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一课时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第1课时

活动规则:
1.能正确辨认长方体和 正方体。+2分 2.能认识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顶点、面和棱。+2 分 3.其他小组质疑、补充 。+1分
课堂探索
想一想,填一填: 拿出学具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
数一数,并完成下面问题 。 两个面相交线叫做_____,三条棱相交
的点叫做_______。
课堂探索
说出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3dm 图2
图一
17.5 10 17.5
6dm
图二
7.5 22.5 7.5
6dm 图3
图三
36 36 36
冥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你学到 了什么?
8个
课堂练习
填空。 (1)长方体有( 6 )个面,(12)条棱,
( 8 )个顶点。 (2)长方体相对的面( 完全相同 ),
相对的棱长度( 相等 )。 (3)一个长方体最多可能有( 2 )个面是
正方形。
课堂练习——判断
1. 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
2. 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一点叫做它的顶点。 ( )
×
3. 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 )
4. 决定长方体的大小的是它的长、宽、高。(√ ) 5. 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6. 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
是正方体。
(×)
课堂练习
填表。
4dm
9dm
7dm 图1
下面面积(dm 2) 右面面积(dm 2) 后面面积(dm 2)
宽 顶点
高
长
长方体有12条棱,共有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 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一课时)》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一、教学内容第1、2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索并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归纳与类比、猜想与验证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加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形体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1.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教具、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各一,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例11.多媒体出示例1图,说明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说说图中的物体各是什么形状?(板书:长方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你对长方体已经有了哪些认识?2.面。
出示长方体模型。
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板书:面)教师示范按顺序指出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
指名学生上前按顺序指出长方体的各个面。
提问: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提问: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指多名学生上前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并叙述观察结果。
(3个面)3.棱。
多媒体出示,两个面相交的线叫作棱(板书:棱),指名重复说明什么叫作棱。
教师指棱,让学生指出是由哪两个面相交的线。
提问:长方体有几条棱?让学生数一数(也可以发挥学生的空间想像进行思考),再回答。
指名演示按顺序数出12条棱。
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长方体的棱有3组,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也可以说成相对的棱长度相等)4.顶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一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页的例1。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橡皮泥,小刀,萝卜,小棒,课件。
1.课件出示下列图形。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谁来说出它们各是什么图形?(学生一边说,图形下方一边显示出图形名称)教师指出: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课件放大长方形,并通过面的“移动”,变成一个长方体。
教师质疑:这还是一个平面图形吗?(不是)你知道这种形状的图形叫什么吗?(长方体)教师讲述:长方体是立体图形中的一种,立体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2.举例。
教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你们能说出几个长方体的物体吗?(铅笔盒,电脑主机……)教师:同学们举了这么多例子,请你们看看这个木块(出示一个不规则木块),它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呢?(不是)你们都认为这个木块不是长方体,并且都认为刚才举的例子是长方体,那么长方体应具有哪些特征呢?今天这节课,就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1.认识面、棱和顶点。
(1)教师操作。
教师示范切萝卜。
(竖直切下第一刀)观察切面,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一个很平的面)板书:面教师把萝卜的平面朝下,垂直切下第二刀。
通过观察,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摸一摸。
(我发现了一条边)教师讲述:在数学上,两个面相交的线叫作棱。
板书:棱教师从侧面垂直切下第三刀。
再次观察,教师指名学生用手摸一摸,看看又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了一个小尖)这个小尖是怎样形成的?(这个小尖是由三条棱相交形成的)教师讲述: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
板书:顶点(2)学生操作。
学生运用橡皮泥和小刀进行实际操作,感知面、棱和顶点。
此环节也可与教师操作同步进行。
(提醒学生务必注意安全)2.根据实物,整体感知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1)请学生摸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盒子,说说感受。
(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教师将长方体教具的面削下,露出长方体的框架,让学生感受长方体是由面围成的。
(优秀课件)-小学数学三年级第1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及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和学具。
教学过程:一、认识长方体的特征1、教学例1(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长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每个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结果。
教师指出: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见它的三个面,所以在画长方体的时候一般只画三个面。
教师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的立体图,并介绍它的棱与顶点,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
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每个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认识一下,并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板书。
顶点:8个棱:12条,分三组,每组的长度相等。
面:6个,相对面的形状完全一样。
香港是东方的珍珠,我到现在仍认为它是不愧如此被称呼的。
了不起的中国人,弹丸之地发展得如此繁华。
二十世纪七○年代的今天,几乎所有经济大国跟它都有贸易上的来往,当然它也占尽了地理上位置上的优势。
虽然它的出品在价格上比台湾是贵了一点,但仍是大有可为的。
这些事暂不向读者报道,这篇东西是本人的流浪记,将来再报道其他经济上的动向。
网贷口子/ 。
英语的单词是很重要的一项,英语想要拿到高分,就一定需要在英语单词上多下功夫,学好单词也是英语逆袭的必要条件,想要掌握好英语单词的话,最好不要大面积占用时间来背英语单词,可以将英语单词的学习时间分为一些零散的闲暇时间海底隧道建成之后,我已来过两次,请不要误会本人在跑单帮,香港太近了,一个周末就可来去,虽然不远,但总有离家流浪之感。
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陈络盈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教师隆老师授课日期授课时段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重点难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用具:教案。
