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化学真奇妙(教案)

化学真奇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感受化学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 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的定义和特点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3. 常见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实验现象4.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 化学安全知识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
2. 结合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现象和原理。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化学知识。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内设置化学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2. 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料。
3. 准备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以供学生亲身体验。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案内容:一、化学的定义和特点1. 引入化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 讲解化学的特点,如实验性、理论性、应用性等。
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 教授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蒸馏等。
2. 演示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三、常见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实验现象1. 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如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2. 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如燃烧、沉淀、气体产生等。
四、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举例说明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洁剂、食品添加剂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倡环保意识。
五、化学安全知识1. 教授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如穿戴实验服、使用安全器材等。
2. 强调化学药品的储存和使用注意事项,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ppt课件

6、指出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① 冰融化为液态水 ②铁片卷成铁筒
③木材加工成桌椅 ④木材燃烧
⑤食物变质
⑥钢铁生锈
④⑤⑥
三、 物质构成的奥秘
导学三
(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 (二) 什么是化学?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得到的照片
由上述图片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等 2、分子、原子都是极其微小的微粒。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定义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
本质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
请举几例
反馈练习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为(2)(4)(6)。
(1)水结成冰
(2)金属镜架生成铜绿
(3)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 (4)用葡萄酿造酒
(5)汽车轮胎爆胎
(6)氧气变成臭氧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产生沉淀等
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说明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说明 ①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只能起辅助作用 ②有些化学变化无现象 ③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既有物质变化,又伴
随能量变化
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变化
练习
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
反馈练习
1、指出晶体硅、水、氢气、氧 气的构成微粒分别是什么?
2、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微粒: 水、 氢气、 氧气、氢原子、氧原子
(二) 什么是化学?
化学就是在__原__子____、___分_子____ 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___变__化___规律的一 门基础学科.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鲁教版)

无
无
液 态 状态改变 形状改变
胆矾的研碎: 块 状
想一想:这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点?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 理 变 化
特征 形状发生改变或状态发生改变 汽油挥发
例如
铁水铸成锅
蜡烛受热融化
三、奇妙的化学变化
实验3
向蓝色的胆矾溶液中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4
向石灰石中加少量稀盐酸,用带有 导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把导管末 端伸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化学真奇妙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衣
食
住
行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一、化学改变了 世界
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当今化学已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 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
大问题,如: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
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9)火药爆炸(10)钢铁熔化
(11)灯泡通电发光发热(12)滴水成冰
化学变化 概 念
物理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发光、发热、颜 物质的外形、状态 色变化、生成气体、 发生变化 产生沉淀等
伴随现象
联系 说 明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实验3、锌粒加入盐酸中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4、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生成新物质。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 【拓展延伸】2、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 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 除污染。观察下列几种情况,探究回答是 否造成污染,如果会造成污染,探究消除 或减少污染的方法。
(1)燃放烟花爆竹
(2)使用含磷洗衣粉
(3)使用环保助力车
【练习】
一、我会选
1、判断一种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我们通常采 用的依据是( D )
• 【反馈练习】 1.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A ) A. 棉花、木材、大理石 B. 木材、橡胶、塑料 C. 羊毛、玻璃、不锈钢 D. 塑料、陶瓷、合成纤维
小结: 材料
天然材料 棉花、羊毛、石陶瓷、合成纤维、
知识点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自主学习2]阅读4-5页并讨论: 1、什么是物理变化? 2、什么是化学变化?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联系?
【合作学习】 将你自学的收获与疑问与你的同伴进行交流。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 两者的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 联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 物理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一 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陈燕
学习目标:
•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 进步学习的志向。
•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 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 趣。
•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 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
1.1化学真奇妙

