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全国高考试题上海卷理综

合集下载

2004年全国高考理综真题试题及标准答案

2004年全国高考理综真题试题及标准答案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1 C 12N14 O16Na23P 31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ﻫA.疫苗 B.外毒素C.抗原D.抗体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

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

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ﻫ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3.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ﻫ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ﻫ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4.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ﻫ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ﻫ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5.生活在一个生物群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ﻫ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到弱ﻫ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ﻫ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6.能与人体备注中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ﻫA.氯气B.氮气KC.一氧化碳D.甲烷7.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ﻫA.Al3+ B.Mg2+C.Be2+D.H+8.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理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理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生物(上海卷)第I卷(共60分)一.单选题(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个正确选项)(一)1分题(共11题)1.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A.淋巴液B.组织液C.血浆D.唾液2.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A.目镜B.物镜C.光圈D.反光镜3.会导致田鼠种群内个体间竞争加剧的是A.发生流行病B.鹰数量增加C.繁殖力提高D.迁出率增加4.裸藻可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体内含有叶绿体。

将它放在黑暗条件下,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也可繁殖,这说明裸藻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C.是异养生物D.既能进行自养生活,又能进行异养生活5.下列物质中,动物细胞内不具有的是A.葡萄糖B.糖元C.核糖D.纤维素6.研究甲状腺功能时应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A.14C B.131I C.15N D.90Sr7.在自然条件下,下列不符合生态系统正常发展方向的是A.物种组成多样B.营养结构复杂C.功能完善D.食物链缩短8.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①肾上腺素②突触后膜上的受体③淀粉④唾液淀粉酶⑤纤维素⑥胰高血糖素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⑥9.细菌繁殖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有丝分裂B.DNA复制C.细胞壁形成D.蛋白质合成10.马和豚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A.生活环境不同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D.着丝点数目不同11.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植被分布状况是:山麓热带雨林,山腰常绿阔叶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部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状况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阳光B.土壤C.温度D.水分(二)2分题(共17题)12.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完成了物质循环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C.青蛙不能适应环境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13.右图中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正确的表述是A.神经膜离子分布内负外正B.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C.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D.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膜单向传导14.某男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其细胞中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是A.神经细胞B.精原细胞C.淋巴细胞D.精细胞15.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所对应的密码子共有A.4个B.20个C.61个D.64个16.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A.0粒B.30粒C.60粒D.90粒17.下列结构中不分泌消化酶的是①食道②胃③肝脏④胰腺⑤小肠⑥大肠A.②④⑤B.①③⑥C.③④⑤D.①②⑥18.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B.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两方面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D.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19.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20.右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速率。

2004全国高考试题上海卷理综

2004全国高考试题上海卷理综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综合能力(理科使用)(上海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共72分)一、李斌,中专毕业后进入上海液化压泵厂工作。

23年来,他在工人岗位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成为高级技师和公认的数控机床专家,被誉为“知识工人的楷模”。

1.李斌现象说明了,在什么是人才的表述上,下列最恰当的是()A.人才是指极少数作出杰出贡献的人B.人才是指在某一领域得过奖的人C.人才是指高学历、高职称的人D.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积极贡献的人2.由于李斌的品牌效应,上海液压泵厂近年来接到了大量定单,国家重点项目,专用设备项目相继找上门,去年销售额同比增加12.6%。

这说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一观点反映了()①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②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因素③人才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要素④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结合能转化为第一生产力A.②④B.③④C.①④D.①③3.李斌的经历告诉我们,人才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应该立志成为某一方面的人才,实现人生的应有价值。

为此,我们一定要()①考上名牌大学②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确定成才方向③选择热门专业④把个人机遇与国家、民族机遇联系起来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二、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对实现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4.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的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的西方国家是()A.美国 B.英国C.俄国 D.德国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形成可以追溯到()A.1949年B.1954年C.1956年D.1978年6.首次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件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论十大关系》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春天孩儿面,一日三朝变”。

