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豆粕利多因素占上风,短期整体偏强!
豆粕行情分析

豆粕行情分析豆粕是由大豆经过加工后剩下的固体物质,作为畜禽饲料的一种重要原料,其行情波动对畜禽养殖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供需关系、国内外市场和政策因素等方面对豆粕行情进行分析。
首先,供需关系是影响豆粕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供需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豆粕的价格走势。
当供应充足、需求不旺盛时,豆粕价格往往会下跌;相反,当供应紧张、需求旺盛时,豆粕价格会上涨。
此外,豆粕的供需情况还受到季节性的影响,比如在繁殖期间,对饲料的需求会增加,导致豆粕价格上涨。
其次,国内外市场的因素也会对豆粕行情产生影响。
国内市场供应的变动、进出口情况以及整体经济形势等都会对豆粕价格产生影响。
国外市场上,大豆产量的波动、国际贸易形势以及国际投资者对农产品市场的投资情况等也会对豆粕行情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的动态,以及这些因素对豆粕价格的影响。
此外,政策因素也是影响豆粕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业发展政策、农产品价格管理政策以及外贸政策等都会对豆粕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政府的相关政策调整可能会引起市场情绪的波动,进而影响豆粕价格的变动。
综上所述,豆粕的行情是复杂而多变的。
供需关系、国内外市场以及政策因素等都会对豆粕的价格产生影响。
为了把握豆粕行情变动的趋势,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不断跟踪市场动态、了解相关政策以及熟悉供需情况,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豆粕价格的变化趋势,为畜禽养殖业提供决策支持。
最后,希望相关从业者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供需关系、国内外市场和政策因素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经营策略,提高对豆粕行情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豆粕价格走势分析及豆粕价格对养殖业的影响分析

豆粕价格走势分析及豆粕价格对养殖业的影响分析疫情导致主要大豆出口国对农产品运输管控是近期豆粕价格上涨的核心原因。
尽管南美洲目前并不是疫情影响的重灾区,但一些国家已经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
阿根廷已经出现重要进出港口暂停港务活动的现象,而随着巴西确诊人数的增加,未来港口的农产品装运也存在不确定性。
3月份以来,南美洲的疫情有所加重,巴西和阿根廷的确诊人数快速上升,巴西和阿根廷是全球主要的大豆出口国,短期的出口受限也导致全球大豆和豆粕价格明显上涨。
从中国大豆进口结构来看,巴西、美国和阿根廷是最主要的进口国,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8800万吨左右,进口依存度达到82%。
可以看出,中国的大豆供给主要来自于全球农产品贸易,全球大豆价格的上涨也将带动国内大豆和豆粕价格的快速上涨。
我们认为,疫情导致的主要大豆出口国对农产品运输管控是近期豆粕价格上涨的核心原因,这对于长期豆粕的供需结构影响相对有限。
《2020-2026年中国豆粕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大豆消费高度依赖进口,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8851万吨,占国内大豆消费总量的84%。
2019年我国进口大豆来源国主要为巴西、美国、阿根廷,进口量分比为5284、1385、748万吨,分别占进口量的59.70%、15.655%和8.46%。
今年3月新冠病毒已经蔓延全球,为应对新冠病毒传播,巴西、美国和阿根廷均已采取不同程度防控措施。
产地的物流受限可能会再次导致大豆近月到港的延迟。
同时两国为保障国内食品供给充足,不排除降低粮食出口量,届时我国大豆进口量或将下滑。
豆榨油的主要产物为豆粕和豆油,进口大豆出粕率约为80%。
而豆粕主要用于家禽和生猪饲料,消费占比分别为52%和29%。
短期全球豆粕和中国豆粕价格呈现快速上涨的态势。
从全球来看,2020年2月以来CBOT豆粕价格上涨12%左右,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上涨16%左右,豆粕期货价格上涨14%左右,全球豆粕价格上涨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同步性。
怎么判断豆粕的趋势好坏

