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公开课课件最终
合集下载
4、《兰亭集序》完整版PPT课件

品类之盛:品类,自然界的万物;盛,繁多。 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畅胸怀。 极:穷尽 信:实在 夫(fú):语气词,①句首发语词,不译
②句尾,表感叹“啊” 或:有的人 怀抱:胸怀抱负 悟言:对面交谈。“悟”通“晤”,面对面。 放浪:放纵,无拘束。 形骸:身体、形体
趣舍万殊:通“趋”,趋向、取向;舍,舍弃 所之既倦:往,到达 系:附着 向:过去、从前 陈迹:旧迹 兴:发生、引起 修短随化:命运长短,听凭造化。 期:至、及 临文嗟悼:临,面对;悼,悲伤 喻:明白 固:本来、当然 一:把……看作一样 齐:把……看作相等
A、说诗的产生:(“一觞一咏”)
B、说诗集的由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C、说编集的意义: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文”)
重点词语归纳
修:举行
禊事:古代一种风俗,三月三(上巳节)在水
边祈福。
毕:都
咸:都
修竹:高
映带:映衬、围绕
觞:酒杯 (樽、觥gōng觥筹交错)
列坐其次:旁边
畅叙幽情:畅,痛快舒畅;叙,表达;幽情, 幽深内藏的情感。
或因寄所托
感
当其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慨
人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人生百年
生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乐境易逝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生命短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死生亦大矣
感慨万千
这种"痛"是痛什么?
这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 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 命运难测”的痛惜。作者从不同 处世形态的共性出发,抒发了自 己“重死生”的感慨。
兰亭集会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 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参加修禊之礼,举行 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 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 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 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 赋诗。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 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诗作一一 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 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②句尾,表感叹“啊” 或:有的人 怀抱:胸怀抱负 悟言:对面交谈。“悟”通“晤”,面对面。 放浪:放纵,无拘束。 形骸:身体、形体
趣舍万殊:通“趋”,趋向、取向;舍,舍弃 所之既倦:往,到达 系:附着 向:过去、从前 陈迹:旧迹 兴:发生、引起 修短随化:命运长短,听凭造化。 期:至、及 临文嗟悼:临,面对;悼,悲伤 喻:明白 固:本来、当然 一:把……看作一样 齐:把……看作相等
A、说诗的产生:(“一觞一咏”)
B、说诗集的由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C、说编集的意义: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文”)
重点词语归纳
修:举行
禊事:古代一种风俗,三月三(上巳节)在水
边祈福。
毕:都
咸:都
修竹:高
映带:映衬、围绕
觞:酒杯 (樽、觥gōng觥筹交错)
列坐其次:旁边
畅叙幽情:畅,痛快舒畅;叙,表达;幽情, 幽深内藏的情感。
或因寄所托
感
当其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慨
人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人生百年
生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乐境易逝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生命短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死生亦大矣
感慨万千
这种"痛"是痛什么?
这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 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 命运难测”的痛惜。作者从不同 处世形态的共性出发,抒发了自 己“重死生”的感慨。
兰亭集会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 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参加修禊之礼,举行 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 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 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 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 赋诗。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 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诗作一一 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 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课件(共63张PPT)

