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钻床
钻床的分类

钻床的分类钻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设备,用于加工各种材料的孔径。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钻床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一、按加工方式分类1. 手动钻床:手动钻床是最基本的一种钻床,操作简单,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和简单的钻孔工作。
它通过手动转动钻头进行孔径加工,适用于较小的工件和较粗糙的加工要求。
2. 卧式钻床:卧式钻床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钻床,其工作台水平放置,主轴垂直于工作台。
它适用于大型工件的加工,具有较大的加工能力和稳定性,常用于钻孔和铰孔等工艺。
3. 立式钻床:立式钻床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钻床,其主轴垂直于地面。
它适用于小型工件和精细加工,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常用于精密零件的加工。
4. 悬臂钻床:悬臂钻床是一种结构特殊的钻床,其主轴悬挂在悬臂上。
它适用于大型工件的加工,具有较大的加工范围和稳定性,常用于汽车零部件和航空航天领域。
5. 数控钻床:数控钻床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钻床,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加工程序的自动化操作。
它适用于复杂工艺和高精度要求的加工,可以实现多种钻孔方式和自动换刀功能。
二、按结构分类1. 单柱钻床:单柱钻床是一种结构简单的钻床,其主轴在一根柱子上运动。
它适用于小型工件和简单加工,具有较小的占地面积和较低的成本,常用于个体工作坊和维修场所。
2. 双柱钻床:双柱钻床是一种结构稳定的钻床,其主轴在两根柱子上运动。
它适用于大型工件和重载加工,具有较大的加工能力和稳定性,常用于机械制造和模具加工。
3. 移动式钻床:移动式钻床是一种结构灵活的钻床,其主轴可以在工作台上移动。
它适用于大型工件的加工和特殊加工需求,具有较大的加工范围和灵活性,常用于船舶制造和桥梁建设。
三、按工作台分类1. 固定工作台钻床:固定工作台钻床是一种工作台位置固定的钻床,适用于小型工件和小批量生产。
它具有较高的加工稳定性和精度,常用于零部件加工和精密装配。
2. 升降工作台钻床:升降工作台钻床是一种工作台可以上下移动的钻床,适用于大型工件和高度可调的加工。
半自动双轴钻床的设计

传 动 箱 完成 的动 作是 变 速 、 电机转 速 通 过 主 轴箱 变 速传 递 给传 动 箱 , 过 传动 箱 再 经
变 速 , 后 成为钻 头 的转 速 。 最
片式 摩 擦 离合 器 ,将运 动 传 递 给 二对 蜗 轮 、 蜗 杆 , 套 筒旋 转 , 使 在套 筒 内 的 凸轮 亦 随之
动轴 齿轮 。
快 速移 近 、 工作 进 给 , 由凸轮 机构 实现 。 由行 程 开 关 控 制 停 留 、 位 停 止 , 半 自动 循 环 原 等
运动, 完成 工件 加工 的一 次进 给 。
双轴 钻 的 进 给运 动 , 即主 轴 箱 的 工作 进 给运 动 , 由 主 轴箱 的 驱 动 轴 来 带 动 , 由 是 即
1 。原理 如下 : )
电机 转 速 n 13 = 4 0转, 分
转{ 分
凿 岩 机 械 气动 工具 ,0 7 2 20 ( )
维普资讯
主 轴 箱 主轴 通 过 联 轴 器 将 动 力 传 递 给 传动 箱 , 主轴 旋 转转 速 经 双联 齿 轮传 递 给 被
7YI8 30 / 2 床 夹 具 . 2 — .8 一 8钻 J
半 自动 双 轴 钻 床 的 主 轴 箱 是 双 轴 钻 床
变 速 和进 给装 置 ,并 通 过 输 出轴 及 齿 轮 , 将
33 回转 工 作 台 。
回转工作 台是利 用转塔 式 六角车 床 的 回
转原 理 , 完成 工 作 台的 圆周 方 向转位 。上 部 是 转盘 , 通过 底 座 安 装在 床 身 右 端 。转 盘 与 底 座 通过 转轴 , 用锁 紧 螺母 锁紧 连接在 一 起 。
钻床型号资料

钻床型号在现代制造业中,钻床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加工设备,它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木材加工和其他材料的钻孔工艺。
钻床的型号种类繁多,不同型号的钻床在加工能力、精度、稳定性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
本文将针对几种常见的钻床型号进行介绍和比较。
型号一:立式钻床立式钻床是一种常见的钻床设备,其主轴垂直于工作台面,钻头沿主轴方向运动进行钻孔加工。
立式钻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小孔径的钻孔加工。
但是立式钻床在加工大孔径、深孔和重型工件时存在一定局限性。
