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实施科学的薪酬分配和绩效管理
薪酬绩效管理制度

薪酬绩效管理制度薪酬绩效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日常运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激励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薪酬绩效管理制度为主题,详细探讨其作用、要素以及实施步骤等方面内容。
一、引言薪酬绩效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激励员工发挥潜力而制定的一套衡量和管理员工薪酬的制度。
通过绩效管理,企业可以激励员工,实现企业目标,并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二、作用与意义1. 激励员工:薪酬绩效管理制度可以将员工的工作绩效与薪酬水平挂钩,根据绩效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策略执行:薪酬绩效管理制度可以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的个人目标相结合,帮助企业顺利实施战略计划,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的价值。
3. 促进公平公正:薪酬绩效管理制度可以确保薪酬分配的公平公正,减少员工之间的不满和纷争,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
三、要素分析1. 绩效评估:通过设定明确的评估指标和标准,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评估等。
2. 薪酬体系: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福利待遇等,根据员工的绩效水平给予相应的薪酬激励。
3. 激励机制:设计各种激励机制,例如晋升机制、培训机制、股权激励计划等,鼓励员工积极进取,提升能力和绩效水平。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制度: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目标制定薪酬绩效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合法合规。
2. 沟通宣传:向全体员工宣传薪酬绩效管理制度的内容、意义和目标,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并愿意积极参与。
3. 监测评估: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并定期监测和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 激励奖励: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对优秀员工进行奖励和激励,如加薪、晋升、表彰等。
5. 反馈改进:及时向员工反馈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引导员工不断提升绩效,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薪酬绩效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与改进。
五、结论薪酬绩效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科学的评估和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绩效,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队伍建设规范化实施方案

队伍建设规范化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队伍建设是组织内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队伍建设的有效实施和规范化运作,制定队伍建设规范化实施方案是必要且重要的。
二、目标设定1. 提高队伍管理水平。
通过规范化实施方案,加强对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2. 增强团队凝聚力。
通过规范化的队伍建设,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合作,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3. 优化绩效评估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激励队伍成员积极工作,不断提升个人和团队绩效。
三、实施步骤1. 设立队伍建设专责部门。
组织内部设立专门的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队伍建设规范化实施方案的执行。
2. 分析现状和需求。
针对组织内部的现状和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研,明确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3. 制定规范化实施方案。
基于对现状和需求的分析,制定符合组织实际情况的队伍建设规范化实施方案,包括培训计划、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
4. 宣传和培训。
通过内部宣传和培训,让全体成员了解并掌握队伍建设规范化实施方案,确保方案的有效执行。
5. 监督和评估。
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队伍建设规范化实施方案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修订和完善方案。
四、关键要素1. 培训和发展:设立培训计划,包括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管理培训等,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
2. 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晋升晋级、荣誉表彰等,激发队伍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沟通与合作:加强团队内外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协作机制。
4. 绩效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根据个人和团队的工作绩效进行奖惩和考核。
5. 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晋升、福利等,确保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五、预期效果1. 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通过培训和发展计划,提高队伍成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
2. 团队凝聚力增强。
通过沟通与合作的加强,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其实
施科学管理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在当今这个信息
时代,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机构和各级官
员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为此,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全面
考虑干部来源、编制规模、结构和素质,形成合理的人才集聚、分配
机制,把好招聘录用关,加大职卫招测力度,促进机关干部队伍建设
水平的提高。
首先,应加强干部队伍来源建设。
主动利用就业和自主创业人员、重点高校毕业生,加大对优秀干部精挑细选的力度;积极开展外聘专
家招聘录用,扩大机关人才集聚和分配能力。
其次,应改善机关编制
结构。
根据组织编制和职责范围,合理调整人员结构、搭建编制结构,完善干部队伍配置,发挥各类干部的作用。
此外,还要积极提升干部
素质。
加快机关干部实行综合素质治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廉
政文化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能力。
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性的管理工作。
我们必须
坚持政治审慎、经济运筹、法制严谨、科技改革的原则,在经济社会
发展变革的进程中不断完善和革新机关队伍建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国考”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改进

