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康复
普拉提运动配合手法治疗慢性下背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普拉提运动配合手法治疗慢性下背痛患者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普拉提运动配合手法治疗慢性下背痛的疗效。
方法:采用普拉提运动配合手法治疗慢性下背痛患者28 例,运用ROM、V AS评价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V AS评分0分16 例,1~3分7 例,3~5分5例。
各轴向关节活动度明显好转。
结论:普拉提运动配合手法治疗慢性下背痛具有显著的效果。
标签:普拉提运动;手法治疗;慢性;下背痛;疗效观察下背痛也称“腰痛”,是常见背部肌肉骨骼伤病,好发于第四和第五腰椎或第五腰椎和第一骶椎间,主要表现为腰骶部肌肉酸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严重的会一侧或两侧臀部及下肢疼痛或麻木[1]。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困于下背痛。
根据疼痛持续时长,下背痛可分为急性(小于6周)、亚急性(6至12周)与慢性(大于12周)。
普拉提运动是配合正确的呼吸方法所进行的一项全身协调运动,主要锻炼人体深层的小肌肉,强调对核心肌群的控制、加强人脑对肢体神经感应及支配[2]。
而慢性下背痛患者腰部及骨盆的核心控制力减弱、深层的小肌肉弱化导致腰椎的生物力学改变,严重影响慢性下背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本文在传统手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普拉提技术,并观察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门诊慢性下背痛患者28 例,其中男12 例,女16 例。
年龄45~58岁,患者无严重心肺疾病,无严重骨质疏松症,病程15天至一年。
1.2 治疗方法1.2.1 手法治疗运用肌筋膜松解术、扳机点按摩、关节松动术等手法分别对下背部软组织和小关节进行松解、复位。
治疗根据不同病人的粘连程度和疼痛程度采用不同级别的手法,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治疗隔一天一次。
1.2.2 普拉提运动疗法[3]动作1:背躺在地板上,保持脊椎的自然弯曲。
吸气5拍,吐气5拍,同时收缩腹部并起上体。
动作2:仰卧在地板上,腹部收缩,双脚离地。
呼气头部离开地面,同时提膝并靠近上身。
动作3:面朝下俯卧,头顶心向前顶,将肚脐部抬离地面。
下腰痛的康复

下腰痛的康复下腰痛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共有症状,病人常以此为主诉就诊。
本症的发病率很高,就诊人数占外科的首位,康复科门诊人数的30%。
下腰痛可急性发作,多数为慢性或迁延不愈,伴有腰部形态改变和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劳动。
近年来,各国用于下腰痛的费用逐年上升。
据统计,美国每年花费于下腰痛的医疗费用约240亿美元,加上误工影响,年损失达500亿美元,可见本症除对患者造成痛苦外,也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多年来,医学界对下腰痛的病因、分类、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有不少问题缺乏明确一致的看法。
因此,对下腰痛的深入研究仍是今后预防、医疗和康复医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章主要讨论由急慢性损伤及脊柱退行性病变所致下腰痛的康复治疗。
一、概述下腰痛是指以下背部、腰骶部和臀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可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
病因1、脊柱本身的疾患(1)脊柱的急慢性损伤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脊柱滑脱、椎弓崩裂等。
(2)退变性骨关节病如椎管狭窄、脊柱不稳、小关节紊乱等。
