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内部审核审核报告(世鑫20150908)
内部审核报告

四、其它说明:
审核组长/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审核结论
1.从本次审核的整体情况看,
2.当前存在的主要风险点有:
3.当前急需改进的工作包括:
二、不符合简报
1.本次内部审核共发现项审核发现,其中严重不符合项,轻微不符要求
本次内部审核发出之不符合报告,请各相关责任部门于年月日前完成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的制订,并提交质量管理部/质量科审核,经批准后按其进行相关问题的改善。
审核类型
□体系审核 □制造过程审核
审核性质
□定期审核 □临时性审核
审核组长
审核时间
审核成员
审核
目的
审核范围
审核
依据
1.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2.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引和四级表单)的要求;3.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4.与客户签订的合同和订单的要求。
2015年内审报告

BG-1104NO
审核目的:验证管理体系的检测活动是否持续符合CNAS/CL:2006认可准则及其应用要求与《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
审核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管理体系涉及的所有部门和要素。
审核依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认定评审准则》、本公司管理体系。
审核日期:2015年07月23日-07月24日
内审组长签名:
质量负责人批准:
日期:
2.2015年度尚未对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
3.查阅样品管理程序记录时发现,样品处理表填写信息不完整。
4.没有填写2015年度的检验报告发放登记表。
体系运行情况总结及有效性、符合性结论:
通过内审,可以发现我公司的薄弱环节,需对人员加强体系文件的宣贯,使员工从根本上加强对工作的重视程度。
通过内审,证明我们的管理体系是符合2个准则的要求并得到保持、实计划实施情况:
本公司于2015年07月23日-07月24日对所有要素,所有部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内审。内审依据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体系运行有效。
本次内审共发现7个不符合项,主要原因是对准则、文件理解不够深刻,执行意识不强,经过培训学习,使全体人员在思想上有很大的提高。
存在的问题:
本次内审发现7个不符合项,其中:
一、检测室3个不符合:
1.现场检查发现检测二氧化氮区域没有放置作业指导书和标准方法。
2.抽查环境记录表发现记录填写不完整。
3.恒温水浴锅的档案中没有2015年的保养记录。
二、综合技术室4个不符合:
1.文件发放与回收记录中,对已离职人员的文件回收情况记录不完整,没有接收人签字。
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内部质量审核报告摘要本文档旨在对公司内部质量进行审核,通过全面细致地检查各项质量管理流程和标准,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升公司内部质量水平。
背景公司一直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确保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质量审核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次审核旨在全面了解公司内部质量状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审核范围本次内部质量审核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质量管理流程和程序 - 人员素质培训 - 内部交流和沟通机制 - 质量标准和指标监控 - 外部供应商质量评估审核方法本次内部质量审核采用深入访谈、文件资料查阅、现场观察等方法,通过审核员的全面了解和分析,对各项质量管理流程进行评估。
审核结果在本次内部质量审核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 质量管理流程存在一定的漏洞,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
2. 人员素质培训需加强,提高员工对质量管理的重视和认识。
3. 内部交流和沟通机制不够畅通,影响信息传递和质量反馈效率。
4. 质量标准和指标监控有待加强,确保质量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5. 外部供应商质量评估体系尚未建立完善,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
改进建议根据本次内部质量审核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 修订质量管理流程,确保各环节连贯流畅,减少漏洞。
2.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3. 完善内部交流机制,促进信息传递和质量反馈。
4. 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和指标监控体系,加强质量控制。
5. 建立外部供应商质量评估机制,提高供应链整体质量。
