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啶虫脒_氟啶脲防治小麦穗期主要害虫的效果评价

作者简介:陈小兵(1977-),男,大学,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新技术的试验与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07-02-12啶虫脒、氟啶脲防治小麦穗期主要害虫的效果评价陈小兵 王述明(通州市兴仁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通州 226300)摘 要:啶虫脒、吡虫啉、氟氯氰菊酯对穗蚜药效迅速,效果明显,在小麦扬花初期用药1次,即可有效地控制小麦穗蚜的发生;在小麦粘虫发生偏轻的情况下,氟啶脲、氟氯氰菊酯、吡虫啉防治粘虫的效果显著,防效可达90%以上。
关键词:啶虫脒;氟啶脲;小麦穗期害虫;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 S482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07)11-158-01 为了进一步探索适用于无公害小麦生产的高效低毒、持效长、经济安全的杀虫剂及其应用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2006年4月下旬在通州市兴仁镇进行了啶虫脒、氟啶脲等多种新药剂防治小麦穗期主要害虫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1 供试药剂 015%苦参碱AS (江苏神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3%啶虫脒EC,5%氟啶脲EC (均为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517%氟氯氰菊酯EC (诺华公司生产),10%吡虫啉W P (镇江农药厂生产)。
112 处理与方法 按照提供的5种药剂的使用说明书,分别取其推荐剂量的中间剂量进行田间药效比较试验。
试验设每h m 2用苦参碱1125m l 、啶虫脒750m l 、氟啶脲750m l 、氟氯氰菊酯450m l 、吡虫啉300g 和空白对照,共6个处理,重复4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617m 2,常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每h m 2喷液750kg 。
施药时间为4月22日(小麦为扬花初期,穗蚜为发生始盛期,粘虫为2龄幼虫高峰期),小麦品种扬麦7号,每处理小区按每h m2分别加38%粮果丰W P1350g,兼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小麦(Triticum aestivum)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一直受到蚜虫的侵害。
小麦蚜虫是小麦叶片、茎秆等部位的重要害虫,损害严重时会导致小麦产量显著下降。
有效防治小麦蚜虫对保障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麦蚜虫的防治中,化学药剂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不同的药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不同,为了找到更有效的药剂,有必要开展田间药效试验,本文对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1. 试验材料本试验选取了不同防治小麦蚜虫的常见农药作为试验药剂,包括乙咪环唑、阿维菌素、拟除虫菊酯等。
还选择了一种生物防治药剂——利多菌素,作为试验对照组。
小麦蚜虫为试验对象。
2. 试验地点本试验选择了具有小麦蚜虫较为严重的田间试验地点进行试验。
试验田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小麦生长。
试验地点为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小麦田地。
3. 试验方法(1)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了完全随机化设计,设置了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
其中4个处理组为不同的农药药剂,另外一个处理组为利多菌素。
每个重复设置的面积为10平方米。
(2)试验过程在小麦苗期开始,进行了药剂的喷施处理。
按照农药产品的使用说明,溶解在适量水中,对不同药剂的使用剂量进行了调整,然后使用喷雾器进行了喷施处理。
(3)观察记录在药剂喷施后,每隔3天对小麦田地进行了观察,并统计了小麦蚜虫的死亡情况。
统计数据记录了虫口数量、死亡数量,以及草丛上的蚜虫数量。
二、结果与分析根据试验结果,不同农药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
在使用乙咪环唑和阿维菌素进行处理后,小麦蚜虫的死亡数量较多,相比之下,拟除虫菊酯和利多菌素的防治效果较差,虫口数量没有明显减少。
可以看出,乙咪环唑和阿维菌素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的安全性较高。
2. 不同处理组的小麦产量情况根据观察数据,不同处理组的小麦产量存在差异。
5种杀虫剂对燕麦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1(6):1049-1051VOL.51NO.62020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doi:10.3969/j.issn.1000-2324.2020.06.012 5种杀虫剂对燕麦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赵鑫,杨慧,杨向黎,赵姗姗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本文利用市场上5种防治蚜虫的杀虫剂测定燕麦生长期防治蚜虫的安全有效用药浓度,为燕麦田蚜虫的药剂防治提出合理用药建议。
