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捕鱼(1)(精选)

合集下载

鸬鹚,渔民的好朋友

鸬鹚,渔民的好朋友

鸬鹚,渔民的好朋友鸬鹚捕鱼(本辑图片来源于网上)昨天整理一篇《话说“水鬼”》的小文,在网上百度一下有关水獭的资料,看到还有的地方有人驯养水獭,来帮人们捉鱼。

这事我第一次听说,人们驯养动物来帮忙捉鱼,更常见的是鸬鹚。

鸬鹚,全身黑色,嘴巴长长的,善于潜水捕鱼。

我小的时候,是见过渔夫用鸬鹚来捕鱼的。

我老家在东江边,在江上,生活着一群以捕鱼为业的渔民,人们都把他们叫做“疍家”。

在我小的时候,东江上的渔民还有用鸬鹚捕鱼的。

渔夫们划着小艇,艇上养着几只鸬鹚。

鸬鹚的眼睛很犀利,它们站在艇边,看到水里有鱼,扎一个猛子下水,很快就可以把鱼给叼上来。

鸬鹚的脖子上被渔夫用一根细绳子绑住,大点的鱼它们咽不下去,就成为渔民是收获了。

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养鸬鹚捕鱼在东江上消失了,现在东江上依然有人打鱼,不过都是以撒网为多了。

桂林阳朔,供人拍照的渔夫和鸬鹚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在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桂林阳朔的漓江上,还经常见到鸬鹚的身影。

不过,现在风景区里的鸬鹚已经变成供人拍照的道具了,而不再是真正用来捕鱼。

2018年11月,在阳朔举办了一场“漓江天空越野赛”,我去参加了,因为提前一天过去,有时间去周围走走,在漓江边一个叫镰刀湾的地方,看到人们饲养的鸬鹚,当地人叫做“鱼鹰”。

载着游客的游船来到这里,会停下船来让游客拍照,跟鸬鹚合照的,每个人收费10元。

还有的摄影团队专门租用渔夫和鸬鹚来拍照,费用多少就不清楚了。

我们问了下,说贵的鸬鹚可以卖好几千元一只。

在惠州,人们饲养的鸬鹚消失了,所幸,野生的鸬鹚越来越多。

在惠州西湖的鸟岛上,就生活着很多鸬鹚。

鸟岛上密密麻麻的鸟儿,除了鹭鸟外,还有鸬鹚。

如果你用望远镜看,或者有长焦镜头,就可以观察得更清楚了。

鸟岛上的鸟儿有白色的、灰色的,还有黑色的。

白色的是白鹭,灰色的是苍鹭,黑色的就是鸬鹚了。

惠州西湖鸟岛上的鸬鹚。

鸬鹚堪称潜水冠军,它是如何捕鱼并被渔人驯化的?

鸬鹚堪称潜水冠军,它是如何捕鱼并被渔人驯化的?