总结通过本次内部质量审核,公司对自身的质量管理状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公司将积极采取措施,改进现有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内部质量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内部审核总结报告

内部审核总结报告
审核目的
对公司现有质量体系及3C认证产品一致性作全面的审核,通过审核了解质量体系是否有效运行及产品是否持续符合一致性要求;
审核范围
公司质量体系及产品一致性要求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相关法律法规、产品一致性要求及客户要求;
审核时间
年 月日
审核组组长
通过这些审核,发现公司的质量体系按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基本有效运行,3C认证产品的一致性要求全部符合且能持续保持符合性。在对所有的不合格项进行有效的关闭之后,已可以接受认证机构对我司的工厂审查。通过这次审核,管理层和其他部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部门要加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落实,要加强改进措施重点突破,表现优秀的部门须继续保持。
审核员
审核计划实施情况:
本次审核执行情况良好,均已按原定计划完成了审核工作,基本达到了原定的审查目的。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在于,人员在完成工作后,未能完整的做好记录,以及记录未能很好的管理和归档,不便于日后追溯;人员对自身工作职责不明确;有人员缺少培训记录;料品摆放不合规定。
体系运行情况总结及有效性、符合性结论:
(审核组长)签名:
(管理代表)批准:
日期:
2015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洛阳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二O一五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QG/LB 01。1004—05 审核目的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识别改进机会,实施改进; 审核范围 公司“洛玻牌”浮法玻璃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
审核准则 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适用的法律法规;顾客投诉。 审核日期 2015年11月9日~2015年11月13日 审核组
组长:黄青竹 副组长:曹志军、张继勋 第1组 曹志军、李永莉、武 翊、余 磊
第2组 张振斌、王 勇、王秋玲、张继勋
受审核 单 位
公司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
中心、生产中心、品质管理部、市场中心、采购中心、龙海公司、龙玻公司
内 部 审 核 综 述
1、本次内审的审核组分成二个小组,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到的9个单位和公司管理层进行了为期5天的现场审核。 2、本次内审通过查阅记录和受控文件,提出不合格项1项,为一般性不合格,观察项5项(观察项、不合格项分布情况见附件)。 3、2014年内审中提出的2项不合格、13项观察项已全部整改,经验证,整改措施有效。 4、技术中心已不再承担公司设计与开发的职责,根据公司质量职能机构和管理体制发生的变化,对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合订本》(H版)进行了换页修订,进一步增强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充分性和符合性。 内 部 审 核 综 述
5、公司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今年公司组织13人参加了北京天骐管理咨询公司组织的《新常态下精益设备、品质与 成本管控能力提升班》培训。公司组织各职能部门和子公司基层单位60余人参加了集团公司举办的企业管理培训班,学习中建材集团“增节降工作法”“八大工法”“六星企业”等系列培训,学习掌握这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工法,对提升洛玻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稳定产品品质,进而提高洛玻的盈利能力,推动洛玻持续健康发展必将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股份公司承办的2015年洛阳市浮法玻璃工技能大赛,不仅有效激发了广大青年员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也为优秀青年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绿色通道。各子公司针对特殊工种和特殊过程岗位进行了办班培训,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岗位锻炼与专门培养相结合的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 6、大部分单位的领导比较重视体系建设工作,全员参与意识也比较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与保持,但也有少数单位领导重视程度和全员参与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7、个别单位需进一步梳理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程序文件、作业 指导书、技术类文件和重要外来文件,保持文件的有效性,注重文件的相互关联及各层次文件间的协调性。 