2004上海高考

2004上海高考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2.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3.第19、20、21、22、2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一.(40分)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 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大.(C)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0×108m/s.[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B)卢瑟福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 3.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 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近.(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C)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4.两圆环A 、B 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A 为均匀带电绝缘环,B 为导体环. 当A 以如图所示的方向绕中心转动的角速度发生变化时,B 中产生如图所示方向的感应电流. 则 (A )A 可能带正电且转速减小. (B )A 可能带正电且转速增大.(C )A 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减小.(D )A 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增大.[ ]5.物体B 放在物体A 上,A 、B 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 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 (A )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 )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 )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D )A 、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 、B 表面的性质. [ ]6.某静电场沿x 方向的电势分布如图所示,则(A )在0 — x 1之间不存在沿x 方向的电场.(B )在0 — x 1之间存在着沿x 方向的匀强电场. (C )在x 1 — x 2之间存在着沿x 方向的匀强电场. (D )在x 1 — x 2之间存在着沿x 方向的非匀强电场. [ ]7.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区域处在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正方形一边平行. 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由某一边的中点,以垂直于该边的水平初速v 0进入该正方形区域. 当小球再次运动到该正方形区域的边缘时,具有的动能可能为 (A )0 .(B )qEl mv 212120+. (C )2021mv .(D )qEl mv 322120+.[]8.滑块以速率v 1靠惯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运动,当它回到出发点时速率变为v 2,且v 2 < v 1,若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A ,取斜面底端重力势能为零,则 (A )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增大. (B )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也减小.(C )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 点上方. (D )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 点下方.[]U 1 2二.(20分)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9.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实验仪器及线路完好,当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光滑水平面上的O 点系一长为l 的绝缘细线,线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 当沿细线方向加上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后,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现给小球一垂直于细线的初速度v 0,使小球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 若v 0很小,则小球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11.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规律. 下面的照片是一些晶体材料表面的STM 图象,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由原子在空间排列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 则构成这些材料的原子在物质表面排列的共同特点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两个额定电压为220V 的白炽灯L 1和L 2的U – I 特性曲线如图所示.L 2的额定功率约为 W ;现将L 1和L 2串联后接在220V 的电源上,电源内阻忽略不计.此时L 2的实际功率约为 W .U (A)13.A 、B 两波相向而行,在某时刻的波形与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v ,图中标尺每格长度为l . 在图中画出又经过t = 7l /v 时的波形.三.(30分)实验题.14.(5分)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图一段纸带. 测得AB = 7.65 cm ,BC = 9.17 cm . 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 Hz ,则打B 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m /s . 