(3)发育异常及姿势性疾病如移行椎、脊柱侧弯、平足等。
(4)脊柱炎症、结核、肿瘤。
2、椎管内疾患如炎症、肿瘤等。
3、脊柱旁肌筋膜疾患如急性腰扭伤、慢性劳损、肌筋膜炎、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等。
4、骶髂关节疾患如骶髂关节扭伤、分离、结核、致密性骨炎等。
5、内脏疾病牵涉痛类疾病(1)妇科疾患如子宫及附件炎、盆腔肿瘤等。
(2)肾脏疾患如肾结石、肾肿瘤、肾下垂、肾盂肾炎等。
(3)前列腺疾患如前列腺炎、肿瘤等。
二、康复问题1、疼痛2、功能障碍3、心理障碍4、反复发作三、康复治疗技术及原理下腰痛是多种疾病的共有症状。
临床首先应明确下腰痛是何种疾病所致。
部分下腰痛继发于肿瘤、结核、化脓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内、外、妇科、神经科等疾病,应及时作原发病因治疗。
多数下腰痛为急慢性损伤及脊柱退行性改变所致,为康复治疗的主要对象。
对此类患者也需明确病因,详细检查,制定正确治疗方案。
医博士继续教育试卷及答案

1.完全性脊髓损伤是指(20)答案不确定A2B5C5DA、肛周无感觉B、肛周无运动C、肛门无深感觉D、以上均正确E、以上均错误2.国内脊髓损伤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20)答案不确定A1BA、车祸B、高处坠落C、运动损伤D、重物砸伤E、工伤3.下列哪一项可能不属于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20)答案不确定A4B3C3DA、感觉障碍B、运动障碍C、咳嗽无力D、吞咽困难E、便秘4.康复目标是轮椅上生活自理,家庭功能性步行的损伤平面是(20)答案不确定A3B1C1DA、T5B、T10C、T12D、L2E、L35.康复目标是基本上能生活自理,需少量帮助的损伤平面是(20)答案不确定ABA、C5B、C6C、C7D、C8-T2E、T15.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反应不包括(20)答案不确定5A2B2C2D6.A、转折期B、否认期C、焦虑抑郁期D、承认适应期E、休克期单项选择题(5道,共100分)1.检查某个关键点的针刺觉比正常更敏感,给予评分是(20)答案不确定A、2分B、分C、1分D、分E、0分2.感觉检查存在可疑情况时,应以什么为判定标准(20)答案不确定A、10次中8次正确B、10次中7次正确C、10次中9次正确D、10次中6次正确E、请示上级医生3.剑突水平相当于脊髓损伤的神经平面是(20)答案不确定B、T5C、T6D、T7E、T84.感觉检查的必查部分的关键点身体左右侧各有多少皮节(20)答案不确定A、26B、28C、30D、31E、275.肩关节无旋转、内收,前屈90°肘关节屈曲。
这一体位用于检查(20)答案不确定A、C5B、C6D、C8E、T1单项选择题(5道,共100分)1.脊髓损伤患者关节活动要求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大,建议每日活动关节几次(20)答案不确定A、2次B、4次C、6次D、8次E、10次2.脊髓损伤患者1级肌力的训练主要可采取什么方法(20)答案不确定A、肌肉电刺激B、被动活动C、生物反馈治疗D、都对E、都错3.呼吸训练项目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20)答案不确定A、腹直肌训练B、肋椎关节训练C、膈肌活动度训练D、坐位平衡训练E、肋间肌训练4.做排痰训练动作时对患者的体位有什么要求(20)答案不确定A、仰卧B、侧卧C、坐位或卧位D、坐位E、俯卧5.膈肌活动每增加1cm,可增加肺通气(20)答案不确定A、100mlB、150mlC、200mlD、250mlE、350ml单项选择题(5道,共100分)脊髓损伤呼吸道管理1.膈神经起搏器适用于(20)答案不确定A、C3损伤患者B、C4损伤患者C、C5损伤患者D、C2或以上损伤患者E、不确定2.气管套管拔管前要求完全封管连续多长时间才能拔管(20)答案不确定A、6小时B、12小时C、1天D、2天E、3天3.四肢瘫患者吸气能力最强的体位是(20)答案不确定A、仰卧B、侧卧C、右侧卧D、左侧卧E、俯卧4.四肢瘫患者使用腰围对呼吸功能有什么影响(20)答案不确定A、无影响B、无远期效果C、有远期效果D、有近期效果E、即刻改善5.呼吸系统最主要的呼吸肌是(20)答案不确定A、腹直肌B、膈肌C、腹外斜肌D、腹内斜肌E、肩胛提肌单项选择题(5道,共100分)1.