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版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

合集下载

《管理心理学》教学教案—05群体心理

《管理心理学》教学教案—05群体心理
群体士气是群体成员的群体意识,它与群体凝聚力有密切关系。士气高昂的群体,凝聚力必然就强;士气低落的群体,凝聚力就会下降。高昂的士气虽不一定提高组织的绩效,但要想提高组织绩效,提高士气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2.影响团体士气高低的因素
①对团队目标的认同。
②合理的经济报酬和奖励制度。
③团队成员对工作产生满足感。
2.工作任务的特殊性
(二)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是指成员对群体的态度,或称为以群体为主体的意识。这是某一特定群体内占主导地位的、对群体本身及所从事工作的看法。群体意识包括了理想、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工作态度等成分。
影响群体意识形成的因素
1.特定群体构成
2.工作任务的特殊性
4.增强群体凝聚力的方法
①群体规模。增强群体的凝聚力,调查发现,群体规模在7人左右为佳。
每个群体都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量。
群体都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而对于群体行为准则的共同遵守,往往也是群体内大多数成员的意向或愿望。
2.群体压力的作用
①群体一致的行为,有助于组织目标的达成和群体的存在与发展。
②群体一致的行为
(3)群体压力的影响因素
①个体的特点。
②群体的特点。
(六)竞争与合作
4.其他分类
命令型群体
任务型群体
利益型群体
友谊型群体
二、群体的形成与组成要素
(一)群体的形成
1.形成阶段
2.震荡阶段
3.规范化阶段
4.执行任务阶段
5.终止阶段
二、群体的形成与组成要素
(一)群体的形成
1.形成阶段
2.震荡阶段
3.规范化阶段
4.执行任务阶段
5.终止阶段
三、群体的动态特性

学校管理心理学第五章群体心理课件

学校管理心理学第五章群体心理课件

学校管理心理学第五章群体心理
12
➢暗示的种类: 直接暗示 间接暗示 自动暗示 反暗示
学校管理心理学第五章群体心理
13
暗示效果的影响因素:
1、受暗示者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疲劳、 疾病、狂热)
2、暗示者的特征 (权力、威望、人格) 3、暗示的程度(反复、持久) 4、暗示问题的性质(日常生活问题—— 多数人、学术专业问题——权威人物)
这种对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固定的刻板印 象是社会知觉的定势现象。
学校管理心理学第五章群体心理
10
二、学校成员的群体适应 ➢模仿
是有意或无意对某种刺激(或叫榜样) 作出类似的行为方式。 自发模仿(无意) 自觉模仿(有意) 适应性模仿
选择性模仿
学校管理心理学第五章群体心理
11
➢暗示
指暗示者不明确表示要对方接受自己的 影响,而用某种方式使对方接受其影响的 行为。
又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 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以及群体 成员对群体的满意程度。
学校管理心理学第五章群体心理
27
一个问题
学校管理心理学第五章群体心理
28
群体内聚力的影响因素: 群体成员的魅力
内部因素 群体领导者与普通成员的关 系 群体成员的协作 外部的挑战性压力 外部因素 外部的破坏性压力 群体的社会地位
群体压力
从众
学校管理心理学第五章群体心理
23
阿 希 实 验
7名被试,其中6名假被试,
AB C
十几套卡片,每套两张(如上图)
让被试轮流大声说出右边那一条直线和左边的相等。真被试倒 数第二个发言。
结果:123名真被试中32%的人屈从于群体压力跟着作出错误
判断。

2019 管理心理学考试范围

2019 管理心理学考试范围

1、影响个体活动效率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个体的能力与动机,但动机因素比能力因素( 更重要)。

2、斯金纳在他提出的强化理论中强调,人类行为的发动、调节与控制只能依靠(外部的)强化作用。

3、马思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人的行为是由( 优势需要)决定的。

4、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胆汁质)5、管理心理学中所强调的群体规范包括( 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两个方面。

6、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预定目标的活动称为( 决策)。

7、群体凝聚力包括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 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两个方面。

8、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只在行为上与其它人保持一致,而在信仰上没有改变原有观点的现象称为( 顺从行为)。

9、按照需要的起源划分,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天然性需要与( 社会性需要)两大类。

10、奖励与( 惩罚)相结合是强化的基本原则。

11、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 中间过程)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理论。

12、冲突是企业运行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

13、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良好的政策与管理、良好的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因素归为( 保健因素)。

14、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 行为方式)。

15、领导者的素质包括品质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 心理素质)四个方面。

16、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是通过( 语言)来进行的。

多项选择题17、决定和影响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格特征个体和团体的关系新知识的接收和积累个人欲望的满足程度)。