审 核 结 论 1、本次内审是根据公司新修订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H版)进行的,总体认为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持续有效的运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日常的自查自纠活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找出了体系运行需改进的地方,持续改进机制进一步加强。 2、从今年前十个月公司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看,公司的质量目标制订较合理。但投诉率指标因2015年8月龙玻公司1.1mm、1。8mm、1。9mm产品投诉理赔量较大,投诉率达27.35%,导致累计投诉率达3.5%,可能影响投诉率年度目标的完成。 3、要求相关单位在15个工作日内,针对本次审核提出的不合格项和观察项,组织相关人员举一反三,认真分析原因,制订、落实相应的纠正措施.内审组将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进行书面验证,必要时进行现场验证。
ISO++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产品覆盖:
不 合 格 项 分 布
职能部门
不合格项数量
体系要求
管
理
层
行
政
科
经
营
科
生产设备科
财
务
科
车间
仓
库
合
计
4.1
4.2
4.3
4.4
5.1
5.2
5.3
6.1
6.2
6.3
7.1.1
7.1.2
7.1.3
7.1.4
7.1.5
1
1
审核结论:
就已审所有条款的结果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符合标准和本公司质量手册的策划要求,基本得到了有效实施和保持。可以安排第三方审核。
公司各部门和重要岗位,要继续学习标准知识和公司体系文件,把基础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各部门领导应将员工的素养列为自身工作的重点。
编制/日期: 2016.7.22
审批/日期: 2016.7.22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审核目的:
1、检查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 9001:2015标准以及公司体系文件的要求。
2、检查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审核依据:
1、ISO 9001:2015标准;2、本公司体系文件;3、适用的法律法规、集团公司要求、合同订单要求。
审核组成员:
审核时间:2016年7月17日~18日
7.1.6
7.2
7.3
7.4
7.5
8.1
8.2
8.3
8.4
8.5
8.6
内部审核报告(4篇)

1、公司建立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监督周期内,文件符合标准的要求,体系持续运行有效。
2、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需改进的细节,应整改。
纠正措施整改要求:按照内审不符合报告要求,在两周内纠正完毕。
本报告分发对象
本报告副本分发至公司管理层人员、部门负责人。本报告正本包括内部审核报告、内审不符合报告,正本由人事部保存。
审核依据
1.ISO9001:2015 idt GB/T19001-2016
2.公司管理体系文件;
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
4.顾客的要求。
审核成员
审核组长:
审 核 员:
审核日期
2021-08-25至2021-08-26
审核概述:
公司根据年度内审计划安排于2021-08-25至2021-08-26进行了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本次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管理层人员、职能部门进行了现场审核,审核涉及管理手册覆盖的所有管理体系要求。本次内审在公司领导的重视和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顺利完成。
运行情况总结
1.公司已按照ISO9001:2015、ISO14001:2015、ISO45001:20118标准建立、实施并保持了管理体系,基本符合标准的要求;
2.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得到完善,比以前更系统、适用、规范;
3.公司内部的运作程序及模式也逐渐规范化、标准化。
符合性结论
公司建立实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监督周期内,文件符合标准的要求,体系持续运行有效。
本报告分发对象
本报告副本分发至公司管理层人员、部门负责人。本报告正本包括内部审核报告、内审不符合报告,正本由人事部保存。
审核组长
管理者代表
内部质量审核报告书

内部质量审核报告书一、背景介绍本次质量审核旨在对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审查,以确保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通过审核,发现内部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公司提供改进方向和建议。
二、审核目的1.评估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2.检查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3.提出改进建议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三、审核范围本次审核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1.质量政策和目标的设定与实施; 2.质量管理责任的落实情况; 3.内部质量评估和控制机制的有效性; 4.质量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
