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月龄的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项目活动100个

亲子游戏活动项目100个1.听指令做动作适合年龄:6个月以上玩法:家长应对宝宝,发出简单的指令,如叫他拍拍手,摇摇头,或伸出舌头笑一笑等,一面说一面亲自示范给他看,要是宝宝的年龄可了解说话的资料,家长可说话,不作示范。
宝宝学会——理解语言小贴士:家长可逐渐为资料增加难度,如吩咐孩子替爸爸取报纸、外出时取自我的外套等。
2.分水果适合年龄:1岁以上用具: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等)、一个篮子、玩偶玩法:将盛着各种水果的篮子放到宝宝的面前,再拿出一些玩偶,由妈妈抱着;然后对宝宝说:“大熊要吃苹果,宝宝请你帮它拿一个XX。
”随意说出篮子内的水果,或叫宝宝拿不一样的水果。
宝宝学会——认识水果小贴士:当宝宝熟悉游戏玩法后,可增加水果的种类以增加游戏难度。
3.推小球适合年龄:1岁以上用具:一只小球玩法:和宝宝对坐,玩推球的游戏。
宝宝学会——平衡和手眼协调小贴士:根据宝宝的本事,把推球的距离缩短或加长,帮忙宝宝肌力的发展。
4.天气报告适合年龄:2岁以上玩法:每星期抽一晚时间,跟孩子来个深情对话,报告内心世界;互相讲出令自我开心的事情(晴天)、疑惑的事情(阴天)、不满的事情(雨天);并且对改变自我心境提出新提议。
宝宝学会——说出内心感受小贴士:家长也要向宝宝讲出内心感受,并且如果宝宝突然不想讲,千万别逼他。
5.日历的秘密适合年龄:2岁以上用具:客厅挂着的日历玩法:准备一个大日历,与孩子一同看日历,了解日期和各种节假日等。
宝宝学会——时间概念小贴士:日历的资料博大精深,要按孩子的兴趣和理解力,选择宝宝应学的范围,切勿过分灌输。
6.车子跑得快适合年龄:2岁以上用具:各种各样的玩具汽车玩法:与宝宝一同玩玩具车时,与宝宝讨论:怎样能够推得最远鼓励孩子就这个难题作假设,然后按自我已有经验作逻辑推理。
如:要车子推得最远,第一应当……然后应当……,看假设是否成立,再和孩子讨论和总结。
宝宝学会——逻辑推理小贴士:提出让孩子发现和要解决的问题须贴合孩子的本事,既能挑战孩子的思考,又不会因太困难不成功而产生挫败感。
10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10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以下是一些适合10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1.套圈游戏:家长可以准备一定数量的圆圈道具,然后准备一个可以立得住的柱状物体,前提是圆圈可以套在柱状物体上。
家长可以一面做示范,一面让宝宝也把圆圈套在上面。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
2.爬爬乐:用毛巾被或者浴巾做成几个滚筒状,然后放在地上,让宝宝从上面爬过去。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手臂力量和腿部力量,同时锻炼手脚的协调能力。
3.床铃游戏:多彩的床铃能刺激宝宝学会分辨各种颜色,而床铃在转动时,宝宝的眼珠也会跟着一起转动。
这个游戏有利于孩子听力的发展。
4.抓取摇铃:当孩子能独坐一会儿的时候,家长可以选择一些颜色亮丽的摇铃给孩子玩。
家长先把摇铃拿到宝宝的身体前侧,约25厘米的地方,然后上下摇动摇铃,发出声音,让宝宝来盯着摇铃看,并引诱宝宝去抓摇铃。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平衡能力也有所提高。
5.做操游戏:家长先让宝宝躺在柔软的垫子上,然后告诉宝宝“我们要来做操啦!”然后,家长双手握住宝宝的手和胳膊,对宝宝说“这是小手”,然后牵引它们一张一合,上下挥动,重复几次。
接着,家长再握住宝宝的双脚,对宝宝说“这是小脚”,然后牵引孩子的膝盖自然弯曲,并作出踢脚的动作,重复几次。
6.炊具音乐会:用厨房里的锅、碗、瓢、盆等炊具当乐器,给宝宝演示如何敲打它们制造出音乐。
这个游戏可以增强宝宝的音乐感。
7.倒水游戏:准备各种大小的杯子给宝宝,鼓励宝宝用杯子装满水,并倒进一个大锅中。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8.舀豆子:准备2个小碗、汤匙和各种大小的豆子。
首先把各种豆子分类放在碗里。