型号二:卧式钻床卧式钻床是另一种常见的钻床型号,其主轴水平放置于工作台面上,钻头沿水平方向进行钻孔加工。
卧式钻床适用于加工大孔径、深孔和重型工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但是操作相对立式钻床稍显复杂,需要特定的操作技能和经验。
型号三:臂式钻床臂式钻床是一种具有伸缩臂结构的钻床设备,通过伸缩臂的灵活运动,实现钻头在不同位置的精确定位。
臂式钻床适用于加工复杂曲面、异形工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精度。
然而,臂式钻床在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方面略逊于卧式钻床。
总结不同型号的钻床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加工需求。
立式钻床适用于小孔径钻孔加工,卧式钻床适用于大孔径、深孔和重型工件加工,臂式钻床适用于复杂曲面、异形工件加工。
选择合适的钻床型号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确保加工过程稳定可靠。
以上就是钻床型号的简要介绍和比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补充,欢迎交流讨论。
希望这篇文档符合您的需求。
如果还有其他要求或者需要进一步完善,欢迎再次告诉我!。
钻床的种类_钻床基本分类

钻床的种类_钻床分类钻床是孔加工机床。
主要用于加工外形复杂,没有对称回转轴线工件上的孔,如箱体,支架,等零件上的单孔或孔系。
钻床是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
通常用于加工尺寸较小,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孔。
在钻床上加工时,工件一般固定不动,刀具作旋转主运动,同时沿轴向进给运动。
钻床可完成钻孔,扩孔,铰孔及攻螺纹等工作。
钻床的主要参数是最大钻孔直径。
钻床的种类有哪些?台钻、立式钻床、卧式钻床、摇臂钻床、单轴钻床、多轴钻床、固定钻床、移动钻床、磁座钻床、滑道钻床、半自动钻床、数控钻床、深孔钻床、龙门数控钻床、组合钻床、钻铣床、1、立式钻床工作台和主轴箱可以在立柱上垂直移动,用于加工中小型工件。
2、台式钻床简称台钻。
一种小型立式钻床,最大钻孔直径为12~15毫米,安装在钳工台上使用,多为手动进钻,常用来加工小型工件的小孔等。
3、摇臂式钻床主轴箱能在摇臂上移动,摇臂能回转和升降,工件固定不动,适用于加工大而重和多孔的工件,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中。
4、深孔钻床用深孔钻钻削深度比直径大得多的孔(如枪管、炮筒和机床主轴等零件的深孔)的专门化机床,为便于除切屑及避免机床过于高大,一般为卧式布局,常备有冷却液输送装置(由刀具内部输入冷却液至切削部位)及周期退刀排屑装置等。
5、中心孔钻床用于加工轴类零件两端的中心孔。
6、铣钻床工作台可纵横向移动,钻轴垂直布置,能进行铣削的钻床。
7、卧式钻床主轴水平布置,主轴箱可垂直移动的钻床。
一般比立式钻床加工效率高,可多面同时加工。
但是立式钻床的种类有四种:坐标立式钻床、转塔立式钻床、排式钻床和多轴立式钻床。
一、坐标立式钻床它是在方柱立钻上加可纵、横移动的十字工作台而制成的,因可按照坐标尺寸进行钻削而著名。
二、转塔立式钻床这种立钻基本上都采用了程序控制或数字控制,能使得装有不同刀具的转塔头自动转位,能使得主轴自动改变转速和进给量,还能自动调整工件的位置,因而自动化非常强,实现了多工序加工的自动化循环,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半自动钻床_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半自动钻床机械原理学号: 020841113 姓名:邹泽海指导教师:袁作彬目录一、设计要求---------------------------------------------------------2二、设计工作原理---------------------------------------------------4三、功能分解图,执行构件动作------------------------------6四、运动方案的选择----------------------------------------------8五、执行机构设计过程及尺寸计算---------------------------11六、机构运动总体方案图(机构运动简图)---------------16七、工作循环图------------------------------------------------------18一、设计要求1.1设计题目设计加工所示工件Φ12mm孔的半自动钻床。
进刀机构负责动力头的升降,送料机构将被加工工件推入加工位置,并由定位机构使被加工工件可靠固定。
半自动钻床凸轮轴设计数据1.2设计任务1.半自动钻床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并在图纸上画出传动系统图;3. 图纸上画出半自动钻床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4.凸轮机构的设计计算。
