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7——9个月宝宝的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合7个月宝宝的游戏
举腿(肢体动作)
首先慢慢而轻柔地分别将宝宝的两腿举起,放下。
然后同时举起他的双腿,放下。
最后,举起宝宝的双腿,并慢慢地将它们前曲直至贴到他的胸部。
此时,你可以让他的腿自然弯曲,但不要强行推拉。
跷跷板(肢体动作)
首先你坐在直背椅上,交叉两脚,将宝宝放在你的上脚踝上,面朝你。
然后你抓着他的手或将你的手放在他的胳膊下,随着某种轻快的音乐旋律将你的腿举起、放下。
质地“小径” (肢体动作;精细动作)
将不同质地的东西散布在地板上,让宝宝爬过去。
如把一小块地毯、麻质的擦脚垫、橡胶的擦脚垫、革制擦脚垫等东西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有趣的小路,让宝宝沿着“小路”爬,体会不同质地的物质。
这些东西用过后放起来收好,过些天可以将它们以不同的顺序排列成另一条小路。
做个牵拉玩具(肢体动作;创新/创造力)
收集一些宝宝喜欢的瓶子和玩具,用绳子把它们系在一起,留出足够长的一段绳子,让宝宝可以拉着这些玩具玩。
一开始可以系两三样东西,教他如何一边拉着玩具玩一边唱歌。
以后可逐渐增加玩具的数目。
摇晃不同的可摇晃物品(精细动作;听觉/语言)
对7 -8个月的婴儿而言,他们很喜欢摇晃和挤压玩具。
你可收集一些在摇晃或挤压时可发出声音的玩具,例如可发出音响的塑料充气玩具和装有谷粒或大米的调味品罐,它们发出的声音明显不同,宝宝会很乐意探究其中的差别。
但要确保所有的盖子都拧得很紧,以免宝宝吞下容器内的东西。
豆子袋(精细动作)
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一般对掷豆子袋的游戏很感兴趣。
宝宝可轻而易举地将它们堆在一起,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掷到自己头上,感受它们带来的刺激。
但必须确保里面的豆子不会漏出。
玉米粒是一种很好的填充物。
扔球游戏(精细动作)
准备一个小球及一个空罐头(注意要没有锐利的边角),让宝宝坐在地板上,把罐头盒放在他前边。
把小球放在他手中,并让他把手悬于罐头盒上方,然后让他张开手,使小球落入罐头盒中。
当听到小球撞击罐头盒时,你可口中发出“嘭”的声音。
重复若干次,宝宝很快就可以自己扔球了,但需要你帮他把球捡回来。
炊事玩具(精细动作; 智力/逻辑)
宝宝喜欢玩锅碗瓢盆,你可教他如何盖盖子。
在宝宝能盖好一个盖子后,再给他另一个不同大小的盖子,看宝宝是否知道在瓶上应盖哪一个盖子。
你可以把小玩具或零食放在锅中,以便宝宝掀开盖时,能得到一个惊喜。
8个月宝宝的游戏
抓物体(视觉,精细动作)
收集丝巾、小手绢或其他扔向空中能缓缓落下的气球之类的东西。
与宝宝一起坐在地板上,把丝巾扔到空中,当它落下时,举起胳膊去抓它。
再扔出去,让孩子抓。
让他张开双臂,让丝巾落在他怀里。
继续用其他的物品玩。
现在是三(精细动作,智力/逻辑)
与宝宝相对坐在地板上,把两个玩具分别放在他左右手上,若他能很好地抓住这两个玩具,就给他第三个玩具。