怎么判断豆粕的趋势好坏豆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也是我国大豆加工的重要产品之一。
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中,豆粕合约是广泛关注的品种之一。
判断豆粕的趋势好坏,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供求关系、宏观经济因素、技术分析等等。
下面将从这几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供求关系是判断豆粕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供求关系直接影响豆粕的价格走势,供需失衡时会导致价格大幅波动。
供求关系的判断需要考虑到豆粕的生产与消费情况。
对于生产方面,可以关注豆粕的产量、产区天气、豆粕加工利润等因素。
如果豆粕产量大幅下降或加工利润增加,则供应减少,价格有可能上涨。
对于消费方面,可以考虑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情况、饲料需求量等因素。
如果畜禽养殖行业需求增加,则消费增加,价格有可能上涨。
在判断供求关系时,还需要详细了解豆粕的季节性特点,例如旺季和淡季的供应情况以及消费季节性需求的变化。
其次,宏观经济因素也会对豆粕的趋势产生重要影响。
宏观经济因素包括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政策以及汇率等因素。
如果宏观经济形势较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国内豆粕市场需求可能增加,价格有可能上涨。
而如果宏观经济形势不佳,经济增速下降,国内豆粕市场需求可能减少,价格有可能下跌。
此外,政策因素也需要引起注意,政策法规的变化可能会对豆粕市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此外,汇率的变化也会影响豆粕的价格,例如人民币汇率变强可能会提高豆粕进口成本,进而影响到豆粕价格。
第三,技术分析也是判断豆粕趋势的重要工具。
技术分析主要通过对价格、成交量、持仓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寻找价格走势的规律和趋势。
常用的技术指标包括移动平均线、趋势线、相对强弱指标等。
通过技术分析可以发现价格走势的重要转折点,从而提前判断趋势的好坏。
例如,当价格长期向上运动时,可以认为当前趋势良好,可能会继续上涨。
而当价格出现明显下跌趋势时,可能要警惕价格的进一步下跌。
最后,市场情绪也是判断豆粕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情绪主要指的是投资者对豆粕市场的情绪预期,包括市场人气、投资者心理等因素。
2023年豆粕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豆粕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油脂后剩下的残渣,是一种种子皮和菜籽磷脂等成分组成的特殊饲料。
豆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牛、猪、鸡、鸭、鱼等动物的饲料中。
近年来,豆粕行业的市场前景也日益广阔,以下是从环境和行业两个方面对豆粕行业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环境因素影响豆粕市场前景1.全球气候变暖加快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速,造成了很多重大的环境问题,豆粕作为一种天然的饲料,更符合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豆粕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粮食浪费,还能够提高养殖的效益。
2.人口增长带动需求增加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豆粕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需求也相应增加。
据统计,全球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从1990年的28.2千克上升到2015年的41.3千克,2023年预计将上升到45.3千克。
这使得豆粕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二、行业因素影响豆粕市场前景1.国内大豆价格下跌豆粕作为由大豆提取油脂后剩下的部分,其生产价格与大豆状况密切相关。
当前,国内大豆价格由于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及美国“肉毒素事件”的影响,大豆的出口价格受到了负利差的抑制,尤其是在美国大豆最多的中西部地区,价格已经低于生产成本水平。
