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外弓推磨牙向后致单侧磨牙反颌1例报告

合集下载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牙移动效率的研究现况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牙移动效率的研究现况

第11期2020年4月No.11April ,2020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牙移动效率的研究现况祖丽胡马尔·努尔艾合买提1,古力巴哈·买买提力2*(1.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当前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因舒适、美观、可预测矫治效果等优点吸引了众多患者和医生。

临床实践中发现,ClinCheck 软件预测矫治效果与实际矫治效果之间有一定的差异,通常不能100%实现。

文章对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牙齿唇(颊)舌向、近远中向、压低和伸长、旋转移动的矫治效率进行了文献研究,以期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效率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志码:A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860194。

作者简介:祖丽胡马尔·努尔艾合买提(1993—),女,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口腔正畸学。

*通信作者:古力巴哈·买买提力(1965—),女,新疆乌鲁木齐人,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方向:口腔正畸学。

引言20世纪90年代末,无托槽隐形矫治器(Clear Aligner ,CA )面世,相对于传统金属矫治器,它更加美观、舒适,引起了很大一部分正畸医生及患者的关注[1-2]。

从一开始的否认、怀疑到尝试,从简单病例到矫治更复杂的拔牙病例,从成人矫治到青少年矫治,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托槽矫治技术(Clear Aligner Treatment ,CAT )不断更新,不断改善,不断突破,逐渐获得大家的好评[3-5]。

通过临床可以发现第一期矫治效果和矫治设计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往往需要精细调整或重启来达到最终的矫治目标[6]。

本文对设计移动量和实际移动量间的差异、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牙移动效率和ClinCheck 软件的可预测性进行了文献研究,以期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高仿2-076口腔医学中级-4-A.总结

高仿2-076口腔医学中级-4-A.总结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链球菌的致龋性主要取决于其A、存在于牙面的隐蔽部位B、能在酸性环境下生活C、能与牙面紧密粘附D、产酸且维持时间长E、产酸性和耐酸性2.FR酚醛树脂塑化剂的主要成分是A、甲醛和间苯二酚B、乙醇和间苯二酚C、氢氧化钠D、氢氧化钙E、多聚甲醛3.根管治疗中,用于根管侧压充填法的专用器械是A、光滑髓针B、侧向充填器C、螺旋充填器D、K型扩大器E、K型根管锉4.间接盖髓术的适应证不包括A、深龋,牙髓活力测正常B、深龋去腐未净穿髓C、深龋,冷测一过性敏感D、外伤冠折的近髓折断面E、牙体缺损修复的牙体预备后5.恒前牙及第一磨牙出现釉质发育不全,可推断其发育障碍的时间是A、出生前B、1岁左右C、2岁以内D、2~3岁以后E、5~6岁6.引起牙周病的始动因素是A、菌斑微生物B、牙石C、食物嵌塞D、咬合创伤E、不良修复体7.成人牙周炎患者的重要表现为A、龈袋形成B、牙齿不发生松动和移位C、牙槽骨吸收D、病变持续快速进展E、炎症仅波及边缘龈8.成人慢性牙周炎的基础治疗是A、袋内使用复方碘液B、洁治及刮治C、长期服用替硝唑D、翻瓣术E、调及服用甲硝唑9.治疗疱疹性口炎的常用药物是A、青霉素B、链霉素C、四环素D、无环鸟苷E、制霉菌素10.与慢性念珠菌感染有关的疾病是A、白色水肿B、义齿性口炎C、白色海绵痣D、白色角化病E、黏膜下纤维性变11.牙齿萌出特点不包括A、左右对称萌出B、下牙先于上牙萌出C、女孩比男孩换牙早D、乳牙换牙时可有“生理性流涎”现象E、乳恒牙换牙时间比顺序重要12.需要患儿自己摘戴清洁的保持器是A、丝圈保持器B、功能性保持器C、下颌舌弓保持器D、上颌Nance弓E、远中导板保持器13.下列疾病的患者在拔牙前后应给予抗生素以预防并发症,但不包括A、糖尿病B、先天性心脏病C、慢性肝炎D、风湿性心脏病E、曾做过心血管手术14.关于牙钳的描述错误的是A、上颌双尖牙钳亦称万能牙钳B、牛角钳是专为拔除设计的C、上前牙钳常用于D、上颌磨牙钳有左右之分E、上颌双尖牙常用于近中阻生的拔除15.在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时最易损伤的神经为A、下牙槽神经B、颊神经C、舌神经D、颏神经E、下颌神经16.医源性感染是指A、医生将疾病传染给病人B、医院内发生的传染病C、抗菌素使用不当所致二重感染D、医务人员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造成的感染E、抗菌素治疗效果不好的感染疾病17.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最常见途径是A、牙源性感染B、腺源性感染C、创伤性感染D、医源性感染E、血源性感染18.可使舌后坠,引起呼吸困难发生室息的颌骨骨折是A、颏部粉碎性骨折B、Le Fort Ⅱ型骨折C、颏部正中单线骨折D、左颏孔区骨折E、双侧髁突颈部骨折19.稳定性咬合板的厚度一般为A、0.5mm左右B、1.0mm左右C、2.0mm左右D、3.0mm左右E、4.0mm左右20.全口义齿塑料基托的平均厚度为A、0.5mm左右B、1.0mm左右C、2.0mm左右D、3.0mm左右E、4.0mm左右21.无牙颌患者修复前作牙槽嵴修整的主要目的是A、去除所有倒凹B、将牙槽嵴修整圆钝C、去除残余的牙根及牙冠D、去除尖锐的骨突和骨尖E、去除全部骨突22.金属烤瓷全冠的适应证不包括A、前牙四环素牙B、需作烤瓷固位体的固定桥基牙C、青少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D、前牙扭转不能正畸治疗者E、牙体缺损较大而无法充填治疗者23.个别牙缺失而不及时修复,所导致的影响不包括A、影响发音B、邻牙倾斜C、邻牙松动D、对牙伸长E、咀嚼功能降低24.错畸形局部危害性不包括A、影响、颌、面的发育B、影响口腔健康C、影响口腔功能D、影响容貌外观E、影响胃肠消化功能25.影响牙周疾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分布B、时间分布C、年龄状况D、民族分布E、口腔卫生26.男,54岁。