如果实验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4分)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 ,内阻约为2 )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变阻器和电压表各有两个供选:A 电压表量程为15V ,B 电压表量程为3V ,A 变阻器为(20Ω,3A ),B 变阻器为(500Ω,0.2A ). 电压表应该选______(填A 或B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阻器应该选______(填A 或B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分)下图为一测量灯泡发光强度的装置. AB 是一个有刻度的底座,两端可装两个灯泡. 中间带一标记线的光度计可在底座上移动,通过观察可以确定两边灯泡在光度计上的照度是否相同. 已知照度与灯泡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光度计到灯泡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现有一个发光强度为I 0 的灯泡a 和一个待测灯泡b. 分别置于底座两端(如图).(1)怎样测定待测灯泡的发光强度I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单叙述一个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6分)一根长约30cm 、管内截面积为S = 5.0×10-6m 2的玻璃管下端有一个球形小容器,AB管内有一段长约1cm 的水银柱. 现在需要用比较准确的方法测定球形小容器的容积V . 可用的器材有:刻度尺(量程500mm )、温度计(测量范围0—100℃)、玻璃容器(高约30cm ,直径约10cm )、足够多的沸水和冷水. (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2)说明如何根据所测得的物理量得出实验结果. 18.(10分)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 和U 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1)在左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0 — 10 Ω)、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 (2)在右图中画出小灯泡的U – I 曲线.(3)如果第15题实验中测得电池的电动势是1.5V ,内阻是2.0 Ω. 问: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在该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第(2)小题的方格图中)U I (A).19.(8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相距10 cm,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为9 ⨯ 10 -4 N. 当它们合在一起时,成为一个带电量为3 ⨯ 10 -8 C的点电荷,问原来两电荷的带电量各为多少?”某同学求解如下:根据电荷守恒定律:q1 + q2 = 3 ⨯10-8 C = a(1)根据库仑定律:()bFkrqq=⨯=⨯⨯⨯⨯==---21524922221C101C1091091010以q2 = b/q1代入(1)式得:q12-aq1 + b = 0解得()()151682110410910321421---⨯-⨯±⨯=-±=baaq C根号中的数值小于0,经检查,运算无误. 试指出求解过程中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解答.20.(12分)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薄壁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插在装有水银的水银槽内,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水银槽的截面积上下相同,是玻璃管截面积的5倍.开始时管内空气柱长度为6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50cm. 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上移(管口未离开槽中水银),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成60cm.(大气压强相当于75cmHg)求:(1)此时管内空气柱的长度;(2)水银槽内水银面下降的高度.21.(12分)滑雪者从A 点由静止沿斜面滑下,经一平台后水平飞离B 点, 地面上紧靠平台有一个水平台阶,空间几何尺度如图所示. 斜面、平台与滑雪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假设滑雪者由斜面底端进入平台后立即沿水平方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不变. 求:(1)滑雪者离开B 点时的速度大小;(2)滑雪者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s .22.(14分)水平面上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距为L ,一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R 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放一质量为m 的金属杆(见右上图),金属杆与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均匀磁场竖直向下. 用与导轨平行的恒定拉力F 作用在金属杆上,杆最终将做匀速运动.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相对应的匀速运动速度v 也会变化,v 和F 的关系如右下图. (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 2) (1)金属杆在匀速运动之前做什么运动?(2)若m = 0.5kg ,L = 0.5m ,R = 0.5Ω;磁感应强度B 为多大?(3)由v —F 图线的截距可求得什么物理量?其值为多少?A固定一配重物并悬一挂钩,秤杆外面套有内外两个套筒,套筒左端开槽使其可以不受秤纽阻碍而移动到挂钩所在位置(设开槽后套筒的重心仍在其长度中点位置),秤杆与内层套筒上刻有质量刻度.空载(挂钩上不挂物体,且套筒未拉出)时,用手提起秤纽,杆秤恰好平衡. 当物体挂在挂钩上时,往外移动内外套筒可使杆秤平衡,从内外套筒左端的位置可以读得两个读数,将这两个读数相加,即可得到待测物体的质量. 已知秤杆和两个套筒的长度均为16cm,套筒可移出的最大距离为15cm,秤纽到挂钩的距离为2cm,两个套筒的质量均为0.1kg. 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2.求:(1)当杆秤空载平衡时,秤杆、配重物及挂钩所受重力相对秤纽的合力矩;(2)当在秤钩上挂一物体时,将内套筒向右移动5cm,外套筒相对内套筒向右移动8cm,杆秤达到平衡,物体的质量多大?(3)若外层套筒不慎丢失,在称某一物体时,内层套筒的左端在读数为1千克处杆秤恰好平衡,则该物体实际质量多大?。