知识归纳总结(1)什么是平面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的图形称为平面图形。
(2)什么叫长方体长方体是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3)长方形的特征面:6个,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4)什么是正方体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4)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请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
知识要点: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所有叫做平面图形。
2、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
教师提问:这些物体是什么图形?3、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二、学习新课:那么,什么事长方体呢?他有什么特征?长方体是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一)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提问: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请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教师板书:面、棱、顶点2、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讨论提纲: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一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奥秘》: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和应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 《数学家的智慧》:这本书通过介绍数学家的故事和他们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和数学家们的智慧。
- 《数学之美》:这本书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故事,展示了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
2. 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六个面的面积之和,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长、宽、高相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关联。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平方形的特征,并了解了它们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的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新课呈现结束后,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第一课时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第一课时一、课题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它们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差异,并能够正确分辨它们。
同时,通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课前准备在授课前,教师需要准备好以下内容:1.两个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供学生观看和操作。
2.PowerPoint或PPT课件,用于呈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区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物品如罐头、盒子等,引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知,并布置一些简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例如:•你会用哪些词语来描述这个盒子?•这个罐头的形状是什么?•你们家里有哪些物品是长方体或正方体?2. 观察、探究和总结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例如:•都是立体图形;•每个面都是一个矩形或正方形;•长方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不相等,正方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相等;•长方体的六个面都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正方体的六个面一定相同;•长方体的四个顶点每一个角可能不一样,正方体的八个顶点每一个角一样。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种性质和特征。
3. 拓展应用激发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兴趣,例如:•家里的柜子、沙发、电视机等;•意外中的交通标志、路障、箱子等。
由此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并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作业1.认真阅读教材前面有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2.记录家里或学校中你能找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品,并画出它们的几个视图。
五、课堂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究和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配合模型展示和PPT课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本课知识。
不过,这节课有些枯燥,需要更多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
(优质教案)-数学六年级第1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及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和学具。
教学过程:一、认识长方体的特征1、教学例1(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长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每个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结果。
教师指出: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见它的三个面,所以在画长方体的时候一般只画三个面。
教师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的立体图,并介绍它的棱与顶点,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
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每个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认识一下,并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板书。
顶点:8个棱:12条,分三组,每组的长度相等。
面:6个,相对面的形状完全一样。
我牵着娘的手走在风景秀丽的黄河大堤上,迈着轻松的脚步,闻着花儿的清香,心里有说不出的愉悦。
极目远眺,田野里那一望无际的新绿仿佛给我注入新的血液。
娘看起来也精神了很多,还主动和我说了好多知心话儿。
东莞留学机构https:/// 。
我愿意这样一直牵着娘的手,一直这样走下去,走下去……?一在我小的时候,记得父亲经常教育我们要勤劳,说:“死懒不待动连个媳妇儿也娶不上,就是成个家也养活不起。
”到了长大成人、该成家立业的时候,竟没有一个媒婆给我介绍对象。
那时,人们都比较封建,念高中时男女同学很少有话说,直到回村务农时,一起劳动的男女青年也很少谈情说爱的,找对象大部分靠媒人介绍,尽管媒人要赚钱,年轻人成家还是要靠其走完提亲、相亲、订亲、娶亲、成亲的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体的认识
黄口学校 纪洁
长方体的特征:
(1)6个面: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12条棱: 12条棱可以分为3组:水平的棱、竖直的棱、侧面方向的棱。 相对棱的长度相等。 (3)8个顶点。
复习
生活中的正方体:
正方体都有哪些特征呢?
正方体的特征:
(1)6个面: 每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12条棱: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注意:所以正方体的长、宽、高都叫做棱。) (3)8个顶点。
这个粉笔盒是什么形状的?它的棱长
10cm 10cm
是多少?有几个面完全相同?
1、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 2、பைடு நூலகம்有什么区别呢?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呢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 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是48分米,它一条棱长 多少分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与过去学过的长 方形和正方形一样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