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II运动和消化循环的20次课(08年普生幻灯片形式)

合集下载

人教版 七下 消化和吸收 课件

人教版 七下 消化和吸收 课件

馒头碎屑 与2毫升唾 液搅拌混 合。
馒头碎屑 与2毫升清 水搅拌混 合。
馒头小块 与2毫升唾 液不搅拌。
放入37℃左右的温 水中5~10分钟
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区分对照实验的变量
试管编 号
馒头状态
加入物质
1
碎屑
唾液
2
碎屑
清水
3
馒头块
唾液
是否搅拌
是 是 否
温度 37 ℃
碘液验 证
实验现象
探究实 验 1组
大肠
食物的消化与吸取
大肠基本没有消化功能
进入大肠的物质含有水和纤维素等未被消 化的食物。当这些物质通过大肠时,水分被吸 取到血液中,剩下的物质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便秘是由于大肠吸取过多的水分而造成的
课堂小结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消化腺 二、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食物 消化
三、营养物质的吸取
消化和吸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胆汁不含消化酶,可使脂肪变成脂肪微粒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胰腺
胰腺分泌胰液流入十二指肠,含多种酶
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胰液也流入小肠,胰液含有多种酶,与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有关。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肠腺
肠腺分泌肠液流入小肠, 含有多种酶,与淀粉、蛋 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有关。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胃腺
胃壁肌肉发达,肌肉收缩产生搅拌运动, 将食物挤压并使之与胃液充分混合有助于 食物的消化(物理性消化)。
1.肝脏细胞能够分泌胆汁,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2.具有解毒的作用。 3.在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循 环 系 统



肠 液 小肠

七年级生物下册 2.2 消化和吸收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七年级生物下册 2.2 消化和吸收课件 新人教版PPT

消化腺
消化液
消化酶
唾液腺
唾液
唾液淀粉酶
胃腺
胃液
胃蛋白酶
肝脏
胆汁
乳化脂肪 不含消化酶
胰腺
胰液
含消化糖类、脂
肪、蛋白质的酶
肠腺
肠液
含消化糖类、脂 肪、蛋白质的酶
人体消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
流入何处 口腔 胃 小肠
小肠
小肠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
唾液
淀粉
口腔
胃液
蛋白质

麦芽糖 多肽
胰液、肠液 小肠
淀粉分解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 2.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1. 为什么馒头咀嚼时会感觉有些甜味? 2.实验所需温度为多少?为什么?检验的试剂是什么? 3、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4.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食物的消化
实验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28—30内容, 尝试完成以下思考题: 1、消化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 2、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3、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几个过程?

消化道

口腔





小肠
咽 食道
胃 大肠 肛门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口腔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并使 食物与唾液混合均匀

食物的通路

化 营
淀粉
脂肪
养 物
蛋白质





口腔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1.图中____曲Y 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脂肪、蛋白质各在消化道什么地方开始被消化? 答:淀粉(口腔)、蛋白质(胃)、脂肪(小肠)。 3.D(小肠)中含有______、_____ 、______等消化液。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2.2消化和吸收2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2.2消化和吸收2课件共16张PPT