“国考”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改进摘要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医院要以推动“三个转变”、实现“三个提高”为引导,明确公立医院发展的历史责任,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以制度落实为抓手,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我院积极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精神,充分发挥绩效考核“风向标”、“指挥棒”的作用,落实三级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高质量发展实践Abstract Performance appraisal of public hospitals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ospitals. Guided by the promotion of "three transformation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ree improvements", hospitals should clarify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hospitals, take the improvement of modern hospital management system as the goal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as the starting point, strengthen system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and constantly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ur hospital actively implements the spirit of the opinions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strengthening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of three-level public hospitals (GBF [2019] No. 4), gives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wind vane" and "baton"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implements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three-level public hospitals, improves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medical services, and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Provide high-quality medical services for the people.Keywords public hospitals,Performance appraisal,High quality development,practice为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1月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我院自2019年起不断完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落实功能定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绩效与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制度(优秀6篇)

绩效与薪酬管理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制度(优秀6篇)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方案篇一一、目的: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员工实际的工作表现,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员工发挥专长和改善工作,监督个人工作目标的实现,为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和薪酬支付提供依据。
二、考核对象除总经理外。
力同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和力同环保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所有在职管理干部及职员。
三、绩效考核的原则1、公开原则:明确规定绩效考核的标准、程序和责任,并在执行中严格遵守,按期公开考核结果;2、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将被考核者的工作实绩与既定标准比较,客观公正的进行评价;3、反馈原则:将考评结果直接反馈被考核人,通过沟通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对于优秀的案例进行推广;4、与薪酬、晋升挂钩原则:考核结果与薪酬、职位晋升挂钩。
实现能者上、能者多得的以能力说话的工作氛围;5、激励原则:通过考核发现优秀与不足,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挖掘潜能及实现优秀案例共享;四、考核机制1、个人自我评价;2、直属上司复评;3、行政人事部审核;4、公司的总经理核定;五、考评的项目及内容1、态度(45%):主要从服从性、遵守纪律、工作积极性、工作主动性、合作精神、协调性、团结集体、全局观念、责任感九个方面考评。
2、能力(30%):主要从管理能力、专业技能、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判断力、应变能力六个方面考评。
见附件二《管理人员工作能力评价参考表》3、业绩(25%):主要从目标达成、工作品质、工作方法、工作量、工作效率五个方面考评。
见附件三《管理人员工作业绩评价参考表》六、绩效考核的等级与工资、奖金的比例1、绩效考核设以下档次:A级:绩效得分在95分以上者,可得绩效工资的150%;B级:绩效得分要85-95分者,可得绩效工资的120%;C级:绩效得分在70-85分者,可得绩效工资的100%;D级:绩效得分在60-70分者,可得绩效工资的80%;E级:绩效得分在60分以下者,可得绩效工资的50%;2、绩效工资的定额公司管理人员、办公室职员的绩效工资按以下方式拆分:按现在的总工资进行分析,其中基本工资为总工资的70%,绩效工资为总工资的30%。
加强人才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执行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
1.制定科学的人才
培养计划:组织应根
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周期等。
2.建立完善的选拔机制:组织应建立完善的选拔机制,通过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流程,选拔出符合组织需求的高素质人
才。
3.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组织应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培训等,以满足人才的不同学习需求。
4.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组织应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如晋
升机会、薪酬福利、奖金等,以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5.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组织应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良好的办公设施、和谐的人际关系、公正的考核机制等,以提高人才的工作满意
度和归属感。
6.加强团队建设:组织应加强团队建设,通过团队活动、团队沟通等方式,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
7.建立人才储备库:组织应建立人才储备库,对有潜力的年轻人才进行跟踪培
养,为组织的未来发
展储备人才资源。
总之,加强人才干部队伍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完善的选拔机制、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团队建设以及建
立人才储备库等。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执行力。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指引》的通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指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日期】2023.05.08•【文号】人社厅发〔2023〕14号•【施行日期】2023.05.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资福利正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指引》的通知人社厅发〔2023〕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办公厅(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秘书局,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有关民主党派中央办公厅(室),有关人民团体办公厅(室):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和改进政府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指导和服务,我们制定了《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指引》,现印发给你们,供指导所管理国有企业做好内部薪酬分配工作。
请你们高度重视深化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加强对企业薪酬分配的分类指导服务,抓好《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指引》的宣传培训,总结推广企业好的做法和经验,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薪酬分配机制,更好地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2023年5月8日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和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和要求,适应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指导国有企业建立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内部薪酬分配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旨在为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或其他企业主管部门指导国有企业建立完善内部薪酬分配机制提供可借鉴参考的原则、规范、流程和方法。
