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视听技术复习要点 2013.12
数字电视复习题纲

数字电视复习题纲第一篇:数字电视复习题纲数字电视复习提纲第一章习题3简述三网融合的含义? P24:答:三网融合,是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其中互联网是核心。
但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8 数字电视机顶盒有哪些功能与关键技术?答:功能:电子节目指南、高速数据广播、软件在线升级、因特网接入、有条件接收关键技术:信道解调技术、大规模集成芯片技术、信源解码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有条件接收技术、机顶盒上行信道的实现中国大陆的电视制式P7:电视的三基色(红、绿、蓝)第二章P25:数字电视系统的基本原理框图P27:模拟信号数字化步骤(取样、量化、编码、保持)电视选择接口(高清接口、分量接口、视频接口)P46:习题3为什么要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压缩?压缩的依据是什么?答:不经过压缩编码机视频信息量大,在现在信道中无法传送因此信源压缩技术一直有数字电视发展的关键,有必要对其进行压缩,二是对于视频数据压缩具有可行性。
依据:利用人眼的视觉特性在不影响图像主观评价质量的条件下减小表示视频信号精度来实现数码压缩。
5信道编码与信源编码由那些异同点?答:相同:把原有的信息表示方式更换为新的表达方式就是编码的特点不同:信道编码目标是使传输的信道尽可能可靠,所以会在信源编码的基础上加冗余和校验信息;信源编码的目标是尽可能少的符号表达可能多的信息,这样能最大程度利用信源发出的每个信号;信源编码是为了符合信源发射信号的要求,信道编码是为了符合信道传输信号的要求第三章P47,数字电视码流内容:基本码流(ES)、打包基本码流(PES)、节目码流(PS)、传输码流(TS)P48:传输码流包的长度(188个字节),包头的长度(4个字节)复用器的基本功能:将多个单节目码流(SPTS)或多节目码流(MPTS)转换成一个MPTS,复用后MPTS就可以在光纤网上传输或者直接通过QAM调制器调制输出,能有效提高线路利用率。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复习材料要点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复习材料要点第一章数字媒体技术概论一、填空题1、对于媒体的含义,可以从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范畴理解。
传递信息的载体、存储信息的实体2、国际电信联盟定义了五种媒体,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3、计算机记录和传播的信息媒体的一个共同的重要特点就是信息的最小单元是_______。
比特4、数字媒体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数字化,交互性,趣味性,集成性,技术与艺术的融合5、数字媒体概念第二章数字音频技术基础一、单项选择1、声音的数字化过程不包括()。
A.解码B.采样C.编码D.量化2、下列文件格式属于音频格式的是()。
A.ASF B.W A V C.MOV D.RMVB3、下列采集的波形声音质量最好的是()。
A.单声道、16位量化、22.05kHz采样频率B.双声道、16位量化、44.1kHz采样频率C.单声道、8位量化、22.05kHz采样频率D.双声道、8位量化、44.1kHz采样频率4、下列软件不是音频专业处理软件的是()。
A.Cool Edit B.Adobe Audition C.Auto CAD D.Vegas Audio5、以下的采样频率中,()是目前声卡所支持的。
A.100kHz B.20kHz C.22.5kHz D.48kHz6、在PC中播放音频文件必须安装下列()设备。
A.网络适配卡器B.视频卡C.声卡D.光驱7、模拟音频处理设备不包括()。
A.音箱B.话筒C.模拟调音台D.声卡二、填空题2、按照声音的来源及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人耳可感受声音频率的范围为20-20000Hz。
声音高于20000Hz为_______,低于20Hz为______4、话筒的主要功能就是________。
数字视听技术基础

数字视听技术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50年代,数字视听技术的雏形开始出现,如数字音频和数 字图像处理技术。
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视听技术 逐渐成熟,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电影、游戏等领域。