颈髓损伤将导致功能损害的是(20)答案不确定A、上肢B、下肢C、躯干D、盆腔器官E、以上均是2.脊髓损伤专科查体包括(20)答案不确定A、感觉平面B、运动平面C、神经平面D、残损分级E、以上均是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20)答案不确定A、FEV1/FVC降低B、FEV1/FVC增高C、FEV1/FVC正常D、FEV1/FVC正常或降低E、FEV1/FVC正常或增高4.颈髓损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20)答案不确定A、深静脉血栓B、出血C、肺部并发症D、脑梗E、心梗皮区感觉关键点位于(20)答案不确定A、拇指近节背侧皮肤B、食指近节背侧皮肤C、中指近节背侧皮肤D、环指近节背侧皮肤E、小指近节背侧皮肤单项选择题(5道,共100分)1.关节活动要求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大,建议每日活动关节几次(20)?答案不确定A、2次B、4次C、6次D、8次E、10次2.膈肌活动每增加1cm,最大可增加肺通气多少ml(20)?答案不确定A、100mlB、150mlC、200mlD、250mlE、300ml3.做排痰训练动作时对患者的体位有什么要求(20)?答案不确定A、仰卧B、侧卧C、坐位或卧位D、坐位E、俯卧4.在1级肌力的训练中,主要可采取什么方法(20)?答案不确定A、肌肉电刺激B、被动活动C、生物反馈治疗D、都对E、都错5.呼吸训练项目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20)?答案不确定A、腹直肌训练B、肋椎关节训练C、膈肌活动度训练D、坐位平衡训练E、肋间肌训练下背痛康复治疗新进展单项选择题(5道,共100分)1.以下哪种疾病属于非特异性下背痛?(20)答案不确定A、腰椎骨折B、脊柱肿瘤C、腰椎结核D、腰肌劳损E、坐骨神经痛2.以下几种姿势中腰椎承受压力最大的是(20)答案不确定A、卧位B、弯腰坐位C、立位D、直立坐位E、卧位直腿抬高3.以下关于下背痛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20)答案不确定A、下背痛是一种疾病名称B、以背痛为代表的一组症状综合征C、指人体背部肋缘至臀皱襞间的疼痛D、可伴或不伴下肢症状E、涵盖了以往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等多种疾病4.下列哪项不是下背痛的易患人群(20)答案不确定A、固定姿势长时间坐位工作者B、经常参加运动、生活习惯良好者C、经常需要弯腰、扭转工作者D、经常穿高跟鞋者E、不良姿势和生活习惯者5.临床常用的针对非特异性下背痛的评估不包括哪项内容(20)答案不确定A、疼痛评估B、认知评估C、平衡姿势评估D、电生理评估E、生物力学评估和行为评估单项选择题(5道,共100分)1.下列不属于典型的上交叉综合征肌肉失衡表现的是(20)答案不确定A、胸大肌短缩B、上斜方肌、肩胛提肌拉长变弱C、颈前肌群拉长、变弱D、菱形肌、下斜方肌拉长、变弱E、上斜方肌、肩胛提肌短缩2.上交叉症候群的主要表现不包括(20)答案不确定A、圆肩B、驼背C、下颌内收D、下颌前伸E、头部前倾3.姿势评估在下背痛康复中的意义不包括(20)答案不确定A、提高观察人体的整体性B、将下背痛、脊柱功能紊乱与全身姿态紊乱结合考虑C、完善下背痛诊断思路与手段D、将姿势矫正作为所有下背痛的主要治疗手段E、完善下背痛训练思路4.典型的下交叉症候群中的高张力肌不包括(20)答案不确定A、髂腰肌B、股直肌C、竖脊肌D、阔筋膜张肌E、臀肌5.正确的坐姿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20)答案不确定A、坐时保持上半身挺直B、腰背维持于平直的状态而不要前屈C、坐椅选择要坚硬,有靠背,能支撑腰背处D、避免同一坐姿太久,必要时每1-2小时起来活动一次E、为避免久坐劳累,可以左右交替跷二郎腿单项选择题(5道,共100分)1.核心肌群训练的策略以下哪个是错误的(20)答案不确定A、增加负荷B、增加时间C、改变支撑面的稳定性D、改变动作的对称性E、增加额外的动作2.脊柱稳定机制中神经控制亚系深层运动肌的控制模式(20)答案不确定A、随意运动B、被动运动C、主动运动D、下意识运动E、以上都是3.局部稳定肌localmuscle以下哪个是错误的(20)答案不确定A、腹横肌B、腹外斜肌C、腹内斜肌D、腹直肌E、膈肌4.在2012年APTA骨科分会临床指南-下腰痛有强证据证明核心肌群训练有效的下背痛类型以下哪个是正确的(20)答案不确定A、下背部劳损B、平腰综合征C、椎间盘性疼痛D、伴坐骨神经痛的腰痛E、脊柱不稳5.