按各凸轮机构的工作要求,自选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确定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
对盘状凸轮要用电算法计算出理论廓线、实际廓线值。
画出从动件运动规律线图及凸轮廓线图;5.设计计算其他机构;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3设计提示1.钻头由动力头驱动,设计者只需考虑动力头的进刀(升降)运动。
2. 除动力头升降机构外,还需要设计送料机构、定位机构。
各机构运动循环要求见下表。
3. 可采用凸轮轴的方法分配协调各机构运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半自动钻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半自动钻床一、引言在制造工业中,钻床是一种重要的加工设备。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操作便利性,设计一台半自动钻床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半自动钻床的设计原理和实际应用。
二、设计原理2.1 钻床的基本结构钻床主要由床身、主轴、进给机构、工作台和辅助机构等部分组成。
床身用于支撑各组件,主轴负责转动钻头,进给机构控制工件的进给速度,工作台用于固定工件,辅助机构用于辅助加工。
2.2 半自动钻床的工作原理半自动钻床在普通钻床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化功能。
通过加装气缸、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设备,实现自动定位、夹紧和松开等操作。
半自动钻床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工件装夹: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到工作台上,并利用辅助机构进行夹紧,确保工件的稳定性。
2. 自动定位:通过传感器检测待加工工件的位置,控制系统根据设定值进行自动定位。
3. 钻孔加工:启动主轴驱动钻头旋转,传感器控制进给机构实现工件的进给运动,完成钻孔加工。
4. 自动松开:加工完成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辅助机构松开工件,便于取下已加工的工件。
2.3 半自动钻床的优点半自动钻床相比普通钻床具有以下优点: - 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自动定位和自动夹紧等功能,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 加工精度高:自动定位和进给机构的控制,可以保证加工的精度和一致性。
- 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的操作流程和快速的加工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半自动钻床的设计要点3.1 气缸与传感器的选择在半自动钻床中,气缸用于控制夹紧和松开工件的动作,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件的位置。
在设计中,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气缸和传感器,并保证其工作稳定和可靠性。
3.2 控制系统的设计半自动钻床的控制系统是保证自动化操作的关键。
可以采用PLC或单片机等控制器进行设计。
控制系统需要实现工件定位、进给和松开工件等功能,并具备编程灵活、稳定可靠的特性。
3.3 安全保护装置的设计由于半自动钻床具有自动化的工作过程,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半自动钻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半自动钻床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半自动钻床作为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设备,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半自动钻床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以及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半自动钻床的结构1.主体结构半自动钻床主体结构由底座、立柱、横梁、工作台等组成。
其中,底座是整个机器的支撑部分,立柱用于支撑横梁和电机。
横梁上装有电机和主轴箱,主轴箱中装有主轴和变速箱。
工作台则是安放工件进行加工的位置。
2.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包括电机、皮带传动和变速箱等部分。
电机通过皮带传动驱动变速箱内齿轮转动,从而改变主轴转速。