四、审核过程1.确定审核计划:制定审核计划,明确审核的时间表和范围;2.收集资料:收集相关文件和资料,包括质量体系文件、记录等; 3.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了解内部质量管理的具体情况; 4.发现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5.制定整改措施:提出改进建议,并制定整改计划。
五、审核结果1.发现问题: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与质量管理标准不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流程执行不规范、责任落实不到位等方面; 2.建议改进建议: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包括强化员工培训、规范工作流程等; 3.整改计划: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六、总结与展望本次内部质量审核发现了一些问题,但也为公司提供了改进的机会。
公司将立即落实整改措施,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同时,公司将定期进行内部审核,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努力实现质量提升与持续改善的目标。
以上为本次内部质量审核报告书,谨此呈报。
希望这篇Markdown格式的内部质量审核报告书符合您的要求。
如果需要再次修改或添加内容,请随时告诉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产品审核 4 5 6 7 质保 部 8
9 计量器具 10
11
世鑫内部模拟审核报告
应审 部门 审核类别 序号 12 审核分述及注意事项 已见到467/468、541/542A材料的进货检验记录,需确定不 足500件的抽检频次。 控制计划中标明原材料规格为DC56D+Z100MFC(541)、 DC53D+Z140MFC,但进货检验记录中原材料规格仅为DC56D+Z 、DC53D+Z,无后缀,是否为同一个材料? 已见到批次为15041001板材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宝钢),但 目前仅能对上材质号,其他信息无对应关系,且质量证明书 的签发日期为2014年10月31日,是否是一个批次? 已见到下料工段的首件,其中首件标示卡中未填写检验的时 间(时、分),已见到下料检验记录,其中尺寸400±1.5, 但用的是米尺,精度不相符;且使用的米尺是未检定的备用 米尺。首件检验中的毛刺项目检测方法为目视、手感,未见 到样板项,需确定最终的毛刺检测方式。 已见到589/590产品20序首件,未悬挂,插在设备旁,首件 表面油污。已见到589/590、467/468产品冲压检验记录,其 中直径尺寸检测结果应标注全,如Φ、R等。 目前检验指导书已按序做,但检验记录部分未按序做。 已见到589/590产品40序首件,但目前由于40序将产品切 开,实际为2个首件,应悬挂两个首件标识。 已见到589/590产品40序、467/468产品检验指导书,其中专 用检具未加编号。 已见到589/590现场X-R描点图,但检查员不会读图,不清楚 判定准则。 目前589/590产品50序尺寸检测仅快速检测,能读数的尺寸 (如断差尺)未填写相关记录(11个测量点),需确定检测 方法是快速检验还是读数检验。 已见到541A自制件入库卡,1500件转到焊接,但自制件入库 卡上检验员的名字未写全,仅写姓,检查员章不清晰。 见原材料DC56D+Z厂家自带原材料质量证明书,但仍无法确 定化学元素是否符合控制计划要求。 无DC560+Z无最近一个批次的原材料检验记录。 541产品焊接工段无首件及检验记录,检查员近期请假,未 实施检验。 已见到7月份质量月报,已统计内废、外废、返工、进货检 验等统计,但需补充纠正预防措施的相关证据。 已编制MSA计划,但需修订。重新确定不同测量器具采用不 同的分析方法。 见2015年度外协件全尺寸和全功能实验计划和检验指导书, 但外协件全尺寸报告无最终版(M8螺母):1、机械性能: 无螺纹保载,无检验记录及报告;2、耐腐蚀性无检验报告3 、化学元素分析无相应报告。 见螺母进货检验记录,相关内容应修订,如应说明进货时间 、检验时间,测量数值精度应修订。 备注
13
14
15
16 17 进货、过程 、成品检验 质保 部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
※ ※
※
※ ※
全尺寸检验 及外协件认 可
28
29
世鑫内部模拟审核报告
应审 部门 审核类别 序号 30 审核分述及注意事项 外协件螺母首件样品检验报告内容项与全尺寸检验指导书中 项不一致,如,再检验记录中有Φ10+0.22尺寸,在首件样 品检验报告中未体现,应修订。 螺母首批认可通知时间为2013年11月31日,技术部项目量产 通知时间为2014年4月,与技术部项目开发进度不一致,应 修订。 原材料认可报告未全部完成,DC56D+Z原材料检验记录中无 性能检验报告。 541/542A和467/468A的原材料,无首批认可文件。 产品全尺寸检验记录项与控制计划中不一致,如控制计划中 注明同轴度Φ0.2,实际报告中未体现;化学成分在控制计 划中列出,但在产品全尺寸报告中未体现,应统一。 抽查0.7*1500*1150板料(467/468产品)库位2126,批次 15041001,材质DC53D+Z,供货厂家上海铮鸿,共635张,与 ERP信息一致;抽查2.0*1100*1035板料(541/542A产品)库 位2131,批次15041001,材质DC56D+Z,共180张,与ERP信 息一致。 未见到原材料最高最低储备定额,无法抽查库存是否满足要 求。 工位器具内有无效标识。 抽查FC01-70512产品,库位1016,批次15083101,与ERP系 统信息一致;抽查FC01-53451,库位1022,批次15090101, 与ERP系统信息一致。 