王羲之、孙绰等26人当场赋诗,共得37篇。王羲之将这些 诗句汇集起来,编辑成一本《兰亭集》,并为此集作了一篇序, 这就是《兰亭集序》,共324字。
王羲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原无题目。今题《兰亭集 序》,为后人所加。
王羲之喜爱养鹅,固然是文人雅事、陶冶情操,更为关键 的是,他从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中,体会出书法运 笔的奥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 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 精神贯注於笔端。
“羲之爱鹅”后来被当作文人雅士情趣生活的体现,后人 将其与“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林逋“梅妻鹤 子”《山园小梅》)爱鹤”并称,是为“四爱” 。
顶级财阀官三代
王羲之,东晋名士,出身高门——琅琊王氏。 西晋南渡后,伯父王导官居宰辅,把持朝政;
另一伯父王敦驻守荆州,掌握重兵。 “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羲之传》中说:“深为从伯敦、
导所器重。”王敦称赞他说:“汝是吾家佳 子弟。”
政治远见好官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赈灾济民——会稽灾荒,王羲之一方面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另一方面 向朝廷提合理化建议: “断酒以救民命” 。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 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文体知识
书序,为书做的序言,如本文。 诗序,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如《孔雀东南飞》;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如《送东阳马生序》; 宴集序,古人饮宴,常一同赋诗,集结成册,再推举一人作序。如《
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熟悉常识 王羲之,字逸少,出身贵族,少有美誉,
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尤
擅楷书、行书和草书;才学过人,乐游山水, 爱道家之学,喜结交名士。《晋书》说他的 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 若浮云,矫若惊龙”。他在诗文创作上也是 高手,其文用笔洗练,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王羲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原无题目。今题《兰亭集 序》,为后人所加。
王羲之喜爱养鹅,固然是文人雅事、陶冶情操,更为关键 的是,他从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中,体会出书法运 笔的奥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 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 精神贯注於笔端。
“羲之爱鹅”后来被当作文人雅士情趣生活的体现,后人 将其与“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林逋“梅妻鹤 子”《山园小梅》)爱鹤”并称,是为“四爱” 。
顶级财阀官三代
王羲之,东晋名士,出身高门——琅琊王氏。 西晋南渡后,伯父王导官居宰辅,把持朝政;
另一伯父王敦驻守荆州,掌握重兵。 “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羲之传》中说:“深为从伯敦、
导所器重。”王敦称赞他说:“汝是吾家佳 子弟。”
政治远见好官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赈灾济民——会稽灾荒,王羲之一方面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另一方面 向朝廷提合理化建议: “断酒以救民命” 。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 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文体知识
书序,为书做的序言,如本文。 诗序,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如《孔雀东南飞》;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如《送东阳马生序》; 宴集序,古人饮宴,常一同赋诗,集结成册,再推举一人作序。如《
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熟悉常识 王羲之,字逸少,出身贵族,少有美誉,
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尤
擅楷书、行书和草书;才学过人,乐游山水, 爱道家之学,喜结交名士。《晋书》说他的 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 若浮云,矫若惊龙”。他在诗文创作上也是 高手,其文用笔洗练,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公开课课件)

作品字体结构分析
深入研究《兰亭集序》的字体结构和排版技巧。
作品笔画特点解析
剖析《兰亭集序》的笔画运用和特色。
王羲之及其书法成就
1
王羲之生平介绍
介绍王羲之的生平和他对书法领域的贡献。
2
王羲之书法艺术特点
探究王羲之书法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技巧。
3
王羲之书法影响与地位
讨论王羲之对后世书法发展的影响和他在书法界的地位。
《兰亭集序》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兰亭集序》对后世书法影响
分析《兰亭集序》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启迪和影响。
《兰亭集序》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探讨《兰亭集序》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价值。
结语及思考
1 作品的心路历程
深入解读《兰亭集序》背 后的创作心路和情感。
2 如何欣赏《兰亭集序》 3 书法的地位及发展
分享欣赏《兰亭集序》的 方法和技巧。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 (公开课课件)
本课时将带您进入《兰亭集序》的世界,从中国书法简介开始,欣赏并分析 这部伟大作品的背景、风格、字体结构和笔画特点。
课程导入
1 探索中国传统艺术
了解中国书法的重要性和 魅力。
2 引发观众兴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建立学习框架
激发学习者对《兰亭集序》 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为学生介绍本课程的目标 和结构。
思考在当今社会中书法的 地位和未来发展。
学习反思及课程总结
总结本课程的收获和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思考。
中国书法简介
千年艺术传统
追溯中国书法的源起和发展。
艺术家的墨香传世
让学生了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并欣赏魅力。
艺术与哲学的结合
优秀课件《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课件(30张PPT)

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纵使 情趣
无根据
一个个
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次(集会)的诗文
⑵作者“悲”什么?为什么“悲”? 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 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 三悲后人叩问今人,可谓千古一悲! 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 “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 类社会从古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 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似! 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
文体知识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 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 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 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 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 地去阅读或理解。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 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 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 乐 )
第3自然段
助词,引起下文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
通“趋”趋向 对…事情 等到 过去 到达 一时 不一样
一俯一仰之间 有的人 之于
通“晤”
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
高兴的样子 满足 附着
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 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 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
ɡuǐ
春季的末 一个月
介词结构“于会稽 山阴之兰亭”后置 县名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 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
《兰亭集序》公开课PPT