融合阶段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普及,数字视听技术与新媒体、社 交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
数码摄像机
使用光电传感器和数字技 术记录动态影像。
视频分辨率
描述视频画面的清晰度, 常见的分辨率包括1080p、 4K和8K。
视频压缩技术
如H.264、H.265等,用 于减小视频文件大小并提 高传输效率。
视频帧率
描述视频画面更新的速度, 常见的帧率包括24fps、 30fps和60fps。
04
数字视听技术应用案例
。
数字图像处理原理
数字图像处理
采样
将模拟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的过程,包括 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将连续亮度值转换为离散亮度值的过程, 采样点数决定了图像的精度和失真度。
量化
编码
将连续色度值转换为离散色度值的过程, 量化等级决定了图像的颜色范围和精度。
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可传输和存储的格式,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JPEG、PNG、BMP等。
03
数字视听设备与技术
数字音频设备与技术
数字音频工作站(DAW)
用于录制、编辑、混音和母带处理的计算机软件。
数字音频接口
用于连接录音设备和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实现音频信号的传输。
数字音频采样率
描述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常见的采样率包括44.1kHz、48kHz和96kHz。
数字音频压缩格式
数字音频技术复习提纲

数字音频技术复习提纲一、填空题:(每空1分,20分)1、把振幅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波形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切取,形成在时间上的不连续的脉冲序列的操作,称为采样。
2、在数字化系统中,量化过程中最小的单位即量化单位,也称量化阶、量化级。
3、编码即模拟信号绐经过时间上的采样和幅度上的量化形成离散数值,然后按预先规定的方法,将这些数值表示成特定二进制代码的过程。
4、量化:将模拟信号各个采样值的幅度,以一定的度量单位进行测量,并通过四舍五入以量化单位整数倍来表示的过程。
5、CRRC是数字音频误码处理中实际采用的检验码,即循环冗余校验码。
6、掩错技术具体方法有:零值代替法(哑音法)、前值保持法、平均值差补法(阶差补法)、n阶插补法。
7、误码处理手段有检错技术、纠错技术、掩错技术等。
8、数字压缩方法分为客观无损和客观有损两种,客观有损中又分为主观无损压缩、主观有损压缩两种9、熵编码是将一个编码系统中,出现概率最大的码映射为最短码记录,出现概率最小的码用最长码记录,达到无损压缩编码的目的。
10、数字磁带录音机可分为:接触式读写方式及顺序读写方式两种。
包括有:PCM、DA T、DDC和NT型数字磁带录音机等。
11、固定磁头PCM磁带录音机存在两种格式:PD(Professional Digital,专业数字)格式(即A格式)和DASH(Digital Audio Stationary Head,数字声频固定磁头)格式(即B格式),不能彼此兼容。
12、DAT音频数据分以下几个主要区段:主码区段(即PCM区段)、自动循迹区段(即ATF区段)、子码区段(即sub codes区段)、间隔区段(即IBG区段)、边缘区段(即margin区段)、前缓冲及后缓冲区段。
13、DAT可分为固定磁头(Stationary head)方式(称为S—DAT)和旋转磁头(Rotationary head)方式(称为D—DA T)两种。
14、激光拾取器的聚焦、循迹是靠移动机构来完成的。
数字电视技术复习重点

数字电视技术复习重点第一章数字电视概述1.信源编码是对视频、音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的过程。
2.多路复用是将视频、音频、和数据等各种媒体流按照一定的方法复用成一个节目的数据流,将多个节目的数据流再复用成单一的数据流的过程。
3.数字电视分为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和高清晰度电视(HDTV)。
4.数码率也称比特率或者传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比特数,记为Rb,单位为比特/秒,用符号b/s表示。
5.误比特率也称信息差错率或比特差错率,是指传错信息的比特数与所传输的总信息比特数之比值。
