.96 0.6 -132.1
5016.78 0.02 大偏压 90.126382 90.13 0.57 -172.5 5016.78 0.02 大偏压 100.86888 100.9 0.6 5016.78 0.02 大偏压 7.9936809 5016.78 0.02 大偏压 24.218009 5016.78 0.02 大偏压 40.35545 70 70 70 70 -143.5
0.33 0.8 0.8 0.765 3.6 0.23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