开始他会用已拿着玩具的手去抓,但很快知道需先放下手中的那一个再去拿第三个玩具。
宝宝的手在哪儿(视觉,智力/逻辑)
和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
和他面对面地坐在地上,把毯子放在你的大腿上,把宝宝的手放在毯子上面或下面,问他手在哪儿。
隐藏的玩具(视觉; 智力/逻辑)
把玩具的一部分放在衣物或毯子下,让宝宝去找。
这项游戏有助于宝宝理解客体永存性。
妈妈在哪儿(听觉/语言,情绪/社交)
当房里有妈妈和其他人在场时,让别人抱着宝宝,问“妈妈在哪儿儿?”如果他转向妈妈并微笑,就说明他已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你也可以和宝宝玩“爸爸在哪儿”等。
积极信号(听觉/语言)
给宝宝发出诸如“拜拜”、“抱抱我”、“坐下”、“到这儿来”等简单的指令。
当宝宝执行了指令时,你应表示出高兴的神情,以示鼓励。
图画书(听觉/语言,视觉)
给婴儿看的书最好是那些由布、塑料或厚纸片做成的,而且这种书便于携带,不必担心被损坏。
布制和塑料书即使脏了,也可以清洗。
你好!再见!(情绪/社交,听觉/语言)
当离开宝宝时,你一定要吻他,同他道再见。
回来时,同样应给宝宝一个特别的问候。
你也可教他“请”、“谢谢”等。
滚球(精细动作,情绪/社交)
你需要一个柔软的布制的球。
和宝宝一起坐在地上,让宝宝面对着你。
首先你把球滚给他,然后拉着他的手,告诉他怎样把球再滚给你。
他会觉得很有趣。
只要稍加鼓励,他就会很快学会将球滚回来。
一旦他开始将东西抛出床外,就意味着他已经开始喜欢上这种游戏了。
9个月宝宝的游戏
在哪只手(视觉,智力/逻辑)
把一个有趣的小东西握在你的手里,张开手给宝宝看。
然后再握紧拳并问:“××哪儿去了?”使用另一只手重复上述动作。
几次后,宝宝就会开始抢你手中的东西。
这个游戏能帮助宝宝理解放在容器里的物体不会消失。
记住味道(智力/逻辑)
收集一些香水瓶、香味蜡烛、松果、芭蕉、咖哩粉、辣椒粉、柠檬汁等具有芳香或刺激气味的物品。
为了防止宝宝会被浓烈的气味刺激,一定要使这些气味物离宝宝有一定距离,仅用手向宝宝扇一点儿味道。
千万不要直接放在宝宝鼻子下面。
去哪儿了?(智力/逻辑)
这个游戏让宝宝知道看不见的物体并不是消失了。
带着宝宝坐在地上拿出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让他玩一会儿,然后让他转过身去。
他同意后,就当他的面用衣服盖住那个玩具,当然那件衣服是宝宝容易够到的。
再让他转回身,帮助他也找到玩具。
可以重复做这个游戏,边玩边问:“玩具在哪儿儿?”并装作很是迷惑不解的样子。
做几次后,宝宝就会知道玩具在哪儿儿并能把它找出来。
可以换成其他玩具或物品重复做这个游戏。
杯子游戏(自立,精细动作)
让你的宝宝坐在一个高椅子上,或者坐在桌边,在他面前放一个小托盘。
小手托盘里放一个小杯子。
你首先举起杯子假装喝里边的东西,同时说一些像"啊呜、啊呜” 或“好喝、好喝”之类的话。
然后你把杯子举到宝宝的嘴边,当宝宝假装喝的时候你也说同样的话,最后把杯子放在托盘上,看看宝宝是否会将杯子举到嘴边。
洗澡游戏(自立)
做一个洗宝宝身体不同部位的游戏。
在宝宝手里放一块洗澡巾或海绵,说出名称并让他自己象征性地擦洗身体的各个部位。
学小鸟(创新/创造力,听觉/语言,肢体动作)
