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记忆:最全的高中化学知识网络图(DOC)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知识网络

高中化学知识网络

高中化学知识网络【摘要】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知识零、散、繁,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与记忆,本文介绍了有关化学知识网络构建的有关知识,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网络构建方法近几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考化学试题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总的来说,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考的较少,基本实验内容的题较少,体现了知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原则。

而高中化学又是由众多的零星的知识点集结而成。

下面简单谈谈知识网络构建这一复习方法。

一、知识网络的理念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体系。

通常,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网络中的知识,相互间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不是一盘散沙,而是形成一个整体,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能较容易的对知识进行提取和应用。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每个知识点都与其他多个知识点存在不同的联系。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在不断的学习中,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更系统,更深入。

二、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性1、夯实基础知识,形成学科能力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能把所学的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混乱的思维条理化,有助于他们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综观全局,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考虑问题的整体能力,正确把握题意,快速解题。

2、另辟蹊径,化繁为简高考中,许多推断题、计算题比较复杂、抽象,解答这一问题时,可以不遵循出题者的意图,另辟蹊径。

但前提是必须做到对知识的系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归纳总结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

3、知识了然于胸,实验才能有的放矢高考实验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性质、原理,其次才是考查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等,因此,只有系统的构建知识网络,做到知识的网络化、归纳的具体化、功能性质了然于胸,才能对高考中的化学实验做到有的放矢。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与记忆口诀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与记忆口诀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与记忆口诀知识梳理: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2.组成细胞的元素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Zn、Cu、B、Mo主要元素:C、H、O、N、P、S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0(鲜重下含量最高)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鲜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无机盐,糖类,有机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核酸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乙液:0.05g/ml的CuSO4)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③必须用水浴加热(50—65)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2)脂肪的鉴定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试剂:苏丹ni或苏丹W染液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颜色变化:被苏丹n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w染成红色⑶蛋白质的鉴定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 B液:0.01g/ml的CuSO4 ) 注意事项: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颜色变化:变成紫色(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马铃薯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高中生物知识点记忆口诀1.光合作用记忆口诀:光合作用两反应,光暗交替同进行,光暗各分两步走,光为暗还供氢能,色素吸光两用途,解水释氢暗供氧,ADP变ATP,光变不稳化学能;光完成行暗反应,后还原来先固定,二氧化碳气孔入,C5结合C 3生,C3多步被还原,需酶需能还需氢,还原产物有机物,能量储存在其中,C3离出再反应,循环往复永不停。

九组高中化学知识记忆口诀

九组高中化学知识记忆口诀

九组高中化学知识记忆口诀九组高中化学知识记忆口诀分离提纯方法口诀(1)过滤操作口诀漏斗烧杯玻璃棒,三样仪器不能少。

一贴二低三要靠,滤渣记得要洗涤。

解释:1、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斗"指漏斗;"架"指漏斗架。

这两句说明了过滤操作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漏斗、漏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并且强调滤纸折叠的角度要与漏斗的角度一样(这样可以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

2、过滤之前要静置:意思是说在过滤之前须将液体静置一会儿,使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离。

3、三靠两低不要忘:意思是说在过滤时不要忘记了三靠两低。

"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颈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壁上,要使玻璃棒靠在滤纸上,盛过滤液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两低"的意思是说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的边缘,所倒入的滤液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2)蒸发操作口诀皿架玻棒酒精灯,加热搅拌不放松。

液体少时停加热,熄灯之后余热干。

(3)蒸馏操作口诀隔网加热冷管倾,上缘下缘两相平。

碎瓷用来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

解释:1、隔网加热冷管倾:"冷管"指冷凝管。

意思是说加热蒸馏烧瓶时要隔石棉网(防止蒸馏烧瓶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安装冷凝管时要向下倾斜。

2、上缘下缘两相平:意思是说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缘要恰好与蒸馏瓶支管接口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3、热气冷水逆向行:意思是说冷却水要由下向上不断流动,与热的蒸气的流动的方向相反。

(4)萃取操作口诀萃剂溶剂互不溶,溶解程度大不同。

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要分清。

解释:1、萃剂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萃剂”指萃取剂;“质”指溶质。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萃取操作实验中,选萃取剂的原则是:萃取剂和溶液中的溶剂要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和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要不相同(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

