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体外实验研究
紫苏叶花青素提取工艺及其活性研究

紫苏叶花青素提取工艺及其活性研究黄红雨;赵虎;金晓艳【摘要】为提高紫苏的综合利用率,探究紫苏叶中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乙醇提取法的最佳条件为2.5%HCl-60%乙醇60℃提取2.5 h,花青素得率为4.003 mg/100 g;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450 W,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1:40(g/mL),超声温度为40℃,花青素得率为5.489 mg/100 g.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较乙醇提取法,花青素得率提高0.37倍,提取时间缩短了86.67%,提取温度降低,降低成本.通过总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tential,FRAP)测定发现紫苏叶花青素具有较强的铁离子还原氧化能力,此外紫苏叶花青素对DPPH·、·OH、O2-·有特定的清除能力,因此花青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不同浓度紫苏叶花青素对不同的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性能,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分别为1.25 mg/mL和2.5 mg/mL,对腐败希瓦氏菌抑制作用不明显.【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8(039)014【总页数】8页(P50-57)【关键词】紫苏叶;花青素;提取;抗氧化;抑菌【作者】黄红雨;赵虎;金晓艳【作者单位】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831100;昌吉州中医医院,新疆昌吉831100;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831100【正文语种】中文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on)是唇形科(Labiatae)一年生药食同源植物[1]。
紫苏叶含有蛋白质、挥发油、多酚、黄酮、色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防过敏、解热及抗氧化、调节血脂、抗肿瘤、改善肝机能等健康促进功能[2-5]。
紫苏叶花色苷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孙江怡,龙勇益,刘世琦,等. 紫苏叶花色苷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J].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9):191−198.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2100307SUN Jiangyi, LONG Yongyi, LIU Shiqi,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Anthocyanins from Perilla Leaves and Their Antioxidant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3, 44(19): 191−19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2100307· 工艺技术 ·紫苏叶花色苷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孙江怡1,龙勇益1,刘世琦2,张 丽2,马沁沁3,白冰瑶1,宋丽军2,*(1.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600;3.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66)摘 要:为了明确紫苏叶中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本研究以新疆紫苏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提取物中的花青素和花色苷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同时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
结果表明,紫苏叶中花色苷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0 g/mL 、超声温度47 ℃、超声时间57 min 、乙醇浓度62%,在此条件下花色苷提取量为7.18±0.32 mg/g DW 。
紫苏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
摘 要 :以乙醇为溶剂 , 紫苏中 . 从 提取有效成分 ,采用微生物活性纸片法和烘箱法对紫苏乙醇提取 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 明, 紫苏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 且对油脂食品具有较好的
保 护 作 甩。 一 : ‘ , ,
7 3
1. . 1紫苏提取物的制备 2 . ’ ’ 称取干燥粉碎后的紫苏叶1 5 g,加入9%乙醇10 l 4 振荡浸提6 5 5 m , oc 过滤。滤渣再加等量溶剂 h, 同法提取一次 ,合并滤液 ,然后减压浓缩 ,得到乙醇提取物浓缩液7I 提取物浓度为0 g llm 提 5I l l . / fl l 2 ml 取物 相 当于 紫苏02 。 . g 122 微生 物 活性纸 片 法测定 紫 苏 乙醇提 取物 抗 氧化性 能 .. 分别配制浓度为0 2/ , .  ̄ l . s l 0 8 /l . m 的紫苏 乙醇提取液 ,再按体积 比 . g  ̄ 0 4 m ,0 6/ , . m ,0 0 / l 0 n 0 0 m 0s 1g 1 配制不 同浓度 的光敏剂玫瑰红与紫苏乙醇提取物混合溶液 ,样品中不添加紫苏 乙醇提取物的即为空 : 1 白,将0r 的滤纸片浸入混合溶液片刻后取 出,除尽溶剂暗处保存 ,备用 。 8m a 用平板浇注法制备枯草芽孢杆菌(aiu) B cl 平板 , ls 将浸蘸过药液的滤纸片置于培养皿 中, 。 用无菌镊子 轻压 , 使其紧贴平板表面, 并用20 0W可见光灯在距标本2e 处光照7 mn 再置于3  ̄抠温箱培养1h 0m 5 i ̄, 5C 8, 测 量抑 菌 圈直 径d( ) m咀、 。 。 . 1. . 3紫苏提取物对油脂食品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2 ,. 采用烘箱法 :分别称取8g 0 猪油 ( 色拉油 ) 放人烧杯 中并加盖表面皿 ,加入紫苏乙醇提取液配制成 浓度为0( 空白 ) . %、 . %、0 6 、0 2 0 4 0 0 . %、0 8 0 . %的试样 ,然后将其放人恒温干燥箱中7 士l 0 0 ℃下加速氧 化 ,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过氧化值。 .一 | 。 、 - 一 '1. . : , ’, 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采用G /53 — 95 . B 5 8 19 ̄ 的碘量法。 T : 、.