2004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I)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04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I)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C 17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 Ca 40 Fe56l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B .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 .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 .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2.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

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 .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 .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 .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 .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同特征的是A .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 .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 .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 .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5.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 .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B .用纤维素酶处理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 .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 .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6.在pH =l 含+2Ba 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2AlOB .-ClOC .-ClD .-24SO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 由小到川匝序排列的是A .Na 2CO 3 NaHCO 3 NaCl NH 4ClB .Na 2CO 3 NaHCO 3 NH 4Cl NaClC .(NH 4)2SO 4 NH 4Cl NaNO 3 Na 2SD .NH 4Cl (NH 4)2SO 4 Na 2S NaNO 38.已知(l ))g (O 21)g (H 22+ =H 2O (g ) △H 1=a kJ ·1mol - (2))g (O )g (H 222+ =2H 2O (g ) △H 2=b kJ ·1mol -(3))g (O 21)g (H 22+=H 2O (l ) △H 3=c kJ ·1mol - (4))g (O )g (H 222+ =2H 2O (l ) △H 4=d kJ ·1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 a <c <0B .b >d >0C .2a =b <0D .2c =d >09.将0.l mol ·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11.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A .x = 2,y =2B .x = 2,y =4C .x = 3,y =6D .2=3,y =8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C 2H 2 B .CS 2 C .NH 3 D .C 6H 6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A .MnO 2 CuO FeOB .(NH 4)2SO 4 K 2SO 4 NH 4ClC .AgNO 3 KNO 3 Na 2CO 3D .Na 2CO 3 NaHCO 3 K 2CO3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n 1-。

2004年高考大综合理科试题(上海卷)

2004年高考大综合理科试题(上海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上海卷)(理科使用)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共72分)一、李斌,中专毕业后进入上海液化压泵厂工作。

23年来,他在工人岗位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成为高级技师和公认的数控机床专家,被誉为“知识工人的楷模”。

1.李斌现象说明了,在什么是人才的表述上,下列最恰当的是()。

A.人才是指极少数作出杰出贡献的人B.人才是指在某一领域得过奖的人C.人才是指高学历、高职称的人D.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积极贡献的人2.由于李斌的品牌效应,上海液压泵厂近年来接到了大量定单,国家重点项目,专用设备项目相继找上门,去年销售额同比增加12.6%。

这说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一观点反映了()。

①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②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因素③人才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要素④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结合能转化为第一生产力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3.李斌的经历告诉我们,人才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应该立志成为某一方面的人才,实现人生的应有价值。

为此,我们一定要()。

①考上名牌大学②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确定成才方向③选择热门专业④把个人机遇与国家、民族机遇联系起来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二、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对实现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4.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的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的西方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德国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形成可以追溯到()。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78年6.首次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件是()。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综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综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综合能力(理科使用)(上海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共72分)六、海洋水域占地表面积70%以上,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加速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假如开发过度,将会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枯竭。

20.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A.藻类B.虾类C.鱼类D.哺乳类21.海洋中生物种类繁多,其中紫菜、海带等各种不同的藻类植物所组成的是()A.种群B.生态系统C.群落D.食物网22.下图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指出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信息传递D.物质更新23.要使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对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来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C.植物与动物的数量相等D.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24.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③控制鱼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第Ⅱ卷(共78分)九、(共10分)昆虫是地球上生命群体中大家族,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和研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39.看图,找出图中昆虫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特征。

40.某同学认为,昆虫在飞行时发出“嗡嗡”的声音是由于翅膀拍动而产生的。

由于直接观察昆虫翅膀拍动有困难,他寻找了间接证据来证实其观点,下列选项中不能够支持他观点的是()A.抖动紧张B.说话时喉头振动C.悠闲地荡秋千D.拔动绷紧的橡皮筋41.小明在公园活动时出于好奇,去抓蜜蜂,被蛰。

他生气地说:“蜜蜂真是害人虫,应该打死它。

”张老师听到后,对小明说了一段话,使他对蜜蜂的看法和态度有了改变,请你以张老师的身份,写出这段话的要点:。

2004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2)