吸收: 营养成分通过消化 道壁进入 人体的循 环系统的过程。
少量水 和酒精
水、无机盐、 2.你认为在消化道中哪些部位具有吸收作用? 维生素、葡萄 糖、氨基酸、 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什么?为什么? 甘油和脂肪酸
消化道中具有吸收作用的: 胃、小肠、大肠。
3.各部分能够吸收哪些营养物质? 4.你认为这些营养物质进入什么地方?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道的起始 部位,内有牙齿. 舌和唾液腺. 口腔
食物的通道 咽 人体最大的消 化腺,分泌胆汁 肝脏 分泌唾液,其内的淀粉 唾液腺 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
食道 食物的通道,通过蠕
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十二指肠
小肠的起始部位,内 有胆管和胰管的开口. 大肠的起始部位, 在腹腔的右下部. 盲肠
小肠绒毛壁 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 小 淋巴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 肠 构成→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绒 思为什么小肠是消化食物和 毛 考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腺
①最长 , 面积大 ,②肠壁四层 , 肌肉层发达 ,③消化液的种类 多,④小肠绒毛的结构特点.
分泌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唾液可初步 消化淀粉
胃液可初步 消化蛋白质
胆囊
胆汁可初步消化脂肪—乳化
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 胃 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 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胰 分泌胰液 小肠 的主要场所
消化和吸收
阑尾 肛门
大肠 暂时贮存粪便
消 化 系 统 组 成
消化道: 口 胃
咽 小肠
食道 大肠 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胰腺
消化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的过程。 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2.2 消化和吸收 课件(29张PPT)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2.2   消化和吸收   课件(29张PPT)
3.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应当怎样做?
探究实验只做一次,可能有误差出现,所以结果不可 靠。应该在一切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重复做3次,并取 这3次的平均值,以便尽量减少误差的影响。
六大营养物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糖类能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含糖类较多的食物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A.①⑧⑥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⑤ 2.下列哪种食物中含糖较高 ( D)
A.鸡蛋 B.豆腐 C.肥肉 D.馒头 3.患佝偻病的儿童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缺乏 ( A)
A.含钙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铁的无机盐 D.含锌的无机盐 4.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易患 (B) A.坏血病 B.夜盲症 C.脚气病 D.佝偻病 5.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C) A.水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肪
实施计划
在易拉罐的顶 部剪一个圆孔
圆孔周围及底部 四周剪若干孔洞
取一锥形瓶,注入30毫升 水,并放入温度计
如图安装好,并测水温
称一粒干燥花生种子的质量, 然后点燃放在锥形瓶底
直到花生燃尽,再次记录水的温度
讨论和交流
1.你们测定的数据与第38-39页附表中的数据有差
别吗?原因是什么?
2. 你们测定的数据与其他小组测定的数据相同吗?
花生种子燃烧能 量的有效转化率
数据处理
= T2¯¯¯T1 _____°C
Q1=4.2m(T2—T1) (焦耳)
Q2= _____焦耳
Q1
____ ×100%
Q2
注意事项
1、尽量减少实验过程中的误差。 2、称重的方法。 3、在剪易拉罐的时候,一定注意安全。 4、锥形瓶里盛30毫升的水。 5、选用小花生。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讲课文档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讲课文档
答案:胆汁、胰液、肠液
第19页,共29页。
少量水和 无机盐
水、无机盐、 维生素、葡萄 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少量水、 无机盐和部 分维生素
第20页,共29页。
消化道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少量水和
1.胃主要吸收 无机盐
少量水、无机盐
大肠吸收 和部分维生素
水、无机盐、维生素
2.小肠直接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进
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_______麦__芽__糖______。 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淀__粉__遇__碘__变___蓝__色___。
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馒_头__不__能__与__唾_液__充__分__接__触_,__淀。粉消
化不充分 实验结论:淀粉在人的消化道的__________口__腔部位就开始被消。
理解食物的
消化原理 熟记基础知识
第17页,共29页。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过程
淀粉 唾液
口腔
蛋白质 胃液

肠液、胰液
麦芽糖
葡萄糖
小肠
肠液、胰液
多肽
氨基酸
小肠
脂肪
胆汁
小肠
脂 微肪 粒 肠液小、肠 胰液甘油和脂肪酸
第18页,共29页。
分析理解问题:
• 在试管内加入2ml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 的“X消化液”1ml,充分振荡后,置于 37℃的温水中5min,发现食用油消失 了.则“X消化液”成分最有可能是哪几种?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思路点拨】①是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②是胃, 胃腺分泌的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③是胰腺,分泌的胰液含 有多种消化酶;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选 A。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2.2消化和呼吸 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2.2消化和呼吸  课件   (共34张PPT)

质在这里会神秘地消失小?肠 因为它们被吸收了 (4)“死胡同”是什么部位盲?肠或阑尾
(5)它在什么地方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大肠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
位于消化道外面的大的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消化腺
少量水
1.为什么?
消化道中具有吸收作用的: 胃、小肠、大肠。 2.各部分能够吸收哪些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
维生素、葡萄 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3.你认为这些营养物质进入什么地方? 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的全身各处。 4.你能够解释“吸收” 的概念吗?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想一想
为什么我吃那 么少却还是长
了这么胖 呢???如此 多的肥肉,
唉!!
怎么我使劲 的吃却还是
这么瘦 啊???
请阅读课文,讨论解决下面问题:
• 什么叫消化? • 消化系统的组成? •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什
么?
消化的概念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 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 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 在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 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消化。
5、淀粉的最终消化产物( B ) 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是( D ) A麦芽糖 B葡萄糖 C氨质酸 D、甘油和脂肪酸
小明吃苹果时,不小心将苹果的种子咽了下去。这
粒苹果种子在小明的消化道内,经历 了一天的历险记。
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它
压的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酸雨”;后来它钻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