牙列拥挤——推磨牙向远中

牙列拥挤——推磨牙向远中
禁忌症:经磨牙间隙区分析,;严重拥挤者;磨牙 牙轴明显向远中者;
原理:上颌结节是上颌生长发育的中心之一,随着牙 齿的远中移动,在上颌结节的远中有新骨的沉积.此 外上颌骨的形成是膜内成骨,使得上颌骨是疏松多 孔结构,并有着丰富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磨牙的移动 和骨的改建.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的儿童和青少年, 上颌结节的骨吸收和沉积,也有利于该技术的应用. 有研究表现,生长发育对成功推磨牙向远中起了重 要的作用.最后,磨牙或前磨牙一般牙冠向近中呈现 不同程度的倾斜,也利于磨牙向远中移动.
(3)限制前突的上牙弓向前生长:内弓应与前牙接触,内弓就位后,在自然 状态下,其前牙区应位于牙冠的中⅓与龈⅓的交界处.在向后牵引力的作 用下,内弓前段内侧对上前牙唇面均匀施加压力,从而抑制其前突倾向.
(4)扩展牙弓宽度:对于上牙弓宽度不足的情况,使口内弓略宽于牙弓的 宽度,通常当一侧内弓就位后,另一侧位于颊面管的口外弓管的颊侧约 5mm;则当这一侧内弓就位后,可起到扩展牙弓宽度的作用.
腭部种植体支抗与横腭杆联合矫治器:在腭中缝且前后向近 上颌第一磨牙处植入微螺钉,连接双侧第一磨牙的横腭杆位 于该螺钉的前方,两者之间通过弹性牵引可推磨牙向远中移 动.
邻面去釉
牙齿邻面釉质的厚度为0.75~1.25mm,同时邻面釉质存在正 常的生理磨耗,这是邻面去釉的解剖生理基础.但邻面去釉 受牙齿邻面釉质厚度及牙冠颈缘近远中宽度等解剖条件的 限制.在上前牙区,一般每颗前牙可去除邻面釉质的厚度为 0.25mm,总共可获得4mm的额外间隙.在下前牙区,由于切 牙近远中径小,邻面去釉的程度较小,所能提供的额外间隙 亦较小.另外,对上颌或下颌后牙的邻面去釉也可得到约 4mm的牙弓间隙.
推磨牙向远中
推磨牙向后:临床上常用该方法增加牙弓长度,即通过各种矫治装置向 远中直立或整体移动恒磨牙以获得解除牙列拥挤的间隙,同时矫治磨牙

