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学案8: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学习目标】
1.通过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其衰落的主要原因、综合整治的措施的案例分析和与我国辽中南老工业基地的对比,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的措施。
2.通过意大利新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区的案例分析和与我国温州乡镇企业及中关村的对比,理解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自主学习】(通读课本并参照同步练习册,在课本上标出下列题目答案并背诵)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地区:
2.工业基础:
3.主要工业部门:
4.目前普遍面临问题:
5.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1)区位优势:(同步练习册69页表格)
(2)衰落的原因:(同步练习册69页)
(3)综合整治措施:(同步练习册70页表格)
二、新工业区:
1.兴起时间:
2.新工业区的特征:
3.主要分布地区:
4.意大利新工业区的主要特点、形成条件、发展模式及其好处:
(1)主要特点(5点)
(2)形成条件(7条)(课本69页图4.15)
(3)发展模式及其好处(课本69页注释①):
5.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的特点(4点)
6.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6点)
【探究提升】
探究知识点一鲁尔工业区
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
2、鲁尔工业区的整治措施
探究知识点二新工业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意大利新工业区的主要特点、形成条件、发展模式
探究知识点三新工业区—美国“硅谷”
高新技术工业区的特点及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
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尚未普及
(2)发展条件
国际
20世纪70 年代原料
国内经济环境
发达的 意大利
区位优势
大批
政府的 小城镇 交通 银行信 经济高 大力 用地用 运输 廉价 和能源大 支持 水方便 方便 贷体系 度开放 劳动力 幅度涨价
中小企业的发展 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
(3)特点 ——“小 轻 同 专 散”
①生产规模: 以中小企业为主(250人以下) ②工业部门: 以轻工业为主
田园村庄
鲁大 尔力 区促 重进 见风 青废 能 天墟 发 碧展 展 水览
馆
鲁尔区大学
(三)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整治方向
调整工 业结构 调整工 业布局
具体措施 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量 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 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油化工、汽车、机 械等部门的中小企业
工业布局向西部拓展
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作用。有人说:“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的今天”。
(5)市场稳定: 美国国防部的军事订货
(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硅谷”企业的扩散
思考: 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 在图示地区布局的原 因是什么?
充分利用廉价的劳动力、 土地、住房等条件。
“硅谷”企业的扩散
硅
谷
土 地 被 占 用 殆 尽
扩
美国内地 东南亚
衰 落 的 原 因
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铁矿石 2吨 1.8吨 1.3吨
产钢国、出口钢国越来越多
经济危机、钢铁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新工业不愿落户到传统工业区 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三)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调整工业结构
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案例5‘美国“硅谷” 阅读案例 美国“硅谷”’
思考
与传统工业比较,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与传统工业比较,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高技术工业 科技人员比例 生产增长速度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用 传统工业
高 快 短 多
低 慢 长 少
读图:美国“硅谷” 读图:美国“硅谷”的位
置
思考 美国“硅谷” 美国“硅谷”崛起的因素
4.传统工业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传统工业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接近煤、 A.接近煤、铁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 D.接近水陆交通便利的地区
)
