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5)
2015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

2015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难点探究】择取“名句”的几个方面:1.首选目标:先秦诸子散文和唐宋近体诗中的“名句”。
先秦诸子散文和唐宋诗词代表着民族文化的两个高峰。
诸子散文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历代仁人志士立德修身,匡世济民,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时至今日,仍为读者广泛喜爱。
唐宋诗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特别是近体诗中的“绝句”,以方寸之地抒写万物,琅琅上口易读易记。
命题者不可能不去扫视这两个时代两种体裁中的“名句”。
2.重点内容:提高思想素质,增进认识能力方面的“名句”。
读书一为明理,一为识事,在这方面,古人留下了许多箴言。
这与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精神也是一致的。
提高人的素质,增进认识水准,是“名句”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
3.主要途径:由名人向名句“辐射”,由课内向课外扩散。
“名句”之“名”应当说与“名人效应”密不可分。
纵观37条“名句”的作者,没有学生不熟悉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注出处为马总《意林》。
其实,此句系马总据《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改)。
因此,不妨以学生熟悉的名人为中心,向“名句”辐射。
以屈原为例,“屈平词赋悬日月”,但符合上文界定的条件、应为中学生识记的“名句”似乎并不多。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卜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离骚》)。
笔者认为,结合屈原生平,介绍上列课外“名句”,一般地说,检测非教材中的屈原“名句”,不会超出这一范围。
4.基本材料: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名句”。
试卷中的“名句”,突破了背诵课文(或段落)的限制,突破了“基本篇目”的限制,突破了课文文句的限制。
举凡知识短文、注释练习中的“名句”,没有轻重之分,都在熟记之列。
【考点透视】从多年的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命题来看,“名句名篇”的考查更加突出“常见”,所谓“常见”,一是知名度高,二是常被人们引用,由于新教材规定中学生背诵的篇目大大地增加,考查的范围可能会更加以教材中规定的篇段为主,课外的名句名篇也应该是在阅读和写作中极易碰见的,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含义深刻的句子。
语文教师编制考试名句背诵

李白诗歌名句背诵《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将进酒》(部分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梦游天姥吟留别》(部分句)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蜀道难》(部分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杜甫诗歌名句背诵《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015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3)

2015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3)
其命题规律如下:
(一)所谓“常见的名句名篇”,主要指在中国历来被公认为一流作家一流作品中的名句名言,特别是仍流传于当今各种文学出版物和人们口头的那些名句名言。
这些名句名言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古诗歌名言警句、古文名言警句、现(当)代名言警句。
(二)从以往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看,这个考点一般采用填空默写的题型,或给出上句,要考生填下句,或给出下句,要考生填出上句。
并且列出多个考题,让考生选填其中的几句。
这样做降低了考题的难度,尽量避免偶然因素。
(三)从以往考生答题的情况看,因不会背诵而失分的情况并不严重,明明会背却因写错而失分的情况较为多见。
“默写名句”,《考试大纲》对此类题亦做了改动:“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今后几年中此类题将会成为一较为稳定的考点
1.考查类别不再拘泥于名言警句的识记默写,还涉及名篇及其段落的识记默写。
2.题型样式由单一的填空向理解、分析、鉴赏的方向发展。
当然,这类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来自初高中学过的课本。
2.取材范围将稳中有变,紧扣时代脉搏。
(1)取材对象会以“考生学过或非常熟悉的”句篇作为设题取材对象
(2)取材内容强调暗合时代思想潮流,舍去不合时代旋律的名句名篇。
(3)取材时代主要集中于先秦诸子散文和唐宋近体诗与词。
2015江西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名诗词句默写整理一

