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化学真奇妙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秋季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1.1 化学真奇妙

伴随现象 色变化、产生气体、生 小的改变,也可能有
成沉淀等现象
发光、放热等现象
实例
木柴燃烧、铁生锈、食 物腐败、火药爆炸等
汽油挥发、冰雪融化、 玻璃破碎、轮胎爆炸、 灯泡发光发热等
联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知2-讲
1. 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形态等发生变化,并没有生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可运用标准对照法,对照化学研究的对象 及内容,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来解答。
导引:研发5G 网络技术,提升网络质量,属于信息 技术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
感悟新知
学法指导:
化学研究内容的内涵与外延
化学 研究 内涵 的内
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结构 物质的性质
容
物质的转化及应用
学解决疑难病救治的问题
C. 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解决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D. 研制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感悟新知
知1-练
导引: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 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是为了解决粮食增产问题,A 错误; 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是用化学解决疑难 病救治的问题,B 正确;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 燃烧,是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C 正确;研 制可降解塑料,是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D 正确。
化学变化,如炸药爆炸、瓦斯爆炸等。
3. 一些爆炸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如原子弹爆炸等。
感悟新知
知2-练
题型2 结合典故、诗词、成语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例4 [中考·菏泽] 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 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C )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1.1化学真奇妙课件

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小结
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 发光、放热、颜色变化 、生成气体 、 生成沉淀 等现象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生成新物质。
以下反应哪些是化学反应?
(1)矿石粉碎(2)木炭燃烧 (3)铁丝生锈(4)汽油挥发 (5)剩饭变馊(6)湿衣服晾干 (7)蜡烛燃烧(8)水变为水蒸气 (9)火药爆炸(10)钢铁熔化 (11)灯泡通电发光发热(12)滴水成冰
八年级全一册
1.1化学真奇妙
化学与人类息息相关
想想这些都和化学有关吗?
食品添加剂
化学对人类的利与弊
化学添加剂使纯奶能够更 加持久的保存而不变质, 但过多的不恰当的化学添加剂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危害。
神奇的化学
用化学的角度解读胰岛素
用化学的角度解读生活
你能例举出生活中那些是化学变化吗?
分辨下列各组变化中的化学变化和物 理变化?
(1)铁钉生锈和受热熔化 (2)咬碎食物和消化食物 (3)火柴折断和点燃 (4)蔗糖溶在水里和加热变黑变苦
辉煌的化学历史
1、制造青铜器 2、造纸 3、制造火药 4、烧制瓷器 5、活字印刷 6、指南针指南
用实验感受化学的魔力
实验1、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温馨提示: 注意观察反应前、反应进行中和反应后的 颜色、状态、气味等变化
银白色的镁条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 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燃烧的上方有浓烈 的白烟,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
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现象:
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3、锌粒加入盐酸中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4、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实验小结
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 发光、放热、颜色变化 、生成气体 、 生成沉淀 等现象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生成新物质。
以下反应哪些是化学反应?
(1)矿石粉碎(2)木炭燃烧 (3)铁丝生锈(4)汽油挥发 (5)剩饭变馊(6)湿衣服晾干 (7)蜡烛燃烧(8)水变为水蒸气 (9)火药爆炸(10)钢铁熔化 (11)灯泡通电发光发热(12)滴水成冰
八年级全一册
1.1化学真奇妙
化学与人类息息相关
想想这些都和化学有关吗?
食品添加剂
化学对人类的利与弊
化学添加剂使纯奶能够更 加持久的保存而不变质, 但过多的不恰当的化学添加剂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危害。
神奇的化学
用化学的角度解读胰岛素
用化学的角度解读生活
你能例举出生活中那些是化学变化吗?
分辨下列各组变化中的化学变化和物 理变化?
(1)铁钉生锈和受热熔化 (2)咬碎食物和消化食物 (3)火柴折断和点燃 (4)蔗糖溶在水里和加热变黑变苦
辉煌的化学历史
1、制造青铜器 2、造纸 3、制造火药 4、烧制瓷器 5、活字印刷 6、指南针指南
用实验感受化学的魔力
实验1、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温馨提示: 注意观察反应前、反应进行中和反应后的 颜色、状态、气味等变化
银白色的镁条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 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燃烧的上方有浓烈 的白烟,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
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现象:
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3、锌粒加入盐酸中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4、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1-1化学真奇妙(1)+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用人造材料制成的物品和用天然材料制成的物 品,哪者占的比例大?
化学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自学教材P2—P3上文字和图片内容。 回答化学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看了以下图片,你有什么认识?