这使得豆粕价格相应下跌,降低了养殖户的成本,提高了粮食资源的利用效率,对豆粕产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2.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近年来,豆粕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利用为豆粕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型加工设备和技术使得大豆能更充分地被利用,豆粕品质也更加稳定,满足了市场需求。
同时,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了豆粕产业的快速发展。
3.宏观经济政策的改革在不断推进的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豆粕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为豆粕产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例如,加强对农村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投入,落实农业转移人口政策,推进农业产业依托城镇发展等等,都为豆粕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平台。
2022年行业分析6月份豆粕市场行情回顾分析

6月份豆粕市场行情回顾分析一,本月行情回顾月初豆粕价格震荡下行,经过一段弱势震荡后,月末开头反弹,主要受美盘上涨拉动,以及现货市场需求转暖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利空影响逐步释放,市场悲观心情有所缓解,使得大宗商品市场重聚人气,多数品种逐步进入企稳阶段。
而在国内良好的政策预期支持下,连豆底部企稳迹象较为明显,并且在新作大豆渐渐进入“天气市”之后,连粕期价极有可能连续查找向上突破机会。
二、本月现货市场走势月初豆粕现货市场连续弱势行情,价格连续稳中下探,幅度在10-40元/吨之间,业内已看跌至2700元/吨一线,山东部分地区在2780-2800元/吨之间,辽宁地区成交价在2800-2820元/吨成交清淡。
市场没有支撑因素,对于6、7月的行情,进口大豆大量到港的压力将成为制约粕价的重要利空,而美豆方面,美国天气预期良好也令其难改弱市。
总的来看,月初豆粕现货市场仍将连续震荡趋弱格局,值得留意的是目前有油厂看好8月后的行情。
月中旬豆粕价格持续下跌,沿海局部油厂已跌至2700元/吨以下,加上缺乏盘面支撑,需方入市谨慎,市场成交持续清淡,山东、江苏部分地区无成交,各地豆粕价格连续稳中略跌。
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将持续受到供应压力的制约,油厂方面连续乐观出货,月中旬在行情偏弱的状况下,除非美盘连续拉升,终端选购量才会明显增加,否则国内豆粕现货行情仍将连续震荡走弱行情,华东地区曾低价位大量销售豆粕,或将在当地形成阶段顶部。
目前有油厂看好8月后的行情,需要关注油厂停机动态、价格跌至理论成本线后的支撑力度、美盘走向、港口大豆到港状况、国内养殖、政策等相关状况。
月末汇改消息引起商品市场整体上涨,国内外豆类期价连续上扬,刺激豆粕现货价格多坚挺上涨,成交方面,据了解昨日辽宁、华北以及江苏部分地区油厂豆粕价格在区域内相对较低,成交状况好转,其中辽宁大连成交价2760元/吨,华北地区成交价2750-2780元/吨左右,江苏地区成交价2800-2820元/吨左右。
豆粕市场分析报告

豆粕市场分析报告第一步:了解豆粕市场背景豆粕是经过脱脂后剩余的豆子残渣,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
在豆粕市场分析报告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豆粕市场的背景信息,包括市场规模、主要产地和需求情况等等。
1.1 市场规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豆粕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豆粕的年产量已经超过1000万吨,并且在未来几年中有望继续增长。
这一规模庞大的市场为豆粕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2 主要产地我国豆粕的主要产地包括东北地区、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
其中,东北地区以大豆产量大、豆粕品质好而闻名;黄淮海平原的豆粕产量也相对较高;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以豆粕加工业的规模大、技术先进而著称。
1.3 需求情况豆粕主要被用作饲料原料,其需求主要来自畜禽养殖行业。
根据国家畜牧兽医局发布的数据,我国养殖业的规模逐年扩大,对饲料原料的需求也在增加。
豆粕作为一种高蛋白、高营养的饲料原料,受到养殖户的广泛青睐。
第二步:分析豆粕市场的供需关系豆粕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影响豆粕价格的重要因素。