妈妈拿着汤匙示范舀豆子的动作给宝宝看,并鼓励宝宝尝试去舀豆子。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抓握能力。
9.米缸寻宝:利用家里的米缸和各种小物件(钥匙、小玩具车、汤匙等)来玩游戏。
妈妈首先教宝宝认识这些小物件。
0-3岁婴幼儿11---14月亲子游戏

0~3岁婴幼儿亲子游戏11个月~14个月亲子游戏游戏1、吹纸游戏材料准备:各种颜色的皱纹纸、卷筒纸,把纸撕成一条条玩法:1、老师先把撕成的一条条纸分给宝宝和家长,让他们拿在手里,老师和家长在宝宝面前用嘴用力吹动,让纸条飘起来。
2、老师和家长引导宝宝去模仿嘴形学习吹,老师和家长吹得时候尽量动作要夸张,让宝宝感受到风是从嘴巴里出来的感觉。
3、活动中,宝宝可能不一定会吹,但嘴巴一定要动起来,对以后的发音、说话有好处。
4、老师和家长可引领宝宝将纸片撕成碎片,放在手上吹,使纸片飘起来,鲜艳的纸片会给宝宝带来欢快的想象和游戏的快乐。
建议:游戏时配置欢快的游戏音乐可给宝宝带来更多的欢笑声。
游戏2、手指游戏玩法:1、老师或家长先让宝宝和家长面对面坐好,让宝宝伸出双手,准备游戏。
2、老师或家长先伸出两个大拇指说:大拇指是爸爸,爸爸会开什么?开汽车,笛笛笛!让宝宝学习和做开汽车的动作,3、挨着爸爸是妈妈,妈妈干什么?洗衣服,唰唰唰!让宝宝学习和做唰的动作。
4、按照这样的方法,继续往下: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篮球,碰碰碰!挨着哥哥是姐姐,姐姐会跳舞,啦啦啦!个子最小就是我,我爱敲小鼓,咚咚咚!建议:由于宝宝年龄较小,动作和表达能力交差,因此,活动时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而定,也可分成两次或几次进行。
*此游戏可以促进宝宝的手指有机协调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游戏3传递游戏材料准备:游戏用的小手帕、丝巾、小动物、小鼓等均可玩法:1、老师让宝宝和家长坐成一个圆圈,和所有的宝宝面面相视而坐,听老师指令,请老师敲起小鼓,让宝宝听着鼓声,并把传过来的物品传到其他宝宝和家长的手中,当小鼓的鼓声停下后,看物品在哪个宝宝的手中,请这个宝宝和家长一起表演节目。
2、游戏可反复进行,一直到宝宝的情绪高涨为止。
建议:游戏时当宝宝和家长一起表演节目时,要让大家与鼓励,老师可准备一些小礼品发放给宝宝,以示鼓励。
*此游戏可培养宝宝合作、自信的能力。
也可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
1-6个月的亲子游戏6则

1-6个月的亲子游戏6则1-6个月的亲子游戏6则1、表情游戏游戏名称:扮鬼脸游戏目标:促进宝宝的表情变化!培养宝宝开朗性格!游戏方式:慢慢对着宝宝吐舌头、发出啊啊咿咿的声音,或鼓起腮帮子吹气、吹口哨,或挤眼、皱眉……2、视觉游戏游戏名称:看滚球,追手电光游戏目标:目光追随移动快的物体和光线,使视觉灵敏。
能立即注视看得到的物体。
游戏方法:抱婴儿坐在桌边,观看皮球从桌子一端滚向另一端。
婴儿全神贯注,头随着视线转动。
在傍晚天渐黑时,抱婴儿坐在膝上,大人拿手电筒让亮光照在墙上大幅度转动,观察婴儿头部随光转动,大人边说“抓住它、抓住它”。
或者在有阳光处用镜子反射阳光也有同样效果。
(或用其他方式训练宝宝的视觉感也可)3、思维游戏游戏名称:照镜子游戏目的:观看自己的容貌,认识镜中的自己。
游戏前题:能辨认母亲。
游戏方法:母亲抱孩子到大镜前,指着镜子说孩子的名字,再指着母亲的镜中影说“这是妈妈”。
孩子会伸手摸镜子,同它笑、发出声音。
经常照镜子的孩子会在镜前做怪脸,看到镜中人也做怪脸就会开怀大笑。
4、语言游戏游戏名称:同宝宝谈天游戏目的:发展语言,自由发音,增加亲子感情、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
积累词汇。
游戏方法:父母经常同宝宝说话:“你好啊!今天吃饱了吗?咱们看看这匹大马,滴哒、滴哒,跑得真快”。
看看窗外“今天出太阳,天气真好”。
拿出玩具“这只小猫会叫、喵喵”……随机看到什么都要说说,宝宝看到大人的嘴巴活动,他也会“咿呀”地回答。
经常同宝宝讲话,当父母不在时,宝宝会躺在小床上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语,有时会大声尖叫,希望大人快来。
5、亲子感情游戏游戏名称:爬高山游戏目标:促进妈妈与宝宝之间的亲子感情、发展宝宝大运动的锻炼。