5.台湾是世界计算机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主要产地 之一,花莲地震导致这些元器件的供应量下降、 之一,花莲地震导致这些元器件的供应量下降、世 界范围内计算机产品的价格上扬。这说明( 界范围内计算机产品的价格上扬。这说明( ) A.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高低决定的 B.商品的价格是由其生产数量决定的 C.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总是不相符的 D.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制约
8.关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关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特点的叙述, ( ) A.产品科技含量高 B.生产过程集中连续 C.资本的集中程度低 D.多为现代化大型联合企业
6.决定新兴工业布局的最主要条件是( 决定新兴工业布局的最主要条件是( 新的原料、 A.新的原料、燃料基地 B.洁净优美的环境 C.知识和技术 D.现代化的高速交通运输
)
7.下列关于高技术工业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高技术工业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技术工业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慢 B.高技术工业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 较高 美国的“硅谷” C.美国的“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 范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纪70年代以来, D.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技术工业部门方兴未艾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分布特点
劳动力技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 廉价劳动力 平的知识和技能
政府因素
军事订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
日本“硅岛”
• 日本九州岛,是日本集成电路工业的重要基地。IC工业又称微电子工 日本九州岛,是日本集成电路工业的重要基地。IC工业又称微电子工 是电子工业的心脏,在日本被称为产业的“粮食” 产业的“ 业,是电子工业的心脏,在日本被称为产业的“粮食”,产业的“能 60年代初日本开始发展IC工业 发展十分迅速,1990年日本 年代初日本开始发展IC工业, 源”。60年代初日本开始发展IC工业,发展十分迅速,1990年日本 IC市场销售额为1.3亿美元 占世界市场销售总额的37.4%,居首位 市场销售额为1.3亿美元, 37.4%,居首位, IC市场销售额为1.3亿美元,占世界市场销售总额的37.4%,居首位, 成为世界最大的IC生产国。60年代末70年代初 九州岛开始发展IC IC生产国 年代末70年代初, 成为世界最大的IC生产国。60年代末70年代初,九州岛开始发展IC 工业。目前九州几乎集中全国产量的40 和产值的30%。被称为日 40% 30%。 工业。目前九州几乎集中全国产量的40%和产值的30%。被称为日 本的“硅岛” 北九州原为日本采煤、钢铁的重要基地。二战后, 本的“硅岛”。北九州原为日本采煤、钢铁的重要基地。二战后,经 济发展缓慢,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也一落再落。为此, 济发展缓慢,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也一落再落。为此,九州抓住国际 与国内的有利时机,发挥地区自身的优势条件, 与国内的有利时机,发挥地区自身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技术知识密 集型的微电子工业—IC 工业。九州开发历史悠久,文化教育发达, 集型的微电子工业 IC 工业。九州开发历史悠久,文化教育发达, 培养了大批高超的科技人材。拥有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和劳动力。 培养了大批高超的科技人材。拥有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和劳动力。农业 较发达。水质优良,水量丰富,空气清洁度高。发达的运输业, 较发达。水质优良,水量丰富,空气清洁度高。发达的运输业,特别 是空运。 个县中, 个县有现代化机场。IC产品体积小而良好的 是空运。在7个县中,6个县有现代化机场。IC产品体积小而良好的 投资环境,吸引了东芝、三菱、日本电气等大批厂商投资建厂。 投资环境,吸引了东芝、三菱、日本电气等大批厂商投资建厂。在九 州建有6个科技新城:久留米·乌栖 佐世保、熊本、国东、宫崎、 乌栖、 州建有6个科技新城:久留米 乌栖、佐世保、熊本、国东、宫崎、国 无论在生活水平、人均收入、工资标准等九州都低于三大城市圈, 分。无论在生活水平、人均收入、工资标准等九州都低于三大城市圈, 使它在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使它在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如今发展成为日本和世界有名的硅 九州IC工业以生产与组装为主,研制、 IC工业以生产与组装为主 岛。九州IC工业以生产与组装为主,研制、开发设计多集中于东京和 阪神,这与美国的研制、生产、组装集为一体的“硅谷” 阪神,这与美国的研制、生产、组装集为一体的“硅谷”,有很大差 九州IC工业布局,多以一个地方中心城市为依托, IC工业布局 距。九州IC工业布局,多以一个地方中心城市为依托,在机场附近形 成几个团状的工业群体。 成几个团状的工业群体。
4.3(2)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硅谷(38ºN)的气 候属于什么气候?有哪 些特点? (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哪条公路穿境而过?
(101公路)
硅谷有哪些大公司?
苹果电脑公司、英特尔、惠普、
仙童半导体公司等等
1、刺激美国硅谷发展的 区位条件是什么?