2、充分振荡再静置:意思是说在萃取过程中要充分震荡,使萃取充分,然后静置使溶液分层。

高中化学九大记忆法与记忆口诀

高中化学九大记忆法与记忆口诀

高中化学九大记忆法与记忆口诀对于高中化学而言,想要拿高分,与牢固记忆,正确书写,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知识点繁多该怎么记忆?你想了解吗?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化学九大记忆法1.实验联想法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实验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依据化学实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

例如,在加热和使用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利用KClO3分解来制取氧气。

只要我们重视实验之情景,联想白色晶体与黑色粉末混和加热生成氧气这个实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

2.反应规律法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

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里再强调一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2FeCl3+Cu=CuCl2+2FeCl2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们之间不能反应。

3.索引法索引法是从总体上把学过的方程式按章节或按反应特点,分门别类地编号、排队,并填写在特制的卡片上,这样就组成一个方程式系统。

利用零碎时间重现这些卡片,在大脑皮层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4.编组法索引能概括全体,而编组能突出局部,是一种主题鲜明、有针对性的表现形式。

两者相互补充,异曲同工。

例如,关于铝元素的一组方程式是:①AlCl3+3NH3•H2O=Al(OH)3 ↓+3NH4Cl②Al2O3+2NaOH=2NaAlO2+H2O③2Al+2NaOH+2H2O=2NaAlO2+3H2↑④Al(OH)3+NaOH=NaAlO2+2H2O⑤Al2S3+6H2O=3H2S↑+2Al(OH)3 ↓5.口诀法为了使化学方程式在使用时脱口而出,有时还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特点编成某种形式的便于记忆的语句,这就叫口诀法。

谈高中化学复习中知识网络的构建

谈高中化学复习中知识网络的构建

覆盖面广 , 综合性强 , 单一知识 点考的较少 , 五大块 知识 的框 架下 , 帮助学生 完成对 作 , 再 如药品的取用及称量 、 物质的溶解 及加 基本实验 内容 的题 较少 , 现 了知识 源于 每一块知识 的网络构建 , 体 使学生在头脑 中形 热 、 物质的分离及提纯 、 的装置及洗 涤 仪器
装配形成实验技能体 系。高 中化学实验 , 学生 的主观能 动性 , 必 将方法交给学生 , 引 要 须 以掌握 双基 , 即基本 知识与基本 技能 为 导学生 自主学 习 , 建属于他们 自己的知 构
对 有序贮存 , 识网, 绝不能轻易包办代替, 把现成结论给 总复 习时 , 我们先让学生对高中化学有 前 提 , 二者能做 到正确理解 、
1 . 夯实基础知识 , 形成学科能力
学生在 构建知识 网络 的过 程 中 , 能把 所学 的零碎 的知识 系统化 , 混乱 的思 维条
化合物之 间的相似性 及递变 规律 ;两线 ” 守恒 定律 、 “ 气体 阿伏加 德罗定律 应用到化
中一条线是教材 中知识的主线 , “ 如 元素一 学方程式 的适量计算 、 过量计算、 差值法计 单质一 氧化物( 氢化物 ) 存在” 系; 一 体 另一 算当中。 条线则是 同一物质 的 因果 线索 , 如结 构决 定 性质 , 性质决 定制 法 、 存 、 途 、 在 保 用 存 3 . 综合整理 , 构建网络 在上述归纳 、 总结 、 构建 网络的基础上 ,
了然 于胸 , 才能对 高考 中的化学 实验做到 进而绘 出有机网络图。 有 的放矢 。 三、 构建知识网络的方 法 1 . 纵观全局 。 认识整体
形成一个 系统 完整 的知识体 系。但在构建
() 4 化学实验部分 , 以药品选用 和仪器 知识 网络 的过程 中 , 教师一 定要 充分 发挥

高中化学思维导图

高中化学思维导图

核外电于
l各层电子数 电子扫怖阶层排布)一·电子层 (K、L M、N..)
」←→原子结构示意图
质 子数=核电而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质 量数(A) =质子数(Z) +中于数(NJ 元素的相对尿子质(同位东相对原子质量x同位素原子个数百分比)
L』且且歪曲,离叫子键 ;通过静电作用
一一于。化, 合H 物,,_一→ 离〔于晶体
t 化 平川 方 式 程
遵守质n守恒元律 且
湛卢氧化还原规律