游戏方式:妈妈面对面抱着宝宝靠坐在沙发上,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的双腿站在妈妈的腿上,宝宝在妈妈托举的力量下,沿着妈妈的身体向上踩,一直到肩;稍作停顿,再把宝宝的背转向妈妈,贴着妈妈的身体滑下来,一直滑到脚背。
6—36个月婴幼儿快乐亲子游戏

6—36个月婴幼儿快乐亲子游戏亲子游戏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不仅可以加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促进婴幼儿的智力、语言、运动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对于6—36个月的婴幼儿而言,他们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因此选择适合他们发展需求的亲子游戏尤为重要。
一、感官游戏在6—36个月的阶段,婴幼儿的感官发展非常敏感,因此感官游戏对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可以尝试给婴幼儿提供各种感官刺激的玩具,比如柔软的绒毛玩具、颜色鲜艳的拼图等。
同时,在游戏中可以给他们展示各种不同的声音、触感和味道,以帮助他们建立感官联结。
二、语言游戏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开始逐渐理解语言,并试图模仿语言的发音和结构。
因此,语言游戏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游戏中可以和婴幼儿进行简单的对话,如询问他们的感受,鼓励他们用声音回答,还可以给他们讲故事、唱歌等。
通过这些游戏,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运动游戏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运动能力迅速发展。
通过运动游戏,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肌肉、加强身体协调能力。
爬行游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安全的爬行器具,激发他们的爬行兴趣。
同时,推动婴幼儿学习行走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让他们尝试站立、行走,并与他们一起玩一些简单的球类游戏等。
这些活动能够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同时也带来快乐的亲子时光。
四、认知游戏在6—36个月的婴幼儿期,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认知游戏可以让婴幼儿学习形状、颜色和数量等基本概念。
可以使用拼图玩具、积木等给他们提供认知刺激,还可以在游戏中让他们与周围事物进行互动,触摸、感受并学习。
通过这些认知游戏,可以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帮助他们建立基本的认知能力。
总之,6—36个月的婴幼儿亲子游戏对于他们的快乐成长非常重要。
通过感官、语言、运动和认知等游戏,可以全面促进婴幼儿的发展。
此外,在亲子游戏中,父母也应该时刻注意婴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尊重他们的意愿,在玩耍中体验家庭的温暖和陪伴。
0到6个月婴幼儿亲子活动方案

0到6个月婴幼儿亲子活动方案对于才生长到0到6个月的婴幼儿,你们觉得他们可以做什么运动,可以参加什么亲子互动活动呢?今天橙子给大家带来0到6月婴幼儿亲子活动方案,希望大家喜欢并且能够有所收获。
0到6月婴幼儿亲子活动方案篇11个半月:1.转转真好玩——旋转2.盘过来盘过去——腿部动作3.小手小手拍拍——认识手2个月:1.我的小手会敲敲——手腕运动2.小淘气踢球球——抬腿3.小小舞蹈家——四肢运动3个月:1.镜子里的宝宝是谁啊——认识身体2.我能抓到你——抓玩具3.摇摇晃晃坐摇篮——浴巾游戏4.骨碌骨碌滚一滚——翻滚运动4个月:1.顶鼻子——认识五官2.纸飞机——追视3.拉大锯,扯大锯——坐起来4.滚动的红萍果——抬头5个月:1.小屁股会跳舞——蹲蹲舞2.推推宝宝——爬行准备3.翻山越岭找妈妈——攀越训练4.我在哪儿——藏猫猫6个月:1.上上下下的脸——看妈妈2.骑上自行车去旅行——蹬腿运动0到6月婴幼儿亲子活动方案篇21.躺着挥挥手+踢踢腿坊间有各式各样的宝宝手摇铃,有些摇铃能固定在宝宝的手腕或挂在手腕,只要宝宝挥动双手、摇铃便会发出声响,宝宝会建立挥手--->有声音的连结,自然能增加宝宝挥动小手的次数。
