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共和国之恋

合集下载

共和国之恋教学设计

共和国之恋教学设计

《共和国之恋》教学设计绥滨二中赵振彩《共和国之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挖掘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励自己作为新一代中国知识青年,必须继承前辈不渝的爱国热情和在科学道路上奋勇攀登的精神.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训练,个别示范的才艺展示,学生自学和集体讨论,归纳提高歌唱技巧.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歌唱中的气息与共鸣,体会歌曲的意境和表现手法,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教学重点学会用气息和共鸣来演唱《共和国之恋》,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和意境,能把握歌曲的表现力,用深情地歌声来表达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1=C4/254│32│1-│u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在练习发声的时候,注意气息的连贯,共鸣腔的打开,声音要和谐统一,尽量不出现白声和漏气等现象.为下面学习歌曲打下基础.二、介绍两种声乐演唱品种颂歌:对党、祖国、领袖、人民、英雄人物、革命事业的歌颂、赞美。

曲调的特点是庄严、雄伟、宽广、壮丽、热情洋溢、气势磅礴等.抒情歌曲:它常常是通过作曲者本人客观事物的感受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所以更富有主观性。

有时它也体现集体或者整个民族的思想感情。

以第一人称作为歌曲主人公的,如《嘉陵江上》、《松花江上》。

爱情歌曲,特别是外国古典歌剧中的咏叹调,多属此类。

三、学习歌曲《共和国之恋》.1、介绍“两弹一星”及科学家的故事.(1)郭永怀,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

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为发展我国的导弹与核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8年12月初,他在青海基地发现一个重要数据,急于赶回北京研究,便搭乘了夜班飞机。

12月5日凌晨,飞机飞临北京机场,距地面约400米时,突然失去平衡,偏离跑道,扎向1公里外的苞米地,腾起一团火球。

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时,吃惊地发现他的遗体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

烧焦的两具遗体被吃力地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竟完好无损。

共和国之恋教案

共和国之恋教案

共和国之恋教案共和国之恋教案教材分析:《共和国之恋》节奏平稳,音调丰富,从而展现出抒情而宽展、流畅而新颖的音调风格。

这是一首为了中国科学家谱写的歌曲。

历史背景:邓小平重新主持工作后,提出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发达国家,所以要大力发展科技。

不久,邓小平提出科技是生产力,又过了没多久,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首歌曾经被称为中国的科学家之歌,激励了一代为共和国献出青春甚至生命的科学家学情分析:对于我所教的学生,都是乡镇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很少跟音乐接触,因此,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

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准确地哼唱《共和国之恋》的旋律,通过学唱《共和国之恋》,了解歌词与旋律之间的关系,能用不同的声音、气息,有控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欣赏法、视听结合法、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唱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重点:1、清晰准确的吐字咬字表达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2、正确的呼吸与吐字演唱歌曲难点:良好的歌唱技能和技巧:1、良好的歌唱姿势;2、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3、做到有气息地歌唱,使中声区的发声自然、圆润和统一;4、学习母音的正确发音;5、歌唱时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准确。

课前准备:1、《共和国之恋》简谱2、钢琴伴奏3、《共和国之恋》音乐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1、系列片《共和国之恋》讲述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2、你认为这部系列片要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1988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大型专题片《共和国之恋》。

这是一部讴歌科技知识分子的大型系列片。

共十一集。

写出了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放弃了国外享有的名誉和财富,毅然选择了从国外返回祖国那种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的情感。

共和国之恋教案

共和国之恋教案

共和国之恋教案
共和国之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共和国之恋这首歌曲,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2.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感受音乐的力量。

3.引导学生思考爱国情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
共和国之恋的故事和背景介绍,歌曲的欣赏和解读,引导学生思考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共和国之恋歌曲的开头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的力量和美感。

2.介绍共和国之恋的背景和故事:
共和国之恋是中国歌手邓丽君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的词曲作者是姚谦和汪峰。

这首歌曲是为庆祝中国成立60周年而创作的。

歌曲讲述了一个女孩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祝福和美好愿望。

3.播放共和国之恋的完整歌曲,学生跟着歌词一起听。

4.学生反思和讨论:歌曲中表达了哪些对祖国的祝福和美好愿望?为什么我们要热爱祖国?
5.引导学生欣赏歌曲的美妙旋律和歌词表达的情感。

6.学生产生联想: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发挥,写下自己对祖国的祝福和心愿。

可以是文字、诗歌、画画等形式。

7.学生展示: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欣赏他们的创造和对祖国的热爱。

8.总结:强调爱国情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反思:
通过欣赏共和国之恋这首歌曲,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同时,学生通过自由创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祝福和心愿,增强了他们对祖国的情感认同和责任感。