核心肌群训练提高难度的标准以下哪个是正确的(20)答案不确定A、重复次数达到100次B、负荷可以增加到10RMC、可以在球上完成动作D、可以连续训练10分钟E、静态保持90秒以上糖尿病1.下列有关神经传导速度描述错误的是(20)答案不确定A、NCV可检测神经纤维传导电信号的能力B、NCV可以用于排除其他周围神经病变C、检测结果与临床终点相关D、NCV检测方法被认为是现今的“金标准”E、可以检测无髓纤维功能2.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为(20)答案不确定A、单神经病变B、神经根病变C、卡压性神经病变D、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E、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3.以下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20)答案不确定A、糖尿病合并冠心病B、糖尿病神经病变C、糖尿病肾病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E、糖尿病合并脑卒中4.下列哪项检查属于DPN的浅感觉检查(20)答案不确定A、压力觉B、振动觉C、针刺痛觉D、踝反射E、膝反射5.五十岁,男性,2型糖尿病病史13年,近一年出现足趾麻木,间断发作,查体提示右足振动觉消失,目前诊断为(20)答案不确定A、临床诊断DSPNB、疑似DSPNC、确诊DSPND、亚临床DSPNE、无DSPN1.下面哪些疾病可干扰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20)答案不确定A、变异血红蛋白B、尿毒症C、胎儿血红蛋白D、红细胞寿命过长E、以上都是2.下面哪项选择对糖尿病的诊断更好一些(20)答案不确定A、空腹血糖B、餐后2h血糖C、糖化血红蛋白D、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E、随机血糖,IAA,IA2A,ICA,ZnT8A是诊断1型糖尿病的(20)答案不确定A、绝对指标B、参照指标C、无关指标D、绝对必要指标E、参考指标,需结合胰岛功能、C肽、年龄、体重、酮症等情况综合判定4.糖化血红蛋白在何种情况下可做为我国糖尿病的诊断指标(20)答案不确定A、什么情况下都不可以B、HbA1c≥%C、HbA1c≥%D、采用国际认证的标准化检测方法E、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并有严格质量控制,正常值在的医院HbA1c≥%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指标5.下列不是胰岛功能评价的注意点是(20)答案不确定A、及时和足量释放胰岛素B、与血糖同时检测,比照评价C、尽可能量大的释放胰岛素D、血糖接近或>300mg/dlL)注意糖毒性问题E、肾衰竭会造成C肽结果偏高1.女,69岁。
健康教育在下背痛防治中的临床分析

12 2 下 背 痛 预 防 方 法 ( ) 正 日常 生 活 中 不正 确 的坐 .. 1纠
姿、 站姿 、 卧姿 ;2 调整枕 头 的高 度 、 () 宽度 、 硬度及床 垫 的软 硬度 , 使之睡眠后无 颈部 、 背部 的僵硬感 ;3 抬 重物时尽 腰 ()
症状。
下背痛是 常见 的腰 背 部症 状综 合 征 , 下背 痛分 为 三
种: 非特异性 下背痛 、 特异性下背痛和根性 下背痛 , 又称坐 骨 神经痛 。非特异性下背痛 的起 因可能是长 期的姿势 不当 、 外
伤等使肌 肉韧带长期受损或椎间盘 的退变 、 质增 生刺激神 骨 经、 血管 、 肉、 肌 软组织等所致 。但很难 准确地判定 真正的病
固定物体使身体半悬空 , 每次 维持 1 1 , 复 1 ;4 0— 5S反 0次 ( )
仰卧位挺胸运动 : 手肘部 用力 , 双 以肩部 、 臀部 为支 点 , 胸 把 部向上顶起 , 维持5s 后放松 , 1 ;5 屈膝仰卧起坐及左 做 0次 ( ) 右交叉仰 卧起 坐, 每个动作做 l 2 0~ 0次 ;6 背部伸展运 动 : ()
类 比评 分 评 测 为 ( .O±15 ) 教 育 前 后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18 .3 。
义( P<0 0 ) .5 。
教会患者使 用下背痛健康教育小册子。具体方法如下 。
12 1 知 道 下 背 痛 的 常 见 因 素 ( ) 势 不 良 及 长 时 间 固 .. 1姿