也可以使用游戏毯或健力架等玩具,放在宝宝双脚能踢到的位置,透过玩具的声音回馈来鼓励宝宝动动手动动脚。
2.练习趴+抬头的动作两个月以上的宝宝会开始练习用颈部肌肉控制头的动作,当大人在拍打嗝时若有观察到宝宝已经开始想要撑起/抬起头、而非全部靠着大人的手来支撑头部,就可以在喝完奶至少一小时后,让宝宝翻成趴的姿势,此时大人可在宝宝的面前发出声音或用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
一开始宝宝力量有限,也许只抬头三五秒就没力、或发出抗议的声音,大人无须过度紧张,有时是宝宝生气自己怎么抬不起头而非不想玩趴趴游戏,大人多鼓励、少量多次的练习趴趴,宝宝很快便能抬起那颗小头啰!3.翻身宝宝趴累了想躺平、或者宝宝躺腻了想变侧躺或趴,假使大人不在身边或无法察觉宝宝的需求,宝宝只能用大哭来表达心中的不满!所以两个月以上的宝宝便可开始学习翻身动作,一旦宝宝能自己改变姿势不用仰赖大人帮忙,也能减少宝宝的哭哭情形喔!翻身需要两个重要部位的出力:肩膀与臀部,因此大人可用手扶着宝宝的肩膀或臀部,出力协助宝宝做出从躺翻到趴的动作。
幼儿园小班亲子游戏16个 - 亲子互动

幼儿园小班亲子游戏16个 - 亲子互动1、妈妈和宝宝游戏《袋鼠妈妈》玩法:让孩子双手抱紧妈妈的脖子,双腿夹紧妈妈的腰,像小袋鼠一样紧紧挂在妈妈的胸前。
妈妈抱着宝宝,双脚向前跳跃。
2、爸爸和宝宝的游戏《袋鼠爸爸》玩法:让孩子双手抱紧爸爸的脖子,双腿夹紧爸爸的腰,像小袋鼠一样紧紧挂在爸爸的胸前。
爸爸弯下腰,双手双脚着地爬行。
3、家长和宝宝游戏《跳圈圈》玩法:准备两个圈,孩子从一个圈里跳到另一个圈里,家长赶快从孩子后面将圈拿到前面,依次类推,直到终点。
4、家长和宝宝游戏《跳跳球》玩法:宝宝站在起点处,家长站在孩子对面指定的位置,口令一响,宝宝坐到跳跳球上跳到家长面前,再由家长把宝宝抱回起点,速度快的那一组胜利。
5、小手牵大手材料:面具若干玩法:家长戴着面具站在对面,孩子站在起点处,听到指令后去找家长,牵住家长的手后返回起点处。
6、大脚带小脚材料:椅子(对面)玩法:家长和孩子对脸站,孩子的双脚踩在家长的双脚上,家长拉住孩子的手,听到口令后,从起点出发,大脚带小脚共同前行,绕过椅子,先达到起点者为胜。
7、抱娃娃准备:各班准备10个布娃娃并排放在桌子上。
场地:30米长的方形跑道。
人数:每班选10位幼儿及相应的10位家长。
玩法:家长及幼儿都站在起跑线排成长队,发令后,第一对家长牵着幼儿的手跑向终点处并让幼儿抱一个娃娃,家长再抱着孩子往回跑,回到起点后,下一对出发。
先抱回10个布娃娃的班级为胜队。
8、打扮美羊羊准备:各班准备一张美羊羊的图片一张,塑料夹子10个。
人数:每班10对亲子。
玩法:幼儿和家长一一对应站在起跑线的一端,同时每位幼儿手拿一个塑料夹子,发令后,第一对家长牵着幼儿的手跑向场地另一端的美羊羊,然后家长抱起幼儿把夹子夹在美羊羊的图片上再迅速跑回,下一组出发。
先夹完夹子并跑回起点的班级为胜队。
9、摘苹果准备:每班准备一块磁性板,做10个苹果(背面贴上磁铁);地垫,梅花桩6个;每班一个小方篮。
玩法:10个幼儿站在起点,发令后爬向苹果处,然后走过“小桥”(梅花桩),摘一个“苹果跑回起点,把苹果放在篮子里,下一个幼儿出发。
0-36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亲子游戏

0-36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亲子游戏从出生到3岁的孩子是宝宝成长的关键阶段,家长在这个时期需要特别关注宝宝的发展和培养。
精细动作是宝宝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基础,而亲子游戏则是促进宝宝精细动作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0-36个月婴幼儿的精细动作亲子游戏,帮助家长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促进宝宝的发展。
1. 抓捏小物体游戏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宝宝发展手指的灵活性和掌握小物体的能力。