口外弓推磨牙向后致单侧磨牙反颌1例报告

口外弓推磨牙向后致单侧磨牙反颌1例报告

口外弓推磨牙向后致单侧磨牙反颌1例报告
表艳;车锋哲;孙丽君;孙钟杰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5(000)032
【摘要】目的:本文报告1例口外弓推磨牙向后致单侧磨牙反颌,提醒临床医生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时应适当加大内弓宽度。

【总页数】2页(P95-95,97)
【作者】表艳;车锋哲;孙丽君;孙钟杰
【作者单位】133000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133000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133000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133000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腭侧螺旋推簧和颊侧改良片段弓联合装置推磨牙向后的临床应用 [J], 李茜
2.口外弓联合摆式矫治器推磨牙向后的临床观察 [J], 李万顺
3.口外弓前方牵引推磨牙远移治疗前牙反牙合磨牙远中关系错牙合畸形20例效果观察 [J], 康卫明; 金苗; 乔珺; 陈华
4.种植体支抗及口外弓推磨牙向后的临床治疗 [J], 王玉萍
5.腭侧螺旋推簧配合口外弓推磨牙向后的临床研究 [J], 夏宣童;程祥惠;李卫海;杨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的正畸矫治

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的正畸矫治

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的正畸矫治双颌前突是指上颌和下颌的牙齿和(或)牙槽骨向前突出的错牙合畸形,是牙牙合面在三维方向上畸形的综合表现。

据报道我国人群双颌前突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白种人及日本人。

临床表现为开唇露齿,上下颌牙齿长轴倾斜度大,闭唇费力且不自然,面部中1/3向前凸出,颏部较小,严重的双颌前突常伴有口呼吸不良习惯,而长期的口呼吸会加重前突的程度,严重影响患者面形美观,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1临床资料1.1 病因多数学者认为双颌前突与遗传有关,另外,与饮食习惯也有联系,如长期吮吸食物等。

由多种因素综合而导致患者上下颌向前发育过度或上下牙弓长度过大,从而形成双颌前突错牙合畸形。

1.2 临床表现1.2.1 软组织表现覆盖在面部硬组织外部的软组织为人们提供了最直观的形象,即容貌是软组织来决定的。

双颌前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面部软组织畸形,双唇前突、开唇露齿、上下嘴唇短、闭唇费力且不自然、面部中1/3向前凸出以及颏部发育欠佳而显得较小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

研究表明正常牙合与错牙合人群侧貌的区别主要集中在面下1/3,鼻唇颏三者之间关系协调则表现为美的侧貌。

双颌前突错胎与正常牙合侧貌的差异主要在唇颏部,由于上下唇突,使下唇至颏部肌肉紧张,失去了它们之间正常的曲线,颏部显得后缩,从而使得与白种人相比不太突出的颏部就更显示不出来。