紫苏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crohl n ) 其中紫苏醛含量可 占5 % 以上 , 含量随生长 细胞 以及 白细胞 与血 管内皮 细胞 的粘附和聚集 , a p y ee , y l 0 其 减少损伤内皮的
。
季 节 变 化 。 挥发 油 中 还 含 有 一 些 烷 烃 类 、 类 及 多 环 杂 烯 类 等 化 炎 症 反 应 , 而 阻 止 过 敏 反 应 的 发 生 和 发 展 。炒 苏 子 醇 提 物 酯 从 合 物
有降气 , 消痰 , 喘 , 平 润肠 之功效 ; 苏 叶具有解 表散寒 , 肺化 紫 宣
痰, 行气 和 中, 胎 , 安 解鱼蟹 毒之 功效 ; 苏梗具 有理气 宽 中 , 紫 安 降血糖 、 降血脂 、 抑菌 、 止呕 、 抗微 生物 、 氧化 、 抗 促进记 忆等 多方
胎 , 血 之 功 效 。 同属 植 物 白苏 P rl fu s n L )B i. 野 面 的生 物 活性 。 和 e l rt c s( . rt 、 ia e e t
其 苷类 , 萜类 , 类脂 等成分 , 果实 主要含脂肪油 。
具有抗 过敏作用 , 临床上 可用 于治 疗对 鱼蟹 类过 敏所 引起 的哮
挥 发油是紫苏叶中主要的化学活性成分 , 紫苏具有特异 的香 喘 、 鼻炎等症 , 苏子抗 过敏活性 成分 主要是 一亚麻 酸及其 代 紫 气并 可作香 辛料 主要是 因其 含有挥 发油 。挥发 油 中含 量较高 的 谢产物 二十五碳 烯酸 ( P( eiaa eye 、 Prl l h d ) 柠檬烯 (io ee 和 p一丁香 烯 ( 少 白三烯 B ( T 4 生 成 , 而 减 少 中 性 粒 细 胞 、 核 细 胞 、 噬 l d 1 nn ) m p 4LB) 从 单 巨
紫苏油的提取及特性研究

紫苏油的提取及特性研究紫苏油的提取及特性研究引言:紫苏油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和食用价值的天然植物油,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紫苏油的提取和特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综述紫苏油的提取方法和其主要特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紫苏油提供参考。
一、紫苏油的提取方法:1. 蒸馏提取法: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将紫苏叶通过加热蒸发,再通过冷凝收集蒸馏出的油液,最后得到紫苏油。
这种方法易于操作且成本较低,但由于温度和蒸发时间的不同,提取物的质量和产量可能有所差异。
2. 超声波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震荡作用,加速提取紫苏叶中的油分。
这种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可以保留较多的活性成分等优点,但设备成本较高。
3. 气相色谱法:首先将紫苏叶进行研磨,并用某种溶剂将油提取出来,然后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提取物进行分离和鉴定。
这种方法可以对紫苏油中的各种成分进行精确的分析,但提取过程相对繁琐,需要较长的时间。
二、紫苏油的主要化学成分:1. 主要挥发油:紫苏油主要由挥发油成分组成,其中主要成分包括麝香酮、柠檬醛、叶醇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紫苏油辛辣的气味和独特的风味。
2. 脂肪酸:紫苏油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等。
这些脂肪酸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如降血脂、抗氧化等。
3. 生物活性成分:紫苏油中富含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如花青素、酚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益。
三、紫苏油的主要特性:1. 色泽和气味:紫苏油呈深紫红色,具有独特的香气,可用于调味和香精的添加。
2. 抗氧化性能:紫苏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和化妆品的氧化变质。
