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训练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文言文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一、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判定形式,调整提前宾语到动词后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

其常见的类型有三种:1.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吾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吾未之见也。

莫我知也夫!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动词宾语的前置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吾谁欺?欺天乎?介词宾语一般也前置微斯人,吾谁与归?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国胡以馈之?3.通过“之”、“是”提前宾语: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为我们这些臣子担心)。

率师以来,惟敌是求(只寻找敌人)。

[应用体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

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节选自《吕氏春秋·高义》)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译文:今天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采纳我的建议,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

定语后置句——察看标志词,译成定语修饰中心词定语后置句是指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把定语放到了中心词之后的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定语后置句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

[应用体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

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

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

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

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

高考备考文言文阅读实词之词类活用(中动词形容词活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

高考备考文言文阅读实词之词类活用(中动词形容词活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
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 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 巾栉。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选自 《后汉书》,有删改) (1)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 (2)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 【参考答案】(1)活用词: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译文】少君的父亲对他的清贫刻苦感到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少 君出嫁时)嫁妆陪送得非常丰厚。
对点训练:
1.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形容词,解释词义并说明其活用类型。 (1)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 ______:______。类型:________。 (2)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 ______:________。类型:________。 (3)抑王兴甲兵,危士臣。(《齐桓晋文之事》)
2024年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
文言文复习 :实词
词类 活 用
(中:动词、形容词活用)
Ⅱ.动词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 表示与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 了。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伏:埋伏的部队,伏兵)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东西)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动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就是动词带宾语,含有主语“为了宾语怎么样”的 意味,一般可译为“为……”。如: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哀:为……哀叹) 动词的为动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表示为了某一目的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存在的 目的。 (2)表示出于某一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如:猿猱欲渡愁攀援。(愁: 为……发愁) (3)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服务对象。 (4)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面向对象。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格式 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 为:主语把(使)宾语当成(变 阁序》) “下”应翻译为
成)[名词]
“使……放下”。
返回
类型
例句
动词的使动用法,即谓语 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
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 应翻译为“使……活下来”。
“使它怎么样”的意思。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
《书》记皋陶之说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释者
曰:“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也!”夫有大罪者,
其刑薄则不必当罪;有细功者,其赏厚则不必当功。然所以
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夫圣人之治也,自闺门、乡党至
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之善,则有罪者易以寡也;自小者、
近者至于远大皆有法,以成天下之务,则有功者易以众也。
返回
类型
例句
两个动词连用,如果不是连动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关系,那么后一个动词就活用 焉。(《曹刿论战》)“伏”
为名词。
应翻译为“伏兵”。
形容词用在数词和“其”
入之甚寒,问其深.。(《游
“之”“于”字后面,充当中 褒禅山记》)“深”应翻译
心语时,活用为名词。
为“深度”。
[应用体验]
返回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以圣神渊懿之德而为君于上,以道德修明之士而为其公卿百
官于下,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之谋虑,以公听并观而尽天下
之情伪。
返回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圣人之治也,自闺门、乡党至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之 善,则有罪者易以寡也。 (2)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之谋虑,以公听并观而尽天下之情伪。 解析:(1)句中的“善”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善行”的意思。 (2)句中的“修”为动词活用为名词,意思是“匡助的做法”。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测试题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测试题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测试题文言文词类活用是语文考试常考考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测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测试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A.予本非文人画士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吾谁与归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B.夫晋,何厌之有子何恃而往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臣实不才,又谁敢怨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C.生孩六月,慈你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毋宁毙于虞人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9.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⑦子何恃而往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11.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D.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12.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

课时跟踪检测(三)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一、考点针对练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节)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省略句的翻译,“谢”应朝,因为节俭,身体力行,在齐国被人尊重。

(2)晏子没有跟越石父告辞,就走进门去。

过了很长时间他才出来,越石父提出要与晏子绝交。

(3)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得到尊重。

[参考译文]晏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莱地夷维人。

侍奉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因为节俭,身体力行,在齐国被人尊重。

他担任齐国宰相之后,吃饭每顿不吃两种肉,姬妾不穿丝织物。

他在朝廷上,国君跟他说话,他就直言回答;国君没有跟他说话,他就直道而行。

国家有道,就服从命令去做事;国家无道,就衡量命令,酌情而行。

因此连续三朝在诸侯中闻名。

越石父是贤人,不幸被抓进牢狱。

晏子出门,在路上遇见了他,当即解下马车左边的马将他赎了,载回来。

(到了家,)晏子没有跟越石父告辞,就走进门去。

过了很长时间他才出来,越石父提出要与晏子绝交。

晏子大惊,整顿衣冠,表示道歉,说:“我虽不仁,不过刚把你从灾难中救出来,为什么你这么快就提出绝交呢?”越石父说:“不对。

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得到尊重。

刚才我在牢狱中,是因为人们不了解我。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推断、特殊句式词类活用检测卷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推断、特殊句式词类活用检测卷

文言文特殊句式、实词推断词类活用检测卷( 70分钟 150分)姓名考号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2、登高而招。

(《劝学》)3、积善成德。

(《劝学》)4、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5、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6、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7、信者效其忠。

(《谏太宗十思疏》)8、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游褒禅山记》)9、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10、多可喜,亦多可悲。

( 《项脊轩志》)11、宾主尽东南之美。

(《滕王阁序》)12、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五人墓碑记》)13、亦以明死生之大。