定一个 姿势 ;2 不正确的姿势搬 、 () 抬物体 ;3 随着年龄 的增 ()
3 讨 论
长出现椎体 的退 行性改 变及骨 质增生 刺激周 围组织 或压 迫 神经而弓起疼痛 ;4 腰椎 间盘退 行性改 变压迫 刺激神经 根 l ()
背心痛是怎么回事 肩周炎与颈椎病的自我治疗

背心痛是怎么回事肩周炎与颈椎病的自我治疗被心疼是怎么回事1、穴位按摩一是按摩手三里。
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上下左右揉动1分钟,然后在用右手同样按摩左手三里。
每日按摩3次。
二是按摩印堂。
用食指或拇指按住穴位,上下左右揉动,每日1分钟,每日按摩3次。
2、捏压患处用右手拇指食指等捏住左肩压痛点,用力深压,并向前后左右揉动1分钟,然后用左手同样捏压右肩。
每日捏2次。
3、功能锻炼(1)抡拳做肩关节的划圈抡动,先由前向后抡15圈,然后由后向前抡15圈,而后以同样的方法作另一侧肩关节的划圈抡动。
每日抡2次。
(2)耸肩。
坐势或立势双手叉腰,而后用力上下前后缩头耸肩,每次耸15下,每日耸2次。
(3)揪耳朵廓,先用右手从脑后揪住左右耳廓,连揪15下,而后用左手同样揪右耳廓。
每日揪2次。
(4)举手。
两手十指相挟,手心向上、举过头顶,上下前后摇动30下,每日举2次。
(5)展翅。
左右手各向左右伸直平抬、手心向下成飞翔势,上下扇动30下,每日展3次。
(6)托头。
躺在床上,两手插入脑后,手心向上十指相挟,向上托头20下,每日托2次。
(7)晃肘。
两臂同时抱肘,然后,上下左右晃动30下,每日晃2次。
操作时,各种做法都要先慢后快、先轻后重,以酸胀稍痛为度。
各种做法,都有舒筋活血、消炎止痛、强化肩周功能等作用。
致于做法的前后顺序、姿势、每次做几下,每日做几次,可根据个人当时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但要天天坚持,不宜间断。
肩周炎自我治疗5 分钟的颈椎操即使身处人多的办公室,你也可以很好地保养颈椎,比如利用工间休息练习一下颈椎操:端坐,全身不动,单头部运动,分别做低头、抬头、左转、右转、前伸、后缩;顺、逆时针环绕动作。
每次坚持 5 分钟,动作要轻缓、柔和。
两种按摩的方法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到了下午两点钟,可能脖子早已疲惫不堪,精力有些不支,这里有两个最简单的急救方法:( 1 )脖子后面,从头颅底端到躯干上部这一段分布着百劳穴的3 个点。
历年真题-南方医科大695(含答案版)

2019 年南方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康复综合自主命题(695)一、选择题(占比最大)答案是五选一二、简答题(5 个)1、肌张力的分级;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6级)2、关节松动术的手法分级(1)Ⅰ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
(2)Ⅱ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的活动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来回松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起始和终末端。
(3)Ⅲ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的活动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4)Ⅳ—治疗者在病人关节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3、帕金森病的康复原则;(1)抑制异常,促进正常(2)充分利用视听反馈(3)避免疲劳、抗阻(4)患者主动性原则;治疗综合性、有效性原则;不同患者个体化原则三、论述题(5 个)1、为什么下蹲后立即起跳要比下蹲后过一会儿起跳要跳的更高?(1)肌纤维的收缩初长度极大地影响着肌肉最大肌力。
肌纤维处于一定的长度时,肌纤维收缩力最大。
肌小节过短和过长都将因肌球蛋白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的数目减少而导致肌力下降。
另外,肌肉被拉长后立即收缩所产生的肌力远大于肌肉先被拉长、间隔定时间之后再收缩所产生的肌力。
这是因为除肌肉处于最适初长度外,快速收缩使肌肉岀现牵张反射,反射性地提高了肌肉力量。