「强电解质的电离 电离方程式→」弱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方程式 ---l「禹F反应的实质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与化学方程式的本质区别
热化学方释式→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一 电解的电极反应 电极反应式-I」-电池的电极反应 电解总方程式
溶液浓度(mol L一I )
机 卜煌的衍生物卤代虹、醇、酣、薛、接酸、酣等
化一卡-榕.单街、一糖、多棺
合 卡-蛋自质氨基酸、_:Ji!;、多肤 物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怡、酣自主树脂、聚酣纤维等
�世丁寓草E古兰兰碱在E氧化物
生告碱

坠Z主
纵向关 系一斗
」非金属单原-�酸忡氧化物旦旦酸盟+盐
芳查常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 付1 一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指导’性基础理论D
平衡移动原现→f- 温度:升高说度,平衡|句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半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 催化l'fiJ: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

在一定温度下,骂 一个可逆反威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慕之积
概念J一与反应物浓度辛苦之积的比值是 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称平衡常数。
当可逆反应:mA(g)+曲(g)守主庐(cg问D(g)在一定温度达到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高中化学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师版)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高中化学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师版)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化学周期表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质子带 正电 ,电子带 负电 ,中子中立 不带电 。

2、质量数(1)概念:将核内所有 质子 和 中子 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

(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两个关系①质量数(A )= 质子数(Z ) + 中子数(N ) ②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表示方法如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2 6C 表示质子数为 6 ,质量数为 12 的碳原子。

4、粒子符号(A Z X ±bn ±m )中各数字的含义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 原子核 及 核内质子数 ,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以钠原子为例:(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数相同,每层上所排的电子数也相同)。

如 Mg :→ Mg 2+:。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 F :→F-:。

Na+与稀有气体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l-与稀有气体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二、元素在周期表1、周期的分类与包含元素216个族分为7 个主族、7 个副族、1个第Ⅷ 族和1个0 族。

3、元素周期表中的方格中各符号的意义注:元素周期表记忆口诀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三四分长短,四长副族现;竖行称作族,总共十六族;Ⅷ族最特殊,三列是一族;二三分主副,先主后副族;镧锕各十五,均属ⅧB族。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相互推断(1)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与位置的关系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有H、Be、Al 。

②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有C、S 。

高中化学记忆知识大全(人教版)1 中国传统文化篇

高中化学记忆知识大全(人教版)1 中国传统文化篇

高中化学记忆知识大全(人教版)1 传统文化篇1、 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的主要成分为CaO.2、 “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中“飞絮”与“马尾”化学成分分别是纤维素和蛋白质.3、王安石“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描述了金属元素焰色反应的现象.4、《本草纲目》“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zènɡ(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小孔),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种方法是蒸馏.5、 《天工开物》记载“凡研硝(KNO 3)不以铁碾入石臼ji ù,相激火生,祸不可测”,“相激火生”是指爆炸.6、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以此法提取青蒿素属于萃取.7、《本草经集注》记载鉴别硝石(KNO 3)和朴硝(Na 2SO 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是焰色反应.8、《本草纲目》曾记载利尿剂甘汞(Hg 2Cl 2)制法:"用水银一两,白矾[KAl(SO 4)2]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见星。

铺于器内,以小乌盆覆之,......则粉升于盆上矣,其白如雪,轻盈可爱,一两汞可升粉八钱。

”文中从生成物中分离出轻粉涉及操作方法为升华.9、《神农本草经》说:“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

《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饵丹”、 “柔丹”和“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 制得的。

这里的“丹”是指汞的氧化物.10、古人精制砒霜过程为:“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11、《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晋•傅玄】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

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里的 “朱”指的是朱砂HgS.12、《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O 3.13、“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从中可以得出古人从沙子中得到黄金的方法为重力沉降法.14、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这里涉及到的操作方法是蒸发、结晶、溶解.15、《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主要成分是煤.16、《咏石灰》【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知识网络目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与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计算化学实验化学工业知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分类二、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1、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三、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四、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五、晶体类型与性质晶体类型性质比较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结构组成粒子阴、阳离子分子原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粒子间作用离子键范德瓦耳斯力共价键金属键物理性质熔沸点较高低很高有高有低硬度硬而脆小大有大有小、有延展性溶解性易溶于极性溶剂,难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不溶于任何溶剂难溶(钠等与水反应)导电性晶体不导电;能溶于水的其水溶液导电;熔化导电晶体不导电,溶于水后能电离的,其水溶液可导电;熔化不导电不良(半导体Si)良导体(导电传热)典型实例NaCl、NaOHNa2O、CaCO3干冰、白磷冰、硫磺金刚石、SiO2晶体硅、SiCNa、Mg、AlFe、Cu、Zn六、化学反应类型七、离子反应八、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的相互关系九、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十、溶液与胶体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十二、化学平衡十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十四、溶液的酸碱性十五、盐类的水解十六、酸碱中和滴定十七、电化学元素与化合物钠及其化合物碱金属氯及其化合物卤素氧族元素硫的重要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硅及其化合物材料氮族元素氮和磷氨硝酸镁和铝铁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烃不饱和链烃芳香烃分类通式结构特点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同分异构烷烃C n H2n+2(n≥1)①C-C单键②链烃①与卤素取代反应(光照)②燃烧③裂化反应一般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升高,液态时密度增大。

