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合集下载

麻风病防治

麻风病防治

麻风病防治麻风病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民间也称为“癞病”、“癞子”,是一种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可导致毁容、残疾、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的疾病。

一、传染源和传染方式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麻风病不会遗传,它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麻风杆菌以及呼吸道三种方式传染。

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特别是多菌型病人是主要传染源,经正规治疗1个月以上的麻风病人一般不会传染他人。

与麻风病人一起吃饭、喝水、劳动等日常接触不会感染麻风病。

食用麻风病人种植的蔬菜、水果和喂养的鸡鸭鱼肉等也不会感染麻风病。

二、临床症状大多数麻风病人发病缓慢,早期症状多不明显,病人往往不知不觉就得了麻风病。

发生麻风病后,极少部分病人由于身体的免疫功能较强,即使不治疗也可治愈。

麻风杆菌主要侵犯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

1、侵犯皮肤:导致眉毛脱落、身上长各种各样的皮疹(如红斑、白斑、水疱、结节等)、手足麻木无汗、皮肤干燥等。

2、侵犯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

3、侵犯周围神经可出现四肢筋痛、四肢水肿等症状,重者可导致严重残疾。

三、麻风病的预防一旦出现以下八大症状,请尽快到开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诊断,一经确诊,免费治疗。

(一)诊断不明或久治不愈的慢性皮肤病(三月以上);(二)皮肤闭汗(局部干燥)或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行感;(三)酒醉样面容,眉毛稀疏脱落;(四)面部或耳垂出现肿胀或结节肿块;(五)水肿性红斑损害、结节性红斑损害;(六)神经粗大、疼痛或触痛;(七)手或足发生反复无痛性伤口、溃疡或容易烧/灼伤;(八)闭眼不拢、口角歪斜、手掌指肌肉萎缩或出现爪型手、垂足。

结核病麻风病防治工作规范

结核病麻风病防治工作规范

结核病麻风病防治工作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好肺结核患者的筛查、疫情报告,并将其转诊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登记和治疗。

要增强对麻风病可疑症状报告的敏感性,及时转诊至当地麻风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确诊,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残”。

一、工作内容和要求(一)可疑症状者定义1.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具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者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此外,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为肺结核患者的其他常见症状。

2.麻风病可疑症状者皮肤出现不痛不痒皮疹久治不愈;皮损的感觉丧失或减退,麻木闭汗;眉毛稀疏、脱落;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面部或耳垂出现水肿或肿块;爪形手、虎口肌肉萎缩;手、足麻木或有麻刺感;手、足或眼睑肌无力;垂足;发生无痛性伤口或溃疡,久治不愈;周围神经粗大、疼痛或触痛等麻风病11条可疑症状,凡符合其中一条或一条以上症状,排除其它疾病的,即作为可疑症状报告。

(二)基层医疗机构职责1.工作内容应设专职或兼职结核病麻风病防治专业人员,负责对发现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麻风病患者要及时进行疫情报告和登记工作,并及时将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麻风病患者转诊到患者居住地结核病(麻风病)定点诊疗医院;负责在医院内开展结核病麻风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接受结核病麻风病防治机构对结核病麻风病报告和转诊工作的督导和指导。

2.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分管院长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感染性疾病科或其他指定科室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落实,接诊医生负责肺结核麻风病患者的疫情报告卡填写和转诊工作,感染性疾病科或其他指定科室负责肺结核麻风病患者的登记与管理工作。

(1)可疑症状者的调查和推荐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和调查社区中是否有肺结核(麻风病)可疑症状者,发现后及时督促患者到结核病(麻风病)防治机构接受免费检查或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筛查。

麻风病防治制度

麻风病防治制度

麻风病防治制度
1、制定负责的辖区内年度防治工作计划
2、依据麻风病主要临床症状,诊断麻风病患者,即皮肤浅、
色斑、感觉丧失及周围粗大。

3、参与辖区消除麻风病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向大众普及地方
病防治知识。

4、为发生反应和其它麻风病并发症的麻风病患者提供诊断
治疗帮助
5、正确填写患者的各种记录、病历卡、登记治疗记录等。

6、提供辖区麻风病的防治工作的各种统计数据。

7、向上级部门报告麻风病防治工作。

8、定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

麻风病开展工作情况汇报

麻风病开展工作情况汇报

麻风病开展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上级部署和要求,我单位在麻风病的防治工作上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就我单位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一、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我单位积极开展麻风病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举办麻风病知识讲座等形式,提高了居民对麻风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医务人员和卫生工作者的麻风病知识培训,提高了麻风病防治专业技能水平。

二、加强麻风病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我单位建立了健全的麻风病病例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麻风病病例。