与宝宝坐在一起,将他的胳膊展开,让他的手臂上下扇动学小鸟飞翔,并学小鸟啼叫。
然后,停止扇动胳膊,学飞机的“隆隆”声,让宝宝像飞机一样飞翔。
在户外,让宝宝观察小鸟和飞机,并反复学它们的声音。
九个月小宝宝的游戏和玩具
给妈妈的提示
1、爬能开发宝宝的智力潜能,为迈步走路打基础
美国有一位人类智力潜能开发研究专家说,“若只用三个字来说明怎样才能开发你孩子的智力潜能,那就是——让他爬。
”从腹部爬行学会四肢爬行,宝宝进入重要的爬行期了。
不少父母很重视训练宝宝站立、走路而忽视爬行'其实,爬是锻炼宝宝体力和训练走步等运动能力的基础。
如果居住的房子不那么宽敞,可设法收起一些家具,腾出空间让宝宝爬。
经过练习,宝宝至少能爬出半米远。
学会了爬行,宝宝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屋子里四处活动,主动探索,好奇心和自信心得到满足。
宝宝能爬着去把自己放置的玩具找回来,说明他的记忆力发展良好,也象征着他开始了解“自己和物品”之间的关连性。
2、让宝宝了解“看不见的东西仍然存在”
玩具被布盖住了,但只要让宝宝看到玩具的一小角,宝宝便会知道玩具就在布的下面。
如果整个玩具正如他所料出现在眼前,会给宝宝带来很大的快感。
这是宝宝喜欢玩此类游戏的原因。
大人和他重复玩这种游戏,可使9个月大的宝宝了解——即使玩具完全被盖住了,但仍然在布的下面——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特别提醒——干预和强迫,反而会降低宝宝游戏的意愿。
这个时期,对宝宝来说,最大的忌讳是妈妈过多的干预和强迫。
当宝宝以自己的方式玩游戏的时候,可能会显得“手脚笨笨”,“脑子转不过来”,妈妈很想插上一手。
千万不要,这样反而会使宝宝玩兴大减,甚至恼怒。
最好让宝宝自己在玩耍中发现游戏的方式。
万一宝宝对新玩具和新游戏不感兴趣时,妈妈可示范着玩给他看,激发他的兴趣。
一定要避免强迫孩子去玩他不喜欢或不会玩的玩具。
玩的自主权属于宝宝。
游戏内容
小狗追大狗(练习爬,训练平衡能力,增进亲子情感)
1.大狗妈妈爬着追小狗宝宝,或者小狗追大狗。
大狗可以假装爬得慢,或者中途突然加速,或者“汪汪”叫,可用各种变化增加游戏的气氛。
2.抓住宝宝,或者被宝宝抓住了,妈妈可以把宝宝抱起来,“大狗妈妈被抓住啦,小狗汪汪真厉害!”“宝宝爬得真快,妈妈好不容易才抓住宝宝呐!”
要点:爬行时,宝宝可以抬头转颈四处看,不仅颈部肌肉得到了锻炼,而且接受环境刺激的机会增多了,可促进大脑发育。
爬大山爬小山(同上)
1.(接着上面的游戏)妈妈搂着宝宝顺势平躺下来,让宝宝从一侧爬越妈妈的身体到另一侧,“宝宝爬山喽!”“宝宝好厉害!”
2.妈妈侧躺,增加山的高度和爬的难度,锻炼宝宝动作的灵活性。
3.把卷紧的被子卷放在妈妈身体的一侧,约伸展一臂的距离,让宝宝在被卷上和妈妈的身体之间来回爬,上下爬。
妈妈躺在一边保护宝宝,并为宝宝加油吆喝。
注意:a.选择在地毯上玩比较安全,宽敞,玩起来也更自在。
b.鼓励能激发宝宝继续玩的意愿。
找爸爸或者妈妈(同上)
准备物:爸爸或者妈妈的照片。
1.和宝宝一起看照片,“这是爸爸呀!”
2.把照片放在地毯或床的对面,诱导宝宝朝照片爬,“过来找爸爸!”
3.移动照片,鼓励宝宝继续爬,夸张地给宝宝加油;
4.“找到啦,亲亲爸爸!”