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培养了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

共和国之恋 教案

共和国之恋 教案

共和国之恋教案教材分析:《共和国之恋》节奏平稳,音调丰富,从而展现出抒情而宽展、流畅而新颖的音调风格。

这是一首为了中国科学家谱写的歌曲。

历史背景:邓小平重新主持工作后,提出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发达国家,所以要大力发展科技。

不久,邓小平提出科技是生产力,又过了没多久,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首歌曾经被称为中国的科学家之歌,激励了一代为共和国献出青春甚至生命的科学家学情分析:对于我所教的学生,都是乡镇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很少跟音乐接触,因此,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

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能准确地哼唱《共和国之恋》的旋律,通过学唱《共和国之恋》,了解歌词与旋律之间的关系,能用不同的声音、气息,有控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欣赏法、视听结合法、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唱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重点:1、清晰准确的吐字咬字表达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2、正确的呼吸与吐字演唱歌曲难点:良好的歌唱技能和技巧:1、良好的歌唱姿势;2、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3、做到有气息地歌唱,使中声区的发声自然、圆润和统一;4、学习母音的正确发音;5、歌唱时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准确。

课前准备:1、《共和国之恋》简谱2、钢琴伴奏3、《共和国之恋》音乐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1、系列片《共和国之恋》讲述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2、你认为这部系列片要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1988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大型专题片《共和国之恋》。

这是一部讴歌科技知识分子的大型系列片。

共十一集。

写出了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放弃了国外享有的名誉和财富,毅然选择了从国外返回祖国那种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的情感。

共和国之恋 教案1

共和国之恋 教案1

共和国之恋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让同学们能够简单的理解抒情歌曲的含义及特点。

2.通过抒情歌曲的写作手法区分以上两首首歌曲的体裁特点。

(*.颂歌抒情歌曲 *民族歌谣体抒情歌曲)3.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使同学们感受作品的情感变化及其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对欣赏的两首作品旋律有较深的印象并能进行哼唱。

教学重点:1.体验歌曲的流动性,及其作品的情感表达。

2. 对比两种不同音乐风格及唱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抒情歌曲的欣赏,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使之有充分感受美及领悟美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体验越丰富幸福感就越深。

然而对于情感的表达,每个人则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诗人把情感赋予文字,写出豪气万丈的千古诗篇,画家把情感赋予画笔,画出朝气蓬勃的大好山河,然而对于作曲家,他们抒发情感的体验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色彩斑斓。

新课内容: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以下的两首作品,《共和国之恋》《又唱浏阳河》、并说出这两首作品在情感抒发中的不同。

(《共和国之恋》“大爱:对祖国的爱”《又唱浏阳河》相比之下的小爱:“对家乡的爱”)打开教材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这两首歌曲,从中体验歌词的意境。

再次欣赏作品,让同学们了解这两首曲子各自旋律的走向,体验作曲家在对待不同爱方面的写作技法。

之前我们的侧入点都是从情感方面入手的,那么这两首歌曲在唱法上又有什么不同呢?(《共和国之恋》(美声唱法)《又唱浏阳河》(民族唱法))通过对以上两首作品的理解与欣赏,提问并总结抒情歌曲的定义及特点(定义:抒情歌曲是当代人们最熟悉、最喜爱的歌曲体裁,抒情歌曲以音乐最擅长的感情抒发功能为特征,在人们的音乐生活里收到了最广泛的注意。

特点:抒情歌曲的容量较大,在题材内容上极为广泛,不管从群体还是个体的角度,只要是抒发人的内心感情的歌曲,大都有抒情的特点。

抒情歌曲的体裁特点:1.艺术抒情歌曲 2.民族歌谣体抒情歌曲3.通俗抒情歌曲 4.颂歌抒情歌曲 5.朗诵抒情歌曲)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理解作为抒情歌曲的意义及特点,并且能够对歌曲进行唱法上的区分。

