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数学知识点分类 知识点29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2)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梳理——第18课时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最新人教版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梳理——第18课时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相等.
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返回目录
续表
规律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 (1)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平分

高平分顶角且平分底边. 这条边(或平分这条边的对角),那
规 高线 (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 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高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到 (2)有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
返回目录
续表
2. 等边三角形 (1)定义:__三__边__相__等___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概 (2)性质 念 定 ①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__三__个__内__角__都__相__等___,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理 ___6_0_°___. ②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__有__性__质__ ,它的每一个内角的平分线都与其对边的中线和高线重合.
∴△APD≌△CPB.∴∠PAD=∠PCB.
∵∠QAP+∠QAC+∠ACP=120°,∴∠QCP+∠QAC+∠ACP=120°.
∴∠AQC=180°-120°=60°.
返回目录
∠DEB+∠DEF+∠2=180°,且∠DEF=60°,
∴∠1+∠DEB=∠2+∠DEB.∴∠2=∠1=50°.
返回目录
(2)如图4-18-6②,连接DF,若∠1=∠3,求证:DF∥BC. (2)证明:∵∠B+∠1+∠DEB=180°, ∠FDE+∠3+∠DEF=180°, 又∵∠B=60°,∠DEF=60°,∠1=∠3, ∴∠FDE=∠DEB. ∴DF∥BC.
返回目录
考点2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5年2考)

人教版2020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第十五讲 等腰三角形(无答案)

人教版2020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第十五讲 等腰三角形(无答案)