气态碳原子数为1~4。

不溶于水,液态烃密度比水的小碳链异构烯烃C n H2n(n≥2)①含一个C≡C键②链烃①与卤素、H:、H2O等发生加成反应②加聚反应③氧化反应:燃烧,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碳链异构位置异构炔烃C n H2n-2(n≥2)①含一个C≡C键②链烃①加成反应②氧化反应:燃烧,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碳链异构位置异构苯及其C n H2n-6(n≥6)①含一个苯环②侧链为烷烃基①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②加成反应简单的同系物常温下为液态;不溶侧链大小及相对位置产生的异构同系物③氧化反应:燃烧,苯的同系物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于水,密度比水的小烃的衍生物烃的衍生物结构、通式、化学性质鉴别类别官能团结构特点通式化学性质卤代烃-X(卤素原子)C-X键在一定条件下断裂C n H2n+1O2(饱和一元)(1)NaOH水溶液加热,取代反应(2)NaOH醇溶液加热,消去反应醇-OH(羟基)(1)—OH与烃基直接相连(2)—OH上氢原子活泼C n H2n+2O2(饱和一元)(1)取代:脱水成醚,醇钠,醇与羧酸成酯,卤化成卤代烃(2)氧化成醛(—CH2OH)(3)消去成烯醛(1)醛基上有碳氧双键(2)醛基只能连在烃基链端C n H2n O2(饱和一元)(1)加成:加H2成醇(2)氧化:成羧酸羧(1)—COOH可电离出H+(2)—COOH难加成C n H2n O(饱和一元)(1)酸性:具有酸的通性(2)酯化:可看作取代酯,R 必须是烃基C n H2n O2(饱和一元)水解成醇和羧酸酚(1)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2)—OH上的H比醇活泼(1)易取代:与溴水生成2,4,6-三溴苯酚(2)显酸性(3)显色:遇Fe3+变紫色(3)苯环上的H比苯活泼代表物质转化关系糖类类别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分子式(C6H12O6)(C12H22O11)(C6H10O5)(C6H10O5)结构特点多羟基醛分子中无醛基,非还原性糖由几百到几千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几千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性质白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还可发生酯化反应,并能发酵生成乙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

无还原性,能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部分溶于热水。

能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遇淀粉变蓝色;无还原性无色无味固体.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

能水解生成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无还原性重要用途营养物质、制糖果、作还原剂食品食品、制葡萄糖、乙醇造纸、制炸药、人造纤维油脂通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苯等多种有机溶剂中。

1.水解:酸性条件碱性条件——皂化反应2.氢化(硬化)蛋白质和氨基酸类别氨基酸蛋白质结构特点分子中既有酸性基(羧基)又有碱性基(氨基),是两性物质由不同的氨基酸相互结合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分子中有羧基和氨基,也是两性物质主要性质①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②分子间能相互结合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①具有两性②在酸或碱或酶作用下水解,最终得多种。

—氨基酸③盐析④变性⑤有些蛋白质遇浓HNO3呈黄色⑥燃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⑦蛋白质溶液为胶体合成材料(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单体结构单元(链节)聚合度高聚物含义能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一般是不饱和的或含有两个或更多官能团的小分子高聚物分子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复出现的最小部分每个高分子里链节的重复次数由单体聚合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高达数千至数万以上实例(以聚乙烯为例)CH2=CH2—CH2—CH2—n结构与性质线型高分子体型(网状)高分子结构分子中的原子以共价键相互联结成一条很长的卷曲状态的“链”分子链与分子链之间还有许多共价键交联起来,形成三度空间的网状结构溶解性能缓慢溶解于适当溶剂很难溶解,但往往有一定程度的胀大性能具热塑性,无固定熔点具热固性,受热不熔化特性强度大、可拉丝、吹薄膜、绝缘性好强度大、绝缘性好,有可塑性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常见反应类型反应类型概念示例加聚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