6.频带利用率是衡量数字传输系统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单位频带内传输信息的多少,即单位频带内所能实现的数码率,单位为比特/秒赫兹,用符号b/(s·Hz)表示。
第二章信源编码1.熵编码是一类无损编码,其基本原理是对信源中出现概率大的符号赋予短码,对出现概率小的符号赋予长码,从而在统计上获得较短的平均码长。
2.基于图像的统计特性进行数据压缩的基本方法就是预测编码。
它利用图像信号的空间或时间相关性,用已传输的像素对当前的像素进行预测,然后对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差—预测误差进行编码处理和传输。
3.变换编码是将空间域里描述的图像经过某种变换,在变换域中进行描述,即将图像能量在空间域的分散分布变为在变换域的相对集中分布。
4.DCT 64个变换系数中包括1个代表直流分量的“DC系数”和63个代表交流分量的“AC系数”。
5.对游程的长度进行游程编码。
游程编码的方法是将扫描得到的一维序列转换为一个由二元数组(run,level)组成的数字序列。
6.静止图像的主要编码方法是DPCM和变换编码。
7.量化左上角量化间隔小而右下角量化间隔大,这是因为图像的低频分量最重要,量化间隔小,量化误差也小,精度高;图像的高频分量只影响图像的细节,精度要求可以低一些,量化间隔可以大一些。
8.活动图像的压缩标准1标准数字电视:ISO MPEG-2 2会议电视:H.261 3:高清晰度电视:ISO MPEG-2 活动图像的压缩编码利用每幅图像内部的相关性进行帧内压缩编码,有变换编码和预测编码两种基本类型;还利用相邻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帧间压缩编码,主要是运动补偿预测和混合编码。
广东工业大学 数字视听技术复习要点(2012)

数字视听技术复习要点(09电气)一1. 什么是彩色三要素?色彩三要素是指:亮度、色调、饱和度。
用于描述一种色彩。
亮度:反映光的明亮程度;色调:反映彩色的类别;色饱和度:反映彩色光的深浅程度2. 什么是三基色原理?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彩色可以分解为三基色,三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彩色。
混合色的色调和饱和度由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决定;混合色的亮度等于三种基色亮度之和。
3. 视敏度函数曲线说明什么?说明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有着不同的灵敏度,在电视技术中可以利用此原理,在图像重现时利用三种相似于红、绿、蓝锥状细胞特性曲线的三种光源进行配色,使其在色感上得到相同效果。
4. 象素与图像清晰度的关系如何?大量的单元组成了电视图像,这些单元称为像素。
单位面积上的像素数越多,则图像清晰度越高。
5. NTSC与PAL有何不同?PAL制克服了NTSC制相位敏感的缺点,但是PAL制中亮、色分离要比NTSC制困难,而且分离质量也比较差。
另外,与NTSC制相比,PAL制设备电路复杂,对同步精度要求高、成本高。
6. 扫描方式有哪些?现行电视标准用什么扫描方式?扫描方式有2种:逐行扫描、隔行扫描;现在电视系统一般采用隔行扫描的扫描方式。
7. 列举电视图像的基本参数图像宽高比(4:3 16:9)场频(我国标准为50HZ)行数(我国标准为625行)8. 全电视信号由哪些信号组成?黑白全电视信号由图像信号、消隐信号、同步信号叠加而成9. 模拟电视信号数字化以后成为何种信号?以何种形式表现?10. 模拟信号数字化要经过哪几个过程?11. 视频信号数字化的实质是什么?12. 数字电视的分量编码有什么好处?13. 利用掩蔽效应可对数据进行怎样的处理?14. 音频信号中的冗余有哪些?15. 数字电视系统信号源是数字信号还是模拟信号?16. 数字调制(键控)有哪几种?17. 多媒体信号的特征有哪些?二1、模拟电视的缺陷以及数字电视定义(P1)模拟电视缺点:传输过程中,图像质量的损伤时累积的;容易产生亮、色信号串扰、行蠕动、半帧频闪烁等现象;稳定性差、可靠性低、调整不便、集成与自动控制困难数字电视是从节目采集、编辑制作到信号的发送、传输和接收全部采用数字处理的全新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考试知识点

数字电视中的差错控制
可见光
场频帧频行扫描行周期
彩色三要素
英文缩写的中文翻译
帧间预测编码
数码率
传码率
人眼的临界闪烁频率
国的电视标准中的场频
频带利用率
MPEG的图像层
节目关联表PA T
8×8DCT的基图像
最小码距d min与码的纠检错能力
宏块
级联码
COFDM
节目复用
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
交织
平衡调幅波