第十五讲等腰三角形【知识框架】【知识梳理】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1.定义:有____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腰,第三边为底.2.性质:(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____条对称轴.(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为:__________).(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________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知识点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___________).针对练习1.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则另两个角分别是( )A.30°,60° B.45°,45° C.45°,90° D.20°,70°2.如图所示,△ABC中,AC=AD=BD,∠DAC=80°,则∠B的度数是( )A.40°B.35° C.25° D.20°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3.如图,在△ABC中,∠A=36°,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BE=BC,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A.2个B.3个C.4个D.5个4.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中点,∠BAD=35°,则∠ADB=______,∠BAC=_______,∠C=______.5.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DE∥BC交AC于E,若DE=7,AE=5,则AC的长为_____.6.如图,在△ABC中,AB=BC,∠ABC=11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连接BD,则∠ABD=______.第6题图知识点3 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______,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______.(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______条对称轴.(3)等边三角形每边上的______ 、______ 和该边所对内角的 ______互相重合.3.判定:(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针对练习1.如图,△ABC中,∠B=60°,AB=AC,BC=3,则△ABC的周长为( )A.9 B.8 C.6 D.122.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a-b|+c-b=0,则△ABC是(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3.如图,已知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ABC是等边三角形,且CG=CD,DF=DE,则∠E=______.4.如图,一艘轮船由海平面上A地出发向南偏西40°的方向行驶80海里到达B地,再由B地向北偏西20°的方向行驶80海里到达C地,则A,C两地相距海里 ______.第1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知识点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定义:经过线段的中点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________.3.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____________ 上.归纳: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到线段两个端点________的所有点的集合.针对练习1.如图,△ABC 的周长为30 cm ,把△ABC 的边AC 对折,使顶点C 和点A 重合,折痕交BC 边于点D ,交AC 边于点E ,连接AD ,若AE =4 cm ,则△ABD 的周长是( A .22 cm B .20 cm C .18 cm D .15 cm2.如图,在△ABC 中,BC =8,AB 的中垂线交BC 于点D ,AC 的中垂线交BC 于点E ,则△ADE 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第2题图 第3题图3.如图所示,在△ABC 中,AB=AC ,∠A=120°,AB•的垂直平分线MN•分别交BC 、AB 于点M 、N , 求证:CM=2BM .4.如图所示,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EF 是AD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连结AF .求证:∠BAF=∠ACF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一个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 cm ,另一边长为5 cm ,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3 cmB .14 cmC .13 cm 或14 cmD .以上都不对2.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若AB =13,AD =12,则BC 的长为( ) A .5B .10C .20D .24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NM CBAA FE DC3.某城市几条道路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AE 与AB 的夹角为48°,若CF 与EF 的长度相等,则∠C 的度数为( ) A .48°B .40°C .30°D .24°4.在△ABC 中,其两个内角如下,则能判定△ABC 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 A .∠A =40°,∠B =50° B .∠A =40°,∠B =60° C .∠A =20°,∠B=80° D .∠A =40°,∠B =80°5.如图,在△ABC 中,AB =AC ,∠A =30°,AB 的垂直平分线l 交AC 于点D ,则∠CBD 的度数为( ) A .30°B .45°C .50°D .75°6.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BC 上一点,且DA =DC ,BD =BA ,则∠B 的大小为( ) A .40°B .36°C .30°D .25°7.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B =2,点D 为BC 的中点,DE ∥AB 交AC 于点E,过点E 作EF⊥DE,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则图中长度为1的线段有( ) A .3条B .4条C .5条D .6条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二.填空题8.如图,AB ∥CD ,点E 在BC 上,且CD =CE ,若∠B=36°,则∠D 的大小为______.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00°,则顶角的度数是______.10.如图,已知直线l 1∥l 2,将等边三角形如图放置,若∠α=40°,则∠β等于______. 11.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36°,DE 是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若BE =a ,AE =b ,则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ABC 的周长为______.1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25°,则顶角的度数为______.13.一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cm 和18cm 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______.14.如图, ∠DEF =36°,AB=BC=CD=DE=EF ,则∠A=______. 三.解答题15.如图,已知:在△ABC 中,∠C =∠ABC,BE ⊥AC ,△BDE 是正三角形.求∠C 的度数.FE D CBA16.如图,AD平分∠BAC,AD⊥BD。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考点梳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1条或3条对称轴.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3.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4.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则2b<a . 5.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顶角为∠A ,底角为∠B 、∠C ,则∠A =180°-2∠B ,∠B =∠C =2180A∠-︒. 典例精析典例1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0°,则其余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 A .40°,100° B .70°,70°C .60°,80°D .40°,100°或70°,70°【答案】D【解析】①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0°时,另外两个内角=(180°–40°)÷2=70°; ②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0°时,它的另外一个底角为40°,顶角为180°–40°–40°=100°. 所以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40°、100°或70°、70°.故选D .【名师点睛】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o ,解题关键是分情况进行讨论①已知角为顶角时;②已知角为底角时.典例2 (2019·延安市实验中学初二期末)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AD ⊥BCB .∠B =∠C C .AB =2BDD .AD 平分∠BAC【答案】C【解析】因为△ABC中,AB=AC,D是BC中点,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可得,A.AD⊥BC,故A选项正确;B.∠B=∠C,故B选项正确;C.无法得到AB=2BD,故C选项错误;D.AD平分∠BAC,故D选项正确.故选C.【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本题关键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拓展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4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__________cm.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依据,是把三角形中的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2.底角为顶角的2倍的等腰三角形非常特殊,其底角平分线将原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典例精析典例3 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D,E是AB上的一点,EF∥AD交CA的延长线于F.求证:△AEF是等腰三角形.【解析】∵AB=AC,AD⊥BC,∴∠BAD=∠CAD.又∵AD∥EF,∴∠F=∠CAD,∠FEA=∠BAD,∴∠FEA=∠F,∴△AEF是等腰三角形.拓展2.已知在△ABC中,AB=5,BC=2,且AC的长为奇数.(1)求△ABC 的周长;(2)判断△ABC 的形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 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 3.等边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和垂心重合. 典例精析典例4如图,在△ABC 中,∠B =∠C =60°,点D 为AB 边的中点,DE ⊥BC 于E ,若BE =1,则AC 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4【解析】∵DE ⊥BC ,∠B =∠C =60°, ∴∠BDE =30°,∴BD =2BE =2,∵点D 为AB 边的中点,∴AB =2BD =4, ∵∠B =∠C =60°,∴△ABC 为等边三角形, ∴AC =AB =4,故答案为:4.【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B =2BD 是解题的关键. 拓展3.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在AC 上,以BD 为一边作等边BDE ∆,连接CE . (1)说明ABD CBE ∆≅∆的理由; (2)若080BEC ∠=,求DBC ∠的度数.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在等腰三角形中,只要有一个角是60°,无论这个角是顶角还是底角,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典例精析典例5 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A.∵∠A=∠B=∠C,∴△ABC是等边三角形B.∵AB=AC,且∠B=∠C,∴△ABC是等边三角形C.∵∠A=60°,∠B=60°,∴△ABC是等边三角形D.∵AB=AC,∠B=60°,∴△ABC是等边三角形【答案】B【解析】A,∵∠A=∠B=∠C,∴△ABC是等边三角形,故正确;B,条件重复且条件不足,故不正确;C,∵∠A=60°,∠B=60°,∴∠C=60°,∴△ABC是等边三角形60°,故正确;D,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得到,故正确.故选B.拓展4.如图,已知OA=5,P是射线ON上的一个动点,∠AON=60°.当OP=__________时,△AOP 为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个性质常常用于计算三角形的边长,也是证明一边(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另一边(斜边)的一半的重要依据.当题目中已知的条件或结论倾向于该性质时,我们可运用转化思想,将线段或角转化,构造直角三角形,从而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典例精析典例6 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B=30°,BD=6,则CD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3【解析】∵在Rt △ABC 中,∠C =90°,∠B =30°,∴∠BAC =60°.又AD 平分∠BAC ,∴∠BAD = ∠CAD =30°,∴∠BAD =∠B =30°,∴AD =BD =6,∴CD =12AD =3,故答案为:3. 拓展5.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和12,则斜边上的中线的长度为__________. 勾股定理1.应用勾股定理时,要分清直角边和斜边,尤其在记忆a 2+b 2=c 2时,斜边只能是c .若b 为斜边,则关系式是a 2+c 2=b 2;若a 为斜边,则关系式是b 2+c 2=a 2.2.如果已知的两边没有明确边的类型,那么它们可能都是直角边,也可能是一条直角边、一条斜边,求解时必须进行分类讨论,以免漏解. 典例精析典例7cm cm ,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直角边长为cm cm ,∴斜边(cm ),∴周长cm ).故答案为:【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与三角形边长,面积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计算解出斜边是关键 拓展6.如图所示,在ABC ∆中,90B ∠=︒,3AB =,5AC =,D 为BC 边上的中点.(1)求BD 、AD 的长度;(2)将ABC ∆折叠,使A 与D 重合,得折痕EF ;求AE 、BE 的长度. 同步测试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则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是 A .3B .4C .7D .52.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0,20BC BD BAD =∠=,则BCD ∠的度数为A .50°B .55°C .60°D .65°3.如图是“人字形”钢架,其中斜梁AB =AC ,顶角∠BAC =120°,跨度BC =10m ,AD 为支柱(即底边BC 的中线),两根支撑架DE ⊥AB ,DF ⊥AC ,则DE +DF 等于A .10mB .5mC .2.5mD .9.5m4.如图,ABC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BDC ∆为顶角120BDC ∠=︒的等腰三角形,点M 、N 分别在AB 、AC 上,且60MDN ∠=︒,则AMN ∆的周长为A.2 B.3 C.1.5 D.2.55.如图,△ABC中,D、E两点分别在AC、BC上,AB=AC,CD=DE.若∠A=40°,∠ABD:∠DBC=3:4,则∠BDE=A.24°B.25°C.30°D.35°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为A.22 B.17C.17或22 D.267.如图,△ABC中,AB=AC=5,BC=6,点D在BC上,且AD平分∠BAC,则AD的长为A.6 B.5C.4 D.38.如图,A、B两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C也在格点上,且△ABC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是点C共有A .8个B .9个C .10个D .11个9.如图,Rt △ABC 中,∠B =90〬,AB =9,BC =6,,将△ABC 折叠,使A 点与BC 的中点D 重合,折痕为MN ,则线段AN 的长等于A .5B .6C .4D .310.将一个有45°角的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 放在一张宽为3 cm 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A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尺的一边AC 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角,如图,则三角尺的最长边的长为A .6B .C .D .11.三角形的三边a ,b ,c (b ﹣c )2=0;则三角形是_____三角形. 12.如图,等腰△ABC 中,AB =AC =13cm ,BC =10cm ,△ABC 的面积=________.13.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5°,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14.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一边长为6,则它的腰长为__________.15.如图,在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BC 、AC 上一点,且AD AE =,12EDC ∠=︒,∠=__________.则BAD16.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FD=__________°.1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BC=7,点E是AD上的一个动点,把△BAE沿BE向矩形内部折叠,当点A的对应点A1恰好落在∠BCD的平分线上时,CA1的长为__________.18.如图,在Rt△ABC中,点E在AB上,把△ABC沿CE折叠后,点B恰好与斜边AC的中点D重合.(1)求证:△ACE为等腰三角形;(2)若AB=6,求AE的长.19.如图,一架2.5 m 长的梯子斜立在竖直的墙上,此时梯足B 距底端O 为0.7 m .(1)求OA 的长度;(2)如果梯子顶端下滑0.4米,则梯子将滑出多少米?20.ABC ∆与DCE ∆有公共顶点C (顶点均按逆时针排列),AB AC =,DC DE =,180BAC CDE ∠+∠=︒,//DE BC ,点G 是BE 的中点,连接DG 并延长交直线BC于点F ,连接,AF AD .(1)如图,当90BAC ∠=︒时, 求证:①BF CD =; ②AF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当60BAC ∠=︒时,画出相应的图形(画一个即可),并直接指出AFD ∆是何种特殊三角形.。