(2)即下蹲后立即起跳的时候会存在惯性的帮助以及整个下肢的肌肉发力;起跳脚着地后,在水平速度惯性力和运动员身体重力作用下,产生很大压力,迫使起跳支撑运功器官完成退让性工作,这一动作过程为缓冲阶段。
缓冲的作用主要在于减缓起跳的制动力,迅速改变身体重心的运动方向,分解支撑运动器官强大的冲击性惯压负荷,保证身身体积极前移,为蹬伸创造有利条件。
过一会起跳会失去惯性的帮助,以及发力的肌肉更多是小腿。
2、论述被动角度牵张和关节滑动牵张的区别以及临床应用(1)被动角度牵张:被动角度牵张主要是滚动,容易损伤关节;当骨杠杆是用来延长一个紧关节囊,可能会引起疼痛或联合的创伤,因为杠杆增加了力量,增加的力量对关节面造成损伤。
天津医科大学授课教案

供本科运动康复专业使用《肌肉骨骼康复学》_实验教学大纲_天津医科大学编号实验名称实验类型课时1 上肢骨折病例讨论综合型32 手外伤病例讨论综合型33 下肢骨折康复病例讨论综合型34 骨盆骨折康复病例讨论综合型35 肌腱损伤康复病例讨论综合型36 骨关节炎康复病例讨论综合型37 颈椎病康复病例讨论综合型38 下背痛康复病例讨论综合型39 脊柱侧凸康复病例讨论综合型3课程名称:肌肉骨骼康复学实验名称:上肢骨折病例讨论教师姓名:杨晓龙职称:教学日期:年月日时—时授课对象:康复与运动医学系系年级班(硕本)实验人数:实验类型(综合型):实验分组:学时数:3教材版本: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1.上肢各部位骨折的不同临床特点和康复评定的具体方法。
2.上肢骨折后不同时期的康复方法和治疗原则。
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1.上肢各部位骨折的不同临床特点和康复评定的具体方法。
(1学时)2.上肢骨折后不同时期的康复方法和治疗原则。
(1学时)3.案例分析(1学时)主要仪器和实验材料:使用仪器设备:电脑、投影仪、直立床、PT床、沙袋等实验重点、难点及解决策略:上肢各部位骨折的不同临床特点和康复评定的具体方法?思考题:上肢多发性骨折的康复时机?参考资料:参考资料:《肌肉骨骼康复学 》 张长杰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中国骨科康复学》张光铂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11年《骨科康复学》于长隆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版2010年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务处制名称:肌肉骨骼康复学实验名称:手外伤病例讨论教师姓名:杨晓龙职称:教学日期:年月日时—时授课对象:康复与运动医学系系年级班(硕本)实验人数:实验类型(综合型):实验分组:学时数:3教材版本: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手部外伤后不同时期的康复方法和治疗原则。
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1、指总主动活动范围评定方法1学时2、指伸肌腱修复术后康复2学时主要仪器和实验材料:使用仪器设备:电脑、投影仪、直立床、PT床、沙袋等实验重点、难点及解决策略:手部外伤后的不同时期临床特点和康复评定的具体方法?思考题:手外伤的康复时机?参考资料:参考资料:《肌肉骨骼康复学 》 张长杰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中国骨科康复学》张光铂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11年《骨科康复学》于长隆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版2010年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务处制教师姓名:杨晓龙职称:讲师教学日期:年月日时—时授课对象:系年级班(硕本)实验人数:实验类型(综合型):实验分组:学时数:3教材版本: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1.膝、胫腓骨、踝、足骨折的康复评定2.下肢各部位(髋、股骨干、膝、胫腓骨、踝、足)骨折不同时期的康复方法和治疗原则。
「运动康复」下背痛运疗法③-脊椎稳定(stabilization)训练

「运动康复」下背痛运疗法③-脊椎稳定(stabilization)训练[降低下背痛]复发率的运动疗法Stabilization Exercise背痛消失了并不表示病患「脊椎的障碍」已经好了。