鼻、唇、颏三者在对美学的影响上是不可分割,互为参照的,特别是颏部的位置形态在侧貌美学上具有重要作用,多数学者均认为颏部后缩,即无“颏部”严重影响软组织侧貌面型。

1.2.2 牙牙合关系(1)拥挤程度有相当一部分双颌前突患者牙齿排列相对整齐,上下牙列前牙明显唇倾,因而拥挤度并不大,可伴有或不伴有骨性前突。

(2)磨牙关系大部分双颌前突患者的磨牙关系表现为Ⅰ类,或轻度Ⅱ类。

(3)骨骼型磨牙关系Ⅰ类的双颌前突患者一般表现为Ⅰ类骨骼型,或ANB角稍偏大提示轻度Ⅱ类骨骼型;磨牙关系轻度Ⅱ类的双颌前突患者可以表现为Ⅰ类或Ⅱ类骨骼型。

口腔正畸学试题库与答案

口腔正畸学试题库与答案

口腔正畸学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哪项不是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诊断标准A、ANB角〈2°(替牙期)B、ANB角〈0°(恒牙期)C、近中磨牙关系,下颌不能后退至前牙对刃D、NB角〉5°E、伴有不同程度的颌骨大小、形态、和位置异常正确答案:D2.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牙齿移动类型是A、伸长移懂B、整体移动C、旋转移动D、压低移动E、倾斜移动正确答案:E3.多根牙的抗力中心在A、所有选项都不对B、根分叉附近向根尖方向3~4mmC、根分叉附近向验方1~2mmnD、根分叉附近向根尖方向1~2mmE、根分叉附近向牙合方2~3mm正确答案:D4.影响粘结力的大小下列哪项提法是错误的A、与被粘结面的清洁度成正比B、无机盐的粘结剂明显小于树脂类粘结剂C、与粘结面积成正比D、与粘结厚度成反比E、与粘结剂厚度成正比正确答案:E5.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牙周病损表现是A、牙槽骨吸收B、牙齿松动C、牙龈脓肿D、深的牙周袋E、牙龈红肿正确答案:E6.平整患者Spee曲线曲度为2mm,需要牙弓间隙A、2.5mmB、3.5mmC、3mmD、2mmE、4mm正确答案:D7.与功能性反(牙合)相比,解剖性反(牙合)通常表现为A、对称的牙弓B、上、下颌牙齿大小协调C、明显的磨耗面D、偏移地闭合至正中性关系位E、无偏移地闭合至正中性关系位正确答案:E8.生长发育完成的年龄A、男性14-16岁B、女性14-16岁C、男性17-19岁D、男性24岁左右E、男性16-18岁正确答案:D9.上颌第一磨牙在下颌第一磨牙之前萌出,容易形成:A、正锁牙合B、近中牙合C、反锁牙合D、开牙合E、远中牙合正确答案:E10.对进行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及重点是A、勿咀嚼硬物B、教会患者如何控制菌斑及改变不良习惯C、定期复诊D、不要自行拆除牙齿矫治器E、按时牵引橡皮筋正确答案:B11.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3mm以上者,称为深覆盖,分为三度,III 度深覆盖A、0~1mmB、3~5mmC、1~2mmD、8mmE、5~8mm正确答案:D12.弯制口外弓的外弓用A、1.4~1.6mm钢丝B、1.0~1.2mm钢丝C、1.4mm以下均可D、1.2~1.4mm钢丝E、0.9~1.0mm钢丝正确答案:A13.对牙齿施以根舌向转矩力时可使牙齿A、升高牙齿B、牙整体唇(颊)向移动C、牙根唇向移动及牙冠舌向移动D、牙整体舌向移动E、牙根舌向移动及牙冠唇向移动正确答案:E14.口外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的目的是A、利用口外力促进生长发育期的上颌骨发育B、促进成人上颌骨发育C、限制成人上颌骨发育D、限制生长发育期上颌骨发育E、只能使上前牙唇倾21.下齿槽座点为C正确答案:A15.下列哪项不是方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A、方弓丝B、颊面管C、托槽D、带环E、正轴簧正确答案:E16.口腔不良习惯不包括A、咬物习惯B、唇习惯C、异常吞咽习惯D、舌习惯E、吮指习惯正确答案:C17.邻面去釉矫矫治一般去除邻面釉质厚度为:A、0.25mmB、0.1mmC、1.5mmD、1mmE、0,5mm正确答案:A18.下列哪项不是方丝弓矫正器的组成部分A、带环B、方丝弓C、颊面管D、托槽E、正轴簧正确答案:E19.恒牙期矫治错牙合的最好时期为:A、3~6岁B、7~12岁C、18岁以后D、第二恒磨牙于12岁左右萌出时E、第三磨牙萌出时正确答案:D20.反锁牙合的定义指的是:A、上后牙颊尖颊斜面在下后牙舌尖的舌斜面的舌侧,牙合面无咬合接触。

安氏_类1分类错_矫治后复发特点与再矫治

安氏_类1分类错_矫治后复发特点与再矫治

・修复与正畸・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矫治后复发特点与再矫治唐开红3, 段昌华, 王增全佛山市口腔医院,广东佛山(528000)【摘要】 目的 研究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后复发的特点及二次矫治疗效。