中考数学第19讲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中考数学第19讲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由(1)知 BA=BC=BE,
∴∠EAB=∠AEB.
∴∠BAG=∠BEF=∠BCF.
课堂精讲
又∵BA=BC, ∴△GAB≌△FCB(SAS). ∴∠GBA=∠FBC,BG=BF. ∴∠GBF=∠GBA+∠ABF=∠FBC+∠ABF=∠ABC=120°.
GF ∴BF= 3. ∵AE=5,EF=CE=CF=2,∴GF=9. ∴BF= GF3= 93=3 3.
答案图 ∵∠ADB=∠EDC, ∴△ABD∽△ECD.∴BDDC=AEBC. ∵AD 平分∠BAC,∴∠BAD=∠CAD. ∴∠CAD=∠E.∴AC=CE.∴BDDC=AACB.
课堂精讲
例 8 下面是有关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的探究,阅读后按要求作答: 探究 1:如图 1,在△ABC 中,点 O 是∠ABC 与∠ACB 的平分线 BO 和 CO 的交点,通过分析发现:∠BOC=90°+12∠A.理由如下: ∵BO 和 CO 分别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 ∴∠1=12∠ABC,∠2=12∠ACB. ∴∠1+∠2=12(∠ABC+∠ACB). 又∵∠ABC+∠ACB=180°-∠A, ∴∠1+∠2=12(180°-∠A)=90°-12∠A. ∴∠BOC=180°-(∠1+∠2)=180°-90°-12∠A=90°+12∠A.
课堂精讲
考点一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例1 (1)(2018·成都)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 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 【答案】80°
课堂精讲
(2)(2018·湖州)如图,AD,CE 分别是△ABC 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若 AB= AC,∠CAD=20°,则∠ACE 的度数是( )
知识回顾
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定义: 垂直于 一条线段且 平分 这 条线段的直线叫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 线段两端点 的距离相 等. 3.判定: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__这__条__线__段__的___