3. 抗菌性能:紫苏油对多种常见的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可以应用于抗菌剂的研发。
4. 降血脂作用:紫苏油中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能够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不同品种紫苏油抗氧化作用研究讲解

不同品种紫苏油抗氧化作用研究摘要:本文以低温压榨法压榨的9种不同品种的紫苏油为原材料,分别采用DPPH法、羟基自由基法和超氧阴离子法3种方法研究紫苏油的抗氧化活性。
结果表明:9种紫苏油对DPPH的IC50值为0.665-1.470 g/L;对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为0.840-1.058 g/L;对超氧阴离子的IC50值为0.305-0.437 g/L。
其中1号(ZB-2)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对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IC50值分别为0.665 g/L、0.840 g/L和0.305 g/L,是研究和开发保健油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紫苏油,DPPH,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Study o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perilla oil Antioxidant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ld pressed method squeezed nine kind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perilla oil as raw material were used DPPH method, hydroxyl radicals method and superoxide anion method three kinds of methods, research perilla oil antioxidant activ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nine kinds of perilla oil on DPPH IC50 value of 0.665 - 1.470 g/L; IC50 value for the hydroxyl radical 0.840 - 1.058 g/L; IC50 values for superoxide anion 0.305 - 0.437 g/L. Where No.1 (ZB-2) have the strongest antioxidant activity DPPH, hydroxyl radicals and superoxide anion IC50 values were 0.665 g/L, 0.840 g/L and 0.305 g/L, is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health oil varieties.Keywords: Perilla oil, DPPH, hydroxyl radical, superoxide anion目录1 前言 (1)1.1 概述 (1)1.2 紫苏油简介 (2)1.2.1 紫苏油的成分和性质 (2)1.2.2 紫苏油的功能简介 (3)1.3 抗氧化活性研究的方法 (4)1.3.1 对DPPH的清除能力 (4)1.3.2 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5)1.3.3 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 (6)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6)2 材料与方法 (8)2.1 实验材料 (8)2.2 紫苏油的制备 (8)2.3 主要仪器 (8)2.4 主要药品及试剂 (8)2.5 实验方法 (9)2.5.1 DPPH清除法 (9)2.5.2 羟基自由基清除法 (9)2.5.3 超氧阴离子清除法 (10)3 结果与分析 (12)3.1 不同品系紫苏油的抗氧化性比较分析 (12)3.1.1 不同品系紫苏油对DPPH的清除率分析 (12)3.1.2 不同品系紫苏油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分析 (14)3.1.3 不同品系紫苏油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的分析 (16)4 结论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3)1 前言1.1 概述紫苏别名苏、桂苏、红苏、香苏等,其英文名叫Perilla,紫苏为通称[1]。