Richardson 等学者发现,急性下背痛会造成病患稳定脊椎肌肉群的动作控制(motor control)机能发生障碍,此机能障碍并不会随着背痛的消失而跟着恢复,而且它与日后此病人背痛复发率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
运动在治疗背痛及恢复肌肉机能障碍一直占有重要的角色,只是该如何做才是最有效的,一直是背痛康复领域中重要的课题。
研究发现,让背痛的治疗有了新的观念与新的指引。
运动治疗观念的演进运动治疗的方式从早期的William氏或McKenzie氏运动演进到之后的躯干肌力强化以及脊椎稳定性(stabilization)运动。
运动治疗介入的机转也从矫正脊椎关节及相关的肌肉构造的假说转而重视强调脊椎动作控制(motor control)的重要。
许多研究显示,以重新训练躯干深层肌肉动作控制功能为基础的局部脊椎稳定性运动(segmentalspinal stabilization exercise)对慢性持续性下背痛的缓解、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回到工作岗位上的能力,都有显著的效果。
「维持脊椎稳定」是背痛运动治疗的主要目标,美国Dr. Press提出「核心康复」(Core rehabilitation)的观念,在美国运动医学会、美国康复医学会大力提倡。
「核心康复」即是以局部脊椎稳定性运动为基础,加入更多功能性动作的训练,以期让运动康复的效果更佳,对日常生活功能改善的效果更好。
维持脊椎稳定的肌肉群核心肌群(Core muscles)核心肌群这个名词已渐渐广用于康复界及运动界,它的定义是指负责维持脊椎稳定的肌肉群,「核心康复」的命名也源自于此。
依其功能和属性,核心肌群可分为两大群:第一群:深层核心肌群,又称为局部稳定性肌肉(local stabilizing muscl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指因劳动或运动时,腰
部肌肉、筋膜和韧带承受超负荷活动 引起不同程度的纤维断裂,出现一系 列临床症状。
▪ 临床上男性多见,有的伴有腰部断裂感或
撕裂声,重者即可出现腰背疼痛而不能活 动,也有当时症状不明显,但次晨因疼痛 加剧而不能起床或活动。腰部可有压痛点, 肌肉痉挛,脊柱可出现肌痉挛性侧凸,双 下肢无神经阳性体征。X线可发现脊柱变直 或保护性侧凸。
(二)腰肌筋膜炎
▪ 腰肌筋膜炎,又称肌纤维组织炎,纤维肌
痛综合征,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 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 出及纤维性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 临床上表现为腰骶部酸痛、钝痛,劳累后
加重;晨起时重,经常改变体位时轻。阴 雨天气潮湿环境或感受风寒,疼痛常常加 重。不能坚持弯腰工作,症状重时可波及 臀部及大腿后,久站后出现腰部下坠,无 下肢放射痛。
(三)椎管、脊髓及马尾神经
神经
(四)腰段脊柱筋膜和肌肉
(五) 腰 脊 柱 曲 度
四、腰骶部生物力学
1.腰椎骨的力学性能 2.腰椎间盘的力学性能 3.小关节的力学性能 4.腰椎韧带的力学性能 5.腰部肌肉的力学性能
第二节 临床特点
一、软组织损伤类疾病
(一)急性腰扭伤 (二)腰背肌筋膜炎 (三)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四)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 (五)骶髂关节功能紊乱 (六)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七)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及梨状肌综合征
▪ 腰部腰5~骶1处较为薄弱或缺如,以致
易引起其深部的棘间韧带损伤。多因使 脊柱突然向前屈曲的暴力所致,断裂时 患者可听到响声,下腰部较薄弱,因此 是好发部位。
1.有过度前屈弯腰损伤史。 2.棘突上或两棘突之间有浅压痛。 3.局部封闭后疼痛可即刻缓解。
未见好转,主要疼痛位置是
两侧腹股沟处。
病例二
林先生,20 岁,大学生,
身才肥胖,平常没有规律
运动的习惯,有次帮女朋友
搬家,在抬起重达 25 公斤
的铁箱之后,突然引起剧烈
的下背痛,右脚有抽痛的感
觉,在床上躺了好几天动弹
不得。