中考数学复习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考点过关与基础练习题

中考数学复习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考点过关与基础练习题

22.等腰三角形➢知识过关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____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①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_________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2.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的定义:三条边___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_____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_____(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有一个角等于_____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____的距离相等;到一条线段两端点的_____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考点分类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1如图所示,①ABC中,AB=AC,E为AB边上一点,D为①ABC外一点,DE=DC,(1)若AD||BC,求证:①EDC=①BAC;(2)若①EDC=①BAC,求证:AD||BC.考点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2 在等边①ABC中,(1)如图1,P、Q是BC边上的两点,AP=AQ,①BAP=20°,求①AQB的度数;(2)如图2,P、Q是BC边上的两个动点(不与点B、C重合),点P在点Q的左侧,且AP=AQ,点Q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为M,连接AM、PM,求证:PA=PM考点3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例3(1)如图所示,底边BC为23,顶角A为120°的等腰ABC中,DE垂直平分AB于D,则①ACE的周长为( )A.2+23B.2+3C.4D.3(2)如图所示,在①ABC中,AB=BC,①ABC=11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连接BD,则①ABD=________➢真题演练1.如图,在△ABC中,AB=AC,∠BAC=24°,延长BC到点D,使CD=AC,连接AD,则∠D的度数为()A.39°B.40°C.49°D.51°2.如图,△ABC中,AB=AC,∠BAC=100°,AD是BC边上的中线,BE平分∠ABC交AC于点E.交AD于点F.则∠EFD的度数为()A.80°B.100°C.110°D.120°3.在△ABC中,∠A=80°,若△ABC为等腰三角形,则∠B的度数为()A.80°或50°B.80°或20°C.50°或20°D.80°或50°或20°4.如图所示,在△ABC中,AC=BC,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垂足为E,∠A =50°,则∠BCD=()A.30°B.40°C.50°D.60°5.如图,在△ABC中,∠BAC=90°,AD是高,BE是中线,CF是角平分线,CF交AD 于点G,交BE于点H.①△ABE的面积=△BCE的面积;②AF=FB;③∠F AG=2∠ACF.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6.如图,已知S△ABC=24m2,AD平分∠BAC,且AD⊥BD于点D,则S△ADC m2.7.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点D,E是BC上一点,且BE=AB,连结DE,若∠A=80°,∠CDE=50°,∠C的度数为.8.如图,在△ABC中,AB=AC,∠1=40°,∠2=∠3,则∠CDE=度.9.等腰△ABC中,AB=AC,点E为底边BC上一点,以点E为圆心,EA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D,测得∠CAE=80°,∠EAD=54°,则∠DEB=°.10.如图,在△ABC中,∠BAC=90°,AD是高,BE是中线,CF是角平分线,CF交AD 于点G,交BE于点H,下面说法正确的有(填写序号).①S△ABE=S△BCE;②∠AFG=∠AGF;③∠F AG=2∠ACF;④AF=FB.11.在△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AE交BF于点O,∠BAC=80°,∠C =70°.(1)求∠BOE的大小;(2)求证:DE=DC.1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C =DC ,点E 在边AB 上,∠EBC =∠EDC .(1)求证:EB =ED .(2)当∠A =90°,求证:∠BED =2∠BDA .13.如图,在△ABC 中,∠BAC 是钝角,∠B =2∠ACB .延长BA 至D ,使得AD =BA .过D 作DE ⊥BC 于E ,连结AC 交DE 于F ,连结AE ,CD .(1)求证:△EAC 为等腰三角形.(2)若:S △BAE =56S △DCE ,求BE AE 的值.14.如图,△ABC 的两条外角平分线CD 、BD 相交于点D ,MN 过点D ,且MN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M 、N .(1)求证:MN =CN +BM ;(2)若C △AMN +BC =2C △ABC ,求C △ABC MN 的值.➢课后练习1.用一条长为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腰与底边不等的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可能是()A.4,4,10B.3.6,7.2,7.2C.4,6,8D.6,6,62.如图,△ABC中,AB=AC,∠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P,过P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AB,AC于点M,N,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总个数是()A.2B.3C.4D.5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DAB的平分线交BC于点E,DE⊥AE,若AD =12,BC=8,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A.32B.20C.16D.284.如图,在△ABC中,AB=AC,点E、F分别在BA、BC的延长线上,∠EAC、∠ABC、∠ACF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对于以下结论:①AD∥BC;②AD=AC;③∠ADC=∠ACB;④∠ADB与∠ADC互余.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4B.3C.2D.1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AC与BD相交于点O,E,F分别是AC,BD的中点,连接EF.(1)求证:EF⊥BD;(2)若EF=3,BD=8,求AC的长.(简述过程)6.如图,△ABC中,AD⊥BC,EF垂直平分AC,交AC于点F,交BC于点E,且AE=AB.(1)求证:∠B=2∠C;(2)若AC=10,AD=6,求△ABC的周长.7.已知△ABC中,D为边BC上一点,AB=AD=CD.(1)试说明∠ABC=2∠C;(2)过点B作AD的平行线交CA的延长线于点E,若AD平分∠BAC,求证:AE=AB.8.如图,在△ABC中,∠ABC=3∠C,AD平分∠BAC,BE⊥AD于E,求证:BE=12(AC﹣AB).(提示:延长BE交AC于点F).9.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AB、BC、AC边上,且BE=CF,BD =CE.(1)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2)当∠A=50°时,求∠DEF的度数.➢冲击A+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出示了一个问题: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AE ⊥EP,EP与正方形的外角∠DCG的平分线交于P点.试猜想AE与EP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思考尝试】(1)同学们发现,取AB的中点F,连接EF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请在图1中补全图形,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实践探究】(2)希望小组受此问题启发,逆向思考这个题目,并提出新的问题: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E为BC边上一动点(点E,B不重合),△AE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P =90°,连接CP,可以求出∠DCP的大小,请你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拓展迁移】(3)突击小组深入研究希望小组提出的这个问题,发现并提出新的探究点:如图3,在正方形ABCD中,E为BC边上一动点(点E,B不重合),△AE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P=90°,连接DP.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时,可以求出△ADP周长的最小值.当AB =4时,请你求出△ADP周长的最小值.。