结果表明:25%烯啶虫胺SP+25%噻虫嗪WG、30%唑虫酰胺SC、25%抗蚜威WG、32000IU/mg 苏云金杆菌WP、10%吡虫啉WP在试验浓度下对燕麦安全。
建议在蚜虫发生较严重,或者已出现传播红叶病(病毒病)的现象时,选用30%唑虫酰胺SC、10%吡虫啉WP等化学药剂防治。
若收割期前15d内蚜虫发生较轻,建议使用安全性更高的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或者利用田间自然天敌进行生物控制。
关键词:燕麦;蚜虫;防治效果中图法分类号:S435.1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24(2020)06-1049-03 Field Control Effect of Five Insecticides on Oats AphidsZHAO Xin,YANG Hui,YANG Xiang-li,ZHAO Shan-shanShandong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Abstract:In this thesis,five kinds of market-insecticides for controlling aphids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of aphids in the oat growing period,through which reasonable insecticid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phids in oat fields.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test concentration is safe to oats with25% Nitenpyram SP+25%Thiamethoxam WG,30%Tolfenpyrad SC,25%Pirimicarb WG,32000IU/mg Bacillus thuringiensis WP and10%Imidacloprid WP.30%tolfenpyrad SC,10%imidacloprid WP are suggested to be used for control when aphids are serious or when red leaf disease(viral disease)has appeared.If it is relatively light for the occurrence of aphids within15 days before the harvest period,the safer agritol is recommended to be use for control,or natural enemies in the field are to be used for biological control.Keywords:Oat;aphids;control effect.燕麦为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1],是一种喜低温的长日照作物。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引言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在小麦生长期间常常受到害虫的侵害,其中以小麦蚜虫为害最为严重。
小麦蚜虫不仅会导致小麦产量减少,还会传播各种病毒,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重大损失。
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显得至关重要。
为了找到效果好、安全性高的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我们进行了一项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小麦种植者提供科学的防治建议。
实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比较不同药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为小麦蚜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方法1.试验地点:本次试验选取了田间小麦地作为试验地点。
2.试验材料:本次试验选取了常见的几种杀虫剂,包括A杀虫剂、B杀虫剂、C杀虫剂和D杀虫剂。
3.试验设计:采取田间随机区组设计,设置A杀虫剂、B杀虫剂、C杀虫剂、D杀虫剂以及对照组进行比较。
4.试验过程:在小麦生长期间,分别对每一组进行喷药处理,每一组均设立三个重复。
观察处理后小麦叶片上蚜虫的数量和活动情况。
试验结果经过一系列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的试验结果:A杀虫剂组:喷药后,小麦叶片上的蚜虫数量明显减少,活动情况也较为迟缓。
B杀虫剂组:喷药后,小麦叶片上的蚜虫数量有所减少,但是活动情况仍然较为活跃。
C杀虫剂组:喷药后,小麦叶片上的蚜虫数量减少不明显,活动情况依然很活跃。
D杀虫剂组:喷药后,小麦叶片上的蚜虫数量减少不明显,活动情况依然很活跃。
对照组:没有喷药处理,小麦叶片上的蚜虫数量较多,活动情况非常活跃。
分析讨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A杀虫剂组的药效最好,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最佳,能够有效地减少小麦叶片上的蚜虫数量,并且活动情况也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B、C、D杀虫剂组的效果则相对较差,其中B杀虫剂组次之,C、D杀虫剂组效果明显不如A、B杀虫剂组。
而对照组则明显出现了大量的蚜虫,这也印证了药剂喷施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的重要性。