√ √ √ 7、矿石冶炼 8、食物腐烂 9、燃放烟花
10、冰雪融化 11、自行车轮胎爆炸
√ √ 12、鞭炮爆炸 13、钻木取火 14、面包发霉 √ 15、呼吸作用 16、开水沸腾 17、死灰复燃 √ √ 18、烧制陶瓷 19、干冰升华 20、聚沙成塔 √√ √ 21、百炼成钢 22、瓷器破碎 23、玉石俱焚 √ 24、木已成舟 25、火烧赤壁 26、沙里淘金
人造材料
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
石料
天 然 材 料
木材 棉麻
塑料
玻 璃
合金
合 成 纤 维
2006年德国世界杯
本届世界杯用球是由著名体
育公司阿迪达斯研发设计的, 号称“团队之星”。球体内还 被植入一种电脑芯片。当球越 过球门线或者出了边线底线, 主裁判佩戴的耳机内会自动收 到回应信号。此一问世,“团 队之星”立即引起赞誉声一片, 被称为“历史上最完美的足 球”。
判断下列材料哪些属于天然材 料,哪些属于人造材料?
沙子、水√泥、钢筋混√凝土、棉 花、羊毛、塑√料、橡√皮、煤矿、 金、
黏土、木材
你觉得生活中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哪 一个用的多?
一、化学改变了 世界
历史回顾
火的使用是人类通过化学变化改造物质的开始. 如今,人们改造物质的手段更加科学、多样,我 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学制品。
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 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最根本依 据是 是否生成新物质!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 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 能的放出或吸收。
《1第1节 化学真奇妙》PPT课件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 变化,这种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 吸收。
利用化学反应可以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 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什么是绿色化学?
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活动天地1-2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1、发光、放热现象 实验一:镁条的燃烧
银白色的镁条剧烈 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生成白色粉末,燃烧的 上方有浓烈的白烟,并 有大量的热量放出…
2、颜色变化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3、产生气体 实验三、锌粒加入盐酸中
产生大量气泡…
土坯、茅草
砖瓦、玻璃
塑钢和新型建筑涂料
钢筋混凝土、
以沙子为原料生产出芯片和光导纤维,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虽远隔天涯却犹如近在咫尺。
以石油、煤炭为原料 生产出的化学合成物质,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世 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海水淡 化设备
化学已日益渗透到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 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如环境保护、能源开发 利用、功能材料研制、 生命过程探索等,都与 化学密切相关。
由各种各样的原子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而成的。
宏观物质种类繁多,但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是很 多,每一类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成分,称为一 种“元素”。
H2O
O2
H2
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 氧气是由 氧 元素组成的。
挑战自我
CO2
碳原子 C 氧原子 O
二氧化碳( CO2 )是由 碳和氧 元素组成的.
1.1 化学真奇妙(课件)鲁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感悟新知
知1-练
教你一招: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衣(衣服的面 料、色泽等)、食(食物的原料、包装材料等)、住(建筑材 料、装修材料等)、行(交通工具等)、环境保护(治理污染、 开发新能源和新型材料等)都离不开化学。观察、体验生 活就是学习化学。
感悟新知
知1-练
见多识广:
“白色污染”是对废弃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
导引:鞭炮爆炸、蜡烛燃烧、煤燃烧过程中都有新物 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电水壶通电放热过程 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感悟新知
知2-练
知识拓展: 有些能量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电灯通电 放热等;有些能量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 变化,如火力发电等。
知1-练
感悟新知
开发新能源
化学
研制新材料
研究 的内 外延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容
保护环境
…...
知1-练
感悟新知
题型2 化学对社会的作用
知1-练
例2 [中考·鸡西] 化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下列事实与化学发挥的作用不相符的是( A )
A. 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B. 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用化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1. 1 化学真奇妙
课时导入
大家是不是觉得化学离我们非常的遥远,觉得她非常 的神秘,但是大家看看我们手上拿的笔,脚上穿得鞋,背 上背得背包,这些东西都离不开化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 打开化学殿堂得大门,探索它其中得奥秘. . . . . .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化学改变了世界
知1-讲
学解决疑难病救治的问题
《化学真奇妙》说课稿