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住 行
食
化学 医疗 卫生
衣
通信
衣
耐高温纤维 制成的消防 人员的服装
食
住
行
现 代 通 信 用 光 缆
由 2个氧原子 构成的。
5.下列表示水分子的图示为( )
6.水是由 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 氢分子构成的, 氧气是由 氧分子 构成的,铁是由 铁原子 构成的。 7.一个水分子是由 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 构成的,其 符号为 H2O;一个氧分子是由 两个氧原子 构成的,其 符号为 O2 ;一个氢分子是由 两个氢原子 构成的,其 符号为 H2 。
水是由大量的 水分子构成的,金是由大量的金原子构 成的பைடு நூலகம்食盐是由大量钠离子和 氯离子的构成的。
HH
oo
氢分子(H2) 氧分子(O2)
1.氢气是由 氢分子 构成的,氧气是由 氧分子 构成的。 2.分子是由 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 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 2个氢原子 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不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发
变;
生了变化,生成了另一种
学
物质粒子;(能量变化)
变 化
外观特征
状态、形状、大小等的改 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 变(也可能伴随着发光、 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
的
发热、变色、生成气体、
区
沉淀等现象)
别
判断依据
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和 联 系
化学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自学教材P2—P3上文字和图片内容。 回答化学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看了以下图片,你有什么认识?
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住 行
食
化学 医疗 卫生
衣
通信
衣
耐高温纤维 制成的消防 人员的服装
食
住
行
现 代 通 信 用 光 缆
由 2个氧原子 构成的。
5.下列表示水分子的图示为( )
6.水是由 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 氢分子构成的, 氧气是由 氧分子 构成的,铁是由 铁原子 构成的。 7.一个水分子是由 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 构成的,其 符号为 H2O;一个氧分子是由 两个氧原子 构成的,其 符号为 O2 ;一个氢分子是由 两个氢原子 构成的,其 符号为 H2 。
水是由大量的 水分子构成的,金是由大量的金原子构 成的பைடு நூலகம்食盐是由大量钠离子和 氯离子的构成的。
HH
oo
氢分子(H2) 氧分子(O2)
1.氢气是由 氢分子 构成的,氧气是由 氧分子 构成的。 2.分子是由 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 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 2个氢原子 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不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发
变;
生了变化,生成了另一种
学
物质粒子;(能量变化)
变 化
外观特征
状态、形状、大小等的改 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 变(也可能伴随着发光、 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
的
发热、变色、生成气体、
区
沉淀等现象)
别
判断依据
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和 联 系
《1第1节 化学真奇妙》PPT课件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 变化,这种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 吸收。
利用化学反应可以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 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什么是绿色化学?
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活动天地1-2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1、发光、放热现象 实验一:镁条的燃烧
银白色的镁条剧烈 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生成白色粉末,燃烧的 上方有浓烈的白烟,并 有大量的热量放出…
2、颜色变化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3、产生气体 实验三、锌粒加入盐酸中
产生大量气泡…
土坯、茅草
砖瓦、玻璃
塑钢和新型建筑涂料
钢筋混凝土、
以沙子为原料生产出芯片和光导纤维,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虽远隔天涯却犹如近在咫尺。
以石油、煤炭为原料 生产出的化学合成物质,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世 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海水淡 化设备
化学已日益渗透到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 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如环境保护、能源开发 利用、功能材料研制、 生命过程探索等,都与 化学密切相关。
由各种各样的原子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而成的。
宏观物质种类繁多,但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是很 多,每一类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成分,称为一 种“元素”。
H2O
O2
H2
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 氧气是由 氧 元素组成的。
挑战自我
CO2
碳原子 C 氧原子 O
二氧化碳( CO2 )是由 碳和氧 元素组成的.
