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的生计

合集下载

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练习:第二课与山为邻

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练习:第二课与山为邻

第二课与山为邻第1节垂直的生计安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1.安第斯山脉的概况(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纵贯南美洲大陆,全长近9 000千米,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秘鲁的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中部地区平均海拔4 000多米。

(2)垂直的自然景观①成因:这里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约6℃。

②表现(见上图)海拔1 500米以下的山脚为热带,分布着热带雨林;海拔1 500-3 000米的山区为暖温带,分布着灌木、矮树、草地;海拔3 000-4 500米的山区为寒温带,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原;海拔4 500米以上的地方,终年积雪。

原因: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不同高度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

2.印第安人的生产特色(或: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体不同高度发展生产的?)(1)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这里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地势起伏很大,海拔越高,气候越寒冷,空气越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

(2)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下山上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

秘鲁山区农业活动示意图3.印第安人的生活特色(1)衣食: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

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

(2)交通:多山的地形严重影响了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修筑铁路和公路困难重重。

但是,骆马却能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自如,体小但耐饥耐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3)穿着: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极为珍贵,有“纤维上帝”之美誉。

羊驼毛出口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4.印第安人的发展(1)过去:勤劳智慧的印第安人,不仅培育了多种农作物,而且创造了古老灿烂的文明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如今:在严酷的高寒山区,他们仍在辛勤劳作,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第二课与山为邻1.垂直的生计—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农业生产)(1)地理位置:该地区在南美洲,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2)自然环境: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纵贯南美洲大陆,全长近9000千米,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秘鲁大部分地区位于安第斯山区,中部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

这里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明显的变化。

详见教材第64页3-17图。

(3)人们的农业生产情况:A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稻米,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种植业)。

B.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气候寒冷,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畜牧业)。

(4)人们的生活情况:A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之源。

B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

C骆马是本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5).秘鲁国徽的左上角是什么动物的图案?答:骆马。

它的形象泛起在国徽上说明了什么?答:骆马在本地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2.山地之国——瑞士(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旅游业(1)地理位置:瑞士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瑞士有山地之国之称。

瑞士人被称为大山之子。

(2)自然环境: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最雄伟的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

.阿尔卑斯山区是欧洲多条河流的发源地,主要有莱茵河(注入北海)、多瑙河(注入黑海)和波河(注入亚得里亚海)。

瑞士的地形特征: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区占到了国土面积的60℅,耕地面积少,矿产资源奇缺。

湖泊众多,河谷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变化大。

(3).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山峡谷、险峰深涧是怎么形成的?答:是由于河流和冰川的感化形成的。

(4) 多样的地形、独特的景观,以及古老的城镇和纯朴的乡村生活,为瑞士人提供了丰厚的旅游资源。

瑞士发展支柱产业之一是旅游业。

第三单元简单--知识要点

第三单元简单--知识要点

第二课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秘鲁安第斯山区秘鲁境内的安第斯山脉一、安第斯山脉的地理位置1.安第斯山脉(1)西半球、南北走向(2)纵贯南美洲大陆西部,全长9 0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3)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2.秘鲁地处低纬度,东临太平洋。

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二、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1.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明显变化的原因。

气候差异显著2.描述5°S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

热带常绿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干寒草原→ 高山冰雪图3—17 5°S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3.自然环境的特点(1)地形复杂,地势崎岖(2)气候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3)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安第斯山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里?主要种植哪些农作物?分布: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上;农作物: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

3.高海拔的畜牧业(1)安第斯山脉的畜牧业的分布和主要畜种。

分布:高海拔的干寒草原地带;畜种:骆马、羊驼。

(4)总结羊驼和骆马在秘鲁人生活和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

多少的地形严重影响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修建铁路和公路困难重重,在崎岖的高山峻岭间行走自如的骆马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羊驼毛出口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4.教材问题探究(1)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体不同高度发展生产的。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上;畜牧业:分布在高海拔,气候寒冷的干寒草原上。

(2)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适宜山区环境种植玉米和马铃薯为主食;驯养羊驼和骆马提供奶、肉、皮革和毛;利用骆马作为山区的运输工具。

图3—23秘鲁国徽(3)秘鲁国徽的左上角的动物图案,它的形象出现在国徽上说明什么?;说明骆马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读图3—35函馆港,分析:1.四幅图和文字从哪些方面展示了日本独特的“鱼文化”?生产、饮食、文化方面。

专题02与山为邻(期中期末真题重组卷)

专题02与山为邻(期中期末真题重组卷)