小结小麦蚜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常见害虫,由于其繁殖速度快,数量庞大,一旦大规模爆发将给小麦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损失。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小麦蚜虫是小麦生长期间的重要害虫之一,能引起小麦叶片黄化、卷曲、凋萎,进而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
因此,科学有效的防治小麦蚜虫对于保障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药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
实验地点与材料本试验地点位于山东省莱芜市夏庄镇大杜村,选用的小麦品种为冬小麦,试验区面积为1.5亩,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占一半面积。
实验药剂包括嘧虫磷、氯氟虫腈、苯甲酰甲氧胺、吡虫啉和百菌清。
实验设计和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共设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重复6次,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占一半面积。
实验处理如下:处理组1:嘧虫磷处理组2:氯氟虫腈处理组3:苯甲酰甲氧胺处理组5:百菌清对照组:不施药实验时间为2021年3月初至5月初,每隔7天观察一次试验区的小麦蚜虫密度,并记录每个处理组的小麦蚜虫死亡率和药效。
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组 | 小麦蚜虫密度(头/㎡) | 小麦蚜虫死亡率(%)| 药效 ||--------|--------|--------|--------|| 嘧虫磷| 13.4±1.8 | 76.7±5.6 |85.6 || 氯氟虫腈| 12.8±1.3 | 71.2±6.5 |82.5 || 苯甲酰甲氧胺| 10.5±1.1 | 68.3±4.8 |79.3 || 吡虫啉| 9.2±1.2 | 63.8±7.1 |76.2 || 百菌清| 8.1±1.0 | 56.5±6.2 |72.4 || 对照组 | 24.1±2.3 | 6.2±2.3 |0 |通过分析可知,在5种药剂中,嘧虫磷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氯氟虫腈和苯甲酰甲氧胺,吡虫啉和百菌清的效果略逊。
对照组没有施药,小麦蚜虫密度高达24.1头/㎡,表明小麦蚜虫对小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不同药剂对小麦蚜虫的药效试验报告

2 0 1 2年 5月 9日在 各 小 区采 取 平 行 跳跃 式 五点 取 样 , 每点 选 定 2 0株 小 麦 作 为 药 效 调 查 样 本 。施药前 调查 虫 口基 数 , 施 药后 1 d 、 3 d 、 5 d分 别调 查样本 植株 上 小 麦 蚜虫 残 存数 量 , 由此 计 算 各 处 理 平 均 虫 口 减 退 率 及 虫 口 防 效 。 用 D P S 2 0 0 0数据 处理 系统 作 D u n c a n s新 复 极 差 测
摘 要 : 为 了确 定 一 个 高效 持 久 的 防 治 小 麦 蚜 虫 农 药制 剂 , 实验 选 用 了市 面 常 用 的五 种 药 剂 , 在 自然条 件 下进
行 了 药效 分 析 。研 究表 明 , 五 种 实 验 药 剂 在 实验 浓度 下 对 小 麦均 安 全 , 2 O 联 苯 菊 酯 ・三 唑 磷 微 乳 剂按 照 2 o
司) 。
1 . 6 试 验 期 间 天 气 情 况
D 1 O 吡 虫 啉可 湿性 粉 剂 ( 江 苏建 农 化工 有
限公 司 ) 。
施药 当 日天气 晴朗 , 微 东风 ( 一级 ) , 平均 气温
2 3 . 3 ℃, 空气 湿 度 7 8 。施 药 前 一 周 内 无 降 雨 ,
B 1 . 8 阿维 ・ 吡虫 啉可湿 性粉剂 ( 陕 西西 大
华特 科技 实业有 限公 司 ) 。
药 剂处 理 平 均 虫 口减 退 率 空 白对 照平 均 虫 口减 退 率 、 , 1 0 0 一空 白对 照 平 均 虫 口减 退 率
1 OO
C 5 吡虫 啉乳油 ( 河北威 远 生物化 工有 限公
陕
西
农
业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1. 引言1.1 背景信息小麦蚜虫(Sitobion avenae F.)是小麦生长季节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寄生在小麦叶片和穗部,吸食植物汁液,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导致产量减少和品质下降。
目前,针对小麦蚜虫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药剂,但是由于药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不当,导致药效降低和抗药性的产生,严重影响了防治效果。
为了更好地控制小麦蚜虫的数量,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药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并优化药剂选择与使用方法,以提高防治效果并减少药物残留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我们将评估不同药剂对小麦蚜虫的杀虫效果,并分析其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我们将对药剂进行配比,以找到最适合的药剂搭配方案,提高防治效果并降低成本。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小麦蚜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有效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价不同药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为小麦田间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我们将详细比较各种常用药剂的防治效果,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和数据统计,从而为农民选择合适的防治药剂提供参考。