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 自然区位: 候宜人 有高等院校、全世界人才高 社会区位: 地;交通便捷;市场稳定; 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运入铁 矿石 丰富的煤 炭资源
钢铁 工业
煤炭工 业
丰富的 水源
电力 工业 化学 工业
机 械 工 业
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
3、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衰 落 的 原 因 煤炭的能源 地位下降 年份 1800年 1900年 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焦煤 世界性钢 铁过剩 4吨 2吨 1980年 0.75吨 1.3吨
美国硅谷 生产结构 生产特点 分布特点 劳动力 政府因素
高技术产品
意大利新工业区
轻工业产品
增长速度快、更新换代周 过程分散、家庭
期短、研发费用高
高校附近、环境优美的
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
分散在小城镇、农村 廉价劳动力
地区
从业人员有高水平的
知识和技能
军事订货 政府大力支持
注意:①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环境 优美,有“花园城市”之称。“科学之都” 、“计算机之都” ②日本“硅岛”——九州岛、科学城—— 筑波(世界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科学城) ③中国:中关村 ④台湾——新竹科技园
高 高 快 短
低 低 慢 长
多
少
微电子 “硅谷”以 _____工业为主导,集 电子 工业企业,是美国 中了数千家_______ 电子 工业的中心。 以至世界______ _______ 微电子 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 最高 技术。 成为高技术中的_____ 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 新技术 、新设备、新工艺 _______ _______几乎都 出自“硅谷 _______”。 决定高新工业的最主要条件是 技术 ;高新工业分布多临近 知识 和_____ _____ 临空 型分布。 机场和高速公路,故属_____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练习题
6、关于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对比的叙述,正 、关于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对比的叙述, 确的是 C A、这两个工业区都是所在国最大的工业区 、 B、这两个工业区内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 C、这两个工业区都是以传统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 、 D、这两个工业区都临海,有着便利的海运条件 、这两个工业区都临海,
(5)、意大利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比较
比较项目 生产规模
主要工业部门
新兴工业区
以中小型企业为 主
传统工业区
以大型企业为主
轻工业 分散 低 分散
重工业 集中 高 集中
生产过程
资金集中程度
工业分布
案例4: 案例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1、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的发展有 、 什么相同之处? 什么相同之处?
4、美国“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 美国“硅谷”
(1)崛起的主要因素 崛起的主要因素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地理位置优越, ②气候宜人 ③有高等院校(科技) 有高等院校(科技) ④便捷的交通 ⑤军事定货(市场) 军事定货(市场)
美国的“ (2)在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美国的“硅谷”以 )在世界的地位与作用:美国的 硅谷” (微电子)工业为主导,是世界和美国电子工业 工业为主导, 的中心,也是( 的中心,也是( 高科技 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 硅谷” (3)、 “硅谷”企业的扩散
3、高技术工业区 、
(1)、高技术工业的主要部门 )、高技术工业的主要部门 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 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 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 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激光工业 (2)、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 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 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研究开发费用在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4.3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传统工业区)授课课件(共24张PPT)

生产规模
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
产业分布
高度集中
问题
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二、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德国鲁尔区 英国中部
美国东北部
我国辽中 南工业区
三、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 为例
合作探究:
1.繁荣阶段
(19世纪中叶)
2.衰落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
3.整治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
3.综合整治
衰落原因 (1)产业结构单一 (2)环境污染严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5)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 济结构多元化
合理布局工业,优化环 境
总结: 传统工业区 (以鲁尔区为例)
兴盛的 鲁尔区
(19世纪中叶)
衰落的 鲁尔区
(20世纪50年代后)
整治后 的鲁尔
1) 集中在煤炭、钢铁、电力、机械、 化工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2) 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 经济的基础
2.衰落的原因 (1)产业结构单一
(2)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2 新0技世术纪炼5钢0的年耗代煤以量后 逐, 石 渐油降、低天。然气广泛使用, 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 煤炭所占比重减少。
年份 焦煤
1800年 4吨
小试牛刀
1、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最明
显的工业部门是( B )
A纺织 煤炭 B煤炭 钢铁
C纺织 钢铁 D电力 化工
2、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世界能源消费
构成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 B )
A水电 核电 B石油 C天然气 D煤炭
3、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
的是( D )
学案18: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习目标1.掌握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区位条件、特点、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重点)2.了解新工业区出现的时间、地点、特点和发展条件。
3.运用比较法分析“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与“美国‘硅谷’”的特点。
(重点)4.借鉴国内外经验,总结振兴我国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重难点) 自主预习 一、传统工业区1.主要工业区:德国 工业区、英国 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 工业区等。
2.发展条件:丰富的 资源。
3.主要工业部门:煤炭、 、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
4.特征: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
5.存在的问题:面临着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 等问题。
6.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1)概况:被称为“ ”,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2)区位优势⎩⎪⎨⎪⎧矿产资源丰富鲁尔煤田,靠近法国洛林铁矿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广阔(3)衰落原因①生产局限于传统工业部门。
②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 。
③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其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