《 兰 亭 集 序 》 ( 局 部 )
王 羲 之 《 黄 庭 经 》 墨 迹 唐 临 本 )
(
姨 母 帖
《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书。 纸本。现藏日本帝室。
2、羲之其事
袒腹东床
晋代的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 门生到王家去择婿。 王家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 门 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 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 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 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 郗鉴听了,说:“这 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 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时间 地点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会稽山竹,
集 会 盛 环境 况
人物 活动
信 可 乐 也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合作探究1
找出本文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 把握作者感情变化线索。
合作探究2
作者参加兰亭集会,“乐”因何而生?
合作探究3
王羲之参加兰亭集会如此快乐,但他 笔锋一转。呼出“痛哉”,痛由何而来? 痛什么?
岂 不 痛 哉
俯仰一世,老之将至 人生短暂之痛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世事无常之痛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往事不再之痛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生死难测之痛
岂 死 不 生 痛 亦 大 哉 矣
‖文体知识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 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 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 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 引导,如《兰亭集序》。 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 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 推重、赞许之辞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 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 于议论性散文,如《送东阳马生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下列各句对错,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序, 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 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 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 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 “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 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 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 明了—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 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 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文章背景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 游,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 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等 四十几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 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 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 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 的四十多人中, 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 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 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 的序文,这就是著 名的《兰亭集序》。 为“天下第一行书”。
乐
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 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 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 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 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 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也可以是自己的看法
本文的特点:
1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 2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记叙 议论 抒情
默写: (1)是日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 (2)写出文中谈“人之相与”的 两种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王羲之
顺德市国华纪念中学 贾桂宏
永和九年,岁在 癸丑 ,暮春之 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 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 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 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 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
3、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思绪和心境 有了怎样的变迁?
思绪:
相聚的欢乐
(联想)
人生的际遇和时光的短暂
提出:“死生亦大矣”
心境:
感慨“修短随化,终期 于尽”
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感 慨 人 生 夫 人 之 相 与 , 俯 仰 一 世
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 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知既倦,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
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文体,它要求文 字的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而且结构相 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 句话。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 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 乎要求。骈句诗句的一种,与散句相对, 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 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本文多骈句,试从本段中举出两例。
兰亭是怎么来的?
道你 吗知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 (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 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 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 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 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王羲之
(303-361,一作321-379)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 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 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 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 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 “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 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 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 长,草书师法张芝,楷书得 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 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 “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
拓展:正因为传统的审美心理是以悲为美的,使得文学
史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些作品本来写的是极为欢愉之 事,也总要带上一定的感伤和悲愁成分。如王羲之的《兰 亭集序》,开始极写兰亭集会之盛、之乐,后来忽然笔锋 一转,说到“休短随化,终期于尽”的煞风景话题上去, 大发起“痛哉”、“悲夫”之类的感叹来。这样的感情是 否真实,原是值得怀疑的,但却深为历代文士所推崇和效 法。王勃《滕王阁序》,在思路上即模仿《兰亭集序》, 先写集会之盛,秋色之美,后来写到“兴尽悲来,识盈虚 之有数”上去了。王勃作此序时年纪很轻,也没有遇到多 大挫折,这样的伤感情调显然来自前人作品。然而,《滕 王阁序》也成了历代家弦户颂的名作。与此相反,那些仅 止于极写欢愉之情的作品,却很难受到人们的赞赏。
兰 亭 集
序
王 羲 之
有关“序跋”
“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 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 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 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 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 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 类文章,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 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 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 而作,例如本文。
给下列各句蓝色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 ) A.原因 B.凭借 C.随着 D.由于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C ) 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 .美好 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C ) A.朝向 B.奔向 C.从前 D.假如
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B ) 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 斗卮酒 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 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3、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 虚诞,齐彭殇为妄,二者不得等 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
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
谈玄理之意。
告诉王羲之你对时间、生命的看法。 告诉王羲之你对生命、时间的看法 可以是名言、歌词、诗词 可以是名言、歌词、诗词 也可以是自己的看法
•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 (bǐng)、丁(dīng)、戊(wù)、己 (jǐ)、庚(gēng)、辛(xīn)、壬 (rén)、癸(guǐ); •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 (yín)、卯(mǎo)、辰(chén)、巳 (sì)、午(wǔ)、未(wèi)、申 (shēn)、酉(yǒu)、戌(xū)、亥 (hài) •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 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 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 C 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 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 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 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 文章所感动。
时间 地点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会稽山阴之兰亭
兰 亭 集 会 的 盛 况
事由
修禊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信 可 乐 也
环境
人物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人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天干地支次序表】
• 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 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 • • • •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死 生 亦 大 矣
痛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问题:作者抒写宴集后的感触,他的抒 情基调由乐转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 化? 提示:以“悲”为抒情基调,上文兰亭 聚饮,赋诗,是乐事,但有聚就有散,, 聚会难而短,分散易而长。这种欢聚难 常的感触已经使人情绪低落,由此,进 而想到人生短促,所以聚散生死始终笼 罩文学家的心,故作者由乐转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