我们还将探讨不同药剂在实际田间环境中的应用效果,为农田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小麦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药剂的选择与配比、田间试验设计、药效试验结果的观测与记录、对比分析以及数据统计等几个方面。
在药剂的选择与配比方面,我们从市面上常见的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中挑选了几种常用的药剂进行试验,考虑到药剂的毒力、稳定性以及成本等因素,我们最终选择了X、Y、Z三种药剂进行本次试验。
在药剂的配比上,我们参考了先前文献的研究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做了一定的调整,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田间试验设计中,我们选取了同一地块内不同小区域的小麦田作为实验区域,分别给每个小区域施加不同药剂进行处理,以确保实验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90%乙酰甲胺磷WG防治小麦蚜虫田间效果试验

90%乙酰甲胺磷WG防治小麦蚜虫田间效果试验何春伟,(河南省黄泛区农场,河南西华 466632)摘要:结果表明,90%乙酰甲胺磷WG、22%阿立卡SC、10%吡虫啉WP对小麦蚜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其中,90%乙酰甲胺磷WG和22%阿立卡SC药后l天的防治效果达84%以上,具有速效性;90%乙酰甲胺磷WG、22%阿立卡SC和10%吡虫啉WP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具有持效性,且对小麦安全,对人畜毒性较低,是防治小麦蚜虫的理想药剂,可取代40%氧乐果等高毒农药。
为防止蚜虫产生抗药性,生产上可选90%乙酰甲胺磷WG、22%阿立卡SC与10%吡虫啉WP交替轮换使用。
关键词:杀虫剂;麦蚜;防效小麦蚜虫是河南省小麦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为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和禾缢管蚜的混生种群,其优势种为麦长管蚜和禾缢管蚜,以刺吸式口器吮吸麦株的茎、叶和嫩穗的汁液,排出的蜜露落在小麦叶片上,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受害后小麦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为害严重时小麦减产可高达20%以上。
同时,小麦蚜虫可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
为了筛选适宜小麦生产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以替代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我们于2011—2012年开展了高效低毒农药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筛选试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40%氧乐果EC,河北华灵农药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10%吡虫啉WP,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90%乙酰甲胺磷WG,浙江泰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供;22%阿立卡SC,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厂供;3%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广东金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1.2试验设计试验设40%氧乐果900ml/hm2、10%吡虫啉750g/ hm2、90%乙酰甲胺磷750g/ hm2、22%阿立卡悬浮剂150ml/ hm2、3%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42.5g/ hm2和清水对照(ck)6个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也可替代常用化学农药乐果 4 %乳油 防治蚜 0 虫 。只要适期、 适量 用药 , 完全可 以控制住 蚜虫 的危害 , 而且不杀伤害虫天敌和有益生物 , 可有 效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 提高粮食产 品质 量,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 下转 第 7页)
3
( 1. 6 3 8 T ) ( 7 . 6+ 1 (72 982 d/ 23 1 r d一3 . 6 ) 58 ) ,
5 1 西 宁地 区雷 暴 空 间 分 布 特 征 为 : 部 的大 . 北 通最 多 , 部 的 湟 源 和 南 部 的湟 中次 之 , 宁 市 西 西
最少 。
T ) 20时 , ≤1. 有雷 电天 气发 生 的可 能 。
4 3 经典 回归 法 .
目前 短期 气 象要 素 的 客 观 、 量 预 报 主要 是 定 用统 计 预报 方 法 作 出 的 , 计 预 报 方 法 很 多 , 统 尤 其 以 回归 法 应 用 最 广 , 回归 法 可 分 为 经 典 回归 法 、 全 预报法 和模 式 统计 输 出法 。经典 回归 法 完 是 由预报 因子 和 预 报 量 的时 间滞 后 来 推 导 方 程 的 j它用 现在 条件 对 每 一 预报 时段 推 导独 立 方 ,
收稿 日期 :0 1 0 1 2 1 — 9— 9
61 参试 药 剂 的 安 全 性 : 有 参 试 药 剂 均 对 小 . 所
麦安全无药害 , 且制剂乳化性能 良好。
62 不 同参试农 药 防治小 麦蚜 虫效果 .