两个QPSK信号是怎么组成16QAM DMB-T系统的伪随机(PN)码帧头
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互相兼容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作用
数字电视的优点
人眼的分辨力
我国采用的电视扫描行数为625的原因彩色电视信号的亮度频谱交错
DVB-S的系统功能方框图
JPEG的算法步骤
同色异谱
OFDM的2k模式或8k模式
电磁辐射的分类
人眼最敏感的光波长
白光标准光源使用的色温
LDTV的图像质量
视频数据的冗余方式
RLC
图像编码基本单元
常用到的存储卡
PSI主要包括
网格编码调制TCM
大面积着色原理
隔行扫描的作用
成像器件的像素数和拍摄数码照片的分辨率有何区别帧内帧间自适应编码
主流的电视视频接口差异
课后习题:
第一章全部习题;
2-2,2-3,2-5
4-1―――4-9
5-1――――5-8
6-4,6-10,6-11。
《多媒体技术》(2013.12通识选修)期末复习提要

【YAHOOWY】《多媒体技术》(通识选修)期末复习提要●RGB屏幕显示色彩空间较CMYK印刷色彩空间明亮鲜艳。
●基于重要性的编码属于有损压缩编码。
●光盘上烧录数据时是以烧蚀的小凹表示二进制的1的。
●扫描仪、数码相机工作中可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元件是CCD。
●多媒体中的有源音箱是指内含功率放大器的音箱。
●不同制式的视频信号的编码、解码、扫描频率、界面的分辨率均不同。
●变换编码中的变换过程是可逆的。
●基于重要性的编码属于有损压缩编码。
●多媒体音箱中用较大的喇叭输出高音,而小的输出低音。
●多媒体的引入,影响了数据库的组织和存储方法。
✓一般说来,要求声音的质量越高,则(量化位数越高和采样频率越高)。
✓声音处理软件有GlodWave、Sound Forge、CoolEdit等。
✓数字视频的重要性体现在:✓①可以用新的与众不同的方法对视频进行创造性编辑✓②可以不失真地进行无限次拷贝✓③可以用计算机播放电影节目✓④易于存储✓MPEG Audio Layer3即mp3压缩标准用于音频压缩。
✓预测编码既可对空间冗余也可对时间冗余进行压缩的方法。
✓预测编码是根据模型进行的。
✓预测编码方法中是对预测值同真实值之差进行编码的。
✓把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转为时间上离散幅度上连续的模拟信号过程称为( 信号采样) ✓数字音频文件数据量最小的是( mid )文件格式。
✓颜色的空间变换是指:(一般是指颜色空间之间的数学变换)✓MPEG所定义的帧内图像(I图像)是指:(不参照过去或将来的图像)✓MIDI音频文件是(种符号化的音频信号,记录的是一指令序列)。
✓dpi描述分辨率的单位。
✓图像都是由一些排成行列的点(像素)组成,通常称为位图或点阵图✓图形的最大优点是容易进行移动、缩放、旋转和扭曲等变换✓图形是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也称矢量图✓在图形文件中只记录生成图的算法和图上的某些特征点,数据量较少✓子带编码不属于统计编码(即熵编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视听技术复习要点 2013.12
一、基础知识
1.1、什么是彩色三要素?
亮度、色调、色饱和度
1.2、什么是三基色原理?
大自然中的大部分彩色都可以由三种相互独立的基色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
1.3、视敏度函数曲线说明什么?
在白天正常光照下人眼对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的灵敏程度
1.4、象素与图像清晰度的关系如何?
像素越小,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像素数目越多,其构成的图像越清晰
1.5、亮度方程说明了什么
1.6、扫描方式有哪些?现行电视标准用什么扫描方式?
直线扫描、圆扫描、螺旋扫描匀速单向直线扫描
1.7、无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中存在哪些类型的冗余?
空间冗余、时间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觉冗余
1.8、全电视信号由哪些信号组成?
由图像信号和确保扫描同步的同步信号以及消除扫描逆程回归线的消隐信号等辅助信号构成
1.9、模拟信号数字化以后成为何种信号?以何种形式表现?
数字信号,时间和幅度上经过离散化的信号
1.10、模拟信号数字化要经过那几个过程?
取样量化编码
1.11、视频信号数字化的实质是什么?
将模拟信号转化为二进制代码
1.12、数字电视的分量编码有什么好处?
增加了数字亮、色分离,消除了亮、色干扰现象
1.13、利用掩蔽效应可对数据进行怎样的处理?