专题02 与山为邻期中期末真题重组卷一、单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上·浙江杭州·七年级杭师大附中校考期中)下图中,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地理分界线,名称是()A.乌拉尔山脉B.大高加索山脉C.阿尔卑斯山脉D.喜马拉雅山脉【答案】B【详解】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读图可知,该山脉是大高加索山脉,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022下·浙江金华·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世界典型区域的环境特点,表述正确的是()①美国科技发达,适合在大平原发展现代农业①马赛人在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①澳大利亚草原平坦辽阔,适合大面积发展畜牧业①印第安人在海拔较高的地带,种植玉米、马铃薯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A【详解】美国是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达,中央大平原面积广阔,适合在大平原发展现代农业,①正确;马赛人生活在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在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②正确;澳大利亚草原平坦辽阔,适合大面积发展畜牧业,澳大利亚也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③正确;在安第斯山区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而在山区高海拔处,气候极为寒冷,形成广阔的干寒草原地带,印第安人在此放牧羊驼和骆马,④错误。

①②③正确,故选A。

3.(2023下·浙江宁波·七年级校考期末)瑞士在北京冬奥会上共获得9枚奖牌,是高山滑雪赛场的最大赢家。

采访时他们说道:“许多家庭出门就是雪,瑞士人生来就会滑雪。

”瑞士高山滑雪产业发达的自然原因是()A.高山众多,降雪丰富B.河湖广布,利于结冰C.水上都市,风景优美D.设施齐备,交通便利【答案】A【详解】瑞士有阿尔卑斯山脉,该国家能够成为世界滑雪圣地的自然原因是高峰众多,降雪丰富,适宜开展滑雪运动,A正确;河湖广布,利于结冰不是瑞士高山滑雪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B错误;水上都市、设施齐备,交通便利不属于自然原因,CD错误;故选A。

垂直的生计课件课后反思探究单

垂直的生计课件课后反思探究单

垂直的生计 课件+课后反思+探究单(PPT优秀课件 )
垂直的生计 课件+课后反思+探究单(PPT优秀课件 )
垂直的生计
高海拔处 发展放牧业
海拔较低处 发展种植业
秘鲁: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间河谷地带
55
垂直的生计 课件+课后反思+探究单(PPT优秀课件 )
垂直的生计 课件+课后反思+探究单(PPT优秀课件 )
因地制宜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想一想,秘鲁安第斯
山区人民独特的民俗习
惯,体现了他们对自然
怎样的态度?
秘鲁: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间河谷地带
56
垂直的生计 课件+课后反思+探究单(PPT优秀课件 )
垂直的生计 课件+课后反思+探究单(PPT优秀课件 )
印第安人早期的开发
印第安人是南美
洲的开拓者。安第斯 山脉中段地带是南美 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15世纪,居住在这一 带的印第安人部族— —印加人,建立了以 秘鲁南部库斯科为中 心的印加帝国。
同时,印加人也驯养骆马和羊驼。
垂直的生计 课件+课后反思+探究单(PPT优秀课件 )
垂直的生计 课件+课后反思+探究单(PPT优秀课件 )
返程
——秘鲁安第斯山区
想一想,面对终年积雪的峰顶,印第 安人可以怎么做?开发或保持现状?
课后作业: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小 论文,字数不限,要求有理有据。
垂直的生计 课件+课后反思+探究单(PPT优秀课件 )
垂直的生计 课件+课后反思+探究单(PPT优பைடு நூலகம்课件 )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2课第1课时垂直的生计》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2课第1课时垂直的生计》课件

图3-18印加文化时期 的农业遗迹
印第安人是南美洲的开拓者安第斯山脉中段地带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 发祥地。早在10世纪前后,居住在这一带的印第安人部族——印加人,建 立了以秘鲁南部库斯科为中心的印加帝国。到15世纪昌盛时期,人口约有 1000万当时农业已相当发达。人们在沿河谷两旁的山坡修建梯田和灌溉系 统,我培玉米、马铃薯、豆类和西红梓等农作物,并驯养駱马和羊驼。
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
﹣2℃ 7℃ 16℃ 25℃
假设山脚的气温为25℃,请计算 不同海拔高度的气温。
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
﹣2℃ 7℃ 16℃ 25℃
山区不同海拔高度,其降水和热量 不同,形成山上山下差异明显的气 候特点。不同的气候特点会形成不 同的自然景观。
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景观(自然带) 想一想:造成安第斯山区形成这样垂直自然景观的因素?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
垂直的生计
教学课件
相对于平原地区来说,山区地表崎岖不平,土壤不够肥沃,交 通相对困难,人们生存的自然条件较为艰苦。但是,山区人们 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利用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营造出了美 好的生活图景。
找一找:安第斯山脉的位置
安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和走向
西半球、南美洲 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 巴拿马运河 南北走向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终年积雪 寒温带:草原 暖温带:灌木和林地 热带雨林(山麓)
海拔(地势)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根据左侧示意图,描述秘鲁安第斯山区 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
热带雨林
暖温带:灌木和林地
寒温带:草原
山顶积雪
安第斯山区地势崎岖.海拔越高. 气候越寒冷,空气越稀薄.对人类活 动造成许多限制,但是世世代生活 在这里的印第安人,很早就进人了 农业文明时代。

垂直的生计

垂直的生计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之垂直的生计课程标准:1-2-8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色。

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教学要求:1.能够利用各种地图或文字材料,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描述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