紫苏叶乙醇提取物的抗过敏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艺越来越多,致使潜在过敏人群不断扩大,由食品过 敏引发的过敏疾病已占过敏总数的 90%左右[9,10]。过
燥机,江苏天翔仪器有限公司;S-1-150S 高速冷冻离 心机,巩义市宏华仪器设备工贸有限公;HBS-1101
敏引发的皮肤瘙痒难耐,红肿等一系列反应使许多患 者深受其害[11,12]。近年来发现一些天然活性物质具有
萜类等。国外研究者发现紫苏一类香料植物,除了具 于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
有香辛料特有的增进食欲、矫臭、赋香、着色等四大 作用外,还具有抗氧化性[1,2]、抗菌性[3,4]、抗过敏性等
(SCXK(京)2019-0008)。 饲养条件:饲养于吉林农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清
多种机能[5,6]。Shin T Y[7]等通过对紫苏叶水提物进行
洁级动物饲养室。室温 20~25 ℃、湿度 40%~60%,
研究,发现紫苏的水提物在老鼠体内或体外均有治疗 人工照明,12 h 明/12 h 暗,笼具及垫料定期清洗更换,
I 型过敏和 C48/80 引发的过敏,阻止组织胺的释放。 Takagi S[8]从紫苏叶中首次分离出了紫苏糖肽,紫苏糖 肽具有抑制组胺释放及蛋白激酶 C 活性的作用,认为 该种物质能够阻止 Ca2+触发靶细胞脱颗粒,干扰组胺
酶标分析仪,南京德铁实验设备有限公司;SG330H 超声仪,上海冠特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电子数显千分
抗过敏活性,并且天然活性物质的作用靶点多,对机 尺,由吉林农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体不易产生毒性和副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 转向天然活性物质[13,14]。本研究在构建小鼠全身皮肤
1.2 方法
瘙痒模型和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基础上,通过小 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和 DNCB 诱发迟发型小鼠
紫苏叶体外抗氧化和降糖活性分析

赵彦巧,王少平,王月,等. 紫苏叶体外抗氧化和降糖活性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24,45(8):318−324.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40077ZHAO Yanqiao, WANG Shaoping, WANG Yue, et al. Antioxidant and Hypoglycemic Activities of Perilla Leaves in Vitro [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4, 45(8): 318−32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40077· 营养与保健 ·紫苏叶体外抗氧化和降糖活性分析赵彦巧*,王少平,王 月,孙 冰,李建颖(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34)摘 要:为了研究紫苏叶及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和降糖活性,本研究利用快速粘度分析仪制备紫苏叶基淀粉糊样品并进行体外模拟胃肠消化,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消化前后总酚含量,并通过研究消化前后样品对DPPH 