在声音编码时,可以将时间上相继的一些取样值合并为组块以降低码率
1.14、数字电视系统信号源是数字信号还是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
1.15、数字电视的概念
数字电视是从节目采集、编辑制作到信号的发送、传输和接受全部采用数字处理的全新电视系统。
二、基础概念
2.1、现行彩电制式的缺陷
2.2、数字电视技术的优点
图像传输质量较高、具有数字环绕立体声伴音、频谱资源利用率高、多信息、多功能、设备可靠、维护简单节省发送功率覆盖范围广易于实现条件接收
2.3、彩色电视传送两个色差信号R-Y、B-Y,试推导第三个色差信号G-Y的表达式。
Y=0.30R+0.59G+0.11B R-Y=0.70R-0.59G-0.11B B-Y=0.89B-0.30R-0.59G G-Y= 0.41G-0.30R-0.11B
2.4、视频数据冗余的几种形式
空间时间结构知识视觉
2.5、数字信号为什么要进行调制,QAM调制原理
2.6、为什么要用扰码技术
2.7、差错控制方式分类
2.8、信道编码的基本思想
信道编码是指纠错编码,是为了提高数字通信传输的可靠性而采取的措施。
为了能在接收端检测和纠正传输中出现的错误,在发送的信号中增加了一部分的冗余码,这些冗余比特与信息比特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相关性。
个别信息比特在传输过程中遭受损伤,可以利用相关性从其他未受损的冗余比特中推测出受损比特的原貌,保证了信息的可靠性。
信道编码增加了发送信号的冗余度,通过牺牲信息传输的效率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2.9、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2.10、节目复用和系统复用分别指什么?他们之间区别是什么?
多路复用分为节目复用和系统复用2种,前者是将一路数字电视节目的视频、音频和数据等各种媒体流按照一定的方法时分复用成一个单一的数据流。
后者是将各路数字电视节目的数据流进行再复用,实现节目间的动态带宽分配,并提供各种增值业务。
2.11、声音压缩的基本依据及理论基础是什么?
2.12、复用器的功能是什么?
2.13、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功能及分类
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基本型增强型交互型
2.14、数字电视机顶盒所涉及的技术
信道解码、信源解码、上行数据的调制、嵌入式cpu、机顶盒软件、中间件、条件接收
2.15、交互电视的基本概念
2.16、什么是VOD及系统的组成
2.17、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
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传输信道以及多点控制设备MCU组成
2.18、IPTV系统构成
内容提供系统业务提供系统网络承载系统业务消费系统
三、原理分析
3.1、广播电视系统的原理及组成
3.2、数字电视系统的组成原理
数字电视系统由6个部分组成:信源编码、多路复用、信道编码、调制、信道、接收机
3.3、有线数字电视系统原理
3.4、卫星数字电视系统的组成及系统原理
3.5、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
3.6、杜比AC-3编解码原理
编码原理:AC-3编码器接收声音PCM数据,最后产生压缩数据流。
AC-3算法通过对声音信号频域表示的粗略量化,可以达到很高的编码增益,其编码过程如图2-29(a)所示。
第一步把时间域内的PCM数据值变换为频域内成块的一系列变换系数。
每个块有512个数据值,其中256个数据值在连续的两块中是重叠的,重叠的块被一个时间窗相乘,以提高频率选择性,然后被变换到频域内。
由于前后两块重叠,每一个输入数据值出现在连续两个变换块内,因此,变换后的变换系数可以去掉一半而变成每个块包含256个变换系数,每个变换系数以二进制指数形式表示,即一个二进制指数和一个尾数。
指数集反映了信号的频谱包络,对其进行编码后,可以粗略地代表信号的频谱。
解码原理:AC-3解码器基本上是编码的反过程,图2-29(b)是其原理方框图。
AC-3解码器首先必须与编码数据流同步,经误码纠错后再从码流中分离出各种类型的数据,如控制参数、系数配置参数、编码后的频谱包络和量化后的尾数等。
然后根据声音的频谱包络产生比特分配信息,对尾数部分进行反量化,恢复变换系数的指标和尾数,再经过合成滤波器组由频域表示变换到时域表示,最后输出重建的PCM数据值信号。
3.7、数字电视机顶盒原理及关键技术
3.8、交互式电视系统的构成
3.9、基于HFC网的VOD系统
3.10、基于以太网的VOD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