2015江西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名诗词句默写整理一相关推荐: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丨江西教师招聘信息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公告预计4月初发布,考试时间预计5月18日。
江西教师招聘网为您提供教师招聘面试备考资料。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中总有不少分值的名诗词句默写题,中公江西教师网特意整理了高中语文教材里考试较多的名诗词句,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参加中学语文招考的考生复习有所帮助。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3.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郑愁予《错误》)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8.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10.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教师招聘初中语文默写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初中语文默写复习资料——教师网会员资料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则(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别人不了解你甚至误会你时,你应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观沧海曹操(东汉)(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9)表达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日月之行,若了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次北固山下王湾(唐)(10)富有哲理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1)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力。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1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1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5)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1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夜雨寄北李商隐(唐)(1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泊秦淮杜牧(唐)(18)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浣溪沙晏殊(北宋)(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八年级上册:10.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21)桃花林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2)桃花源的景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3)写老人小孩都怡然自得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4)桃源人自云隐居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1.陋室铭刘禹锡(唐)(2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滨海新区教师招聘2015:语文备考之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滨海新区教师招聘2015:语文备考之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文章来源:中公天津教师考试网【易错点点睛】易错分析一:对于同音字区分不够。
没有从意义上进行记忆。
易错分析二:记得不准确,字音相近易混,字数不准确。
主要原因上平时读书不求专家会诊1.默写题一般设置的难度不大,基本上是常见常用的,所以不必去记那些偏、怪、冷的句子。
名句名篇句段的默写,重在”名”字。
2.经常考查的内容:(1)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2)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的句子(3)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4)其他反映科学技术、和平、以德治国等方面的名句3.具体说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1)意义记忆法。
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
如:“为人性僻耽(dān入迷)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2)对关键字、难写字、易错字进行重点记忆。
对名言名句中的难写的字、易混淆字和易让人混淆的句子应该重点攻克,可以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
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
如”落霞与孤鹜齐飞”中的”鹜”字,下面应该是个“鸟”字,而不是“马”字。
“滕王阁”的“滕”不能写成“腾飞”的“腾”。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此句中的“久长”不能写作“长久”。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同学们应该区分记忆。
(3)诵读记忆法。
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旬或句子中的关键字,做到眼到口到手到,从而加深印象。
(4)规范书写。
书写时,要做到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名言名句识记二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名言名句识记二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2、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3、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6、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0、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1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1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1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6、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17、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18、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第 1 页共2 页19、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2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2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第 2 页共2 页。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3) -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3)-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典型习题导练】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越王勾践破吴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宫女如花满春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越中览古》)(2)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3)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答案:(1)战士还家尽锦衣只今惟有鹧鸪飞(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3)非兵不利,战不善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悟以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臣闻求木之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浚其泉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3)秦观《鹊桥仙》词中表达男女双方情感不受时空限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2)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3)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3.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①__________________,患不知人也。
(《论语》)②“石破天惊逗秋雨”出自《__________________》一诗,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不患人之不知己②《李凭箜篌引》,李贺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物华天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地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5)
【典型习题导练】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越王勾践破吴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宫女如花满春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越中览古》)
(2)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3)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答案:(1)战士还家尽锦衣只今惟有鹧鸪飞
(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
(3)非兵不利,战不善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悟以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臣闻求木之长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浚其泉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秦观《鹊桥仙》词中表达男女双方情感不受时空限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2)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3)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患不知人也。
(《论语》)
②“石破天惊逗秋雨”出自《__________________》一诗,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不患人之不知己
②《李凭箜篌引》,李贺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物华天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地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答案:(1)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
《滕王阁序》,王勃。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颜渊》)
答案:(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勿施于人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侵之愈急。
(苏洵《六国论》)
(3)其志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行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屈原列传》)
答案:(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2)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
(3)故其称物芳故死而不容自疏。
7.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九层之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之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六十四章》)
②防民之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语·周语上》)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文心雕龙》)
④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竹枝词》)
⑤兼听则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光《资治通鉴》)
答案:①起于垒土始于足下
②甚于防川
③登山则情满于山
④道是无晴却有晴
⑤偏听则暗
8.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达则兼济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尽心上》)
②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杞记·学记》)
③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宿建德江》)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诗合为事而作。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⑤我自横刀向天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狱中题壁》)
答案:①穷则独善其身
②人不学,不知道
③江清月近人
④文章合为事而著
⑤去留肝胆两昆仑
9.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梁惠王上》)
(2)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答案:(1)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烟笼寒水月笼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