第一课时 化学真奇妙优秀课件

耀眼的白光, 放热,生成 白色粉末
溶液变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产生气泡,锌 粒逐渐溶解, 放热,形成无 色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的变化
面包发霉 光合作用 水蒸发 酒精挥发 花生榨成油 海水晒盐 爆炸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
溶液变红 产生气泡,锌粒逐渐溶解, 放热,形成无色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例如:发光、放热、变 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都可以帮助我们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但有现象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 化,例如:灯泡通电发光
课前准备:教材,导学案,红色黑色笔, 化学专用练习本
科代表领读:教材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衣 服
食
住
行
天然材料
指直接取自自然界的材料, 这些材料是自然界本身就有的
人造材料
指经人的加工,所变成的与天 然材料质地不完全相同的材料
石料,木材,棉花,塑料,玻璃
木材制成桌椅 食物腐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第1节化学真奇妙(共62张PPT)

思考:
是不是只要有这些现象发生,就一定发生了化 学变化呢?请举例分析。
这些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分析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 泥水静置泥沉淀,水变澄清,加热水沸腾产生 大量气泡,都是物理变化。
有些化学变化无可观察现象。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 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 能的放出或吸收。
溶液,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
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实验三:将一颗锌粒放入试管,加入 1mL-2mL稀盐酸,观察现象
①锌粒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②锌粒逐渐消失,放出的热
实验四:取3mL-4mL硫酸铜溶液于 一试管中,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 钠溶液,观察现象
生成蓝色沉淀
小结:观察实验现象的顺序:
变化前
“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场馆
“东荷”
“西柳”
1、 生活中的材料可以分 为 天然 材料和 人造 材料
,我们使用的绝大多数物 品都是 人造 材料,都是通 过 化学 变化制得的,都 属于化学 制品。
2、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
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
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合
成材料的是( D )
2006年德国世界杯
本届世界杯用球是由著名体
育公司阿迪达斯研发设计的, 号称“团队之星”。球体内还 被植入一种电脑芯片。当球越 过球门线或者出了边线底线, 主裁判佩戴的耳机内会自动收 到回应信号。此一问世,“团 队之星”立即引起赞誉声一片, 被称为“历史上最完美的足 球”。
请仔细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包括学习 用品和衣着穿戴),说说哪些是天然材 料,哪些是化学合成材料 ?用人造材
料制成的物品占多大比例?
是不是只要有这些现象发生,就一定发生了化 学变化呢?请举例分析。
这些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分析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 泥水静置泥沉淀,水变澄清,加热水沸腾产生 大量气泡,都是物理变化。
有些化学变化无可观察现象。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 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 能的放出或吸收。
溶液,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
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实验三:将一颗锌粒放入试管,加入 1mL-2mL稀盐酸,观察现象
①锌粒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②锌粒逐渐消失,放出的热
实验四:取3mL-4mL硫酸铜溶液于 一试管中,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 钠溶液,观察现象
生成蓝色沉淀
小结:观察实验现象的顺序:
变化前
“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场馆
“东荷”
“西柳”
1、 生活中的材料可以分 为 天然 材料和 人造 材料
,我们使用的绝大多数物 品都是 人造 材料,都是通 过 化学 变化制得的,都 属于化学 制品。
2、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
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
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合
成材料的是( D )
2006年德国世界杯
本届世界杯用球是由著名体
育公司阿迪达斯研发设计的, 号称“团队之星”。球体内还 被植入一种电脑芯片。当球越 过球门线或者出了边线底线, 主裁判佩戴的耳机内会自动收 到回应信号。此一问世,“团 队之星”立即引起赞誉声一片, 被称为“历史上最完美的足 球”。
请仔细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包括学习 用品和衣着穿戴),说说哪些是天然材 料,哪些是化学合成材料 ?用人造材
料制成的物品占多大比例?
1.1化学真奇妙PPt

注意观察反应前、 反应进行中和反 应后的颜色、状 态、气味等变化
镁带在空气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作 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①镁带消失了, ②看到耀眼的白光,
③放出大量的热,
④有白色粉末状固体生成。
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现象:
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3、锌粒加入盐酸中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4、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知识延伸☆ 天然材料,就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只经物理处理或未经处理的 材料! 人造材料,是天然材料经过人为的化学方法加工而制得的材料。
☆示例分析☆ 生活中的物品都是由各种材料制成的。如: 物品 主 要 制 作 材料来源 材料 桌子 木材 由自然界中原来就存在的树木 天然材料 经过简单加工而成 方 便 塑料 袋 由石油经过复杂的化学方法加 人 工 合 成 工而成,自然界中不存在 材料 材料类别
没有生成新物质
生成了新物质
微观实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旧分子被破 构成物质的微粒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微粒 坏,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 的运动速度或微粒间的间隔 分子。
常伴有的现象
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
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 沉淀等
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通过上述实验我知道了… 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
发光 、 放热 、 颜色变化 、 生成气体 、
生成沉淀 等现象
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 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最根本依 据是 是否生成新物质!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1.1 化学真奇妙 课件(27张PPT)

三、化学需要多学科知识,物理、语文、美术等等,所以在初三开设
2019.10.23
化学有关 物质变化的学问, 产生新的物质。
我国古代社纸术
隋唐制造黑火药
正 确 使 用 煤 气 炉 具
油盐酱醋
吸烟有害健康
一种药物的发明——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
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佛莱明
汉字。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 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 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 础学科,它能指导我 们更好地认识、改造 和应用物质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一、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 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 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 现象。 二、化学的魅力主要还是能够创造新物质、认识新物质。 这些物质不但非常有用,本身也非常美妙。 ——郑兰荪 张玉奎 赵玉芬 侯建国 等等化学家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 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切的物质都是 由分子、原子或 离子构成的