表 l 供 试 药 剂 试 验 设 计
药剂 筛选试 验结 果见 表 2 。
过实践 和 检验表 明 , 用这 套 模 式对 西 宁地 区 的 应
本文用逐 时最高气 温 、 气压 、 水汽 压 、 温度露 点 差、 地面 总温度 以及前 面所计算 的所有诊 断指标等 因子作 为预报 因子 , 规定符 合 临界值 时 ( 并 即有雷
暴 出现 ) 预报 因子为 1 否则 为 0, , , 用这些 预报 因子
表2 5种杀虫剂 防治小麦蚜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
2
续 表
63 差 异显 著 性 测 验 : 农 药 1 处 理 速 效 . 6种 1种
性 、 效性结 果 见表 3 持 。
表3 5种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 田间药效试验速效性与持效性显著性分析
7 试验 结论
8.7 ) 6 1% 与对 照农药 基本 相 同 , 验 表 明生 物农 试
对 照 药剂 为乐 果 4Fra bibliotek% 乳油 。 0 空 白对照 为清 水 。
7 d调查残 存 活虫 数 。于 6月 9 日调 查后 施药 , 施 药 当天 为 晴天 , 温 2 ℃ , 力 2— 气 0 风 3级 , 打 药 对 效 果无 大影 响 。 生 物 统 计 分 析 方 法 采 用 邓 肯 氏 新 复 极 差
Fil i l n Fi e k nd fI e tc d sAg i tW he tAp ds ed Tra so v i so ns c ii e ans a hi
WA G Y n -a X O G Y n —U N o gj , I N ogX i
( MR ) 对试 验数据 进行 统计分 析 。 D T法
6 试 验结 果及分 析
试 验 药兑 水 采 用 手 动 喷 雾 器 针 对 小 麦 均 匀 喷雾施 药 , 施药 时天 晴 、 风 ,6 m 施 药 液 3 。 无 67 0L 2 供试 对 象 2 1 试 验作 物小 麦 , . 品种 为 阿勃 。
c n b s f ce c nd l w o i i b o p si ie n t a fc e c lp sii e o c n r la h d . a e u e e i n y a o tx ct i — e tcd s i se d o h mi a e tcd s t o to p i s i y,
为做好无公害粮食生产 中高效低毒农药 、 生 物 农药 替代 高 毒高 残 留农 药 工 作 , 选 出防 治 效 筛
果 好 的高 效低 毒农 药 用 于 生产 上 防治 蚜虫 , 以 替 代传 统 的化 学农 药 , 而 降 低 粮食 的农 药 残 留 从 量 , 高小 麦 的 品质 , 护环 境 , 提 保 推进 无 公 害 粮 食 生产 的进 程 , 开 展 了替 代 高毒 农 药 防治 小 麦 蚜 特
1. 0 0—1. m 大 风或 25—99 m 降 水 ; 电 30 s . .m 雷 预报 指 数 2级 一 雷 电强度 一 般 , 电发 生 时伴 有 雷
1 s 以下 的 风 , 能 有 阵 雨 ; 电预 报 指 数 1 0m 可 雷 级一 雷 电强度 弱 , 无雷 阵雨 或只有 阵雨 。
5 小结
G/ p =(/0 ) T 为 露 点 温 度 , zC 110 Z, z为 本 站 拔
海高 度 , 本站 温度 。 T为 预报指标 为: 5月 与 1 0月 地 面 总 温 度 指 数
>5 ℃ , 6 6月与 9月 地 面 总温 度 指 数 ≥6 ℃ , 0 7月
I
与 8月地 面 总温度 指数 I6 o 且 地 面湿 度 ( > 5C, T—
5 施 药及 调查 方法
1 参试 药 剂 试 验 药剂 为 腚 虫 脒 3 可 湿 性 粉 剂 % ; 抗
施 药前 在每 小 区随 机 选 定 5点 , 查 10 共 0
株 小麦 , 调查 蚜 虫数 量 , 为虫 口基数 , 作 药后 14 、、
蚜 威 5 %水 分 散 粒 剂 , 品名 称 : 蚜 雾 ;吡 0 商 辟 虫啉 5 %乳 油 ; 苦参碱 0 3 %水 剂 , 品名称 为 。6 商 百 草 1号 ; 内脂 ・ 苦 0 6 氧 . %水 剂 , 品名 称 为 清 商 源保 , 药剂 试验 设计 见表 1 。
程 , 种方 法对 时效 较 短 的 预报 效 果 较 好 。选 好 这 预报 因子 就可 用经 典 回归法 作 出雷 电预报 。
5 2 西 宁地 区雷 暴 天 气 的时 间分 布 特 征 为 : . 主
要集 中发 生在 6— 8月 , 次 是 5月 和 9月 ,0月 其 1 最少 ; 雷暴 的 日变 化 表 现 为 后 半 夜 最 少 , 要 集 主 中在 1 4—2 。西 宁地 区 N 方 向是 雷 暴 活 动 0时 W
最频 繁 的方位 。
53 西 宁地 区雷暴 天 气动 态 分 析 和 预报 服 务 系 .