( 《五人墓碑记》)14、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五人墓碑记》)15、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三、推断以下加点的文言实词意义(2*25=50分)1、丰则贵籴,歉则贱23 4、5、 67 89 1011 12、忧懈怠,131415 1617 18、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焉19、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 202122、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23、道济趋下阶,叩头曰:’24、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

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

”岑曰:“璋也弄,瓦也弄。

”怒而责之。

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古今谭概》25、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

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

3 文言文阅读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3 文言文阅读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时 为名词,放在动词“蔽”之前,
需加上文字:“像……一样” 构成状语与中心词的修饰关
系,译为“像翅膀一样”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教材例句
规律总结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 山》)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 分析:“箕畚”为名词,放在
方式,翻译时要在活用的名词 动词“运”之前,构成状语与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教材例句
规律总结
①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逍遥游》)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①形容词用在 分析:①“正”为形容词,用在“之”后
“其”“之”等字 面,充当中心语,活用为名词,译为“本
后面,充当中心语 性,固有规律”
时,活用为名词。 ②“贤、少、长”为形容词,在此作主语,
像犬马一样 ⑤辇:坐辇车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教材例句
规律总结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形容词+宾语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 分析:“善”为形容词,与名 了宾语,没有使动、意动的意
词“留侯张良”构成动宾关 思,就是用作一般动词。翻译
系,故“善”活用为动词,译 时应把活用的形容词译为相应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一、学点文言词法,破解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词的分类实虚词词数名 助副词词词词、、、、量动叹介词词词词、、、、代形拟连词容声词词词 思考:在现代汉语中, 1.名词能否做谓语? 一般是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2.名词能否做状语? 一般是由副词、介宾短语充当。 3.形容词、动词能否做主语、宾语? 一般是由名词充当。 4.不及物动词能否带宾语? 一般是由及物动词充当。 请看例句: 二月草已( )。(沈括《采草药》) 请分析成分。空处应是谓语,必由动词充当。空处是“芽”, 今天看,是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发芽。(明确:处在这个位 置上,得有这个词性。语言环境决定词性。)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教学设计

个性化教学设计科目年级日期时间段教师教案审核:课题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难点:内容【特殊句式考点精讲】“不同的句式”主要包含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在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命题或隐含在文言文翻译题中,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

设题的方式:①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中例句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选项;③选出句式特点相同的选项;④判断句式的相同与不同;⑤通过翻译句子或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等等。

一、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

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用作代词,很少被当作判断词。

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古代汉语是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的。

类型例句……者,……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者,……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也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①今臣亡国贱俘。

(《陈情表》)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用“为、乃、即、则、皆、诚”等表肯定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项羽本纪》)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⑤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出师表》)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⑦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是指示代词,这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 动词,表判断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对点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训练基础试题2013-12-12 21075d56b7b40102eeev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训练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A.予本非文人画士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吾谁与归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B.夫晋,何厌之有子何恃而往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臣实不才,又谁敢怨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C.生孩六月,慈你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毋宁毙于虞人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9.下列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⑦子何恃而往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11.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D.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12.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B.(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C.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句的一项是( )A.人皆得以隶使之B.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C.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B.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C.项伯杀人,臣活之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5.以下句中加点词并非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项是( )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D.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16.下列句子中有活用为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B.务耕织,修守战之具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D.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17.下列句子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18.与“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用法不同的是(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B.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C.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

D.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C.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D.甘其食,美其服……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0.以下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B.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专项突破二(40分钟,3*25=75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全是使动用法的一组是( )A.王之所大欲,可知矣欲辟土地,朝秦楚寡人与大国执仇,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C.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外连横而斗诸侯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2.下列加点词不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组是( )A.爱是溪,人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B.老者奉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妪,先大母婢,乳二世C.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D.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是( )A.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4.下列句中“为”宇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为何谷B.何为以公名之—C.以臣为愚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5.下列旬中省略宾语的一句是( )A.见一老公而问之曰B.遂持驹去C.齐桓公出猎D.明日朝,以告管仲6.下列句子中旬式不同子其他三旬的是( )A.管仲贤佐也B.桓公霸君也C.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7.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与其他旬不同的一句是( )A.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B.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C.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8.下列句子中全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粪土当年万户侯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B.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D.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9.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 )A.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苏秦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D.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短语,其内部结构不同子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以故不闻其过B.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D.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1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D.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C.晋军函陵,秦军汜南D.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12.下列加点的“以”意思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 )A.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C.皆以美于徐公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13.加点的短语没有被动意味的一项是( )A.臣知欺大王当诛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C.饥死道路,为群兽所食D.臣恐天下随风而靡14.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C.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之)·.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1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B.齐人未附。

附归附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收检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扰乱奔走。

·17.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旬的一项是( )A.人为临茁市掾,不见知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8.下面句子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另三句的是( )A.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B.(河伯)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C.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D.燕引兵东围即墨19.下列句子加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C.人生孰无死,贵死得所耳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20.下面句子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句是( )A.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B.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21.下列句子中都省略了介词“于”的一组是()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B.沛公欲王关中·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D.遂与秦王会渑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22.下列句子不属子定语后置句的一组是(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B.甚矣,汝之不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人马烧溺死者甚众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名词作状语的一组是( ) 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卒廷见相如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D.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24.下列各组句子全是否定旬中宾语前置的一组是() A.乃人见,曰“何以战?”将子无怒,秋以为期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我无尔诈,尔无我虞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D.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25.下列句子不全有形容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一组是( ) A.人主自智而愚人成(名)以其小,劣之B.客之美我,欲有求于我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