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检测卷(河北省)(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检测卷(河北省)(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检测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五得分得分评卷人第一部分(1—5题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分歧(qí) 粗犷(kuàng) 侍弄(shì) 憔悴(qiáo)B.应和(hè) 收敛(liǎn) 截然(jié) 惭愧(kuì)C.绽放(zhàn) 贮蓄(chù) 淡雅(yǎ) 惨淡(cǎn)D.黄晕(yùn) 倜傥(dǎng) 高邈(miǎo) 娇媚(mèi)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电影《长津湖》已打破此前由《战狼2》保持的国产影片票房最高纪录,其中的情节咄咄逼人。

B.天刚蒙蒙亮,新娘子便起床梳洗妆饰,打扮得花枝招展,绣带骗跹。

C.在迎接建党百年华诞的日子里,全国两会如期召开,让人不禁心生感慨,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D.端午节早晨醒来时,爷爷已经把菖蒲、艾草挂在了院门、屋楣之上,奶奶则把裹有朱砂、雄黄和香料的香囊戴在了我们小孩子的胸前,我们喜出望外。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世说新语》是东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日中”指正午时分。

古代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午时指11点到13点。

C.我国古代常用“迁”表示官职的调动,“左迁”“迁谪”意为降职,如“王昌龄左迁龙标”即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D.古人称谓有谦敬辞之分,如敬称对方的学生为“高足”,谦称自己的女儿为“小女”。

4.诗词原文填空。

(8分)⑴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⑵,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⑶子在川上曰:“,。

语文版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和答案

语文版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和答案

语文版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和答案语文版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和答案一、语言积存与运用(22分)一、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4分)执著匿笑滑稽寂廖陶冶冗长猝不及防言简意赅二、按课文填空。

(8分)(1)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5)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籍偶书》)3、将以下成语补充完整(3分)。

()目相看()高气扬()费苦心()富不仁销声()迹()然大悟4、判定以下句子的修辞方式。

(4分)(1)“吹面不寒扬柳风”。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3)二月里的春风,那股尖利的劲儿,真有点像剪子呢。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五、看到下面这那么广告语,你想到了什么?(3分)“凡向鳄于鱼池抛掷物品者,必需自己捡回。

”(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

)二、文言文(21分)六、说明加点词的意思。

(3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厌()不耻下问()择其善者而从之( )7、请把下面的句子按所给的标准归类。

(3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3)敏而勤学,不耻下问。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谈学习方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求知态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谈修身做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选出下面“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初一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与“相似”意义最接近的一组是()A. 接近B. 相像C. 合适D. 相同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意义上相同的一组是()A. 活泼、可爱、调皮B. 立即、马上、连忙C. 轻松、愉快、惬意D. 撒谎、欺骗、忽悠答案:B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烟波江上使人愁,帝女花前倚伏楼。

楼上月如钩,楼上月如钩!(1)这首诗写的是谁?(2)诗中写的是什么场景?A. (1)梁红玉 (2)夜色苍茫B. (1)凤姐 (2)宫殿丽景C. (1)贾宝玉 (2)烟波江上D. (1)贾探春 (2)花前楼阁答案:D(二)填空题1.红楼梦的作者是(cao xuexin)。

答案:曹雪芹2.现存的《红楼梦》120回,第120回又称作(fahuajie)。

答案:“定稿抄本”的“葬花节”.3.是哪位女儿因病去世催促贾母嫁妹妹,最终嫁到贾家成了贾母的小舅母翁?(叶赫氏)。

答案:叶氏、赫让之女、小红游的割舌之妾(三)简答题1.什么是“白话文学”?答案:白话文学是指以白话为基础写成的文学作品,即不使用文言文的文学创作形式,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文学流派。

2.《红楼梦》中贾母、贾政、贾琏是很重要的三个贾府人物,他们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答案:贾母性格开朗、大度、乐善好施,喜爱博弈;贾政性格刻板、迂腐、虚伪,自视甚高;贾琏性格猥劣、貌似堂堂、奉承阿谀,外表虚荣,内心卑微。