和ABTS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析其抗氧化性能,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 )法测定紫苏叶及其提取物对大米淀粉消化过程中还原糖释放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物质添加量从5%增加到15%,消化过程中还原糖释放曲线线下所围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添加15%一次纯化物的样品AUC 值(30.86 mg 葡萄糖/g )最低;经模拟胃肠消化后总酚含量均有显著增加,添加15%一次纯化物的样品多酚含量(81.04 mg GAE/100 g DW )最高,且消化后清除DPPH 自由基和ABTS +自由基的能力显著(P <0.05)提高,其中添加10%一次纯化物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38.69%)最高,添加15%一次纯化物对ABTS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57.25%)最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 苏 叶 为 唇 形 科 植 物 紫 苏[ !"#$%%&" ’#()"*+",* (P% )K2+44 % ]的干燥叶,该植物主产于江苏、湖北、广
东、广西、河南等地。味辛、性温、入脾肺二经。紫
苏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紫苏醛(A12+<<,<C1;5C1)、紫 苏 酮( A12+<<,E146-1 )、榄 香 素( 1<1@+9+- )、石 竹 烯 (9,256A;1<<1-1)、迷迭香酸(263@,2+-+9 ,9+C)、木犀草 素(<?416<+-)、木犀草素的 $ Q 葡萄糖苷等[R]。迷迭 香酸(M63@,2+-+9 ,9+C,M63L)是有一定生理活性的 酚酸类化 合 物,具 有 极 强 的 清 除 体 内 自 由 基 的 活 性,其抗氧化活性强于咖啡酸、绿原酸、叶酸等[#]。
由于 "#$% 法对设备的要求较高,日常测量不 便,在以下的抗氧化实验中采用了简便易行的硫酸
亚铁比色 法 确 定 紫 苏 提 取 物 中 迷 迭 香 酸 的 含 量。
经测定,按照 ! ’ / ’ ! 方法制备的紫苏提取物中迷迭 香酸含量为 /& ’ )2 3 1 ’ .)4(质量比)。 !’" 紫苏提取物的还原力
取 ! ? QA; 样 品 于 试 管 中,依 次 加 入 ! ? QA; ! ? QA%- Z ; 磷 酸 盐 缓 冲 液( U>%+U>/.$ *1]]$( +/-)R$, 096,UV M ? M)和 ! ? QA;CT 六氰合铁酸钾溶液(^JH$
万方数据
(7@)M),于 QDP 水浴 !DA)R,后快速冷却,再 加 入 ! ? QA;CDT三氯醋酸溶液(E72),以 JDDD( Z A)R 的转
.) 万方数据
(检测波长 !SDRA),检测在制备的紫苏提取物中是 !J
《中国食品添加剂》
%K,-H =::; C;;,8,L5<
否含有迷迭香酸。在相同的柱条件下,迷迭香酸标 准品和紫苏提取物的保留时间见图 !。
.11/ M:N0
图 ! 迷迭香酸标准品和紫苏提取物的保留时 间的比较
由 "#$% 图谱图 ! 可知,紫苏提取物的保留时 间 & ’ ()*+,- 处的峰与迷迭香酸 "#$% 图谱中峰保 留时间 & ’ &./+,- 极为相近,可判断为同一物质(迷 迭香酸标准图谱中 0 ’ 1+,- 处的峰为乙醇溶剂峰)。 !’! 硫酸亚铁比色法确定紫苏提取物中迷迭香酸 的含量
它对 S#H# 引起的大鼠红细胞溶血和脂质过氧化有 显著 的 抑 制 作 用[!],对 由 维 生 素 D Q TLUOS 或 >1# N V H 半胱氨酸诱发的大鼠脑、肝、肾微粒体的脂 质过氧化亦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紫苏中
存在的主要非酶抗氧化物质。
过 去 常 用 亚 油 酸( <+-6<1+9 ,9+C )和 亚 麻 酸 (<+-6<1-+9 ,9+C)的水相分散系来评价一些抗氧化剂
水浴中反应 CQA)R,冷却后测其 QJ!RA 处吸光值,记
为 2+。空白管以 CA; 重蒸水代替 CA; 样品,操作方
法同样品管,可测得空白管的吸光度 2=。
数据处理:抑制率
:7( T)\
!" " !# !"