第三条企业内部薪酬分配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充分发挥市场在薪酬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结合政府宏观指导调控要求,实现企业薪酬策略、水平与企业经济效益、市场薪酬价位相适应,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干部队伍建设新模式

干部队伍建设新模式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新要求,对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创新和改革。
这些新模式旨在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发干部的活力和创造力,确保干部队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以下是一些干部队伍建设新模式的关键要素:1. 选拔机制改革:改革传统的选拔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如公开竞聘、公开招聘等,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实施严格的资格审核和能力测试,确保选拔出的干部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领导素质。
强化选拔过程中的民主监督,让群众参与到干部选拔中来,提高选拔的公信力。
2. 培养体系创新:设立多层次、多领域的培训课程,包括政治理论、管理能力、专业技能等,满足不同层次干部的学习需求。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在线教育平台,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方便干部在工作之余进行自我提升。
实施实践导向的培训,如挂职锻炼、项目实践等,让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成长。
3. 激励与约束并重: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将干部的工作表现与晋升、奖励直接挂钩,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包括经济审计、工作检查等,确保干部廉洁自律。
对于表现不佳的干部,实施问责机制,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处分。
4. 人才流动与交流:鼓励干部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流动,打破部门壁垒,促进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
设立干部交流计划,如定期的挂职锻炼,让干部在不同环境中锻炼能力,提高适应性。
5. 年轻化与专业化:在选拔干部时,注重年龄结构的合理性,适当引入年轻干部,注入新鲜血液。
加强对干部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水平和决策能力。
6. 民主管理与参与:在干部选拔和管理中,引入民主机制,如民主评议、民主推荐等,增强干部的民主意识。
鼓励干部参与决策过程,发挥其专业优势,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7. 终身学习与自我提升: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干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提供学习资源和平台,支持干部进行自我提升,如提供学习补贴、设立学习基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实施科学的薪酬分配和绩效管理为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人事劳动部李三杰蓬勃发展的黄河水电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向2010年实现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战略目标迈进,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做好“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努力把黄河水电公司建设成为人才汇集的高地,人才成长的沃土,人才创业的乐园。
为黄河水电事业的发展注入永不衰竭的动力。
一、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上坚强的领导集体。
要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提高战略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
要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大家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增强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使各级领导班子成为政治上坚强的领导集体。
(二)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创建“四好”领导班子的客观需要,也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抓看得见,能直接产生业绩的项目,又要抓一时难以显现,但又能为企业长远发展积累后劲的工作。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把对党负责,对上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有机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
(三)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增加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的分工、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
凡属企业重大事情,都要在讨论、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充分酝酿、集体决定。
要把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结合起来。
“一把手”要注意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尊重其他班子成员的意见,同时也要在决策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其他班子成员要积极支持“一把手”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参与集体领导。
要加强班子团结,做到淡泊名利、注重事业、心胸坦荡、彼此尊重。
要视团结为生命,真正使领导班子成员成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互相关心的挚友。
”每个班子成员都要自觉做到一切从大局出发,从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经营中心工作出发,遇事多商量,多沟通,求同存异,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努力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抓好人才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把人才工作放到更重要的位置,要做到谋划企业发展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的同时考虑人才储备和调配措施。
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落到实处,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支持干部干事业,激发干部干大事业的环境。
要从公司的战略目标出发,研究和制定好有利于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的管理体系,注意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素质、专业、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好的人才基础和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带出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拒腐防变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认真学习《党内监督条例》精神,认真分析本单位党内监督方面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进一步完善公司监管体系。
电力系统曾发生过一些大案要案,前车之鉴,必须引以为戒。
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主动接受党组织、党员、群众的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并管好身边的人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模范行动带出一支党性强,作风正,有凝聚力的干部队伍。