鸬鹚堪称潜水冠军,它是如何捕鱼并被渔人驯化的?鸬鹚是一种较大型水鸟,又称“鱼鹰”,外形像鸭子,所以渔民也称其为“水老鸭”。

不过,鸭子的嘴是扁的,它的嘴却像老虎钳,前端有个钩状喙。

鸬鹚非常善于潜水,厚厚的踌脚像强有力的划浆,猛然扎入水中,少则2至3米,最深可潜入水下10来米,时间可达数分钟,堪称潜水冠军。

它的眼睛发绿,能够在水中寻找各种鱼虾。

但鸬鹚捕到鱼之后,却不能立即咽下,必须把鱼叨在水面上一丢,才能咽下。

所以渔民就利用它们的这种特殊习性,将其驯化来捕鱼。

如何驯化鸬鹚捕鱼鸬鹚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水乡。

因为这里水草茂盛,鱼类繁多,最适合鸬鹚繁衍生息。

驯化鸬鹚捕鱼,在我国民间有着十分古老的历史。

东汉杨学撰写的《异物志》里面,就有驯化鸬鹚捕鱼的记载。

驯化鸬鹚捕鱼并非易事,渔民不仅要有耐心,更需要经验。

一个渔民要驯化鸬鹚,首先要懂得每一只鸬鹚的脾性,如何给它们喝水、喂食,如何让它们听从指挥去捕鱼等等,这些都很有讲究。

鸬鹚的驯化时间,是从出生4个月后开始。

6个月后,渔民开始在其脖子上栓线,所栓的一般是稻草芯。

当然,栓稻草芯也很有讲究,不能紧也不能松,要有一定的适度,比如鸬鹚的囊周长6厘米以上,栓线则一般在4厘米左右。

因为若松了,颅鹅在捕鱼的时候就会把鱼吃下去,吃饱了就不愿捕鱼了;拴紧了,则捕的小鱼咽不下去,影响它们捕鱼的情绪。

奖勤罚懒,是渔民们驯化鸬鹚的一个重要秘诀。

鸬鹚捕到大鱼之后,立刻给它一条小鱼作为奖赏,还要用捞网把捕到大鱼的鸬鹚和鱼高高举起来,让其他的鸬鹚羡慕。

对那些只想在水中嬉戏、不勤劳捕鱼的鸬鹚,则少喂食,让它们长记性。

在驯化的过程中,那些性情始终懒惰的鸬鹚,会被主人淘汰,成为野鸬鹚。

表现好的鸬鹚,将一辈子守候在主人身边,听候主人的差遣。

渔民对自己家的鸬鹚很熟悉,并根据鸬鹚的长相、性格、能力等,给它们取上名字,如“大老苍”“旋刀黄”“快猫子”等等。

在鸬鹚捕鱼的过程中,渔民们就直接呼喊这些名字。

二年级捕鱼的作文

二年级捕鱼的作文

二年级捕鱼的作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捕鱼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捕鱼的作文111月14日,我们去桃江看鸬鹚钓鱼。

在紫江边上,我看到了一只鸬鹚。

它有一双绿色的眼睛,一张钩状的嘴,黑色的羽毛,有点像鸭子,但当你仔细看时,它看起来不像鸭子。

他们像船舷上的卫兵一样列队。

在船上,船长把船划到河中央,把鸬鹚赶到水里。

我们清楚地看到鸬鹚在潜水和捕鱼。

我看见他们跳入水中,使劲地划着脚,然后就消失了。

他们再上来的时候,嘴里叼着各种小鱼。

我在后面找到一只鸬鹚,好像在看风景。

船长用竹篙敲它的头,警告它不要偷懒。

它游得很快。

真的很有趣!二年级捕鱼的作文2今天是星期六。

下午我和爸爸去西塘玩。

爸爸说要和我一起抓小鱼。

我们第一次用锅抓小鱼,然后放进桶里。

但是我们从池塘的东边走到西边,又从西边走到东边。

最后,我们找到了小鱼,把它们放了进去。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带他们的时候,没有抓到小鱼。

我和父亲耐心地等了一会儿。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父亲带我走在一条非常狭窄的路上。