消 食道 化胃 道 小肠

人教版 七下 4. 消化和吸收 课件

人教版 七下  4.  消化和吸收 课件

葡__萄__糖__ _氨__基__酸_
脂肪
_小__肠__ 胆_汁__、__肠__液__、__胰__液
甘_油__、__脂__肪__酸_
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P28~29,总结食物的消化过程。 食物的消化过程:
唾液(淀粉酶)
胃液(蛋白酶)
食物 咀嚼
口腔 蠕动 咽、食道 蠕动

蠕动
小部分淀粉
残渣
肛门
蛋白质、脂肪、淀粉
小分子葡萄糖
细嚼慢咽能充分咀嚼食物,并使 食物与唾液混合均匀,从而充分发挥 口腔的消化作用,减轻胃肠的负担。
生活温馨提示: 1、吃饭要细嚼慢咽。 2、不要把饭和汤混在一起吃 。 3、不要边吃饭边喝饮料酒水 。
例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把以下4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 10分钟,取出后冷却,向每支试管滴入碘液。若要探究唾液淀粉酶的 消化作用受温度影响,应选择的两支试管是( B )
复习: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
【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道、胃、 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咽 食道

【消化腺】
包括唾液腺、肝、胃 腺、胰腺、肠腺等器官。
小肠
大肠 盲肠 阑尾
唾液腺 肝脏 胃腺
肛门
十二指肠 胰腺
肠腺
胃的作用
胃里有胃腺,分泌大量的胃液。胃不停地收缩和蠕动, 使食物与胃液混合,变成像粘稠的糨糊一样的食糜。胃液 中的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分解,分解成多肽。
形成对照?变量分别是什么? 3、2号和3号是对照组吗?为什么?
实验现象
1 23
试管
操作设计
现象
结果分析
1
馒头碎屑+2ml唾液 +充分搅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2.2《消化和吸收》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2.2《消化和吸收》课件 (共28张PPT)

实验结果
小知识:淀粉 遇碘变蓝,麦芽 糖遇碘不变蓝
1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
现象:不变蓝
2 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
现象: 变蓝
3 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
现象: 部分变蓝
返回
实验结论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 2毫升清水 搅拌混合。
馒头小块与2毫 升唾液不搅拌 混合。
5、某些药物常被封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
产生刺激,从淀粉中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B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以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中口腔中被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6、在消化道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B)
A口腔和胃 B胃和小肠 C小肠和大肠 D胃和大肠
(起始部位:十二指肠) 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起始部位:盲肠 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将
脂肪乳化成细小 微粒(物理消化)。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分泌胰液,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 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肝脏、胰腺、唾液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胃腺 和肠腺是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加入试剂 碘液 碘液 碘液 碘液
现象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1)请在表中填写实验现象。(供选答案:“变蓝”“不变蓝”)
(2)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 ,是因为唾液中含有将淀粉分解成了
麦芽糖 。
(3)1号试管是 3
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II思考题(肌肉运动,营养和吸收及循环部分)
1.什么叫兴奋性?兴奋性的实质是什么?
2.什么叫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什么叫兴奋收缩耦联?
3.营养物包括哪六类?什么是消化?动物消化食物的方式有哪两种?人对食物的消化属于哪种类型?
4.人的消化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从口开始,消化管有哪几部分?各自的机能?
5.人肠壁有哪五层结构?如何理解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重要器官?
6.如何理解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7.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进化的两个标志是什么?
8.哪些条件保证了血液能在血管内沿一定的方向不停的流动?
9.哺乳动物心肌细胞分哪两类?分别执行什么功能,构成什么结构?
10.什么叫心电图?心电图反映了什么变化?心电图上可区分哪五个波?它们表示什么?
:指能引起细胞兴奋的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
被细胞感受);
必须达一定强度时才引起细胞兴奋,强度不够不能引起反应!
的刺激强度;
一个肌细胞
外正内负);
兴奋收缩耦联——
的变化→刺激了肌↑→导致四种肌蛋白重组→造成
→肌纤维舒张。

在胞内外的变化以及维持这种变
Ca2+—Mg2+
:所有的生物都有营养的要求
、日光
半自养:本身合成大部分外界支持少部分
腔肠动物兼具胞外和胞内消化方式环节动物开始具完整的消化管未消化吸收物从肛门排出
动物界有不少细胞内消化的类群
腺;咀嚼和搅拌成食团,