方法 分析1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后复发的特点,采用直丝弓或方丝弓矫治器进行二次矫治,二次矫治前后行头影测量分析矫治效果。

结果 牙列不齐、覆牙合覆盖增大及支抗磨牙旋转、前移为主要复发特点。

经过15~23个月的二次矫治,12例患者牙齿排列整齐,覆牙合覆盖正常,咬合关系达到个别正常牙合,患者满意。

结论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复发后口内状况较复杂,选择合适的二次矫治方法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复发; 二次矫治; 正畸保持器【主题词】 错牙合,安氏Ⅱ类/治疗; 复发; 正畸保持器; 再治疗【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245(2009)07-324-03The Rel apse and Retrea tm en t of Angle ⅡC l a ss 1M a locclusi on T ANG Kai 2hong,DUAN Chang 2hua,WANG Zeng 2quan .St omat ol ogical Hos p ital of Foshan,Foshan 528000,China【Abstract 】 O bjecti 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lap se and re 2treat m ent after the orthodontic treat m ent of Angle Ⅱclass 1mal occlusi on,and the effects of the retreat m ent were analyzed .M ethods 12cases whose Angle Ⅱclass 1mal occlusi ons were relap sed after orthodontic treat m ent were re 2treated several years lat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 2lap se and re 2treat m ent were analyzed,and the effects of the re 2treat m ent were analyzed either thr ough the cephal ometric analysis .Results The main relap sed mal occlusi ons were odont ol oxy,increased overjet and overbite,the l oss of the an 2chorage .There were fe w or no s paces in the arches .About 15223months later,the re 2treat m ents were finished and rela 2tively satisfied results were obtained .Conclusi on The conditi ons of such relap sed cases were comp lex .Relatively satis 2fied results could be obtained after the suitable re 2treat m ent .【Key words 】 Angle Ⅱclass 1mal occlusi on; Recurrence; O rthodontic retreat m ent; O rthodontic retainer 【M eSH 】 M al occlusi on,angle class Ⅱ/therapy; Recurrence; O rthodontic retainer; Retreat m ent 3通讯作者:唐开红 佛山市口腔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临床上常见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后复发,再次严重影响患者容貌,使患者在畸形复发一段时间后又迫切寻求第二次矫正,但此时患者年龄已偏大,4颗前磨牙多已拔除且间隙已关闭或仅有少量间隙,口内经常伴有牙体、牙周疾病和修复体的存在,给再次矫治带来困难。

2 53不对称面弓单侧远移上颌磨牙的临床研究

2 53不对称面弓单侧远移上颌磨牙的临床研究
Al h l e a o s i r o rce o C a s 1 w t h v rg 2 mi n ltrlm l saiain.Oc l so lt emoa r lt n h p wee c re t t ls ih te a e a e 3. l u iaea a d tlz t r i d l o r i o cu in
( 编辑 : 刘学振 )
( 收稿 1期 :0 7 2 5 ) 3 20 —1 —2
[] 1武正炎 . 普通 外科 手术 并发症预 防 与处理 [ ] 北 M ,
京 : 民 军 医 出版 社 ,02 15 人 2 0 :8 .
第 3 卷 2 2 4 20 年第 4期 5 08