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柄调节切削进给量。
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部分和液压控制部分。
电气控制部分由电路、开关、按钮等组成,用于控制机器的启停、转速调节、切削进给等。
液压控制部分则通过油泵和油管将液压油送到液压缸中,控制机器的升降和夹紧。
三、半自动钻床的工作原理半自动钻床的工作原理是将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通过主轴带动钻头进行切削加工。
具体步骤如下:1.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并用夹紧器夹紧。
2.调节主轴转速和切削进给量。
3.启动电机,使主轴带动钻头旋转。
4.将钻头逐渐向下移动,直至接触工件表面。
5.开始进行切削加工。
6.当加工结束后,停止电机运行,将钻头向上抬起并松开夹紧器,取出加工好的零件。
四、半自动钻床的控制系统1.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是半自动钻床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包括了启停按钮、转速调节旋钮、切削进给旋钮等多个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电气控制部件,可以实现机器的启停、转速调节和切削进给等功能。
2.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主要是控制机器的升降和夹紧。
它包括了油泵、油管、液压缸等多个组成部分。
当需要升降工作台时,电机会启动油泵将液压油送到液压缸中,从而使工作台上下升降。
当需要夹紧工件时,电机会启动油泵将液压油送到夹紧器中,从而使夹紧器夹紧工件。
半自动钻床课程设计答辩

半自动钻床课程设计答辩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半自动钻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
2. 掌握半自动钻床的安全操作规范,了解相关机械加工知识。
3. 熟悉半自动钻床的维护保养方法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半自动钻床进行工件加工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半自动钻床操作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半自动钻床的日常维护保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激发其职业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加工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半自动钻床的操作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中职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对实际操作有较高兴趣。
教学要求:1. 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半自动钻床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介绍半自动钻床的组成,包括床身、立柱、主轴、进给系统等部分。
- 解析半自动钻床的工作原理,如主轴旋转、进给系统运作等。
2. 半自动钻床的操作流程与安全规范- 详细讲解半自动钻床的操作步骤,包括开机、装夹、加工、关机等。
- 强调半自动钻床操作中的安全规范,如佩戴防护眼镜、耳塞,避免穿戴宽松衣物等。
3. 半自动钻床的维护保养- 介绍半自动钻床日常维护保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定期润滑、检查紧固件等。
- 分析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际操作训练- 安排学生进行半自动钻床的实际操作,包括简单工件的加工、调整切削参数等。
- 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技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5.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教学大纲分为理论基础、操作演示、实践操作、故障分析与排除等四个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自动钻床课程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半自动钻床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名称机械设计6班学生姓名张迪学生学号任课教师胡波设计(论文)成绩教务处制2016年12月27日填写说明1、专业名称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2、格式要求:格式要求: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左右,页眉,页脚)。