统计数字
(1) 80~90的人一辈子中会有至少一次背痛 经验
▪ 病人多表现患侧骶髂关节处疼痛,髂骨分
离试验、Gasenslen试验多呈阳性表现。
▪ 另外,骶髂关节半脱位病人,手法整修后
疼痛立即减轻或消失,为最好的诊断依据。
(六)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1.棘上韧带损伤
▪自枕外隆突向下达腰4棘突上均有棘上
韧带相连,其纤维较长,在2)门诊中仅次于感冒的求诊原因 (3)上班族请假的常见原因
一、定 义
下背痛表现为腰骶臀部的疼痛症状, 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的症状。又称“腰痛”、 “下腰痛”。
下背痛不是一种疾病诊断。
急性下背痛 慢性下背痛
3个月
(一)下背痛分型 下背痛
特异性 下背痛
非特异性 下背痛
根性 下背痛
二、下背痛常见的原因
(1)软组织受伤/背部 (2)筋膜发炎 (2) 椎间盘突出症 (3) 椎管狭窄 (4) 脊椎退化长骨刺 (5) 椎管狭窄 (6) 脊椎退化长骨刺 (7) 椎间盘滑脱
(8)原发性或转移性 (9)脊椎肿瘤 (9) 肾脏病 (10) 输尿管结石 (11)骨盆腔发炎 (12) 姿势不良 (13) 情绪、压力
▪ 其压痛点常不局限,但找到压痛点常能提
示受损部位或组织。下肢无神经受累的表 现,直腿抬高试验阴性,X线平片大部分 正常。
(三)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 在解剖上由于第三腰椎横突最长,而且是
腰部受力中心,因此在其上所附着的韧带、 肌肉、筋膜等最易受到损伤;又由于臀上 皮神经来自腰1~3神经根,走行于各个横 突的背面,可因局部肌肉的痉挛或横突的 直接刺激,出现臀上皮神经痛。
▪ 本病好发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常
诉有轻重不等的腰部外伤史。主要症状为 腰部疼痛,症状重者还有沿着大腿向下放 射的疼痛,可至膝关节以上。
▪ 在第三腰椎横突尖端有明显的局部压痛,
定位固定,是本综合征的特点。行第三腰 椎横突尖局部封闭后疼痛立即消失,是有 价值的鉴别方法。
(四)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
第十三章 下背痛的康复
学习要求 ▪ 掌握下背痛的临床特点 ▪ 掌握下背痛的康复治疗 ▪ 熟悉下背痛的病因和类型 ▪ 熟悉腰骶椎解剖特点
第一节 概 述
病例一
陈女士,60 岁,家庭主妇
,平时就有腰酸背痛的症
状,一个月前在家中不慎跌
倒,造成背部剧痛无法下
床,本想休息几天就会好,
可惜天不从人愿,一个月来
椎间小关节的作用是维持脊柱稳定和 起一定范围的导向作用,而不是负重。当 小关节因退变不光滑、肌肉疲劳及运动突 然发生不协调时,可发生滑膜嵌顿,产生 突发性腰痛。
▪ 临床上多为青壮年,常在弯腰后突然直腰
过程中发作腰部疼痛,多无剧烈外伤史, 咳嗽震动都会使疼痛加重,无明显下肢放 射性疼痛。
▪ 在L4~5或L5~S1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棘
(1) 年龄 (2) 性别 (3) 吸烟 (4) 肥胖
发病危险因素
三、腰骶区解剖学基础
(一)腰骶椎解剖要点
腰椎位于活动度较小的胸椎和骶骨之 间,是躯干活动的枢纽
(二)腰椎骨间的连结
相邻腰椎之间的连接结构有椎间盘、 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骨与骨连结
突偏歪及小关节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可因 骨盆旋转引起腰痛而受限,但加强试验多 为阴性,双下肢运动感觉正常。
▪ X线腰椎正侧位片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
或腰椎侧弯,腰椎间隙改变,腰椎轻度骨 质增生,无腰椎后关节脱位及后关节间隙 增宽现象。局部小关节囊经封闭止痛,可 有助于与其他疾病鉴别。
(五)骶髂关节功能紊乱
▪ 骶髂关节功能紊乱又称骶髂关节半脱位,
骶髂关节错动。单侧下肢受力如下楼梯、 下公共汽车或一侧臀部(坐骨结节)着 地,这种突然的外力作用,可引起骶骨 沿髂骨的向下运动增加骨盆前旋,使关 节囊前部受牵拉,引起疼痛。
▪ 骶髂关节功能紊乱,轻者可自愈,重者可
致关节韧带松弛,关节处于不稳定状态, 当负重时关节错位加大,引起顽固性腰痛。 疼痛部位主要是腰、臀及大腿前、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