V 13 . 0 4 0.2 N . A r2 0 p .0 8
HE ON JA G D Q . R I IL G N ME I L 『 I oU NA .
12 矫治设计 及治疗经过 . 发留有余地 。 所有患者均采用非拔 牙矫治 , 用直丝 弓矫治技术 , 使 上 13 研究 方法 . 颌第 1 磨牙粘接带环 , 为便 于 X线头 影测量 , 带环上左右 将 所有病例矫治前后头颅侧 位片进行 计算机 头影测 量分 侧 的牵 引钩弯制成不 同 的形状 以便于 区分左 右侧 。在治疗 析 , 测量项 目为第 1磨 牙牵引 钩至 过 S点 F H垂 线 的距 离 开始 , 便使用 口外 弓颈牵引 , 口外弓为不对称面弓 , 将磨牙关 ( MD 。并 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U ) 系为 中性侧面 弓的外 弓剪短 , 这样可在长臂端获得更大的磨 2 结 果 ( 表 1 见 ) 牙远 中移动 的力量 。颈牵 引力量大小 根据上颌第 2 牙 的 磨 口外力使用时间 5 2 —1 个月 , 所有 患者磨牙关 系均调整 萌出、 中移动牙齿的数 目, 远 及复诊 时牙齿移动的状况而定。 成 中性 ; 所有上颌 中线偏斜均得 以纠正 。单侧磨 牙远中移动 每侧 30— 0 力 , 0 50g 当上颌第 2磨牙萌出或需成 组牙同时移 平均 32ml 最多 4 1ml最少 23ml 具有 显著 的统计 学 . i, l . i, l . i, l 动时 , 牵引力需要加 大 , 每次 复诊根据牙 齿移 动情况 调整 力 意义 。对侧磨牙未见明显移动 。矫 治过程 中磨牙 关系为 轻 量大小 。将 磨牙 中性侧 牙齿 连扎 , 减少 该侧 的磨 牙远 中移 度近 中关系 , 矫治结束时均为中性关 系。有 2例患者 口外弓 动 。在 口外 牵引的同时常规排 齐整平牙 弓 , 调整 上颌 中线 。 使用过程中出现上颌平面偏斜 的情况 , 通过后期增加磨牙 段 双侧磨牙关系尤其是远中侧调整至 中性偏近中关 系。 为其 复 转矩得 以纠正。 表 1 治疗前后第 1 磨牙牵引垂线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以 下几 个方面
:
面中线居中 ; 侧貌为 凸 面 型
, 。
双 未萌
;
综 合上 述 表现 分类
,
,
安氏 n 类 7 2

,
患 者第一 阶段治 疗 向后治 疗 个 月 后 的间 隙 本 人位
, ,
口 外 弓 推磨 牙
侧颗下领 关节运 动对称 开闭 口 运动无异常
,
未及 弹响及压 ②口 内
,
;
7 骨性 n 类错 1
5 即 浙
士3
2

0
7
l 一 P P l 一
5 8士5 5
7
邵 0 1
6 0 1
1 1
09
03
SN
P
士6 3
7 1
04 5
00 5
99
L l一
M
5士 5
4
86 5
U
l 一 L l

7 9
” 4 1
1
35 5
1
P P一
M
P
27
6 士
4
6
2
8
M
P一
SN
32 5 士 5
19
中国 社 区 医 师 2 0 1 5 年第 1 3 卷第 3 2 期

6 交 3 但由
2 岁 1
,



牙 齿 不齐
,
7 3

4 7
未萌
m m

;
⑦生长发育处 于 3 C 期

嘱 口 外 弓 继续扩 大宽度

,

为 主 诉就诊 ①口外
临床检 查包括 颜 面部左右基

上领 牙 列 拥 挤度 挤度 4 第 盖
1
明 ⑨下 领牙 列 拥 诊断
;
:
于 患者不 积极配合 带 用 口 外 弓 和 交替牵 总共 4 2 个 月 才结束治疗
,
检 查结 果显 示 中 讨

各 牙牙 根排 列基 本正常
,
,
头 颅定位 正位片
头影 测 量 分析结
:

8
磨 牙 矢状 向关 系为
,
未 出现 牙 根及 牙 槽 骨 吸 收现 象 治疗后头影 测 量分析 论

治疗
果见 表
近 中尖 对尖
间隙
,
8 mm
双侧磨牙 呈对

见表
1

患者 存 在如 下 问 题 第 1分类

口 1
外 弓推磨 牙 向后 致单侧 磨 牙 反 领
提 醒 临 床 医 生 口 外 弓 推磨 牙 向 远 中时 应 适 当加 大 内
弓宽 度
关键 词
R
Bi D
e

o n
外 弓 ; 反领 ; 磨 牙
1
e e a s e
P
o
r
t
o
Z
f
u n
ila
t
e r a
l
m
o n
o
la
r
e
o u n t
e r
b it
e n
e e 一
b w p
hi g m l
a r s
y w
o r
d
s
b o w ; Co
te
r i te ; Mo l a r b
病历资料 患者 要求排 齐 本对称 痛
, , ,
深覆领 男
:
,
5 mm
,
深 覆盖
7 5 m
6 m明
7 ⑥1