2004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2)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C 17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 Ca 40 Fe56 l.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B.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2.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同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5.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6.在pH=l含+2Ba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2SOAlO B.-Cl D.-24ClO C.-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川匝序排列的是A.Na2CO3NaHCO3NaCl NH4ClB.Na2CO3NaHCO3NH4Cl NaClC.(NH4)2SO4NH4Cl NaNO3Na2SD.NH4Cl (NH4)2SO4Na2S NaNO38.已知(l ))g (O 21)g (H 22+ =H 2O (g ) △H 1=a kJ ·1mol - (2))g (O )g (H 222+ =2H 2O (g ) △H 2=b kJ ·1mol - (3))g (O 21)g (H 22+=H 2O (l ) △H 3=c kJ ·1mol - (4))g (O )g (H 222+ =2H 2O (l ) △H 4=d kJ ·1mol -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 a <c <0 B .b >d >0C .2a =b <0D .2c =d >09.将0.l mol ·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 11.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A .x = 2,y =2B .x = 2,y =4C .x = 3,y =6D .2=3,y =8 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C 2H 2 B .CS 2 C .NH 3 D .C 6H 6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A .MnO 2 CuO FeOB .(NH 4)2SO 4 K 2SO 4 NH 4ClC .AgNO 3 KNO 3 Na 2CO 3D .Na 2CO 3 NaHCO 3 K 2CO3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n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综合能力(理科使用)(上海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共72分)一、李斌,中专毕业后进入上海液化压泵厂工作。

23年来,他在工人岗位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成为高级技师和公认的数控机床专家,被誉为“知识工人的楷模”。

1.李斌现象说明了,在什么是人才的表述上,下列最恰当的是()A.人才是指极少数作出杰出贡献的人B.人才是指在某一领域得过奖的人C.人才是指高学历、高职称的人D.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积极贡献的人2.由于李斌的品牌效应,上海液压泵厂近年来接到了大量定单,国家重点项目,专用设备项目相继找上门,去年销售额同比增加12.6%。

这说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一观点反映了()①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②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因素③人才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要素④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结合能转化为第一生产力A.②④B.③④C.①④D.①③3.李斌的经历告诉我们,人才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应该立志成为某一方面的人才,实现人生的应有价值。

为此,我们一定要()①考上名牌大学②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确定成才方向③选择热门专业④把个人机遇与国家、民族机遇联系起来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二、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对实现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4.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的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的西方国家是()A.美国 B.英国C.俄国 D.德国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形成可以追溯到()A.1949年B.1954年C.1956年D.1978年6.首次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件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论十大关系》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春天孩儿面,一日三朝变”。

请参阅今年3月1日至17日上海地区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7.在图中读出,这17天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约为()A.17.8℃B.12.8℃C.15.8℃D.22.8℃8.下列4天中,北京某地(40°N)测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接近50°的一天是()A.3月4日B.3月8日C.3月13日D.3月17日9.造成初春气温骤变的原因,除冷暖气流的影响外,云对气温高低也有一定的影响。

以下关于云对气温影响的正确叙述是()①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造成地面气温不太高②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造成地面气温升得更高③夜晚多云,云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高④夜晚多云,云将地面热量传到太空中,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更低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四、分时电表惠及百万家。

2001年上海市启用分时电表,家庭用电在谷时段(22:00~次日6:00)以每千瓦时0.30元优惠计费,平时段(6:00~22:00)仍以每千瓦时0.61元计费。

10.发电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电磁感应,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A.安培B.赫兹C.法拉第 D.麦克斯书11.1 kw·h电能可以做很多事。

请估算1 kw·h的电能全部用来托起一位普遍高中生,使他提升的高度最接近()A.2 m B.20 m C.700 m D.70000 m12.某家庭五月份平时段和谷时段的用电数分别为116 kw·h和98 kw·h。

分时电表的安装,为该家庭节省人民币()A.29.40元B.30.38元C.34.80元 D.35.96元13.如今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它们在待机状态下也会耗电。

为了节约电能和用电安全,你将选择()①切断长期不使用的空调机的电源②电视机在不使用时,不切断电源③合理使用节能灯具④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大功率家用电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4.抽水蓄能电站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将电网中多余的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在用电高峰时,再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输回电网,假定多余电能为5×104 kw·h,这部分多余电能经储存再回到电网过程中将损失44%,则此蓄能电站能给电网补充的电能为()A.2.2×104 kw·h B.2.8×104 kw·hC.3.5×104 kw·h D.5×104 kw·h五、随着家居装潢成为消费热点,建筑和装潢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化学知识可以帮助人们安全、合理使用各种新型建材。