家长可以准备一些适合婴幼儿抓捏的小玩具或者布偶,让宝宝尝试用手指拿取并抓住这些物体。
可以使用不同形状、大小和材质的物体,让宝宝尝试不同的手指动作和力度。
2. 填充盒子游戏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控制能力。
使用一个适合宝宝手掌大小的盒子,将盒子中打开,然后给宝宝提供一些小球或其他适合填充的物体,让宝宝尝试将这些物体一个个放入盒子中。
家长可以鼓励宝宝使用手指掌握物体,然后准确地将物体放入盒子中。
3. 串珠活动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宝宝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准备一些大颗粒的珠子和绳子,让宝宝将珠子穿在绳子上。
家长可以在一端打结,然后将另一端递给宝宝,引导宝宝将珠子一个个穿过绳子。
这个活动既可以锻炼宝宝的手指灵活性,又可以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耐心。
4. 插图形板游戏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宝宝学习不同的图形,并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准备一块有插孔的木板和一些适合插入的图形块,家长可以向宝宝展示一个图形,然后要求宝宝尝试将相应形状的图形块插入木板的相应孔位中。
可以逐渐增加图形的复杂度和数量,提高宝宝的挑战。
5. 倒入容器游戏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宝宝掌握倾倒物体的动作和力度,并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准备一些小瓶子或者容器,家长可以向宝宝展示将液体或小颗粒物倒入容器中的动作,然后鼓励宝宝尝试自己操作。
可以使用不同的容量和材质的容器,让宝宝感受到不同的重量和倒入难度。
6. 搭积木游戏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宝宝培养空间意识和手眼协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月龄的亲子游戏
0~3个月的亲子游戏
追视上下左右和远近的物体,有助于加强宝宝眼部的肌肉协调能力,训练他的“视觉集中能力”。
将一根绳子的两端系在婴儿的床栏杆上,把一些小个儿的色彩亮丽的玩具、照片、小铃铛、蝴蝶结等东西用夹子夹在绳子上。
宝宝会在绳下挨着个儿地注视。
同时你也可以在旁边,用手指点着给宝宝讲解。
或者取下来做一些缓慢的移动让他追视。
但一定要记住,不玩儿了,就把绳子拆下来,小物件也都收好。
千万不能把绳子就搭在宝宝的床上。
宝宝喜欢一丝不挂,那是因为皮肤会感到有点儿凉。
触觉的刺激对大脑的成熟有着很大的助益。
让宝宝触摸和把玩各种质地的东西:塑料、天鹅绒(或灯芯绒)、麻布、木质品、海绵等等。
但是,必需保证这些物品的绝对干净。
还可以用洗净的双手或者其他柔软的东西(如羽毛、软的棉纱布等)触碰宝宝的肌肤,抚摸他或者摩擦他。
同时观察他的反应。
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用一个毛巾被卷成卷儿,让宝宝趴在上面,毛巾支撑着他的胸部、腹部和大腿,他的头转向一边。
然后轻轻地摇动宝宝,同时唱起温柔的歌儿。
用一个瘪一点儿的皮球也可以玩儿这个游戏。
这个游戏不仅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平衡感,还能让他们有机会联系抬头,锻炼颈部力量。
肚子下微小的压力也能帮助宝宝排除多余的气体。
3~6个月的亲子游戏
宝宝已经能转动眼睛和脖子追踪物体了,但“眼疾手快”还得训练一阵子。
自制一瓶肥皂水,拿一根吸管,坐在宝宝面前,出吹飘忽五彩的泡泡。
宝宝可以用眼睛估计泡泡的距离,练习深度感知。
同时他会伸手去够。
当宝宝准确地抓到第一个泡泡的时候,他就前进了一大步。
与抬头相比,翻身和坐都需要更多肌肉和骨骼的力量发展与协调功能。
准备一个长条的但不要太粗大的靠枕。
让宝宝趴着,把靠枕放在宝宝胳膊和前胸下面。
这个靠枕可以帮助宝宝较长时间抬起颈部和肩膀,同时练习用胳膊学习支撑,又能让他腾出胳膊试着伸手够东西。
父母可以在宝宝前面用他喜爱的玩具逗引他。
帮助宝宝锻炼臂部、背部、肩膀、颈部的肌肉。