抽查5DA0-54311产品最高储备要求64件,最低要求12件,实 际160件,已超储;抽查5DA0-53353产品最高储备要求4160 件,最低要求780件,实际0件,低于储备要求。 抽查8UO 813 541产品,库位1806,批次20150901025,库位 1803,批次20150803001,均与ERP系统信息一致;抽查该产 品高低储备,最高储备要求3600件,最低1080件,实际2318 件,满足要求。抽查467/468产品高低储备,最高要求5550 件,最低要求740件,实际1856件,满足储备要求。 厂家代码为7PO(大众),但供货单上填写的为su-7PO。 9月未实施发货审核,已见到8月发货审核记录,但实发数量 、包装、标识等审核项为电脑打印,应手填,如有时间交付 的要求,应加入时间。 目前空器具在室外摆放,无防护措施。 已见到下料工序的日工单及领料单。 已见到GV9A-70521产品下料指导书,已见到当日剪切的生产 起始点检表;已见到当日的设备点检表,但9月份的点检表 中点检确认人均未签字确认。 抽查GV9B-70662工单、领料单,工单批次20150906020,与 流转卡批次一致。 备注
2
※
冲压车间3 4 5 6 Nhomakorabea※
※
生产 车间 1
2
※ ※
焊接工段
3 4 5 6 1
※
※
2 生产 模修 队 模具管理 3
※
4 5 机电 修队 1 设备管理 2
世鑫内部模拟审核报告
应审 部门 审核类别 序号 3 4 机电 修队 5 设备管理 6 7 1 2 3 4 技术文件 5 6 7 8 技术 部 9 10 11 12 8U0 813 541/542A APQP 13 14 15 16 审核分述及注意事项 已见到仪器仪表周期检定计划,需审批。 未见到仪器仪表及特种设备台账。 已见到CMK计划及CMK数据收集表、CMK报告,其中部分设备 CMK值太大,需调整。 已见到2015年度设备大中修计划,已见到8月30日BT-Y-018 设备的大修维修记录,但实际按检修保养执行的,未填写设 备故障原因分析,大修后未做CMK。 已见到9月份设备保养计划及维修计划,未审批。已见到8月 设备保养计划及保养记录。 589/590产品20、30序作业指导书中均标明转序用流转卡, 但现场实际当日完工的产品不需填写流转卡。 焊接检验指导书中缺少准备标准件项,并需加入电极更换、 修复标准。 现场发现541/542A无效版本的焊接操作指导书,未收回无效 版本。 焊接参数点检未实施,且点检表(空表)与操作指导书中标 +0.245 准不一致,操作指导书中1.9KV -0.49,但点检表中为 +0.245 1.9KV -0.45。 冲压车间作业指导书上标明由操作者进行点检,但实际为调 整工。 包装作业指导书中标明将产品信息添到标示卡上,但实际物 流现用记录为供货单,需一致。 控制计划中未见到发货审核。 未将模具调试的验证记录(三坐标报告)传递给模具管理员 。 无完整的成套APQP文件:1、第三阶段无相对应纸质版控制 计划、操作指导书等文件;2、无第四阶段文件。 文件格式不统一,标题中英文形式不统一。 风险及可行性评估报告中没有列出风险点,应继续修订。 技术部对8U0 813 541/542A的图纸标准如VW13750、13705等 识别不全,对标准内容不了解。 未对接收的新标准进行评审,未将顾客标准转化并传递给模 具厂家。 顾客要求识别清单需修订,例如,尺寸合格率、代用料、图 纸标准等信息 APQP中“关于成立项目组的通知”里项目准备阶段将设备螺 母输送机列入,实际生产未使用螺母输送机,应修订。 “材料清单”中1、板料尺寸与实际不符,2、焊接螺母个数 与实际不符。 “过程流程图”中1、工序号与控制计划工序号不一致,且 未体现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2、过程符号不符合标准,应 统一 备注
※
31 质保 部 全尺寸检验 及外协件认 可 32 33 34
※ ※
1 原材料库 2 1 2 冲压中间库 仓储 物流 部 3
※
※
1
成品库
2 3 4 1
※
生产 车间
下料工段
2
3
世鑫内部模拟审核报告
应审 部门 审核类别 序号 1 审核分述及注意事项 现场已制作541/542A废料存放架。 已见到冲压模具日常点检表、生产起始点检表;生产线点检 表(设备点检)中气源气压的检测标准为0.65-0.8MPa,但9 月1、2日的点检内容打对号,未填写实际值;字迹潦草,需 规范填写。 冲压操作工(541/542A产品第一序)胳膊裸露在外,未佩戴 套袖。 工位器具内的限高线需重新标识。 现场工作台不允许直接放料片。 已见到467/468流转卡,但目前下料已检验、冲压工序未检 验,检查员将检验章盖在下料、冲压中间,无法区分哪个序 已检,需对应盖章。 已见到541A产品1500件领料单,已见到N90507604标准件9月 7日的领料单。 已见到焊接工段生产起始点检表、设备点检表、凸焊电极修 复记录、电极更换记录。其中操作者对设备点检不会,未实 施真正设备点检;现场发现设备点检项全部正常,但实际漏 水。 目前焊接工序日常生产未安装防反装置,操作者不会。 在焊接工段现场发现无效标识。 542工序发现电极未生产达到150件,但已氧化,未及时修 理;现场修复后未及时填写记录就开始生产;电极修理记录 中标明按件计算,但实际按点计算。 生产起始点检表未填写完整,休息日空白未填。 已见到467/468模具档案,需确定使用寿命80万次确定的依 据。冲模产权目前仍体现世鑫冲压名头。 抽查467/468模具使用情况记录表,其中15.8.14领出,8.15 归还,生产数量为700件,但ERP系统内的记录为467生产 5263件,468生产5541件,不一致;抽查541/542模具使用情 况记录,7.8领出,7.9归还,生产数量2525件,与ERP系统 生产数量一致,但领用日期为7.7,不一致。 目前模具使用情况记录按月统计,但目前7.14日的未填写到 档案内。 已见到模具检修保养计划,抽查15年8月检修467模具计划, 计划于8月30日进行检修,抽查检修保养记录,与计划日期 一致。 已见到顾客财产完好率统计记录、已见到模具维修记录。 已见到特种设备的周期检定计划。其中天车检定周期为 2年,叉车、气罐为1年,需将相关标准打印。 已在设备管理办法中描述出关键设备,需加入关于压力表、 特种设备的检定周期要求。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