(四)作文题请你给朋友写一篇题为《我的邻居》的短文,短文包含以下要点:1.描述一下你的邻居和他们一家人;2.与他们相处的感受;3.你的邻居家发现房子着火,你应该怎么做。

答案:略(因为涉及到实际安全问题,我不敢随意编造内容,请理解)。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与运用(2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 朗润.(rùn) 应.和(yìng) 着.落(zháo) 精神抖擞.(sǒu)B. 贮.蓄(zhù) 莅.临(lì) 粗犷.(kuǎng) 咄.咄逼人(duō)C. 侍.弄(shì) 分歧.(qí) 一霎.(shà) 煞.有介事(shà)D. 攲.斜(qī) 啄.食(zhú) 难堪.(kān) 人声鼎.沸(dǐng)2. 下面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感慨澄清奥秘花团锦簇B. 确凿云霄博学各得其所C. 祷告遮蔽徘徊波光粼粼D. 静谧诀别烂漫翻来复去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 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B. 尊君在不.(同“否”)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C.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D. 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逝者如斯.夫(代词,这,指河水)5. 下面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被贬官后的郁闷之情。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考试卷及答案.doc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考试卷及答案.doc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5题)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2分)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创立”改为“创设”或“创造”②将“统一”放到“结帐”前③删去“以上”,或删去“大约”难度:中等 知识点:病句辨析 四、现代文阅读(共3题)1.阅读下列课内文段,完成8-15题。

(17分)①不必说_____的菜畦,______的石井栏,______的皂荚树,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____向云霄里去了。

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⑥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得远。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着,_____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便______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8.在选文第一段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2分)9.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第二段的横线处,只填序号。

2022-202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卷(附答案)

2022-202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卷(附答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卷(附答案)班级:姓名:学号:说明:本卷共五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拔河比赛中我们班赢.(yín)得冠军,欢呼声响彻云宵,但看到兄弟班个个垂头丧气,班长让大家收敛.(liǎn)点儿。

B.鲁迅先生给人的印象总是近乎冷峻的,但其实生活中的他与你印象中的他是截.(jié)然不同的。

他既有和蔼.(ǎi)可亲的一面,也有幽默温情的一面。

C.阳春三月,我们来到郊外踏青,看到这花团锦簇.(chù)、美不盛收的景色,大家心情都特别愉悦舒畅.(chàng)D.明天就要回到家乡了,静谧.(yì)的夜晚,他躺在床上激动得翻来复.(fù)去睡不着。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2分)7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到4位林草行业党员代表讲述“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绿色使命”的故事。

他们常年坚守在的密林深处、戈壁荒漠、生命禁区,用青春和热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绿色奇迹。

其中一位代表说:“人倒了可以站起来,树倒了可以扶起来,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倒,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听了他的话,我万分: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那么他就一定能创造奇迹。

想到这里,一种对他们的敬意,我的心中也着一种向上的力量。

A.与世隔绝感慨情不自禁激荡B.人迹罕至叹息情不自禁回荡C.人迹罕至感慨油然而生激荡D.与世隔绝叹息油然而生回荡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他多么渴望一个学习的机会呀!D.6月下旬,国内旅游价格大幅上升,此前一直居高不下的出境旅游价格却下降了将近1倍。

(市县区)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考试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市县区)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考试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市县区)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考试试题卷(含答案详解)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ㅤ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_______(拂拭、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liáo liàng]地响。

(1) 给文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应和..______②liáo liàng______(2) 从文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空缺处。

2.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树木丛生,______ 。

秋风萧瑟,______ 。

(曹操《观沧海》)(2)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 ,______ ”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主张学生在“多读书”的同时要带着一定的思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 ,______ ”。

3. 下列关于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ㅤㅤ)A.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尊君”“令尊”都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慈”“家母”都是谦称自己的母亲。

B. 自谢道韫吟咏出“未若柳絮因风起”后,“咏絮之才”就被用来赞誉男子出众的才华。

C.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D.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属于语录体。