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环境污染、 、交通拥挤等问题。
(4)整治措施⎩⎪⎨⎪⎧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巧学妙记数字联想法记忆传统工业区的有关知识一个核心:大型工业企业。
二个区位条件:煤、铁。
三个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四个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
五个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
二、新工业区1.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后兴起。
2.特征:以为主。
3.分布(主要):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地区,以及美国“”等。
4.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以及美国“硅谷”1.判断正误(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原因是煤铁资源丰富。
( )(2)传统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3)新工业区多出现在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
( )(4)新工业区中集聚的多是中小型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高一D班执教人:于洪俊
一、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
A、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B、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课标层次:
最低要求:学会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结合工业区的分布图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通过案例认识工业生产活动本身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最高要求:学生自已收集有关工业区的图文资料分析其形成的条件与发展特点;
联系本地工业实际分析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工业形成与发展的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
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B、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工业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工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业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学习过程中。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
2、运用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传统工业
[引入新课]
1、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2、请学生读“世界工业分布图”找出世界工业的分布地区
3、学生读图回答(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亚洲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2)欧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3)北美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哪一个国家?
教师小结: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的世界工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西部、东亚的日本、中国、南亚的印度等地区。
它们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板书:(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
德国的鲁尔区
英国中部工业区
▲世界传统工业的分布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
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
[新课]
案例3:德国鲁尔区(完成课前预习问题)
1、指导学生读“世界工业区分布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图”
(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形成心理地图)
(2)说出鲁尔区有哪些工业部门,它们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培养学生从地图上提取信息的能力)
(3)这些工业是集聚分布还是分散分布?
(4)这些工业在生产规模、资源消耗、运输量上有什么特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传统工业的主要部门: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纺织工业等。
▲传统工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3、学生读图、读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③思考下列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1)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2)鲁尔区工业集聚带来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鲁尔区的经济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
(3)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4)鲁尔区综合整治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4、师生探讨:
①结合课文和图4.9说一说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
②鲁尔区没有铁矿,它邻近的其它国家有没有铁矿?
③找出流经鲁尔区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没有运河?这能说明什么问题?鲁尔区的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如何?
④鲁尔工业区分布欧洲的哪一部分?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鲁尔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有何影响?
5、板书: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充沛的水源
便利的水运
广阔的市场
6、学生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图
①回答鲁尔区基础工业是什么?主导工业是什么?与这两大工业部门相关的工业是什么?这些工业都是重工业,说明鲁尔区的生产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②教师讲解五大工业部门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7、读4、11图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图思考:
①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②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③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8、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鲁尔工业区衰落原因的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9、师生探讨: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
从图4、13可以看出针对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经济的单一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是什么?
10、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调整工业结构
▲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11、活动题:读图4.14,分析我国辽中南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整治方案。
[师生小结]
传统工业共同的区位条件
1、丰富的煤矿、铁矿、水源等资源
2、便利交通运输条件
3、广阔的市场
衰落的共同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
2、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变小
3、经济的转移到新兴工业区
4、新技术的冲击
5、环境污染
综合整治的措施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发展第三产业
4、优化环境
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