H2O
水
是 一个水 由 分子是 水 由两个 分 氢原子 子 和一个 构 氧原子 成 构成的 的。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 的,氧气是由氧分子 构成的,分别用H2 、 O2表示氢分子和氧 分子
科学家们已经能够通过扫 描隧道显微镜(STM)观 测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实 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 和排列,以及复制、改造 和创造分子
隧道扫描显微镜
隧道扫描显微
镜下的微观世
1993界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
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常温下以超真空 扫描隧道显微镜为手段,通过用探针 拨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子的方法,在 硅晶体的表面形成了一定规整的图形。 这种在晶体表面开展的操纵原子的研 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 两字宽度约2nm,是目前意志最小的
2019.10.23
化学有关 物质变化的学问, 产生新的物质。
我国古代社纸术
隋唐制造黑火药
正 确 使 用 煤 气 炉 具
油盐酱醋
吸烟有害健康
一种药物的发明——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
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佛莱明
汉字。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 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 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 础学科,它能指导我 们更好地认识、改造 和应用物质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一、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 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 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 现象。 二、化学的魅力主要还是能够创造新物质、认识新物质。 这些物质不但非常有用,本身也非常美妙。 ——郑兰荪 张玉奎 赵玉芬 侯建国 等等化学家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 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切的物质都是 由分子、原子或 离子构成的
H2O
水
是 一个水 由 分子是 水 由两个 分 氢原子 子 和一个 构 氧原子 成 构成的 的。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 的,氧气是由氧分子 构成的,分别用H2 、 O2表示氢分子和氧 分子
科学家们已经能够通过扫 描隧道显微镜(STM)观 测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实 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 和排列,以及复制、改造 和创造分子
隧道扫描显微镜
隧道扫描显微
镜下的微观世
1993界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
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常温下以超真空 扫描隧道显微镜为手段,通过用探针 拨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子的方法,在 硅晶体的表面形成了一定规整的图形。 这种在晶体表面开展的操纵原子的研 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 两字宽度约2nm,是目前意志最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通过实验可知化学变化中常常伴有发光、 发热、产生气泡或者出现沉淀等现象
点 灯 通 电
常作为化学变 化的判断依据
• 思考:只要出现这些现象一定是发现化学
变化。 没有这些现象就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吗?
不一定
光合作用
总之,化学变化常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有 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
神奇的化学变化
平昌县长垭小学 周前芬
复习引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化学改变了人类的衣食住行使我们生活在一个美轮美奂的人造物质世 界中。 2、化学促进和推动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在时代的变革中,化学科学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总之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用,密切相关。 化学 改变了世界。
活动天地
实验1:点燃镁条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活动天地
实验3: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 3-4mL稀盐酸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
实验4:向硫酸铜溶液与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不一定
(填
热能 、
光能 和 电能 的放出或吸收。
6、指出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① 冰融化为液态水 ③木材加工成桌椅 ⑤食物变质 ②铁片卷成铁筒 ④木材燃烧 ⑥钢铁生锈
④⑤⑥
谢谢大家!
练习
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
区别的是
A.铁生锈 C.鸡蛋变质 B.煤燃烧 D.夏天汽车轮胎受热爆炸
D
2、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A.有气体生成 B.有固体生成 C.有新物质生成 D.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C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下列实验现象
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产生大量白雾
C.放出大量热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物理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化学变化时常伴有物理变化。
比较石蜡融化与石蜡燃烧
说 明 ①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只能起辅助作用 ②有些化学变化无现象 ③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既有物质变化,又伴
随能量变化
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变化
小结:神奇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概 念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 别 伴随现 象 联系 说 明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外形、状态 伴随发光、发热、颜 色变化、生成气体、 发生变化 产生沉淀等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光和作用 钢铁生锈
• 你能列举生活中 的化学变化吗?
反馈练习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为
1.水结成冰 3.用葡萄酿造酒 5.氧气变成成铜绿 4.汽车轮胎爆胎
如何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观察内容
变化前 变化中 变化后
各物质的色、态、味
是否发光、放热、变色、产生 气体、生成沉淀等 各物质的色、态、味
D.生成白色固体
B
4、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 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D.以上现象均可
C
5.填空: 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和沉淀 (1)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 现象,但有这些现象产生的变化 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 着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 等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交流讨论
分析课本p4下方的三幅 化学变化图片中的共同 点。
讲授新课
•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也叫化学反应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 变化
只是物质的形状 和状态改变
讲授新课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 本质区别是什么呢?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食物腐烂
生物生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