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行)×××××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行)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行)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2005)》。
目录二.设计任务 (1)三.设计提示 (2)四.运动方案的选择与比较 (2)1.减速机构 (2)2.进刀机构 (4)3.送料机构 (5)4.定位系统 (6)五.机构运动总体方案图(机构运动简图) (8)六.工作循环图 (9)七.执行机构设计过程及尺寸计算 (10)1.送料机构分析 (10)2.凸轮摆杆机构的设计 (11)3.凸轮推杆机构的设计 (12)4.行星轮系的计算 (13)(1)用定轴轮系传动 (13)(2)用行星轮系传动 (13)八.凸轮设计分段图轮廓图和设计结果 (14)一.定位凸轮 (14)二.进刀凸轮 (16)九.机构的选型 (18)一.变速机构的选型 (18)二.送料机构的选型 (19)三.定位机构的选型 (21)四.进刀机构的选型 (22)参考文献 (24)半自动钻床一.设计题目设计加工图1所示工件ф12mm孔的半自动钻床。
进刀机构负责动力头的升降,送料机构将被加工工件推入加工位置,并由定位机构使被加工工件可靠固定。
图1加工工件半自动钻床设计数据参看表3。
表3半自动钻床凸轮设计数据二.设计任务1.半自动钻床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3.图纸上画出半自动钻床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4.凸轮机构的设计计算。
按各凸轮机构的工作要求,自选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确定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
对盘状凸轮要用电算法计算出理论廓线、实际廓线值。
画出从动件运动规律线图及凸轮廓线图。
5.设计计算其他机构。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凸轮的数控加工,半自动钻床的计算机演示验证等。
三.设计提示1.钻头由动力头驱动,设计者只需考虑动力头的进刀(升降)运动。
2.除动力头升降机构外,还需设计送料机构、定位机构。
各机构运动循环要求见表4。
3.可采用凸轮轴的方法分配协调各机构运动。
表4机构运动循环要求四.运动方案的选择与比较1.减速机构由于电动机的转速是1500r/min,而设计要求的主轴转速为2r/min,利用行星轮进行大比例的降速,然后用圆锥齿轮实现方向的转换。
图4-1对比机构对比机构:定轴轮系传动;传动比=n输入/n输出=750传动比很大,要用多级传动。
如图4-2.图4-22.进刀机构采用一个摆动滚子从动件盘行凸轮机构来传递齿轮齿条机构.因为我们用一个摆动滚子从动件盘行凸轮机构来传递齿轮机构,当进刀的时候,凸轮在推程阶段运行,很容易通过机构传递带动齿轮齿条啮合.带动动刀头来完成钻孔,摆杆转动的幅度也是等于齿廓转动的幅度,两个齿轮来传动也具有稳性。
图4-3对比机构为了达到输出间歇运动同时能够做到循环往复运动,采用凸轮机构和扇形齿与齿条配合,中间采用连杆带动。
先把回转运动动力转化为扇形齿的往复摆动,在通过齿轮传递给齿条,增加一个齿轮的目的是为了使传动更加的平稳可靠。
图4-43.送料机构采用一个六杆机构来代替曲柄滑块机构,由于设计的钻床在空间上传动轴之间的距离有点大,故一般四杆机构很难实现这种远距离的运动。
再加上用四杆机构在本设计中在尺寸上很小。
所以考虑到所设计的机构能否稳定的运行因此优先选用了如下图的六杆机构来实现。
由于本设计送料时不要求在传动过程中有间歇,所以不需要使用凸轮机构。
如图4-5。
图4-5对比机构B2采用凸轮与四杆机构的组合结构实现既有快慢变化的运动又有休止的间歇运动。
图4-64.定位系统定位系统采用的是一个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型凸轮,因为定位系统要有间歇,所以就要使用凸轮机构,但如果是平底推杆从动件,则凸轮就会失真,若增加凸轮的基圆半径,那么凸轮机构的结构就会很大,也不求实际,所以就采用一个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型凸轮,它就可以满足我们的实际要求了。
图4-7对比机构采用弹力急回间歇机构来代替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型凸轮,它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单侧停歇的往复运动。
这样也可以完成实际要求,但是为了使设计的机构结构紧凑,又能节省材料,所以还是选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型凸轮来完成定位。
