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歇后语

合集下载

有关三国人物的歇后语

有关三国人物的歇后语

有关三国人物的歇后语1、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2、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3、张飞烧火——猛灶4、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5、黄忠射箭——百发百中6、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7、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8、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9、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10、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11、刘备三顾茅庐——好难请12、张飞绣花(穿针)——粗中有细13、张飞卖秤锤(砣)——人强货硬14、张飞睡觉——不闭眼15、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16、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17、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18、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19、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20、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21、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22、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23、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24、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25、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26、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27、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28、张飞的胡子——满脸29、诸葛亮焚香弹琴——计上心来3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31、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32、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33、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34、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35、张飞上阵——横冲直撞36、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37、诸葛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38、关公吃酒——看不出来39、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40、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41、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42、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43、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44、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45、刘备编草鞋——内行46、周喻打黄盖——装样子47、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48、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49、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50、关羽放屁——不知脸红51、关羽进曹营——身在曹营心在汉52、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53、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54、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55、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56、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57、张飞戴口罩——显大58、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59、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60、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61、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虚虚实实62、张飞讨债——声势凶63、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64、关公赴会——单刀直入65、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解释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解释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解释徐庶进曹营歇后语《三国演义》塑造了很多谋人奇士,诸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武圣关羽和风华绝代的周瑜。

其中还有一位特殊的谋才——徐庶,作为忠臣孝子的典范亦为后世留下一则歇后语而垂千古。

你知道吗?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释】用以比喻不善言谈或是惜语如金的人。

一、关于“徐庶进曹营”的故事徐庶投靠刘备后,接连数次打败曹军大将曹仁,并且夺得樊城。

曹仁与副将李典逃回许昌后,去见曹操,告知了刘备主要依靠“单福”取胜的消息。

曹操的谋士程昱笑道:“此人不是单福,而是颖州徐庶。

单福是其假托之名。

”程昱还告诉曹操徐庶才能比他高了许多,并向曹操献策争取徐庶入曹。

原来,徐庶为人至孝,幼年丧父,家中只有老母,而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奉养;程昱于是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赚至许昌,然后命其写书信招徐庶来归。

为此,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投入了曹营。

然而,曹操虽然得到了徐庶,徐庶却从不为他出谋划策。

原因一是徐庶笃于对刘备的情义,回到曹营不是出于本心;二是其回到曹营之后,真相大白,老母愤而自缢。

徐庶自知被骗,故而深恨曹操,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计谋。

这就是着名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

二、关于这则故事想到的一切徐庶,字元直,原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州)长社县人。

三国时蜀汉人物,后归曹魏。

徐庶本名福,是姓单人家的孩子,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求学于儒家学舍。

后中州兵起,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为友。

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曹操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

后来这件事被艺术加工,“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被广为流传。

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称赞。

在刘备几乎屡战屡败之时,初聘为军师,便用计杀二吕,设伏反劫营,破解“八门金锁阵”,暗中取樊城。

他是《三国演义》中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

后因曹操假冒徐母笔迹致书徐庶,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

三国徐庶的歇后语

三国徐庶的歇后语

三国徐庶的歇后语导读: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是有很多的,而关于徐庶的歇后语又有什么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三国徐庶的歇后语,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三国徐庶的歇后语徐庶进曹营——心不在焉;一言不发三国的歇后语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吕布见貂蝉--迷上了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与徐庶有关的歇后语

与徐庶有关的歇后语

与徐庶有关的歇后语本文是关于与徐庶有关的歇后语,感谢您的阅读!《三国演义》塑造了很多谋人奇士,诸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武圣关羽和风华绝代的周瑜。

其中还有一位特殊的谋才——徐庶,作为忠臣孝子的典范亦为后世留下一则歇后语而垂千古。

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与徐庶有关的歇后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释】用以比喻不善言谈或是惜语如金的人。

一、关于“徐庶进曹营”的故事徐庶投靠刘备后,接连数次打败曹军大将曹仁,并且夺得樊城;曹仁与副将李典逃回许昌后,去见曹操,告知了刘备主要依靠“单福”取胜的消息。

曹操的谋士程昱笑道:“此人不是单福,而是颖州徐庶。

单福是其假托之名。

”程昱还告诉曹操徐庶才能比他高了许多,并向曹操献策争取徐庶入曹;原来,徐庶为人至孝,幼年丧父,家中只有老母,而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奉养;程昱于是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赚至许昌,然后命其写书信招徐庶来归。

为此,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投入了曹营。

然而,曹操虽然得到了徐庶,徐庶却从不为他出谋划策。

原因一是徐庶笃于对刘备的情义,回到曹营不是出于本心;二是其回到曹营之后,真相大白,老母愤而自缢。

徐庶自知被骗,故而深恨曹操,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计谋。

这就是着名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

二、关于这则故事想到的一切徐庶,字元直,原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州)长社县人。

三国时蜀汉人物,后归曹魏。

徐庶本名福,是姓单人家的孩子,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求学于儒家学舍。

后中州兵起,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为友。

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曹操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