15.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二氧化硅,能在玻璃上进行蚀刻,将其制成毛玻璃和雕花玻璃的物质是()A.烧碱B.纯碱C.氢氟酸D.盐酸16.大理石可以用作墙面、地面和厨房桌面,其主要成份是碳酸钙、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桌面上,会使其失去光泽,变得粗糙,下列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A.食醋中的水使碳酸钙溶解B.食醋中的醋酸将碳酸钙氧化C.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D.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发生了复分解反应17.铝镁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

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A.不易生锈B.导电性好C.密度小D.强度高18.聚丙烯酸酯类涂料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墙面涂料之一,它具有弹性好,不易老化、耐擦洗、色泽亮丽等优点。

右边是聚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它属于()①无机化合物②有机化合物③高分子化合物④离子化合物⑤共价化合物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 D.②③④19.室内装潢和家具挥发出来的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甲醛易溶于水,常温下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当温度超过20℃时,挥发速度加快,根据甲醛的这些性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入住前房间内保持一定温度并通风B.装修尽可能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季节C.请环境监测部门检测室内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后入住D.紧闭门窗一段时间后入住六、海洋水域占地表面积70%以上,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加速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假如开发过度,将会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枯竭。

20.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A.藻类B.虾类 C.鱼类D.哺乳类21.海洋中生物种类繁多,其中紫菜、海带等各种不同的藻类植物所组成的是()A.种群B.生态系统C.群落D.食物网22.下图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指出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信息传递D.物质更新23.要使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对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来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C.植物与动物的数量相等D.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24.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③控制鱼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第Ⅱ卷(共78分)七、(共15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5.长期以来,GDP(国内生产总值)一直是衡量各国财富生产和经济实力的统计指标。

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9.4%。

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2004年我国GDP增长指标下调为7%左右,这表明()①GDP不再是衡量我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②GDP无法反映经济增长对资源利用和环境状况的影响③政府应通过直接干预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宏观调控④我国经济发展更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26.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

和平时期,控制人口数量的唯一办法是;提高人口素质可以通过、优育和来实现。

27.能源的科学开发利用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历史上先后被开发利用的重要能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的等。

28.氦能源是21世纪极其具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它既是绿色能源,又可循环使用。

请在下图的两个空格中填上循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以完成理想的氦能源循环体系图(循环中接受太阳能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过程Ⅱ主要是能转化为能。

29.2004年3月,北京市的20多万名中、小学生向全国“两会”捐献1吨再生纸,希望代表、委员呼吁全国人民多使用再生资源。

这吨再生纸被制成便笺供大会使用。

这种行为的生态效益是()A.减少了“两会”的经费支出B.增强了全社会的务实精神C.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D.提高了学生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八、(共21分)汽车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加。

重视交通安全问题,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命安全与家庭幸福。

30.19世纪末,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实现了人类以车代步、日行千里的梦想。

著名的汽车发明者戴姆勒和本茨都是()A.英国人B.德国人C.美国人D.法国人31.下列因素都会引发交通事故:①酒后驾车;②恶劣的天气状况;③山体滑坡;④边开车边打手机;⑤疲劳驾车;⑥恶意超车。

这些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请将上述因素按照表格要求归类(只填编号)。

32.今年5月初的一个雨夜,某司机在行驶途中接听手机,引发车祸,撞人后还驾车逃逸。

公安部门根据市民举报拘捕了肇事司机,并根据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永久地取消了该司机的驾驶资格。

从这起车祸可以看出,合格驾驶员除了基本的驾驶技能外,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和。

33.要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员必须对外界可能引发事故的情况作出快速反应。

人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反射活动是通过来完成的,它包括、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34.为了安全,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停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

下表给出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制动距离等部分数据。

请分析这些数据,完成表格。

35.在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不够,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