共和国之恋课件

共和国之恋课件

烈士日记
相关资源
1 2 3456
歌曲《共和国之恋》时而抒情流畅,时而跌宕起伏,你觉得 应怎样演唱才能表达出对祖国的深深爱恋?
歌曲范唱
歌曲伴奏
《就 义 歌》
播放 停止 相关资源 烈士日记
歌曲为大调式、两段体结构。第一段在中低音区演 唱,深沉而抒情;第二段通过主音的大跳,在中高音区 演唱,后又回到第一主题的变化演唱,显得格外热情而 壮丽。歌曲演唱运用了男女声的领唱合唱、合唱队的重 复变化演唱等音色以及力度变化等手段展现了对祖国无 比深情的爱。
播放 停止 相关资源 共和国之恋
乐曲欣赏
烈士日记
辛德勒的名单
和平的花环
1 23
《烈士日记》唱片封套
弦乐四重奏《烈士日 记》,是作曲家何占 豪六十年代的作品, 是从烈士方志敏的日 记取得作曲意念的。
烈士日记
相关资源
1 23
《烈士日记》------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共 和 国 之 恋
思考: 1、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音乐刻画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3、音乐用了哪些乐器演奏?
《共和国之恋》
12
《烈士日记》
12 3
共和国之恋 烈士日记
歌曲范唱
歌曲伴奏
共和国恋
歌曲范唱
歌曲伴奏
《共和国之恋》
电视剧《共和国之恋》的主题歌,原名为《生死 相依我苦恋着你》,在2002年被推荐为优秀群众歌曲。

共和国之恋曲式结构

共和国之恋曲式结构

共和国之恋曲式结构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简述共和国之恋曲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2.共和国之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3.曲式结构的分析:主题、变奏、高潮和结尾
4.结论:共和国之恋曲式结构的意义和价值
正文
一、引言
《共和国之恋》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刘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爱国歌曲,自诞生以来,一直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感染着无数听众。

这首曲子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曲式结构,既展现了作曲家高超的艺术技巧,也赋予了作品更深的内涵。

本文将对这种曲式结构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之作。

二、共和国之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共和国之恋》创作于 1950 年,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而作。

这首歌迅速成为了新中国的代表性歌曲,传唱大江南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三、曲式结构的分析
1.主题:歌曲的主题旋律悠扬、深情,表达了人民对共和国的深厚感情和敬仰之情。

2.变奏:在主题的基础上,曲子进行了多次变奏,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和层次。

这些变奏部分既有激昂的高潮,也有委婉的低谷,展示了共和国发展的历程和艰辛。

3.高潮:歌曲的高潮部分在旋律和情感上都达到了顶点,表现了人民对共和国的热爱和信念。

4.结尾: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奏和高潮之后,歌曲在结尾处回归到主题,以一种更为坚定和自信的态度,对共和国的未来寄予了美好的祝愿。

四、结论
《共和国之恋》的曲式结构独特且富有层次感,使得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更具魅力。

《共和国之恋》

《共和国之恋》

课题:《共和国之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准确地哼唱《共和国之恋》的旋律,通过学唱《共和国之恋》,了解歌词与旋律之间的关系,能用不同的声音、气息,有控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欣赏法、视听结合法、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唱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1、清晰准确的吐字咬字表达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2、正确的呼吸与吐字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技能和技巧(1、良好的歌唱姿势;2、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3、做到有气息地歌唱,使中声区的发声自然、圆润和统一;4、学习母音的正确发音;5、歌唱时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准确。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出示练声曲:较慢4/4 5 4 3 2 1———(用“lu”来唱)1、气息与声音的统一协调训练。

目的:训练气息的控制能力,体会歌唱时气息与声音的关系。

呼吸要自然,不要太浅。

声音建立在呼吸“气口”上,保持连贯、均匀、统一。

此条练习虽然是“下行”的练习,但声音位置要保持好,使声音始终保持圆润、明亮、通畅的良好歌唱状态。

2、母音转换练习:中速稍快2/4 5 3 1 ︱ 5 3 1 ‖(用“mi”、“ma”来唱)要求:气息流畅、声音集中,母音转换位置统一。

检查练声曲的演唱情况,并分别示范、纠正不足之处。

二、学习歌曲《共和国之恋》。

1、聆听歌曲,思考问题:(1)、这首歌的旋律和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歌曲分几个乐段?高潮在那个乐段?2、作品简析:《共和国之恋》又名《生死相依苦恋着你》,是电视专题片,《共和国之恋》的主题歌。

这首歌用诗的语言和亲切简洁的旋律,表现了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忠贞不渝的爱国热情和在科学道路上奋勇登攀的精神。

歌词细腻而真挚,曲调舒展优美,词曲结合巧妙,在自由和轻快中蕴含着力量,抒发了人民和祖国生死相依的深切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