18、影响动机的外在因素主要有(目标价值的大小奖惩的刺激度)。

19、动机的特性包括(支配性内隐性维持性自我调节性)。

20、赫茨伯格通过调查,把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保健因素干扰因素激励因素)。

21、团队建设的心理基础有(归属感共识度认同感参与度)。

第8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第8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 第二,可以加强群体内部的团结,消除某些不利因素,使群体变得更有凝聚力,群 体成员变得更加忠诚。
• 第三,有利于群体之间竞争意识的培养和工作方面的横向联系。 • 第四,有利于群体决策、群体工作的制度化和领导作风的民主化。 • 第五,冲突还可以满足人们固有的进取或其他需求,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和革新意
8.4 群体的冲突与沟通
8.4.2 群体的沟通
1)群体沟通的含义 ➢ 管理心理学认为,沟通就是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是
群体成员相互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 ➢ 事实上,在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是通过沟通这一
基本方式进行的,没有沟通,群体本身也就不存在了。例如, 领导的指示和意图、群体工作计划的下达,群体成员之间的意 见交流、情感交流等,都是通过沟通来实现的。可见,沟通是 群体存在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是群体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A
(2) 顾虑 倾向
B
(3) 标准化 倾向
C
(4) 服从 行为
D
8.2 群体的规范、压力和凝聚力
8.2.1 群体动力学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根据物理学中的磁场理论对群体内部的 互动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群体动力学”理论。该理论阐 明了群体成员之间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认为 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的, 个体行为是个体与环境(包括群体)中的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 结果。群体行为则是在群体动力影响下的个体行为的总和。
可分为实 可分为正 可分为松 可分为大
际群体和 式群体和 散群体、 型群体和
假设群体。 非正式群 联合群体 小型群体。
体。
和集体。
8.1 群体心理概述
8.1.2 群体心理与行为特征
1)群体的心理特征 ➢ 群体的心理特征是指群体成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与群体活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习题与答案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多数成员共同遵循和追求的目标、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的是()
A.组织形象
B.组织文化
C.组织心理
D..组织制度
正确答案:B
2、“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种团体影响的行为效应是()
A.社会惰化现象
B.社会顾虑倾向
C.社会标准化倾向
D.社会助长效应
正确答案:A
3、某企业两个部门的领导,在私人聚会中对两部门未来的合作进行协商洽谈。

这种沟通方式是()
A.平行沟通
B.向上沟通
C.单向沟通
D.正式沟通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1、群体沟通的方式包括有()
A.上、下沟通与平行沟通
B.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C.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正确答案:A、B、C、D
2、以下属于人际关系的功能的选项有哪些?()
A.激励功能
B.调节功能
C.发展功能
D.维持功能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
6、群体的内聚力越强,组织团队的战斗力也会越强。

(×)
7、群体沟通的一般模式包括:信息源、编码、讯道、解码和接收者。

(√)
8、在团队管理中,强化制度的关键,不在于不断附加制度的约束力,而是让团队成员对制度有更高、更为一致的认同。

(√)
四、填空题
1、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之中形成的()心理。

正确答案:共同
2、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距离移动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外显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心理。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和管理PPT75页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和管理PPT75页
Thank you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和管理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 群体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 群体与管理》

领导法
✓ 让每个人成为批判性评估者 ✓ 无偏见,不要说出偏好 ✓ 至少指定一名群体成员担任魔鬼辩护人 ✓ 聘请外部专家对群体进行批评 ✓ 容忍不同意见
组织法
✓ 组建相互独立的群体研究同样的问题
✓ 指导管理者和群体领导者预防群体思维
个人法
✓ 批判性思维
✓ 可信的外部人士讨论群体方案并向群体报告
但是第五工区新任主任孙天明却不这么看大勇。他经过几个 月的侧面了解,发现这个小伙子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大勇对老奶 奶十分孝敬,在邻居中有口皆碑;工作不怕吃苦,牛劲一上来能 把大家的干劲都带起来;他还乐意帮助别人,工友中谁有困难他 总是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
孙主任觉得,要搞好三组的工作,先得从刘大勇这里下手, 刘大勇绝不是朽木一块,关键是当领导的如何帮助他进步。从此, 孙主任经常在工余时间找他谈话聊天,同他交朋友。渐渐地,刘 大勇觉得孙主任平易近人,不像别的领导老看自己不顺眼,自己 应该以心换心,干出个样子来,不辜负主任的信任。
价值观
兴趣爱好 性格气质 工作生活方式
利害关系
三、群体的功能
1 正式群体的功能 完成组织任务 满足其成员的心理需求 协调人群关系 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
2 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1)对组织发展的主要功能 促进作用 阻碍作用
(2)对其成员的主要功能 ➢ 满足其成员心理和感情上的需求 ➢ 对其成员起着控制作用 ➢ 对其成员起改造作用 ➢ 对其成员的激励作用
3 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利用
• 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 • 利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因素 • 做好转化工作,限制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因素
四、群体的心理效应
1 社会助长
指个体活动效率因群体中其他成 员的影响而出现提高的现象。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和管理共75页PPT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和管理共75页PPT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和管理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