X CDD
" 结果与讨论
"?! 紫苏提取物中迷迭香酸的定性 本文采用 V0;7 配合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 实验方法 C ? J ? C 提取物的制备[N]
称取紫苏叶,置于小三角瓶中,按 OD:C 加入 水,在 LDP 水浴中浸提 OQA)R,两次,用纱布粗滤; 合并浸提液,用 CST 的盐酸调 UV 值至 ! ? D W ! ? Q, 进行抽滤;将清液用乙酸乙酯(溶剂比为 C:!)萃取 J 次,合并萃取液,旋转蒸发除去乙酸乙酯,浓缩液 经真空干燥制得紫苏提取物样品。 C ? J ? ! 紫苏提取物中迷迭香酸的定性—V0;7 法[S]
%&’()*%+$,M AA%- Z ;)与抗坏血酸(/+=%(*)= /=)液于 JNP培养 C>,加入 !? DA; E72 " E92 " V7(- CQ[ E72,D? JNQ[E92 及
!?CA; V7-,依序放入 CDDA; 甲醇中),于 LD " CDDP
《中国食品添加剂》
7>)R/ H%%# 2##).)Y$+
!DDJ @%_Q
限公 司 ),!’" 脱 氧 核 糖(!’" #$%&’()*%+$,,-.(/ 01($,2345678 分),迷迭香酸标准品(9:838; 4$< +$/(=> ;/*+ ? :@7?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6>)A/#B1 ;7 " CD2E,二极管 阵列检测器 60F " 3CD2,日本岛津制作所),旋转 薄膜蒸发器(GHI 2!DJ,天津市玻璃仪器厂),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K " LCDD,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 限公司),真空干燥箱(FGH " MD!D 型,上海益恒实 验仪器有限公司)。
## 万方数据
的抗氧化能力,但由于亚油酸的存在会影响不同极 性的抗氧化剂的浓度及其分布的水相胶束的物理 特性,使得以上体系实不足以作为评价抗氧化剂的 有效体系[W][X]。目 前 常 用 不 饱 和 甘 油 三 酯 和 磷 脂 的分散系来做评价体系。
本文研究了含有迷迭香酸成分的紫苏提取物 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等特性,以期对紫苏叶的营 养价值有进一步了解,为开发以紫苏叶为原料的功 能性食品提供依据。
《中国食品添加剂》
D;+-, >66C LCC+4+013
#""! T6YW
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体外实验研究
吕晓玲 朱惠丽 姜平平 姚秀玲 周平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
摘 要:紫苏是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唇形科植物,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其中的迷迭香酸具有很 强的抗氧化性。本文研究了紫苏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迷迭香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和该提取物的还原力、对由亚铁 离子引发的卵磷脂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脱氧核糖氧化损伤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提取物中迷迭香酸含 量为 !$ % &’ ( " % #&)(质量比),并具有较强的还原力、抗氧化性和对脱氧核糖氧化损伤抑制作用。
关键词:紫苏提取物,迷迭香酸,抗氧化
!" #$%&’ !"#$%&$’("# !)#$*$#+ %, -./$00(. 1.(*.2 3&#/()#
!" #$%&’$(),*+, -,$’$,.$%() /$()0$(),1%& #$,’$(),*+&, /$()
(*+,-.+- /-+0123+45 67 89+1-91 : *19;-6<6=5,*+,-.+- !""###)
23456%75:>6<+?@ A12+<<,1 B,3 B+C1<5 3A21,C +- D;+-,,,-C 96-4,+-1C @,-5 E+-C3 67 F+6G,94+01 3?F34,-913% H-1 67 4;131 3?FG 34,-913 B,3 263@,2+-+9 ,9+C,B;+9; ;,3 0125 3426-= ,-4+6I+C,-4 ,F+<+45% J- 4;+3 A,A12,4;1 A21A,2,4+6- @14;6C 67 76<+?@ 1I42,94, C1412@+-,4+6- @14;6C 67 263@,2+-+9 ,9+C +- 4;1 1I42,94 B121 34?C+1C% *;1 76<+?@ 1I42,94 ,<36 3;6B1C 3426-= 21C?9+-= A6B12,+-;+G F+4+6- ,F+<+45 67 *KLM8 762@,4+6- +- >1# N +-C?91C <+A636@1 ,-C 3426-= +-;+F+4+6- ,F+<+45 67 6I+C,4+6- 67 #’GC16I52+F631% 89: ;&6<4:>6<+?@ O12+<<,1 1I42,94,M63@,2+-+9 ,9+C,L-4+6I+C,-4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材料 干制紫苏叶(青岛鹏远天然色素研究所),卵磷
脂(<19+4+-,K% M% ,华东师范大学化工厂),硫代巴比 妥酸(*KL,L% M% ,上海恒信化工厂),抗坏血酸(P Q ,3962F+9 ,9+C,L% M% ,天 津 科 密 欧 化 学 试 剂 开 发 中 心),三氯醋酸(*DL,L% M% ,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