2.能够说明山区人们是如何利用山区来发展生活的,描述他们生产生活的特色。

3.学会分析山区人们生产生活的特色与山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色难点: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几个国家的国旗(其中一幅是秘鲁国)问:它们各是哪些国家的国旗?秘鲁国旗上有哪些图案?在这面国旗上,你看到什么?生:羊驼、树、……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秘鲁这个国家。

新课教学:出示南美洲区域地图问:请位同学描述秘鲁的地理位置?学生:……再出示南美洲地形图问:对照两张地图,说说秘鲁的地形?学生:……问:这里的山是什么山?学生:……问:请位同学描述一下安第斯山脉。

学生:……问:这里的地形有什么特点?生:海拔高,坡度较陡。

师:在这里生活的主要是印第安人。

师:这里的山区是什么气候?有什么特点?生:高原山地气候……师:这种气候有哪些特点?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出示《5°S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出示右图。

问:南纬5°是什么温度带?生:热带师:我们以热带地区的年平均气温25°为山脚的年气温,请学生根据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计算各海拔段的气温。

……问:结合刚才计算的结果观察景观图说说各海拔段的植被变化?……师:位置、地形、气候是人类生活的哪一类环境?生:自然环境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印第安人,如何生产生活的呢,为什么这样生产生活?接下老师把这个问题交给大家,给大家一个展示的机会。

垂直种植技术

垂直种植技术

垂直种植技术垂直种植技术是一种创新的农业种植方式,它的出现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本文将详细介绍垂直种植技术的原理、应用和优势。

一、原理垂直种植技术是将植物根据其生长特点,以垂直的方式布置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

常用的垂直种植方式有立体栽培、垂直层式栽培等。

这些种植方式利用了垂直空间,通过适当的灌溉、通风和光照管理,确保植物在有限空间内获得充分的营养和生长条件。

二、应用1. 城市农业由于城市化的加速,土地资源紧张,垂直种植技术成为城市农业的一种解决方案。

通过在屋顶、阳台、室内等地方布置垂直种植系统,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大面积种植蔬菜和水果。

这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鲜健康的农产品,也为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2. 恶劣环境种植垂直种植技术在恶劣环境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沙漠、荒漠地区的农业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而垂直种植技术可以有效利用有限的水源和土地资源,在这些环境中实现高效种植,解决食物供应问题。

3. 农产品多样化垂直种植技术可以提供独特的种植环境,使得农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

除了传统的蔬菜和水果,垂直种植系统还可以种植各种花卉、草本植物、香草等。

这样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也为农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优势1. 土地资源利用率高垂直种植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占地面积小,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大规模的农业种植。

这对于土地资源紧缺的地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2. 水资源利用率高传统农业中,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在灌溉过程中。

而垂直种植技术采用循环灌溉系统,可以减少水的使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可持续发展由于垂直种植技术的特殊结构,可以方便地进行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提高农产品质量垂直种植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

这样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综上所述,垂直种植技术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农业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知道这些农作物的原产地是哪吗?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 【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 以下几点:
1.安第斯山脉和秘鲁的位置及其自然条件 特点。
2.理解自然环境的垂直变化对当地印第安 人生产生活的影响。(重点、难点) 3.体会到因地制宜的观念,学习秘鲁印第 安人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尊重自然, 改造自然,创造印加文明的精神。
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 下山上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 1.在海拔较低处的 和 ,印第安人开辟 , 种植稻米、小麦、大麦、 、 。 2.在海拔较高处广阔的 地带,居民以放牧 驯养的 和 为生。
(四)生活篇
(1)尝试说说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与当 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以玉米和马铃薯为主食,驯养羊驼 和骆马提供奶、肉、皮革和毛,利用 骆马作为山区的运输工具。
(一)地理篇:秘鲁和安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和走向:位于 ____半球 大洲,是 走向,全长 千米 (世界上最___的山脉),素有 之称。 2.气候:安第斯山脉中部地区平均海拔 多米。 这里气候属于 (类型),具有 _______,_______特点。
(二)历史篇:安第斯山脉中段 地区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秘鲁的公路 观察安第斯山区的交通状况
想一想,他们会选用什么样的交通运输方 式呢?(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什么?)
(2)秘鲁国徽左上角的动物 是 ,它的形象出现在国徽 上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3)被称为“行走的黄金”的 是 ,它的毛出口是秘鲁外汇收 入的重要来源,享有“纤维上帝”美 誉的是 。

勤劳智慧的印第安人顺 应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发 展经济(垂直的生计),与 自然和谐相处,为人类奉献 着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二)历史篇:安第斯山脉中段地区是南美洲古 代文明的发祥地 可敬的 ______人是南美洲的开拓者,他
们利用安第斯山区条件,创建了历史悠久 的 文明时代。其中的部族______,建 立了以秘鲁南部库斯科维中心的________。
(三)生产篇 安第斯山脉中段地区在各海拔高度,植被分布有何特 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从气候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