统于 2 0 0 9年 6月试运 行 ,0 9年 6—9月准 确 预 20
报雷暴 天 气 2 9次 , 空报 1 1次 , 报 3次 , 确率 漏 准 为 6 .% 。2 1 74 00年 6—9月 准 确 预 报 雷 暴 天 气 2 6次 , 报 9次 , 报 2次 , 确率 为 7. % 。通 空 漏 准 03
雷 电进 行 预 报 , 效 果 良好 , 西 宁 地 区雷 电 预 其 为 报服务 提供 了一 个 分 析 、 询 和 快速 发 布 的操作 查
平 台。 参考 文献 :
[] 1 张杰 , 中小尺 度天 气学 [ .北 京 : 等. M] 气象 出版社 ,
2 6. 00
与预报量 预计未 来 6 h雷 暴 天气 发生 的概 率 , 建立 西宁地 区雷电预报指 数 回归方 程如下 。
( ada o nhpR rl cn m cD vl m n SrieC nr ,eu Qn hi8 0 0 C ia G oi T w si ua E o o i ee p e t e c e t L d ig a, 7 4, hn ) n o v e 1
Ab t a t Go d ef in y a d l w tx ct , i — e t i e l r ai e t ih y tx c p sii e r sd e sr c : o f c e c n o o ii b o p si d s at n t o h g l o i e t d e i u s i y c e v c wo k, e d t as t o t lw e ta h d r o d ce .T e ts e e td a e t i u c n a t g ef c , r f l r l o c n r h a p i sa e c n u t d i i o h e ts lc e g n t q ik a d l s n f t w h i e
Ke r s I s c ii e; h a p i s F e d t as Ef c c y wo d :n e t d W e ta h d ; i l r l ; f a y c i i
小 麦 蚜虫是 小 麦 上 的 一种 主 要 害 虫 , 以刺 吸 式 口器 吮 吸 麦 株 的茎 、 和 嫩 穗 的 汁 液 , 麦 受 叶 小
2 2 防治对 象小麦 蚜 虫 。 .
3 试 验地 点
害后结 粒 减少 , 粒 重 下 降。 为 害严 重 时 小 麦 减 千 产 可高 达 2 % 以上 。 0
乐 都县 高 店 镇 峡 口村 , 验 地 土 质 为 红 壤 试 土, 肥水 管 理条件 中等 。
4 试 验处 理
虫 的试 验研 究 。
试 验选 用 5种 农 药 , 照农 药 的使 用说 明各 按
设 2个 浓度 J再设 常用农 药 4 %乐 果乳 油及 空 , 0
白对 照 区 2个处 理 , l 处 理 。每个 处 理设 4 共 2个
次重复, 4 共 8个小 区 , 区面积 3 m , 小 0 随机排 列 , 试 验设 计见 表 1 。
7 1 化 学农 药 3 . %腚 虫 脒可 湿性 粉 剂 、0 5 %抗 蚜 威 水分 散粒 剂和 5 吡虫 啉乳 油 具有 良好 的速 效 % 性 与持 效性 。 72 生 物农 药 苦参 碱 03 % 水 剂 、 脂 ・ 苦 . .6 内 氧 06 . %水 剂 的 速 效 性 相 对 较 差 , 是 生 物 农 药 的 但 持 效 防 治 效 果 ( 65 % 、 87 % 、 4 5% 和 8.4 8.6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