要点:缺少爬行而直接学走路的孩子,迈步时脚会有点偏内,走得不那么稳当,主要原因是他的大脚趾缺乏锻炼和力量,脚跟先着地,步法就显得软弱无力了。
“马术表演”(训练动作的灵活性和平衡力,练胆量,增进亲子感情)
1.爸爸平躺在地毯或大床上,宝宝坐爸爸身上,大手握小手;
2.骑马奔跑“得儿得儿”——爸爸忽而上下颠动身体,忽而左右摇晃身体,嘴里发“得儿”声,感受着颠簸和晃动,宝宝的感觉很刺激哦!
3.站在马背上“得儿得儿”——爸爸先保持身体不动,让宝宝在爸爸的肚子上站一会儿;适应了再开始颠簸摇晃,由慢到快,由缓和到剧烈。
要点:a)爸爸要根据宝宝的情况掌握调整动作幅度,自由发挥;b)尽量鼓励宝宝主动做动作,如伸曲膝盖、摇晃身体、爬上坐下;c)保持欢快的气氛,让孩子玩得开心。
小鸟倒飞(练习平衡,感受速度,锻炼胆量)
1.爸爸或妈妈双臂凌空托起宝宝,仰面朝天,或俯身面下;
2.前后、左右来回晃动宝宝,“小鸟飞得高高,小鸟飞得低低!”
3.“小鸟倒栽喽!”双手抓住宝宝的脚踝,让宝宝倒栽;宝宝习惯后,大人还可以提着他慢慢地上下摆动,宝宝会觉得很
刺激!
要点:
a)摇晃感、速度感和倒立感都有助于训练孩子走路时所需要的平衡感。
b)做倒栽的动作,要循序渐进,确保安全。
捉迷藏(练习站和蹲,训练下蹲时的平衡感)
1.宝宝扶站桌子旁,妈妈站在桌子的对面或者侧面,“宝宝,看,妈妈在这里!”
2.妈妈躲入桌子下,“宝宝,妈妈在哪里?”诱导宝宝下蹲;然后母子在桌下对视,“妈妈在这里!”
3.妈妈站立,“宝宝,妈妈在哪里?”逗引宝宝站立。
要点:a)此游戏适合已经会扶站的宝宝;b)除了站立和下蹲,还应该逗引宝宝扶桌子做弯腰、伸腿等动作,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为独立站立和走路打好基础。
装进去,哗啦啦倒出来(练习坐和手的动作,了解“里面”和“外面”简单的空间概念)
准备物:一只大小适合的纸盒或塑料筐,质地较轻,光洁不毛糙。
1.宝宝坐,纸盒或者塑料筐放在宝宝面前;
2.确认宝宝正注意妈妈的动作,妈妈把玩具、积木等各种东西一一放入盒子里,“小汽车放在盒子里”;
3.把着宝宝的手,“哗啦啦”倒空盒子或塑料筐!
4.诱导宝宝反复做填装倒空的动作。
要点:反复做放入、倒空的动作,直到宝宝也跃跃欲试。
宝宝不会,别勉强,很快他就会热衷于玩“填装倒空”的游戏;“纸袋填满倒空”他也一样喜欢。
模仿游戏(学习交往,发展良好的情感)
1.妈妈先做“再见”、“谢谢”、“好呀”等动作给宝宝看,然后,把着宝宝的手让他模仿;
2.妈妈抱娃娃,亲娃娃,对宝宝说,“宝宝也抱抱娃娃!”“哦,娃娃喜欢宝宝抱!”
3.妈妈把苹果递给爸爸,爸爸说“谢谢”;爸爸把饼干递给妈妈,妈妈说“谢谢你”;
“宝宝把苹果给妈妈,好吗”,若宝宝不会,妈妈轻轻取过来,然后说,“谢谢,宝宝真乖!”
要点:对婴儿来说,把东西交给别人,就像东西被抢一样。
本游戏让宝宝知道“把东西交给别人,别人会很高兴;而交出去的东西又会回到自己手里”。
如果宝宝不愿意交出东西,也不用勉强。
(继续上月的游戏,玩的时候尽量和宝宝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