中考数学复习----《等边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含答案解)

中考数学复习----《等边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含答案解)

中考数学复习----《等边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含答案解) 知识点总结1. 等边三角形的概念: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相等,且三个角都等于60°。

②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存在“三线合一”③等腰三角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

④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43a (a 为等腰三角形的边长)。

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个角都相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③底和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④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练习题1、(2022•鞍山)如图,直线a ∥b ,等边三角形ABC 的顶点C 在直线b 上,∠2=40°,则∠1的度数为( )A .80°B .70°C .60°D .50°【分析】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 =6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出∠3=80°,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的度数.【解答】解:∵△ABC 为等边三角形,∴∠A =60°,∵∠A +∠3+∠2=180°,∴∠3=180°﹣40°﹣60°=80°,∵a∥b,∴∠1=∠3=80°.故选:A.2、(2022•绵阳)下列关于等边三角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轴对称图形B.对称轴的交点是其重心C.是中心对称图形D.绕重心顺时针旋转120°能与自身重合【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边的高线所在的直线是其对称轴,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三条高线的交点为等边三角形的重心,∴对称轴的交点是其重心,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等边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选项符合题意;等边三角形绕重心顺时针旋转120°能与自身重合,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2•海南)如图,直线m∥n,△ABC是等边三角形,顶点B在直线n上,直线m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若∠1=140°,则∠2的度数是()A.80°B.100°C.120°D.140°【分析】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60°,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EF的度数,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同旁内角互补,可得结论.【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60°.对于△AEF,∵∠1=∠A+∠AEF=140°,∴∠AEF=140°﹣60°=80°,∴∠DEB=∠AEF=80°,∵m∥n,∴∠2+∠DEB=180°,∴∠2=180°﹣80°=100°,故选:B.4、(2022•张家界)如图,点O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OA=2,OB=1,OC=3,则△AOB与△BOC的面积之和为()A .43B .23C .433D .3【分析】将△AO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CDB ,连接OD ,可得△BOD 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COD =90°,从而解决问题.【解答】解:将△AO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CDB ,连接OD ,∴OB =BD ,∠OBD =60°,CD =OA =2,∴△BOD 是等边三角形,∴OD =OB =1,∵OD 2+OC 2=12+()2=4,CD 2=22=4,∴OD 2+OC 2=CD 2,∴∠DOC =90°,∴△AOB 与△BOC 的面积之和为S △BOC +S △BCD =S △BOD +S △COD =×12+=, 故选:C .。