7 2
;

出现非 功能侧的 2 6 反领 替牵引 引
, ,
,
给予 2 6

7 3

4 7
牙根形 成
颈带牵 引
口外弓
每侧
前牙形成正常覆盖覆领关系
:
8 3

8 牙 胚存 在且 发 育 正 4

0
h


0 4
0 9
的力 量 个月后
,
,
要 求每 天至 少戴 用 内弓 宽
,
窝关系 良好
软组织侧貌 明显改善

X
线
,
常 片
,
其 他未 见 异 常
1

② 头 颅 定位 侧 位
,
2 1
,
嘱每 次戴 用 前扩 大 治疗
e
e
a
u
s e
d b y
m
o
la
r
P
u
s
h
e
d
b
a e
k
b y
a f
e e
一b o
w
a o

u 二,
C h
n
e F
n

h已 S
e
o n
Li ]
,

坏S
n h Z o
t
引i
e
e a t P r e m
t
f o 材h o o P
T hi s
a
d i l
e
c s
h t
po
e
o Hs P l
e
1 A岱i a l
;
①安 氏 n 类
,
刃 合关 系
宽度稍显 不 足 减 少覆盖
, ,
第 二 阶段治 全 口 粘贴 2 z 外 弓推 磨牙 向后 的适 应 证 是
(下 转第 9 7 页 )
骨性 n 类
;
②低 角面 型 ; ③
,
疗 为排 齐 整 平 直 丝 弓 托槽

右侧磨 牙完全远 中关系 左侧磨 牙远 中 尖对尖关 系 ; ④ 上下牙 齿 中线不 齐 ; ⑤
s e o
a
t e
u n
t d o i la
te
e

U二
加a n
m
o
v U ie n
l
a r
r i妙in s
te
r
j i l i 门 尸11 〕 n l v
e a u s e
c e
133 00 0 mo
o
A
b
s
tr
n
a e
e
t
t
t r
e
ie
a n
r e
t
t r
d
a r e
1
e a
f h
a r l
i
e o u n
;

7 3
,

7 4
8
,
矢状 向获 得 了 需要
,
:
恒牙列
,
上领 前突

低角
,
深覆 领
深覆
前牙 区 拥 挤得 到缓解
,
尖牙基
早期
7 1

7 2
m m


7 3


7 未萌 4

双 侧磨牙
牙列 拥 挤
采 用 的矫治设 计方 案为 利用2 Z 牙 托槽
, 。
发 现磨 牙 向远 中明显 移动 ; 磨 前牙覆合变浅
第二
1 mm
③无 口 腔不 良习 惯 ①全 未萌

第一 阶段治疗 为推磨牙 向后
,
上下牙 列 排 列 整齐
牙 弓形 后牙尖

线 检查及 分析

曲面断层
/ l
除拥 挤 和 减 少覆盖提 供 间隙
弓 推磨 牙 向后 的方法
3
采用 口 外
,
双侧磨牙及 尖牙 中性关
,

2
,
:
7 1 8 1

7 2 8 2

同时继 续戴
口 外 弓 扩 大宽
度并 维持矢 状 向的位 置

1
但 在排齐 阶段
治疗前



后头 影 测 量 比 较
治 疗中
85 81 5 3 5
坝叮 量项 目 SN SN AN U U
八 B B
正 常值
82 8 士 80
2 7 11 10 96 12 1 4
治 疗前
0
9
治 疗后
85 82 3
1 1
bi te
a
d b a f
y
la
r
pu
u s
s
h ed
n o
ba
e
k
to
y b
a f
r
a f
.
e e 一
b ow wh ieh
,
r mi d d h e K
e
e
e
li i i
F
a e e 一
n
s
h
a
t the
u n
h wi
dt
h
s
o u
ld b
n e r e a s e
d
a
pp
r o
pi r
te
ly w h
,
远 中关系 向右偏
x
,
尖牙低位
,
双侧侧切牙愕 向
, 。
口 外 弓 推 上领磨牙 向后
牙垂直 向伸长 阶段治疗后 态 正常 系
, 、 ,
;
横向双侧

前牙覆领 5
覆盖
:
6 mm
下牙 列 中线

直 丝 弓 矫治 技术矫治 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