均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只有一种。

共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有两种或多种n CH2=CH2+n CH2=CH—CH2缩聚反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相互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生成小分子(如H2O、HX、NH3和醇等)。

①以某分子中碳氧双键中的氧原子与另一个基团中的活泼氢原子结合成水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n H2O②以醇羟基中的氢原子和酸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的方式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n HOOC—COOH+n HOCH2CH2OH−−−−→−一定条件下+2n H2O③以羧基中的羟基与氨基中的氢原子结合成H2O的方式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n H2O-(CH2)5-NH2+n HOOC-(CH2)6-COOH−−−−→−一定条件下+2H2O化学计算物质的量及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1)n =A N N n =Mm n =m V V n =1molL 22.4-⋅V(标准状况) n =c ·V n =M ρV ω⋅⋅ (2)M =n mm =M ·nV =ρm V m =n V cB =V nB c 1V 1=c 2V 2 (浓溶液稀释)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化学式的计算物质溶解度、溶液浓度的计算pH及有关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及其他物质的实验室制备气体发生装置固体+固体·加热固体+液体·不加热固(或液)体+液体·加热图4-1图4-2图4-3常见气体的制备 制取气体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 装置类型收集方法注意事项O 22KClO 32KCl+3O 2↑或 2KMnO 4K 2MnO 4+MnO 2+O 2↑固体 + 固体 · 加热排水法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固体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③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在放药品处加热。

④用排水法收集,停止加热前,应先把导气管撤离水面,才能熄灭酒精灯 NH 32NH 4Cl+Ca(OH)2CaCl 2+2NH 3↑+2H 2O向下排气法Cl 2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固 液 体 体 + + 液 液 体 体 · 加 热向上排气法①同上①、③、④条内容。

②液体与液体加热,反应器内应添加碎瓷片以防暴沸。

③氯气有毒,尾气要用碱液吸收。

④制取乙烯温度应控制在170℃左右NO3Cu+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排水法C 2H 4CH 3CH 2OH CH 2==CH 2↑+H 2OH 2 Zn+H 2SO 4(稀)==ZnSO 4+H 2↑ 固体 + 液体 · 不 加 热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使用长颈漏斗时,要把漏斗颈插入液面以下。

③使用启普发生器时,反应物固体应是块状,且不溶于水(H 2、CO 2、H 2S 可用)。

④制取乙炔要用分液漏斗,以控制反应速率。

⑤H 2S 剧毒,应在通风橱中制备,或用碱液吸收尾气。

不可用浓H 2SO 4向下排 气法或 排水法C 2H 2 CaC 2+2H 2O →Ca(OH)2+CH ≡CH ↑ CO 2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向上 排气法NO 2Cu+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H 2SFeS+H 2SO 4(稀)==FeSO 4+H 2S ↑气体的干燥干燥是用适宜的干燥剂和装置除去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水分。

常用装置有干燥管(内装固体干燥剂)、洗气瓶(内装液体干燥剂)。

所选用的干燥剂不能与所要保留的气体发生反应。

常用干燥剂及可被干燥的气体如下:(1)浓硫酸(酸性干燥剂):N 2、O 2、H 2、Cl 2、CO 、CO 2、SO 2、HCl 、NO 、NO 2、CH 4、C 2H 4、C 2H 2等(不可干燥还原性或碱性气体)。

(2)P 2O 5(酸性干燥剂):可干燥H 2S 、HBr 、HI 及浓硫酸能干燥的气体(不可干燥NH 3等)。

(3)无水CaCl 2(中性干燥剂):可干燥除NH 3以外的其他气体(NH 3能与CaCl 2反应生成络合物CaCl 2·8NH 3)。

(4)碱石灰(碱性干燥剂):可干燥NH3及中性气体(N2、O2、H2、CO、NO、CH4、C2H4、C2H2等)。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5)硅胶(酸性干燥剂):可干燥Cl2、O2、H2、CO2、CH4、C2H4、C2H2(硅胶能吸附水,也易吸附其他极性分子,只能干燥非极性分子气体)。

(6)其他:如生石灰、NaOH也可用于干燥NH3及中性气体(不可干燥有酸性或能与之作用的气体)。

物质的分离提纯物理分离提纯法化学分离提纯化学法要同时考虑到各组成成分及杂质的化学性质和特点,利用它们之间的差别加以分离提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