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城和运河

合集下载

长城和运河《1》

长城和运河《1》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壮丽 创造 景象 巨龙穿行 银光闪闪 连绵起伏 奇迹 谱写
曲折蜿蜒 丝带飘落
从课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 连绵起伏 ),( 曲折蜿蜒 )。 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 ( 银光闪闪 ),( 伸向天边 )。
15 长城 和 运河
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注意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 符号停顿。 2、说说你对长城和运河有了 连绵起伏
壮丽 景象
曲折蜿蜒 奇迹
谱写 创造
祖先
丝带
首都 天堂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像丝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

三年级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按课文内
容填空
1、长城和运河
我飞机在祖国的,一个出现在我的眼前:,,。

东起,西到,万里长城了。

是谁了这?是我们。

我飞机在祖国的,一个出现在我的眼前:,,。

北起,南到,大运河了。

是谁了这?是我们。

2、美丽的南沙群岛
南沙是祖国的。

的的海洋生物,蕴藏着的。

贮存了用之不竭的。

曾母暗沙,就以的储量而享有“”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

天是,海是一块翡翠。

远望
,翡翠和合璧,。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 , ,令人心旷神怡。

浩渺的,连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
,,一簇簇,仿佛是在。

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魅力的旅游。

3、庐山的云雾
景色的庐山,有,有幽谷,有,有,那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

在山上游览,就能。

,常常会有一种, 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

那些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在山顶上的白色;那些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
的一条条。

云雾,它是;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
就变成了;明明是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它又变成了……
云遮雾罩的庐山,。

4、夏日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

供耕织,。

1长城和运河第1课时(1).doc修改

1长城和运河第1课时(1).doc修改
5诗篇." "不朽"有哪
6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7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
8"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9"祖先"该怎么理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备课时间
教学
课题
1长城和运河
课时安排
课时:2
第1课时
2011.2.16
累计课时
主备人:高秀红
复备人:陈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1.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难点: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电脑
教学过程: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
板书“长城”,视频观看《八达岭长城》(5分钟)。
指名学生谈谈看了视频之后的感受。
3.板书“和”,启发:“和”一般表示前后并列,那么,有什么样的建筑工程能和长城相提并论呢?
4.板书“运河”,课件出示大运河图片,理解什么是运河及运河的作用。
选词填空:惊异奇异

三年级年级上册长城和运河

三年级年级上册长城和运河

第1课长城和运河一.看拼音,写词语。

qí jì qū zhé pǔ xiě lián mián qǐ fújià shǐ shī piān bù xiǔ wàn lǐ chánɡ chénɡwān yán chóu dài chuànɡ zào mín zú三年级年级上册长城和运河()的诗篇()的景象()的绸带()的长城()的运河()的祖先三.多音字组词。

dōu ()xínɡ()qū()都行曲dū() hánɡ() qǔ()四.请写出三个形容万里长城的四字词语。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万里长城东起,嘉峪关,像在大地。

2.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像在大地。

3.京杭大运河和万里长城分别谱写了的. 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八达岭长城的四季景色确实美不胜收。

每当春临大地,岭上阳光明媚,山谷绿意盎然,有桃花.杏花.山茶花以及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簇拥着古老的城墙。

那时的长城如在花海中穿行,处处尽芳菲,令人心醉。

八达岭之夏,骄阳似火,但时时有清凉的风袭来,有时烟雨迷蒙。

那时看长城,活像一条出水的蛟龙。

八达岭的金秋更加迷人,那时秋高气爽,万木争艳,鲜红的枫叶,最惹人喜爱,有人说这是筑城者的血染红的,您看多么意味深长。

冬日的八达岭,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城墙楼台,轮廓分明,更显示出博大雄伟的风采。

1.这段话依次写了八达岭. . . 的不同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八达岭的之情。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照样子也写一句。

3.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把它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七.你知道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收集资料,和同学交流一下,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苏教版三年级下复习按课文内容填空

苏教版三年级下复习按课文内容填空

三年级按课文内容填空1.《长城和运河》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像巨龙穿行在大地,,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南到天堂杭州,。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2.《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是祖国。

她拥有,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

远望水天相连,,蔚为壮观。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

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

可以肯定,。

3.《庐山的云雾》景色秀丽的庐山,,,,,那变幻无常的云雾,。

在山上游览,。

漫步山道,、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

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

庐山的云雾。

眼前的云雾,,转眼间就变成了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云遮雾罩的庐山,。

4.《雪儿》终于有一天,。

啊,我为雪儿欢呼!,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

我望着它那金黄的眼珠,喃喃说道:“雪儿,你去吧,。

”我把雪儿轻轻捧起,雪儿望望我,,然后向蓝天飞去。

5.《塞下曲》,将军夜引弓。

,没在石棱中。

6.《少年王勃》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

一只野鸭正,……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7.《荷花》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像。

白荷花在这些。

有的。

有的,露出。

有的,看起来。

这么多的白荷花,。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1)《长城和运河》这首诗是作者驾驶着飞机(),看到了两大人间奇迹()和()。

并采用打比方的手法把长城比作(),突出长城的(),把运河比作(),突出运河的()。

诗中均以(?。

)这一()句结尾,自然引出人间奇迹的创造者()。

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等人间奇迹。

(2)我()在祖国的蓝天,()出现在我的眼前:像绸带(),(),伸向天边。

北起(),南到(),京杭大运河()。

(3)长城像在大地,,。

东起,西到。

二(1)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她是祖国巨大的,她也是个的世界。

课文介绍了南沙群岛()和()(2)茫茫南沙,汇入了();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