并且加强了对麻风病患者的随访和治疗工作,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康复。

三、控制传染源
在麻风病防治工作中,我们加大了对麻风病传染源的控制力度,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和密切监测,有效控制了麻风病的传播风险。

四、加强麻风病防治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
为了提高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我们积极推广新技术和新装备,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进行麻风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了麻风病防治的科技含量和专业水平。

五、完善麻风病防治工作机制
我单位建立了完善的麻风病防治工作机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形成了工作协调、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工作格局,提高了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效能。

总的来说,我单位在麻风病的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麻风病防控工作,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卫生院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卫生院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卫生院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1. 引言麻风病(又称为麻疯病,麻疹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为了提高卫生院麻风病的防治工作水平,制定本计划,以加强麻风病的预防和控制。

2. 目标和目的本计划的目标是在卫生院范围内改善麻风病的防治效果,降低麻风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最终实现有效的麻风病控制。

具体目的包括: - 提高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对麻风病的防控意识; - 加强麻风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能力; - 加强麻风病患者的病例管理和治疗; - 扩大麻风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3. 工作内容和措施3.1 提高医务人员的麻风病防控知识•组织麻风病防治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编制麻风病防治知识手册,分发给医务人员。

3.2 加强早期发现和诊断能力•增加麻风病的筛查项目,包括常规皮肤检查和神经功能检测;•配备麻风病防治专业设备和工具,如麻风病细菌培养试剂等。

3.3 加强麻风病患者的病例管理和治疗•建立麻风病患者的档案管理系统,包括患者个人信息、病情记录等;•加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指导,提供必要的药物和康复设备。

3.4 扩大麻风病的宣传教育•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册,向公众普及麻风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在卫生院的宣传栏、网站等渠道发布麻风病的宣传内容。

4. 资源需求为了顺利实施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需要以下资源的支持:- 专业知识和培训资源; - 麻风病防治设备和工具的采购; -宣传资料和宣传渠道的建设。

5. 工作进度和评估为了确保工作按计划进行,将制定以下项目进度计划: -培训班的时间和地点; - 病例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上线时间; - 宣传材料的设计和印刷时间。

并定期进行工作评估,分析工作进展和效果,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6.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风险: - 缺乏专业人才和培训资源; - 防治设备和工具的供应问题; - 宣传教育的推广效果不佳。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为了认真贯彻《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推进我国麻风病防治进程,有效控制麻风病的流行,早日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我国麻风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治形势,结合我镇麻风病防治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科学防治、巩固成果、持续发展、力争消灭的原则。

在上级部门的统一布暑下,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切实落实综合防治措施,保持麻风病防治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早日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建设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二、工作目标年度目标:最大限度地发现新、复发病的病人。

工作指标1、新发现麻风病人中Ⅱ级畸残率控制在20%以内;2、现症病人及时转诊,新发生病例的畸残率控制在10%以内;3、完成治疗的现症病人每年随访监测率达到95%以上;4、现症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每年检查率达到90%以上;5、皮肤科医生接受麻风病诊疗培训率达到90%以上;6、我院医生麻风病防治培训率达到80%以上;7、辖区内居民麻风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三、对策与措施1、健全防治体系,落实职责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做好居民的麻风病健康教育、病例发现、愈后病人随访等等工作,及早发现麻风反应和神经炎病例,减少畸残的发生。

2、早期发现病人,给予规则治疗坚持主动发现与被动发现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线索调查、接触者检查、疫点调查等工作。

通过广泛的健康教育,鼓励病人主动就诊和发动群众报告病例。

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的警觉性和识别能力,及早诊断。

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病人发现、报告工作。

3、及早预防畸残,积极促进康复将预防麻风病人畸残作为麻风病防治日常工作的内容,通过对病人预防畸残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眼、手、足自我护理等知识和技能。

加强对麻风病人的周围神经炎及眼部损害的监测,及时发现并转诊或者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予以治疗。

4、广泛开展宣传,加大培训力度麻风病防治知识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的健康教育计划。

医院麻风病管理工作计划

医院麻风病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麻风病防治工作,积极开展麻风病防治宣传教育,加强麻风病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麻风病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以下麻风病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医院麻风病管理意识,确保麻风病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2. 加强麻风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麻风病的认识,降低麻风病发病率。

3. 严格执行麻风病报告制度,确保麻风病疫情及时、准确地上报。

4. 提高麻风病治疗水平,降低麻风病致残率。

三、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医院麻风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麻风病管理工作计划,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

2. 完善麻风病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麻风病防治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麻风病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 加强麻风病防治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讲座,提高医务人员和群众的麻风病防治意识。

(2)利用宣传栏、海报等形式,广泛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

(3)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等主题活动,提高社会关注度。

4. 严格执行麻风病报告制度(1)加强麻风病病例报告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报告意识。