4.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

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

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

七年级(1)班开展“学名人,交挚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语文试题(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卷面书写3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23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笸.(pǒ)箩戏谑.(nûâ)寂寥.(liáo)伶.(líng)仃B.溺.(ruò)爱劳碌.(nù)瘦瘪.(biě)揶.(yã)揄C.预兆.(zhào)绚.(xún)丽元勋.(xūn)浩瀚.(hào)D.论.(lún)语华歆.(xīn)环谒.(yâ)金柝.(tuò)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津津有味索然无味人情世故言简意该 B.俗不可耐刮目相看胜气凌人趾高气扬C.煞费苦心望洋兴叹苦心孤旨为富不人 D.崭露头角寥寥无几含辛茹苦销声匿迹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的一项是()(2分)A.不能自已.(停止)与友期.行(期待) B.猝.不及防(突然)携拯.如初(救助)C.萍.水相逢(浮萍)称.前时之闻(相当)D.风尘仆仆..(旅途劳累的样子)风烟望五津.(渡口)4.根据提示用楷体按原文填写句子。

(6分)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名句是,。

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典故表达诗人无限惆怅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⑶《木兰诗》中侧面表现木兰功劳显赫的句子是,。

⑷,杨花愁杀渡江人。

(《淮上与友人别》)⑸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根据自己的积累,请写出一句关于雨的诗句。

,。

5.古往今来,许多文学作品写过石头:女娲曾以石补天,《》曾名为《石头记》,笔下的美猴王是一尊石猴子。

(2分)6.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3分)①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就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及答案语文试题(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卷面书写3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23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笸.(pǒ)箩戏谑.(nüè)寂寥.(liáo)伶.(líng)仃B.溺.(ruò)爱劳碌.(nù)瘦瘪.(biě)揶.(yé)揄C.预兆.(zhào)绚.(xún)丽元勋.(xūn)浩瀚.(hào)D.论.(lún)语华歆.(xīn)环谒.(yè)金柝.(tuò)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津津有味索然无味人情世故言简意该 B.俗不可耐刮目相看胜气凌人趾高气扬C.煞费苦心望洋兴叹苦心孤旨为富不人 D.崭露头角寥寥无几含辛茹苦销声匿迹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的一项是()(2分)A.不能自已.(停止)与友期.行(期待) B.猝.不及防(突然)携拯.如初(救助)C.萍.水相逢(浮萍)称.前时之闻(相当)D.风尘仆仆..(旅途劳累的样子)风烟望五津.(渡口)4.根据提示用楷体按原文填写句子。

(6分)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名句是,。

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典故表达诗人无限惆怅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⑶《木兰诗》中侧面表现木兰功劳显赫的句子是,。

⑷,杨花愁杀渡江人。

(《淮上与友人别》)⑸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根据自己的积累,请写出一句关于雨的诗句。

,。

5.古往今来,许多文学作品写过石头:女娲曾以石补天,《》曾名为《石头记》,笔下的美猴王是一尊石猴子。

(2分)6.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3分)①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就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②夏天,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执著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

()③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5.仿写下列句子。

(3分)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

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6.口语交际。

(3分)假使你是语文科代表,对语文老师进行采访,探询学好语文课程的方法并提出对语文老师的希望和要求。

你会如何对老师说。

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二、阅读理解(44分)(一)阅读《〈论语〉六则》,完成1—6题。

(16分)(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解释下列加点词。

(3分)①不亦说.乎( ) ②默而识.之( ) ③学而不厌.( ) 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3、用“ / ”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分)择 其 善 者 而 从之,其 不 善 者 而 改 之。

4、把下面句子译成白话文。

(4分)①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耻下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提示用原文句子作答。

(3分)①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有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孔子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孔子对学习和思考的辨证关系的阐述,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3分)可以.为师矣 是以.谓之“文” 也(二) 阅读《风筝》(节选),完成1—6题。

(12分)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的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要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我们嚷着,跑着,笑着。