《化学真奇妙》说课稿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真奇妙》。
根据新课标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化学真奇妙》是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本课题包括“化学改变了世界”、“神奇的化学变化”和“物质构成的奥秘”三部分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化学学习的第一堂课,所以教材从身边的化学引入,通过实验,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本节内容浅显易懂又贴近生活,对于刚刚接触化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树立:生活折射化学,化学服务生活的理念。
(过渡:基于对教材的认识,下面我再说一说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说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对于新学科的学习充满了学习兴趣,并且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已经接触过大量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例,但是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过多关注,也不能与概念相联系。
因此教学开始不宜要求过高,可以通过实验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逐步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能力。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特征,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身边的化学物质,体会化学带给人类生活的便利,提高学习兴趣;通过水分子微观学习,体会微观世界的奇妙,初步建立微粒观。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
【难点】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过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采用了:)五、说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实验演示法、讲授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细观察视频一
⑴定义: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⑵特征:
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⑶伴随现象: 常表现为外形(形状、大小)或 状态(气、液、固)的改变
仔细观察视频二
⑴定义: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⑵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
常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 ⑶伴随现象: 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活动天地 1 —2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C
4、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 连,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关 系不正确的是( B ) A、羊绒衫---天然纤维 B、汽车轮胎---橡胶 塑料 C、食品袋---塑料 D、不锈钢餐具---铁合金
受热熔化
物理变化
燃烧
化学变化
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酒精燃烧;酒精挥发 2、矿石粉碎;铁矿石炼铁 3、石蜡熔化;蜡烛燃烧 4、电灯发光;蔗糖溶解到水中 5、食物变质;咬碎食物 6、钢铁生锈;铁片制成铁桶 7、烤焦食品 ;植物的光合作用 8、凉水烧成热水;水结冰 9、木材加工成木器;木材燃烧取暖
5.我国历史悠久,化学工艺也辉煌, 下列过程涉及了化学变化的是
• 1、制造青铜器 ﹡ • 2、造纸 ﹡ • 3、制造火药 ﹡ • 4、烧制瓷器 ﹡
• 5、 • 6、指南针指南
6.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 变化的是( ) A.死灰复燃 C.滴水成冰 B.磨杵成针 D.积土成山
B
10、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 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
C.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D.以上现象均可
11.将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 可以看到如下现象: ①剧烈燃烧②火星四射③生 成黑色固体④放出大量热, 其中最能说明这是化学变化 的现象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本质区别 伴随现象 联系 说 明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发光、发热、颜 物质的外形、状态 色变化、生成气体、 发生变化 产生沉淀等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交流共享 1.分辨下列各组变化中的化学变 化和物理变化
3、指出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① 冰融化为液态水 ③木材加工成桌椅 ⑤食物变质 ②铁片卷成铁筒 ④木材燃烧 ⑥钢铁生锈
④⑤⑥
4.判断下列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
1、玻璃打碎 2、木材燃烧 3、水结冰 4、铜生锈 5、酒精挥发 6、铁变成“铁水” 7、人体的呼吸作用 8、植物的光合作用 9、电灯通电发光 10、食物腐烂 11、海水晒盐 12、蔗糖溶解 13、樟脑丸的消失 14、水果榨果汁 15、牛奶变酸
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如果没有化学产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人类离不开化学,社会离不开化学
以沙子为原料生产出芯片和光导纤维,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虽远隔天涯却犹如近在咫尺。
以石油、煤炭为原料 生产出的化学合成物质,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世
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科学已经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信息科学 功能材料研制 能源开发利用 环境保护 生命过程探索
2、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微粒:
水、 氢气、 氧气、氢原子、氧原子
(二) 什么是化学?
原子 、________ 分子 化学就是在________ 变化 规律的一 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________ 门基础学科.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
H H H
O
H H
O
O
H
微观: 分子、原子、离子 宏观: 元素
1、 生活中的材料可以分 为 天然 材料和 人造 材料, 我们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 都是 人造 材料,都是通过 化学 变化制得的,都属于 化学 制品。
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 只是微粒间隔可能改变 化,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的微粒 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 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 气体、生成沉淀等。 镁条燃烧
练习
7、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
区别的是
A.铁生锈 C.鸡蛋变质 B.煤燃烧 D.夏天汽车轮胎受热爆炸
D
8、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A.有气体生成 B.有固体生成 C.有新物质生成 D.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C
9、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下列实验现象 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产生大量白雾 C.放出大量热 D.生成白色固体
1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
化学变化的是( C ) A 木已成舟 B 花香四溢 C 蜡炬成灰 D 滴水成冰
镁带在空气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作 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①镁带消失了, ②看到耀眼的白光,
③放出大量的热,
④有白色粉末状固体生成。
物理变化 概念 本质区别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 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最根本依 据是 是否生成新物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伴随着物 理变化; 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 化。
总结
化学变化 概 念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发光、放热现象 实验一:镁燃烧
2、颜色变化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活动天地
实验1:点燃镁条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 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3、生成沉淀 实验三: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2、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 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 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合 成材料的是( D ) A、棉花 B、羊毛 C、蚕丝 D、尼龙
3、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 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 明该衣服的面料( ) A 全由天然材料制成 B 全由人造材料制成 C 由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制成 D 无法判断
(1)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
现象,但有这些现象产生的变化
等
不一定
(填
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 着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
热能 、
光能 和 电能 的放出或吸收。
分 子 是 真 实 存 在 的
反馈练习
1、指出晶体硅、水、氢气、氧 气的构成微粒分别是什么?
(1)铁钉生锈和受热熔化
(2)咬碎食物和消化食物
(3)火柴折断和点燃
(4)蔗糖溶在水里和加热变黑变苦
反馈练习 (2)(4)(6) 。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为 (1)水结成冰 (2)金属镜架生成铜绿
(3)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 (4)用氧气变成臭氧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产生气体 实验四: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反应
活动天地
实验3: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
3-4mL稀盐酸
现象:锌粒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
实验4:向硫酸铜溶液与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通过上述实验我知道了… 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
发光 、 发热 、 颜色变化 、 产生气体 、
生成沉淀 等现象
天然材料:例如木材、棉花 、石料等。
人工制造材料:例如塑料、玻璃、不锈钢等。
(人造材料就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的化学合成材料。)
超强钢
四氟乙烯
(ETFE)
神 八 神 九 壮 丽 升 空 与 天 宫 一 号 完 美 的 对 接
想一想
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一、化学改变了 世界
小结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与我
外观区别 举例 区分依据
联系
化
学
变 化
通
常 伴 储存 能量
化学能
释放 能量
随
着 能
光能 电能
热能
量
的 变 化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 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 能的放出或吸收。
绿色植物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光合作用) 将太阳能储存起来。
5.填空: 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和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