(2)建立麻风病病例报告系统,确保麻风病疫情及时、准确地上报。

(3)对报告不及时、不准确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5. 提高麻风病治疗水平(1)加强麻风病治疗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治疗水平。

(2)引进先进的麻风病治疗技术,提高治疗效果。

(3)开展麻风病康复训练,降低麻风病致残率。

6.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1)加强与疾控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部门的协作,共同推进麻风病防治工作。

(2)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麻风病防治工作效率。

四、工作保障1. 保障经费投入:医院将按照麻风病防治工作需要,合理安排经费投入。

2. 保障人员配备:医院将选拔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

3. 保障信息支持:医院将建立健全麻风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为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麻风病的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渠道,开展麻风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了解,减少麻风病的歧视和偏见。

2.加强麻风病的早期发现和筛查:鼓励医疗机构开展麻风病的筛查工作,对于疑似麻风病患者进行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减少疾病的传播和严重程度。

3.加强麻风病的治疗与康复:提高麻风病患者的诊治水平,加强麻风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工作,帮助他们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减少其对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4.加强麻风病的监测与报告:建立麻风病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发现和报告病例,加强麻风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5.加强麻风病的防控措施:通过加强麻风病的预防工作,如推广使用麻风病疫苗、加强个人卫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等,减少麻风病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6.加强麻风病的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麻风病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全球麻风病防治工作的进展,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麻风病的挑战。

通过以上的工作计划,可以有效地提高麻风病的防控能力,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危害,保护人民健康,实现麻风病的最终消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鸳溪镇卫生院
麻风病防治日工作计划
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加大麻风病监测工作力度,提高早期发现麻风病人水平和麻风病防治工作质量,加强麻风防治的宣传,根据《2015年苍溪县麻风病防治院麻风病控制工作要点》内容,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目标
(一)麻风病年患病率保持在1/10万以下,年发现率保持在0.5/10万以下,为麻风残疾者提供康复服务;
(二)2015年麻风病防治日宣传及项目目标任务完成率100%;
(三)全院年度完成2次麻风病筛查工作。

(四)村级医疗机构《麻风病早知道》宣传材料发放使用率≥95%;
(五)麻风防治工作资料实行规范化、档案化管理;
(六)对辖区内麻风新(复)发病人、严重不良反应复核率100%;
二、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全面完成《县麻风病防治规划(2006-2011年)》各项任务指标,
3、制定落实工作计划
各有关科室要制定并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及年度麻风防治工作总结。

(二)做好2015年麻风病项目相关工作
1、制订年度《麻风病线索调查》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相关实施方案制定和下发本年度《麻风病线索调查》项目实施方案,做好项目任务和资金分配工作,按时保质地完成项目任务。

认真开展项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上报等工作,完成年度项目工作总结。

2、加强专业机构及各级麻风防治专兼职人员能力建设
为麻风防治科室配备摄影器材,完善病人图片等相关病史采集工作;对重点科室的医务人员,防保医生进行培训,卫生室,强化麻风疑似病例报告、转诊水平,提高全县麻风病防治监测工作质量。

乡要围绕分发使用《麻风病早知道》健康教育材料为重点,利用乡村防保例会,对村医开展麻风防治知识培训,提高村医报告、转诊麻风疑似病例及皮肤病疑难病例的能力。

各村医麻风防治知识受训率达80%以上。

3、继续加大发现病人力度
开展麻风密切接触者检查。

有现症麻风病人的乡镇要按照《重庆市麻风病麻风密切接触者检查实施工作方案》的要求,对每位现症麻风病人家属(至少3名麻风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

开展麻风病线索调查。

按照《忠县麻风病线索调查实施工作方案》,年内在全辖区范围内开展麻风线索调查工作。

年内至少完成1例以上麻风疑似病例报告任务。

4、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慰问活动。

按照卫生局的统一部署开展年度“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慰问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宣传我国当前的麻风防治政策,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进一步消除社会歧视和恐惧现象,为麻风病人主动就诊、治疗和身心康复创造有利氛围。

及时总结慰问活动开展情况。

做好发放使用麻风病健康教育材料《麻风病早知道》工作。

医院、村卫生室至少在单位显著位置张贴一份;村医人手一份。

(三)做好麻风防治资料工作
要做好各类麻风病防治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并实行档案化管理。

要将镇内的麻风防治业务单位填报资料、项目的工作资料进行审核,及时上报新(复)病人相关资料,完成年度疫情资料的分析和工作总结,并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

(四)开展麻风防治工作督导与评价
将适时组织人员对麻风防治工作进行督导与评价。

乡要定期对辖区内村的麻风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整改。

2015年1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