【人教版】2020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知识点29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人教版】2020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知识点29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29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一、选择题1. (2018四川绵阳,11,3分) 如图,△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 ,CE=CD ,△ACB 的顶点A 在△ECD 的斜边DE 上,若AE=2,AD=6,则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A.2B.23-C.13-D.33-【答案】D【解析】解:过A 点作AF ⊥CE 于点F ,设AB 与CD 的交点为M ,过M 点作MN ⊥AC 于点N ,如图所示. ∵△E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45°.∵AE=2,AD=6,∴AF=EF=1,CE=CD=2DE=31+, ∴CF=3,∴AC=22CF AF +=2,∠ACF=30°∴∠ACD=60°. 设MN =x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AB=45°,∴AN=MN =x ,CN=3MN =33x , ∴AC=AN+CN=x +33x =2, 解得x=3-3,∴S △ACM =21×AC ×MN=3-3. 故选D.【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计算2. (2018山东临沂,11,3分)如图,∠ACB =90°,AC =BC ,AD ⊥CE ,BE ⊥CE ,垂足分别是点D ,E .AD =3,BE =1.则DE 的长是( )第11题图A .32B .2C .D【答案】B【解析】∵AD ⊥CE ,BE ⊥CE ,∴∠ADC =∠CEB =90°,∠DAC +∠DCA =90°,∵∠ACB =90°,∴∠ECB +∠DCA =90°,∴∠DCA =∠ECB ,∵AC =CB ,∴△ACD ≌△CBE ,∴AD =CE =3,CD =BE =1,∴DE =CE -CD =3-1=2,故选B.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3. (2018山东省淄博市,11,4分)如图,在Rt△ABC 中,CM 平分∠ACB 交AB 于点M ,过点M 作MN ∥BC 交AC 于点N ,且MN 平分∠AMC ,若AN =1,则BC 的长为(A )4 (B ) 6 (C )(D )8(第11题图)B【答案】B【思路分析】由已知MN ∥BC 和CM 平分∠ACB 可证MN =NC ,∠ANM =∠ACB ,∠NMC =∠MCB ,再由MN 平分∠AMC 可得∠ANM =∠ACB ,从而得到∠ANM =2∠AMN ,可得∠AMN =30°,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MN ,进而得到NC ,求得AC ,从而求出BC .【解题过程】∵MN ∥BC ,∴∠ANM =∠ACB ,∠NMC =∠MCB ,∵CM 平分∠ACB ,∴∠MCB =∠MCN =12∠ACB ,∴∠NMC =∠NCM ,∴MN =NC ,∵MN 平分∠AMC ,∴∠AMN =∠NMC =12∠AMC ,∴∠AMN =12∠ACB =12∠ANM ,∵∠A =90°,∴∠AMN =30°,∵AN =1,∴MN =2,∴NC =2,∴AC =3,∵∠B =∠AMN =30°,∴BC =2AC =6,故选B.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判定;解直角三角形4. (2018浙江湖州,5,3)如图,AD ,CE 分别是△ABC 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若AB =AC ,∠CAD =20°,则 ∠ACE 的度数是( )A .20°B .35°C .40°D .70°【答案】B【解析】∵AB=AC,AD是△ABC的中线,∴AD⊥BC.∵∠CAD=20°,∴∠ACD=70°.∵CE是∠ABC的平分线,∴∠ACE=35°.故选B.【知识点】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中线1. (2018福建A卷,5,4)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AD⊥BC,垂足为D,点E在线段AD上,∠EBC=45°,则∠ACE等于( )A.15° B.30° C. 45° D. 60°【答案】A【解析】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AD⊥BC,∴BD=CD,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BE=CE,∴∠EBC=∠ECB=45°,∴∠ECA=-60°-45°=15°.【知识点】等边三角形性质,三线合一2. (2018福建B卷,5,4)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AD⊥BC,垂足为D,点E在线段AD上,∠EBC=45°,则∠ACE等于( )A.15° B.30° C. 45° D. 60°【答案】A【解析】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AD⊥BC,∴BD=CD,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BE=CE,∴∠EBC=∠ECB=45°,∴∠ECA=-60°-45°=15°.【知识点】等边三角形性质,三线合一3. (2018四川雅安,10题,3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C=72°,B为圆心,BC为半径画弧,交AC与点D,则线段AD的长为第10题图A.【答案】C【解析】在△ABC中,AB=AC,∠C=72°,所以∠B=72°,∠A=36°,因为BC=BD,所以∠BDC=72°,所以∠ABD=36°,所以 C【知识点】等腰三角形4. (2018四川凉山州,4,4分)如图,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12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②作直线MN交BC于D,连结AD.若AD=AC,∠B=25°,则∠C=()A.70°B.60°C.50°D.40°【答案】C【解析】由作图可知MN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D=BD,∠DAB=∠B=25°,∵∠CDA为△ABD的一个外角,∴∠CDA=∠DAB+∠B=50°.∵AD=AC,∴∠C=∠CDA=50°.故选择C.【知识点】尺规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5. (2018广西玉林,9题,3分)如图,∠AOB=60°,OA=OB,动点C从点O出发,沿射线OB方向移动,以AC为边在右侧作等边△ACD,连接BD,则BD所在直线与OA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垂直D.平行、相交或垂直第9题图【答案】A【解析】由已知得△AOB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OAB=60°.易证△AOC≌△ABD,得∠ABD=60°.所以∠OAB=∠ABD,所以BD∥OA.故选A.【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二、填空题1. (2018四川省成都市,11,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答案】80°【解析】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且两个底角相等,∴顶角为180°-2×50°=80°.【知识点】等腰三角形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1. (2018贵州遵义,14题,4分)如图,△ABC中,点D在BC边上,BD=AD=AC,E为CD的中点,若∠CAE=16°,则∠B为_______度第14题图【答案】37【解析】因为AD=AC ,E 为CD 的中点,所以∠DAC=2∠CAE=32°,所以∠ADC=12(180°-∠DAC)=74°,因为BD=AD ,所以∠B=12∠ADC=37°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外角2. (2018湖南省湘潭市,12,3分)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D 是边BC 的中点,则∠BAD________.【答案】30°【解析】∵△ABC 是等边三角形,∴∠BAC=60°,AB=AC ,∵D 是BC 中点,∴AD 平分∠BAC ,∴∠BAD=30°.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 (2018江苏淮安,13,3)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50°,则它的底角等于 .【答案】65°【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性质,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性质可得结果. 解:由题意得,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顶角)÷2=(180°-50°)÷2=65°. 故答案为65°【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4. (2018 湖南张家界,12,3分)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50,得到ADE ∆,这时点D C B 、、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则B ∠的度数为______.【答案】15【解析】解:∵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50,得到ADE ∆,∴∠BAD=150°,ABC ∆≌ADE ∆. ∴AB=AD.∴△BAD 是等腰三角形. ∴∠B=∠ADB=1°-2BAD (180∠)=15°.【知识点】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解答题1. (2018浙江绍兴,22,12分)数学课上,张老师举了下面的例题: 例1 等腰三角形ABC 中,110A ∠=,求B ∠的度数.(答案:35)例2 等腰三角形ABC 中,40A ∠=,求B ∠的度数.(答案:40或70或100) 张老师启发同学们进行变式,小敏编了如下一题: 变式 等腰三角形ABC 中,80A ∠=,求B ∠的度数. (1)请你解答以上的变式题.(2)解(1)后,小敏发现,A ∠的度数不同,得到B ∠的度数的个数也可能不同.如果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设A x ∠=,当B ∠有三个不同的度数时,请你探索x 的取值范围.【思路分析】(1)可分当A ∠为顶角、当A ∠为底角两种情况讨论,当A ∠为顶角时,B ∠只能为底角;当A ∠为底角时,B ∠既可以为顶角,也可以为底角所以B ∠的度数有三种情况。