我走在爸爸后面,爸爸在前面。

我们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抓到。

我们在一个大桶里抓了很多鱼。

我和爸爸眼睛里闪着亮光,玩了一会儿。

我父亲说我们回家吧。

我说我还没玩够。

父亲说下次带我去玩。

我答应了。

在和父亲一起回家的路上,我对父亲说:“今天收获了很多小鱼。

”。

二年级捕鱼的作文3周一早上,我妈,我姐和我两个姐姐去赣州宝葫芦玩。

那里有很多可以玩的,但最有趣的是钓鱼。

我和蔡玉玲下去水里钓鱼。

这条鱼很狡猾,游得很快。

后来抓了一条黑鱼,两条红鱼,六条泥鳅。

抓鱼后,我和蔡玉玲也参加了比赛,都得了三等奖,是一瓶泡泡水。

在宝葫芦玩的很开心!二年级捕鱼的作文4罐子里有许多可爱的小金鱼,互相玩耍,快乐地游泳。

罐子上躺着一只贪婪的猫。

鸬鹚捕鱼的传统技艺英语作文

鸬鹚捕鱼的传统技艺英语作文

鸬鹚捕鱼的传统技艺英语作文The traditional skill of cormorant fishing has been practiced for centurie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China, Japan, and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Cormorant fishing involves using trained cormorant birds to catch fish in rivers, lakes, and other bodies of water.Cormorants are skilled divers and fishermen, able to dive deep underwater to catch fish with their sharp beaks. In cormorant fishing, the birds are trained to dive into the water and catch fish, which are then brought back to the fishermen.This traditional fishing method requires a great deal of skill and patience on the part of both the fishermen and the cormorants. The birds must be trained from a young age to dive and catch fish, and the fishermen must develop a close bond with their birds to ensure they work together effectively.Cormorant fishing is not only a way to catch fish but also a cultural tradition that has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generations. It is a unique and sustainable way of fishing that has stood the test of time.传统的鸬鹚捕鱼技艺已经在世界各地的一些地区,包括中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流传了几个世纪。

千年技艺“鸬鹚捕鱼” 共享收获的喜悦

千年技艺“鸬鹚捕鱼” 共享收获的喜悦

千年技艺“鸬鹚捕鱼”共享收获的喜悦摄影/戴清文黄炳敖千百年来,渔民们和他们的鸬鹚风雨与共、艰辛相扶,也共同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如今,这种野趣盎然的原始捕鱼方式、完美合作与共生的动人画卷在汀江上每日都上演着。

“茭草青青野水明,小船满载鸬鹚行。

鸬鹚敛翼欲下水,只待渔翁口里声。

船头一声鱼魄散,哑哑齐下波光乱。

中有雄者逢大鱼,吞却一半余一半……”这是古代诗人吴嘉纪在《捉鱼行》中,对鸬鹚捕鱼最为生动传神的一段描写。

鸬鹚,也叫水老鸦,是南方水乡渔民用来捕鱼的一种水鸟。

鸬鹚的嘴巴前端向下勾,像鹰的嘴,故又名鱼鹰,有着高超的捕鱼本领。

说到渔人和鸬鹚,对于自小长在汀江畔的人们来说,不是件陌生的事。

遥想当年,每当夕阳西下,渔人便撑着竹筏,驱赶鸬鹚去水中捕鱼。

那时的汀江上,近处彩波闪闪,远处渔舟点点,让人宛如于梦境,等闲逸致,不能尽抒。

后来,时代变迁,这独特的风景也就难得一见了。

如今,随着汀江生态环境的改善,“鸬鹚捕鱼”这种在长汀延续了200多年却濒临绝迹的古老捕鱼技艺再现汀江。

长汀县策武镇陈坊村,55岁的李荣和63岁的马冬,是汀江上仅剩的一对靠鸬鹚捕鱼的渔民。

“噢、噢、噢……”随着李荣、马冬带着特殊并伴有客家音乐节奏的吆喝,手中的竹竿不时拍击水面、竹筏晃动着缓缓前行,6只身披深黑色羽毛,形体如鹰的鸬鹚像箭一般,“扑通、扑通”从竹筏上跃入河面,瞬间钻入水下,水面上泛起一阵阵水花。

它们时而露出水面,拍打翅膀;时而潜入水底,追捕鱼群。

远远望去,二叶扁舟出没于汀江的绿树碧水之中,矫健的鸬鹚、迅捷的鱼儿、黝黑的渔夫、碧绿的江水、两岸的群山,构成了一幅完美动人的和谐画卷。

“太厉害了,抓到鱼了。

你看,那条鲤鱼足有2斤重哟。

”在河边围观的人们,也情不自禁地叫喊了起来。

今年已63岁的李荣操控着竹筏划到鸬鹚身边,活脱脱地从鸬鹚嘴里“倒”出鲤鱼,顺手拿出一条小鱼填进鸬鹚嘴里,用手一抻皮条的活扣、将皮囊解开,小鱼便进了其胃中……他年轻时就拥有的捕鱼手艺至今尚未生疏。