——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

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

“我可是毫不怪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

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根据下面意思,写出文中一个成语。

(1分)形容猛然醒过来:______________。

2、小兄弟为什么要“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制作风筝?(2分)3、人到中年后,“我”意识到幼小时候的“那一幕”是一种“精神的虐杀”,其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4、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5、从加“▲”的段落中找出“轻松”一词的一个反义词和近义词。

(2分)轻松反义词:___________ 近义词:____________6、“我”设想了_______种补过的方法,这些想法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分)(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题。

(16分)永远的冰心冰心先生带着爱和梦去了天国。

她原就是上帝派往人间的爱的使者。

她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沧桑,以无私广博的圣爱,滋润恩泽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她的生命在爱里得到升华。

冰心最初是以“问题小说”和《繁星》、《春水》登上文坛的。

她早在30年代就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最初的最有力最典型的女性诗人”。

《繁星》、《春水》大多是诗人瞬间灵感的记录,诗中有关于母亲、童真、人类、自然和上帝的爱,也有关于死亡、永生、黑暗、衰伤、沉默和悲观的理解,还有些许难以理解的“神秘。

”从20年代到30年代,冰心的诗又有个明显的变化,在内容上逐渐从个人情感的象牙塔走进悲凉的现实世界,走向多灾多难的祖国和人民;在形式上已从“零碎的篇儿”变到绵绵抒情,韵律、节奏、音乐性上有刻意追求,不少诗有“新月派”诗的韵律风格。

散文一向是冰心最爱的文学形式,她的散文具有最广泛的影响,“青年的读者,有不受鲁迅影响的,可是不受冰心文字影响的,那是很少”。

冰心散文是一个真善美同一的艺术世界,她赞美自然,讴歌自然,爱慕贤良,探索真理。

她的前期作品如《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和《往事》等,正是她真的人格,美的灵性、善的箴言的结合体,是自我真善美人格的写照,同时也寄托了最高的真善美理想。

五六十年代,她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儿童文学创作上,希望把儿童培养成更诚实、更勇敢、更高尚的孩子。

80年代以后,她更以切近生活的热情与力度显示自我,回首历史,以她至诚至真的留念与希望,完成着整个一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史。

晚年冰心常说自己“无官可免,无权可夺,无薪可降”。

她以这样一种背负十字架的献身品格和崇高的爱的理想,以一颗爱祖国爱人民坚如金石的心,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

她以一颗“老而不死的心”,写下许许多多流血的“请求”、呼吁,为教育请命,为国人奋争了一个世纪的科学、民主疾呼。

敬佩之余,也不禁让人感叹万分。

晚年的冰心文章写得越来越短,可它是把经过筛选的感情凝聚起来了,看似平淡,实则内蕴辣味,深含着对人生的思考,秀逸中透出苍劲,纯厚里溢满激越。

“假如生命是无味的,我不要来生。

假如人生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冰心老人带着满足,走了,走进了她礼赞过的“沉默的终归,永远的安慰”。

冰心老人带着她翠绿的梦走了,她会把她的圣爱也带走吗?眼前人们在利益和金钱驱动下奔忙的景象叫我害怕,下个世纪我们还会有冰心老人的圣爱吗?现在人似乎越来越变得爱自己,尤显出冰心老人爱的高尚和纯洁。

没有了爱的社会的繁荣不啻是死国的宁寂。

老人曾教导鼓励爱女吴青说:“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也让我们都记住吧,爱不光要温馨,更要勇敢。

冰心先生,请您安息。

1、冰心,原名___________,现代著名女作家,______________家,“冰心”这个笔名使人想起两句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4分)①她的前期的作品如《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和《往事》等,正是她的真的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合体,是自我真善美人格的写照,同时也寄托了她最高的真善美理想。

②晚年的冰心文章写得越来越短,可它是把经过筛选的感情凝聚起来了,看似平淡,实则_________________,深含着对人生的思考,秀逸中透出苍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时间先后为序,介绍冰心一生的创作历程和作品特点与人格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