人一生共生出两副牙齿:乳牙和永久齿。

咬断撕裂食
压碎研磨食物
舌一定上举→口关闭,呼吸暂停
:疏松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
肌性长管,无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几ml/次断续);
小肠

食物的色香味(饭前喝汤!)
肝门静脉系统
四、动物的血液循环与气体交换
植物与动物
水螅型水母型
开放式循环系统闭合式循环系统
③循环系统进化的两个标志:
A)体液循环由开放式到封闭式是进化发展的一个标志;
B)驱动血液循环的肌肉器官—心脏的形成是进化发展的另一个标志。

3、心脏的形成和演化
1)心脏形成和演化标志:
①形成:最初肌肉壁构成能搏动的血管—“心脏”(蚯蚓等低等动物)
②演化标志:中空的能搏动的肌肉器官(心脏)→不分隔→分隔。

2)脊椎动物心脏演化: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鸟类―哺乳类的心脏
①两室心(1房1室):鱼类(用鳃呼吸)心脏简单(包括: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锥4个部分);血液循环:身体各部血→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锥→动脉→鳃毛细血管→出鳃→流入全身;血液循环一周,只经心脏一次。

(单循环)
②三室心(2房1室):两栖类血液循环
A)肺呼吸,心房由纵隔分为左右两个不相通的心房,右心房与静脉窦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心室→动脉锥分支(一连大动脉、一连肺动脉)。

B)血液循环双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
a)体循环:大动脉血(O2)→动脉→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毛细血管→静脉→静脉窦→右心房(CO
2
)→心室→动脉锥→肺动脉。

b)肺循环:动脉锥血(CO2)→肺皮动脉→肺动脉→肺静脉→左
心房(O
2)→心室→颈动脉→大动脉。

C)不完全的双循环,血液循环一周,需经心脏两次,血液有混合。

③三室心(2房1室):爬行类不完全的四室心脏
A)动脉锥中有纵隔,分为两部分(心室亦有不完全纵隔):一部分与大动脉相连、一部分与肺动脉相通;
B)血液循环:也是大小循环,血液有混合;
C)静脉窦大大缩小、退缩;
D)不完全的双循环。

心脏进化意义
双循环:血流全过程包括两个途径
动脉瓣(肺动脉、主动脉,室)
静脉管壁
A )0期动作电位的升支,细胞快速去极化
膜电位(在1-2ms 间)由-90mv 速0mv (阈值)
Na+通道打开
+30mv(Na +内流)B )1期出现短暂而快速的复极化(K +外流)
膜电位由+30mv →0mv 左右,约10ms
C )2期缓慢复极化,称平台期
持续时间100-150ms ,膜电位变化小(内、外电位近0)
D )3期较快的复极化时期
Ca 2+内流停止,K +快速外流,至胞内电位速↓
持续时间100-150mS E )4期复极化达到静息膜电位水平(-90mV )
4期初离子泵转运活动加强,排出内流胞内Ca 2+
摄入外流K +,排钠,为下一次的新动作电位做好准备
*缓慢复极化的平台期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特征(由Ca 2+ 缓慢内流造成)0期
1期2期3~4期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示意图
+30mv 0mv -90mv 心电图
)由于心肌机能的合体性(合胞体,闰盘),心脏搏动时,数目巨大的心
心电图反映的是一次心动周期
导联(导线连接方法):双极
(ⅠⅡⅢ),单极(V1…),加压单
极(aV);标准(Ⅱ):R臂→L腿
E)与正常人心电图的峰形、峰距
7、消化管的组织结构都具?五层;浆/纵/环/粘下/粘
8、人消化系统的?与反刍类的瘤胃和网胃等一样具微
生态环境;
9、肝脏的重要是因为其具多种功能:参与消化/体液
调节(糖,氨基酸,脂类)/解毒和激素失活/营养物储存
/合成/吞噬/乙醇代谢(90%)
10、循环系统:进化的两个标志,由开放式→封闭式和心脏的形成;血液能在血管中沿一定的方向流动,靠心脏?完全/心脏和血管上?
11、完善的双循环指:小循环(右心室CO
2血→肺→左心室O
2
血)/大循
环(左心室O
2血→除肺以外的各种组织→右心室CO
2
血);出心血都
是含氧血?
12、心脏收缩具有自主性/节律性和全或无现象是因为结构上具有?和?细胞;心脏的疾病亦分为器质性或传导性;一次心动周期中整个心脏的生物电变化可以在身体的表面检测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