平衡能力是坐和站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
节奏配合平衡,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嘀哒宝宝”:双手握住宝宝的腋下,将他提起,随着儿歌的节奏,像钟摆一样有韵律地摇摆宝宝。
幅度可以从小到大,高度也可以慢慢升高。
“嘀哒,嘀哒,我是嘀哒宝宝!嘀哒,嘀哒,我是闹钟宝宝!嘀哒,嘀哒,现在一点钟!”(说到几点钟的时候,可以把宝宝举高。
)
6~9个月的亲子游戏
宝宝肌肉的发展从头、颈、肩部和胳膊开始,然后是臀部、大腿和小腿。
大动作技能加上协调感、平衡感的综合训练,能够帮助宝宝锻炼全身的运动能力。
把家里的靠垫垒在一起,把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山顶”,再把宝宝放在垫子上,让他的软绵绵、晃悠悠的垫子上学习爬上爬下、学习掌握平衡。
需要注意的就是,最好在地板上玩儿这个游戏而不要在床上,以免宝宝摔下来。
精细动作的训练其实是伴随着很多其他方面的训练一起进行的。
比如触觉刺激、手眼协调、视觉辨别、空间意识等等……
把东西抓起来放进去再倒出来,再放进去倒出来……这是宝宝普遍喜欢的一个游戏。
可以用上各种器具,盆、不锈钢饭盆、塑料量杯、宽口塑料瓶,小的放在大的里。
然后再往里装各种玩意儿:积木、小号的毛绒玩具等等。
父母反复做几次,宝宝就能学会。
这其间,除了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之外,还让宝宝了解了大小、形状、和物体的重量,以及一定的空间概念(大和小,空和满)。
类似于“藏猫猫”的游戏,事实上是在交给宝宝“事物客观存在”这样高深的道理。
和宝宝坐在一起,用布把他最喜欢的玩具遮起来,问他:“玩具哪儿去了?”几秒钟之后,你边说边慢慢掀开布:“原来,玩具还在这儿呢!”类似的还可以用把盒子或者纸把最受宝宝关注的玩具装起来来玩儿这个游戏。
逐渐地,孩子就知道自己去寻找和发现了,因为他知道东西“还在”。
同时例如“掀开布-看见玩具”“按下按钮-弹出小丑”等这些游戏,还能帮助孩子认知行动(因)与效果(果)。
自己动手控制/做到一些事情的自信也在其中潜移默化。
9~12个月的亲子游戏
熟练的爬行迎来了站立和学步的开始。
大动作的学习此时带来了更多其他技能的训练与增强:手(脚)眼协调、平衡掌空、空间感知、身体意识……
踢球。
爸爸双手抱住宝宝的腋下,轻轻稍稍提起,摆动宝宝的腿,使他踢向皮球。
皮球的滚动会让宝宝很有成就感。
这种摆动宝宝腿的方式,可以增强他腹
部和腿部肌肉的力量。
脚和腿感知到球,让宝宝进一步感知自己的身体。
当他可以站立时交给他踢球,宝宝就需要同时动用多方面的能力去完成这个游戏了(看准球的位置-用脚准确地踢在球上-同时可以不让自己摔倒……)。
听力的练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同时带来了乐感、节奏感以及平衡感的增进。
“小狗怎么叫?汪汪汪~”“门铃响啦!叮咚叮咚~”……既可以在平时学各种声音给宝宝听;也可以用各种物品发出的不同声响吸引宝宝注意:用筷子轻敲玻璃杯、摇晃风铃的声音、电话的铃声等等;更可以在带宝宝出门散步的时候,引导他聆听这种自然的声音:鸟叫、火车声、喇叭声等等。
在游戏中(其实也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需要给孩子更多的是:
爱——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建立宝宝和父母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成果之一。
宝宝喜欢游戏,更喜欢看到爸爸妈妈温柔的笑脸。
信任——很多游戏都蕴涵着信任感的培育:如“小鸟飞”“荡秋千”,一起沐浴玩耍,抚摸等等。
对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日后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
独立性——父母的扶携终究指向的是独立和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不要强迫也不要勉力,了解孩子的性情,让他玩儿得开心,并得到真正的训练。
总之,适时的家庭游戏可以为父母们提供一个很好的方式,来帮助促进宝宝的各方面发育以及智力、能为、情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