在豆粕市场分析报告中,我们应当对豆粕的供应和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2.1 供应情况豆粕的主要供应来源是大豆加工业。
根据行业数据,我国大豆加工业的规模逐年扩大,大豆加工量也在增加。
这为豆粕的产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此外,大豆进口量的增加也为豆粕市场的供应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2.2 需求情况豆粕的需求主要来自畜禽养殖行业。
养殖业的规模逐年扩大,对饲料原料的需求也在增加。
同时,随着人们对畜禽产品质量的要求提高,对饲料原料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豆粕作为一种高蛋白、高营养的饲料原料,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因此,豆粕的需求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2.3 供需关系分析综合考虑供应和需求情况,豆粕市场的供需关系相对稳定。
大豆加工业的规模扩大为豆粕的供应提供了保障,而养殖业的规模扩大和对饲料品质要求的提高为豆粕的需求提供了支撑。
因此,豆粕的供需关系相对平衡。
2023年国内豆粕市场后市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内豆粕市场后市分析进入9月份之后,国内豆粕市场一改疲软态势,开头发生明显好转。
原来,长期以来由于选购谨慎,各地饲养厂家豆粕库存就特别低,传统的养殖需求旺季的来临,使豆粕选购倍感紧迫,豆粕需求有放量增长的趋势。
近期大连期货豆粕交割日期的接近,又引导大批量豆粕流入期货市场,在前期豆粕价格低迷时,国内又有相当数量的豆粕用于出口,不少大型油厂豆粕供应已经消失紧急局面,山东及华东一些油厂销售订单已经排到9月下旬,油厂多欲伺机提价。
进入本周国内各地豆粕价格上涨不断加速,9月6日,部分油厂曾一天两度提高报价,东北地区豆粕价格已跃上2500元/吨以上,华北地区豆粕(43%蛋白)价格由2500-2510元/吨上涨到2560元/吨,山东地区最高价达到2580元/吨,向2600元/吨一线看齐,中原、华东、华南等地豆粕销售价格已经超过2600元/吨,油厂纷纷将目标价位设定到2700元/吨左右。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大有一发不行整理之势,不过,在此笔者还是要奉劝业内人士不要被市场利多冲昏了头脑,由于有证据显示,本次豆粕上涨行情可能具有短暂性,详细分析如下:一、浩大的豆粕期货交割,终将给市场形成压力如上所述,本次国内豆粕需求大增、行情上涨的主要缘由之一,就是大连豆粕期货交割接近,不少油厂都有繁重的豆粕交割任务。
张家港及连云港油厂分别有3万多吨及4万吨豆粕的期货交割任务,其他一些油厂也有类似状况。
短期内,国内豆粕期货的大规模交割,不免会给市场造成供应相对紧急的状况。
不过,也应当看到,如此巨量的豆粕交割后最终还要回归现货市场,9月20日之后,大量期货豆粕的集中流入也将给现货市场形成压力,将可能有效地阻挡豆粕价格进一步上涨。
二、进口大豆库存压力依旧很大,油厂相继开机将增加豆粕供应量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至今我国港口进口大豆库存仍保持在300万吨以上,9月份中国仍将以装运南美大豆为主,估计到货量在200万吨-220万吨之间。
2011年上半年国内豆粕现货行情回顾及下半年走势展望

使 得 其 后 期挺 价 意愿 十分 坚决 . 供需 双 方 的博 弈
贯穿 市场 始终 。下半年 , 殖需 求 的恢 复 、 内豆 养 国 类 市 场 去 库 存 化 的前 景 以及 外 盘 大 豆 市 场 的走
势均 是影 响 国 内豆粕现 货 走势 的关 键所 在
1 总体 价格 走势
国 内进 口大 豆供 大 于 求格 局仍 未改 变 、 端 采 购 终
期货 天 地
1 6
, 广函 0 雄第 { 甜 21 8
F , , 艇 f 垮 m
截 至到 6月底 . 国港 1进 口大 豆 港 口库 存 中 5
总量 达 到 6 0万 t而 2 1 6 . 0 0年 同期 这 一 数 字仅 为
粕 库 存 量依 然 偏 高 . 不过 . 月 来 较 为 低 迷 的压 连 榨 情况使 得 豆粕 摆脱 了前 期 明显 的胀 库局 面 、
力 度 有所 增 强 等多 空 因 素左 右 下 . 豆粕 现 货 市 场 则 整体 陷入 胶着 行情
12 国 际 市 场 .
上 半年 以来 . 内豆粕 现 货价 格 整 体 呈 现 冲 国
高 回落 、 后 剧烈 振 荡 、 后 横 盘波 动 的趋 势 , 然 最 春 节前 后 . 美 盘 豆价 打 开 上 升 通 道 、 口大 豆 到 受 进
的拖 累下 。 豆粕 现货 价 格 持续 承压 寻底 。沿 海 大
型 工 厂 4 %蛋 白质 豆粕 成 交 价 格 集 中在 28 0 3 5
29 0元/ 长达半 月之 久 . 5 t 而此 时价位 较春 节后 高
点 的跌 幅 已经 至少超 过 7 0元/ 0 t