后来这件事被艺术加工,“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被广为流传。

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称赞。

在刘备几乎屡战屡败之时,初聘为军师,便用计杀二吕,设伏反劫营,破解“八门金锁阵”,暗中取樊城。

他是《三国演义》中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的答案是什么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的答案是什么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的答案是什么同学们,你们关于徐庶进曹营的故事了解吗?知道徐庶进曹营歇后语的答案是什么吗?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徐庶进曹营歇后语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徐庶进曹营歇后语的答案是什么徐庶进曹营 - 心不在焉;一言不发其他相关经典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一)1、徐庶进曹营 - 心不在焉;一言不发2、曹操诸葛亮 - 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3、曹操八十万兵马过独木桥 - 没完没了4、曹操背时遇蒋于,胡豆背时遇稀饭 - 倒霉透了;5、曹操的人马 - 多多益善;越多越好6、曹操杀蔡瑁 - 上当受骗;操之过急7、曹操遇马超 - 割须弃袍8、曹操用计 - 又尖又滑9、曹操遇关公 - 喜不自喜10、关羽降曹操 - 身在曹营心在汉11、华容道上放曹操 - 不忘旧情12、诸葛亮用空城计 - 不得己13、诸葛亮吊孝 - 装模作样14、诸葛亮征孟获 - 收收放放15、诸葛亮弹琴 - 计上心来16、诸葛亮的鹅毛扇 - 神妙莫测17、诸葛亮三气周瑜 - 略使小技18、诸葛亮草船借箭 - 用的是疑兵计19、诸葛亮挥泪斩马谩 - 顾全大局20、诸葛亮吊孝 - 不是真心21、诸葛亮唱空城计 - 急办法22、诸葛亮要丑奏 - 为事业着想23、诸葛亮招亲 - 才重于貌24、诸葛亮草舶借箭 - 有把握25、诸葛亮借箭 - 有借无还26、诸葛亮用兵 - 神出鬼没27、诸葛亮的锦羹 - 神机妙算28、诸葛亮当军师 - 办法多29、诸葛亮隆中对策 - 有先见之明30、曹操诸葛亮 - 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其他相关经典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二)地面上的水——哪里低往哪里流地里的庄稼——土生土长地下流出来的水——来路不明地摊上卖肉(放书)——没架子地图上画个圈——谁知道有多大第六个手指——多余电钻钻孔——不通也要通电钻钻孔——硬要打通电饭锅意饭——不要火电视上的画面——说变就变电视广告上的美人——昙花一现电话拜年——两头方便电风扇的脑袋——专吹凉凤(比喻打击别人的热情,专门散布冷言冷语。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是什么意思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是什么意思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是什么意思本文是关于徐庶进曹营歇后语是什么意思,感谢您的阅读!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歇后语释义:用以比喻不善言谈或是惜语如金的人。

歇后语相关典故:一、关于“徐庶进曹营”的故事徐庶投靠刘备后,接连数次打败曹军大将曹仁,并且夺得樊城。

曹仁与副将李典逃回许昌后,去见曹操,告知了刘备主要依靠“单福”取胜的消息。

曹操的谋士程昱笑道:“此人不是单福,而是颖州徐庶。

单福是其假托之名。

”程昱还告诉曹操徐庶才能比他高了许多,并向曹操献策争取徐庶入曹。

原来,徐庶为人至孝,幼年丧父,家中只有老母,而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奉养;程昱于是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赚至许昌,然后命其写书信招徐庶来归。

为此,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投入了曹营。

然而,曹操虽然得到了徐庶,徐庶却从不为他出谋划策。

原因一是徐庶笃于对刘备的情义,回到曹营不是出于本心;二是其回到曹营之后,真相大白,老母愤而自缢。

徐庶自知被骗,故而深恨曹操,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计谋。

这就是著名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

二、关于这则故事想到的一切徐庶,字元直,原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州)长社县人。

三国时蜀汉人物,后归曹魏。

徐庶本名福,是姓单人家的孩子,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求学于儒家学舍。

后中州兵起,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为友。

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曹操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

后来这件事被艺术加工,“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被广为流传。

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称赞。

在刘备几乎屡战屡败之时,初聘为军师,便用计杀二吕,设伏反劫营,破解“八门金锁阵”,暗中取樊城。

他是《三国演义》中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

后因曹操假冒徐母笔迹致书徐庶,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

临行前,徐庶向刘备表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

”于是便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歇后语
徐庶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求学于儒舍。

那么,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歇后语是什么呢?下面跟小编来看一下!
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典故:徐庶本为刘备身边的一位大将,为刘备效力,后来却投奔了曹操。

他投奔曹操是不得已而为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

在曹军追及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并被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庶含泪向刘备辞行。

徐庶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

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

曹操派他来本为劝刘备投降,他却私下劝刘备撤离新野。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徐庶在曹营歇后语

徐庶在曹营歇后语

徐庶在曹营歇后语1、徐庶在曹营——身不由己;不由自主更多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1、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2、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
3、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4、关公吃尺——肚里有分寸
5、东吴杀关羽——嫁祸于人
6、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7、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不服老
8、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9、张飞瞅樗蚕——大眼瞪小眼
10、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1、靶场上的老黄忠——百发百中
12、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13、关公卖石料——人货两硬
14、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15、关公吃尺子——肚里有分寸
16、三顾茅庐——好难请
17、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
18、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19、诸葛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20、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21、诸葛亮放盂获——欲擒故纵
22、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23、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24、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
25、张飞释严颜——粗中有细
26、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27、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28、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9、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30、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歇后语
徐庶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求学于儒舍。

那么,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歇后语是什么呢?下面跟小编来看一下!
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典故:徐庶本为刘备身边的一位大将,为刘备效力,后来却投奔了曹操。

他投奔曹操是不得已而为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

在曹军追及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并被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庶含泪向刘备辞行。

徐庶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

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备、诸葛亮为敌。

曹操派他来本为劝刘备投降,他却私下劝刘备撤离新野。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