鸬鹚捉鱼读后感

鸬鹚捉鱼读后感

鸬鹚捉鱼读后感
《鸬鹚捉鱼》是一部描写自然界中鸬鹚捕鱼的故事,作者以精
美的文字和细腻的描写,将自然界中的生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部作品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顽强。

在故事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鸬鹚在水中捕鱼的情景,它们用
自己的独特技巧和勇气,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成功地捕到了美味的鱼。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自然
界中,每一个生命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奋斗,它们展现出了生命的
力量和韧性。

这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除此之外,故事中还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和谐与美好。

鸬鹚捕鱼
的情景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它们在水中翩翩起舞,
展现出了优美的身姿和灵动的姿态。

这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和神奇,也让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和赞美之情。

《鸬鹚捉鱼》这部作品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
命的顽强,也让我对生命和自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热爱大自然,也会更加努力地去追求
自己的梦想,为生命的美好而努力奋斗。

希望我们都能像鸬鹚一样,
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让生命绽放出更加美丽的光芒。

鸬鹚_初二优秀作文精选

鸬鹚_初二优秀作文精选

鸬鹚_初二优秀作文精选
鸬鹚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鸟类,它们有着高效的捕鱼技巧和独特的合作方式,成为了
人们眼中的神鹰。

近日,我有幸在湖边看到了一只鸬鹚,感受到了它的潇洒和高超。

那天,我和父母来到了一座古镇的湖畔,静静地欣赏着附近的风景。

突然,我看到了
一个黑色的影子在水上划过,我知道这一定是鸬鹚在捕鱼。

我迫不及待地跑向湖边,想要
近距离观察鸬鹚的捕鱼过程。

鸬鹚站在了湖岸边的石头上,凝神盯着水面。

突然,它展翅一扇,飞向了水面。

然后,在我的惊讶之中,它迅速潜入了水中,不见了踪影。

不过,过了片刻,它却像浮出了水面
的浮萍一样出现在了水面上,嘴里还衔着一条鱼。

我惊叹于鸬鹚优美的潜水姿势和敏捷的
反应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只鸬鹚并不是只靠个人努力来获得自己的食物。

它和一群
同伴似乎有着一种默契的行动方式,它们组成了一个小队,通过合作更加高效地捕鱼。


只鸬鹚负责潜入水中,寻找鱼群,而其它鸬鹚则负责守卫周围的环境,以确保没有其他动
物打扰到潜水的鸬鹚。

这种分工合作的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看到了动物之
间的智慧和合作。

鸬鹚,虽然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类,但它们却有着神奇的捕鱼技巧和高超的合作模式,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动物世界的魅力。

通过观察鸬鹚,让我更加了解了这个世界上隐
藏着无数动物的奥秘,也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

初中鸬鹚捕鱼教案反思

初中鸬鹚捕鱼教案反思

初中鸬鹚捕鱼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与内容在本次课堂教学中,我以《鸬鹚捕鱼》为主题,旨在通过分析鸬鹚的生活习性和捕鱼技巧,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关于鸬鹚的记载和描绘,以及鸬鹚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鸬鹚的基本特征、鸬鹚捕鱼的方法和技巧、鸬鹚在民间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我通过PPT展示了鸬鹚的图片和生活视频,让学生对鸬鹚有直观的认识。

接着,我详细讲解了鸬鹚的基本特征、捕鱼技巧以及在我国民间文化中的地位。

然后,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鸬鹚捕鱼现象的看法和感受。

最后,我进行了课堂小结,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效果与反思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鸬鹚的基本特征和捕鱼技巧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鸬鹚在民间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下:1. 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在讲解鸬鹚捕鱼技巧时,我过于详细地介绍了鸬鹚的捕鱼方法,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和理解。

今后,我应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讨。

2. 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被动参与的态度,缺乏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可以在课前布置相关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鸬鹚的相关知识,从而在课堂上更好地参与到讨论中来。

3. 教学方法有待丰富。

虽然我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仍然存在单一的问题。

今后,我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教学手段,如实地考察、情景模拟等,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本次教学中,我过于关注鸬鹚的生物学特征和捕鱼技巧,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今后,我应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尊重生命,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

总之,本次教学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反思和调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