中考数学复习《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中考数学复习《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B)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6. 如图1-4-4-11,△ABC中,BE平分∠ABC,CE平分∠ACB,DF 经过点E,分别与AB,AC相交于点D,F,且DF∥BC. (1)求证:△DEB是等腰三角形; (2)求证:DF-BD=CF.
证明:(1)∵BE平分∠ABC, ∴∠ABE=∠CBE. ∵DF∥BC,∴∠DEB=∠CBE. ∴∠ABE=∠DEB. ∴BD=DE. ∴△DEB是等腰三角形. (2)∵CE平分∠ACB,∴∠ACE=∠BCE. ∵DF∥BC,∴∠FEC=∠BCE. ∴∠ACE=∠FEC. ∴EF=CF. ∵BD=DE,∴DF-BD=CF.
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一) 第4节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知识梳理
概念定理
1. 等腰三角形 (1)定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性质 ①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 角). ②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 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 ∴∠B=60°. ∵DE∥AB,∴∠EDC=∠B=60°. ∵EF⊥DE,∴∠DEF=90°. ∴∠F=90°-∠EDC=30°. (2)∵∠ACB=60°,∠EDC=60°, ∴△EDC是等边三角形. ∴ED=DC=2. ∵∠DEF=90°,∠F=30°, ∴DF=2DE=4.
(3)其他性质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 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底边长为b,则
________.
④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A,底角为∠B,∠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 (2019宁夏,5,3分) 如图,在△ABC 中,AC BC =,点D 和E 分别在AB 和AC 上,且AD AE =.连接DE ,过点A 的直线GH 与DE 平行,若40C ∠=︒,则GAD ∠的度数为( ).
A .40︒
B .45︒
C .55︒
D .70︒
【答案】C
【解析】因为AC BC =,所以(180)270BAC C ∠=︒-∠÷=︒,因为(180)270BAC C ∠=︒-∠÷=︒,所以(180)255ADC BAD ∠=︒-∠÷=︒,因为//GH DE ,所以55GAD ADC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二、填空题
1. (2019贵州省毕节市,题号17,分值5分)如图,以△ABC 的顶点B 为圆心,BA 长为半径画弧,交BC 边于点D ,连接AD .若∠B =40°,∠C =36°,则∠DAC 的大小为 .
【答案】34°.
【解析】解:∵∠B =40°,∠C =36°,
∴∠BAC =180°﹣∠B ﹣∠C =104°
∵AB =BD
∴∠BAD =∠ADB =(180°﹣∠B )÷2=70°,
∴∠DAC =∠BAC ﹣∠BAD =34°.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 (2019贵州黔西南州,13,3分)如图,以△ABC 的顶点B 为圆心,BA 长为半径画弧,交BC 边于点D ,连接AD .若∠B =40°,∠C =36°,则∠DAC 的大小为 .
【答案】34°
【解析】解:∵∠B =40°,∠C =36°,
∴∠BAC =180°﹣∠B ﹣∠C =104°
∵AB =BD
∴∠BAD =∠ADB =(180°﹣∠B )÷2=70°,
∴∠DAC=∠BAC﹣∠BAD=34°
故答案为:34°.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 (2019黑龙江绥化,17题,5分)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A=______度.
第17题图
【答案】16
【解析】∵BD=AD,设∠A=∠ABD=x,∴∠BDC=2x,∵BD=BC,∴∠C=∠BDC=2x,∵AB=AC,∴∠ABC=∠C=2x,∴x+2x+2x=180°,∴x=36°.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等边对等角
4.(2019黑龙江哈尔滨,20,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C=DC,∠A=60°,点E为AD边上一点,连接BD、CE,CE与BD交于点F,且CE∥AB,若AB=8,CE=6,则BC的长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如图,连接AC交BD于点O
∵AB=AD,BC=DC,∠A=60°,
∴AC垂直平分BD,△ABD是等边三角形
∴∠BAO=∠DAO=30°,AB=AD=BD=8,
BO=OD=4
∵CE∥AB
∴∠BAO=∠ACE=30°,∠CED=∠BAD=60°
∴∠DAO=∠ACE=30°
∴AE=CE=6
∴DE=AD﹣AE=2
∵∠CED=∠ADB=60°
∴△EDF是等边三角形
∴DE=EF=DF=2
∴CF=CE﹣EF=4,OF=OD﹣DF=2
∴OC
∴BC=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勾股定理
三、解答题
1.(2019黑龙江哈尔滨,22,7分)图1、2是两张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C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1中画出以AC为底边的等腰直角△ABC,点B在小正方形顶点上;(2)在图2中画出以AC为腰的等腰△ACD,点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ACD的面积为8。