在 外 盘 豆价 持 续攀 升 的 支撑 下持 续 坚挺 , 由 于 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豆粕:利多因素占上风,短期整体偏强!大豆豆粕研究员:廉超联系方式:skyliandao@一、行情走势回顾7月份美豆期价触底反弹,期价大幅上涨。
月初11月合约期价在触及900美分后,期价快速反弹,7月7日以一根大阳线宣告了反弹的来临,此后期价快速上涨,在7月16日创出了新的高点992.75美分/蒲式耳,截至27日,月度期价上涨达到63.6美分,涨幅达到7.05%。
国内期货盘面在本身基本面和外盘带动下,同步上涨,豆粕表现抢眼。
1101合约期价在外盘大涨的带动下,在7月8日跳空高开,此后9日和16日也跳空高开,期价走势强劲。
在16日期价跳空突破2900位置后,创出2948元/吨的高点,但在26日期价未能突破此高点后,期价回落整理。
大豆1101合约走势要弱于豆粕,本身基本面的疲软使得期价反弹反弹的压力较大。
7月下旬开始,资金开始由1101合约移仓1105合约,远期1105合约也成为了主力合约,在此过程中,多头主动移仓使得远期合约走势要强于近月合约。
二、宏观经济面1、欧盟区主权债务危机缓解在此前几个月,市场一直担忧欧债危机,但希腊和西班牙的发债良好缓解了市场的忧虑情绪,欧元兑美元也一路走高。
在对欧洲银行业的压力测试中,大型银行大多轻松通过了压力测试,也令市场信心增加。
虽然穆迪等评级机构将葡萄牙的评级下调,但从欧美股市走势看,欧债危机在短期内利空影响已经减弱。
2、美元指数持续走跌在危机的背景下,美元的避险的需求上升,欧元的低迷给予美元指数的上升很大的贡献度。
因为相比较其他资产,美债券等美元资产的避险作用受到投资者青睐,后期美元的需求仍会旺盛。
从美元指数的技术走势看,虽然6月份有所回调,但长期上涨的态势并为改变。
美元指数自从6月初开始下跌以来,跌势不减,已经由最高点的88.708跌到82点附近,美元指数的持续下跌,提振了商品市场的走势。
三、国际大豆影响因素分析1、七月份供需报告相对利空,但影响有限本月份的供需报告调高了美豆的产量,产量调高主要是由于美豆种植面积的调高,在6月30日的种植报告中,农业部预计种植面积能在7886.8万英亩,而在供需报告中,种植面积调整为7890万英亩,种植面积提高,同时将单产水平预估维持在42.9蒲式耳的水平,使得产量被调高。
美国大豆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年度产量期初库存出口压榨期末库存06/07 8677 1223 2939 4817 165907/08 7036 1562 2926 5008 39508/09 8054 558 3293 4450 44809/10 9142 376 3933 4708 51610/11(6)9008 502 3674 4463 98010/11(7)9104 475 3729 4477 980同时,报告调低了10/11年度的期初库存水平,主要是由于中国对09/10年度的美陈豆需求仍在。
南美地区10/11年度的新豆销售相对缓慢,同时农户对价格仍保有较高的期望,这使得部分采购需求不得不重新转向美豆。
从每周四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销售报告看,中国对美新豆的订购积极,这使得10/11年度的美豆出口上调。
产量的增产为中国的需求所抵消,因此期末库存维持不变。
2、天气炒作来临到6月份末,美豆播种基本完成,种植面积也基本得到确认,市场开始将目光转向天气的炒作。
虽然从6月下旬到7月份,大豆产区的天气状态比较良好,但由于8月份是天气生长的关键时期,交易商仍倾向于在期价上预先建立风险升水。
从历史走势看,7月份也是传统的天气炒作的时期。
11月大豆近期涨势的高点在992.75美分,虽然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产区天气仍有不确定性,但是目前的天气仍没有太大威胁,大豆的优良率较好。
目前期价走势呈现平台整理,但如果后期天气炒作加剧,上方的顶部位置应1050美分左右,但预计难以触碰到。
近几天的期价走势较为关键,将显示交易商对后期天气的担忧程度。
目前美豆的优良率仍在67%的水平,和去年同期的水平相近,到8月份大豆结荚时,天气炒作反而可能失去炒作的题材。
3、南美大豆销售仍显缓慢巴西与阿根廷大豆的收割已经完毕,虽然随着7月份CBOT价格的上涨,农户销售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是总体看,销售进度和中国等的采购需求仍存在差距。
巴西和阿根廷的农户仍寄希望与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在目前的天气炒作氛围中,目前帕拉纳瓜港的大豆卖家每吨较CBOT8月份合约升水为100美分。
分析机构Celeres周一称,截至7月23日,巴西大豆生产商2009/10年度大豆已销售完成78%,高于一周前的76%,2009/10年度大豆产量为创纪录高的6850万吨。
Celeres称,新作销售步伐仍落后于去年同期的83%。
南美地区大豆的销售迟缓使得中国等买家重新采购美豆,使得美陈豆库存下降。
目前虽然市场上销售的主要为南美大豆,但由于CBOT市场的特点,交易市场主要关注的焦点仍是美豆的天气炒作。
4、CFTC持仓净多持仓大幅上升。