二、建立科学的薪酬分配及绩效管理方式要按照集团公司提出的“员工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聚焦高端人才、稳定骨干人员、流动通用人员”的长效竞争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的要求,积极进行薪酬分配及绩效管理方式的改革。
合理拉开职工收入差距,改变绩效考核的传统做法,形成指标设计合理、考核过程严谨、反馈办法有效、考核结果公平的绩效管理体系,使之成为企业的核心制度,为人员选拔、薪酬分配、培训管理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
(一)进一步完善工资管理模式,研究和探讨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晋升通道。
完善工效挂钩管理办法,通过工资总量与企业利润、实物指标相挂钩,切实将企业经济效益与员工收入水平挂钩,形成科学合理的工效挂钩制度。
在以薪点工资制度为基本工资制度基础上,指导二级单位用好绩效工资和奖金为主的“活工资”分配权,建立符合自己单位实际的分配管理制度。
逐步改进工资晋升只有岗位晋升这种一元化的晋资模式,认可技术能力参与分配的必要性,实现工资分配的多元化,丰富职工职业生涯道路,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
(二)加强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为主的基础工作。
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不但是薪酬制度设计的基础,而且也是绩效管理的基础,认真做好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客观分析工作内容,合理分解岗位职责,准确评价岗位价值。
(三)建立职工岗位价值为主的岗位薪点工资制度,简化工资单元,突出激励作用。
在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测定岗位对企业的价值和贡献,加大岗位工资在工资结构的比重,向责任重、管理及技术含量高、关键性的岗位倾斜。
研究和探讨与学历、职称等因素相挂钩的技能工资,逐步改进年功工资发放办法,简化工资单元,强化薪酬激励作用,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四)丰富薪酬改革内容,研究新型的薪酬激励手段。
薪酬改革不仅仅是工资制度改革,还应包括企业年金等补充保险、福利待遇等分配制度,要仔细研究新的管理办法,形成短期和长期激励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完善年薪管理制度,加强考核过程管理。
继续加强以三项责任制为考核内容的考核体系建设,强调指标的刚性和科学性,增强考核过程的透明性,形成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
(五)大力推进绩效考核工作,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建立绩效管理体系,而不是简单的绩效考核。
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注重帮助职工扬长避短,而不是制造差距。
搭建科学、合理、高效的绩效考评组织机构。
积极稳妥地推进绩效考核工作,研究不同企业的工作特点,编制科学严谨的考核指标,严格绩效考核程序,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三、科学合理地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为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
不可否认,公司现有的人员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安全文明、生产建设和改革发展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但是,现有的人员在队伍结构、素质要求,观念思路、自我发展和人员培训上同现代企业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三支队伍的建设尚有欠缺,虽然公司也引进了一些人才,但是人才流失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对企业也是一种损失。
人力资源开发形式单一,多数培训仍以理论教育为主,缺少实用技能和经验培训的内容,以技术培训为主,忽视了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的培训。
对干部职工的考核只注重了定性考核,忽视了定量考核,忽视了贡献与能力的考评,影响了一些干部、职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在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投入上,往往未进行合理性分析与评估,资金使用未做到以节俭、实效为原则,未做到科学化。
(一)在定员测算时,要把集团公司的劳动定员标准和公司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公司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现有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引进新人员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改变现有人员结构,形成科学的、合理的梯级人员结构,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二)逐步研究实行开发费用责任制,确保开发实效。
严格对培训的质量进行监督,采取有效措施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并完善对受训者的评价方法和建立奖惩制度,真正实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培训才会有效果、出效益。
建立学习型组织就要逐步推行实现个人开发、组织开发的结合。
即既要考虑到企业人员个人的发展意志,让其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又要从整体的利益出发来考虑和观察问题,形成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企业人员的系统思考习惯,实现组织的开发。
(三)要结合员工自身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工作,使员工看到自身发展的空间,使其自身的价值,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工作中得到升华。
要通过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使员工心系企业、心想企业,热爱企业,关心企业。
要积极开展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切实使员工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
这就是“薪酬、事业、感情”留人。
(四)进一步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把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贡献考评和能力考评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真正把企业人员素质、智能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减少人员考评的主观影响,增加考评的客观性,提高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将考评结果与使用挂钩,依据考评结果按照有关规定对被考评人员实施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企业员工重视考评,真正发挥考评应有的作用。
四、积极推进改革,使公司得到快速、健康、科学、有序的发展(一)完善体制改革,为释放改革效果创造条件。
公司将进一步落实改革的各项措施,明晰产权关系、规范关联交易,鼓励专业公司逐步扩大经营规模。
按照三年开放检修市场的战略部署,制定并实施好三年开放内部检修市场的方案。
按照装备精良的标准,创造条件从机制上为专业公司走向市场提供支持。
加快各专业公司资质的申请与升级,为进一步拓展市场奠定基础,逐步使检修、运营、测试成为完全法律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和竞争主体。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辅业改制,促使辅业更快地融入市场,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国家对辅业改制有明确的规定,优惠政策延续三年。
集团公司也对辅业规范改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我们要抓住机遇、把握规律,积极研究和推进辅业改制。
(三)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提高人力资源效益。
公司实施经营班子年薪制管理及本部全员竞聘上岗改革的探索,公伯峡发电公司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创盈公司薪酬制度改革的尝试,测试公司绩效考核的推进都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经验。
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关键是要把握好薪酬制度改革这一重点和难点,薪酬制度能不能起到聚集高端人才、稳定骨干人员、流动通用人员的作用,应成为检验三项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
同样也要积极推进用工市场化改革,规范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人事制度,切实为每一位员工提供能够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