图4-8五.机构运动总体方案图(机构运动简图)根据前面表3-3中实线连接的方案的运动简图确定本设计中半自动钻床的总体方案图如图5-1图5-1六.工作循环图图5-1所示的机械系统方案的执行件需要进行运动协调设计其运动循环如图6-1图6-1七.执行机构设计过程及尺寸计算1.送料机构分析送料连杆机构:采用如下机构来送料,根据要求,进料机构工作行程为45mm,可取ABCD4杆机构的极位夹角为度,则由1)1( 180+-⨯=K Kθ得K=,急回特性不是很明显,但对送料机构来说并无影响。
各杆尺寸:(如图6-1)AB===60DA=60CE=40EF=8该尺寸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即滑块的左右运动为45,ABCD的极位夹角为度。
图6-12.凸轮摆杆机构的设计(1).由进刀规律,我们设计了凸轮摆杆机构,又以齿轮齿条的啮合来实现刀头的上下运动;(2).用凸轮摆杆机构和圆弧形齿条所构成的同一构件,凸轮摆杆从动件的摆动就可以实现弧形齿条的来回摆动,从而实现要求;采用滚子盘行凸轮,且为力封闭凸轮机构,利用弹簧力来使滚子与凸轮保持接触.刀具的运动规律就与凸轮摆杆的运动规律一致;(3).弧形齿条所转过的弧长即为刀头所运动的的距离。
具体设计步骤如下:=40mm,中心距A=80mm,摆杆长1.根据进刀机构的工作循环规律,设计凸轮基圆半径r度d=65mm,最大摆角β为18°,凸轮转角λ=0-60°,β=0°;凸轮转角λ=60°-270°,刀具快进,β=5°,凸轮转角λ=270°-300°;凸轮转角λ=300°-360°,β=0°2.设计圆形齿条,根据刀头的行程和凸轮的摆角,设计出圆形齿轮的半径r=l/β,由β=18°,l=20mm,3.得到r=(111),如图7-2图7-23.凸轮推杆机构的设计凸轮机构采用直动滚子盘行凸轮,且为封闭凸轮机构,利用弹簧力来使滚子与凸轮保持接触,实现定位功能。
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我们所需要的运动规律,满足加工要求,而且响应快速,机构简单紧凑。
具体设计如下:设计基圆半径r0=40mm,偏心距e=35凸轮转角λ=0°-100°,定位机构休止,推杆行程h=0mm;凸轮转角λ=100°-285°,定位机构快进,推杆行程h=35mm;凸轮转角λ=285°-300°,定位机构休止,推杆行程h=0mm;凸轮转角λ=300°-360°,定位机构快退,推杆行程h=-35mm;设计偏心距e=35的原因是因为此凸轮执行的是定位,其定位杆的行程为35故如此设计。
4.行星轮系的计算(1)用定轴轮系传动传动比=n输入/n输出=750传动比很大,要用多级传动。
(2)用行星轮系传动Z1=35Z2=20Z2’=20Z3=35传动比iH3=750根据行星轮传动公式:i(H3)=1-i(31)H=1-Z2’Z1/Z3Z2由i(1H)=1-Z2'Z1/Z3Z2,考虑到齿轮大小与传动的合理性,经过比较设计皮带传动机构与齿轮系传动机构.八.凸轮设计分段图轮廓图和设计结果一.定位凸轮图8-1为定位凸轮分段图和设计结果图图8-1图8-2和8-3为定位凸轮的轮廓图(8-2内包络线图,8-3外包络线图)图8-2图8-3二.进刀凸轮进刀凸轮类型设计结果如图8-4,凸轮运动分段如图8-5.图8-4,图8-5进刀凸轮的轮廓线设计如图8-6(内包络线)和图8-7(外包络线)图8-6图8-7九.机构的选型一.变速机构的选型方案一:A1由于电动机的转速是1500r/min,而选用设计要求的主轴转速为2r/min。
可以考虑利用行星轮进行大比例的降速,然后采用蜗轮变向。
机构简图二.送料机构的选型方案一:B1直接采用凸轮滑块机构,并且在轮同轴的齿轮组合中加入不完全齿轮以满足间歇休止运动要求。
方案二:B2采用凸轮与四杆机构的组合结构实现既有快慢变化的运动又有休止的间歇运动。
方案三:B3采用一个六杆机构来代替曲柄滑块机构,由于设计的钻床在空间上传动轴之间的距离有点大,故一般四杆机构很难实现这种远距离的运动。
再加上用四杆机构在本设计中在尺寸上很小。
所以考虑到所设计的机构能否稳定的运行因此优先选用了如下图的六杆机构来实现。
三.定位机构的选型方案一:C1利用四杆机构中死点的积极作用,选取凸轮结合夹紧机构共同作用达到定位机构和间歇定位的要求。
方案二:C2定位系统采用的是一个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型凸轮,因为定位系统要有间歇,所以就要使用凸轮机构,但如果是平底推杆从动件,则凸轮就会失真,若增加凸轮的基圆半径,那么凸轮机构的结构就会很大,也不求实际,所以就采用一个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型凸轮,它就可以满足实际要求了。
四.进刀机构的选型方案一:D1为了达到输出间歇运动同时能够做到循环往复运动,采用凸轮机构和扇形齿与齿条配合,中间采用连杆带动。
先把回转运动动力转化为扇形齿的往复摆动,在通过齿轮传递给齿条,增加一个齿轮的目的是为了使传动更加的平稳可靠。
方案二D2采用一个摆动滚子从动件盘行凸轮机构来传递齿轮齿条机构.因为我们用一个摆动滚子从动件盘行凸轮机构来传递齿轮机构,当进刀的时候,凸轮在推程阶段运行,很容易通过机构传递带动齿轮齿条啮合.带动动刀头来完成钻孔,摆杆转动的幅度也是等于齿廓转动的幅度,两个齿轮来传动也具有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