【思路分析】(1)作AC的垂直平分线,作以AC为直径的圆,垂直平分线与圆的交点即为点B;
(2)以C为圆心,AC为半径作圆,格点即为点D;
【解题过程】解:(1)作AC的垂直平分线,作以AC为直径的圆,垂直平分线与圆的交点即为点B;
(2)以C为圆心,AC为半径作圆,格点即为点D;
【知识点】尺规作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2019湖北孝感,18,8分)如图,已知∠C=∠D=90°,BC与AD交于点E,AC=BD,求证:AE=BE.
【思路分析】由HL证明Rt△ACB≌Rt△BDA得出∠ABC=∠BAD,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题过程】解:证明:∵∠C=∠D=90°,
∴△ACB和△BDA是直角三角形,
在Rt△ACB和Rt△BDA中,,
∴Rt△ACB≌Rt△BDA(HL),
∴∠ABC=∠BAD,
∴AE=BE.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21.3.(2019吉林省,24,8分)
性质探究
如图①,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CB=120°,则底边AB与腰AC的长度之比为
理解运用
(1)若顶点为120°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3
4
8 ,则它的面积为;
(2)如图②,在四边形EFGH中,EF=EG=EH
①求证:∠EFG+∠EHG=∠FGH;
②在边FG,GH上分别取中点M,N,连接MN,若∠FGH=120°,EF=10,直接写出线段MN的长. 类比拓展
顶角为2α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一腰的长度之比为(用含α的式子表示)
【思路分析】性质探究
如图,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则AB=2AE,∵∠ACB=120°,∴∠ACD=60°,Rt △ACD 中,AD:AC=2
3:1,∴AB;AC=13:
理解运用
(1)根据性质探究可知底边AB 与腰AC 的长度之比为13:,已知周长为348+,所以可以求出AB 的长,进而求出CD 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求出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2)①根据等边对等角,∵EF=EG ,∴∠EFG=∠EGF,∵EG=EH,∴∠EGH=∠EHG ,
∴可证∠EFG+∠EHG=∠FGH;
②如图,连接FH
∵∠EFG=∠EGF ,∠EGH=∠EHG ,又∵∠FGH=120°∴∠EFG+∠EHG=∠FGH=120°,∵四边形EFGH 内角和
360°,∴∠FEH=120°,由性质探索可知底边AB 与腰AC 的长度之比为13:
,∴FH=310,△FHG 中,MN 为中位线,∴MN=353102
1=⨯ 类比拓展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中,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
∠ACB=2α,则∠ACD=α,AB=2AD,Rt △ACD 中,AD:AC=sinα,∴AB:AC=2sinα:1
【解题过程】
性质探究
如图,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
则AB=2AE,
∵∠ACB=120°,
∴∠ACD=60°,
Rt △ACD 中, AD:AC=23
:1,
∴AB;AC=13:
理解运用
(1)根据性质探究可知,底边AB 与腰AC 的长度之比为13:
, 设AC=x ,则AB=x 3 ∵周长为348+,
∴AB=4,AB=34
∴CD=2, ∴三角形的面积为34
(2)①∵EF=EG ,
∴∠EFG=∠EGF,
∵EG=EH,
∴∠EGH=∠EHG ,
∴∠EFG+∠EHG=∠FGH;
②如图,连接FH
∵∠EFG=∠EGF ,∠EGH=∠EHG ,
又∵∠FGH=120°
∴∠EFG+∠EHG=∠FGH=120°,
∵四边形EFGH 内角和360°,
∴∠FEH=120°,
由性质探索可知底边AB 与腰AC 的长度之比为13:
, ∴FH=310,
△FHG 中,MN 为中位线,
∴MN=3531021=⨯
类比拓展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中,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
∠ACB=2α,
则∠ACD=α,AB=2AD,
Rt△ACD中,AD:AC=sinα,
∴AB:AC=2sinα:1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