从7月份开始,商品基金在美豆期货上的净多持仓大幅增加,截至7月20日,商品基金经过持仓为95495手,较6月末净多持仓上升了51574手。
四、国内市场分析1、国内大豆供需状况国内大豆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作物年度期初库存国内产量进口数量国内消费期末库存05/06 470 1830 2700 4510 45006/07 447 1620 3000 4685 34307/08 312 1430 3400 4825 28208/09 425 1680 3600 5100 55909/10 905 1450 4350 5653 1027 10/11(6)1262 1520 4900 6372 120510/11(7)1362 1460 5000 6422 1355资料来源:USDA7月份供需报告对中国的供需状况做了调整,期初库存有6月份报告的1262万吨调高到1362万吨,这是历史的新高。
报告根据当前中国对新豆的进口进度,调高了大豆的进口量,相应的也调高了期末库存。
从5月份开始发表10/11年度的供需平衡表以来,期末库存和期初库存逐月调高。
2、大豆到港保持在高位,但8月份开始将下降6月份先前预估达到600万吨,此前有消息称一些油厂已经洗掉了一部分船只,大约在10船左右,并且一部分船被推迟。
但海关后期发布的报告称六月份大豆到港量为619.9万吨。
目前大豆港口库存能在630万吨左右,数量仍旧比较庞大。
7月份预估到港量在580万吨,8月份在388万吨左右。
目前油厂的大豆库存压力较大,部分地区的豆油出货尚可,但是豆粕现货的销售不佳,库存压力较大。
预计后期油厂难以采取停机挺价的策略,大豆的供应压力将使得开工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后期油粕的供应压力仍在。
3、国产大豆苗情状况良好国产大豆已经播种完毕,6月份是其关键的生长期,从我们公司考察的情况看,大豆出苗的情况良好,主要受益于6月份良好高温的天气,这也缓解了先前对大豆播种推迟的担忧。
种植面积目前仍不确定,但是播种面积下降的概率较大,农委的数据是6500万亩。
今年市场的焦点放在国家是否会继续收储上,经历了两个年度的收储,目前国储大豆的库容和资金压力较大,仓库总仍有许多08年度的大豆,国储大豆面临存储压力。
虽然油菜籽的继续收储政策表明国家支持农产品价格的态度。
预计新年度国家继续收储的可能性偏大,但是存在一定变数。
4、猪价大幅上涨,带动豆粕现货价格回暖生猪价格在经历了持续的下降后,从6月末开始反弹,到了7月份,猪价更是大幅上涨,主要原因是猪源过少,存栏量偏低,使得肉价在长期低迷之后出现报复性反弹。
另外,南方一些省份遭受了洪水灾害,也造成猪病发作,这都使得生猪供应紧张,7月份猪价大幅上涨,毛猪价格上涨了1-2元。
目前随着猪价的上涨,虽然玉米等饲料的价格也在上涨,但猪粮比已经达到了6.4,而一个月前的猪粮比还在4.5。
生猪价格的上涨,使得养殖利润回升,目前的养殖利润粗略估算能在70元/头左右,这对后期的豆粕消费市场具有利好支撑。
目前饲料厂在前期豆粕现货上涨的过程中,备货的周期一般放在在两周左右,按此进度,加上生猪存栏量的上升,8月份的豆粕现货价格底部支撑力度较大。
从目前的豆粕现货来看,在3000元/吨左右的价格的现货成交情况一般,但8月份合约的价格一般在3000元/吨以上,进入8月份后,此价位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撑点位。
五、观点总结与后市展望1、天气炒作短期内仍会支持美豆期价,但上方空间有限经历了7月份的天气炒作后,美豆期价创出了新的高点992.75美分,随后期价进入调整。
目前看美豆的优良率依旧良好,难以继续提供期价上冲动力。
按照目前的优良率和天气预报看,大豆单产保持在42.9蒲式耳/英亩的可能性较大,但如果8月份天气出现不利,期价上方的位置应在1040美分左右,但预计难以达到。
但我们要看到,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美盘止步于千点下方,但在7月末的短暂的回落迅速回升,这表现出来短期强势的特点,虽然说上方的空间不大,但仍要注意这种短期强势的行情。
2、国内基本面较好,期价短期预计偏强黑龙江大豆的苗情良好,但目前大豆主要关注点放在国家的收储上,从近期的政府讲话和中储粮的准备库容看,新季度继续收储的可能性较大,但收储价格预计将有所调整。
大豆1101合约3870元/吨、1105合约3940元/吨左右的期价虽然相对于可能的收储价格略显偏高,但考虑到需求的增加,和目前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氛围,市场对后期的价格仍有期许。
预计大豆豆粕合约在中长期仍就会受到偏松的供需面的影响,但在短期内,由于有外盘的天气炒作、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生猪价格回暖和预期收储的支持,期价近期保持在高位运行的力量仍在。
中长期虽仍需持有偏空的思路,但在短期内应灵活对待,目前可以偏多为主。
豆粕1105合约的上方位置可看在2950-2970元/吨处,大豆1105合约暂看在4000-4050元/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