(3)南沙是祖国巨大的()。

她拥有()的珍贵的(),蕴藏着()的(),贮存了()的()。

课文就是从()()和()来写南沙的物产的丰富的。

三(1)庐山位于我国的省九江市境内,这个省的简称是。

庐山的云雾是的,课文中就按山头--()--()--()的顺序,写出了庐山不同方位的姿态。

庐山的云雾也是的,它变幻成()的(),()的(),()的(),()的()。

(2)“庐山的景色十分()“漫步山道,常常会又一种()、()的感觉。

”()的庐山,真令人()。

练习一(1)我国共有()省、市、自治区。

有()个直辖市分别是()()()()并依次写出简称()、()、()、()。

有()个自治区,请依次写出简称()、()、()、()、()。

有()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

我的家乡在(),它所在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是()。

(2)学习了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歌,我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湘江”应在我国的省,“滇池”应在我国的省,“京沪铁路”指的是连接和两地之间的铁路。

(3)我知道描写夏日田园风光的诗()代()写的《》全诗()。

四(1)桑兰曾是我国()队中最优秀的选手之一,她()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桑兰这个()小姑娘,她用()承受着一切,赢得了()。

五(1)信鸽是不怕任何,它能飞越,忠实地为人们,所以人们称它是。

三年级语文课文《长城和运河》资料

三年级语文课文《长城和运河》资料

三年级语文课文《长城和运河》资料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

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

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

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地理位置: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价值堪比长城 2006年3月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长城和运河》课文

《长城和运河》课文

《长城和运河》课文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长城和运河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长城和运河
设计理念:课文中描写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句子非常生动地描绘出了两大人类奇迹的壮丽景象。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样的词汇都是诵读、积累语言的好材料。

听着老师饱含激情的朗诵,想象着万里长城化作一条巨龙在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之间穿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后代的无比自豪。

当学生在教师的激情感染下,一遍又一遍、反复诵读课文的时候,认识进一步深化,感情也得到了升华,他们读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几句句子,一首诗,而是一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再观察插图,写一段话,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老师出示资料,也照顾到了一些写作上有难度的学生,便于他们完成作业。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

3、收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重点难点:
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

一、导人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

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

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生齐读课题)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相机介绍,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婉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
绸带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 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注意指导学生读好介音母及多音字“曲”、“折”、“行”。

(2)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接连不断,一起一伏。

形象地说明了长城绵延漫长、高低不平的样儿。

曲折婉蜒: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原指编写歌谱,而诗歌能诵能唱,故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

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原指基督教所向往的美丽的地方,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绵”的左边、“蜒”的右边,要按照坐姿四诀“和正确的握笔姿势写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诗歌的两个自然段有什么特点?
在这首诗中长城和运河被称为什么?
长城和运河为什么被称为人间奇迹呢?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婉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绸带
2.熟读课文,收集长城与运河的资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伟大的工程,我们语文书的第一篇课文就热情地赞美了我国古代的两大工程……(引读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读通、读顺了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懂课文,领略长城和运河的美。

3、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打开书本,仔细听,认真看。

注意两节中的相同部分。

二、精读感悟
1、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共两节。

第一节写了长城,第二节写了运河。

有哪些内容是相同的?(出示)指名读。

男、女生齐读。

(注意句子中的停顿)
2、(出示书上的两幅图)这就是作者看到的长城和运河,作者是在哪里观察到长城和运河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再读一、二行。

3、(在“奇异的景象”下加上点)注意这些带点的字,再读读这两行,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读出作者那惊喜的感情。

4、这两个“奇异的景象”一个是(),一个是()。

它们分别“奇异”在哪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用横线标出来,并且读一读体会体会。

5、交流所划的句子。

(出示)
6、看看图,再读读这些句子,你觉得长城“奇异”在哪呢?
——长城像巨龙,有多长?东起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西到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是长城的终点),(看地图)有一万多里,所以长城又叫——(万里长城)如果每天走100里路,那么需要100多天才能走完长城。

(读好“万里长城”,读出它的“长”)——想象一下,“巨龙”穿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借助动作演示来读懂、读好“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看看图,长城通过的地形怎么样?(有陡峭的山坡、深深的山沟、高高的山顶)正因为长城修筑在高低不同的地方,又那么长,所以——(引读第三、四行)
——课前,大家也收集了一些资料,从中你还了解到了什么?
(交流)
——师:几千年以前,国家之间为了相互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长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引读“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7、如果用一、两个词来概括长城的特点,你想用哪个词?(雄伟壮丽)
把体会到的长城的特点朗读出来。

8、引读最后两行诗句。

比较两句表达效果。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9.当你读到“中华民族的祖先”时,你的心情怎么样?(自豪、敬佩)你想说些什么?
10、出示:看图,一边读句子,一边思考“运河的奇异”具体表现在哪里?”
11、交流:
——运河像绸带,它们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朗读时,要注意将这些特点表现出来。

——(看地图)运河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所以它又叫——(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古时候没有火车、汽车,船就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这条长长的运河也是无数老百姓用简陋的工具一点一挖成的,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引读“万里长城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12、引读最后两行诗句。

这里的“人间奇迹”指的是什么?你们能想象出当时修筑长城、开凿运河所遇到的困难吗?除了你们能想到的,还有许多你们根本想象不到的困难,许多辛酸苦辣,可我们的祖先却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伟大的工程,真是——“人间奇迹”啊!
13、让我们一起用朗读的方式来赞美它们吧!
三、布置作业
1、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长城和运河的相关资料。

大家再仔细地观察插图,选择长城或者运河,写一段话。

2、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利用微机课上网的时候搜集资料,说说它们的奇异
景象。

出示资料: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也叫秦长城。

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族的侵扰,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约6700千米。

俗称明长城,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并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京杭大运河即大运河,简称运河。

我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1747公里。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

板书:
长城和运河
像巨龙像绸带
连绵起伏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伸向天边
人间奇迹
教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